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“瑜伽菩萨戒”讲记

济群法师

第二节  释受戒法

  “瑜伽菩萨戒”戒品大体由三部分组成。第一是“释所受戒”,即三聚净戒,是菩萨戒的重要内容。第二是“释受戒法”,即菩萨戒的羯磨受戒方法。任何一种戒都要通过受戒之后,对我们才是有效的。第三是“释守护法”,是关于菩萨戒的戒相差别。我们成为菩萨行者之后,应该遵循哪些行为规则,是戒相所阐述的,具体且可操作。除了这三大内容,《戒品》还对菩萨戒作了一些相关说明,属于辅助性的。

  前面已经讲了第一部分,我们通过对三聚净戒的学习,看到菩萨戒的博大精深,广大无边,就能对此生起信心,希望成为菩萨行者,这就需要通过受戒取得菩萨资格。第二部分是关于如何受戒的内容,叫作“释受戒法”。

  我们知道,佛弟子有七众之分,每种身份都是通过受戒取得的,每种戒都有相应的受戒法。受了五戒,才能成为五戒弟子;受了沙弥戒,才能成为沙弥;受了比丘戒,才能成为比丘。我们要获得菩萨资格,同样要受菩萨戒。汉传佛教属于大乘,所以对中国佛教徒来说,菩萨戒非常重要,关系到我们能否成为真正的大乘行者。

  长期以来,在汉传佛教系统中,大乘精神并没有得到有效弘扬。我们虽然学的是大乘,自以为大乘行者,但有没有真正落实大乘精神?其实未必。之所以这样,和受菩萨戒有一定关系。

  印度早期佛教有很多部派,对戒律有不同解读,所以声闻戒传入中国时,出现了有部律、十诵律、四分律、五分律等。菩萨戒传入中国之初,也有两大流派。一是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翻译的“梵网菩萨戒”。前面说过,汉传佛教历来推崇《华严》《法华》。“梵网菩萨戒”为顿立戒,和《华严》属于同一思想体系,自古就深受重视。二是南北朝时由昙无忏传入的《地持经》,属于《瑜伽师地论》的一部分,和我们所学的内容为同本异译。玄奘三藏翻译《瑜伽师地论》后,将戒品中关于菩萨戒的内容单独摘录,即“瑜伽菩萨戒”。可惜的是,它也和唯识教法一样,并没有在中国得到大力弘扬。直到民国年间,才由太虚大师开始重视并大力倡导“瑜伽菩萨戒”。

  受戒和持戒是密切相关的,即“受随相应”。也就是说,我们受了什么系统的菩萨戒,就要持与之相关的戒条。从“梵网菩萨戒”和“瑜伽菩萨戒”的对机者来看,前者是卢舍那佛为释迦牟尼佛及诸大菩萨所说,属于大菩萨的境界;后者是弥勒菩萨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说,和我们的心行更接近,开遮也更为善巧。所以在当今教界,推广“瑜伽菩萨戒”具有特殊意义。

  以下,从“请白、修集资粮、劝速授戒、修胜欢喜、问障难、正行法、结行法”七个方面,讲述“瑜伽菩萨戒”的受戒法,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受戒,才能成为合格、如法的菩萨行者。

一、请白

  若诸菩萨欲于如是菩萨所学三种戒藏勤修学者,或是在家,或是出家,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已。当审访求同法菩萨,已发大愿,有智有力,于语表义能授能开。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,先礼双足,如是请言:我今欲于善男子所,或长老所,或大德所,乞受一切菩萨净戒。惟愿须臾不辞劳倦,哀愍听授。

  第一是“请白”,就是选择一位戒师为我们传授菩萨戒。

  “若诸菩萨欲于如是菩萨所学三种戒藏勤修学者。”如果想成为菩萨行者,首先要了解菩萨应该学习的三种戒藏,即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饶益有情戒。勤修学,就是努力精进地修学。这里有个问题:如果我们没受菩萨戒,能不能学习并实践三聚净戒?答案是可以的。那么,受不受戒有什么区别?如果我们没受戒就学习这些戒条,觉得这些要求很好,还可以进一步依此实践。但这种实践有一定自由性,今天想实践就实践,明天不想实践就不实践。但受了菩萨三聚净戒之后,已在十方诸佛菩萨前宣誓,力量是不一样的,会对自己有督促、推动、约束的作用。因为这是菩萨行者必须做的,没有可做可不做的选择。所以,如果我们要精进修学三聚净戒,不是自己随便看一看、实践一下就行了,而要得到菩萨戒的传承。

