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普贤行愿品》讲记
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    善财白言:大圣!云何礼敬,乃至回向?

   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:善男子!言礼敬诸佛者,所有尽法界、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,极微尘数诸佛世尊。我以普贤行愿力故,起深信解,如对目前。悉以清净身语意业,常修礼敬。一一佛所,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。一一身,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。虚空界尽,我礼乃尽。而虚空界不可尽故,我此礼敬,无有穷尽。如是乃至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礼乃尽。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,我此礼敬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

礼敬的意义

  礼敬诸佛,为普贤菩萨的第一大愿。
  何谓礼敬?“礼”是顶礼、礼拜之义,包括合掌、问讯、鞠躬等表示谦恭的方式,主要指外在行为。“敬”是恭敬、景仰之义,主要指内在心态。礼和敬是相互的,如果礼而不敬,只是流于表面形式,对心行改善是毫无作用的。
  《六祖坛经》记载了永嘉玄觉禅师参访六祖的一段公案。永嘉禅师见师时并不礼拜,而是绕师三匝,振锡而立。六祖便道:“夫沙门者,具三千威仪,八万细行;大德自何方而来,生大我慢?”由此可见,礼敬还具有折服我慢的作用。
  修学佛法,首先要对佛、法、僧三宝生起恭敬心、虔诚心。只有具备这一心行基础,才能老老实实地依教奉行,于佛法中得到受益。正所谓“一分恭敬,得一分佛法利益”。其实,不仅学佛如此,学习任何知识都是如此。如果一个学生对老师缺乏恭敬,对其教诲就会不以为然,上课不认真听讲,课后不好好复习。即使老师有再渊博的学识,对这个学生所能产生的作用也十分有限。同样,作为一个佛弟子,若对三宝缺乏敬意,这种信仰必定是不纯粹、不坚定的,甚至只是“宁信其有,不信其无”的泛泛好感。如果这样,我们可能全身心地实践佛法,宁舍生命,永不背弃吗?显然不能。而做不到这一点的话,学佛是无法深入的。
  所以说,佛教中的礼敬,并非社会上某些人以为的,将木石雕塑当做崇拜偶像,以此祈求平安,祈求护佑。这是对佛教的极大误会。寺院中之所以供奉佛菩萨圣像,主要是为了表达弟子们对佛陀的追思,起到见贤思齐的作用。而礼敬的意义,则是帮助我们建立并保持对三宝的信心,从而更好地修学佛法。

拜哪些佛

  第一大愿,为“礼敬诸佛”。“诸”是所有、众多之义。“诸佛”,不是一尊或两尊佛,而是“所有尽法界、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,极微尘数诸佛世尊”。
  很多人在拜佛时,只想着眼前这尊佛,以为自己只是拜了释迦牟尼佛,或是阿弥陀佛、观音菩萨等等。还有些人,甚至会以凡夫心态衡量诸佛境界,担心我今天拜了观音菩萨,却未拜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是否会心怀不满?又或者,拜了阿弥陀佛,却未拜大势至菩萨,大势至菩萨是否还能保佑自己?如果得罪那些没有拜到的佛菩萨,万一他们怪罪下来,又如何担当得起?其实,这种顾虑大可不必,且是完全错误的。须知,诸佛菩萨并不需要我们礼拜恭敬。他们既不会因为我们拜一下而觉得受用,更不会因为没有被拜到而心生不快。在诸佛菩萨的境界中,并没有拜与不拜的相,这只是我们自身修行的需要。那么,作为一种修行方式,我们又该以什么心态拜佛呢?
  普贤菩萨告诉我们:我们所礼敬的,不是一佛、二佛,而是在十方佛土中教化众生的诸佛如来,包括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。过去诸佛,指曾经出世并说法度众生的佛陀;现在诸佛,指正在十方世界广转-法-轮、开演正法的佛陀;未来诸佛,指未来即将成就、利益有情的诸佛。这些多如微尘、无量无边的佛陀,都是我们顶礼的对象。
  所以,我们在拜佛时,切莫执著当前这一尊佛像,而要以开放的心,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。每一拜,也同时在拜尽虚空、遍法界的诸佛菩萨。

