——什刹海书院2018佛学季讲座
济群法师

  今天我要分享的内容,是“《心经》的禅观”。《心经》是国人最为熟悉的佛经之一,也是很多佛教徒的日常定课。但我们平时对《心经》的学习,多半停留在念诵,或是理论的了解,很少想到它和禅修有什么关系。我们知道,学佛的核心目标是解脱,其关键在于体认空性,而《心经》的禅观正是引导我们直接契入空性的手段。在讲述相关内容前,先介绍一下《心经》及相关思想背景。

一、《心经》和《金刚经》

  《心经》属于般若系经典。般若经典在汉传佛教的地位极高,基本伴随着佛经翻译的过程。早在东汉时期,相关经典就已传入中国,至魏晋南北朝,鸠摩罗什陆续翻译了《大品般若经》《金刚经》和《中论》《百论》《十二门论》等经论,使般若思想得到系统弘扬。其时正值玄学盛行,般若思想谈空说无,恰与这一文化背景相契,备受推崇。其后,玄奘三藏又译出六百卷《大般若经》,为汉传经典中分量最大的皇皇巨著。我们今天所说的《心经》,虽然只有260多字,却代表着般若思想的精髓。
  和《心经》同样广泛流传的般若经典,还有《金刚经》。从修行上说,两者有不同侧重。《心经》是通过般若正见,通过对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缘、四谛的禅观,引导我们直接体认空性。而《金刚经》阐述的空性修行,则贯穿于整个菩萨道,包括菩萨应该如何修习布施、忍辱,如何庄严国土、利益众生,是在做事过程中通达空性。
  所以《金刚经》特别强调两个问题。其一,是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。凡夫之所以是凡夫,正是因为我执。这就使人在做事时会导向两种结果,除了积集资粮,还可能成就我执,成就自我的重要感、优越感、主宰欲。如果用心有偏差,往往做的事越多,贡献越大,最后我执越重。不仅世人如此,修行者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。基于此,经中不断提醒我们,如果进入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就是凡夫,反之才是菩萨。这四句话贯穿全经,每做一件事,佛陀都给我们这样的教诲,担心我们落入我执,落入凡夫心的系统。
  其二,是“所谓……是名……即非……”的三句式。执著有二,除了我执,还有法执,就是对所做事情以及修行结果的执著。佛陀为了避免我们落入法执,每说一个问题,都会以这个公式作为总结,如“所谓布施,即非布施,是名布施”等。如果在行菩萨道过程中,对所做事情产生执著,对修行结果产生执著,就会造成对立,带来焦虑、患得患失等负面心行,与修行背道而驰。
  那么,如何放下执著,避免陷入凡夫心的系统?《金刚经》给我们的指导,就是学会用三句式观察。比如世界——“所谓世界,即非世界,是名世界”,告诉我们,世界只是因缘关系的假相,并非真实不变的存在。如果我们这样观察,就能在缘起的当下,认识到世界的无自性,进而通达空性,做到《金刚经》所说的“无住生心”。无住不是一个概念,而是一种境界,一种能力。当我们通过中道正观,通过无我无相,真正做到无住生心,就能日理万机而不为所累,就能“处世界,如虚空,如莲花,不著水”。
  而《心经》是引导我们通过对五蕴乃至四谛的观照体认空性,更为直接,但偏于智慧一边。如果结合《金刚经》,知道如何将般若正见落实到具体行持中,以见导行,悲智双运,就可以深化对《心经》的修学。

