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佛法虽有三藏十二部典籍,八万四千法门,但其中有着共同的要领。而在修学上,也有基本的规则。不论选择什么宗派,修学什么法门,都绕不开这些要领和规则。倘若忽略这些根本,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。

  在多年的修学过程中,我深深意识到皈依、发心、正见和戒律的重要性。其中,皈依是佛法的根本,发心是修行的根本,正见是解脱的根本,戒律是僧团的根本。任何人的修行都要建立在这些基础上,而皈依更是重中之重,是每个学佛者必须高度重视的。

  1.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

  成为佛教徒,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便是皈依。正如入学需要注册那样,必须通过相应仪式获得合法身份。皈依,是成为佛教徒必须履行的入门手续,也是远离三恶道、迈向菩提道的开端。

  时常有人询问:若不皈依,可否依法修行?当然,能按佛法教义调整身心,按相应法门修习实践,多少总会有一些受益,但所得极为有限。如果不曾生起恳切的皈依之心,正说明对三宝的信心尚未具足。尽管在学,尽管在修,也往往会按个人喜好抉择,而非全身心地投归三宝怀抱,以此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。没有坚不可摧的信心和改造生命的决心为动力,如何从无始劫来的轮回中脱颖而出,焕然重生?

  所以,学佛首先应该皈依三宝,而且是真切、投入、全身心的皈依,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,也没有患得患失的反复。唯有这样的皈依,才能使我们站到菩提大道的起跑线上。否则的话,终究还是在场外徘徊。即使领到一张属于自己的皈依证,也只是拥有了入场的通行证,还需要自己走过去,才能使之生效。这段距离,正是靠我们对三宝的信心来跨越。

  2.完成皈依是学佛的目标

  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,不是为了等待三宝庇护,等待三宝为我们安排一切,而是为了使自己最终成为三宝。或许有些在家居士会担心:那是否意味着我们都要出家呢?并非如此。我们所要成就的,并不局限于形象上的三宝,而是三宝具备的内在品质,这才是修行的关键所在。

  那么,三宝具备的品质又是什么?

  佛,是觉悟,具足无限的慈悲和智慧;法,是空性及趣入空性的中道;僧,是贤圣僧的品质,即无漏慧和解脱德。所以说,并不一定要舍俗出家才能成为三宝。更重要的,是于自身圆满三宝具备的品质和功德。惟其如此,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三宝。

  对于出家众来说,虽然剃发染衣,成为继承并弘扬佛法的僧人。在形象上已是住持三宝之一的僧宝,与佛像、经典一起,象征佛法在世间的流传。但从内在考量,是否具足表里如一的品质?这是我们需要反躬自省的。如果有名无实,流于表相,终究与解脱毫不相干。发心出家,只是踏上了寻求真理的解脱之路,抵达终点之前,还需要不断精进修行,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三宝。

  佛法的一切修行,都是帮助我们成就内在的、佛菩萨那样的品质。念观音圣号,是为了忆念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,以此为学习榜样,时时激发自己,圆满同样的慈悲品质;念弥陀洪名,是为了忆念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,以此作为修行楷模,时时策励自己,成就同样的弘誓伟愿。

  所以说,称念佛菩萨名号,不仅是为了得其护佑,更不是祈求他们满足一己私欲,乃至成就自身的凡夫心,否则与佛法修行是背道而驰的。忆念佛菩萨的根本目的,是仰慕其智慧和德行,从而见贤思齐,从善如流,不断向佛菩萨靠拢,最终于自身成就和他们同样的品质。如此,才是标准的佛子所行,是对皈依的圆满完成。

  3.因皈依而有种种法门的施设

 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,但究其实,都没有离开皈依三宝的范畴。可以说,离开三宝就没有佛法。当年,阿底峡尊者入藏后,见人们皈依心不真切而四处传讲皈依,时称“皈依喇嘛”。开始有很多人不以为然:谁不懂得皈依呢?我想,在座不少人看到本次讲座的通知时,或许也会生起同样的疑惑:皈依?皈依有什么可讲的?难道我们这些皈依多年的人还不懂得皈依吗?对于这个问题,阿底峡尊者当年的回答是:我不知除皈依之外,还有什么更高的佛法。

  阿底峡尊者对“皈依”的重视及身体力行,我深有同感。多年的修学,使我深深体会到,任何法门都离不开皈依三宝这一根本。三宝,代表佛法全体,缺一不可。而佛法的整个修行,正是由表及里、由浅入深的皈依过程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成佛正是皈依的圆满成就。

  选择三宝为皈依处,便应时常忆之念之,就像忆念最牵挂的亲人,使其形象时时映现于脑海,须臾不离。早期的《阿含经》中,极为重视忆念三宝的修行,不论是三随念、六念还是十念,皆以忆念佛、法、僧为基本内容。其中,六念是在忆念三宝外加上念戒、念施、念天;十念则再增念休息、念安般、念身、念死四项。不论念的内容有多少,始终以念佛、念法、念僧为首要,为不可或缺的根本。

