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五、自性三身佛

  善知识!既皈依自三宝竟,各各志心,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,令汝等见三身,了然自悟自性。总随我道:于自色身皈依清净法身佛,于自色身皈依圆满报身佛,于自色身皈依千百亿化身佛。
  善知识!色身是舍宅,不可言归。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,世人总有。为自心迷,不见内性。外觅三身如来,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。汝等听说,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。此三身佛从自性生,不从外得。
  何名清净法身佛?世人性本清净,万法从自性生。思量一切恶事,即生恶行。思量一切善事,即生善行。如是诸法在自性中,如天常清,日月常明,为浮云盖覆,上明下暗。忽遇风吹云散,上下俱明,万象皆现。世人性常浮游,如彼天云。善知识!智如日,慧如月,智慧常明。于外著境,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,不得明朗。若遇善知识,闻真正法,自除迷妄,内外明彻,于自性中,万法皆现。见性之人亦复如是,此名清净法身佛。
  善知识!自心皈依自性,是皈依真佛。自皈依者,除却自性中不善心、嫉妒心、谄曲心、吾我心、诳妄心、轻人心、慢他心、邪见心、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。常自见己过,不说他人好恶,是自皈依。常须下心,普行恭敬,即是见性通达,更无滞碍,是自皈依。
  何名圆满报身?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,一智能灭万年愚。莫思向前,已过不可得。常思于后,念念圆明,自见本性。善恶虽殊,本性无二。无二之性,名为实性。于实性中不染善恶,此名圆满报身佛。自性起一念恶,灭万劫善因;自性起一念善,得恒沙恶尽。直至无上菩提,念念自见,不失本念,名为报身。
  何名千百亿化身?若不思万法,性本如空。一念思量,名为变化。思量恶事,化为地狱。思念善事,化为天堂。毒害化为龙蛇,慈悲化为菩萨,智慧化为上界,愚痴化为下方。自性变化甚多,迷人不能省觉,念念起恶,常行恶道。回一念善,智慧即生。此名自性化身佛。
  善知识!法身本具,念念自性自见,即是报身佛。从报身思量,即是化身佛。自悟自修,自性功德,是真皈依。皮肉是色身,色身是宅舍,不言皈依也。但悟自性三身,即识自性佛。
  佛有法、报、化三身。法身,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,是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。报身,是诸佛福慧功德圆满时所显现的自受用内证法乐之身,亦是完成佛果之身。化身,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,是佛为了救度众生而变化应现之身。从《坛经》的见地来看,三身佛都是觉悟本体的不同作用,是一体无别的。一旦证得觉性,即能成就三身。

  “善知识!既皈依自三宝竟,各各志心,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,令汝等见三身,了然自悟自性。”六祖为大众开示说:善知识,你们既然已经皈依了自性三宝,还须各自专心谛听,我将为你们开显三身佛实为一体的原理,使大家从自性认识法报化三身。也就是说,三身佛本来就在我们身心之内,而不是外在的,高高在上的。
  “总随我道:于自色身皈依清净法身佛,于自色身皈依圆满报身佛,于自色身皈依千百亿化身佛。”你们跟着我一起说:于自己内在身心体认清净法身佛,于自己内在身心体认圆满报身佛,于自己内在身心体认千百亿化身佛。
  “善知识!色身是舍宅,不可言归。”前面说到“于自色身皈依”,所以六祖又特别提醒我们说:善知识,我们这一期的色身就像房子,是有使用期限的,不能作为终极归宿。所以,千万不要以为皈依自性三宝就是皈依这个色身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
  “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,世人总有。为自心迷,不见内性。外觅三身如来,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。”法身、报身、化身从来就在我们的自性中。世人只是因为无明迷惑,不能从内心体认菩提自性,所以向外寻找三身如来。却不曾看到,三身佛不在天边,也不在大殿,而是每个生命本自具足的。
