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普贤行愿品》讲记
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复次,善男子!言广修供养者,所有尽法界、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,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。一一佛所,种种菩萨海会围绕。我以普贤行愿力故,起深信解,现前知见。悉以上妙诸供养具,而为供养。所谓华云、鬘云、天音乐云、天伞盖云、天衣服云,天种种香,涂香、烧香、末香。如是等云,一一量如须弥山王。燃种种灯,酥灯、油灯、诸香油灯。一一灯炷,如须弥山,一一灯油,如大海水。以如是等诸供养具,常为供养。善男子!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。所谓如说修行供养、利益众生供养、摄受众生供养、代众生苦供养、勤修善根供养、不舍菩萨业供养、不离菩提心供养。善男子!如前供养无量功德,比法供养一念功德,百分不及一、千分不及一、百千俱胝那由他分、迦罗分、算分、数分、喻分、优波尼沙陀分,亦不及一。何以故?以诸如来尊重法故,以如说修行,出生诸佛故。若诸菩萨行法供养,则得成就供养如来。如是修行,是真供养故。此广大最胜供养,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供乃尽。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,我此供养亦无有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

供养的意义

  广修供养,为普贤菩萨的第三大愿。
  “所有尽法界、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,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。一一佛所,种种菩萨海会围绕。”这段经文前面也曾讲过,此处简要介绍一下。在十方三世微尘数那么多的佛土中,每一佛土都有无量无边、数不胜数的佛陀。每一尊佛陀的身边,又有无量菩萨围绕。这就告诉我们,所要供养的对象,不是一佛、二佛,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。
  供养,也是修行的方式之一。寺院每天过堂之前,都要诵供养偈,以三德六味供养三世一切诸佛,供养诸尊菩萨摩诃萨,并令法界有情普同供养。而在初一、十五,寺院还要特别隆重地上供,以种种美妙饮食供养诸佛菩萨。那么,是佛菩萨需要这些东西吗?如果我们不供养,他们就会忍饥挨饿吗?显然不是。
  通过供养这一方式,既是为了表达我们对佛菩萨的恭敬,也是体现我们对佛菩萨的报恩之心。佛陀教导我们,每一位佛弟子,不仅要“知恩”,更要懂得“报恩”。恩有四重,分别是三宝的恩德、父母的恩德、国土的恩德、众生的恩德。因为有佛陀出世,我们才能了知人生蕴涵的巨大意义,才能认识真理、摆脱痛苦。这种大恩大德,我们倾尽所有也报答不尽。或许有人会说,既然报答不尽,且佛菩萨并不需要,那我们又何必多此一举?须知,供养是积集福德资粮的捷径。倘能以至诚恳切之心供养诸佛,在报答佛恩的同时,更在成就自身修行。
  广修供养,即广泛修习供养,没有尊卑之分,没有亲疏之别。我们不仅要供养诸佛菩萨,还要供养世间一切众生。佛教认为,世间有三种福田:一是恩田,即有恩于我们的人,如父母、亲友等,应怀着感恩心报答。《杂宝藏经》云:“若欲供养诸贤圣及佛,但供养父母,诸贤圣及佛即在家中。”佛陀还告诉我们:无佛出世时,孝敬供养父母,就是世间最大的功德。如果连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都做不到的话,就不是合格的佛子。二是敬田,即我们恭敬的对象,如诸佛菩萨、善知识及师长等,父母给了我们色身,养育我们成长,而善知识与师长则为我们指明了人生道路,使我们找到了心灵归宿。三是悲田,即需要我们帮助的对象,如穷苦的乞丐、病人等,他们缺吃少穿,贫困无依,甚至生活无法自理,作为学佛者,我们应本着慈悲心积极帮助他们。
  在佛教中,将孝敬父母、供养师长、布施贫者称为培植福田。就像农民种田那样,必须在春天播种、耕耘,秋天才能获得丰收。否则的话,必定一无所获。同样,福报也不是从天上掉下的。有些人一生坎坷,什么好事都擦肩而过,于是怨天尤人,责怪老天不公。其实,这不能抱怨他人,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就的,是取决于我们的福报。而福报并不是上天给予,也不是与生俱来,正是源于往昔的积累和培植。若能常行布施,广修供养,努力耕耘恩田、敬田、悲田,福报自然源源不断。事实上,这是最好的投资和储蓄方式,是任何人无法占有、无法夺去的财富。
  此外,供养还具有灭除悭贪的作用。悭贪,就是吝啬、小气。佛菩萨是我们最为景仰的楷模,供养时,必尽己所能准备精良供品。所以,每一次供养,都是对悭贪的削弱。贪,是三毒之一,也是凡夫最主要的特征之一。因为贪著,我们往往舍不得将那些贵重或自己喜爱的物品赠予他人。电器要用旧了才肯送掉,衣服要过时了才肯给人,因为它们旧了、过时了,所以对它们的贪著就不如开始那么强烈了,甚至完全没有贪著了。这种送,与其说是布施,不如说是处理垃圾,自然也无法得到布施的全部利益。如果我们反其道行之,将贵重物品或心爱之物作为供养,久而久之,对物质的贪著自会逐渐减少。所以,供养也是破除悭贪、淡化执著的途径。
  我们执著什么,什么就会成为烦恼产生的根源,成为解脱生死的障碍。佛教中有这样一个公案:有位名叫金碧峰的禅师,修行境界高深,除一个御赐玉钵外,对什么都不再贪著。某日,其寿限将到,阎王派小鬼前来捉拿。禅师预知时至,便进入甚深三昧。小鬼四处寻找,不见踪影,就向土地公打探禅师去处。土地公告诉他们说:禅师定力深厚,通常是找不到的。不过,他有个心爱的钵,如果将钵拿来敲敲,他听到动静后必然出定,那样你们就能找到他了。于是,小鬼变作老鼠在钵内跳来跳去。玉钵发出的异常响声,立刻牵动了禅师的心。他马上出定查看,生怕钵被摔坏。此时,小鬼扑将过去,想用铁链套住他。禅师意识到此钵带来的过患,断然将钵摔得粉碎,然后再次进入甚深禅定。钵没了,命却保住了。这一公案告诉我们,任何一种贪著,都会将我们紧紧束缚。哪怕修行已有相应成就,只要执著未断,仍会在生死中流转不休。
  我们想要断除烦恼、解脱生死,首先要放下现有的悭贪,放下对一切外在事物乃至内在身心的执著。如果舍不得付出,舍不得供养,就像荒废了上好的良田,其损失难以估量。

