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《机缘品》介绍的,是六祖接引弟子的一些典型案例。其中,有些是带着问题,在六祖开导下疑惑顿消,明心见性。还有一些是已经开悟,来请六祖为之印证。这些案例不仅生动反映了六祖的教化特色,还针对具体问题阐述法义,对于我们深入理解《坛经》并依此修行,是大有启发和帮助的。
一、接引无尽藏尼,说诸佛义理非关文字
师自黄梅得法,回至韶州曹侯村,人无知者。有儒士刘志略,礼遇甚厚。志略有姑为尼,名无尽藏,常诵《大涅槃经》。师暂听,即知妙义,遂为解说。尼乃执卷问字。
师曰:“字即不识,义即请问。”
尼曰:“字尚不识,焉能会义?”师曰:“诸佛妙理,非关文字。” 尼惊异之,遍告里中耆德云:“此是有道之士,宜请供养。” 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。时宝林古寺,自隋末兵火已废。遂于故基,重建梵宇,延师居之。俄成宝坊。
师住九月余日,又为恶党寻逐。师乃遁于前山,被其纵火焚草木。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。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,因名避难石。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,遂行隐于二邑焉。
第一个事例,是对无尽藏比丘尼的开示,说法要义为“诸佛义理非关文字”。
“师自黄梅得法,回至韶州曹侯村,人无知者。有儒士刘志略,礼遇甚厚。”六祖自黄梅五祖那里得到顿教法门的传承后,在猎队躲了十多年,后来回到韶州曹侯村,人们都不了解他的身份和修为。当时有位叫刘志略的读书人,对六祖很是恭敬和优待。
“志略有姑为尼,名无尽藏,常诵《大涅槃经》。”刘志略有个姑姑出家为尼,名叫无尽藏,经常读诵《大般涅槃经》。
“师暂听,即知妙义,遂为解说。尼乃执卷问字。”六祖听到无尽藏尼所诵的《涅槃经》后,立刻了知经中蕴含的深意,就为她解说法义。无尽藏尼就拿着经卷,向六祖请教《涅槃经》中不认识的字。
“师曰:字即不识,义即请问。”六祖说:字我是不认识的,义理方面有什么不懂,可以问我。
“尼曰:字尚不识,焉能会义?”无尽藏尼大为惊讶:文字尚且不认识,怎么可能懂得其中奥义呢?其实,义理和文字虽然有关,但不是绝对的,就像智慧高低和读书多少也没有必然关系。虽然多数人是通过文字去领会义理,但也有些人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了知。六祖所以能一闻便知,一方面是因为宿根深厚,一方面是因为他已见性,这些义理都是他亲证亲见,有如探囊取物一般。即使有些经典以前未曾读过,但佛佛道同,法法平等,在核心问题上都是相通的。
“师曰:诸佛妙理,非关文字。”六祖告诉她说:诸佛所说的最高真理是超越文字的,不是必须通过文字来认识。我们知道,禅宗是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,以此传佛心印,而不是说上一大堆道理。当然,禅宗也不排斥文字。只是因为凡夫执著于文字相,尤其是学教的人,往往会把认知停留在义理而非实相。事实上,透过文字去认识法义,本身就有隔阂。古人也说: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世间法尚且如此,何况是对无上真理,文字所能表达的就更为有限了。所以禅宗为了破除执著,会以更直接的教化方式进行引导。
“尼惊异之,遍告里中耆德云:此是有道之士,宜请供养。”耆德,年高德劭、素孚众望者之称。无尽藏尼大为惊讶,遍告当地有德者说:这位是得道之士,我们应该请他来加以供养。
“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。”当时有一位曹叔良,是魏武侯的玄孙,和当地百姓都来礼敬六祖。
“时宝林古寺,自隋末兵火已废。遂于故基重建梵宇,延师居之,俄成宝坊。”俄,短时间。宝坊,对寺院的美称。当时有座宝林古寺,经隋末兵火洗劫后已经废弃。他们就在遗址上重新修建佛寺,请六祖前去住持。很快,宝林寺就成为重要道场了。
