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“瑜伽菩萨戒”讲记

济群法师

  ·开绮语

  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信乐倡伎、吟咏、歌讽,或有信乐王贼、饮食、淫荡、街衢无义之论,菩萨于中皆悉善巧,于彼有情起怜愍心,发生利益安乐意乐,现前为作绮语相应种种倡伎、吟咏、歌讽、王贼、饮食、淫衢等论,令彼有情欢喜引摄,自在随属,方便奖导,出不善处安立善处。菩萨如是现行绮语,无所违犯,生多功德。

  其七,开绮语。

  “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信乐倡伎、吟咏、歌讽,或有信乐王贼、饮食、淫荡、街衢无义之论。”菩萨看到有情热衷于杂耍玩乐、吟诗作赋、歌咏讽诵,或是热衷于谈论政治风云、武侠斗殴,或是热衷于饮食男女、街头巷尾的各种八卦,总之,说些没意义的话。

  “菩萨于中皆悉善巧,于彼有情起怜愍心,发生利益安乐意乐,现前为作绮语相应种种倡伎、吟咏、歌讽、王贼、饮食、淫衢等论,令彼有情欢喜引摄,自在随属,方便奖导,出不善处安立善处。”《瑜伽师地论》说,菩萨要从五明处学,为了利益众生,必须具足世间种种方便,这样才能善巧地引导他们。面对这些有情,菩萨行者要对他们生起怜愍心,生起想要帮助他们的意乐。怎么帮助?前提是让他们认同你,接受你,这样才能进一步加以引导。如果他们不认同,不接受,何以帮助他们?所以菩萨要随顺他们的喜好,参与他们热衷的杂耍、吟诗、歌舞、政治、饮食、男女等话题。让对方感到欢喜,觉得你和他们是同一类人,有共同语言。当他们接纳你之后,菩萨才能找机会用正见引导他们。因为他们认同你,尊重你,才会接受你所说的话。这时菩萨就要为他们开示佛法,引导他们放弃无义之论,关心对生命更有意义的方面,进而修学佛法,走上人生正道。

  “菩萨如是现行绮语,无所违犯,生多功德。”菩萨说绮语不是热衷于此,而是作为化导众生的前提。说这些绮语,非但不违背菩萨戒,还能生起极大功德。因为世俗人说绮语是增长放逸,增长烦恼,但菩萨是用绮语作为利益众生的方便,是为了帮助他们走上正道。

  前面说的两项,一是遮戒的共戒和不共戒,一是性戒的不共戒。从遮戒和性戒两方面,显示了菩萨戒和声闻戒的不同。在弘法过程中,我也经常引用菩萨戒来说明,学佛不只是消极的行善,更是积极的行善。因为很多人觉得,佛教戒律比较消极,让你这也不做那也不做,还会说:佛教徒不杀生,面对歹徒怎么办?遇到战争怎么办?从声闻戒来说,确实偏向止恶。但菩萨戒包含三聚净戒,不仅要止恶,更要积极行善。而且在特殊情况下,为了利益更多的人,也可以开杀戒、盗戒等。如果我们把大乘佛教的这种担当呈现出来,就能改变大众对佛教的刻板印象。

  第十,住邪命法戒
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生起诡诈、虚谈、现相、方便研求、假利求利。味邪命法,无有羞耻,坚持不舍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无违犯者,若为除遣生起乐欲,发勤精进,烦恼炽盛,蔽抑其心,时时现起。

  第十条是“住邪命法戒”。戒律是帮助我们建立正命的生活,所谓正命,即健康、正确、如法的谋生手段。在出家戒中,规定最多的是如何获得衣食往行四事供养。作为在家居士来说,也需要通过如法手段获得生活资源,否则就是邪命,属于犯戒行为。

  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生起诡诈、虚谈、现相、方便研求、假利求利。”作为受持菩萨戒的行者,不能用邪命维持生存。什么是邪命?这里讲到五种。一是诡诈,即欺骗别人。本身没什么德行,却装作很有德行;本身没证悟什么果位,却装作证悟了圣果,用欺骗手段让别人对你生起恭敬供养之心。二是虚谈,即通过自吹自擂来博取供养。三是现相,表现出贫穷、困难、匮乏的样子,让别人同情并供养你。四是方便研求,想尽办法地明说暗示,让对方不得不供养你。五是假利求利,通过一些特殊方式来获得供养。总之,以追求个人利益为前提,用不正当的手段说些什么,做些什么,都属于邪命范畴。

