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
  随喜大家进入《入菩萨行论》和《瑜伽菩萨戒品》的修学。根据4.0的设置,三级修学课程包括学士、修士、胜士、智士四种身份。同修阶段是从修士到胜士,对修学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。
  在修士阶段,我们学习《道次第》,了解菩提道的理路;学习《百法》,认识大乘解脱道的心理;学习《辨修对治品》,依三十七道品建立正念,走向觉醒。
  到胜士阶段,是菩萨道修行的关键。虽说我们之前已经学了《道次第》,也是以菩提心为核心,统摄三乘修行。但在这个阶段,发起菩提心还是有难度的。而《入菩萨行论》(以下简称《入行论》)是立足于菩提心,构建整个菩提道的修学体系。从认识菩提心的殊胜,到菩提心如何生起,如何增长,如何提升,如何从世俗菩提心进入胜义菩提心,直到菩提心的圆满,架构完整,次第清晰,特别有说服力。
  汉传佛教属于大乘,我们虽然学了很多大乘经典,但因为对菩提心认识不足,真正具备大乘精神的人并不多。这也是我二十年来大力弘扬菩提心教法的原因所在。除了在各种开示中反复强调菩提心的重要性,还专门在2003年讲述《认识菩提心》,2007年讲述《菩提心的修行》,2012年讲述《入行论》系列讲座120讲。此外,还在多地推广菩提心戒,希望引导大家认识菩提心的意义,把菩提心落到实处,成为名副其实的菩萨行者。

【从慈心到菩提心】

  菩提心包含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,二者都属于世俗菩提心。进一步,还要升华为胜义菩提心。
  首先是愿菩提心,我们已经学了《入行论》,但问问自己:有没有生起菩提心?有没有以走向觉醒,进而帮助众生觉醒,作为自己尽未际的使命?有没有对芸芸众生生起真切的悲悯?有没有认识到迷惑带来的过患、觉醒蕴含的价值?这些思考是发心的关键。没有这些认识,菩提心是不可能真切的。
  在三级修学中,我们很重视慈心的修行。因为菩提心是一种长远的承担,需要广大、平等、无限的慈悲。但在现实中,很多人对众生是无感的。就像石头不能长出花朵,在自我、狭隘、冷漠的心行基础上,也不可能生起菩提心。修习慈心,正是帮助我们和众生建立内在连接,从无感到有感,从有感到一体。进而把这份慈心逐步扩大,从自己到身边的亲友,从认识的人到不认识的人,乃至敌人,乃至动物,乃至一切众生。
  在同喜阶段,我们就开始以《慈经》为定课,想必大家都不陌生。但仅仅听是不够的,所以我又针对慈心观修作了详细阐述,没有学过的,要把这课补上去。认识到慈心的修行要领,才能在聆听时随文入观,真诚地对众生散布慈心。进一步,还要把这种愿望落实到生活中,在座下,同样能以慈心待人。
  《道次第》的七支因果,也是生起菩提心的观修引导,其中分为三个板块。第一部分是知母、念恩、报恩,帮助我们和众生建立连结,对他们生起友好和关爱。如果没有这个基础,我们对众生往往是疏离、无感的。只有认识到众生对我们的恩情,才会进一步生起感恩、报恩之心。第二部分是慈心、悲心、增上意乐,因为报恩,所以要为众生与乐拔苦,而且感觉必须这么去做。第三部分是发菩提心。有了前面的心理积累,菩提心才会真切有力,否则很可能只是一个说法。如果对众生没有慈悲,不愿帮助众生获得快乐,摆脱痛苦,怎么可能生起菩提心?
  慈心和菩提心可以结合起来修习。在慈心的基础上发菩提心,再以菩提心为动力,进一步增长并巩固慈心。在此过程中,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,牢记使命,决不偏离目标。