香花灯果供养

  “我以普贤行愿力故,起深信解,现前知见。”“起深信解”即深信不疑。这种信心,一是由于往昔善根所致,一是由于对法义的如实了知,同时还要有相应的体证。“现前知见”,就是深信不疑,似乎诸佛就在眼前。观想,是修习《行愿品》的重点。深信无量诸佛的存在,方能进入普贤菩萨的境界,方能像普贤菩萨那样修习十大行愿。下面,普贤菩萨告诉我们应如何供养诸佛。
  “悉以上妙诸供养具。”面对十方诸佛,我们应以最为精妙的物品供养。所谓“上妙”,并没有具体标准,也未必要使用金银财宝。在我们的经济能力范围内,以最好、最清净的物品供佛,即为“上妙诸供养具”。
  “所谓华云、鬘云、天音乐云、天伞盖云、天衣服云。”华,即花;云,表示众多,以多如云涌的鲜花供佛。鬘,为花鬘,是以鲜花串成的花环。音乐,即音声供佛,比如我们平时唱诵的炉香赞、佛宝赞等,即为音声供养。天音乐云,是形容这一音乐美妙无比,乃人间闻所未闻的天籁之音。伞盖,是国王出行时或举办重大法会时使用的华盖,以示庄严隆重。天伞盖云,则是形容这一伞盖华贵雍容,绚丽多彩,仿佛天界之物。天衣服云,是指制作精美、质地精良的霓裳羽衣。我们平时添置了新衣或其他物品,也要供佛之后再使用。此处反复出现的“天”和“云”,一是形容其华美,一是形容其数量无限。
  “天种种香,涂香、烧香、末香。”天种种香是最为芬芳、馥郁的香。涂香,是涂抹身体的各种香膏。烧香,是通过燃烧散发香味的线香等。末香,是研磨成末状的香粉。
  “如是等云,一一量如须弥山王。”“须弥山”是佛教中最高的一座山,就像地球上的喜马拉雅山那样,至高无上。我们所供的这些鲜花、伞盖、衣服、香等供品,每一样,都堆积如山,而且与最高大的须弥山等量其观。这显然超出了我们的实际能力。所以,我们在尽己所能供养的同时,还要辅以观想之力,使所有供品得到转化,变得更为美妙洁净,并化做无限。
  “燃种种灯,酥灯、油灯、诸香油灯,一一灯炷如须弥山,一一灯油如大海水。”灯,也是供佛最常用的供品之一,寺院大殿中,往往供有经年不熄的长明灯。普贤菩萨告诉我们,我们还要以种种灯明供佛,包括以酥、油、各种香油为燃料的灯。每盏灯的灯炷,都像须弥山那么巨大;每盏灯的灯油,都像大海水那么众多。我们的供养心,也应像这些永不熄灭的灯,永远燃烧,永远炽热。
  《普贤行愿品》中,每种供养都是无量无边的。通过这种观想,可以帮助我们拓展心胸,开阔想象,使自己的心包容整个法界,所谓“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”。这是普贤菩萨的思想境界,也是三世诸佛的思想境界。倘能以这样的心量要求自己,就能逐步向佛菩萨靠拢。如果心量不能打开,即使天天都在诵经、拜佛、供养,终究还是有限的善行,终究还是可怜的众生。

