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二、释波罗蜜——此岸与彼岸
何名波罗蜜?此是西国语,唐言到彼岸,解义离生灭。著境生灭起,如水有波浪,即名为此岸。离境无生灭,如水常通流,即名为彼岸,故号波罗蜜。
善知识!迷人口念,当念之时,有妄有非。念念若行,是名真性。悟此法者,是般若法;修此行者,是般若行。不修即凡,一念修行,自身等佛。
善知识!凡夫即佛,烦恼即菩提。前念迷即凡夫,后念悟即佛。前念著境即烦恼,后念离境即菩提。
善知识!摩诃般若波罗蜜,最尊最上最第一,无住无往亦无来,三世诸佛从中出。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,如此修行,定成佛道,变三毒为戒定慧。
善知识!我此法门,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。何以故?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。若无尘劳,智慧常现,不离自性。悟此法者,即是无念。无忆无著,不起诳妄,用自真如性,以智慧观照,于一切法不取不舍,即是见性成佛道。
接着,说明此岸和彼岸的关系,以及怎样由此及彼的途径。
“何名波罗蜜?此是西国语,唐言到彼岸,解义离生灭。”什么叫波罗蜜呢?这也是梵语音译,翻译成汉语就是到彼岸。所谓彼岸,即超越轮回和生灭,证得不生不灭的涅槃。“著境生灭起,如水有波浪,即名为此岸。”凡夫在生死轮回中,是有生有灭的。这个生灭是如何产生的?是因为妄心具有粘性。一旦接触外境,就会粘上去,产生贪著和渴求,希望占为己有。在追求过程中,贪著和渴求又会进一步强化,进入下一轮追逐。所以轮回的根源不在别处,就在于无明,在于贪著。就像水中的波浪,一浪接着一浪,不曾少息。这是凡夫所在的此岸。
“离境无生灭,如水常通流,即名为彼岸,故号波罗蜜。”一旦远离对境界的执著,妄想和烦恼将随之平息,制造轮回的躁动也随之平息,就无所谓生灭了。就像水,没有风的吹动,没有暗礁形成的漩涡,会进入一个平静的状态,缓缓流淌而波澜不起。那就是彼岸,就是涅槃,就是解脱,就称之为波罗蜜。
“善知识!迷人口念,当念之时,有妄有非。”善知识,凡夫虽然也会口中称念般若,但念的时候并没有体认空性,不是从真心流露出来,而是由迷妄系统产生的分别,所以在表达时就会有是非和对立。
“念念若行,是名真性。悟此法者,是般若法;修此行者,是般若行。”如果念念都能直接体认般若,才是真实不虚的觉性。证悟觉悟本体,就是般若法。依此修行,就是般若行。如果没有抓住这一根本,往往是忙于修行的各种外在形式,结果却不得要领,不得受用。
“不修即凡,一念修行,自身等佛。”如果不依此修行,即使终日口说般若,也是不折不扣的凡夫,因为你还没有走出妄心系统,没有走出轮回此岸。如果能在一念间体认般若智慧,在生命某个层面,就与三世诸佛相知相通了。当然,这个“等佛”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相同,而是和佛菩萨有了共同的根本。就像一棵幼苗和参天大树,虽然显现不同,但假以时日,幼苗也会成为大树。
“善知识!凡夫即佛,烦恼即菩提。”善知识,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凡夫就是佛,烦恼就是菩提。这是《坛经》非常著名的一句话。那么,怎样理解这两个“即”呢?为什么凡夫和佛,烦恼和菩提,如此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之间可以划上等号?须知,凡夫同样具有佛性,在佛性层面,众生和佛是没有分别的,所谓“即心即佛”。这种承担是禅宗最为重要的见地,也是禅宗修行的基础所在。但大家不要以为这样就不必学,不必修了,那就永远只是凡夫而已。这个“凡夫即佛”,是从具有成佛潜质的意义而言,并不意味着我们现在就是佛。只有解除迷妄系统之后,才能开显佛性,进而广行六度,福慧双修,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佛。“烦恼即菩提”也是同样的原理,烦恼是迷惑,菩提是觉悟,看似毫不相干,但烦恼的原始能量就来自菩提,它是菩提被无明扭曲后呈现的一种作用。就像哈哈镜中的影像,是扭曲变形的。无明就是这面哈哈镜,而烦恼就是菩提在哈哈镜中的显现。当我们念念保持觉知,保持观照,就会知道,不论烦恼还是什么,在背后提供能量的是同一个,就是能生万法的自性。