  在汉传佛教地区,许多信众修习净宗念佛法门。念佛,也有深浅的不同,是谓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。从持名念佛、观想念佛、观像念佛、实相念佛,及“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”,乃至禅宗的“即心是佛”,这些不同层次的修行内容,皆以对诸佛的忆念和皈依为核心。

  此外,大乘佛教的许多修行法门,都是建立在忆念佛陀功德的基础上。我们熟悉的《普贤行愿品》,便是至高至深、至圆至顿的念佛法门,其核心思想可以用两句话作为总结,那就是“菩提心的无上观修,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”。念佛,是为了忆念佛陀功德,但更重要的是临摹佛陀品质,并将这种忆念落实于行动中。所以说,《行愿品》的修行是一种深层次的念佛,直接而切实。

  念佛的效果,取决于我们对佛陀功德和品质的认识。在很多人看来,净宗的念佛法门似乎再简单不过,只须会念“阿弥陀佛”名号即可。那么我要告诉大家,如果对“阿弥陀佛”的内涵缺乏认识,对其中蕴含的精深法义不甚明了,这句佛号很难念得有力度,更难以在生命中产生作用。须知,“阿弥陀佛”乃万德洪名,具足无量无边、不可思议的功德。对弥陀名号的认识达到什么程度,这句佛号就能念到什么深度。所以,念佛也应闻思经教,如理思维。尤其对那些信心尚未具足者,唯有加深对佛陀功德和品质的认识,才能使所念的佛号充满力量。

  念法,即忆念佛陀教法及所施设的法门。这些法门是将我们导向彼岸的指南,是照亮前进方向的灯塔。我们修学佛法,是为了断除烦恼、契入空性、解脱生死,成就佛菩萨具备的无上品质。怎样才能获得这些成就?佛陀已然入灭,我们唯有“亲近善知识,依法得解脱”。两千多年来,历代祖师都是这样成就的。

  念僧,主要以念贤圣僧为主,包括一切未成佛的声闻圣者及诸大菩萨,忆念他们的德行,忆念他们的修行法门。《阿含经》中,详细记载了舍利弗、大迦叶、目犍连、富楼那、优波离等大阿罗汉的言行和证量。

  许多大乘经典中,也展现了诸大菩萨的宏誓伟愿:《法华经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记载了观音菩萨寻声救苦、千处祈求千处应的大悲精神;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叙述了地藏菩萨众生度尽、方证菩提的感人愿力;《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》演说了文殊菩萨平等饶益一切有情,令其得入诸佛圣果的真切誓言;《华严经·普贤行愿品》阐述了普贤菩萨虚空界尽、我愿乃尽的广大行愿。此外,《指月录》《高僧传》等典籍中,还记载了历代大德难行能行、为法忘躯的事迹。他们的愿力、修行法门及最终成就,都是每一位佛子应当时刻忆念、追随不舍的。

  若将诸佛菩萨和历代高僧比作成佛之道的路标,那么,不断忆念其功德品质,意义便在于帮助我们瞄准方向、强化目标,使迈出的每一步都向终点靠拢。否则的话,凡夫心随时都在寻找乘虚而入的机会,使我们被无明所惑,徘徊不前,乃至迷失方向。

  由此可见,一切法门的修行都没有离开皈依三宝。可以说,都是对皈依三宝的不同诠释。

  4.皈依三宝是佛法的根本

  皈依,是区分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界限,是佛法和所有戒律的根本,还是一切修行实践的保障。

  任何法门的修行,都基于我们对三宝的信任。“佛法大海,信为能入”,这种信仰是抵达解脱彼岸的舟楫。若不具备这一点,修行必定缺乏动力,更难以持久。为什么我们对因果并不畏惧?对无常没有感觉?在很大程度上,都是因为对三宝的信心尚不坚定,所以在听闻因果和无常的教法后,虽然也觉得有道理,却没有达到深信不疑的程度。

  关于此,宗喀巴大师在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中有一生动比喻:有些人虽然皈依了,对三宝的信任还不如算卦者。若听算卦者言,今年做某事将灾祸降临之类,多半会谨慎从事,依言而行。但学习经教、受持戒律后,却时常犯戒而无惭愧之心,更不曾引起警觉。宗大师指出的情况,至今仍屡见不鲜。我们不妨反省一下,对于所学的佛陀言教信受奉行了吗?对于所受的戒律悉心守护了吗?对于善知识的教诲如法实践了吗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只能说明,三宝在我们心中尚未确立稳固的地位。

  能否将所学佛法付诸实践,直接取决于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及决定胜解。就像身患绝症的病人选择医生,必得充分信任对方,才甘心性命相托,老老实实地接受治疗。同样,佛法乃根除生死大病的良药,无论是念死无常、念轮回苦、深信业果,还是缘起性空、诸法无我,都是佛陀为众生慈悲施设的疗病良方。充分信任法的真实和疗效,才会依教奉行。当然,仅仅信任还不够,因为解脱取决于对法的探索和实践。就像病人必须遵医嘱吃药才能痊愈,如果一味崇拜医生,却不积极配合治疗,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。

  因此,在深信三宝的前提下,还要不断闻思经教,时时忆念法的功德,发自内心地对法生起净信和恭敬。只有透彻地了解它、信任它,才能将身心融入法中,依法改造人生。

(2022-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