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普贤行愿品》讲记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学佛是为了成佛

  我随一切如来学,修习普贤圆满行, 供养过去诸如来,及与现在十方佛。
  未来一切天人师,一切意乐皆圆满, 我愿普随三世学,速得成就大菩提。

  这两个偈颂,是对第八大愿“常随佛学”的总结。
  “我随一切如来学,修习普贤圆满行,供养过去诸如来,及与现在十方佛。”常随佛学,就是时时以释迦牟尼佛为榜样,生生世世,追随不舍。我们不仅要向本师释迦牟尼佛学习,也要向一切成就无上菩提的诸佛世尊学习。同时,依照《普贤行愿品》指示的法门,精进修习十大愿王,以清净如法的修行,供养三世诸佛,供养十方如来。
  “未来一切天人师,一切意乐皆圆满。”我们为什么要向佛陀学习呢?因为他的起心动念和言行举止无不与真理相应,与智慧相应,与道德相应。佛陀不仅福慧圆满,而且悲心圆满。不仅自己了脱生死,还以无量悲心救度众生,使之解脱。佛陀的悲心,不限于一人一事、一国家一地区,而是遍及一切世界,一切众生,一切苦难。凡是佛陀所显现的,皆如十五月亮般究竟圆满,堪为一切人天导师。而作为凡夫来说,从内心所想,到外在所行,总是充满妄想、烦恼,甚至夹杂各种损人利己的想法。这种意乐是有缺陷的,不圆满的。常随佛学,就是依佛陀的身口意三业不断修正心行,从而转识成智,转染成净,将不圆满的心行逐渐转为圆满。
  “我愿普随三世学,速得成就大菩提。”因为佛陀的德行是如此圆满,因而,我们愿意追随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一切诸佛,从而迅速成就菩提。再以种种方便,弘扬佛法、救度众生。

佛陀的悲心

  所有十方一切刹,广大清净妙庄严, 众会围绕诸如来,悉在菩提树王下。
  十方所有诸众生,愿离忧患常安乐, 获得甚深正法利,灭除烦恼尽无余。

  这两个偈颂,是对第九大愿“恒顺众生”的总结。
  “所有十方一切刹,广大清净妙庄严。”一切刹,即一切国土。佛教认为,宇宙中有无量世界,其中又有无量佛国。这些诸佛教化的国土,每一处都广大无边、清净庄严,为人间所未见。常有人会问,阿弥陀佛成就的极乐世界如此殊胜,大家都心向往之,若是所有人都往生彼国,会不会人满为患?等到我要往生时,还能挤得下吗?其实,大可不必有任何担心。极乐国土其大无比,再多的人前往,也能容纳得下。
  “众会围绕诸如来,悉在菩提树王下。”诸佛出世,都有众多眷属围绕,所谓“一佛出世,千佛欢喜”。当他依愿力成就佛国时,有千千万万的诸大菩萨跟随,助其弘法度众。这两句,就为我们描写了这样一番情景:诸佛四周,还有无量菩萨围绕身边,共同聚集在巨大的菩提树王下。
  “十方所有诸众生,愿离忧患常安乐,获得甚深正法利,灭除烦恼尽无余。”成佛之后,并不是一劳永逸,还要积极救度十方世界微尘那么多的众生,将他们从困惑、茫然、痛苦、烦恼、忧患的深渊中解救出来。惟愿他们能离开烦恼忧患,获得正法的受用,灭除无尽烦恼,保有清净安乐。学佛最大的利益,就是开发智慧,断除烦恼。而不是像社会上许多人误以为的,是出现一些特殊功能之类。如果烦恼未除,具备某些超越常人的能力,反而破坏性更大,更容易造作恶业。对于学佛者而言,除了智慧和慈悲的成就,无须他求。在修行过程中,始终保持平稳的心态,不为外物牵引。用佛法智慧观照人生,随缘而又进取,做一个道德高尚、自利利他的人!