怎样拜佛

  或许有人会问:如此众多的佛菩萨,该怎样去拜?又怎么可能拜得过来呢?
  “我以普贤行愿力故,起深信解,如对目前。”我们依循普贤菩萨的愿力和境界,确信十方世界有恒河沙数的诸佛存在。在信解并接受的同时,观想诸佛遍布十方,无所不在。所观想的影像,必须清晰分明,历历在目。如果只是泛泛地想一想,只是心头闪过一念,是不会有多少力量的。
  “悉以清净身语意业,常修礼敬。”“悉”是完全。面对无量无边、数不胜数的诸佛菩萨,当以殷重之心,身体礼拜诸佛、口中称念佛号、内心至诚忆念,与诸佛菩萨心心相印。如是,以清净无染的身语意三业,时时修习“礼敬诸佛”的大愿。拜佛时,心中不能夹杂妄想烦恼,沾染私心杂念。否则,就不是清净的身语意三业,礼敬效果也会大打折扣。为什么有些人拜佛能得感应,有些人却不能呢?这和拜佛时的心态大有关系,取决于我们的心是否清净,是否虔诚。
  佛陀的示现,就如空中明月,是一味平等,没有分别的。月亮始终朗照天际,哪里有水,哪里就会有它的显现。但前提是,这必须是一潭清水。如果水面浑浊不堪,同样的月亮,就无法倒映其中了。我们都知道,这并非月亮厚此薄彼,而是水的自身问题使然。我们的心,仿佛映照月影的潭水,明澈清净时,方能感得诸佛显现,慈悲加持,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感应道交。反之,一颗妄想纷飞、动荡不安的心,犹如浑沌翻腾的浊水。虽然佛陀从未舍弃我们,但我们却茫然不知,无法感应。
  诗云:千江有水千江月,万里无云万里天。月亮是不增不减、没有分别的。哪里有水,哪里就有月亮显现。一千条河,就有一千个月亮;一万条河,就有一万个月亮。虚空是不垢不净、如如不动的,哪里没有乌云遮蔽,哪里就会呈现它的本然状态。同样,哪里有一颗虔诚、清净的心,哪里就有佛菩萨显现。这种显现,既是佛菩萨的加持,也是我们自心佛性的显现。如果时时都能把握念头,令心安住于澄澈无染的状态,就能常与诸佛菩萨共在一处了。所以,学修重点就在于我们的心,而非外在的什么。若是离开自心向外寻求,必然离佛道越来越远。
  “一一佛所,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。一一身,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。”十方世界的每一处佛土,都显现多如微尘、数不胜数的佛菩萨。那么,我们一个人又怎么拜得过来呢?这就需要借助观想的力量。不仅观想宇宙中有微尘数的诸佛,也观想宇宙中有微尘数的我。佛陀有千百亿化身,我也有千百亿化身。而在每尊佛陀面前,都有一个我在礼拜恭敬。
  或许有人会觉得难以想象。那就不妨设想一下,在上下左右全部装满镜子的佛堂内拜佛。因为镜子的相互映照,一尊佛,就化现为无数;一个我,也化现为无数。这样的每一拜,就是在拜无量诸佛。而镜中的每一尊佛之前,又都有一个我在拜。如果以这样的观想之力礼敬,就有无数个我在拜无数尊佛。那么,每一拜的功德,都如虚空般无量无边,远远超过普通人多生累劫的礼敬功德。更重要的是,若能以此广阔、开放的心礼敬诸佛,那么我们也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,而是在向佛菩萨的境界不断靠拢。最终,将佛菩萨的境界化为自己的境界,与之无二无别。
  “如是乃至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礼乃尽。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,我此礼敬无有穷尽。”这段话有三个比喻:一是众生界尽,二是众生业尽,三是众生烦恼尽。众生界有没有穷尽之时?众生业有没有穷尽之时?众生烦恼有没有穷尽之时?显然是没有的,无论是众生界、众生业还是众生烦恼,都是无始无终、没有穷尽的。因而,我们对诸佛菩萨的礼敬,也是持续不断,永远不会停止的。
  “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”在这永无止境的礼敬中,我们的心,一念接着一念,始终安住于对诸佛菩萨的忆念中,须臾不曾分开,片刻不曾间断。而且,在这持续不断的礼敬中,从未感到疲劳,感到厌倦。因为我们发自内心地希望成就佛菩萨那样的无量功德,从而自利利他,度化众生。这就是我们修学普贤行愿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。
  以上,为第一大愿“礼敬诸佛”的内容。这一礼敬,包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。从广义来说,还可将所有众生作为礼敬对象,因为他们也具有与佛菩萨平等无别的佛性。

常不轻菩萨

  《妙法莲华经》中,有位名叫“常不轻”的菩萨,无论遇到何人,都恭敬礼拜。有些人不能理解,以为他精神错乱,神智不清。有些人感到讨厌,甚至用脚踢他、用口水吐他、用石头砸他。但不论别人怎样对待,他从不动怒,对人照拜不误。后来有人实在不解,就问他:“你从早到晚见人就拜,被打骂后也依然如故,究竟为了什么?”他回答说:“因为你们将来都会成佛,所以我不敢轻慢你们。”这个故事,一是说明众生皆有佛性,为使大众早日觉悟,常不轻菩萨以身说法,用实际行动劝化大众,提醒他们自尊自爱。二是说明菩萨道行者对一切众生都要恭敬尊重,无论遭遇什么逆境,都要坚持不懈,决不轻易退缩。
  所以说,“礼敬诸佛”不仅要礼敬已经成就的十方诸佛,也要礼敬未来将要成就的一切众生。如果每个佛弟子都能将普贤菩萨的礼敬法门推广到日常生活中,尊重父母师长,尊重亲朋好友,尊重一切大众,那么,在迅速积累成佛资粮的同时,也能令世间变得祥和平安。

2007年11月修订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