  “味邪命法,无有羞耻,坚持不舍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”味就是贪著。如果菩萨行者按邪命生活,没有任何羞耻,且坚持不懈地做,不肯舍弃,这样不仅违犯菩萨戒,还属于最严重的染违犯。因为他是带着贪著心在做,而且陷入其中。

  “无违犯者,若为除遣生起乐欲,发勤精进,烦恼炽盛,蔽抑其心,时时现起。”同样做这些事,什么情况下才没有违犯呢?如果菩萨行者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问题,知道这是邪命,是不如法的,已经努力修行来对治这些行为,但因为烦恼的力量很强,还是会遮蔽内心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即使串习依然现起,但因为你已经努力对治了,所以不算违犯。

  染违犯的特点是“无有羞耻,坚持不舍”,非但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,没有羞耻心,还坚持去做。这样的话,就会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。而不犯的关键在于,他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,并努力对治,虽然没有完全奏效,但随着对治力的增长,终有一天会彻底解决问题。

  第十一,掉动嬉戏戒
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为掉所动,心不寂静,不乐寂静,高声嬉戏,喧哗纷聒,轻躁腾跃,望他欢笑。如此诸缘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若忘念起,非染违犯。无违犯者,若为除遣生起乐欲,广说如前。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,若欲遣他所生愁恼,若他性好如上诸事,方便摄受,敬慎将护,随彼而转。若他有情猜阻菩萨内怀嫌恨、恶谋憎背,外现欢颜,表内清净,如是一切皆无违犯。

  第十一条是“掉动嬉戏戒”。掉是掉举,动是躁动,嬉戏是游戏、玩闹。作为菩萨行者,如果身心躁动不安,也是犯戒的行为。

  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为掉所动,心不寂静。”作为菩萨戒的践行者,如果身心没有经过戒律和禅修的管理,就会躁动不安。这是源于内心的不清净,不安住,时时都有情绪和念头在此起彼伏。当代人最大的特点是内心散乱,表现在行为上,就是掉举、躁动。佛教所说的寂静,正是对烦恼的彻底平息。

  “不乐寂静,高声嬉戏,喧哗纷聒,轻躁腾跃,望他欢笑。”因为内心躁动,就不喜欢清净,需要不停地向外追逐攀缘,高声谈笑,恣意喧哗,同时沉迷娱乐,喜欢打打闹闹,举止轻浮,还热衷于听各种笑话。作为菩萨来说,如果身心处在躁动的状态下,是没能力教化他人的。因为你的心是散乱的,从内而外都在掉举,一点摄受力都没有。

  “如此诸缘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”当菩萨行者出现以上情况时,就违犯了菩萨戒,属于染污的违犯。因为他的内心陷入散乱、掉举中,而且沉迷于此。

  “若忘念起,非染违犯。”如果不是热衷于此,只是一时失念,偶尔哼几句歌,偶尔跳一跳、玩闹一下,虽然也犯戒,但不属于染污的违犯。因为这不是常态,也不是处于失控的状态。

  “无违犯者,若为除遣生起乐欲,广说如前。”什么情况下才不犯戒呢?如果知道自己内心还有掉举,并且努力对治了,但还没有完全克服,还会发生上述的散乱行为,就不犯戒。因为你已经对治过,和没对治的掉举程度肯定不一样。只要继续努力,终归是可以克服的。

  “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,若欲遣他所生愁恼,若他性好如上诸事,方便摄受,敬慎将护,随彼而转。”另外还有一些情况,比如有人对你怀恨在心,你为了消除他的情绪,适当表现一下,又说又笑,让他知道你是很友好的;或是有人闷闷不乐,你为了让他摆脱忧愁,说些笑话之类逗他;或是对方热衷于此,喜欢嬉笑打闹,你为了摄受他,得到他的认同,也表现得很活泼,适当玩闹一下,也是不犯戒的。总之,不是你有玩闹的欲望,而是从利他的角度去做。

  “若他有情猜阻菩萨内怀嫌恨、恶谋憎背,外现欢颜,表内清净,如是一切皆无违犯。”或是其他有情对菩萨有成见,看见了不想理会,菩萨为了让他打消误解,特意表现得很欢喜,以示自己内心清净,与他没有任何对立。在这些情况下,即使菩萨表现得有些夸张,近乎掉举,但前提是为了利他,都是不犯戒的。

