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道正见的基础上,《金刚经》提出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即无住的修行。《六祖坛经》的三大修行要领,是“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”。体认到无念、无相的心体,目的是为了生起无住的心,成就无住的修行。这也是本经与其他法门的不同所在。
凡夫心的特点是有所住,安住于贪嗔痴,安住于五欲六尘。所以,通常的法门是让我们选择一种善所缘,使散乱的心得以安住,并取代原有的不善所缘。最后再把这个善所缘打掉,是一步步进行的。
比如人天乘修行有六念,分别是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天。这是学佛者的基本心行,也是人天乘修行安住的善所缘。解脱道修行倡导四念住,即观身不净,观受是苦,观心无常,观法无我。佛陀入灭时,也鼓励弟子依四念处而住,以此出离轮回,成就解脱。这些都属于有所住的修行,用取代法,从不善的所缘转向善所缘。
而《金刚经》的修行直接就提出无所住。可能有人会觉得困惑:无所住,又怎么安住呢?佛教的禅修也有两种类型,一是有所止,二是无所止。通常的禅修是有所止,选择一个善所缘作为心安住的对象,或是心工作的地方。而无所止的禅修是让心从所缘中跳出,导向空性的修行。
《金刚经》教导的,正是这样一种无所止的修行。所以,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八个字,就是本经的修行要领。如“菩萨不住色布施,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”等,讲的都是无住生心。其中不仅体现了菩萨的悲心,更体现了菩萨的智慧。因为有大智慧,才能心无所住。这是心的一种能力,由见和行而来。
凡夫心是有所得的,而圣贤成就的是无所得的智慧。以有所得之心,要做到心无所住,简直比登天还难。因为有所得的心是有粘著的,需要支撑点,这就很容易对支撑点产生执著。只有无所得的心才不需要支撑点,才能真正做到心无所住,并应众生的需要生起各种妙用。关于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我们引了两段经文。
佛告须菩提:于意云何?如来昔在燃灯佛所,于法有所得不?
不也,世尊!如来在燃灯佛所,于法实无所得。
须菩提!于意云何?菩萨庄严佛土不?
不也,世尊!何以故?庄严佛土者,即非庄严,是名庄严。
是故,须菩提!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,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(第十庄严净土分)
第十分为“庄严净土分”。
“佛告须菩提:于意云何?如来昔在燃灯佛所,于法有所得不?”佛陀问须菩提说:就你的认识来看,如来过去在燃灯佛座下修行,得到燃灯佛的授记,是否觉得自己得到了什么修行结果?成就了什么修行境界?
“不也,世尊!如来在燃灯佛所,于法实无所得。”须菩提尊者回答说:不是这样的,世尊。如来当年在燃灯佛座下修行,并没有认为自己得到了什么实实在在、可以标榜的结果。因为他成就的是无所得的智慧,怎么还会认为自己有所得,或是有什么结果呢?佛陀在此提醒我们,即使成佛这样至高无上的境界都是无所得的,难道还需要对其他事生起有所得之心吗?
“须菩提!于意云何?菩萨庄严佛土不?”佛陀又问须菩提说:就你的认识来看,菩萨有没有觉得我在庄严佛土呢?比如世间人往往会觉得,这个社会、城市乃至国家,因为我的努力得到很大改变。对于那些以利益众生为己任的菩萨来说,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呢?