  “汝等听说,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。此三身佛从自性生,不从外得。”你们听闻这一教法之后,就要向内心体认,见到自己本来具有的法、报、化三身佛。这个三身佛是从自性显现的,不是向外求得的,也不是另外修成的。
  “何名清净法身佛?世人性本清净,万法从自性生。思量一切恶事,即生恶行。思量一切善事,即生善行。”什么叫做清净法身佛?法身偏向于空性,是世人本来具足的清净觉性。它是本来清净的,但又能从空出有,出生一切万法。因为具有这个功能,所以,思惟一切恶事,就会生起恶行;思惟一切善事,就会生起善行。
  “如是诸法在自性中,如天常清,日月常明,为浮云盖覆,上明下暗。”虽然在意识层面是有善有恶的,但这只是迷惑系统的显现。不论怎么显现,自性都是本来清净的。就像万里无云的晴空,日月始终都是光明的,只是被浮云遮蔽,才会形成上明下暗的状况。
  “忽遇风吹云散,上下俱明,万象皆现。”如果遇到一阵大风吹开乌云,那就上下都是晴空,宇宙万有,一切都能清晰地显现出来。
  “世人性常浮游,如彼天云。”凡夫被无明所惑,心性不定,忽明忽暗,就像布满云层的天际。虽然背后是湛然澄澈的虚空,但眼前看到的,却是满满的乌云。
  “善知识!智如日,慧如月,智慧常明。”善知识,我们内在的智慧就像日月一样,时时都在放光。就像地球有白天黑夜,但并不是因为太阳有明有暗,而是地球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时产生的不同角度所造成。不论何时,太阳始终还是那个太阳,只是我们没有看到而已。
  “于外著境,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,不得明朗。”我们的菩提自性时时都在六根门头放光,只是因为心总在向外追逐,执著这样那样的境界,就被妄念的浮云所遮蔽,使我们看不分明。
  “若遇善知识,闻真正法,自除迷妄,内外明彻,于自性中,万法皆现。”如果遇到明眼善知识,听闻佛法真义,就有能力自己解除迷妄,明心见性。如此,身心内外将是一片光明,使自性的无量妙用都能显现出来。
  “见性之人亦复如是,此名清净法身佛。”见性的人也是这样,这就是清净法身佛。也就是说,只要我们扫除迷惑,体认觉性,即可于自身成就清净法身佛。
  “善知识!自心皈依自性,是皈依真佛。”善知识,皈依这个清净无染的自性,才是皈依真正的佛。佛陀对世界最大的贡献,是发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并为我们指出开启宝藏的方法。所以,皈依外在三宝的目的,正是为了破迷开悟,找到生命内在本自具足的究竟皈依处。
  “自皈依者,除却自性中不善心、嫉妒心、谄曲心、吾我心、诳妄心、轻人心、慢他心、邪见心、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。”皈依自性,是要断除由无明衍生的不善、嫉妒、谄曲、人我是非、欺诳妄语、轻慢他人、邪知邪见、贡高我慢及一切时中的不良行为,这些都是遮蔽自性光明的乌云。只有驱散乌云,才能使觉性大放光明,普照天地。
  “常自见己过,不说他人好恶,是自皈依。”经常观察自己的过失,而不是带着分别心,议论别人的是非曲直,才是自皈依。真正懂得修行的人,都是向内观照的。如果拿着照妖镜到处照别人,根本就没找到修行的入手处。
  “常须下心,普行恭敬,即是见性通达,更无滞碍,是自皈依。”常常保有谦下之心,对一切人常行恭敬,就能见到自己的觉悟本性,没有任何滞碍,这就是自皈依。《坛经》中,六祖多处强调谦下的重要性。作为学佛人,要学会恭敬别人,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去除我慢,弱化我执,有助于见性。
  “何名圆满报身?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,一智能灭万年愚。”在《坛经》中,圆满报身主要指的是智慧。什么叫做圆满报身?就像点亮一盏灯,就能驱除千年黑暗。当一念般若智慧在内心生起,就能灭除无始以来的无明愚痴。
  “莫思向前,已过不可得。常思于后,念念圆明,自见本性。”我们不要追忆过去的事情,因为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过去。关键是要观照当下的每一念,不让一念空过。这样的话,就能念念安住于觉照,见到自己的清净本性。