菩萨的愿望

  我为菩提修行时,一切趣中成宿命,常得出家修净戒,无垢无破无穿漏。
  天龙夜叉鸠槃荼,乃至人与非人等,所有一切众生语,悉以诸音而说法。

  学佛的最终目标是成佛,这就首先要发菩提心。从发心到成佛,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。在这漫长过程中,人们最担心的,往往是迷失自己,退失菩提心。虽然今生得以学佛,但修行没有把握的话,来生也许投生无佛之处。那样,即使在荣华富贵中,也难免继续造业流转。
  “我为菩提修行时,一切趣中成宿命。”这一偈颂,正是普贤菩萨对我们的慈悲提醒。为了在轮回路中不再迷失,我们要发愿:从修习菩提道开始,无论在哪一道的生死流转中,决不忘失初心。修学佛法,根基非常重要。有些人一走进寺院,就对这种清净环境生起向往;一听闻佛法,就对佛陀圣教深信不疑;一见到僧人,就油然而起敬意;一接触三宝,就像迷失的孩子找到慈父。这些都是宿世善根使然。而对于那些善根缺乏或尚未成熟者,却往往将寺院当做景点,将佛法当做迷信。不必说看了没什么感觉,即使对其耐心说法,也会不以为然,觉得佛法于己无关。两相对照,有力说明了发愿和根基的重要性。所以,我们要每天在佛前发愿:愿生生世世学佛修行,永不迷失这份慧根。
  “常得出家修净戒,无垢无破无穿漏。”垢,即染污,指犯轻戒。破,即破戒,指破根本重戒,将因此失去戒体。无穿漏,即不缺漏戒,说明持戒严谨,秋毫无犯。同时,发愿来生能出家修行,守持清净戒律,不使戒体有所染污、有所违犯、有所破坏。清洗罪业的方式,是通过忏悔进行自我谴责,就像衣服染上污点,可通过清洗恢复原貌。忏悔,就是清洗人格上的污垢。
  “天龙夜叉鸠槃荼,乃至人与非人等。”学佛不仅是为了个人解脱,还要心系一切众生,包括天、龙乃至人、非人等各类众生。关于这些众生,前面已做过详细介绍,此处不再重复。
  “所有一切众生语,悉以诸音而说法。”我们希望以佛法救度他们,希望自己具备各种音声、语言的能力,不仅能够流利使用全人类的各种语言,还能懂得飞鸟走兽,乃至一切众生的语言。依照各类众生的语言习惯和接受方式,为他们宣说妙法。使大家心开意解,明了佛法的真实意趣。

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

  勤修清净波罗蜜,恒不忘失菩提心,灭除障垢无有余,一切妙行皆成就。
  这一偈颂,主要为我们讲述修行的具体内容和方法。
  菩萨道的修行法门,表现于发心、行持两方面。菩提心,简单地说,就是普遍利益一切众生的愿望,正如四弘誓愿所说的那样: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;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”其精神与“恒顺众生”的大愿一脉相承。换言之,从发心、修行到成佛,全部围绕利益众生这一核心。 
  “勤修清净波罗蜜,恒不忘失菩提心。”波罗蜜为梵语,意为到彼岸。菩萨道的主要修行内容,为六波罗蜜,亦名六度。通过这六项修行法门,可使我们摆脱人生痛苦,抵达涅槃彼岸。普贤菩萨告诫我们:修习菩萨行,无非是精进修习清净的利他行,修习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。所谓清净,是在修行过程中没有私心杂念,不住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更重要的是,无论做什么,无论经过多少时间,也无论投生何处,永不忘失利益众生、成就佛道的发心。省庵大师《劝发菩提心文》中说: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根,是名魔业。”如果忘失菩提心而修行,那所修都是人天小果,有漏之因,并非菩提资粮。
  其实,六度的内容并不复杂。或许有人还会觉得,布施、禅定等是很多佛弟子都在做的,难道这就是菩萨行吗?难道这样就能成佛吗?须知,布施、禅定固然不难,难的是做得清净,做得圆满。以不同发心来做,这些行为既可能成为佛果资粮,也可能只是普通善行而已。比如修布施,或是为了炫耀富有,或是以此博得美誉,或是求得心理平衡。诸如此类,就不是清净的布施。清净的布施,须三轮体空,没有布施的自己,没有受施的对方,也没有所施的物品。虽然积极利益众生,但心中了无痕迹,不会居功自傲,觉得自己对众生有多少功劳。倘能不住于相,完全出于悲心而利他,才是真正的菩萨所行。
  “灭除障垢无有余,一切妙行皆成就。”障,即修行障碍,如通常所说的烦恼、所知二障,或烦恼障、业障、生障、法障、所知障五障。垢,是染污心行的烦恼杂染。菩萨道的修行,也是克服我执的有力手段。愿我们在修习过程中,一一灭除往昔至今的一切障碍,清除染污心行的垢秽,成就一切殊妙超胜的德行。