二、生命的迷与悟

  学习经典,首先要了解经题,因为它往往对经文有着画龙点睛式的归纳。比如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是讲述地藏菩萨因地修行所发的宏愿,《佛说阿弥陀经》是介绍阿弥陀佛成就的极乐净土。我们现在所学的《心经》,完整名称是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。佛经从印度翻译到中国,有意译和音译之分。意译是根据内容翻译,音译则是根据梵语发音翻译。后者主要用于一些特殊情况,如汉字中找不到对应概念等。般若波罗蜜多为梵语音译,如果勉强把它翻译过来,般若为智慧,波罗蜜多为到彼岸,就是以大智慧到彼岸。
  智慧是佛法修行的核心内容,依智慧才能成就解脱。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,每个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,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。这是佛陀对人类最大的贡献。从西方宗教来说,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世人,而人类必须通过对上帝的信仰和祈祷才能获救。但佛陀告诉我们,世上并没有什么救世主,佛陀同样不是。佛陀意为觉者,当他通过修行彻底觉悟后,发现每个众生都有这样的潜质,只是被无明遮蔽,隐没不现,所以要通过修行把它开发出来。
  佛陀所说的法,为我们指出了从迷惑走向觉醒的道路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佛教就是觉醒的教育,而佛陀则是引导我们开启智慧的老师。一旦开启智慧,就能破迷开悟,明心见性。正如本经经题所说——以大智慧到彼岸。
  如何开启智慧?佛教有八万四千法,每个法门都是一条修行道路。其中,《心经》和禅宗为我们指出了最直接的道路。我们知道,六祖惠能是听《金刚经》悟道的,所以般若经典也是禅宗的依据典籍。
  《六祖坛经》第二品为“般若品”,就是对《金刚经》的解释。开头有句话非常重要——“菩提般若之智,世人本自有之,只缘心迷,不能自悟。”世人本来就有般若智慧,只是因为把它迷失了,才不能觉悟。
  生命的差别到底在哪里?比如诸佛和众生,在生命品质上有着天壤之别,但如果去探求这个差别最初的分歧点,其实就是——迷和悟。那么,迷和悟又有多远?可能是天地悬隔,也可能是一念之间。《坛经》的总结是:“前念迷即凡夫,后念悟即佛;前念著境即烦恼,后念离境即菩提。”前一念在迷的状态,你是凡夫;后一念破迷开悟,当下就是佛。可见,佛和凡夫的差距并不遥远。因为每个人都有觉性,都有成佛潜质,区别只是在于悟了没有,看到实相没有。
  由迷和悟,又会发展出两条不同的生命道路。以迷为基础,发展出贪嗔痴,发展出六道轮回;以悟为基础,发展出觉正净,发展出佛菩萨的品质。那么,迷是什么,悟又是什么?
  在佛教中,迷的另一个表述就是无明。就像这个讲堂,在没有光明的情况下,将一片漆黑,什么都看不见。在我们的生命中,明就是智慧光明。这不是一般的智慧,而是我们内心本具的无漏智慧,是成佛的根本。当这盏心灯没点亮时,生命将在暗夜之中,看不清自己,也看不清世界真相,看不清命运遵循什么规律,甚至看不清活着的意义是什么。这些问题,我称之为生命永恒的困惑。
  每个生命都有永恒的困惑,所以世间才会有哲学,有宗教,来追问并解决这些问题。我们知道哲学叫“爱智慧”,那么,智慧和知识有什么不同?知识能使我们了解事物的现象,而智慧可以引导我们超越现象,直达本质。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世界,就意味着,我们会对自己产生错误认识,对世界产生错误认识,从而制造烦恼。同时,我们又会带着这些烦恼看待自我和世界,进一步强化错误认识,制造更多烦恼。
  所以,佛陀用“惑业苦”三个字,概括了凡夫的生命。惑就是迷惑,因为迷惑,引发贪嗔痴种种烦恼,造作杀盗淫妄种种不善业。因为这些不善业,又会招感轮回的痛苦。在解除迷惑前,生命将在“惑业苦”的延续中,不断地造业感果,一生又一生,没有止境。更可怕的是,这种轮回已经形成强大的惯性,裹挟着我们,使我们身不由己。