【修学菩提心的次第】

  有了愿菩提心,还要落实到行菩提心。在我们学过的《道次第》和《入行论》中,主要通过六度四摄来安立菩萨行。接着要学的“瑜伽菩萨戒”,源于《瑜伽师地论·菩萨地》,同样以六度四摄为重点。论中,每项内容都以单独一品的篇幅来阐述,对菩萨道修行作了广泛演绎。关于布施的修行,有“施品”;关于持戒的修行,有“戒品”;关于忍辱的修行,有“忍品”;关于精进的修行,有“精进品”;关于禅定的修行,有“静虑品”;关于智慧的修行,有“慧品”。我们所学的菩萨戒,就出自“戒品”。
  那么,这与《道次第》《入行论》中关于菩萨行的介绍有何区别?
  《道次第》中,只对六度四摄的项目作了简单介绍,让我们知道布施需要做什么,持戒需要做什么,忍辱又要做什么。但究竟为什么要修六度?又该怎样去修?还是讲得比较简单。可以说,对菩萨行还处于知识性的学习。
  《入行论》更进一步,不仅详细介绍了六度的内容,还以种种比喻,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其中蕴含的修行原理,特别有说服力。很多人学了之后都感到,寂天菩萨的阐述,可以让我们对菩萨的修行项目生起强烈意乐,觉得必须去修,不修简直不行。除了菩萨行,《入行论》还在“智慧品”中,立足于中观正见,批判了数论、胜论的谬论,批判了有部的自性见,甚至批判了唯识的见地。所有这些批判,都是要破除我法二执,让我们认识到一切法无自性。
  因为自性见是凡夫心的依托,也是轮回的依托,破除这一邪见,就能扫除依托。当我们的心空了,智慧才能显现,体会到自己和六道众生本是一体,由此生起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从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。从体量来说,“智慧品”是《入行论》篇幅最大的一品,可见般若正见的重要性。同时也说明,《入行论》对大乘菩萨道的建构非常完整。

【瑜伽菩萨戒】

  怎么来认识“瑜伽菩萨戒”?我最近在修订两本书稿,一是《入菩萨行论》讲记,书名是《你也可以做菩萨》。我们过去觉得菩萨很高大上,离自己很遥远。学了《入行论》会发现,只要有愿心,肯行持,每个人就能成为初阶的菩萨行者。随着心行的成长,还要以智慧对发心和行为加以提纯,就能逐步接近佛菩萨的品质。二是《瑜伽菩萨戒》讲记,书名是《学着做菩萨》。既然我们可以做菩萨,就要学着去做,在身口意全面落实菩萨的行为准则。
  汉传佛教传承的菩萨戒,主要有梵网菩萨戒、优婆塞菩萨戒、瑜伽菩萨戒。因为古德推崇《华严》,而梵网菩萨戒属于同一思想体系,历来就备受重视。但要知道,梵网菩萨戒是卢舍那佛为释迦牟尼和诸大菩萨所说,要求更高,行持难度也更大。而瑜伽菩萨戒是弥勒菩萨为娑婆世界的众生所说,开遮极为善巧,更接近多数人的根机。近代高僧太虚大师,就将自己的修学经历总结为“教学法相唯识,行在瑜伽菩萨戒本”。当然,太虚大师是八宗并弘,并非专攻唯识,这个归纳只是说明他对法相唯识和瑜伽菩萨戒的重视。为了弘扬此戒,他还著有《瑜伽菩萨戒本讲录》,可以作为修学参考。

