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普贤菩萨圣诞专访

济群法师


  按照佛历,一年中有很多佛菩萨的节日。信众会在这一天来到寺院,烧香、拜佛、求保佑。寺院也会举办相关法会,以资纪念,同时满足人们的信仰需求。但这些活动多半停留在宗教仪式,对佛法传播没起到多少作用。我曾大力倡导,应该把这些节日办成“认识佛菩萨功德,践行佛菩萨精神”的教育,引导人们认识佛菩萨的功德,把佛菩萨的精神传递到社会。本文便是关于普贤菩萨圣诞的专访。

  问:农历二月二十一,我们迎来了普贤菩萨诞辰。在广大信众,尤其是江浙一带信众的心目中,对普贤菩萨的熟悉程度可能不如其他菩萨。请问法师,在佛教信仰中,普贤菩萨属于什么样的地位?
  答:汉传佛教中,大家熟悉的有四大菩萨,以及作为他们应化道场的四大名山。分别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萨、普陀山的观音菩萨、九华山的地藏菩萨和峨眉山的普贤菩萨。所以,普贤菩萨是属于四大菩萨之一。
  但在普通信众心中,对普贤菩萨的熟悉程度确实不如其他几位。这主要是因为,其他菩萨有相对确定的“管辖范围”,比如家人去世,会祈求地藏菩萨加被;学生读书考试,会祈求文殊菩萨照拂;而观音菩萨和汉地因缘深厚,自古就有“家家观世音”的传统,更是人们最常想到的求助对象。此外,生活中似乎没什么事会专门去找普贤菩萨,自然就没那么熟悉了。但这只是对求求拜拜的信众而言,在真正有心向道的佛子看来,普贤菩萨可是非常重要的修学典范。
  问:那么,和普贤菩萨相关的经典是什么?
  答:和普贤菩萨相关的经典,流传最广的是《普贤行愿品》,出自被誉为经中之王的《华严经》。汉传佛教特别推崇《华严经》,认为其见地至圆至顿,是无上成道之法,代表修行的最高境界。作为经中最后一品,《行愿品》阐述的十大愿王,充分体现了菩萨愿心的广大弘深,历来备受重视。
  此外,《行愿品》还被净土宗列入五经一论之中。因为其中说到,在人临命终时,“如是一切无复相随,唯此愿王不相舍离,于一切时引导其前。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,到已即见阿弥陀佛、文殊师利菩萨、普贤菩萨、观自在菩萨、弥勒菩萨等。此诸菩萨色相端严,功德具足,所共围绕。其人自见生莲华中,蒙佛授记。”其中的回向文,“我以普贤殊胜行,无边胜福皆回向,普愿沉溺诸众生,速往无量光佛刹”,也体现了本经与往生净土的关系。
  在晚课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中,也收录了《行愿品》的偈颂。此外,还有不少佛弟子将念诵《行愿品》全文作为日常功课,以此积累资粮,净化业障。
  问:原来,我们和普贤菩萨有着深厚的因缘,每天都会在菩萨的加持下修行。关于四大菩萨,大家琅琅上口的是“大悲观世音菩萨、大智文殊师利菩萨、大愿地藏王菩萨、大行普贤菩萨”。其中,大悲、大智、大愿都容易理解,那“大行”又有什么甚深含义?
  答:大行的行,指行为。简单地说,大行就是广大的行为。如何理解普贤菩萨的广大行为?《行愿品》的主要内容,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:一者礼敬诸佛,二者称赞如来,三者广修供养,四者忏悔业障,五者随喜功德,六者请转-法-轮,七者请佛住世,八者常随佛学,九者恒顺众生,十者普皆回向。早晚功课中都会念到,是佛弟子耳熟能详的。
  单纯从这十个项目来看,我们可能会觉得,不过是常规的修行内容,是我们经常在做的。为什么普贤菩萨做了,就会被尊为大行,又被誉为愿王呢?这是因为,普贤菩萨是以至高的见地、广大的心量在做。
  比如礼佛,我们平时只是拜一尊两尊。而普贤菩萨是要“礼敬诸佛”,面对“所有尽法界、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”,以清净的身语意业修习礼敬。我们看菩萨是怎么修的:“一一佛所,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。一一身,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。”不是一个我在拜一尊佛,而是无量的我,在拜无量的佛。佛身无量无边,拜佛的我同样无量无边。
  更重要的在于,菩萨的礼敬不是局限在当下,而是“虚空界尽,我礼乃尽。以虚空界不可尽故,我此礼敬无有穷尽。如是乃至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礼乃尽。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,我此礼敬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”。这种尽未来际的大愿,比世间任何的海誓山盟更深沉,更震撼!
  礼敬诸佛如此,称赞如来乃至普皆回向同样如此,都是以十方三世诸佛和法界一切众生为对象,以无限的时空为所缘,来修每一个善行。虽然这些行为本身是有限的,但立足于无限的心行来修,当下都能升华为无限。这种心行的广大和无限,正体现了“大行”的内涵,也是它被尊为愿王的关键。
  问:普贤菩萨对众生的承诺,尽虚空遍法界,无处不在,听起来特别震撼。多年来,您一直在传承并践行菩萨的大愿,出版过《学佛者的信念》《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》。在您创办的三级修学中,也把《行愿品》的偈颂纳入日常定课,可见您对这一修法的重视。在您的弘法过程中,是不是和普贤菩萨有一些渊源?
  答:在我的弘法过程中,确实和普贤菩萨及《行愿品》有甚深的因缘。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,净慧长老弘扬人间佛教,提出“觉悟人生,奉献人生”的口号,并推崇两部经典。依《金刚经》觉悟人生,依《行愿品》奉献人生。1996年,我应邀在赵州柏林禅寺讲了七天《行愿品》。这是我第一次开讲本品,主要介绍十大愿王的各个项目,比如礼敬诸佛是怎么回事?称赞如来是怎么回事?广修供养是怎么回事?在普贤菩萨的加持下,很有信心,也很有灵感。此后,讲座内容还整理成书,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《学佛者的信念》。
  2004年,我在苏州定慧寺再次宣说《行愿品》。时隔八年,我对普贤菩萨的见地和行门有了更多认识,特别围绕其中的观修原理加以开显,提出本品是“菩提心的无上观修,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”。通过这一修法,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生起菩提心。进而依无限的所缘,直接临摹佛菩萨的广大心行。这次讲座对我的修行、弘法具有重要意义,可谓法喜充满。《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》,就是根据此次讲座成书的。
  2006年,我领众前往峨眉山朝圣,并在成都文殊院开讲《行愿品》,后整理为《从有限到无限》。2013年,我又应峨眉山佛学院邀请,在大佛禅寺开讲“行愿无尽”系列讲座,对《普贤行愿品》的修法作了进一步开显。
  汉传佛教中,虽然很多人在念诵《行愿品》,但多半停留于粗浅的信仰层面,对经文蕴含的甚深见地及殊胜修法认识不足。针对这一现象,我特别希望把其中的修行原理开显出来。在三级修学的定课中,不管皈依还是菩提心的修行,都将出自《行愿品》的七支供作为重要内容。通过念诵和观修,引导我们积累资粮,净化业障,进而打开心量,像普贤菩萨那样去发心,去修行,去成就。
  问:前面说到,《行愿品》是“菩提心的无上观修,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”。我们知道,菩提心是大乘的不共修法,也是佛陀品质的重要组成,为什么《行愿品》能有这些作用呢?
  答:为什么说《行愿品》是菩提心的无上观修?首先要认识到,发菩提心的最大障碍是什么。我们知道,菩提心的所缘是无限的,必须生起“我要帮助一切众生”的愿心,然后通过菩萨行落实这一愿心。这就意味着,我们要具备菩萨那样的大心量、大格局,把所有众生装到心中。我们看看自己,心中能装进几个人?很可能,一个人、一件事,就把心塞得满满的。
  但佛法也告诉我们,心本来就是无限的,所谓“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”。凡夫心之所以那么狭隘,只是被无明、执著所缚。《行愿品》的观修,正是引导我们不断打开心量,体会“尽法界、虚空界”“佛刹极微尘数”的层面,从而建立无限的所缘,把一切众生装到心中。所以说,《行愿品》的观修可以为修习菩提心营造良好的心灵氛围。我们现在受菩提心戒、修菩提心,都以七支供为前行。
  为什么《行愿品》又是“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”呢?佛法告诉我们,在心的某个层面,我们本来和三世诸佛无二无别,只是需要开启。《行愿品》是普贤菩萨因地的修行法门,引导我们以十方三宝为榜样,以法界众生为所缘,在尽虚空界、尽未来际的时空中,生生不息地发愿,坚持不懈地行持。依此践行,就像学书临帖那样,可以领会名家的结构和笔意,复制到自己的练习中,是最快也最直接的成长途径。

