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金刚经》探微之十一
济群法师
学佛首先要皈依,对佛法僧三宝生起信心,这是整个修学的基础。佛法是以“信为能入,智为能度”,因为有了信,才能进入佛法之门。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拿到学佛的“入场券”。不仅如此,我们对所有佛法知见的接受和实践,也要建立在信的基础上。如果没有信,即使通达经文,也只是学者式的研究,对安身立命没有多少帮助。
对于《金刚经》这样的甚深经典,我们的学习和接受,自然也离不开信仰。那么,本经的信仰到底有什么特色?我们选择两段经文来说明这个问题。
1.信心来自善根
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!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,生实信不?
佛告须菩提:莫作是说。如来灭后,后五百岁,有持戒修福者,于此章句能生信心,以此为实,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,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。闻是章句,乃至一念生净信者,须菩提!如来悉知悉见,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。何以故?是诸众生无复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;无法相,亦无非法相。何以故?是诸众生若心取相,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。若取法相,即著我人众生寿者。何以故?若取非法相,即著我人众生寿者。是故不应取法,不应取非法。(第六正信希有分)
第六分为“正信希有分”,说明能对《金刚经》生起正信是希有难得的,需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缘,同时还要通达我空和法空。为什么要达到这样一个标准?或者说,这是什么意义上的信?
“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!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,生实信不?”须菩提向佛陀请教说:究竟有没有众生因为听到《金刚经》的经文,以及经中阐述的义理而生起真实无伪的信心?这里所说的“实信”,不是停留在道理上的泛泛信仰,而是有了切身体证的信仰。就像你不仅听说过苹果,看见了苹果,还品尝过苹果的滋味。这种有了体证后的信仰,和仅仅因为听说而产生的信仰完全不同。后者是概念性的信仰,没有落实到心行,是不真切且没有力度的,很容易因为种种因缘退转。前者则是亲证后的,是确定、真切、稳固的。一般的信仰,每个佛弟子多少会有,只是深度不同而已。但只要没有体证空性,就谈不上这里所说的实信。因为《金刚经》开显的义理甚深难解,不可思议,所以须菩提对将来是否有人真的能够理解、接受本经表示怀疑。
“佛告须菩提:莫作是说。如来灭后,后五百岁。”佛陀告诉须菩提说:你不要认为将来不会有人对此经生起信解。在佛教史上,如来灭度五百年之后,正是般若系经典及龙树、提婆的中观思想盛行的时代。研究印度佛教史的人,认为这就是初期的大乘佛教。可以说,关于般若经典的盛行,佛陀在《金刚经》中已经授记过了。
“有持戒修福者,于此章句能生信心,以此为实,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,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。”佛陀灭度后,如果有持戒、修福的佛弟子,能对《金刚经》生起信心,对其中阐述的义理深信不疑,实在是善根深厚。要知道,此人不仅是在一佛、二佛、三佛、四佛、五佛出世时种下善根,在他们座下学习佛法,修福修慧,而是在无量千万诸佛出世时种下善根,在他们座下精进修学,具足正见。
这段经文说明,对《金刚经》的信仰需要建立在多生累劫的善根之上,要具足福德和智慧资粮。善根越深厚,对本经就越相应。就像六祖慧能,听人读诵《金刚经》就心有所悟;再听五祖为他说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即于言下顿悟本心。这并不是奇迹,也不是传说,而是他宿世积累的善根已经成熟,所以能一触即发。我们现在虽然也在学,也在修,但这种信仰到了什么程度?似信非信,还是坚信不疑?自己应该是最清楚的。
