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三、接引惠明

  惠能辞违祖已,发足南行。两月中间,至大庾岭(五祖归,数日不上堂。众疑,诣问曰:“和尚少病少恼否?”曰:“病即无,衣法已南矣。”问:“谁人传授?”曰:“能者得之。”众乃知焉。)  逐后数百人来,欲夺衣钵。
  一僧俗姓陈,名惠明。先是四品将军,性行粗糙,极意参寻,为众人先,趁及惠能。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,云:“此衣表信,可力争耶。”能隐草莽中,惠明至,提掇不动。乃唤云:“行者!行者!我为法来,不为衣来。”  
  惠能遂出,坐盘石上。惠明作礼云:“望行者为我说法。”  
  惠能云:“汝既为法而来,可屏息诸缘,勿生一念,吾为汝说。”明良久。惠能云:“不思善,不思恶,正与么时,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。”  
  惠明言下大悟。复问云:“上来密语密意外,还更有密意否?”惠能云:“与汝说者,即非密也。汝若返照,密在汝边。”  
  明曰:“惠明虽在黄梅,实未省自己面目。今蒙指示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今行者即惠明师也。”惠能曰:“汝若如是,吾与汝同师黄梅。善自护持。”  
  明又问:“惠明今后向甚处去?”惠能曰:“逢袁则止,遇蒙则居。”明礼辞。(明回至岭下,谓趁众曰:向陟崔嵬,竟无踪迹,当别道寻之。趁众咸以为然。惠明后改道明,避师上字。)  

  惠能带着衣钵南下不久,即有数百人随后追来。当惠明率先追上六祖,准备夺回衣钵时,事情却出现戏剧性的转机。他不仅成了惠能悟道后度化的第一人,还为他引开了尾随而至的众人,使惠能安全脱身。那么,他是如何发生转变,转变的契机又是什么?
  “惠能辞违祖已,发足南行。两月中间,至大庾岭。”惠能辞别五祖后,启程向南,急奔而去。两个月间,就来到了大庾岭,即现在江西大庾岭县的南部,与广东南雄交界。
  “五祖归,数日不上堂。众疑,诣问曰:和尚少病少恼否?曰:病即无,衣法已南矣。问:谁人传授?曰:能者得之。众知焉。”诣,特指到尊长那里。五祖将衣法传给惠能并亲自送其出山,归来后,接连多日没有上堂说法。大家感到疑惑,前去向五祖请安道:和尚身体还健康吗?五祖回答说:我没有病,只是衣法已往南方去了。大家接着再问:到底是谁得了衣法?五祖说:能者得之。大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。此处的“能者”也是语带双关,既指惠能的“能”,也指有能力见性的“能”。
  “逐后数百人来,欲夺衣钵。”得到这个消息后,就有数百人一路追赶而来,想要夺回衣钵。
  “一僧俗姓陈,名惠明。先是四品将军,性行粗糙,极意参寻,为众人先,趁及惠能。”趁,追赶。有个出家人,俗家姓陈,名惠明。在家时是四品将军,性情和行为都比较莽撞,而且一心想要追上惠能,所以跑在众人之前,居然就赶上惠能了。
  “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,云:此衣表信,可力争耶。”惠能眼看被人追上,就把衣钵放在石头上说:衣钵是用来传法的信物,难道凭蛮力就可以抢得到吗?
