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金刚经》探微之十七
济群法师
以上说到的佛果、佛身,包括我们信仰的对象、修行的结果,都属于所缘对象。修行,首先要以般若正观对所缘对象建立正确认识,纠正原有的错误看法。而认识能达到什么程度,是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,取决于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心。所以,佛法又称心法,最终还要指向心这个原点。
心到底是什么?本经开头就提出:“应云何住?云何降伏其心?”事实上,整部《金刚经》都在为我们回答这两个问题。除了前面所说的般若正观、无相无住的修行,佛陀还有哪些开示呢?
须菩提!于意云何?如来有肉眼不?
如是,世尊!如来有肉眼。
须菩提!于意云何?如来有天眼不?
如是,世尊!如来有天眼。
须菩提!于意云何?如来有慧眼不?
如是,世尊!如来有慧眼。
须菩提!于意云何?如来有法眼不?
如是,世尊!如来有法眼。
须菩提!于意云何?如来有佛眼不?
如是,世尊!如来有佛眼。
须菩提!于意云何?恒河中所有沙,佛说是沙不?
如是,世尊!如来说是沙。
须菩提!于意云何?如一恒河中所有沙,有如是沙等恒河,是诸恒河所有沙数,佛世界如是,宁为多不?
甚多,世尊!
佛告须菩提: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,若干种心,如来悉知。何以故?如来说诸心,皆为非心,是名为心。所以者何?须菩提!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(第十八一体同观分)
第十八分为“一体同观分”。前面佛陀反复开示过,成佛是成就无所得的智慧。但要知道,这个“无所得”不是什么都没有,其中还蕴含着无量功德。佛陀为了避免我们在修行上落入断见,就如来是否成就五眼六通、一切种智的问题作了开示。
“须菩提!于意云何?如来有肉眼不?”佛陀问须菩提说:在你的认识中,如来有肉眼吗?肉眼,就是像常人那样的眼睛。当然,如来肉眼的质量远远高于常人。
“如是,世尊!如来有肉眼。”须菩提尊者回答说:的确如此,如来是有肉眼的。在佛陀的三十二相中,第二十九为“眼色如绀青相”,第三十为“眼睫如牛王相”。可见佛陀不但有肉眼,而且清澈、庄严、炯炯有神。
“须菩提!于意云何?如来有天眼不?”佛陀问须菩提说:在你的认识中,如来有天眼吗?天眼,不仅可以看到远近明暗,还可以看到过去和未来。除了生来具备天眼的色界诸天外,其他众生可以通过禅定成就这一神通,为修得。
“如是,世尊!如来有天眼。”须菩提尊者回答说:的确如此,如来是有天眼的。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禅坐时,通过修习四禅成就了天眼。
“须菩提!于意云何?如来有慧眼不?”佛陀问须菩提说:在你的认识中,如来有慧眼吗?慧眼,即以空性慧通达空性,能了知诸法实相。
“如是,世尊!如来有慧眼。”须菩提尊者回答说:的确如此,如来是有慧眼的。
“须菩提!于意云何?如来有法眼不?”佛陀问须菩提说:在你的认识中,如来有法眼吗?法眼,通达一切法的实相和差别。不仅看到诸法空相,也了知从空出有的种种差别。
“如是,世尊!如来有法眼。”须菩提尊者回答说:的确如此,如来是有法眼的。
“须菩提!于意云何?如来有佛眼不?”佛陀问须菩提说:在你的认识中,如来有佛眼吗?佛眼,只有诸佛才具有的。因为成就道种智、一切种智,成就如所有智、尽所有智,故能亲见一切法的非空非有、不可思议。
在前面四法中,肉眼是常人就具备的。除了肉眼之外,其他的天眼、慧眼、法眼和佛眼,虽然也称之为“眼”,但都不是眼根、眼识的作用,而是心具备的能力。天眼是天人和禅者可以具备的,慧眼是声闻行者可以具备的,法眼是大菩萨们可以具备的,而佛眼唯有究竟圆满的诸佛才具备。
“如是,世尊!如来有佛眼。”须菩提尊者回答说:的确如此,如来是有佛眼的。
“须菩提!于意云何?恒河中所有沙,佛说是沙不?”五眼的问答后,佛陀又问须菩提说:在你的认识中,恒河中所有的沙,佛陀也把那些称之为沙吗?在人们的想象中,如来既然有那么多眼睛,看到的世界肯定和我们完全不同。对于恒河沙,佛陀恐怕不会和我们一样称之为沙吧?要知道,佛陀说法是不违世俗谛,不违因缘假相的,即四悉檀中的世界悉檀。既然众生认为是沙,那么佛陀在对我们说法时,以肉眼在世俗谛层面看到的,也同样是沙。当然,佛陀还有天眼、慧眼、法眼和佛眼,所以这种一样又是不一样的。此外,同一事物的存在还有不同层面,以不同的认识和业力,所见也是有差别的。
“如是,世尊!如来说是沙。”须菩提尊者回答说:的确如此,如来也说那些是沙。
“须菩提!于意云何?如一恒河中所有沙,有如是沙等恒河,是诸恒河所有沙数,佛世界如是,宁为多不?”佛陀问须菩提说:在你的认识中,如果恒河中的每粒沙等于一条恒河,那么恒河沙数那么多恒河中所有的沙(即恒河沙的平方),每一粒沙是一个佛世界,这显然是惊人的天文数字。对于这么多佛世界,你觉得是不是很多?恒河沙是佛陀经常使用的一个比喻,因为他常在恒河两岸说法,以恒河沙为喻,听者很容易理解,这就是契机。我们今天说法,也要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,否则人们会觉得佛法很遥远,和现实没关系,听了没感觉。所以在弘法的表现方式上,我们要找到适合当代的契入点。在这方面,佛陀是我们的典范。
“甚多,世尊!”须菩提尊者回答说:确实非常多,世尊!