  问:听了这些介绍,觉得我们对普贤菩萨的了解太少了。即使在菩萨圣诞,也只是到寺院烧个香,拜下佛,远远不能领会菩萨的精神内涵。那么,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更好地纪念菩萨圣诞呢?
  答:我们现在对佛菩萨圣诞的纪念,总体偏向信仰型,停留在烧香拜佛,最多就是举办法会。这些活动也有意义,但并不能使信众加深对佛菩萨的了解。
  怎样才能更好地纪念佛菩萨?我觉得,要从教育的层面,开显相关经典和法门,使信众真正了解佛菩萨的精神内涵,激发见贤思齐之心,依教奉行之志。在普贤菩萨圣诞,我们可以通过《行愿品》,宣讲普贤菩萨的大愿,让人们了解菩萨的愿心,以及他在因地是如何修行,才能成就这么大的功德。
  此外,在《楞严经·二十五圆通章》中,不仅有大家熟悉的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的修行,也有关于普贤菩萨的修行,如“心闻洞十方,生于大因力。初心不能入,云何获圆通”这一偈颂,就是让我们直接体会菩萨无限的心行。当然对一般人来说,通过《楞严经》来认识无限的心会有难度,可以和《行愿品》的广大见地相结合。
  总之,了解菩萨的功德,弘扬菩萨的行门,才能让大众从中受益,也是对菩萨最好的纪念。尤其是普贤菩萨的愿心和大行,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见地去修,就可以把有限的行为变成无限。于自己,可成就的无量功德;于众生,可带去无限利益。
  问:这番开示,也让我们看到您的悲心大愿。很多人觉得修行有难度,菩萨是菩萨,我们是凡夫,距离太遥远了。但您的开示让我们知道,按《普贤行愿品》去观修,就能帮助我们打开心量,快速抵达修行目标。
  答:普贤菩萨的修行包括两方面,一方面帮助我们认识到,心本具无限的层面,开启这个层面,修行才有希望。如果以凡夫有限的心行去修,无论经过多少大劫,也无法圆满。因为佛菩萨的功德是无限的,是有限永远无法抵达的。
  另一方面,让我们通过临摹,以最快速度积累资粮,净化业障。为什么《行愿品》有这样的功效?因为它是立足于菩萨的广大心行。用社会上的话,叫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。过去的农民种地,一个人种上几亩地就了不得。但在现代化农场中,随着生产力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,一个人可以种几百甚至几千亩地。修行同样如此。所以修行不是靠蛮干,找对方法,才能四两拨千斤,使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