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“瑜伽菩萨戒”讲记

济群法师

  第二十九,不信深法戒
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闻菩萨藏,于甚深处、最胜甚深真实法义、诸佛菩萨难思神力,不生信解,憎背毁谤,不能引义,不能引法,非如来说,不能利益安乐有情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如是毁谤,或由自内非理作意,或随顺他而作是说。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若闻甚深最甚深处,心不信解,菩萨尔时应强信受,应无谄曲,应如是学:我为非善,盲无慧目,于如来眼随所宣说,于诸如来密意、语言而生诽谤。菩萨如是自处无知,仰推如来于诸佛法无不现知,等随观见。如是正行,无所违犯,虽无信解,然不诽谤。

  第二十九条是“不信深法戒”。深法,即甚深的大乘经论、见地和修行法门。作为菩萨行者,如果不能对大乘经教生起信心,就属于犯戒行为。

  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闻菩萨藏,于甚深处、最胜甚深真实法义、诸佛菩萨难思神力,不生信解,憎背毁谤,不能引义,不能引法,非如来说,不能利益安乐有情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”大乘从见地到修行,从自利行到利他行,都是非常深奥的。其法义之甚深,不仅超越凡夫的境界,也超越二乘的境界;而佛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力,不仅是凡夫不能抵达的,也是二乘圣者无法完整认识的。作为践行菩萨道的行者,如果听闻菩萨道的经律论三藏后,对于大乘经教提供的殊胜见地,以及建立在此见地上的禅修和广大菩萨行缺乏认识。因为不理解而无法相信,还加以诽谤,说通过这些教法和修行不能把人导向空性,导向真理,不能给人带来解脱;甚至诋毁这些不是如来所说,否定它是真理,同时也否定它的价值,认为不能给众生带来利益安乐。那就违犯了菩萨戒,而且是染污的违犯。因为这是在邪知邪见基础上产生的诋毁,会障碍般若智慧的开发。

  “如是毁谤,或由自内非理作意,或随顺他而作是说。”这些毁谤或是出于自己的错误思考,或是人云亦云,跟着别人说的,不管哪种都会犯戒。当然前者的问题更严重,因为这些思考对你产生的影响更大。

  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若闻甚深最甚深处,心不信解。”菩萨行者听闻大乘的甚深经教后,在确实没能力接受的情况下,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才不犯戒,才有利于菩萨道修行呢?

  “菩萨尔时应强信受,应无谄曲。”这里告诉我们,如果菩萨没能力通过思考接受甚深教法时,应该以信仰要求自己接受。应无谄曲,说明这是真诚而非虚伪的接受。确实意识到自己智慧不足,同时百分百地深信佛陀所说,不是违心地强迫自己接受。

  “应如是学:我为非善,盲无慧目,于如来眼随所宣说,于诸如来密意、语言而生诽谤。”怎么做到这一点?要对自己进行检讨和反省,想到:我不是上等根机,没有智慧,看不到这些法义好在哪里,竟然诽谤诸佛如来宣说的法义,诽谤诸佛如来的无上密意和法语。如果不对自己加以批判,就会自以为是,觉得这些说法就是不对,所以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,不要在如来经教找问题。

  这个思考的意义在哪里?我们对大乘经教的信仰是有基础的,就是相信如来的智慧和德行。作为学佛者,我们还在路上,对有些法义不理解是正常的。这时就需要用信仰来接受,正如《金刚经》所说:“如来是真语者,实语者,如语者。”你信不信如来具备大智慧和大慈悲,信不信如来所说都是真实的,只是为了利益众生?