在生活中修行解脱

  于诸惑业及魔境,世间道中得解脱,犹如莲花不著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。
  这一偈颂,是以比喻方式总结修行原理。
  作为修行者,要从世间种种惑业和魔境中超越。仿佛莲花,虽生于污泥而不被其所污;仿佛日月,虽高悬空中而未住著于斯。我们也应像莲花、日月一般,虽身处红尘而洁身自爱,不被世俗不良环境所染,不为世间功名利禄所扰。
  有些在家居士总在埋怨修行环境不好,希望出家清修。如果我们是为寻求真理,为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而发心出家,确实值得赞叹。但若只是为了逃避现实,找个清静之地,那就有必要再检讨一下自己的发心,看看这究竟是不是佛陀所教导的出离心。生活在这个世间,不可能没有恩怨是非,没有矛盾烦恼,没有痛苦忧愁。一味躲避,并非佛法所提倡的。正确的应对,是以佛法智慧观照人生,改变心境。烦恼的根源,是来自我们的内心,而非外界环境。如果带着烦恼的心态,想去寻找摆脱烦恼的环境,只会使烦恼重重叠叠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心随境转是烦恼,放下烦恼就是菩提。
  此外,我们还应学会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。从前有位禅师,路遇一位正在唉声叹气的老太太。禅师上前询问原由。老太太一筹莫展地说:“我在发愁今天是晴还是阴。”禅师问:“晴如何?阴又如何?”答说:“我的两个女儿,老大嫁给做雨伞的,老二嫁给烧砖瓦的。如果天晴,大女婿的伞无人来买;如果下雨,二女婿的瓦又卖不出去。左右不是办法,叫我如何不愁?”禅师哈哈一笑:“你为什么不想着,天晴时二女婿的瓦生意兴隆,下雨时大女婿的伞销路大好。这样想的话,不论天晴下雨,都能开开心心。”这就是不同观念带来的不同感受。
  再看看古代哲人庄子是怎样对待人生变故的。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,有《庄子》一书传世,影响广泛。《庄子·至乐篇》记载:庄妻去世,惠子前去吊唁,却见庄子席地而坐,鼓盆而歌。惠子说:“夫妻一场,为你生儿育女,现在死去,你不哭也罢,却还鼓盆而歌,岂不是太过分了?”庄子说:“非也,她刚死时,我怎不悲伤?然推究起来,她起初本是没有生命、没有形体,甚至没有气息。后因道之变化而有了气,因气的变化而成形,因形的变化而有生命。现在,却又变化为死。这种生来死往的变化,就像四季交替。她已静静安息于天地间,而我还在哭哭啼啼,似乎不能通达生命之理,故不再哭泣。”这则故事也说明,痛苦和烦恼也是没有自性的,可随思想及心境的转化而改变。庄子起初也为亲人离去哀伤,后来又从万物生生不已的变化中观察到生死规律,从而放下执著,正视无常。
  学佛,关键是培养坦然面对人生的勇气,培养透视世间万象的超然。如果对什么都患得患失,对什么都不肯放下,这颗心又如何得到清净、得到安宁?所以,平时应以持戒、念佛、打坐培养定力,使心不被外境所动。随遇一境,就以观照力在一境中得解脱。苏东坡曾留下这样一首赞佛偈:“稽首天中天,毫光照大千;八风吹不动,端坐紫金莲。”所谓八风,是最具破坏力的八种境界,分别是利、衰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。利,是利益;衰,是损失;毁,是受到诽谤、伤害;誉,是得到表彰、奖励;称,是受到称扬、赞叹;讥,是遭受讥笑、嘲弄;苦,是身心的折磨、痛苦;乐,是快乐、舒畅。没有定力的人,很容易被这八种境界所转,不能自主。倘能以智慧观照八风,不被其假相所惑,就能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。
  禅宗的六祖慧能也很重视入世的修行,并在《坛经》中告诫弟子:“若欲修行,在家亦得,不由在寺。在家能行,如东方人心善;在寺不修,如西方人心恶。但心清净,即是自性西方。”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”将修行和现实生活相结合,法法是心,尘尘是道。主张随缘修行,随机参禅证悟,所谓“行亦禅、坐亦禅、语默动静体安然”。告诉我们,行住坐卧乃至吃饭穿衣、种地砍柴、游山玩水,无不是参禅悟道。如果离开现实生活而寻道觅法,反而会离道更远。《维摩诘所说经》中,也讲述了居于尘世而清净无染的典型。维摩诘居士资财广大,富甲一方,但他“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,虽处居家不著三界,示有妻子常修梵行,现有眷属常乐远离,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,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”。总之,虽示现入世而心无所染,超然尘外。
  从这个意义上说,入世与出世,烦恼与菩提,关键不在于环境,而在于我们的认识。如果不是从改变自身认识着手,不从树立正知正见着手,而是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修道环境,那么,很可能一辈子寻寻觅觅,也未必找到理想居所。一方面,环境是因人而异的,以挑剔的目光观察,再好的环境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;另一方面,在这个有漏的娑婆世界,不存在绝对的清净。所以说,修行要从改造自身心行做起,“心净则国土净”。当然,这么说不是要否定环境对于修行的作用。尤其是对于缺乏定力的初学者来说,如法的道场极为重要,可以通过大众熏修和环境力量来约束身心。但这只是修行的重要助缘,不是根本,更不是唯一。
  此外,善知识对修行也有着莫大助益。因为有善知识指引,而能听闻正法,如理思维,法随法行。所谓“亲近善知识,依法得解脱”。
  世间的许多烦恼,都是人们自己找来的。比如有些家庭,本身条件不错,但攀比心重,见别人有什么就也想要什么,结果整日烦恼重重。同样的条件,为什么其他人能过得欢喜自在呢?就是不同心境造成的。有个故事说,两家主妇一起聊天,一个说:“我看你们夫妻恩爱,为什么我家天天吵架呢?”另一个说:“我家处得和睦,是因为我俩都是坏人;而你们爱吵架,是因为你俩都是好人。”问者不明所以,她就解释说:“比如家中摔坏一件贵重物品,这个说是自己不对,那个也说自己不对,这样哪能吵得起来?而你们都觉得自己是好人,错的都是别人,自然就要发生争执。”由此可见,只要双方改变观念,改变以自我为中心,尽可能地尊重、理解对方,家庭就和睦了。此外,烦恼与否,也在于自身心境,在于看待问题的方式。比如有人辱骂你,但你毫不在意,就不会由此引发烦恼。所以烦恼是自己找来的,并无固定不变的本质。
  作为一个修行人,若能以平常心看待世间,就能转逆境为修道助缘。病苦来临,虽然身体遭受折磨,但能以消除业障的心态坦然面对,同时激发无常想,策励自己精进修行。