“前念迷即凡夫,后念悟即佛。”在我们的观念中,凡夫和诸佛之间的差距,无异于天渊之别。但六祖告诉我们,这个距离不过是在迷与悟的一念之间。当我们陷入迷妄不觉的状态,看不清自己,看不清世界,那就是凡夫。一旦体认并安住于觉悟本体,当下就是佛。因为成佛不是修出一个什么,而是生命的彻底觉醒。我们所要证得的佛性是现成的,本来具足的,就像被污泥覆盖的明珠,一旦去除污垢,明珠就宛然显现,不假外求。
“前念著境即烦恼,后念离境即菩提。”当心进入迷妄系统时,就会粘著于外境,带来种种烦恼。很多时候,我们想让自己放下执著,其实是做不到的。因为执著就是心灵的沼泽,有着强大的吸附力,让深陷其中的我们无力自拔。这就需要通过闻思,减少对境界的执著,让自己在这个沼泽中不再陷得那么深,粘得那么紧。但真要离境,必须依靠般若慧的力量。只有透过沼泽,直接看到背后那个如如不动的觉悟本体,才具备离境的能力。
“善知识!摩诃般若波罗蜜,最尊最上最第一。”这是赞叹般若智慧的殊胜。善知识,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世间最为尊贵、至高无上的,不会被其他任何东西所超越。正如《心经》所言:“故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。”
“无住无往亦无来,三世诸佛从中出。”般若智慧具有无住的特点。因为无住,就没有执著,没有挂碍,所以无往无来,不生不灭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诸佛都是因为体认般若,成就般若,才能最终圆满佛果。这就是《心经》所说的“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。《大智度论》也有一首称扬般若的偈颂:“佛为众生父,般若能生佛,是则为一切,众生之祖母。”诸佛是众生的慈父,这个慈父是由体认般若而成佛,所以说,般若就是诸佛之母,众生之祖母。
“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,如此修行,定成佛道,变三毒为戒定慧。”所以我们一定要开启并体认般若智慧,以此消除生命内在的烦恼尘劳。这样修行的话,必能使我们快速成就佛道,将贪嗔痴三毒转化为戒定慧。因为贪嗔痴的原始能量也来自觉悟本体,当我们安住于觉性,贪嗔痴的能量就会被回收。事实上,修行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能量回收的过程。通过禅修,将负面能量转化为正念的能量,转化为戒定慧的能量。
“善知识!我此法门,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。何以故?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。”六祖告诉我们:善知识,我所说的顿悟法门,是由体认觉悟本体,开发出八万四千智慧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呢?因为世人有八万四千种尘劳,有八万四千种根机,所以佛陀就开演八万四千法门,应机设教,广度群迷。但不论有多少法门,有多少方便,根本都在于般若,所谓万变不离其宗。
“若无尘劳,智慧常现,不离自性。”当内心没有尘劳遮蔽,没有烦恼干扰时,智慧自然时时显现,内心也能念念安住于觉悟本体。就像虚空,当乌云散去,就能显现湛然澄澈的本来面目。
“悟此法者,即是无念。”体认到这个觉悟本体,就是无念。当我们说到无念时,往往会理解为“没有念头”或“什么都不想”,其实这是顽空,是断见,不是《坛经》所说的无念。所谓无念,指觉悟本体以遍知而非念头的方式出现,所以不妨碍起心动念。在无念的当下同样可以念,也可以念而无念。
“无忆无著,不起诳妄。”在无念的境界中,不会追忆往昔,也不会攀缘未来,自然具备不粘著的功能,不起颠倒妄想。就像明镜那样,映现一切而无住,朗照万物而无滞,这才是真正的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。无所住,即无念的状态;而生其心,即不妨起心动念。