  第十二,倒说菩萨法戒
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起如是见、立如是论:菩萨不应忻乐涅槃,应于涅槃而生厌背;于诸烦恼及随烦恼不应怖畏而求断灭,不应一向心生厌离。以诸菩萨三无数劫流转生死,求大菩提。若作此说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何以故?如诸声闻于其涅槃忻乐亲近,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,如是菩萨于大涅槃忻乐亲近,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,其倍过彼百千俱胝。以诸声闻惟为一身证得义利,勤修正行,菩萨普为一切有情证得义利,勤修正行。是故菩萨当勤修集无杂染心,于有漏事随顺而行,成就胜出诸阿罗汉无杂染法。

  第十二条是“倒说菩萨法戒”,因为错误知见,颠倒地解说菩萨法,这样就会误导众生。

  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起如是见、立如是论。”如果菩萨行者安住于菩萨戒,却有这样的错误认识。见不仅代表一个人的观点,还是行为的指导。有什么样的见地,就会有相应的行为。如果见地颠倒,就会从头一错到底。对于菩萨行者来说,什么样的见地是颠倒的?这里说到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,就是怎么来认识涅槃和烦恼。

  “菩萨不应忻乐涅槃,应于涅槃而生厌背;于诸烦恼及随烦恼不应怖畏而求断灭,不应一向心生厌离。”他们认为:菩萨行者不应该向往涅槃,追求涅槃,甚至应该对涅槃心生厌离。另一方面,菩萨没必要对根本烦恼和随烦恼感到厌离和怖畏,没必要一心断除。我们知道,学佛要断烦恼,证涅槃,但这些人提出,菩萨行者发心在无量劫中度化众生,不需要断烦恼、证涅槃。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,是对菩萨“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”的错误解读,以为“不住涅槃”是不证涅槃,既然如此,也就不需要断烦恼了。

  “以诸菩萨三无数劫流转生死,求大菩提。”事实上,这个观点是错误的。菩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,都是为了出离轮回,圆满菩提。这是菩萨道修行的目标所在。生死轮回不仅是一种现象,其根本在于内心的惑业。只有解除惑业,才能成就菩提,圆满智慧和慈悲。所以说菩萨不要断烦恼、证涅槃的言论,和菩萨道修行是相违的。

  “若作此说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何以故?”如果菩萨行者认同并传播这样的观点,就违犯了菩萨戒,并且是染污的违犯。因为这是恶见,是在无明基础上产生的错误知见。为什么这种观点是绝对错误的?下面就对声闻和菩萨的修行加以对照,来说明这个问题。

  “如诸声闻于其涅槃忻乐亲近,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。”他们觉得追求涅槃、厌离生死、断除烦恼是声闻乘的修行,而菩萨以轮回为战场,是轮回中的勇士,应该永远在生死中,和众生在一起。

  “如是菩萨于大涅槃忻乐亲近,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,其倍过彼百千俱胝。”众生因为惑业在轮回中,被业力系缚,完全不能自主。而菩萨是出于利他的悲愿留在世间,虽然示现在轮回中,但他不仅自己要解除惑业,还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,解除惑业。为了救度众生,菩萨对涅槃的向往,对烦恼的厌离,其程度远远超过声闻百千万倍。俱胝是千万的意思,即超过声闻千万倍。如果内心没有平息烦恼惑业,不具备解脱自在的能力,就是“泥菩萨过河,自身难保”,根本无法在轮回中度化众生。也就是说,菩萨只有彻底解除烦恼,究竟证悟涅槃,才有资格在轮回中不迷失。

  “以诸声闻惟为一身证得义利,勤修正行,菩萨普为一切有情证得义利,勤修正行。”声闻只是为了自身利益,尚且要勤修戒定慧。菩萨不仅要为自己,还要为普天下的众生,更应该精进修行,断除烦恼。

  “是故菩萨当勤修集无杂染心,于有漏事随顺而行,成就胜出诸阿罗汉无杂染法。”无杂染心,即超越轮回、证悟涅槃的心。有了这样的心,一方面可以超越轮回,一方面可以证悟涅槃,所以菩萨必须努力修习无杂染心。具备这样的心行基础,才能在有漏的世间随顺而行,做到出淤泥而不染。所以,菩萨对无杂染心的需求,远远超过阿罗汉对这种心行的需求。

  这条戒非常重要,涉及菩萨道的修行。只有在正见指导下,我们才能正确地修习菩萨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