  “菩萨如是自处无知,仰推如来于诸佛法无不现知,等随观见。”另一方面,要意识到自己的无知、愚痴和局限,这是提升认识的重要前提。当我们把自己放在无知的位置上,仰望如来的大智慧,深信如来完全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理,没什么是他不知道的。而且这种明了是通过修行亲证的,确定无疑。

  “如是正行,无所违犯,虽无信解,然不诽谤。”这样去思维的话,就不会违背菩萨戒。虽然你这么做了之后,还是不能发自内心地理解和接受大乘经教,但绝不会造作诽谤恶业。当你暂时没能力相信甚深教法时,这是一个有效的对治方法。

  第三十,爱恚赞毁戒
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于他人所有染爱心,有嗔恚心,自赞毁他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无违犯者,若为摧伏诸恶外道,若为住持如来圣教,若欲方便调彼伏彼,广说如前。或欲令其未净信者发生净信,已净信者倍复增长。

  第三十条是“爱恚赞毁戒”,爱是染著,恚是嗔恨。

  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于他人所有染爱心,有嗔恚心,自赞毁他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”作为菩萨行者,如果出于我执、我见、我慢,生起染爱心或嗔恨心,觉得自己了不起,别人都不行,产生自赞毁他的行为,就违背了菩萨戒,而且是染污的违犯,因为他已陷入我执我见。

  四重戒中,第一就是“欲贪求利养恭敬,自赞毁他”。二者的区别在于,前者是为了贪著利养而自赞毁他。菩萨本来应该广修布施,利益众生,现在却贪著不舍,就犯了重戒。这里指因为我执产生的自赞毁他,性质相对没那么恶劣,是属于轻戒。

  “无违犯者,若为摧伏诸恶外道。”什么情况下,自赞毁他也不违犯菩萨戒呢?如果这么做是为了摧伏外道,比如你说佛教怎么究竟、圆满,外道法怎么有问题,这样的自赞毁他不是出于染污心,只是客观地加以分析,目的是为了慈悲帮助对方。

  “若为住持如来圣教,若欲方便调彼伏彼,广说如前。”或者这么做是为了住持如来圣教,比如我们弘扬哪个宗派,就说哪个宗派殊胜、了义,甚至和其他学说作些对比;或是为了调伏对方,类似前面说到的情况。

  “或欲令其未净信者发生净信,已净信者倍复增长。”有时候,是通过自赞毁他让那些对佛法没有信心的人生起信心,对佛法已有信心的人增长信心。比如有些人接受了错误观点,你告诉他,这个说法是不究竟的,真正的佛法应该怎样。表面看也是一种自赞毁他,事实上是从慈悲出发,帮助对方建立正信。这种情况也是不犯戒的。

  总之,犯戒的前提是出于爱和恚,就是由我执产生的自赞毁他,那就是犯戒行为。如果出于慈悲而自赞毁他,就不会犯戒,甚至还有功德。

  第三十一,不听正法戒
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闻说正法论议抉择,骄慢所制,怀嫌恨心,怀恚恼心而不往听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若为懒惰懈怠所蔽而不往听,非染违犯。无违犯者,若不觉知,若有疾病,若无气力,若知倒说,若为护彼说法者心,若正了知彼所说义是数所闻、所持、所了,若已多闻,具足闻持,其闻积集,若欲无间于境住心,若勤引发菩萨胜定,若自了知上品愚钝,其慧钝浊,于所闻法难受难持,难于所缘摄心令定,不往听者,皆无违犯。

  第三十一条是“不听正法戒”。不听正法,就意味着不能从法中获得正见,不能依正见修行,就会障碍般若智慧的开发。这条戒包括染犯、非染犯和不犯,这也是我们学习每条戒必须抓住的三点。

  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闻说正法论议抉择,骄慢所制,怀嫌恨心,怀恚恼心而不往听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”菩萨行者安住菩萨律仪,听到有法师在讨论正法,本来这是加深理解、提升自己的机会,如果自以为是,瞧不起他人,或是怀着嫌恨心讨厌对方,故意不去听,就违背了菩萨戒,并且是染污的违犯。因为他已被傲慢、嫌恨、恚恼等不良心理所染污。

  “若为懒惰懈怠所蔽而不往听,非染违犯。”如果只是被懈怠、懒惰蒙蔽,没有积极地前去闻法,同样也是犯戒,但属于非染违犯。

  “无违犯者,若不觉知,若有疾病,若无气力,若知倒说。”什么情况下不犯戒呢?这里说到很多种。比如没意识到他们在讨论正法,以为只是普通地说些什么;或是生病了,没精神听;或是体力不支,没力气听;或是知道对方看起来在讨论法义,其实在那里瞎掰,所说是有问题的。

