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“瑜伽菩萨戒”讲记

济群法师

  ·修不放逸

  于诸善品恒常勇猛精进修习,于身语意住不放逸。

  “于诸善品恒常勇猛精进修习。”诸善品,主要指菩萨修习的六度四摄。对于这些内容,菩萨要勇猛精进,而且是长时间地勇猛精进。修道如一人与万人战,不是你死我活,就是我死你活。当我们面对自身的强大串习、外在的种种诱惑,必须精进不懈,才能保持正知正念。精进中有一条叫披甲精进,就像战士面对千军万马,如果不勇敢的话,随时会被对方置于死地。只有身披铠甲,奋勇无畏,才能所向披靡。从轮回走向解脱同样如此,否则很容易被串习左右。所以在走向觉醒的过程中,精进不可或缺。

  “于身语意住不放逸。”要让自己的身语意三业安住在不放逸中。怎么才能不放逸?关键是保持正念,比如把自己安住在戒律上,安住在正念上,不被贪嗔痴左右。

  ·修资粮道所依之善

  于诸学处正念正知,正行防守,密护根门,于食知量,初夜后夜常修觉寤。亲近善士,依止善友。于自愆犯,审谛了知,深见过失。既审了知,深见过已。其未犯者,专意护持。其已犯者,于佛菩萨、同法者所至心发露,如法悔除。

  这部分所说的,主要是菩萨道的前行,即进入正行之前的基础。

  “于诸学处正念正知,正行防守。”学处即菩萨行者应该遵循的三聚净戒,对这些内容要保持正念正知。正念是提醒自己依戒实践,正知是知道“此应作,此不应作”,对哪些属于持戒的范畴,哪些属于犯戒的范畴,都要清清楚楚,使所行安住在该做的事情上。这里的正念正知是从意业来说,正行防守是从身业来说,必须如法持戒。

  “密护根门。”时时守护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。我们知道,当六根面对六尘时,很容易引发贪嗔痴。这就必须在根尘接触的过程中保持智慧观照,就像守门员一样,让烦恼没有进攻的机会。

  “于食知量。”根据身体的实际需要吃饭,对食物不起贪嗔之心,不多吃也不少吃。同时在吃的时候保持觉知,清楚地知道每一次咀嚼,专注于此,让吃饭成为训练正念正知的增上缘。

  “初夜后夜常修觉寤。”觉,是保持警觉。寤,指清醒的状态,同悟。佛教中,将一天24小时分为昼夜六时。初夜为晚上6点到10点,后夜为凌晨2点到6点。在这些时间还要继续禅修,即使在中夜睡觉时,也要带着警觉入眠,继续保持觉察,这也是一种禅修方式,而不是在睡觉时完全放逸。

  “亲近善士,依止善友。”修习菩萨道的过程中,我们要选择身边的同修道友,亲近并依止善知识。这样才能对自己产生正面影响,提醒、帮助并引导我们如法修行,是重要的增上缘。

  “于自愆犯,审谛了知,深见过失。”愆犯,即过失,违犯戒律。从菩萨戒来说,过失包括两方面,摄律仪戒中,做了不该做的事,是一种犯戒;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中,应该做的事没有去做,同样是犯戒。作为菩萨行者,我们对该做和不该做的要保持觉察,看看自己违犯了没有。同时要清楚地看到,这些错误做法给生命带来的过患。

  “既审了知,深见过已。其未犯者,专意护持。”通过观察、思维,深深知道犯戒的过失。对自己尚未违犯的戒条,能专心护持,绝不违犯。

  “其已犯者,于佛菩萨、同法者所至心发露,如法悔除。”对已经违犯的戒条,我们要在佛菩萨及共同修习菩萨道的同法者面前,以至诚心坦陈发露,并以如法的方式悔除罪业。

  第三,摄义

  如是等类,所有引摄、护持、增长诸善法戒,是名菩萨摄善法戒。

  “如是等类,所有引摄、护持、增长诸善法戒,是名菩萨摄善法戒。”以上是摄善法戒要做到的八个方面,包含引摄、护持、增长三项功能。引摄是引发和摄受,通过受持这些戒律,可以引发止观修行,开启智慧;护持是让没有生起的善心善行得以生起,已经生起的善心善行不会失去;增长是让所修善法增长广大。在菩萨道修行过程中,具有引摄、护持、增长功能的善法,就属于摄善法戒。我们应该熟悉这些内容,时常忆念。