【三聚净戒】

  瑜伽菩萨戒主要由三部分组成,一是摄律仪戒,偏向止恶;二是摄善法戒,偏向行善;三是饶益有情戒,即利益众生,又称三聚净戒。
  摄律仪戒,主要规定什么不能做。就像七众别解脱戒,是通过止恶成就解脱。从在家戒来说,有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五戒。从出家戒来说,有沙弥十戒、比丘两百五十戒、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,都属于止持,做了就会犯戒。在瑜伽菩萨戒中,这部分是指四条重戒。摄善法戒,是菩萨要修习的善行,如闻思经教,修习戒定慧等。凡是可以支持我们成就佛道的行为,都属于摄善法戒的范畴。饶益有情戒,是关于利益众生的规定。对于菩萨行者来说,利他属于必修课,不是可做可不做的。凡是菩萨戒中规定的部分,不做就会犯戒。
  可见,菩萨戒是把菩萨的修行制度化,从止恶、行善到利他,都形成相关的法律条文,让学人知道必须做什么,不能做什么。相比以止恶为主的声闻戒,内涵更为广大。
  在我们所学的《瑜伽菩萨戒本》中,开篇就讲到三聚净戒,说明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饶益有情戒的要点,即差别、自性、圆满之因等。如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的圆满之因各有十条,饶益有情戒的圆满之因有十一条。由此可以认识到,三聚净戒是菩萨行的精髓所在,我们要经常念诵,提醒自己,作为菩萨行者应该怎么去做。
  四十三条轻戒,主要围绕六度和四摄,把作持部分规范化。比如布施有六条戒,告诉我们,菩萨在修习布施过程中应该怎么做,不做就是犯戒。可以说,这些戒条都是菩萨行的操作性指导。否则,我们虽然知道要修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等菩萨行,但不论在认识还是行为标准上,都未必清晰,未必知道具体怎么做,做到什么程度才行,什么情况下就会犯戒。

【三级修学和三级利他】

  围绕菩萨道修行,三级修学施设了由浅入深的课程。学习《道次第》,可以了解菩萨行的重要内容;学习《入行论》,可以明确菩萨为什么要修六度,对菩萨道修行建立信心;学习“瑜伽菩萨戒”,又为我们提供了操作性极强的具体指导。三个内容,构成了菩萨道的完整修行。
  我们之前已经受了愿菩提心戒,进一步,还要把愿心落实到行为,成为名副其实的菩萨行者。所以我们学习“瑜伽菩萨戒”之后,还要受持菩萨戒,按菩萨的标准要求自己。最后,通过同德班课程掌握空性见,在实践菩萨行的过程中三轮体空,摆脱我法二执。像佛菩萨那样,在利益众生的同时,保有无限、无住、无所得之心。
  三级修学是一条成佛之路,其中包含修学和心理两个层面。后者又包含两大心理,即解脱相应心理和慈悲相应心理。
  作为解脱道的修行,重点是修解脱相应心理。在未来的修学路上,如果有些人无力成就菩萨的愿力、悲心,无力承担救度众生的使命,可以先侧重解脱道的修行。佛陀之所以有三乘设教,就是让一部分人可以走个人解脱之路。但佛陀也告诉我们,这只是化城,并不究竟,最终还是要回小向大。
  作为菩萨道修行来说,同样是以解脱为核心。所以我们在修士阶段就要重视正念修行,同时还要重视慈悲和利他。到了胜士阶段,就能继续强化正知正念,真正发菩提心,行菩萨行。
  菩萨行不仅是一种行为,更主要的,是依六度建立相关心理。菩提导航中,对心理到行为的落实过程,有着明确的引导。比如解脱相应心理,是从正见形成胜解、念、定、慧、无贪、无嗔、无痴、轻安、行舍等一系列心理。在修慈心的过程中,则是从随喜、感恩、理解、同情、接纳、陪伴、关爱、引导,修习初级的利他。然后在初级利他的基础上,生起愿心,修习六度,培养中级的利他。最后依空性见体证平等、无我、无所得之心,进入高级的利他。
  我们既要重视六度四摄,更要重视菩萨道的心理建设。如果心行上不去,没有慈心和菩提心,即使修六度,行四摄,也可能在增长我执,成就凡夫心,和菩萨行了不相干。所以我们在实践过程中,要对照菩提导航,不断检讨自身心行,一方面摆脱凡夫心,一方面建立和解脱、慈悲相应的心理。
  菩萨戒不是孤立的,而是菩萨道修行的组成部分。除了具体戒条,我们还要了解其中的修行原理,知道这些行为的心理基础是什么,做了会起到什么作用,未来如何提升,最终导向哪里。按照这个思路修学,才能确保自己真正走在菩提道上,越走越有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