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“瑜伽菩萨戒”讲记

济群法师

  4.赞戒功德

  如是菩萨所受律仪戒,于余一切所受律仪戒最胜无上,无量无边大功德藏之所随逐,第一最上善心意乐之所发起,普能对治于一切有情一切种恶行。一切别解脱律仪,于此菩萨律仪戒百分不及一,千分不及一,数分不及一,计分不及一,算分不及一,喻分不及一,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,摄受一切大功德故。

  四是“赞戒功德”,赞叹菩萨戒的殊胜功德,同时也通过和声闻律仪的比较来显示菩萨戒的重大意义。

  “如是菩萨所受律仪戒。”菩萨所受的菩萨律仪,就是三聚净戒。这里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说明三聚净戒的殊胜功德。

  “于余一切所受律仪戒最胜无上。”其一,在一切戒律中,菩萨戒是最殊胜的。无上就是没有比这更究竟的。看到这句话时,我们是不是会联想到《心经》所说的:“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。”那是从经教的角度,显示般若法门的殊胜和究竟;此处是从律仪的角度,说明菩萨戒在一切戒律中的地位最无上,最殊胜,没有比这更究竟圆满的。

  “无量无边大功德藏之所随逐。”其二,我们受持菩萨戒,伴随着无量无边大功德藏。因为我们实践三聚净戒,能成就佛果功德,圆满开发生命所具有的觉悟潜质,不是一般的开发,而是圆满开发,它的结果是成佛。

  “第一最上善心意乐之所发起。”其三,菩萨戒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,而菩提心在所有意乐中,是最高、最究竟、最殊胜的意愿,是以成就无上菩提、利益一切众生作为生命目标。

  “普能对治于一切有情一切种恶行。”其四,菩萨戒能普遍对治一切有情的种种恶行。有情无量无边,有情的烦恼也无量无边,但菩萨戒都能对治。声闻戒只有律仪戒,不能完全对治。而菩萨戒是三聚净戒,除了律仪戒,还有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,可以利益一切众生,圆满佛果一切修行。因为菩萨戒的广大完整性,使它能对治一切有情的种种恶行。

  “一切别解脱律仪,于此菩萨律仪戒百分不及一,千分不及一,数分不及一,计分不及一,算分不及一,喻分不及一,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。”这是通过校量的方式,体现菩萨戒的殊胜,是佛经常用的说法方式。在我们熟悉的《金刚经》中,就有七次功德校量。比如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,不如受持读诵《金刚经》四句偈功德等。此处采用同样的手法说明,别解脱律仪和菩萨戒的功德相比,百分不及一。也就是说,受持别解脱戒的功德不及菩萨戒的百分之一。接着是千分、数分、计分、算分、喻分、邬波尼杀昙分,分母越来越大,功德的悬殊性越来越大。总之,菩萨戒的功德从力量、因果等各个角度,都远远超过声闻别解脱戒。

  “摄受一切大功德故。”因为受持菩萨戒可以成就大功德,圆满佛果。

  5.策励修学

  又此菩萨安住如是菩萨净戒,先自数数专谛思维:此是菩萨正所应作,此非菩萨正所应作。既思维已,然后为成正所作业,当勤修学。又应专励听闻菩萨素怛缆藏及以解释,即此菩萨素怛缆藏、摩怛履迦,随其所闻,当勤修学。

  五是“策励修学”。我们了解到菩萨戒的殊胜,尤其是受了菩萨戒之后,应该认真修学,努力实践。

  “又此菩萨安住如是菩萨净戒。”我们已经受了菩萨戒,要安住于此,根据菩萨戒去实践,去生活,怎么才能做到?