  “或是在家,或是出家。”按“瑜伽菩萨戒”的要求,出家众、在家众都可以受菩萨戒。如果按“梵网菩萨戒”,范围就更宽了,包括黄门、奴婢等各种身份,乃至动物都可以受,前提是“但解法师语者”。如果一只猫并不想受菩萨戒,也听不懂法师授戒时所说的内容,受戒就不能成立。

  “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已。”我们受戒之前,首先要发菩提心。关于这个问题,《瑜伽师地论》和《显扬圣教论》都说到,一个人确定以“成就无上菩提、利益一切众生、帮助众生走向觉醒”作为人生目标后,需要找一位菩萨和尚,在他面前宣誓:我要以成就无上菩提、利益一切众生作为尽未来际的生命目标。这就是菩提心戒,是受菩萨戒的前提。在印度和藏传佛教中,都有传授菩提心戒的仪轨。

  汉传佛教盛行顿悟,不讲究基础次第,唯论见性成佛,受戒方面同样存在这个问题。我们觉得受菩萨戒包含着菩提心,一次性搞定即可。其实,这是把菩提心弱化了。虽然我们受菩萨戒时,戒师会问“你发菩提心没有”,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菩提心是什么,就回答“发了”,似乎这只是受戒流程之一,并不知道,发菩提心是受菩萨戒不可或缺的前提。我觉得,对菩提心重视不够,对大乘精神认识不足,是汉传佛教大乘精神被弱化的重要原因。

  大乘精神是什么?很多人以为,我学了大乘经典,知道大乘见地,修习大乘法门,必然就是大乘行者。其实不然。真正的大乘学子,一定要发菩提心。这才是大乘的不共思想。正是看到大乘精神被弱化的原因,我特别根据大乘经论编写了菩提心的传授和修习仪轨,大力弘扬菩提心精神。前些年,我还让研究所学员把《大藏经》中关于菩提心的内容全部搜集出来。在《涅槃》《华严》《法华》《楞严》《般若》等经典中,都讲到菩提心的内容,简直是汗牛充栋。可以说,任何大乘法门的建构都离不开菩提心,任何大乘学人的修行都要以菩提心为根本。

  我们希望成为菩萨行者,首先要确立大乘志向,发起愿菩提心。你有没有立志成为大乘学子?有没有立志以成就无上菩提、利益一切众生作为尽未来际的使命?确立这个愿望非常关键,绝不是说一说就可以的,而要发自内心地生起这个愿望。就像我们出家,必须确立以解脱为目标;成为大乘行者,不仅要自己解脱,还要带领一切众生走向解脱,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。这个愿望决定了未来生命的发展。我们有没有确立这样一种愿望?如果没确立,生命走向将非常模糊。

  这里讲的“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已”,代表着我们确定了这个愿望,确定以成就无上菩提、利益一切众生作为生命目标。我们发起这样的弘愿,还要进一步受菩提心戒,在十方诸佛菩萨前宣誓。这一步很重要,我们之所以缺失大乘精神,就是把这个环节弱化了。

  发愿之后,需要找到一位戒师为我们授菩萨戒。谁可以当菩萨戒的戒师?从最高层面看,真正的戒和尚是释迦牟尼佛,文殊、弥勒等诸大菩萨是我们的羯磨和尚、教授和尚,还有十方诸佛是我们的尊证师,一切菩萨是我们的同学。看看,一受菩萨戒马上就升级了,因为我们已加入菩提道的系统。

  菩萨戒是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,然后由历代祖师大德代代相传,传到今天。这个过程是有传承的。所以在现实中,我们需要找到一位和尚为依止,他既是菩萨戒的传承者,同时可以为我们授戒,作为我们受菩萨戒的见证。这位现实中的菩萨要具备什么条件?