  3.饶益有情戒

  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?当知此戒略有十一相。何等十一?
 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,与作助伴。于诸有情随所生起疾病等苦,赡侍病等,亦作助伴。
  又诸菩萨依世出世种种义利,能为有情说诸法要,先方便说,先如理说,后令获得彼彼义利。
  又诸菩萨于先有恩诸有情所,善守知恩,随其所应,现前酬报。
  又诸菩萨于堕种种狮子、虎狼、鬼魅、王贼、水火等畏诸有情类,皆能救护,令离如是诸怖畏处。
  又诸菩萨于诸丧失财宝、亲属诸有情类,善为开解,令离愁忧。
  又诸菩萨于有匮乏资生众具诸有情类,施与一切资生众具。
  又诸菩萨随顺道理,正与依止,如法御众。
  又诸菩萨随顺世间事务言说,呼召去来,谈论庆慰,随时往赴,从他受取饮食等事。以要言之,远离一切能引无义违意现行,于所余事心皆随转。
  又诸菩萨若隐若露,显示所有真实功德,令诸有情欢喜进学。
  又诸菩萨于有过者,内怀亲昵,利益安乐,增上意乐,调伏、诃责、治罚、驱摈,为欲令其出不善处,安置善处。
  又诸菩萨以神通力,方便示现那落迦等诸趣等相,令诸有情厌离不善,方便引令入佛圣教,欢喜信乐,生希有心,勤修正行。

  接着介绍饶益有情戒。

  “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?当知此戒略有十一相。何等十一?”什么是菩萨的饶益有情戒?因为饶益有情不是一句空话,必须有实际行动,到底有哪些行动?包括哪些方面?《戒品》中以十一相来说明,到底是哪十一种?

  第一,与作助伴。菩萨要做众生的助伴,以此帮助他们。其中包括两方面,一是协助事业发展,二是救济困苦众生。

  “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,与作助伴。”首先是作为有情的事业助伴。那是不是说,众生从事任何事业,菩萨都要和他们一起做,都要去帮助他们呢?事实上,这个助伴是有前提的,就是能给对方带来利益。比如世间的正当事业、慈善事业,或出世间的解脱和菩提事业。菩萨看到众生从事这些有益的事业时,要主动帮助,积极参与。

  “于诸有情随所生起疾病等苦,赡侍病等,亦作助伴。”此外,菩萨看到众生身处疾病等痛苦中,尤其是没人照顾的情况下,要去做赡病人,看护并帮助他们。

  第二,为说法要。菩萨要为众生宣说佛法,以此饶益对方。虽然佛法的最高境界是无所得,但从世俗意义上说,学佛也是有利益的,包括暂时和永久的利益,世间和出世间的利益。因为菩萨知道众生不肯做没利益的事,所以为他们开示种种法要,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利益,如何才能得到世间的暂时利益、生命的永久利益。

  “又诸菩萨依世出世种种义利,能为有情说诸法要,先方便说,先如理说,后令获得彼彼义利。”菩萨引导众生的过程中要有善巧方便,根据众生的根机,先引发他们的兴趣,然后再如理说,如实说。或是先说暂时的世间利益,再说究竟的解脱利益,所谓“先说端正法,再说正法要”。这也是《维摩经》所说的“先以欲钩牵,后令入佛智”。总之,必须有善巧方便,才能令众生获得更多利益。

  第三,知恩报恩。菩萨对众生要有感恩心和报恩心。

  “又诸菩萨于先有恩诸有情所,善守知恩,随其所应,现前酬报。”菩萨对有恩于己的众生,要牢记不忘,然后根据对方的需要,以对他们最有利益的方式,尽快报答这份恩情。

  第四,令离怖畏。当众生处在怖畏、恐惧之中,帮助他们摆脱恐惧。

  “又诸菩萨于堕种种狮子、虎狼、鬼魅、王贼、水火等畏诸有情类,皆能救护,令离如是诸怖畏处。”菩萨看到众生被狮子、虎狼等野兽攻击,或是被妖魔鬼怪等特殊力量侵扰,或是被政治、黑社会等势力迫害,或是遭遇水火等自然灾害。总之,当众生处于灾难和恐惧的时候,菩萨要帮助他们脱离险境,解除恐惧。这是实实在在的帮助,当然前提是根据自身能力来做。

  第五,开解忧愁。菩萨要对众生善加开导,令他们不再忧愁。

  “又诸菩萨于诸丧失财宝、亲属诸有情类,善为开解,令离愁忧。”菩萨看到众生失去财富,比如企业破产、因自然灾害受损等;或是看到众生失去亲属,比如父母、配偶、儿女等至亲死亡。遭受这些打击时,很多人会陷入悲痛。作为菩萨来说,要以慈悲心善巧开导,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和痛苦。

  第六,施与资具。菩萨要为有困难的众生作财布施。

  “又诸菩萨于有匮乏资生众具诸有情类,施与一切资生众具。”菩萨看到有些众生极度贫困,甚至连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,就要尽己所能,布施对方所需的饮食、用品,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。

  第七,如法御众。这里主要指管理寺院、住持道场。

  “又诸菩萨随顺道理,正与依止,如法御众。”作为菩萨行者,要通过你的管理和引导为大众带来利益,而不是通过道场为自己谋利。管理有如法和非法之分,引导有正确和错误之别,这就涉及几个问题:管理的定位是什么?引导的目的是什么?做了什么样的管理和引导?随顺道理,是指菩萨住持道场时,要随顺三乘教法之理,以及管理寺院的原则。正与依止,是为寺院僧众提供所需的生活条件,以及修行的依止和引导。如法御众,是依戒律如法管理大众。