  “能隐草莽中,惠明至,提掇不动。”惠能把衣钵放下后,就隐身于草丛中。惠明赶到,祖师衣钵已是唾手可得,但他怎么也无法提起。关于“提掇不动”,有两种说法。其一,祖师衣钵自有护法守护,不是谁想拿就可以拿去的。其二,惠明虽然对衣钵南去非常着急,一路追赶,此时却想到:衣钵毕竟是五祖亲自交付的,夺回只怕不妥。所以,这个“提掇不动”是不敢也不好意思去拿。
  “乃唤云:行者!行者!我为法来,不为衣来。”所以惠明就呼唤道:行者!我是为求法而来,不是为争抢衣钵而来。
  “惠能遂出,坐盘石上。”惠能听到他的态度和发心已经改变,就从隐身处出来,盘腿坐在石上。
  “惠明作礼云:望行者为我说法。”惠明作礼道:希望行者为我开示,你从五祖那里究竟得了什么心法?按照戒律,惠明是出家人而惠能是在家人,是不必行礼的。但惠能现在已是衣钵传人,是法的持有者,所以惠明是为了敬法而作礼。
  “惠能云:汝既为法而来,可屏息诸缘,勿生一念,吾为汝说。”惠能说:既然你是为求法而来,那么现在就把所有想法统统放下,什么念头也不要有,我将为你说法。
  “明良久。惠能云:不思善,不思恶,正与么时,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。”惠明沉默良久。惠能说道:善的也不要想,恶的也不要想,此时此刻回观反照,那个一念不生、没有分别对待的心,正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。这就是禅宗的引导方式,单刀直入,直接契入心的本质。凡夫为无明所惑,执著于二元对立的能所假相,所以就会有善恶、美丑、好坏、是非、空有之分。事实上,这些本身是缘起法,并不会遮蔽空性。真正对见性构成障碍的,是我们对缘起现象的执著。惠能的开示,就是引导惠明排除干扰,超越对待,直接看到本来面目,看到尘埃后的镜子。此处,也有版本为“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”,这也是一种引导方式,是让对方起疑情,由此一路探寻并最终见性,不如“那个”来得直接。
  “惠明言下大悟。复问云:上来密语密意外,还更有密意否?”
  在这番引导下,惠明当下体悟内在觉性,但还是缺乏自信,又问惠能道:除了以上你给我指示的密语密意之外,是否还有什么其他更深的内涵?因为我们总是把祖师西来意想得非常复杂,把觉性想得深奥玄妙,甚至以为见性后就神通广大,无所不能。其实,刚见性时是没有多少力量的,如果抓不住,甚至会一闪而过,一见之后永不再见。所以惠明有点不敢相信:还有吗?就是这样吗?
  “惠能云:与汝说者,即非密也。汝若返照,密在汝边。”惠能说:可以和你说的,都不是真正的密。如果你能回观反照,真正的密其实就在你自己身上,从未远离,从未失去。这个密,就是内在的觉悟本体,这是生命最大的秘密。你不认识的时候,它就是密;当你认识到了,它就不再是密。所以密与不密也是相对的,关键是看得到还是看不到。
  “明曰:惠明虽在黄梅,实未省自己面目。今蒙指示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今行者即惠明师也。”惠明说:我虽然在黄梅五祖那里修行多年,确实还没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。现在经过您的点拨,终于见到这个觉悟本体。就像亲自喝了水那样,是冷是暖,个中况味只有自己知道。所以,行者您从现在起就是我的师长。
  “惠能曰:汝若如是,吾与汝同师黄梅,善自护持。”惠能说:既然你也体认到了,那么我就和你一起师从五祖,你今后还要善自护持。又是一句“善自护持”,之前五祖也是这样吩咐惠能的。所以说,见道不等于一切,之后还要继续护念,不令迷失,禅宗称为“保任”。所谓保任,就是体认后不断地熟悉它,保护它,不令丢失。
  “明又问:惠明今后向甚处去?”惠明又问:我今后应该到什么地方继续修行?
  “惠能曰:逢袁则止,遇蒙则居。”惠能说:遇到地名有“袁”字的地方就止步,遇到地名有“蒙”字的地方就住下。袁,指江西袁州。蒙,为袁州蒙山。
  “明礼辞。(明回至岭下,谓趁众曰:向陟崔嵬,竟无踪迹,当别道寻之。趁众咸以为然。惠明后改道明,避师上字。)”陟,登高。崔嵬,高耸。惠明得到指示后,作礼告退。他回到岭下,告诉追赶的众人说:向上攀登的山路非常陡峭,一点惠能的踪迹都没有,应该到其他道路去寻找。追赶的众人都相信了,不再往前。惠明后来更名为道明,以避惠能的“惠”字。因为他已尊惠能为师,所以不再用平辈师兄弟的名字。
  以上,介绍了又一个顿悟的案例。为什么在“不思善,不思恶”的一念反照之际,就能明心见性?关键在于,那一刻能彻底放下,没有能思,没有所思,而又明明了了,那就是心的本来面目。直接看到它,就是了。而我们的麻烦在于,或是抱着一个“我要不思善,不思恶”的念头,或是把“那个不思善,不思恶的”当做我,总归要抓住点什么,结果就一叶蔽目,看不见了。所以,有时修行难的不是做些什么,而是不做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