“用自真如性,以智慧观照,于一切法不取不舍,即是见性成佛道。”若能开显觉悟本体,时时保持觉知,保持智慧观照,对一切法不取不舍,没有贪著也没有排斥,没有喜爱也没有嗔恨,就能见性成佛。这里所说的智慧观照,特指无造作的觉知。当然,开始可以从有造作的觉知着手。训练到一定程度,就有能力安住于无造作的觉知。
三、顿悟法门的摄机
善知识!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,须修般若行,持诵《金刚般若经》,即得见性。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,经中分明赞叹,莫能具说。此法门是最上乘,为大智人说,为上根人说。小根小智人闻,心生不信。
何以故?譬如大龙下雨于阎浮提,城邑聚落悉皆漂流,如漂枣叶。若雨大海,不增不减。若大乘人,若最上乘人,闻说《金刚经》,心开悟解,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,自用智慧,常观照故,不假文字。譬如雨水不从天有,元是龙能兴致,令一切众生,一切草木,有情无情,悉皆蒙润,百川众流,却入大海,合为一体。众生本性般若之智,亦复如是。
善知识!小根之人闻此顿教,犹如草木。根性小者,若被大雨,悉皆自倒,不能增长。小根之人亦复如是。元有般若之智,与大智人更无差别,因何闻法不自开悟?缘邪见障重,烦恼根深。犹如大云覆盖于日,不得风吹,日光不现。般若之智亦无大小,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。迷心外见,修行觅佛,未悟自性,即是小根。若开悟顿教,不执外修,但于自心常起正见,烦恼尘劳常不能染,即是见性。
既然顿悟法门起点高超,方法直接,对于学人必是有要求的。那么,这一法门摄受什么样的根机呢?
“善知识!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,须修般若行。”甚深,不是以思惟可以认识的。法界,万法生起的源头,代表法的最高真实,是圣贤而非凡夫的境界。六祖告诫大众:善知识,如果想要契入甚深法界,直接体认般若智慧,通达空性,就要按般若经典阐述的法门修行。
“持诵《金刚般若经》,即得见性。”受持读诵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,就能使我们见到菩提自性,见到觉悟本体。当然,这个持诵决不是简单地念一念,而是对般若法门的身体力行。因为持就包含实践,首先是对般若法门百分之百地信受,其次是将这种接受落实于心行。前面说过,同样修般若法门,中观和禅宗有着不同的立足点。中观法门是立足于空,通过对空的认知破除我法二执,开显般若智慧。而禅宗是让学人直接体认般若的特征和妙用。正如《般若品》所说的那样,摩诃般若具有空和朗照无住的特征,同时又能含藏万法、出生万法。这是禅宗和教下契入般若的不同所在,从某方面来说,也的确是有高下之别。
“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,经中分明赞叹,莫能具说。”这是六祖对《金刚经》的赞叹:要知道,这部经的功德实在是无量无边。在《金刚经》中,佛陀曾以七次校量,反复赞叹受持《金刚经》的功德利益,此处不再一一阐述。
“此法门是最上乘,为大智人说,为上根人说。小根小智人闻,心生不信。”因为这个法门是至高无上的教法,所以佛陀只为具有大智慧的学人而说,为上根利智者而说。那些钝根或缺乏智慧的学人听闻后,反而不能生信,因为这些见地已超出他们所能理解的范畴。这也是佛陀在《金刚经》所说的“如来为大乘者说,如来为最上乘者说”,对般若法门摄受的对象作了明确定位。什么才是上根利智?就是内心的尘垢很薄,能见度很高,才可能在善知识的直指下豁然开朗。这样的现象不仅禅宗有之,佛经中也屡见记载。佛陀在世时,不少弟子在佛陀的开示下,当下得法眼净,证解脱果。或许有人会因此感到沮丧,觉得自己障深慧浅,见道无望。其实不必担心,因为根机也是缘起法,只要努力修行,精进不退,钝根也能转变为利根。