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

  “以如是等诸供养具,常为供养。”我们应时常以前面所说的鲜花、音乐、衣服、香、灯等诸多供品,来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乃至世间一切众生。但是,这并不是供养的全部。即使以普天下乃至全宇宙最美妙的物品供佛,也不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。为什么呢?普贤菩萨接着告诉我们:
  “善男子!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。”善男子,在所有供养中,听闻正法、如理思维、依教奉行,才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,也是佛陀所希望的供养。就像儿女对待父母,如果有个孩子经常为父母买来各种吃穿用品,却不肯听从父母之言,还在外边为非作歹,惹下许多麻烦,三天两头有人上门理论。而另一个孩子虽未买过多少东西,却对父母言听计从,勤恳踏实,得到外人一致赞扬。试想,父母是喜欢哪一个呢?诸佛菩萨对待众生,也是同样的心情。如果只知供佛、拜佛,却对佛陀所说言教一无所知,对修行毫无兴趣,虽然皈依了,仍按原来的观念、习惯生活。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,还要责怪佛菩萨不够灵验。这样的供养,好像是和佛菩萨做生意,投资几个水果、香烛,就想换得一份平安如意的终身保险。即使供得再多,也和修行了不相干,根本无法起到改变心行的作用。
  法供养,是以依法修行作为供养。法,在修行中非常重要。我们皈依、信仰的对象,是佛、法、僧三宝。但是,却有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三者关系。有些人虽然信佛,对佛无比崇拜,却不信法,认为经典不过是些故纸堆,没什么可学。至于僧,看来似乎比自己也好不到哪儿,就更不稀罕了。他们不知道,佛陀也是依法修行而成就的。如果对法没有正确认识,不能信受奉行,对佛陀的信仰根本无法落到实处,无法成为改造生命的指南,这种信也必然流于迷信。也有些人对法兴趣十足,觉得其中奥妙无穷,却对佛和僧不以为然,觉得佛只是两千多年前去世的一个古人,对今天的我们没什么实际意义。他们不知道,佛是一切佛弟子的皈依处,如果抛开信仰,仅仅将法当做哲学研究,就走上了另一条歧路。研究来研究去,不过是掌握一些从书本到书本的知识,同样不得真实力用。还有些人感兴趣的是僧,找个师父后就当做一切,以为把师父恭敬、供养好就能了脱生死。他们不知道,虽然亲近善知识对修学十分重要,但也会出现两种情况。如果师父是具有正知正见的大善知识,而弟子也能如法亲近、依止,确能得到佛法受用,依此走向解脱。但是,如果我们所拜的师父并非具德善知识,而我们又不懂得依法考量,不加鉴别地盲目听从,那就问题多多了,甚至可能随之堕落。
  对于每个佛子来说,佛、法、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。其中,又以法为核心。因为法是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,无论是否有佛出世,法性都是亘古不变、法尔如是的。三世诸佛也是由依法修行,乃能获得解脱,成就佛果。我们的修行,同样是建立在对法的认识上,由此断除烦恼,证佛所证。所以说,依法修行,才能成为合格的佛弟子。