“闻是章句,乃至一念生净信者。须菩提!如来悉知悉见,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。”净信,对佛、法、僧、戒生起清净的信仰。这种信仰,在声闻乘修行中要初果才能达到,在菩萨乘修行中要见道的净心地才能成就。如果听到《金刚经》的经文,当下就能生起清净而坚定的信仰,对于这样的人,如来以遍知一切的智慧了知,他们在生起净信的当下,就能成就无量福德。因为这种净信是建立在空性基础上,是无尽的宝藏。由此可见,《金刚经》的信仰标准极高。因为本经开头就提出,发胜义菩提心的菩萨应该怎么修行,它的起点不是世俗菩提心,它的信仰也不是普通的信仰。
以上所说的主要是持戒修福,偏于福德资粮。但仅有福德资粮,不足以对甚深的般若法门生起胜解,还需要智慧资粮。所以佛陀接着说明,对本经生起净信,在见地上要达到什么标准。
“何以故?是诸众生无复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;无法相,亦无非法相。”非法相,对空的执著。为什么说对《金刚经》生起一念净信能成就无量福德?因为凡是能生起净信者,已不再是普通的凡夫,而是证悟了空性,不再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既没有对法相的执著,也没有对空的执著。这里所说的法相,指一切认识对象。凡夫往往会在这些现象上生起遍计所执,执美丑,执善恶,执贵贱,执为真实有。或是偏向另一个极端,对空生起执著,拨无因果,这也不是中道正见。必须远离我执、法执和空执,才能对《金刚经》生起净信。
否则,或是于所缘对象生起我执,比如执著身体为我;或是于所缘对象生起法执,比如执著家庭、财富、事业、地位等为实有。另一种情况是,在闻思佛法后,看到财富、地位、家庭等有为法的虚妄不实,逐渐放下对世间的种种执著,却把执著转向三宝,执著佛法义理,执著修行目标,执著宗教生活,执著寺院环境,执著佛教事业,等等。如果这样的话,只是转变了执著对象而已,“执著”本身并没有动摇。
所以对本经的信仰不仅要破我执,还要破法执;不仅要扫除对有的执著,还要扫除对空的执著;不仅要放弃对世间的执著,还要放弃对佛法的执著。执著法固然不行,执著空同样不行,所谓我空、法空、空空。真正能心无所住的时候,智慧才得以开显。有位藏传大德曾经说过:“若执著此生,则非修行者。若执著世间,则无出离心。执著己目的,不具菩提心。当执著生起,正见已丧失。”不论所执著的是有还是空,从执著来说,都是一样的,都是证悟实相的障碍。真正的正见,必须超越一切执著。就像在眼睛里,不论金子或砂子都是多余的,都要去除。
“何以故?是诸众生若心取相,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。若取法相,即著我人众生寿者。”为什么要超越一切执著?只要我们内心还执取某种相,就会成为我执建立的基础,就会落入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同样,只要我们还执著法相,不论执著世间法还是佛法,不论执著住持三宝还是化相三宝,都会落入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
“何以故?若取非法相,即著我人众生寿者。”为什么呢?那执著空相行不行呢?同样不行。哪怕执著空相,也会落入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当然,这个空是偏空或顽空,不是正见空性实相。佛法讲无我,主要是为了扫除我执;讲法空,主要是为了扫除法执。但如果执著空,可能比我法二执更可怕,因为它更难以察觉,难以对治。
所以龙树菩萨在《中论》说:“大圣说空法,为离诸见故。若复见有空,诸佛所不化。”佛陀讲空的目的,是帮助我们远离对各种法的执著。如果转而执著空,认为什么都没有,那么诸佛都难以对你进行教化。《大乘入楞伽经》也说:“宁起我见如须弥山,不起空见怀增上慢。”如果一个人持断灭见,认为一切皆空,就可能拨无因果,无所不为,结果将比执有可怕得多。
“是故不应取法,不应取非法。”所以说,我们不该执著一切法,同时也不该执著于空。或者说,佛法是指八正道,非法是指佛法以外的世间法,那就是既不执著佛法,也不执著世间法。总之,一切都不可以执著。
2.希有难信之法