  “当审访求同法菩萨。”受菩萨戒,不是随便找一位戒和尚给自己授戒,而是有要求的。这就必须审查并寻找同法菩萨。同法即同道,他一定是大乘行者,是菩萨道的实践者,肩负菩萨戒的传承。如果他是声闻行者,即使修行再好,但自己没受菩萨戒,就不可以给我们授戒。此外,还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。

  “已发大愿。”首先是已经发起大愿,具有菩提心,否则就不是真正的菩萨,可能只是相似、冒牌的菩萨。根据菩萨戒的规定,菩萨行者虽然犯了戒,甚至破了根本戒,但只要没有舍弃愿菩提心,还可以再受戒,还有机会成为菩萨行者。但舍弃愿菩提心的话,就没机会了。所以我们选择戒和尚时,最关键的一点,是已发大愿。

  “有智有力。”我们找到的菩萨不仅要有愿菩提心,而且要有智慧,有能力,能深入理解大乘菩萨道的教法和戒律,依法实践,心行具足力量。

  “于语表义能授能开。”不仅自己理解教法,践行戒律,同时还懂得怎样把它们开显出来,为大家解说。如果你找到的戒和尚,虽然自己实践得很好,但没法和你说,也是不行的。另一方面,他还懂得怎样为你传授菩萨戒。

  总之,我们所找的菩萨必须具备四德,即四个条件:一是同法菩萨,二是已发大愿,三是有智有力,四是于语表义能授能开。下面还会讲到,我们选择戒师时,哪些人不能选,比如对菩萨戒没有信心,不能很好地实践菩萨戒等。这里主要为我们提供一个正面条件。

  “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,先礼双足,如是请言。”作为戒子,找到具备四德的同法菩萨,要以恭敬、虔诚之心礼敬跪拜,说一番请求的话。

  “我今欲于善男子所,或长老所,或大德所。”请求菩萨为自己授戒时,首先要根据对方的身份有个称呼,或是善男子;或是长老,不一定年纪很大,主要是有戒腊和德行;或是大德,即德高望重者。这里特指能按菩萨戒实践的人。

  别解脱戒必须由出家众传授,但菩萨戒的戒师不一定是出家众,在家菩萨也可以当戒和尚,关键是具备以上所说的同法菩萨等四个条件。如果有具备条件的出家众,当然是最好的,没有的情况下,在家众也有资格做戒师。

  “乞受一切菩萨净戒。”乞受,即发心乞戒。道宣律师在《行事钞》讲到羯磨受戒的条件,包括能受戒的主观因素,所受戒的客观条件,分别是能受有五、所对有六、发心乞戒、心境相当、事成究竟。其中,第三点发心乞戒非常重要。受戒者必须真诚、殷切地希望得到菩萨戒体。

  “惟愿须臾不辞劳倦,哀愍听授。”须臾,很短的时间。请师后,发心者向戒师请求说:劳驾您花一点时间,不辞劳苦,以悲愍心为我传授菩萨戒。学法必须请法,受戒同样要请师。

二、修集资粮

  既作如是无倒请已,偏袒右肩,恭敬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世尊,已入大地,得大智慧,得大神力诸菩萨众,现前专念彼诸功德。随其所有功德因力,生殷净心或少净心。

  第二是“修集资粮”。我们请求受戒,要修什么资粮呢?前面讲到,我们受菩萨戒,加入菩萨道的系统,不只是从眼前的戒师那里得戒,更主要是从十方诸佛菩萨那里得戒。我们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戒和尚,以文殊、弥勒及十方诸佛菩萨为师友。所以受菩萨戒之前,必须修恭敬,修供养,和十方诸佛菩萨建立连接,请求他们的认可、加持、证明。

  “既作如是无倒请已,偏袒右肩。”首先是祈请眼前的戒师。请求时,需要偏袒右肩,这是出家人的外在威仪,以示尊重。

  “恭敬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世尊,已入大地,得大智慧,得大神力诸菩萨众。”接着要恭敬供养十方三世诸佛及登地的菩萨。已入大地,指已进入十地修行的大菩萨。菩萨修行过程中有十地,通达空性后,初地为欢喜地,然后依次是离垢地、发光地、焰慧地、极难胜地、现前地、远行地、不动地、善慧地、法云地。这些地上菩萨成就了高尚人格,充满大智慧、大慈悲、大解脱、大自在。