尽未来际利乐有情

  悉除一切恶道苦,等与一切群生乐,如是经于刹尘劫,十方利益恒无尽。
  我常随顺诸众生,尽于未来一切劫,恒修普贤广大行,圆满无上大菩提。

  这两个偈颂,重点强调“随顺众生”。学佛根本,乃“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”。虽然任重道远,但我们也不必畏惧,从生活中踏实做起即可。
  “悉除一切恶道苦,等与一切群生乐。”愿我在修学菩萨道过程中,彻底消除三恶道众生的痛苦,将其从痛苦深渊解救出来。同时,尽自己的一切,给予众生安乐。就像地藏王菩萨那样,为度化众生而甘入地狱,并发下震撼人心的大愿: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,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!”这是何等的悲心,何等的愿力。这一愿行,充分体现出佛菩萨舍己为人的决心。可见,佛教不仅不消极,而是非常积极的。
  “如是经于刹尘劫,十方利益恒无尽。”这种拔苦予乐的修行是永不停止的,哪怕经过佛刹微尘数劫那么长的时间,依然坚持不懈。而且,这种修行周遍十方世界,给众生带来无穷无尽的安乐。
  “我常随顺诸众生,尽于未来一切劫。”我们发愿,生生世世随顺众生的一切愿心,无条件地为众生服务,引导众生走上离苦得乐的光明大道,直到未来一切时劫,没有穷尽。相对于佛菩萨救度众生的无尽悲愿,世间又有什么事业可与之比拟?一方面,没有那么广泛;另一方面,又没有那么长久。
  “恒修普贤广大行,圆满无上大菩提。”普贤菩萨十分慈悲,在此继续提醒我们:应恒常修习普贤菩萨的广大愿行,由此圆满无上佛道。

