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“瑜伽菩萨戒”讲记
济群法师
7.不应率尔宣说律仪
又诸菩萨于受菩萨戒律仪法,虽已具足受持究竟,而于谤毁菩萨藏者无信有情,终不率尔宣示开悟。所以者何?为其闻已不能信解,大无知障之所覆蔽,便生诽谤。由诽谤故,如住菩萨净戒律仪,成就无量大功德藏,彼诽谤者亦为无量大罪业藏之所随逐。乃至一切恶言、恶见及恶思维未永弃舍,终不免离。
七是“不应率尔宣说律仪”。虽然菩萨戒很殊胜,作为菩萨行者要广泛弘扬,但也不可轻率宣说。其中包含戒师对戒子的选择,也就是说,你为之传戒的戒子必须是法器,否则会带来负面作用。
“又诸菩萨于受菩萨戒律仪法,虽已具足受持究竟,而于谤毁菩萨藏者无信有情,终不率尔宣示开悟。”菩萨虽然受了菩萨戒,可以努力实践并宣说菩萨戒,但对于谤毁菩萨藏,对大乘佛法没有信心的有情,不能轻率地为他们宣说菩萨戒的内容。
“所以者何?为其闻已不能信解,大无知障之所覆蔽,便生诽谤。”为什么不能宣说?因为这些人听了之后,不能对菩萨戒和菩萨道修行生起信心,也不能进一步理解并接受。他们被重大的无知障所蒙蔽,对佛法充满偏见和误解,如果为他们宣说菩萨戒,他们反而会因为不理解而起诽谤。
“由诽谤故,如住菩萨净戒律仪,成就无量大功德藏,彼诽谤者亦为无量大罪业藏之所随逐。”由于这种诽谤,使他造下无穷无尽的罪过。就像一个人受持菩萨戒,可以带来大利益,成就无量大功德藏,同样,诽谤菩萨戒也会造下众多罪业。
“乃至一切恶言、恶见及恶思维未永弃舍,终不免离。”因为他的诽谤和邪知邪见,使他对菩萨戒和菩萨道修行发出恶言,产生恶见和恶思维。这种不良的身口意三业的不断延续,将使他招感不良果报。
所以菩萨在弘扬菩萨戒的时候要有善巧,有选择。包括我们在弘法过程中,同样存在这些问题。我们虽然要为利他而弘法,但必须善巧选择,否则会引发对方的抵触和诽谤,使他们因谤法造下恶业,那我们也是有责任的。
8.率先了解戒法
又诸菩萨欲授菩萨菩萨戒时,先应为说菩萨法藏、摩怛履迦菩萨学处及犯处相,令其听受。以慧观察自所意乐,堪能思择受菩萨戒,非惟他劝,非为胜他。当知是名坚固菩萨,堪受菩萨净戒律仪,以受戒法如应正授。
第八是“率先了解戒法”。戒子受瑜伽菩萨戒之前,必须了解戒法。这和声闻戒不同,对戒有了认识,才能如法受戒。
“又诸菩萨欲授菩萨菩萨戒时,先应为说菩萨法藏、摩怛履迦菩萨学处及犯处相,令其听受。”菩萨和尚准备为戒子授戒时,首先要为他们宣说大乘经论中的菩萨学处。比如为他们讲说《瑜伽师地论》戒品,使其了解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饶益有情戒的具体内容,以及三聚净戒的犯和不犯,包括什么是犯重,什么是犯轻。
“以慧观察自所意乐,堪能思择受菩萨戒。”了解这些内容的目的,是让戒子认识到菩萨戒对菩提道修行的重要性,发自内心认同菩萨戒,然后以智慧观察自己的意乐,确定自己有能力受持菩萨戒,是主动、自愿、理性的选择。
“非惟他劝。”我们决定受戒不是因为他人劝说。比如有人听说“受菩萨戒很好,功德很大”,就不管是否做得到,甚至连菩萨戒意味着什么都不清楚,就去受戒了。好像受戒之后就能发财,不容错过。却不知道,受戒是要持戒,要成就菩萨道修行。
