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普贤行愿品》讲记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“复次善男子,言恒顺众生者,谓尽法界虚空界,十方刹海所有众生,种种差别。所谓卵生、胎生、湿生、化生,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,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。种种生类,种种色身,种种形状,种种相貌,种种寿量,种种族类,种种名号,种种心性,种种知见,种种欲乐,种种意行,种种威仪,种种衣服,种种饮食,处于种种村营、聚落、城邑、宫殿。乃至一切天龙八部、人非人等。无足、二足、四足、多足,有色、无色、有想、无想、非有想非无想,如是等类。我皆于彼随顺而转,种种承事,种种供养,如敬父母,如奉师长及阿罗汉,乃至如来,等无有异。于诸病苦,为作良医;于失道者,示其正路;于暗夜中,为作光明;于贫穷者,令得伏藏。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,何以故?菩萨若能随顺众生,则为随顺供养诸佛。若于众生尊重承事,则为尊重承事如来。若令众生生欢喜者,则令一切如来欢喜。何以故?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,因于众生而起大悲,因于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觉。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,若根得水,枝叶华果悉皆繁茂。生死旷野,菩提树王亦复如是。一切众生而为树根,诸佛菩萨而为华果,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。何以故?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。是故菩提属于众生,若无众生,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。善男子,汝于此义,应如是解。以于众生心平等故,则能成就圆满大悲。以大悲心随众生故,则能成就供养如来。菩萨如是随顺众生,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随顺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;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”

  《行愿品》的核心为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这也是本品的两大内容。前者以佛果功德为所缘,包括礼敬诸佛、称赞如来、广修供养、忏悔业障、随喜功德、请转-法-轮、请佛住世八大愿王,引导我们将心念念融入大觉海中。后者以利益一切众生为所缘,菩提心乃利益众生之心,恒顺众生便切实体现了这一内涵。但要明确,这种顺从是有原则的,并非一味迁就。我们发心利益众生,便应该做对众生真正有利的事。众生为无明所惑,其需要往往伴随贪嗔痴烦恼。如果没有智慧加以分辨,所谓的随顺可能只是在满足众生的贪嗔痴,对他们非但没有真实利益,甚至会埋下隐患。所以恒顺众生应以智慧为前提,确定我们的行为能否真正利益众生。

  《行愿品》是模拟成佛的修行,通过对佛菩萨品质的观修,将心行调整到这一层面。佛菩萨的品质由无限的智慧和慈悲构成,其中,慈悲必须通过利他才能成就。没有众生,我们去慈悲谁呢?所以说,离开众生的话,我们永远无法成佛。当然,不是要将所有众生救度完之后,功德才能圆满。因为度众生也要有因缘,对于无缘众生,佛陀亦无能为力。因此,只要能对一切众生具足平等、无限的悲心,就是圆满的大慈大悲。在佛菩萨心目中,一切众生都是平等无别的。若有好恶之分,只能说明其心行仍滞留于凡夫境界。哪怕还有一个众生是他讨厌或不愿救度的,就不是圆满的慈悲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考察修行境界如何,唯有通过对内心的审视才能判断:我们有什么心态,就代表修行达到什么程度。

  菩萨道的修行特点在于,起心动念都想着利益众生。《行愿品》第九大愿,便是对如何利益众生的具体指导。

  “言恒顺众生者。”恒,是恒常;顺,是随顺。原则在于,随顺众生的善心和善行,而不是无条件地随顺。否则,随顺众生的种种恶习和非法要求,岂不是和他们一同堕落吗?所以,唯有能为众生带来长久利益而无负面影响的事才能随顺,对众生没有利益,或只有暂时利益,且对未来有负面影响的行为则不能随顺。那么,佛菩萨究竟要随顺哪些众生呢?