“不也,世尊!何以故?庄严佛土者,即非庄严,是名庄严。”须菩提尊者回答说,不是这样的,世尊。为什么这么说?所谓的庄严佛土,也是因缘假相而已,从实质上说是了不可得的。因为庄严佛土的本质就是空性,所以当菩萨体认到空性并安住于此,就没有庄严和不庄严的分别。当然,这个行为从世俗谛说是有的,此为“是名庄严”。三句式很有意思,一方面要领会到空性,知道庄严国土了不可得;另一方面又要从缘起层面看到庄严国土的意义,能从慈悲心出发,广泛利益一切众生。这样的菩萨,既不会落入空的执著,也不会陷入有的执著。因为慈悲,所以能广泛庄严国土,利益众生;因为智慧,又能在利他过程中心无所住。
“是故,须菩提!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,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”佛陀对须菩提的回答表示认可,进一步总结说:诸大菩萨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,要生起这样的清净心。了解到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假相,其本质都是空性,不再陷入对色相的执著,也不陷入对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的执著,而应该体认到无所得的智慧。在心无所住的状态下,应众生的需要随类化现,有求必应。
那么对凡夫来说,能不能做到心无所住呢?既然我们现在是有所得的心,正常情况下,是很难一下子做到无住的。修习般若法门,要不断运用“所谓、即非、是名”的中道正见,以此思维并看待一切现象,指导修行。看到每个人、每件事,都能了解到它是空的,无自性的,其存在只是因缘假相,如梦如幻。经常这样观照的时候,执著就会随之松动。
我们还要这样审视修行的每个过程。包括我们的信仰对象、修行目标,也是依世俗谛建立的,空性本身是超越这一切的。如果我们内心对目标还有执著,恰恰是妄想所致,是证悟空性的最大阻碍。所以,我们要以般若智慧扫荡内心的一切支撑点。当内心不需要支撑也能自足时,才能真正心无所住,解脱自在。就像《心经》所说:“无智亦无得,以无所得故,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挂碍。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”因为成就了无所得的智慧,所以就没有挂碍、恐怖、颠倒梦想,最终成就涅槃。
是故,须菩提!菩萨应离一切相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生无所住心。若心有住,则为非住。是故佛说: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。
须菩提!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,应如是布施。如来说:一切诸相,即是非相。又说:一切众生,即非众生。须菩提!如来是真语者、实语者、如语者、不诳语者、不异语者。
须菩提!如来所得法,此法无实无虚。
须菩提!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,如人入暗,则无所见。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,如人有目,日光明照,见种种色。
须菩提!当来之世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能于此经受持读诵,则为如来以佛智慧,悉知是人,悉见是人,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。(第十四离相寂灭分)
第十四分为“离相寂灭分”,佛陀为须菩提尊者详细开示,究竟什么是“心无所住”。
“是故,须菩提!菩萨应离一切相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”佛陀告诫须菩提说:菩萨应该远离一切相,不住于一切相,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所谓一切相,就是对我的执著,对法的执著,对目标的执著。这个标准很高,不是一般菩萨能做到的。
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分。先要发世俗菩提心,即“我要成就无上菩提,要利益一切众生”的崇高愿望。然后不断思维菩提心的功德,不断提醒自己,以此愿心作为生命目标。这个过程是有相的,甚至要带有一定的执著,否则多数人是修不起来的。
因为凡夫都活在强烈的串习中,必须借助一些支点,才能从串习的泥沼中脱身。比如反复思维学佛对人生的意义,思维轮回的过患,思维三恶道的痛苦,才能抵御凡夫心,使愿菩提心不断增强。而《金刚经》是直指空性的修行,它的发心是从胜义菩提心入手。既要发菩提心,又要超越对一切相的执著。在体认到无相、无所得的心行基础上,生起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进而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。虽然有这种愿望和行为,又能在做的过程中心无所住。
“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生无所住心。”按《金刚经》的要求,菩萨在发菩提心、行菩萨行的过程中,不能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生心,不住于色尘乃至法尘,所谓三空顿断,能所双亡。三空顿断,就是心不落入我相、法相、空相;能所双亡,就是没有能动的我,也没有作为对象的我所。只有这样,才能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。