“非为胜他。”也不是为了胜过他人。有人希望受菩萨戒之后,身份上高人一等。就像有些人觉得,我受了比丘戒就是比丘,在僧团属于大僧。受菩萨戒,又比声闻戒更高。看重的是身份,而不是戒的实质。如果这样的话,受戒岂不是在成就我执我见?总之,因为他人劝说,或是带着胜过他人的发心受戒,都是不对的。
“当知是名坚固菩萨,堪受菩萨净戒律仪。”只有认识到菩萨戒的殊胜,作出自愿、主动、明确的选择,才能成为坚定的、名副其实的菩萨,而不是徒有虚名。具备这样的认识和心行,才有资格受菩萨戒。现在很多人虽然受了菩萨戒,但只是名义上的菩萨,没有实际内涵。包括有些比丘,只是贴了比丘的标签,身心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。
“以受戒法如应正授。”戒和尚确认戒子有正确发心之后,就按照如法的传戒规范,为其传授菩萨戒。
在古德编写的受戒仪轨中,有传授“梵网菩萨戒”的仪轨,也有传授“瑜伽菩萨戒”的仪轨,也有将两种戒的精神结合起来形成的仪轨。我们已经受了菩提心戒,接下来要受菩萨戒,我觉得可以根据《瑜伽菩萨戒品》,形成相应的受戒仪轨。
第三节 释守护法——戒相差别
戒相差别是菩萨戒的重要内容。平时流通的菩萨戒本就是这部分内容,包括戒律的条文及开遮持犯。比丘戒的判罪类型较多,如《戒经》的五篇七聚。而“瑜伽菩萨戒”从判罪上分为两类,即四种重戒、四十三种轻戒。
四种重戒,又称四种他胜处法。所谓他胜,就是被“他”战胜了。这个“他”不是外人,而是自己的烦恼。我们被烦恼战胜才会犯戒,所以叫“他胜处”。比丘戒中,重罪相当于根本罪,会因此失去比丘资格。关于这个问题,菩萨戒的判罪有所不同,下面会进一步讲到。此外,四十三轻戒是属于恶作,即轻罪。梵网菩萨戒也分两类,为十重四十八轻,即十种重罪,四十八种轻垢罪。
前面讲到,菩萨戒的主要内容是三聚净戒,四重四十三轻戒也依此建立。在学做菩萨的过程中,如果只有道德式的要求,有时会显得力量不足。而菩萨戒是法律式的,可以敦促我们奉行三聚净戒,是菩萨行的保障。总的来说,菩萨行不外乎自利和利他。具体而言,又包括六度四摄。四十三轻戒中,前三十二条是为实践六度服务的,属于摄善法戒的范畴。所谓摄善法戒,是菩萨在修行过程中,为成就佛果所作的努力,重点在于自利。后十一条是为饶益有情服务的,重点在于利他。
需要注意的是,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必须以摄律仪戒为前提。如果我们还在造作杀盗淫妄的行为,却声称要利益一切众生,能做到吗?能做好吗?只有在止恶的基础上,才能进一步成就清净如法的善行,才能纯粹地利益众生。如果没有律仪戒的保障,在利他行中夹杂贪嗔痴,夹杂杀盗淫妄,就不是纯净的菩萨行。
一、四种他胜处法
菩萨戒分两类,首先是重罪,即四种他胜处法,属于摄律仪戒的范畴,帮助我们止息贪嗔痴的行为。这一部分,从“他胜处法、他胜所作或过患、三缠差别、可还净之殊异、舍戒因缘”五方面加以阐述。
1.他胜处法——四重戒
如是菩萨住戒律仪,有其四种他胜处法。何等为四?
“如是菩萨住戒律仪,有其四种他胜处法。何等为四?”菩萨行者安住于摄律仪戒,有四种他胜处法,就是从四个方面被烦恼战胜。到底是哪四种?