  “现前专念彼诸功德。”我们忆念佛菩萨功德,生起见贤思齐之心,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人。受菩萨戒,就意味着我们加入佛菩萨的队伍中,成为圣贤的一分子,向这个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。这种思维非常重要,一方面,可以使我们对菩萨戒生起信心和渴求;另一方面,这种虔诚、恭敬、供养之心,意味着把心打开,发起和佛菩萨同样的愿力,就能和佛菩萨建立连接。如果没有开放的心,凡夫就会把自己封闭在我执我见中,无法和佛菩萨相应。就像外面的太阳很大,可我们把自己关在屋子里,就无法照到阳光。

   “随其所有功德因力,生殷净心或少净心。”我们忆念佛菩萨功德的过程中,生起殷重、清净而不是染著的信心。这种净信是建立在思维佛菩萨功德的基础上。

三、劝速授戒

  有智有力胜菩萨所,谦下恭敬,膝轮踞地,或蹲跪坐,对佛像前作如是请:惟愿大德,或言长老,或善男子,哀愍授我菩萨净戒。

  第三是“劝速授戒”。请师之后,恳请戒和尚快快给我授戒,因为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成为菩萨行者。

  “有智有力胜菩萨所,谦下恭敬,膝轮踞地,或蹲跪坐。”发心者面对有智有力的菩萨戒师,以谦下、恭敬之心再次请求。膝轮踞地和蹲跪坐,都是指身体的威仪,包括长跪和蹲跪。汉地主要是长跪,南传地区还有蹲跪。

  “对佛像前作如是请。”请师不仅是请眼前的戒师,同时也要请求十方诸佛菩萨加持,为我们授戒、见证,所以要对着佛像祈请。 

  “惟愿大德,或言长老,或善男子,哀愍授我菩萨净戒。”虽然对着佛像,还是要请求眼前的戒和尚,希望大德,或长老,或善男子,以慈悲心为我传授菩萨净戒。真正请师时不必说那么多称呼,大德、长老、善男子任选其一即可,或是“大德哀愍授我菩萨净戒”,或是“长老哀愍授我菩萨净戒”,或是“善男子哀愍授我菩萨净戒”。

  前面讲到,受戒要有求戒之心。如果不是对菩萨戒非常渴求,是无法产生戒体的。《道次第》说,闻法要离覆器、垢器、漏器三种过失。就像器皿,如果倒覆过来,水就倒不进去。发心乞戒,意味着把五蕴身心的器皿向上,以开放的心态,对戒生起净信和渴求,希望得到戒体。这种信心和渴求决定了我们能否得到戒体。道宣律师在《行事钞》中也说到,有殷重心,才能得到无作戒体;没有殷重心,即使完成受戒的过程,也只能得到有作戒体。二者的力量完全不同,直接关系到我们将来能否如法持戒。

  菩萨戒的发心乞戒,意味着我们真正生起了菩提心,认识到菩萨道修行对生命觉醒的重要性,绝不是简单的事。前提在于,我们已经深刻意识到轮回是苦,意识到菩提道对生命成长的重大意义,才会发自内心地想要得戒。通常,发心乞戒要请求三遍,表示恳切、强烈的愿望。

四、修胜欢喜

  如是请已,专念一境,长养净心:我今不久当得无尽无量无上大功德藏。即随思维如是事义,默然而住。

  第四是“修胜欢喜”,继续通过思维,长养对受戒的欢喜心。

  “如是请已,专念一境,长养净心:我今不久当得无尽无量无上大功德藏。”请师之后,我们还要专心忆念菩萨戒的殊胜,观想佛菩萨的功德,思维受持菩萨戒可以开发生命蕴含的觉悟潜质,使自己成为佛菩萨那样功德圆满的圣者。我们想着马上要得到这些宝藏,越想越欢喜。这种思维可以进一步引发对菩萨戒的殷重心,增强对受戒的渴求心。

  “即随思维如是事义,默然而住。”思维菩萨戒对提升生命的意义,全然忆念这一殊胜功德,然后把心安住于菩萨戒的功德上。这是从思维修到安住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