  “先自数数专谛思维。”首先,要时常专心思维菩萨戒的内容,即作为菩萨的行为准则。

  “此是菩萨正所应作,此非菩萨正所应作。”下面会具体讲述四重四十三轻戒,此处只是简单归纳一下。菩萨的行为准则不外乎两方面,一是作为菩萨行者应该认真去做的,二是作为菩萨行者不应该去做的。用戒律的专业术语说,是作持和止持。“此是菩萨正所应作”,属于“作持止犯”,做了才是持戒,不做就是犯戒;“此非菩萨正所应作”,属于“止持作犯”,比如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,不做才是持戒,做了就是犯戒。戒律给我们提供的就是这两大范围。

  落实到菩萨戒,就是三聚净戒。其中,四重为律仪戒,属于止持,即不可以做的。四十三轻建立在六度四摄的基础上,包含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,属于作持,是菩萨应该实践的。我们学习戒律,必须了解菩萨的行为准则,牢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。

  “既思维已,然后为成正所作业,当勤修学。”通过学习、思考之后,明确作为菩萨行者该做和不该做的,为了践行三聚净戒,应该精进努力地修学。这是我们成就菩萨道的保障。

  “又应专励听闻菩萨素怛缆藏及以解释。”素怛缆,即经典。为了全面实践菩萨戒,光学《戒品》是远远不够的。菩萨戒是为菩萨行服务的,菩萨行是为成就菩萨道服务的。如何才能完整了解菩萨道修行?还需要进一步专心听闻大乘经教及相关解释,也就是菩萨道修行的经藏和论藏。在声闻三藏中,律藏是独立的内容;而在大乘典籍中,既蕴含见地,也蕴含律仪。

  比如“梵网菩萨戒、璎珞菩萨戒、优婆塞菩萨戒”都出自经典。这些大乘经典既阐述了见地,同时也蕴含着菩萨戒。我们现在学习的“瑜伽菩萨戒”出自《瑜伽师地论》,内容是弥勒菩萨从大乘经典编集出来的。为了深入地理解菩萨戒,菩萨行者应该进一步听闻大乘经教,从中了解作为菩萨应有的见地。这是菩萨律仪的源头。

  “即此菩萨素怛缆藏、摩怛履迦,随其所闻,当勤修学。”摩怛履迦是本母,即大乘论典。我们不仅要看素怛缆藏,即经藏,还要看解释经教的论藏。《瑜伽师地论》属于宗经论,是根据经典思想,立足于大乘见地,对三乘佛法作了系统性的论述。我们了解菩萨戒的内容,不只是学“瑜伽菩萨戒”戒品,还要结合整个《瑜伽师地论·菩萨地》,以及《显扬圣教论》《摄大乘论》等论典,其中都讲到菩萨行和菩萨戒的内容。我们对自己有缘接触到的经典,应该努力修学。

  6.选择授者

  又诸菩萨不从一切惟聪慧者求受菩萨所受净戒。无净信者不应从受,谓于如是所受净戒初无信解,不能趣入,不善思维。有悭贪者,悭贪弊者,有大欲者,无喜足者,不应从受。毁净戒者,于诸学处无恭敬者,于戒律仪有慢缓者,不应从受。有忿恨者,多不忍者,于他违犯不堪耐者,不应从受。有懒惰者,有懈怠者,多分耽著日夜睡乐、倚乐、卧乐,好合徒侣乐喜谈者,不应从受。心散乱者,下至不能构牛乳顷善心一缘住修习者,不应从受。有暗昧者,愚痴类者,极劣心者,诽谤菩萨素怛缆藏及菩萨藏摩怛履迦者,不应从受。

  六是“选择授者”。作为戒子,我们要选择授戒的戒师。前面讲到受戒时要请师,以及请师的四个条件,主要是应该具备的条件,如同法菩萨、已发大愿、有智有力、于语表义能授能开。这一部分告诉我们,不应该选哪些人。主要包括两方面,一是对菩萨戒缺乏清净信仰,信心和认识有问题,属于坏意乐;二是在菩萨道实践中存在问题的人,主要是从六度来讲,属于坏加行。