三、般若智慧,本自具足

  以惑业为基础,造就了凡夫现有的生命状态。对于这种现状,我们满意吗?很多人虽然想要改变,却看不到出路,充满无奈,甚至无望。出路何在?如果我们学习佛法,会发现生命中还有另一种力量,那就是觉醒的潜质,是内心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。这是改变命运的根本所在。
  什么是般若智慧?它有哪些特点?《坛经·般若品》告诉我们:“心量广大,犹如虚空。无有边畔,亦无方圆大小,亦非青黄赤白,亦无上下长短,亦无嗔无喜,无是无非,无善无恶,无有头尾。诸佛刹土,尽同虚空。世人妙性本空,无有一法可得。自性真空,亦复如是。”虚空是无限、无相的存在,我们内心本具的般若智慧也像虚空一样,是无限、无相的存在。
  其次,心有明的特点,就像镜子一样,可以朗照无住,了了明知。在佛陀的十大名号中,有一种叫作正遍知。这种遍知和我们当下的心有什么不同?我们的心是以念头的方式存在,每个念头都有相应对象,或是某事,或是某人,永远是有限的。而人就活在这样的念头中,从这个念头跳到那个念头,或是将一个念头反复加工,不断炒作,最后被这个念头所控。事实上,这些混乱的念头背后,还有虚空一样的心。修行,就是让我们跳出念头,认识念头背后的心。这个心是无限的,就像无边无际的明镜,宇宙有多大,镜子就有多大。禅宗祖师说,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。这只眼就是遍知的作用,可以朗照万物而无所住。
  无住就是没有粘著。凡夫心是粘著的,有相应的对象为依托。它的粘性有多大,粘到什么程度,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在乎程度。你对这个东西越在乎,就会越粘著,反之亦然。我们学习般若经典,认识到“五蕴皆空”,认识到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”,认识到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,并以这样的见地看世界,就能逐步摆脱粘著。那么,心本具的明性才会显现。
  此外,心还能够出生万物,含藏万物。了解心的特征,开发般若智慧,才有能力断除迷惑,从迷的此岸,抵达觉悟的彼岸。

四、凡圣只在迷悟间

  当我们说到此岸彼岸,会想到时空的距离。比如西方极乐世界,就在“从是西方,过十万亿佛土”处。我们修净土法门,发愿从此处,未来修到彼处。这是凡夫的习惯,必须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,否则内心会不踏实。
  但佛法告诉我们,此岸就在内心,彼岸也在内心。当内心充满迷惑烦恼时,生命就被卡在此岸,不能自主。一旦摆脱迷惑烦恼,消除制造的障碍和痛苦的力量,当下就在彼岸,自在自主,如来如去。这样的生命,相信每个人都很向往。怎样才能抵达彼岸?关键在于开启智慧,所以叫“般若波罗蜜多”。
  佛法中,对《金刚经》的解读有两个视角,一是般若中观的视角,一是禅宗的视角。中观主要立足于对二元世界的认识,这是我们现有的世界,有能所、美丑、善恶、男女、虚空大地的分别。其实,这些本身只是缘起的显现,并不对立,但因为凡夫有我法二执,就形成了二元对立。
  中观的见地是让我们看清,一切现象都是条件关系的假相,其中是没有自性的。当我们认识到无自性,也就能进一步,从每个现象的当下体认空性,而不是进入我法二执,进入贪嗔痴。知道无自性的道理后,是不是就证悟空性了?没那么简单。你有无自性的知识,不等于体认无自性的境界。这个过程需要建立正见,更需要通过禅修训练,培养观照般若,才能证悟实相般若。
  从禅宗的见地,就是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。《坛经》开篇就提出:“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”每个人都具有圆满的觉性,只要认识到这个觉性,就能成佛。前面讲到,《坛经》是让我们直接认识般若智慧,所以开宗明义,告诉我们般若智慧是什么。接下来的每一品,不管修什么,打坐也好,忏悔也好,皈依也好,处处都立足于菩提自性的高度,立足于最高的见地,引导我们直接体认本心。
  可见,中观和禅宗对般若思想有不同的解读角度。我们今天讲《心经》,主要是从般若中观的视角来诠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