“若心有住,则为非住。”只要心有所住,或住于我相,或住于众生相,都不是正确的安住。因为心有所住的话,就会陷入对所缘境的执著,陷入能和所的二元对立,内在的空性智慧就会被遮蔽,不能平等利益一切众生。《金刚经》开篇,须菩提尊者就请教佛陀说: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,应云何住?云何降伏其心?”而佛陀一系列开示的核心就是“应无所住”。
因为无所住,才能降伏其心。我们之所以有种种烦恼,都和执著有关。所以有住即是非住,是错误的,只有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才能契入。但我们要知道,这是《金刚经》的修行理路。如果在声闻乘的修行上,四念住是有所住的,六念法门也是有所住的,不是所有的“住”都是错误的。
“是故佛说: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。须菩提!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,应如是布施。”所以佛陀对须菩提开示说:菩萨不应该住于色相而修布施,也不应该住于能施的我相、受施的众生相,以及布施相等。那菩萨应该以什么心布施呢?这里指出了关键所在:菩萨修布施时只有一种心——利益众生的心。其心理基础就是大慈大悲,同时还蕴含着智慧观照,这样才能心无所住。凡夫修布施时也会有慈悲心,但往往夹杂着我执我见,所以在做的过程中患得患失,导致种种困扰。而菩萨修布施时,只是想着利益众生。不仅如此,还不被众生相所困扰,不论做多少,依然保有无所得之心。
“如来说:一切诸相,即是非相。”如来说,我们看到的一切现象,其本质都是无自性空的,是超越一切相而又不离一切相的。我们需要从一切相去认识它的实相。所谓实相,其实就是非相,即不以任何相的方式存在。
“又说:一切众生,即非众生。”如来又说:一切众生也是因缘假相,其本质是空的,无自性的。《金刚经》反复强调这样一种认识,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去除执著,把心和所缘对象解绑。凡夫为什么心有所住?就是在看到一切相的时候,会赋予它价值、审美的评判,进而执著于此,产生烦恼。想断除烦恼,就要从源头解决问题,认识到一切相乃至一切众生,都是因缘假相,是了不可得的。
“须菩提!如来是真语者、实语者、如语者、不诳语者、不异语者。”以凡夫的颠倒知见,很难对《金刚经》的甚深义理生起信解。为了让众生,包括我们这些后世学佛者生起信心,佛陀特别对须菩提强调说:如来是说真话的,说实话的,所说的一切都和事实相符,不会欺骗众生,也不会自相矛盾。真语者的另一层意思,是如来已证悟实相,所说都是如实智的自然流露。佛陀这么说不是为了自夸,而是为了让众生生起信心。不要因为如来所说与我们的现有认识相违就产生疑惑,因为如来是值得信赖的,他说过的每一句话,无不来自他的亲证,无不是如理如法的。
“须菩提!如来所得法,此法无实无虚。”佛陀接着告诉须菩提:无住的修行究竟有什么意义。如来证悟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虽然实无所得,但不同于常人所说的“什么都没有”。因为如来成就的是无所得,如果还有所得,就等于没有成就——“无得故有得,有得故无得”,这是无所得与有所得的辩证关系。所以如来证悟的法,既不是实的,也不是虚的;既不是空的,也不是有的;既不是常的,也不是断的。总之,是远离二边的中道实相。
“须菩提!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,如人入暗,则无所见。”佛陀又以比喻为须菩提开示说:如果菩萨心有所住,住于我相、法相、众生相来修布施,就像一个人进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,将看不到内在的智慧光明。一切众生本有慧光朗照,所谓“灵光独耀,迥脱根尘”。
禅宗祖师说,“汝等诸人,六根门头昼夜放大光明,照破山河大地。”在我们的六根门头,时时都有觉性放光。这种光芒是始终如一的。就像不论阴晴雨雪,太阳始终都在那里,只是我们有时看不到而已。当心无所住,就像太阳没被云彩遮蔽,朗照天际;而心有所住时,则会不同程度地被遮蔽,甚至暗无天日,不能如实看到世间真相。
“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,如人有目,日光明照,见种种色。”这个比喻的另一部分是:如果菩萨心不住法而修布施,就像一个人有明亮的双眼,而且在阳光照耀下,没有丝毫遮挡,就能了了分明地观照一切。
“须菩提!当来之世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能于此经受持读诵,则为如来以佛智慧,悉知是人,悉见是人,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。”在开示无住生心的修行要领后,佛陀为须菩提阐述了受持本经的殊胜功德:在未来世,如果有善男子、善女人能受持读诵《金刚经》,接受其中的法义并加以实践,那么如来以智慧观察,可以清楚地了知,这些人将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。
《金刚经》确实非常殊胜,非常透彻。这样一种空性的修行,只要方法正确,也是可以修起来的。首先是确立中道正见,在生活中,对每个境界都能作“所谓、即非、是名”的般若正观。在观察过程中,对所缘对象的执著将逐渐减少。然后再作相关的空性禅修,获得无相、无住、无所得的能力。进而安住在这种状态,广修一切善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