  “若为护彼说法者心,若正了知彼所说义是数所闻、所持、所了。”或是因为你去听的话,对方会不高兴,不希望看到你,你为了照顾对方情绪,就可以不去;或是知道对方所说的法义,你早已反复听闻,而且正在践行,对这些内容非常清楚。

  “若已多闻,具足闻持,其闻积集。”或是自己本身已有良好的闻思基础,一向广学多闻,对于闻法有深厚的积累,已经不需要再听什么了。

  “若欲无间于境住心,若勤引发菩萨胜定。”或是目前需要禅修,需要让心在一定时期安住于某个境界,或是要通过努力禅修来引发胜定。也就是说,当前已有修行重点,不能中断。

  “若自了知上品愚钝,其慧钝浊,于所闻法难受难持,难于所缘摄心令定,不往听者,皆无违犯。”或是知道对方说的法很深奥,自己没智慧理解,也没能力接受,没办法通过他们所说的修行摄心,令心安定,去了也是浪费时间。如果属于以上这些情况的话,不去闻法也不会犯戒。

  第三十二,轻毁法师戒
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于说法师故思轻毁,不深恭敬,嗤笑调弄,但依于文,不依于义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

  第三十二条是“轻毁法师戒”。轻毁,就是轻视和诋毁法师。学佛的关键,是找到一个好向导,通过亲近善知识来听闻正法。所以对善知识的恭敬、供养、信心非常关键,这种态度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学好。这就是《道次第》所说的,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。佛法博大精深,有无数的宗派法门。即便我们了解其中义理,但怎样用心?修行重点是什么?如果有善知识引导,修学上就会变得简单。如果能依止善知识,对他具足信心,恭敬供养,其实是修学的捷径,反之则会障碍我们的修行。

  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于说法师故思轻毁,不深恭敬,嗤笑调弄,但依于文,不依于义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”如果菩萨行者故意对说法师轻视诽谤,不能生起深深的恭敬之心,甚至讥笑、捉弄法师。这么做不是无意冒犯,也不是开玩笑,而是有意为之,性质就很恶劣了。所谓“但依于文”,是觉得这位法师在语言表达上不太清楚。事实上,我们对法师的恭敬,关键要看他所说的法,看他表达的义理,能不能使我们受益。这点非常重要,不能因为一些表面问题就轻视说法师。否则就违犯了菩萨戒,而且是染污的违犯。

  四法行为亲近善知识、听闻正法、如理作意、法随法行。第一步是亲近善知识,由此才能听闻正法。所以对善知识的恭敬,决定了对法的听闻程度,决定了法对我们的影响,也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如理作意、法随法行。这条戒很重要,代表了我们对善知识的态度。如果轻毁善知识,不仅影响到今生的闻法,也影响你未来和善知识结缘,甚至障碍生生世世的闻法机会。

  世间聪明人很多,但多数是世智辩聪,真正具备慧根和正见,能看透生命真相,对人生作出智慧选择的人,少之又少。古今中外出现过那么多圣哲,如中国的诸子百家、古希腊的智者们,他们通过思考,建立了一套套哲学流派。此外还有各种宗教,印度婆罗门教就有三千多年的历史。很多宗教师通过禅修体证,形成了不同的教义和修法。佛陀在世时,印度就有九十六种外道。

  所有这些哲学、宗教,以及现代的科学,能不能像佛法这样为我们提供正见,带领我们走向觉醒,成就解脱?虽然有些已经接近,但最究竟的还是佛法。所以一个人不是靠自己的聪明,就能走向正道,走出轮回。凡夫心最大的特点,就是看不清自己,看不清世界,越是小聪明的人,越自以为是,最后往往陷入自我的迷乱中,自己欺骗自己。包括文学、艺术,无非是玩一些情感、情绪上的东西,还是在无明中打转。

  我们要认识到,有机会听闻正法,接受佛法传承,是多生累劫的福报。我们必须以虔诚、恭敬的态度来接受,而不是吊儿郎当,否则永远都学不好,所谓“聪明反被聪明误”。总之,对法和法师的恭敬,决定了我们对法的接受,也直接关系到法在我们内心的分量,以及对生命的影响。所以这条戒非常重要。

  依般若度建立的八个学处,可以保障般若的修行和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