  “谓尽法界虚空界,十方刹海所有众生,种种差别。”佛菩萨的随顺,是以一切众生为对象,也就是本品再再提到的,尽法界、虚空界的所有众生。因为佛菩萨的发心是无限的,故能圆满无量功德。相反,凡夫的发心是有限的,成就的功德也极为有限。如何将有限的功德转化为无限?关键在于心的拓展,所以做每件事都要发心为利益众生而做。我们来此听经,也要发心为利益众生成就佛道而闻法。当我们遇到顺境时,希望以此因缘更好地利益众生;当我们遭遇逆境时,希望藉由自身磨难,承担其他众生的苦难。如果我们时时这样发心,就是在不断接近佛菩萨的心行。

  “所谓卵生、胎生、湿生、化生。”这是众生的不同受生形式。卵生,如鸡、鸭等通过孵卵而生;胎生,如人类、牛羊等通过胎藏而出;湿生,如水中受生的众生,假润而生;化生,如地狱众生。

  “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,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。”这是指众生生存的不同处所。有些众生在地上生存,有些众生在水中生存,有些众生在火中生存,有些众生在风中生存,有些众生在虚空生存,有些众生依附于草木生存……因为业力不同,其生存处所也是千差万别。

  “种种生类,种种色身,种种形状,种种相貌,种种寿量。”这是指有情的种种差别。芸芸众生,无奇不有。出生的方式不同,色身的状态不同,显现的形状不同,具有的相貌不同,存活的寿命也不同。《庄子》云,“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,此小年也。楚之南有冥灵者,以五百岁为春,五百岁为秋;上古有大椿者,以八千岁为春,八千岁为秋。”其间相差何止千万倍,足见业力之不可思议。

  “种种族类,种种名号,种种心性,种种知见,种种欲乐,种种意行。”众生有不同种族,如白种人、黑种人、黄种人等,其中又分汉族、藏族、满族等不同民族。此外,还有张三、李四等各种姓名,更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及认识、观念、欲望、喜好、人生愿望等。

  “种种威仪,种种衣服,种种饮食,处于种种村营、聚落、城邑、宫殿。”众生的行为方式、举止威仪不同,所穿服饰不同(即使动物也有不同的皮毛),所吃食物不同,居住环境不同。虽然众生形形色色,但都是佛菩萨慈悲和利益的对象,其中没有佛教徒和异教徒之别,甚至没有人和动物之分。在佛菩萨心目中,一切有情都是平等无别的。行菩萨道,应对所有众生一视同仁。为什么我们不能以平等心看待众生?因为我们还是凡夫,而凡夫心的特点是充满人我是非。佛菩萨具有的平等,是建立在无限的慈悲之上。只有将内在的慈悲品质完全启动起来,我们才能像佛菩萨那样,对众生常怀悲悯,平等视之,有如独子。正因为我们现在还做不到,所以需要每天训练。从知母、念恩开始,观想一切众生在无尽轮回中都做过我们的生身母亲,由此生起报恩心,然后将这份心不断强化,进而引发慈心、悲心、增上心和菩提心。

  “乃至一切天龙八部、人非人等。无足、二足、四足、多足,有色、无色、有想、无想、非有想非无想,如是等类。”所谓天龙八部,即天、龙、夜叉、乾闼婆、阿修罗、迦楼罗、紧那罗、摩睺罗伽。所谓人非人等,人即人类,非人即人类之外的其他众生,如饿鬼等冥众。有些众生是无足的,如蛇、蚯蚓等爬行动物;有些是二足的,如人等;有些是多足的,如蜈蚣。有想,即有思想的众生;无想,即想心昏迷,无所觉了的众生;非有想非无想,粗想已去除,仍有非常微细之想,如色界天众生。生命的种类无量无边,对于所有众生,我们都要生起慈悲和平等之心。

  “我皆于彼随顺而转,种种承事,种种供养,如敬父母,如奉师长及阿罗汉,乃至如来,等无有异。”众生做种种对自己有益的事,我们要尽力随顺,以各种方法侍奉、供养他们,将他们当作自己的父母师长般恭敬,甚至当作阿罗汉和诸佛菩萨般敬重。若我们对众生生起这样的关爱,内心就能得到净化。反之,对众生的不平等和虚妄分别,则是因为我们有不清净的心。分别此人好,那人不好,此人和我有关,那人和我无关,平添许多烦恼。尤其是中国社会,人际关系非常复杂,要耗费许多心力在妄想中纠缠。放下这些妄想分别,将一切众生视为佛菩萨,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

  “于诸病苦,为作良医。”我们又该为众生做些什么呢?众生有身病和心病,当众生身患病苦时,我们要像医生那样为他们治病。

  “于失道者,示其正路。”当他们迷失方向,偏离正道或堕落邪道时,我们要以佛法开导他们,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。

