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金刚经》探微之十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佛陀是佛教徒最为景仰的导师,也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和礼敬对象。学佛,是以三宝为皈依处,通过闻思修,集资净障,最终圆满佛陀那样的慈悲和智慧。三宝有住持三宝、化相三宝、理体三宝、自性三宝之分。通常所说的是住持三宝,即佛像、经书、现前僧伽。
  这就涉及几个问题:佛像能代表佛吗?应该如何认识佛陀?当我们说到佛陀时,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?虽然每个人心目中有不同的佛陀形象,但通常没有离开佛陀的色身。就像我们平时说到某某人,脑海中就会出现他的形象。
  我们知道,佛陀有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。所谓三十二相,就是最为庄严圆满,让人见之欢喜、心生景仰的外形特征。其中每一种,都是积百种之福而感得。分别是:足安平,足千辐轮,手指纤长,手足柔软,手足缦网,足跟圆满,足趺高好,腨如鹿王,手长过膝,马阴藏,身纵广,毛孔青色,身毛上靡,身金光,常光一丈,皮肤细滑,七处平满,两腋满,身如狮子,身端正,肩圆满,口四十齿,齿白齐密,四牙白净,颊车如师子,咽中津液得上味,广长舌,梵音清远,眼色绀青,睫如牛王,眉间白毫,顶成肉髻。八十随形好也是说明佛陀身相的圆满,具体内容可在佛学词典中查阅。此外,佛典中还讲到佛陀有三身四智,即法身、报身、化身和大圆镜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观察智、成所作智。
  这些能不能代表佛陀的真身?对我们每个人来说,其中也蕴含着一个严肃的问题,那就是——我是谁?色身能代表我吗?名字能代表我吗?身份能代表我吗?如果这些都不能代表的话,究竟什么代表着我?可以说,这个问题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修行内容。正确认识佛陀身相,同时也意味着认识自我,找到我的本来面目。
  1.色相非真
  须菩提!于意云何,可以身相见如来不?
  不也,世尊!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。何以故?如来所说身相,即非身相。
  佛告须菩提: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(第五如理实见分)

  第五分为“如理实见分”。如理是相对不如理而言,实见是相对于不实而言。怎样才能如理如法地见到实相,见到佛陀的真身?
  “须菩提!于意云何,可以身相见如来不?”佛陀问须菩提说:你觉得怎么样,可以通过身相见到如来吗?这个身相是指如来的色身,是正与须菩提面对面并往来问答的色身。在一般人的观念中,答案必然是肯定的。除此以外,难道还能以其他方式见如来吗?即使在可以通过网络、视频见面的今天,我们所说的见到,不还是这个眼耳鼻舌身的形象吗?
  “不也,世尊!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。”但须菩提完全明白佛陀在说什么,所以他的回答是:不是的,世尊,不可以认为见到如来身相就等于见到如来。为什么须菩提这么回答呢?首先,他是证果的圣者,已经见到法身,知道那才是佛陀的真身。其次,他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。当时佛陀上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,弟子们日夜想念,所以当佛陀返回人间时,都争先恐后地前去迎接。其中有位莲花色比丘尼,按戒律应该排在比丘们后面,但她神通广大,化现为转轮圣王,走在队伍最前列。当她为率先见到佛陀而高兴时,佛陀却对她说:“第一个见到我的不是你,而是须菩提。”莲花色环顾左右,并没有发现须菩提的身影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原来,须菩提尊者知道佛陀即将回到人间时,想到佛陀曾经说过,佛的真身是法身,所以就在林间入空性定,见到了佛陀的法身。基于这个认识,须菩提尊者非常肯定地回答了佛陀的提问。
  “何以故?如来所说身相,即非身相。”须菩提尊者接着说明:为什么这样说呢?如来所说的外在色身,是有生有灭的因缘假相,并非如来的真身。如果这是如来的真身,那么如来入灭后,不就不存在了吗?所以,生灭变化的色身是不能真正代表如来的。
  “佛告须菩提: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佛陀对须菩提的回答给予肯定,告诉他说:凡是我们见到的一切相,都是因缘和合的显现,是刹那生灭、虚妄不实的。只有透过这些相,看到它们的空性本质,才能真正见到如来的法身。这里的非相,并不是说所有相不存在了,而是我们不再执著它为实有,为固定不变。换言之,世界还是那个世界,但我们眼中的世界改变了。我们不再被外相所迷惑,而是知道,无论它们怎么变化,无论它们显现为什么,本质上都是空的,无自性的。
  既然佛陀的色身都不能代表真正的佛身,佛像就更不能代表了。那我们是否不需要礼佛,不需要恭敬三宝呢?这就矫枉过正了。要知道,礼佛可以帮助我们修习恭敬,强化三宝在内心的分量和地位,起到见贤思齐的作用,是不可或缺的修行。但不能舍本逐末,执著佛像而忽略佛陀的真身。就像经典,本身是标月指,是引导我们看见月亮的途径,但我们要见的是月亮,而不是手指。所以说,认识佛像的意义,了解佛陀的真身,可以帮助我们确立学佛的重点所在。
  须菩提!于意云何,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?