依法修行是法供养

  “所谓如说修行供养、利益众生供养、摄受众生供养、代众生苦供养、勤修善根供养、不舍菩萨业供养、不离菩提心供养。”“如说修行”是依佛陀宣说的种种教法实践,勤修戒定慧、熄灭贪嗔痴。进而,广行六度四摄,利益一切有情。所以,如说修行供养又可概括后面六种供养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七种供养中,三处提到“众生”。另外四处虽未直接涉及,但也包含度化众生的内涵。这也从中折射出菩萨道的修行特色,那就是“自觉觉他,自利利他”,不仅要自己解脱,更要帮助一切众生共同解脱。菩提心真正发起之后,不仅要心系众生,更应时时将众生放在首位。以众生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利益,以众生的安乐作为自己的安乐。下面,对这七种供养逐一讲解。
  (1)如说修行供养:依照佛陀宣说的种种法门修行,即佛经流通分经常出现的“依教奉行”,或是“信受奉行”。
  (2)利益众生供养:凡是对众生有利的事,我们应积极实践。见到他人有难,主动给予解救、帮助,使之远离痛苦,获得安乐,这也是供养诸佛的修行。因为佛菩萨是为利益众生而出现于世,我们能利益众生,就是在为佛菩萨分担职责,就是对诸佛最好的供养。
  (3)摄受众生供养:许多人对佛法有误解,若直接对他们介绍佛法,很可能有排斥心理,这就需要先摄受他们。佛法中有四摄法门,分别是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。布施,是见到他人有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求,积极给予帮助,供其所需。爱语,是本着柔和关爱之心,以真实、利他的语言令人欢喜。利行,即一切行为都对他人有利,不会对其构成任何伤害。同事,即以与大众同样的身份参与其间,使之产生认同感。倘能按四摄法门行事,必能与众生广结善缘。当对方从内心接受我们,了解我们的善意,并将我们视为良师益友之后,再向他们宣说佛法,就能使之乐于接受,而不会有那么多心理障碍了。
  (4)代众生苦供养:以同体大悲的精神,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。很多时候,我们并非无力帮助别人,而是因为自他的分别,使我们不能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,自然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替人分忧解难。我们自己生病时,会千方百计地设法治疗。可当他人生命垂危时,我们也会那么急迫吗?也愿倾己所有帮他治疗吗?也愿意代他承受病苦折磨吗?如果我们能时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,一点一滴地努力去做,就能逐步化解自他分别,逐步和众生融为一体。那时,就能真正感受到众生之苦,感受到切肤之痛,而不仅是在口头说说。
  (5)勤修善根供养:即通常所说的“众善奉行”。善行的内容很多,如皈依、供养、忏悔、护生及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等等。凡是对自己和众生有利的事,都是我们应该修习的善行。这种修习是长期的,不是几天可以达成的,必须勤勤恳恳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。
  (6)不舍菩萨业供养:不舍,即不放弃。身为大乘学子,必须发菩提心,行菩萨行。菩萨行,主要以六度四摄为主,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基,方便善巧地给予帮助。这种帮助,也是尽未来际永不间断的,决不半途而废。
  (7)不离菩提心供养:菩提心,是自觉觉他之心,也是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之心,由大悲心而来。在完成自身觉悟的同时,积极帮助他人获得觉悟。发起菩提心之后,我们的所作所为,乃至起心动念,不能有刹那离开这一发心。否则,即使行善,也只是普通的世间善行,只能感得人天小果,有漏之因,无法成为佛果资粮。正如省庵大师在《劝发菩提心文》中所说: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根,是名魔业。” 
  “善男子!如前供养无量功德,比法供养一念功德,百分不及一、千分不及一、百千俱胝那由他分、迦罗分、算分、数分、喻分、优婆尼沙陀分,亦不及一。”俱胝、那由他、迦罗、算、数、喻、优婆尼沙陀,都是超过亿万的数量词,形容极多之意,难以穷尽,此处不一一详解。普贤菩萨告诉法会听众:善男子呵!你们要知道,前面所讲的种种财物供养,虽然可以得到无量功德,但比起法供养的功德却有天壤之别。即使所有这些累积起来,也比不上法供养的一念功德,而且相距悬殊,无法类比。为强调这一点,普贤菩萨又以一连串比喻进行说明,不到百分之一,不到千分之一,不到优波尼沙陀分之一。与法供养相应的,还有法施,其功德也远远胜于其他布施。关于这点,《金刚经》以多处校量功德进行阐述,告诉我们:以无量七宝乃至生命布施,固然有极大功德,但比起读诵或为人解说《金刚经》,却“百分不及一,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”。原因何在?因为财布施是有限的,受者因此所得利益也是有限的。有时,甚至还会带来某些副作用。许多家庭在经济拮据时还能患难与共,但在条件改善后,反因不懂得正确处理财物而出现裂痕,互相猜忌提防。可见,财布施不能从根本解决人生问题。而法布施的意义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从而改变自身素质,远离忧愁烦恼,使生活变得充实安乐。我们从中得到的利益,是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的。这才是令人终生受用的幸福源泉。

以诸如来尊重法故

  “何以故?以诸如来尊重法故;以如说修行,出生诸佛。”为什么法供养能获得如此巨大的功德呢?因为三世诸佛都是尊重法的。法是宇宙人生的真实,三世诸佛正是因为依法修行,而证得解脱,成就佛果。可以说,他们都是由法出生的。身为佛弟子,我们也要像佛菩萨那样,依法修行,广度众生,以此报答如来深恩。相比之下,香花灯果虽然也能表达我们对诸佛的景仰之心,也能以此培植福报,却是有上而非无上的供养。
  “此广大最胜供养,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供乃尽。而虚空界,乃至烦恼不可尽故,我此供养亦无有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”这一段还是对《行愿品》修行方式的反复强化。《行愿品》的修行特色就在于“无限”,以无限的心,在无限的时空内礼敬、赞叹、供养,尽未来际,永不间断。

2007年11月修订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