  “于暗夜中,为作光明。”此处的暗夜,非指昼夜之夜,而是指众生因无明所惑,处于生命暗夜中,不知生从何来,死往何去。人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,却不知何者为“我”;人人都想一生幸福快乐,却不知人生意义为何,多数都是茫茫然来世间走一遭。作为菩萨道行者,应该发心以佛法启迪他们的智慧,点亮他们的心灯,使他们早日脱离轮回,走向光明的解脱之道。

  “于贫穷者,令得伏藏。”贫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。对于物质贫穷的人,我们应给予经济帮助;而对于精神贫穷的人,我们要使其听闻佛法,帮助他们止恶行善,积累功德法财。

  “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,何以故?菩萨若能随顺众生,则为随顺供养诸佛。若于众生尊重承事,则为尊重承事如来。若令众生生欢喜者,则令一切如来欢喜。”菩萨对一切众生都要生起无限慈悲,并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帮助。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?一般人以为,供佛、念佛、令诸佛欢喜就是修行的全部。事实上,佛菩萨出现于世,正是为了度化众生。如果我们利益众生,就是在做佛菩萨所做的事,才能真正令诸佛欢喜。随顺众生,是对诸佛最好的供养;对众生尊重承事,就是尊重承事如来;令众生欢喜,就是令一切如来欢喜。对于佛法修行而言,众生甚至比佛菩萨更重要,因为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帮助。而佛菩萨只是佛弟子的修学典范,对于他们来说,完全不需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。我们对诸佛菩萨的恭敬、供养,最终都是在成就自身修行,而非佛菩萨所需。

  “何以故?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。”这也是告诉我们众生对于修行的重要性。诸佛的品质是大慈大悲,但这一品质并非与生俱来,而是在对众生的无尽慈悲中形成。离开众生,悲心也无法成就。事实上,每个人都有慈悲的心行基础,即悲悯心。但一般人的悲悯心很小,尤其是现代人,大多冷漠且缺乏同情心,相关事例不仅媒体报道时常可见,生活中也比比皆是。这一点,正是学佛路上的重大障碍。修行,必须彻底克服自私的小我,通过各种方便及外在因缘,不断培育生命内在的优良品质。

  “因于众生而起大悲,因于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觉。”以悲悯心为基础,才能引发菩提心,最终圆满佛陀的大慈大悲。因为菩提心是大乘的不共教法,是成佛的不共因。

  “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,若根得水,枝叶华果悉皆繁茂。”这一比喻充分说明,在修学菩萨道的过程中,众生和我们的关系多么重要。就像沙漠中有棵参天巨树,如果它的根系得到灌溉,才会枝繁叶茂,果实累累。

  “生死旷野,菩提树王亦复如是。一切众生而为树根,诸佛菩萨而为华果,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。何以故?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。”在无尽的生死旷野之中,我们想要成就无上菩提,也应像这棵巨树那样,确保根部得到浇灌。对于修行来说,一切众生好比树根,诸佛菩萨好比果实。不断以大悲水滋养众生,才能结出无上菩提的累累花果。如果菩萨能对一切众生充满无限慈悲,时时心系众生,就能圆满无上佛果。

  “是故菩提属于众生,若无众生,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。”这是极为重要的总结,希望大家引起高度重视。菩提从何而来?正是由众生而成就。如果没有众生作为修行所缘,一切菩萨都无法圆满佛果,成就正觉。

  “善男子,汝于此义,应如是解。以于众生心平等故,则能成就圆满大悲。以大悲心随众生故,则能成就供养如来。”对于修学菩萨道的大乘行者来说,必须了解利益众生在修行中的重要性。只有对众生平等看待,等无有异,才能圆满佛菩萨的大慈大悲。如果缺乏平等心,必定还是凡夫有限、有所得的小慈小悲,而非佛菩萨的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。以大悲心和广大行随顺众生,正是对如来的无上供养。这一点也充分说明,大乘修行是非常积极而非消极遁世的。

  “菩萨如是随顺众生,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随顺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;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”菩萨对众生的随顺,不是短时间的。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。对于发心修学菩萨道的人来说,不仅要一辈子做好事,还要尽未来际、永不间断地行善积德。即使虚空会有尽头,利益众生的事业和愿望却不会穷尽,所谓“虚空有尽,我愿无穷”。从这个意义而言,修行的根本目标是利益众生而非成佛,因为成佛也是为了更好、更彻底地度化众生。如果为了“我要成佛”而利他,说明还有我执在,那么佛果一定无法圆满。

(2022-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