  “又诸菩萨不从一切惟聪慧者求受菩萨所受净戒。”一切惟聪慧者,即世智辩聪,只会夸夸其谈,并不具备菩萨行者应有的心行。作为戒子,不能跟这样的人求受净戒。

  “无净信者不应从受,谓于如是所受净戒初无信解,不能趣入,不善思维。”作为戒子,不能跟随对菩萨戒和菩萨道修行缺乏清净信心的人受戒。有些人虽然受过菩萨戒,但并不清楚菩萨戒究竟好在哪里,就不可能建立起真切的信心。他们的心和菩提心不相应,行为也和菩萨戒不相应,不能契入菩萨道修行,不能对此加以反思。对于这样的人,我们不应该选择他作为戒师。

  在现实教界中,这个问题不在少数。不只是授菩萨戒有问题,包括授三皈五戒、沙弥戒、比丘戒,都存在类似问题。戒和尚自己对所授内容并没有清晰、完整的认识,也不能给予戒子明确的开导,不能引导他们认识——为什么要受戒?受戒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?受持净戒的意义和功德是什么?在这种情况下,受戒势必会流于形式。

  接下来根据六度说明,不可以选择哪些人作为我们的戒师。

  “有悭贪者,悭贪弊者,有大欲者,无喜足者,不应从受。”一是坏布施。悭贪者,就是吝啬,贪心很重;悭贪弊者,是被悭贪这种烦恼心理蒙蔽的人;有大欲者,是欲望很大,贪得无厌;无喜足者,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。这些人内心已被悭贪蒙蔽,势必会障碍布施,不能有效实践和布施相关的戒律。我们不可以选择这些人当戒师。

  “毁净戒者,于诸学处无恭敬者,于戒律仪有慢缓者,不应从受。”二是坏净戒,即毁坏持戒的修行。这里说到两点原因,一是对菩萨应该学习的戒律没有恭敬心,二是对菩萨戒很轻慢,不放在心上。我们虽然受了戒,但真正把戒律放在心上、认真对待的人,也不是很多。因为对戒律缺乏恭敬、不在意,势必不能认真实践戒波罗蜜。我们不可以选择这些人当戒师。

  “有忿恨者,多不忍者,于他违犯不堪耐者,不应从受。”三是坏忍辱,有些人面对攻击和他人伤害时,会爆发出愤怒和仇恨,甚至进一步攻击、恼害他人。他们无法忍受别人的侵犯,不能实践菩萨忍辱的修行。我们不可以选择这些人当戒师。

  “有懒惰者,有懈怠者,多分耽著日夜睡乐、倚乐、卧乐、好合徒侣乐喜谈者,不应从受。”四是坏精进。和精进对立的心理,是懒惰懈怠。如果一个人懒惰懈怠,意味着他在菩提道断恶修善、转迷为悟的修行中,不能勇猛精进。这种人往往喜欢睡大觉,或是靠着、躺着,什么都不做,不喜欢上课,也不想修行,每天就是打打妄想,玩玩游戏,吹牛聊天,游手好闲,纵容自己的不良习性。惰性代表我们长期以来的行为积累,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强大力量,让人落入其中,爬不出来。修行要勇猛精进,就像战士在战场奋勇杀敌一样。如果一个人懒惰懈怠,势必会影响修行,不能实践依精进建立的学处。我们不可以选择这些人当戒师。

  “心散乱者,下至不能构牛乳顷善心一缘住修习者,不应从受。”五是坏静虑。我们知道禅修必须培养专注,比如修数息,是选择一个所缘境,安住其上,让心逐步安静。有的人时刻都在散乱中,乃至让他把牛奶拿来这么短的时间,都不能让心静下来。这样的人势必不能很好地修习禅定,实践根据禅修建立的学处。我们不可以选择这些人当戒师。

  “有暗昧者,愚痴类者,极劣心者,诽谤菩萨素怛缆藏及菩萨藏摩怛履迦者,不应从受。”六是坏智慧。有些人的心昏暗混沌,没有智慧,什么都看不清,甚至充满邪知邪见,表现出来就是诽谤大乘的经教和论藏。我们更不可以选择这些人当戒师。

  以上给我们提出两点,说明什么戒师是不能选择的,一是坏意乐,对戒缺乏清净信心;一是坏加行,不能实践依六度建立的菩萨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