  第八,如随心转。菩萨要随顺有情的愿望做事。《普贤行愿品》的十大愿王中,有一条是恒顺众生。有人听到恒顺众生,以为众生有要求我们都得满足。事实上,恒顺是有标准的,必须是善法,否则就麻烦了。如果有人要杀人放火你也恒顺,就不知顺到哪里去了。随喜也是同样,我们要随喜众生的善行功德,但不随喜恶行。这一条,既指出了随顺的内容,也指出了不该随顺之处。

  “又诸菩萨随顺世间事务言说,呼召去来,谈论庆慰,随时往赴,从他受取饮食等事。”菩萨可以在哪些方面随顺众生呢?比如和世人一起讨论事务,或是他们有喜庆丧葬等事需要帮忙招呼,或是他们需要你的安慰和支持,或是他们要请你吃饭之类,菩萨都是要随顺的。一方面,他们确实需要你的帮助;另一方面,你可以和众生结欢喜缘,便于今后引导他们走上解脱道和菩提道。总之,菩萨要处处为人民服务,包括与之应酬等事。但这不是没有原则的,下面两句就告诉我们什么不能做。

  “以要言之,远离一切能引无义违意现行,于所余事心皆随转。”总的来说,菩萨随顺的标准,就是远离一切没有利益的行为,以及引发这些行为的因缘。我们要观察,自己的随喜和随顺对有情有没有真正的利益?会不会有负面作用?如果有情从事不如法甚至是犯法行为,就不可以随顺。此外,只要是正当的生活所需,菩萨都要随顺并帮助他们。

  第九,显示功德。菩萨引导众生的前提,是得到他们的认同,否则他们就不可能听你的。所以菩萨的显示功德,不是为了自我标榜,而是为了利益众生。

  “又诸菩萨若隐若露,显示所有真实功德,令诸有情欢喜进学。”菩萨为了得到众生的认同,可以用隐秘或显露的方式,来彰显自己的功德和能力,让有情心生欢喜,愿意跟随你修学。这里需要看清楚,你是为了自我表现,还是出于对众生的慈悲,目的是让众生对你所说的法具备信心,从而引导众生。如果是前者,甚至为了得到名闻利养而表现,就变成邪命了。这点至关重要,发心变了,行为的性质也会改变。

  第十,调伏有过众生。对于有过失甚至犯罪的众生,菩萨要去调伏他们,不能因为看到众生有错就不理他,舍弃他,否则慈悲是不圆满的。

  “又诸菩萨于有过者,内怀亲昵,利益安乐,增上意乐。”菩萨对那些有过失、犯戒或犯罪的众生,不能排斥,更不能讨厌,而要怀着亲切、关爱的心,想着怎样才能帮助他们,给他们带去利益和安乐。增上意乐就是强大的意愿,对众生充满慈悲,一心想要帮助这个众生,不是随意地做一做。

  “调伏、诃责、治罚、驱摈。”菩萨帮助众生的方式有很多种。只有轻微过失的,可以指出过错,让他们认识到问题所在。罪过比较轻的,可以口头批评,但纯粹出于慈悲,不带丝毫嗔恨,否则就达不到效果,也会让对方心生抵触。罪过相对重的,可以进行惩罚,比如跪香等。罪过更重的就要驱摈,比丘戒中叫作摈出,就是暂时把他们赶出寺院半年或一年,令其自我反省。

  “为欲令其出不善处,安置善处。”菩萨的利他行不仅有摄受,也有折伏。不管什么调伏方式,都是出于慈悲,是为了帮助众生改变不善的串习和行为,将他们安置在善行中。如果不这么做,菩萨是会犯戒的,相关道理下面会说到。

  第十一条,示现神通。菩萨为了度化众生的需要,特殊情况下可以示现神通。

  “又诸菩萨以神通力,方便示现那落迦等诸趣等相,令诸有情厌离不善,方便引令入佛圣教,欢喜信乐,生希有心,勤修正行。”那落迦,地狱的音译。对那些罪大恶极、死不悔改的众生,菩萨可以适当示现神通,比如为他显一显地狱相,带他到地狱走一走,让他对恶道之苦心生恐惧,再也不敢作恶。有些人不见棺材不掉泪,必要时可以运用特殊方式加以引导,让他们对三宝生起欢喜心,对修学生起希有心,引导他们走上菩萨道。

  以上,简要介绍了三聚净戒的内涵,摄律仪戒主要立足于七众别解脱戒,摄善法戒的内涵有八相,饶益有情戒则包括十一种修行,主要提供纲领性的内容。后面还有四重四十三轻戒,也是建立在三聚净戒的基础上,但对每条做法有更详细的规定,并有判罪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