“师住九月余日,又为恶党寻逐。师乃遁于前山,被其纵火焚草木。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。”六祖在宝林寺住了九个多月,又被那些出于嫉妒而想加害他的恶党追逐。所以就藏匿到前山中,不想,恶党还在山中纵火焚烧草木。六祖躲入岩石缝隙隐身,才得以幸免。
“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,因名避难石。”岩石上至今还有六祖盘腿趺坐时留下的双膝痕迹及衣服布纹,这块石头因此被称为“避难石”。
“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,遂行隐于二邑焉。”邑,古代指县。遭遇此事后,六祖想起当年五祖“逢怀则止,逢会则藏”的嘱咐,就隐修于四会和怀集两地。
二、接引法海,说即心是佛
僧法海,韶州曲江人也。初参祖师,问曰:“即心即佛,愿垂指谕。”
师曰:“前念不生即心,后念不灭即佛。成一切相即心,离一切相即佛。吾若具说,穷劫不尽,听吾偈曰:即心名慧,即佛乃定。定慧等持,意中清净。悟此法门,由汝习性。用本无生,双修是正。”
法海言下大悟,以偈赞曰:“即心元是佛,不悟而自屈。我知定慧因,双修离诸物。”
第二个事例,是接引法海,教化内容是关于“即心即佛”的开示。法海是六祖的重要弟子之一,也是《坛经》的记录者。在《坛经》的诸多版本中,最早传世的就是“法海本”。
“僧法海,韶州曲江人也。初参祖师,问曰:即心即佛,愿垂指谕。”垂,敬辞,用于长者对自己的行动。指,同旨,意义。谕,使人知道。僧人法海是韶州曲江一带的人,他初次参拜六祖时,请教说:“即心即佛究竟是什么意思?请您给予指点,使我明白其中妙义。”
“师曰:前念不生即心,后念不灭即佛。”六祖开示说:前面这个念头不攀缘,不粘著,念而无念,就是真心的作用。然后安住于这一状态不迷失,不动摇,这个不生不灭的就是佛性的显现。即心即佛正是这样一个“心”,可我们现有的只是妄心、众生心、凡夫心。
“成一切相即心,离一切相即佛。”能够成就一切相的,是心的作用,因为它能生万法。如果在成就一切相的同时,又能离一切相,不住于一切相,就是佛性的作用。反之,凡夫在成一切相的同时,就会对相产生执著,此为妄心妄用。
“吾若具说,穷劫不尽,听吾偈曰。”如果我要完整开显其中原理,哪怕用长达一劫的时间也说不尽。下面还是听我说一首偈颂。
“即心名慧,即佛乃定。”即心的心,是慧的作用。因为心有抉择、观照、朗照无住的特点,所以这个心的当下就是慧。即佛的佛,为如如不动之意,这是定的特征。所以,觉性具有定和慧的特点。从作用上,是慧的特点;从本体上,是定的特点。
“定慧等持,意中清净。”等持,定的别名,心安住一境而平等相续。依《坛经》的见地,定和慧都是建立在觉悟本体上,如如不动的特点是定,朗照无住的特点是慧。当我们安住于觉悟本体,就同时具足了定和慧,并使这一状态念念相续,内心自然清净无染。
“悟此法门,由汝习性。”了悟“即心即佛”的顿教法门,需要有宿世修习的根机,否则是很难的。
“用本无生,双修是正。”即心即佛的心和佛,是本来具足,不生不灭的。二者同时具足,才是顿教法门所说的定慧。若有慧无定,即是狂慧;若有定无慧,即是有体无用。
“法海言下大悟,以偈赞曰:即心元是佛,不悟而自屈。”法海听到这首偈颂后大彻大悟,也说了一首偈颂加以赞叹。原来心的本质就是佛,我们没能悟到心中这个本自具足的佛,实在是枉度人生。就像《法华经》说的贫女宝藏、力士额珠,我们本来都有无尽宝藏,却一无所知,四处流浪乞讨,岂不冤枉。
“我知定慧因,双修离诸物。”现在我了解到心的本质就是佛,就是定和慧建立的基础。只有定慧双运,才能完整体认觉性,远离一切迷妄和执著。
即心即佛,后来成为顿教一系重要的修行内容。马祖接引学人,也是用“即心即佛”。大梅法常禅师得到这个指示,就住山参究去了。过了一段时间,马祖派另一门人前去试探说:“马祖现在说的是非心非佛,不是即心即佛了。”大梅的回答是:“任你们非心非佛,我只管即心即佛。”马祖听到这个回答后表示赞许,称“梅子熟也”。其实,即心即佛或非心非佛都是方便说。把觉悟本体叫做心,或叫做佛,也都是假名安立,实质是“说似一物即不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