第一,自赞毁他戒
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,自赞毁他,是名第一他胜处法。
第一条重罪叫作“自赞毁他”。自赞就是赞叹自己,毁他就是毁谤别人。为什么自赞毁他属于重罪,而且是首当其冲的第一条?关键在于贪。修行中,贪心所是三毒之一,属于根本烦恼,也是十不善行之一。菩萨道修行的精神是要利他,现在有人为了贪执利养,却自赞毁他。这个罪过是很重的,所以列为四重罪之一。
“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,自赞毁他,是名第一他胜处法。”利养,即衣服、饮食、医药等。受了菩萨戒的菩萨行者,如果在意乐上出现贪心,贪图他人的供养和恭敬,得到之后又执著于此,就会陷入贪欲。为了得到更多的名闻、利养、恭敬,就会自吹自擂,不断宣说自己的功德和能力,甚至未证言证,这是属于大妄语。
同时,还不择手段地诋毁他人。这里诋毁的不是普通对象,通常是有德者。因为这些人才会影响到你的名闻利养,如果大家都供养他的话,可能就不供养你了。你担心自己利益受损,就设法诋毁他。不论别人是否相信你的诋毁,只要你本着贪心去做,这样的行为和意乐就违犯了菩萨戒。
菩萨戒中,每条戒都涉及两方面,一是意乐,一是加行。意乐就是他的意愿和用心,比如自赞毁他戒,意乐就是贪求利养恭敬,希望得到满足,属于贪心所;加行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,包括自我吹嘘和诋毁他人。菩萨行者这样做的话,就犯了第一他胜处法。
我们知道,比丘戒的第一条是淫戒,而菩萨戒的第一条是贪利养恭敬。虽然贪的对象不同,但贪的心理是一样的。如果这么做的话,就是被贪心彻底战胜,所以叫他胜处法。
第二,故悭戒
若诸菩萨现有资财,性悭财故,有苦有贫、无依无怙、正求财者来现在前,不起哀怜而修惠舍。正求法者来现在前,性悭法故,虽现有法而不给施,是名第二他胜处法。
第二条重罪叫作“故悭”,就是故意悭贪吝啬,还是和贪有关。《百法》中,贪属于根本烦恼,悭属于小随烦恼,二者都是贪的表现方式。在菩萨的六度四摄中,第一都是修布施。关于布施的意义,后面会详细讲述。这里的情况正相反,非但不主动布施,当别人有求于你时都舍不得。其中包括两方面,一是悭财,一是吝法。
“若诸菩萨现有资财,性悭财故,有苦有贫、无依无怙、正求财者来现在前,不起哀怜而修惠舍。”有苦,是身心痛苦;有贫,是物质匮乏;无依无怙,是指孤儿或孤寡老人,没有亲戚朋友护佑。作为拥有一定资财的菩萨行者,当苦难、贫困、无依无靠、希望得到物质帮助的人向你乞讨,你却因为生性吝啬,忘了自己应该慈悲众生,对众生广修布施,对他们没有怜悯之心,也不以慈悲心给予他们帮助,就会失去菩萨的基本德行。
这里有两个前提,一是你有财,二是对方的乞讨合理。如果要求不合理,不如法,比如他说“过得这么苦,不想活了,你给我两瓶安眠药吧”;或是他为了害人来找你要刀棍、毒药,当然就不能布施,这是属于“所不宜物”。此外,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不正常的乞讨,该不该有求必应?也要有智慧来选择,看是否会长养对方的不良习气。这里是指正常范畴的请求,但菩萨行者因为内心被悭贪战胜而不肯布施。
“正求法者来现在前,性悭法故,虽现有法而不给施,是名第二他胜处法。”这里说的是对法不能悭贪,当然前提是你有法。如果本身没有法,对方请求而你没有布施,就不会犯戒。当众生诚心向你求法或学习知识技能,你却出于悭贪,觉得这些法是自己好不容易学来的,不想告诉别人。对于菩萨行者来说,就是被悭贪战胜,犯了第二他胜处法。
第三,故嗔戒
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,由是因缘,不惟发起粗言便息。由忿蔽故,加以手足、块石、刀杖、捶打、伤害、损恼有情。内怀猛利忿恨意乐,有所违犯,他来谏谢,不受不忍,不舍怨结,是名第三他胜处法。