尔时,须菩提闻说是经,深解义趣,涕泪悲泣,而白佛言:希有,世尊!佛说如是甚深经典,我从昔来所得慧眼,未曾得闻如是之经。世尊!若复有人得闻是经,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。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。世尊!是实相者,则是非相,是故如来说名实相。
世尊!我今得闻如是经典,信解受持不足为难,若当来世,后五百岁,其有众生得闻是经,信解受持,是人则为第一希有。何以故?此人无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所以者何?我相即是非相,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即是非相。何以故?离一切诸相,则名诸佛。
佛告须菩提:如是!如是!若复有人得闻是经,不惊、不怖、不畏,当知是人甚为希有。何以故?须菩提!如来说第一波罗蜜,即非第一波罗蜜,是名第一波罗蜜。(第十四离相寂灭分)
以上经文出自“离相寂灭分”,说明《金刚经》是希有难信之法。
“尔时,须菩提闻说是经,深解义趣,涕泪悲泣,而白佛言。”此时,须菩提尊者听闻佛陀讲述《金刚经》的甚深见地后,深深领悟到般若法门的殊胜,心有所感,涕泪横流,向佛陀报告自己的心得。此处的“悲泣”不是难过,而是被这种闻所未闻的妙法震撼并摄受。
“希有,世尊!佛说如是甚深经典,我从昔来所得慧眼,未曾得闻如是之经。”须菩提尊者感慨说:世尊,这实在是太希有难得了!佛陀所说的如此甚深的法义,虽然我于往昔已曾具足慧眼,但从来没有听过如此直接、微妙而殊胜的开示。
须菩提是证果的阿罗汉,对空性不是没有体悟,但佛陀并不是每次说法都像这样直截了当,有时也会根据听众根机作方便说。所以连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,也觉得闻所未闻。佛陀在本经所讲的空性,处处都是直指,而不是先给你一根拐杖。正相反,他把你之前的所有拐杖统统扔掉。声闻教法讲到无常苦空,通常是渐次而行,有个逐步取代的过程。而金刚般若法门对每个法的诠释,不论度众生还是庄严佛土,都是让学人直接体认空性。
“世尊!若复有人得闻是经,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,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。”须菩提尊者接着赞叹说:世尊,如果有人听闻金刚般若法门之后,对这些知见生起清净如实的信心,当下就能超越能所的二元对立,契入空性实相。正因为这样,此人将成就最为希有的功德。
“世尊!是实相者,则是非相,是故如来说名实相。”须菩提尊者这番话,正是佛陀在《金刚经》中反复宣说的“三句式”。因为前面说到证悟实相为第一希有功德,尊者唯恐有人听到后产生执著,想象这个实相究竟是空、是有,还是七宝庄严,所以立刻加以扫除,向佛陀报告说:所谓实相,其实是没有任何相的。正因为它没有任何相,佛陀才将之称为实相。这也是《六祖坛经》所说的“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”。实相就是以无相为体,超越了有相,也超越了空相。如果想着实相是什么样,它就不是实相了。这样就不会留下任何执著点,避免闻者落入有所得中。
“世尊!我今得闻如是经典,信解受持不足为难。”须菩提又进一步向佛陀报告自己的体会说:世尊,我现在听闻《金刚经》之后,能信解、接受并依法实践,并不是太困难的事。因为须菩提尊者是证果的阿罗汉,对空性已有体证,所以他虽是第一次听闻这些法义,受到极大震撼,但并没有超出他的理解范畴。
“若当来世,后五百岁,其有众生得闻是经,信解受持,是人则为第一希有。”但须菩提尊者由此联想到:在佛灭度后五百年乃至更久,如果有众生听闻金刚般若法门后,能如实信解,依法实践,此人才是最为希有难得的上根利智。
“何以故?此人无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”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此人已经没有我相,没有人相,没有众生相,也没有寿者相。换言之,当我们还有我法二执,就不可能对此生起信解。当然,这里所说的不是一般的信,而是净信,是以清净心和空性慧体认的,没有夹杂任何迷惑。而我们现在的信,可能仅仅因为这是佛陀所说,似乎没理由不相信,但内心并不是真正相应。否则的话,我们也会像须菩提尊者一样深受震撼,涕泪悲泣。