  不也,世尊,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。何以故?如来说具足色身,即非具足色身,是名具足色身。
  须菩提!于意云何,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?
  不也,世尊,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。何以故?如来说诸相具足,即非具足,是名诸相具足。(第二十离色离相分)

  第二十分为“离色离相分”,同样讲到如来身相的问题。
  “须菩提!于意云何,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?”所谓具足色身,即佛陀成就的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。此处,佛陀再次问须菩提说:是否可以因为看到佛陀庄严圆满、无与伦比的身相,就认为是见到佛陀了呢?很多人在学佛后,看到世间的虚妄和荒谬,却把这份执著转移到佛果功德上,认为这些是实有的。佛陀为了破除弟子们的执著,一而再再而三地加以提醒。
  “不也,世尊!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。”须菩提的回答很明确:不可以,世尊。因为相好庄严的色身,只是佛陀显现的外在形象。虽然这些都是佛果功德的显现,但只是显现而已,并不等于佛陀的真身。如果执著这些显现,就去道远矣。
  “何以故?如来说具足色身,即非具足色身,是名具足色身。”须菩提接着解释:为什么这么说呢?如来所说的具足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,也是因缘和合的假相,其本质是空性,只是为了表达的方便,才称之为“具足色身”。所以,不能认为见到三十二相的色身就等于见到如来。从另一个角度说,真正了解色身的无自性空,也就见到法身了。我们不必离开色身来见法身,但也不可执著于色身,否则就见不到法身了。正如永嘉禅师在《证道歌》中所说:“无明实性即佛性,幻化空身即法身。”色身的当下就是法身,二者是不即不离的。
  “须菩提!于意云何,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?”这个问题和上面如出一辙,只是将“色身”换成了“诸相”,包括佛陀的万亿化身。佛陀又问须菩提说:你认为怎么样,可以因为见到如来这样那样的化现,就等于见到如来了吗?
  “不也,世尊!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。”须菩提还是肯定地回答:不可以,世尊。虽然如来有千百亿化身,但他的真身是超越一切相的。如果执著于种种外在形象,不论哪一种,都会以偏概全,是见不到如来真身的。
  “何以故?如来说诸相具足,即非具足,是名诸相具足。”为什么这样说呢?如来所说的诸相具足的色身,只是众缘和合的假相而已,是无自性空的,并不是如来的真身。只是为了表达的方便,名之为诸相具足而已。
  在这番问答中,两次出现了《金刚经》特有的三句式,告诉我们:佛的法身是建立在空性上,不能依外在显现来按图索骥,那是找不到的。同时也告诉我们:色身的本质就是法身。如果认识到色身的无自性空,不于色身生起执著,不被境转,而能以空性慧观照,那么在色身的当下也能体认法身。
  2.有相之身不为大
  须菩提!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,于意云何,是身为大不?
  须菩提言:甚大,世尊!何以故?佛说非身,是名大身。(第十庄严净土分)

  这段内容出自本经“庄严净土分”,说明有相之身不为大,无相之身乃为大。
  “须菩提!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,于意云何,是身为大不?”须弥山,又称妙高山,佛教认为它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中心,也是世上最高最大的山。佛陀问须菩提:假如有人身体像须弥山那么大,你觉得如何,这样的身体是不是很大?