第三条重罪叫作“故嗔”,指菩萨行者被嗔恨心战胜,故意伤害众生。当凡夫面对逆境,比如自身利益受到损害,或是名誉受到攻击诋毁,内心会生起嗔恨。贪心是占有的心理,嗔心则是损害他人的心理,二者关系密切。通常,只有与己有关的东西受到侵犯时,才会心生愤怒,想要损害他人。这是菩萨道修行必须克服的心理,如果生起嗔恨,就会讨厌众生,不想利益众生。
嗔恨是十不善之一。在后面讲到的四十三轻罪中,很多犯戒都和嗔恨有关,作为菩萨行者,如果怀着嫌恨、恚恼的心,就不愿修习六度。我们讲利益众生,最难的是去利益自己讨厌和不喜欢的人,所以嗔恨是菩萨利益众生的天敌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嗔心比贪心的破坏性更大,对菩萨道修行的障碍也更大。
“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,由是因缘,不惟发起粗言便息。由忿蔽故,加以手足、块石、刀杖,捶打、伤害、损恼有情。”作为菩萨行者,如果有人骂你打你,你很生气,且不懂得观照并对治这种愤怒,而是火冒三丈,口出恶言。不仅如此,还因为纵容情绪,进一步上升到肢体冲突,比如拳打脚踢,或是用石头、刀、棍子去击打对方,伤害对方,让对方产生苦恼,以此发泄愤怒。
嗔恨是破坏性很强的心理,所谓“一念嗔心起,百万障门开”。当一个人被愤怒控制时,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,慈悲利他早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,甚至会想着和对方同归于尽。所以,嗔心会对自己和他人构成毁灭性的打击。
“内怀猛利忿恨意乐,有所违犯,他来谏谢,不受不忍,不舍怨结,是名第三他胜处法。”因为内心怀着强烈的仇恨,被烦恼牢牢控制,就违犯了作为菩萨最基本的心行准则。在冲突正在发生或发生之后,有人来劝谏你,或是对方向你道歉,你依然耿耿于怀,既不接受劝谏和道歉,也不舍弃怨恨,就犯了第三他胜处法。这是菩萨戒的重罪。
第四,谤菩萨藏戒
若诸菩萨谤菩萨藏,爱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。于像似法或自信解,或随他转,是名第四他胜处法。
如是名为菩萨四种他胜处法。
第四条重罪叫作“谤菩萨藏”,就是诽谤大乘三藏。前面所说的第二条和第三条,如果与声闻戒类比,第二悭贪戒和声闻戒的盗戒相关,但菩萨戒是从贪心的角度来建立这条戒。第三故嗔戒,和声闻戒的杀戒相似。声闻戒结罪的重点在于杀生恶行,但菩萨戒结罪的重点在于嗔,你已被嗔恨心制伏、战胜了,是从这个角度来制订戒律。第四条戒属于根本烦恼中邪见的范畴。
“若诸菩萨谤菩萨藏,爱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。”怎么诽谤大乘三藏?所表现的特点,是喜欢宣说相似法。表面听起来有些像,但其实不是正法。从佛法见地来说,或偏向常见,或偏向断见。比如空是大乘佛法的重要概念,是从事物的本质来说空,并不妨碍缘起的显现。有些人不能正确认识空,把它理解成什么都没有。不仅自己理解偏差,还喜欢宣扬这个错误认识。很多邪教也打着佛法的旗号,用一些佛教术语来包装自己的理论,其实和佛法有本质区别,又称附佛外道。
“于像似法或自信解,或随他转,是名第四他胜处法。”这种像似法是对菩萨藏的错误解读,是被邪知邪见控制了,不管是自己的理解,还是跟别人学来的,都属于邪见。如果去宣说相似法,不仅误导自己,同时也误导众生,就犯了第四他胜处法,罪过很重。和声闻戒类比的话,此戒与妄语戒有相通之处,但不是完全一样。
“如是名为菩萨四种他胜处法。”以上,是瑜伽菩萨戒的四种重罪,主要源于贪、嗔、邪见。菩萨行者要实践六度四摄,必须努力克制内心的贪嗔痴,否则就不能践行菩萨道,不能成为真正的菩萨行者。
我们知道,佛陀圆满了三德二利。三德的第一种是断德,要断除贪嗔痴,所以律仪戒是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的基础。没有律仪戒,没能力战胜内在的贪嗔痴,就不能成为合格的菩萨行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