常得善友提携

  所有与我同行者,于一切处同集会,身口意业皆同等,一切行愿同修学。
  所有益我善知识,为我显示普贤行,常愿与我同集会,于我常生欢喜心。

  这两个偈颂,说明依止善知识的重要性。
  善知识,不仅包括我们依止的师长,也包括一起共修的同参道友。修行之路是漫长而崎岖的,在修学未达相当成就之前,很可能会迷失自己。这就需要有善知识随时指点,有善友不断提醒。志同道合的同行者越多,我们就越容易生起信心,鼓起勇气。
  “所有与我同行者,于一切处同集会。”我们要发愿,不论身处何方,都能和修习十大愿王的同修们聚会一处。就像这几天,我们在此共同修学《普贤行愿品》,也要发愿,在未来生命中,在座的人能像今天这样,在全国各地、世界各地乃至法界各处聚会。对于发起菩提心的菩萨行者来说,就不是以地球,而是以宇宙为家了。也就是说,宇宙的每个角落都是道场。我们知道哪里有佛正在说法,就前去哪里参加法会,听闻妙法,时而在西方极乐世界聚会,时而在东方琉璃净土聚会。
  “身口意业皆同等,一切行愿同修学。”普贤菩萨高瞻远瞩,想到我们将来可能因愿力或修学法门不同,而不能和谐共处。这就需要种下和谐之因,需要至诚发愿:在未来修学路上,得遇互相帮助的同参道友,有共同的意愿,共同的知见,共同的生活习惯,身口意业和谐一致。如此,虽然来自各个地方,也能因共同的理想一见如故。比如这次法会的参加者,有些虽然过去素不相识,但在共同学修的几天中,彼此心灵相通,特别投缘,也是往昔善缘所致。
  佛法有诸多法门,虽然我们对佛陀所说一切法门都要称扬赞叹,但经常一起共修的同参道友,还是应当有相同的修学法门。否则,在知见尚未融会贯通且未具相当修证体验之前,如果修学法门不一致,往往会导致许多不必要的争论。如果大家同修《普贤行愿品》,就能在修学中相互切磋,彼此促进,同证佛道。对于初学者来说,集体共修往往比个人独修更有利。在精进修行、用功办道的环境中,一方面能起到监督作用,使人不好意思懈怠;一方面还具有加持作用,被大众修学氛围带动。
  “所有益我善知识,为我显示普贤行,常愿与我同集会,于我常生欢喜心。”从学佛到成佛的过程中,都离不开善知识提携。我们要发愿,希望所有曾经教导自己的善知识,为我开显佛法正见,开显普贤行愿的修行方法。还希望自己时时能与这些使自己得到佛法利益的师长在一起。并且希望这些师长都能与我有缘,愿他们喜欢教导我,指引我。我们一方面要发愿,一方面还要和现实中的善知识结缘,种下生生世世得遇善知识的因缘。

亲近诸佛,弘扬佛法

  愿常面见诸如来,及诸佛子众围绕,于彼皆兴广大供,尽未来劫无疲厌。
  愿持诸佛微妙法,光显一切菩提行,究竟清净普贤道,尽未来劫常修习。

  这两个偈颂,说明发愿的重要性。
  “愿常面见诸如来,及诸佛子众围绕。”这是许多学佛者都期盼的。希望自己时常面见如来,见到围绕诸佛身边的阿罗汉及诸大菩萨。我们福薄障深,未能值遇佛世,亲见佛陀,所以要发愿,在未来能够亲遇佛陀出世,亲聆佛陀开示说法。这里所说的如来,又指自心佛,即我们本具的,与佛菩萨无二无别的智慧德相。在这个意义上说,若能明心见性,彻见真如,也是亲见诸佛。作为修行人,我们应时时以佛法智慧息灭烦恼,照见本心。这样,就可以随时得见如来。因为佛菩萨始终与我们同在,须臾不曾分开。如果离开自心而向外寻求,反而离佛道越来越远。佛教认为,三宝有住持三宝和自性三宝之分。自性三宝,就是我们内在的觉、正、净,就是内在的清净本性。
  “于彼皆兴广大供,尽未来劫无疲厌。”这是我们亲近诸佛的方式。我们发愿以广大无量的供品,虔诚供养诸佛以及佛子。其中包括财物供养和如法修行供养,一切都完备无缺。而这种供养从不间断,从不停歇,也永远不会疲厌。广修供养,就是耕耘福田。播下的种子越多,将来收获的也就越多。
  “愿持诸佛微妙法,光显一切菩提行。”“持”有二义,一是依教奉行,为世间树立解脱典范;二是弘扬佛法,让更多人有缘闻法,从而依法解脱。这是以如法修行作为对诸佛如来的供养,所谓“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”。我们要发愿行持并弘扬佛陀所说的殊胜法义,从而使佛菩萨的觉悟之道发扬光大。柏林禅寺生活禅的宗旨是“觉悟人生,奉献人生”,这和本品所说的“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”也是相通的。上求佛道,正是觉悟人生;恒顺众生,正是奉献人生。
  “究竟清净普贤道,尽未来劫常修习。”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,是修习菩萨道的捷径。对于这一究竟、圆满的法门,我们要永远依从,尽未来劫地不断修行,永不停止。

2007年11月修订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