  “须菩提言:甚大,世尊!何以故?佛说非身,是名大身。”须菩提回答说:世尊,那真是高哉伟哉,奇大无比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世尊曾经说过,超越有相的身体,才是真正的广大身。这里所说的“非”就是空,当我们了解身体的本质是无自性空,依空性而显现,它才是不可限量的。反之,如果我们执著这个色身是有相的,即便再大,都是有限的。
  因为大和小是相对的。地球大不大?太阳系大不大?银河系大不大?当然都很大。但即使是银河系,在整个宇宙中也是微不足道的。只要有形有相,再大也是有限的。唯有无相的法身才是真正的大。事实上,都不能用“大”来形容。因为无相就是无限,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呢?
  3.不以色相见如来
  须菩提!于意云何,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?
  须菩提言:如是,如是,以三十二相观如来。
  佛言:须菩提!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,转轮圣王则是如来。
  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!如我解佛所说义,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。
  尔时,世尊而说偈言: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”(第二十六法身非相分)

  第二十六分为“法身非相分”,再次强调,不得以色相见如来。
  “须菩提!于意云何,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?”佛陀问须菩提说:你觉得怎么样,可以认为看到三十二相,就代表见到如来了吗?根据印度的传统观念,认为最高贵的相貌就是三十二相,这是无量福德成就的,所谓贵之极也。除了三世诸佛,转轮圣王也具备这样的相貌。转轮圣王是印度人推崇的理想君主,相当于儒家的内圣外王。
  “须菩提言:如是,如是,以三十二相观如来。”须菩提回答说:是啊,如果从色身的层面,见到三十二相,也可以说是见到了如来。前面已经说过不能以色相见如来,为什么须菩提在此又有不一样的回答呢?因为前面是从法身而言,如果就化身而言,又另当别论了。所以这个回答并不是前后矛盾,而是从不同角度来说。既不著有,也不著空。
  “佛言:须菩提!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,转轮圣王则是如来。”佛陀反问须菩提说:如果见到三十二相就等于见到如来的话,那么转轮圣王就和如来一样了。因为转轮圣王同样具备三十二相,就外在形象而言,和佛陀有着相同的特征。佛陀当然知道,以须菩提的证量是不会对这些问题产生混淆的,但为了引导其他弟子,才会对这个问题往来反复地加以辨析。
  “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!如我解佛所说义,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。”须菩提知道佛陀的深意,话锋一转,进一步谈了自己的所证:世尊,根据我对佛陀开示的理解,不应该将具有三十二相的如来色身当作真正的如来。因为如来的真身是法身,三十二相的色身只是因缘假相,是生灭变化的。
  “尔时,世尊而说偈言: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”接着,佛陀说了一个偈颂,这是《金刚经》最为著名的偈颂之一。如果有人执著如来的色身为如来,或执著如来的音声为如来,住于色相和音声,就是心外求法,会因此走上歧路,不能见到真正的如来。因为他已陷入对外境的执著,不能如实通达色相、音声背后的空性。所见所闻只是停留于表面,不能见到甚深的实相。
  4.如来具足相好庄严
  须菩提!汝若作是念,如来不以具足相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须菩提!莫作是念,如来不以具足相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须菩提!汝若作是念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,说诸法断灭,莫作是念。何以故?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,于法不说断灭相。(第二十七无断无灭分)
  第二十七分为“无断无灭分”。前面多次说到,不能执著如来的身相为实有,不能认为见到如来身相就等于见到如来。包括在上一品,佛陀刚对须菩提所说的“如是,如是,以三十二相观如来”作了纠正。但有人听了这些说法后,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,认为如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,只有无相的法身,没有有相的色身。针对这些偏见,佛陀作了进一步的引导。