  “善恶虽殊,本性无二。无二之性,名为实性。”在意识层面虽然有善有恶,但在觉性层面是超越善恶的。因为一切法的本质都是空性,所以超越善恶,超越一切二元对待,这就叫做诸法实相。
  “于实性中不染善恶,此名圆满报身佛。”这个安住于觉性的般若智慧,是不会被善恶诸法染污的,就称为圆满报身佛。六祖在另一处也讲到三身:“清净法身,汝之性也;圆满报身,汝之智也;千百亿化身,汝之行也。”清净法身指的是空性,圆满报身指的是智慧,千百亿化身指的是行为。我们真正体认到般若智慧,即成就圆满报身。
  “自性起一念恶,灭万劫善因;自性起一念善,得恒沙恶尽。”如果迷失自性,哪怕只是生起一念之恶,也会障碍万劫以来的善因。如果安住清净自性,哪怕只是生起一念之善,也将灭除恒河沙数的恶因。
  “直至无上菩提,念念自见,不失本念,名为报身。”从现在起直到无上菩提,念念都能见到觉悟本体,安住于觉悟本体,不迷失觉悟本体,就叫做圆满报身。
  “何名千百亿化身?若不思万法,性本如空。一念思量,名为变化。”什么叫做千百亿化身?主要是指意识行为。如果不去分别万法,觉性本身是空寂的。但只要生起一念妄想分别,意识就会发展出善恶诸法,以及世间的一切变化。
  “思量恶事,化为地狱。思念善事,化为天堂。”我们想到恶事的时候,就会招感地狱的显现;我们想到善事的时候,就会招感天堂的显现。生活中,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:当内心充满嗔恨等负面心理时,那种痛苦折磨,何异地狱?而当内心充满慈悲等正面心理时,那种欢喜、祥和、调柔,就如身处天堂。
  “毒害化为龙蛇,慈悲化为菩萨,智慧化为上界,愚痴化为下方。”我们产生毒害之心的时候,就会化身为龙蛇;生起慈悲之心的时候,就会化身为菩萨;具足智慧的时候,就会成就圣贤的品质;愚痴不化的时候,就会转化为六道众生。这个化,不是说色身立刻就变成龙蛇,而是各种心行最终会成就相应的品质。
  “自性变化甚多。”觉性能生万法。对凡夫来说,一旦迷失本性,就会产生种种妄想,引发种种行为,进而带来与此相应的生命结果。佛菩萨证得根本智后,会进而成就差别智,随类化身,示现无量方便,这都属于千百亿化身。包括佛陀开示八万四千法门,观音菩萨三十二应,都没有离开觉性的作用。
  “迷人不能省觉,念念起恶,常行恶道。回一念善,智慧即生,此名自性化身佛。”愚痴者不能了知其中真义,念念都会生起不良心理,由此发展出我执烦恼,从而与恶道相应。一旦回观反照,体认内在觉性,智慧由此产生,这就叫做自性化身佛。
  “善知识!法身本具,念念自性自见,即是报身佛。从报身思量,即是化身佛。”善知识,在法报化三身中,法身是本来具足的。如果能在念念中见到自己的觉悟本体,就属于报身佛。从报身的智慧中,针对众生差别演说种种法门,示现种种身相,就属于化身佛。
  “自悟自修,自性功德,是真皈依。”能够自己证悟、修习并成就觉性所具足的功德,才是真正的皈依。佛教不同于神教,皈依不是为了找一个外在的依靠,而是由此成就佛菩萨所具备的大慈悲和大智慧,是通过皈依成就自身本具的三宝。这样的皈依,不仅需要信,更需要行,需要证。
“皮肉是色身,色身是宅舍,不言皈依也。但悟自性三身,即识自性佛。”但不要以为自性就是现前这个身体,皮肉构成的只是色身,只是我们此生居住的房舍,不能作为真正的皈依处。只有悟到自性显现的法报化三身佛,才能体认自身本具的佛性。

六、无相颂

  吾有一无相颂,若能诵持,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。颂曰:
  迷人修福不修道,只言修福便是道。
  布施供养福无边,心中三恶元来造。
  拟将修福欲灭罪,后世得福罪还在。
  但向心中除罪缘,各自性中真忏悔。
  忽悟大乘真忏悔,除邪行正即无罪。
  学道常于自性观,即与诸佛同一类。
  吾祖唯传此顿法,普愿见性同一体。
  若欲当来觅法身,离诸法相心中洗。
  努力自见莫悠悠,后念忽绝一世休。
  若悟大乘得见性,虔恭合掌至心求。
  师言:“善知识!总须诵取,依此修行。言下见性,虽去吾千里,如常在吾边。于此言下不悟,即对面千里,何勤远来?珍重,好去!”一众闻法,靡不开悟,欢喜奉行。

  接着,还是以一段“无相颂”作为本品的结束。
  “吾有一无相颂,若能诵持,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。”六祖说:我有一首“无相颂”,如果能依此修行,当下就可令你们无始以来积集的罪业一起断除。
  “迷人修福不修道,只言修福便是道。”愚痴者只是向外追求福报,却不懂得体认内在觉性,甚至还说什么修福就是修道。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,自性若迷,福何可救?