“佛告须菩提: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,若干种心,如来悉知。”佛陀告诉须菩提说:在恒河沙数平方那么多的佛世界中,每个世界又有无量众生,每个众生还有种种心行,对于所有这些众生心以及它们的差别,如来都了如指掌。
为什么呢?我们知道,佛陀十大名号之一为正遍知,就是了知一切的智慧。这种知是超越妄知的,为“不知之知”。其实,我们意识的背后也蕴含这种遍知的能力,只是当心陷入念头时,这种能力被掩盖了,不起作用。佛陀圆满开发了这一智慧,故能了知无量众生、种种心行的差别。
“何以故?如来说诸心,皆为非心,是名为心。”为什么如来可以了知种种心的差别?因为所有这些心理都是因缘和合而成,其本质也是空性,只是假名安立为“心”而已。我们在禅修中,就要去观照心的本质。当念头生起时,看看这些念头从哪里来?当你这么检视的时候,会发现念头是无形无相、了不可得的。所以说,念头的背后就是空性智慧。
当心没有陷入执著,能对念头进行检视,就是观照力在产生作用。当然,这种观照力还带有意识的作用。如果我们把观照也放下,在空空荡荡的背后,就会显现遍知的作用。这种“明了”不是意识的造作,而是心本身具备的明性。空是代表空性的层面,明是代表空性慧的作用,二者是一体的,所谓“空明不二”。换言之,明性是建立在空性的基础上。我们体会到空性,明性就能生起。因为有了明性,所以才能体会到空性。
我们内心总有这样那样的情绪和烦恼,归根结底,都是念头而已。如果我们学会观照内心,审视念头,当观照力生起时,念头当下就会被弱化,甚至被空掉——因为这些念头只是因缘假相而已,是无自性的。我们由于无明,由于攀缘外境,进而发展出种种心理,就像《楞严经》所说的“前尘影像”。这些心理或是和经历有关,或是和某人有关,或是和家庭有关,或是和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有关。它们不是天生的,也不是固定不变的,而是代表我们在无尽生命中的积累。
正是这些心理的积累,造成了我们现有的心态和人格。当我们缺乏观照时,这些心理会恣意生长,就像黑暗世界的王者,牢牢地控制我们。一旦开发内在的观照力,就能驱散无明暗夜。而那些在黑暗中如此强劲的妄心,也会失去依附,无处遁形。
“所以者何?须菩提!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”这番话就是《金刚经》著名的“三心不可得”,禅宗公案中多有记载。佛陀告诉须菩提:为什么如来说这些心是“非心”呢?又该如何认识自己的心?人都是活在念头中,这就是我们的整个生活,也是轮回大厦的基础。可这些念头并不真实,也没有自性。如果对内心加以审视,会发现过去的念头已经过去,未来的念头尚未到来,都是了不可得的。至于当下的心,其实也是找不到的。因为它不在内,不在外,无形无相,无迹可寻。禅宗的参话头,就是让我们通过一路追寻,直接认识心的本质。
凡夫最大的特点就是迷妄,看不清自己的心,也看不清念头的来龙去脉,总是不知不觉被心念的瀑流裹挟着。在这种强大的相续中,根本就身不由己。所以修行首先要从闻思开始,树立佛法正见。般若有文字般若、观照般若、实相般若。我们学习《金刚经》,是通过文字般若获得空、无相、无所得的中道正见,然后运用正见观照每个起心动念,观照我们面对的每个问题。包括信仰对象、修行过程、成就目标,都要用般若正观加以审视。在观照过程中,令凡夫心得以弱化,逐步平息,我们才有能力从念头中跳出。再来审察内心,通过“觅心了不可得”的追寻,令内在明性得以显现,成就无所得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