  “须菩提!汝若作是念,如来不以具足相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须菩提!莫作是念,如来不以具足相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须菩提!如果你听了如来说法之后就认为,如来在证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不必成就三十二相,那又偏了。你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,认为如来在证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不必成就三十二相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  如果认为如来只有无相的法身,没有具足三十二相的色身,也是不对的。虽然法身才是如来的真身,但色身同样是如来广修六度、集资培福所成就的。我们说色身不是真身,并不等于要否定色身的价值。如果否定色身的存在,就是偏空的涅槃,是不圆满的。如来的境界是有体有用的,既有根本智,也有后得智;既有无相的法身,也有有相的报身和化身。
  所以,《道次第》特别强调“方便与慧,成佛缺一不可”。在菩萨修行的六度中,既有究竟的般若度,也有作为方便行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前五度。修智慧,可以成就法身;修方便,可以成就报化二身。不能因为色相非真就直接否定色身,那就不是中道见了。
  “须菩提!汝若作是念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,说诸法断灭,莫作是念。”佛陀进一步对须菩提强调说:如果你认为,成佛就意味着什么相都空了,一切缘起现象都不复存在了,其实是不对的,千万不要这么认为。佛陀证悟空性,证悟法身,同时也成就无量福德,成就依报庄严。
  《金刚经》是一部直接开显空性的经典,它对缘起现象的否定,是要引导我们认识空性。更准确地说,经中否定的并不是缘起现象本身,而是我们在缘起现象上产生的执著。比如度化众生,在缘起现象上,在世俗谛上,的确有众生可度,也有度化众生的行为。需要否定的,只是我们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我法二执,产生的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从中观角度来说,它否定的是自性见;从唯识角度来说,它否定的是遍计所执。对于缘起因果,其实是不否定的。所以,我们不要认为在成佛的修行中没有缘起,没有因果。如果这样的话,佛陀既不能成就圆满报身,也不能成就清净法身。
  “何以故?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,于法不说断灭相。”为什么这么说呢?佛陀告诉须菩提说:真正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,是不会否定缘起因果的,更不会于法说断灭相。《金刚经》的修行,一方面反复告诫我们要认识空性,另一方面也肯定缘起因果的显现,避免学人因为偏空而拨无因果。也就是说,成佛需要法身与报化二身的共同圆满,才是有体有用的,才是中道的修行。
  5.离相见如来
  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(第五如理实见分)
  这句经文出自第五“如理实见分”。《金刚经》多次告诉我们,如果执著什么就会见不到如来,是通过否定来扫荡我法二执。反过来说,怎样才能见到如来呢?
  “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关于怎样见到如来的问题,佛陀在此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。如果我们在面对种种外境时,当下见到一切相的本质就是空性,就能见到如来。
  那么,怎样才能见到一切相的本质就是空性?首先要通过闻思,了解到一切相都是缘起的,无自性的。有了这个认知后,再作空性禅修,在定的基础上起观,就能契入实相,见到如来真身。我们面对一切相的时候,往往是以遍计所执去认识,在相上生起我执,生起法执。我们看到的所有相,都是被遍计所执扭曲过的,并非它们的本来面目。由此带来的烦恼,障碍了我们对真相的认识。
  离一切诸相,则名诸佛。(第十四离相寂灭分)
  “离相寂灭分”的这句引文,是须菩提听闻佛陀开解本经义趣后,涕泪悲泣,阐述了一段自己的理解,认为后世众生如果能信解受持《金刚经》,乃第一希有,已没有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四相。因为“我相即是非相,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即是非相”,所以“离一切诸相,则名诸佛”。
  当我们对一切相都不染著,没有遍计所执的干扰,没有能见和所见的对立,就能于一切相见到空性,见到如来,同时也具备成佛的能力。因为佛陀就是觉者,这种觉悟来自般若智慧。其特点就是朗照无住,在认识一切相的同时,心不染著。就像镜子,物来则现,物去不留。
  这一部分介绍了如何认识佛陀身相的问题,并从“色相非真、有相之身不为大、不以色相见如来、如来具足相好庄严、离相见如来”五个方面作了阐述。告诉我们,如来的身相包括色身和法身,其中法身才是如来的真身,所以不能以三十二相见如来。
  但我们还要知道,法身也可以透过色身去认识。当我们见到如来色身又不执著于此,那么在色身的当下即见法身。所以关键是不执著于一切相,而不是分别色身和法身。如果执著于色身,那么色身就是色身,是见不到法身的;如果执著于法身,说诸法断灭,也是去道远矣。
  《金刚经》为我们开示了怎样认识佛陀的智慧,事实上,这也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智慧,引导我们探究——我是谁?究竟什么代表着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