  “布施供养福无边,心中三恶元来造。”虽然广行布施,广修供养,积累了很多福报,也做了很多善行,却不懂得改变内心,依然充满贪嗔痴三毒,由此造作诸多恶业。现实中,这样的情况大有人在,虽然乐于布施供养,却不愿通过佛法调整心行,以为在吃喝玩乐的同时做一点好事,就是世间最完美的双全法了。
  “拟将修福欲灭罪,后世得福罪还在。”还有人以为自己修了很多福报,可以因此抵消罪业。到了后世,福报固然在,罪业同样也在。换言之,福报和罪业是无法互相取代的。在享受善业带来的乐果时,也避免不了恶业带来的苦果。
  “但向心中除罪缘,各自性中真忏悔。”想要究竟解除罪业,关键是从内心认识除罪的缘,安住在觉性光明中,以此动摇罪业产生的根本,并发愿永不再造,这才是真正的忏悔。
  “忽悟大乘真忏悔,除邪行正即无罪。”只有真正悟入大乘顿教法门后,才是至高无上的忏悔,进而断除邪见,安住正见,常修正行,自然不再造作罪业。
  “学道常于自性观,即与诸佛同一类。”学佛,关键是要时时体认并安住于觉性,这样就能证佛所证,与三世诸佛心心相印。
  “吾祖唯传此顿法,普愿见性同一体。”禅宗历代祖师所传承的,就是这个直指人心的顿教法门,普愿法界众生都能因此明心见性,证得与诸佛共同的、无二无别的法身。
  “若欲当来觅法身,离诸法相心中洗。”如果想要证得法身,就要超越对种种法相的执著,使内心由执著带来的烦恼尘垢得以清洗。
  “努力自见莫悠悠,后念忽绝一世休。”在这个问题上,我们要常行精进,为见道不懈努力,千万不要悠悠晃晃地过日子。一口气不来,今生就没有机会了。来生会去哪里?我们一点把握都没有。
  “若悟大乘得见性,虔恭合掌至心求。”若能悟入大乘顿教法门,即可明心见性。所以,我们要以虔诚心恭敬求法,有一分恭敬,就能得一分佛法利益。
  “师言:善知识!总须诵取,依此修行。言下见性,虽去吾千里,如常在吾边。”六祖叮嘱大众说:善知识,对于这首偈颂内容,你们要认真诵读并牢记,按照其中的指引修行。如果能够言下见性,虽然离我有千里之遥,或是与我相隔千载,也等于常随在我身边。因为所证相同,所见相同,就不受时空阻隔。
  “于此言下不悟,即对面千里,何勤远来?珍重,好去!”如果听闻后没有任何领悟,没有任何感觉,即使坐在我的对面,也是相隔千里,咫尺天涯,又何必那么费力地远道而来?请各位善自珍重,好好回去修行。
  “一众闻法,靡不开悟,欢喜奉行。”大众听闻六祖的开示之后,无不有所领悟,心生欢喜,发愿依教奉行。
  《忏悔品》中,六祖讲述了五分法身、无相忏悔、四弘誓愿、无相三皈戒、自性三身佛等修行内容。这些本是佛教的常规修行,但立足于觉性而修,就有了不同寻常的高度。我们学习《坛经》,重点是要了解它的见地,由此认识各个法门的内涵。事实上,不论什么法门,只要立足于觉性,都会成为顿教法门。换言之,关键不是在于修什么,而在于怎么看,怎么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