“所以者何?我相即是非相,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即是非相。”须菩提尊者继续向佛陀报告说:之所以这么说,因为我相是空的,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也是空的。正因为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四相都是因缘和合的,那我们在这些假相上建立的执著,更是一种虚妄的错误认定,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。就像我们在黑暗中把绳子误以为蛇,这条蛇只是我们想象中的,是一场误会而已,从来不曾存在过。
“何以故?离一切诸相,则名诸佛。”在这一段中,须菩提尊者连续使用“何以故”“所以者何”,都是为了说明后世弟子听闻《金刚经》后能生起净信的希有难得,又以最后这句话最见分量:能够证悟离相的智慧,看清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,其本质空无自性,这种观照力是觉性的作用,也是成佛的潜质。
凡夫所以执著我相乃至寿者相,是代表生命中无明和不觉的状态。因为无明,使我们迷失了自己。又因为迷失,使我们将种种非我的显现执以为我——执著身体为我,执著地位为我,执著财富、名声、种族等等为我。进而产生法执,或是执著有,或是执著空。所有这些执著都是无明的产物。修行,就是要了知一切相的本质是空性。有了这样一种认知,才能断除执著,使本具的觉性显现出来。
“佛告须菩提:如是!如是!若复有人得闻是经,不惊、不怖、不畏,当知是人甚为希有。”佛陀对须菩提的心得作了肯定:的确是这样的。如果有人听闻金刚般若法门后,对一切法空的真相不感到惊讶和恐慌,也不由此产生畏惧,说明此人实在是善根深厚,极为难得。
对于佛弟子来说,每天礼佛、学佛、念佛,希望成就佛果,没想到佛陀却说: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实无所得;如来的身相并不是如来,若以色和音声见如来,就是在行邪道;如来四十五年说法,实无所说,若认为如来有所说法就是在谤佛……如果你深入思考一下,真的理解吗?真的能接受吗?真的对修行没有困惑和怀疑吗?多数人可能觉得,佛经那么说,我们听着就是了。其实那是法不入心的表现,因为隔着一层,所以没有受到触动。
“何以故?须菩提!如来说第一波罗蜜,即非第一波罗蜜,是名第一波罗蜜。”为什么这么说呢?佛陀接着为须菩提开示说:如来说金刚般若法门是第一波罗蜜,即最高法门。但这些说法只是一种方便,是不可以执著的。因为第一波罗蜜乃假名安立,并非真的存在一个叫作“第一波罗蜜”的东西。这是进一步开示一切法空的原理。
《心经》说:“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。”《金刚经》也说,般若法门是“如来为大乘者说,为最上乘者说”,是引导我们走向彼岸的最高法门。凡夫听了这些说法之后,可能会因此执著这个无上或最上乘。事实上,学佛人之间往往会出现宗派之争,认为我学的法门比你殊胜,比你究竟。既然我这个是第一,你那个必然是第二,甚至更低。
其实佛陀说每一部经典时,为了让弟子们对此经生起信心,都会大加赞叹。这种赞叹的目的,不是让我们去比较第一第二,更不是佛陀为了做广告,想怎么说就怎么说。而是对于不同众生,都有最适合他们的“第一”。所以,法门的好与不好,关键还在于实用,在于对机,所谓“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”。如果不具备足够的根机,即使有缘听闻金刚般若法门,也是修不起来的。那么,“最高、最究竟”就像英雄无用武之地那样,是起不到多少作用的。总之,一个法能发挥多少作用,不在于法本身,而是取决于我们理解了多少,运用了多少。话说回来,即使现在根机不够,每天诵一诵也挺好,至少可以种种善根,结个法缘。
所以说,我们不必执著般若法门的至高无上,最为第一,因为这些也是缘起的假相。当我们说第一的时候,其实是在建立一个参考点,但真正的空性是超越这些的。在空性中,没有中心点,没有参考点,也没有目标。所谓的第一第二,是从世俗谛的层面而言,是假名安立的。而佛陀说《金刚经》是直示空性,如果我们停留在对第一第二的执著中,是无法契入的——这就说明你的内心还有标准,还有参考点,而这只是凡夫的妄想而已,是与道不相应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