“何以故?譬如大龙下雨于阎浮提,城邑聚落悉皆漂流,如漂枣叶。若雨大海,不增不减。”阎浮提,即我们现在所居的娑婆世界。六祖接着以一个比喻,阐明只对上根者说般若法的理由。就像天龙降暴雨到阎浮提,许多城市和村庄都被大水冲走,如同枣叶漂浮水中。而落到大海的话,即使再大的雨,海水依然不增不减。上根者就像大海,可以容受大雨,海纳百川。而对劣根者来说,却无力承受这暴雨般猛烈的无上大法。不但得不到利益,反而会被击垮。
“若大乘人,若最上乘人,闻说《金刚经》,心开悟解。”如果是大乘根机者,最上乘根机者,听闻《金刚经》开显的无上妙法后,内心立刻就能随之打开,对觉悟本体有所体认,乃至完全证悟。就像六祖那样,听闻《金刚经》的当下即能悟入,及至五祖为其演说,更是彻见本心,这就是上等根机的表现。
“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,自用智慧,常观照故,不假文字。”为什么上根者一听之下即能悟入?由此可知,生命内在本来就具有般若智慧,只要开显自家宝藏,时时保持观照,就是最直接的修行,不需要按部就班地通过文字来理解法义。
“譬如雨水不从天有,元是龙能兴致,令一切众生,一切草木,有情无情,悉皆蒙润,百川众流,却入大海,合为一体。”龙能兴致,按中国传统观念,龙能兴雨,所以雨水来自大海又回归大海。六祖又说了一个比喻:就像雨水虽是从天而降,但源头并非来自天上,而是由龙王将海水化作雨水,令一切众生、一切草木乃至世间的有情、无情都受到滋润。最后,由雨水积聚的百川众流,又统统回归大海,与海水合为一体。
“众生本性般若之智,亦复如是。”众生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也是这样。一切法从哪里来?正是从般若智慧流出。通过对法的修学,又能进一步体认般若智慧。这个过程,就像雨来自大海,又回归大海。
“善知识!小根之人闻此顿教,犹如草木。根性小者,若被大雨,悉皆自倒,不能增长。小根之人亦复如是。”小根,与上根利智相对的钝根者。他们闻法后有什么反应呢?善知识,那些没有能力接受大法的钝根者,听闻这一直指人心的顿教法门之后,就像羸弱的草木,遭受暴雨后纷纷倒下,无法继续生长。钝根者也是这样,因为心胸狭窄,无法承受如此直接、迅猛的顿教法门。
“元有般若之智,与大智人更无差别,因何闻法不自开悟?”其实,无论钝根还是利根,本身的般若智慧并无差别,都具备成佛潜力,为什么钝根听闻顿教法门后无法自己开悟?其实,不仅钝根具有般若之智,一切众生都具有般若之智,所谓“心佛众生三无差别”。但实际情况是,很多人闻法后非但不能开悟,而且一点感觉都没有,甚至还有人会拒绝接受,这是什么原因呢?
“缘邪见障重,烦恼根深。犹如大云覆盖于日,不得风吹,日光不现。”这是因为在他们身上,邪见形成的障碍非常深重。就像乌云遮蔽太阳,如果没有风吹开云层,阳光就无法显现。那么,邪见从何而来?正是源于无明。要命的是,我们还将这些错误观念执以为真理,由此障碍般若智慧,产生无量烦恼,使我们深陷其中,不见天日。
“般若之智亦无大小,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。”虽然根机有大有小,但在本质上,生命内在的般若之智没有大小之分。不是说钝根者的智慧就小一些,利根者的智慧就大一点。之所以会有根机利钝之别,只是因为众生各自不同的迷悟所致。迷,是被无明障蔽的程度;悟,是对觉性体认的程度。或迷得深而悟得浅,或迷得浅而悟得深,从而形成千差万别的根机。
“迷心外见,修行觅佛,未悟自性,即是小根。”如果迷失本心,四处向外寻觅,以为可以在心外找到成佛途径,这是没有悟到内在的觉悟本体,属于钝根。修行本应“莫向外求”,但众生因为迷妄,总以为有什么外在方法可以修出一尊佛来,真是心外求法,去道甚远。
“若开悟顿教,不执外修,但于自心常起正见,烦恼尘劳常不能染,即是见性。”如果悟到顿教法门的精髓,了知生命内在本具佛性,不执著外在的修行方式,内心时时保持正见,不被烦恼尘劳所染,就是见道,就能证得觉悟本体。这个正见不是通过闻思经教获得的概念性、知识性的正见,而是心行的正见,出世的正见。
以上,六祖讲述了般若法门摄受的根机。如果把法门比做交通工具的话,那么,越是快捷的交通工具,就越需要良好的性能,高超的驾驶技术。否则的话,这种快捷就会充满危险,而且越快越容易失控。所以,顿教法门特别为上根利智者所说,是小根者无力领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