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什刹海书院2018佛学季讲座
济群法师

七、空性的特质

  舍利子!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
  我们通过对五蕴的观察之后,要进一步体认空性。空性到底什么样?那就是——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
  这也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认识。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中,生灭、垢净、增减都很真实。但从无自性的层面,一切现象的生灭,都是条件关系的假相,不是自性的生,也不是自性的灭。所谓的生灭、垢净、增减只是相对的假相,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标准变化的,没有绝对的生灭乃至增减。
  当我们以缘起智慧观察生灭、垢净、增减,不再陷入自性见,也就不再产生烦恼,从而保有一份清净心。当你带着清净的心,在生灭、垢净、增减的当下,就能体会到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。再来观察世间的一切,就像从虚空的视角看云彩变幻,你不会觉得,哪片云必须是什么样的,必须是固定不变的。只有陷入自性见的时候才会觉得,这个就是好,那个就是不好,才会对生灭、垢净、增减产生执著。当我们体会到虚空一样的心,就不再对生灭变化产生执著了。这是帮助我们直接认识空性的特征。
  每个人的烦恼不同,产生烦恼的因缘也不一样。如果没有智慧,面对任何现象时,都会产生错误的设定和执著,进而引发烦恼。《心经》的禅观,正是帮助我们以智慧观照人生乃至修行的方方面面,从中证悟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的空性。

八、禅观世间和生死

  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。
  佛法对世间的观察通常有三种方式,即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。无色受想行识,是对五蕴的观察;无色声香味触法,是对十二处的观察;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,是对十八界的观察。
  前面已对五蕴作了分析,那么十二处和十八界分别是什么呢?我们的认识有能所之分,即能认识和所认识的世界。能认识,为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;所认识,为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。六根和六尘,为十二处。当根尘相触,又会产生六种识,即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。六根、六尘和六识,为十八界。我们有眼睛,才会有眼睛认识的世界,耳鼻舌身意同样如此。所以说,我们拥有什么样的世界,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认识。
  如果这个认识是错误的,就会引发烦恼。有的烦恼来自感情,有的来自家庭,有的来自事业,有的来自人际关系……之所以有这些烦恼,根源就在于执著,在于错误认识。所以我们要学会用《心经》的公式来观察,认识到感情、家庭、事业的真相。比如家庭:家庭不异空,空不异家庭;家庭即是空,空即是家庭。比如感情:感情不异空,空不异感情;感情即是空,空即是感情。比如事业:事业不异空,空不异事业;事业即是空,空即是事业。我们学习般若正观之后,要把它带到自己的生活中,以此观察一切。
  当我们能这样去认识,在面对每一个事物时,就不会陷入错误设定,陷入贪著、烦恼、焦虑,而是看到这些现象的如梦如幻,当下就能通达空性,体认实相。所以说,家庭可以成为道场,事业可以成为道场,任何事物都能成为通达空性的渠道。空性是无所不在的,每个有限的当下都蕴含着无限。
  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
  这是对生死的观察。现在很多人有死亡焦虑,为什么会这样?是因为我们把生和死看得非常实在,就会在生的现象上产生自性见,在死的现象上也产生自性见,以为死亡就是一切的终结,于是贪著生,恐惧死。
 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,就是通过对生死轮回的观察而觉悟。生命就像河流,遵循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十二因缘,周而复始。这也是轮回的十二个环节,众生因无明而造业,由业力推动识去投胎,构成名色。六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六个窗口,当它们接触外境后,会产生各种感受,导致爱、取、有,导致生死的相续。
  在此过程中,我们在每个环节都会产生自性见,产生执著。现在我们要学会用空性智慧观察每一个环节,不论无明也好,行也好,识也好,乃至生死也好,都是无自性的存在,都是条件关系的假相。无明,其实根本没有无明;行,其实根本没有行;识,其实根本没有识。这里所说的没有,是自性意义上的没有。在缘起层面,无明乃至老死都是有的。
  如果我们能了解到,构成生死的每个环节都是条件关系的假相,通过对它们的智慧观照,就能在观照的当下,体会到不生不灭的空性,在生死中超越生死。当我们体会到不生不灭的空性,还会害怕死亡吗?
  这是对十二因缘作空性禅修,所以叫“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”。以无明和老死,概括了整个十二因缘。无明到老死,是凡夫的境界;断除无明到解脱生死,是声闻的境界。而以般若中观的见地来看,本来就没有所谓的无明,也没有所谓的生死。在实相上,无明和生死都是无自性的,当下就是空性。当我们有了空性智慧,就能看到,既不存在所谓的无明,也不存在断除无明的过程。因为它本来不存在,有什么可断?我们同样会发现,在空性中,根本就没有生死,有什么可畏惧,可焦虑的?
  无苦集灭道。
  苦集灭道是四谛法门。佛法所有教理揭示的无非是两点:一是轮回的因果,一是解脱的因果。苦和集是轮回的因果。苦代表生命当下的现状,集代表痛苦产生的原因。灭和道是解脱的因果。灭代表涅槃,即修行结果,道则是以八正道为代表的一切修行。
  我们现在觉得苦是实实在在的苦,烦恼是实实在在的烦恼,因此焦虑而痛苦。于是会执著修行,向往涅槃。但以空性智慧观照,苦的本质就是空性,集的本质也是空性,就能在照破苦和集的当下体认涅槃。所以从空性的角度来看,根本就没有苦集灭道。四谛也是缘起的假相,并非自性的、真实不变的存在。
  通过这样的观照,我们就会认识到,轮回和解脱在本质上是相同的,从而不再对轮回和解脱产生对立,不再厌离生死,厌离轮回。当我们照破轮回,当下就能成就解脱。

九、解脱自在的人生

  无智亦无得。
  通过空性观照可以了解到:世界是无自性的,了不可得,能观察的心也是了不可得的。由此,真正体会到无所得的智慧。这个智慧是超越二元对立的,没有能也没有所。通过这一系列观察,又回到了开头——我们体认到“无智亦无得”的般若智慧后,生命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境界呢?
  以无所得故,心无挂碍。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。
  这种解脱自在的人生,是每个人都向往的。凡夫因为对自我的贪著,对家庭、感情、身份、名利的贪著,处处心有挂碍。有了挂碍,就会引发焦虑、恐惧、没有安全感等负面心行。每天都因为这些事,胡思乱想,患得患失,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。
  为什么会有挂碍?因为我们有挂碍的心,就会进一步粘著挂碍的对象。只有具备无所得的空性智慧,才能认识到,挂碍的心和挂碍对象在本质上都是空的。当我们不再挂碍,也就不会恐惧、焦虑,不会颠倒梦想,真正体证到究竟涅槃。涅槃并不等于死亡,而是彻底平息了生命的迷惑和烦恼,开显出内在觉性,是自在、空灵、令人向往的生命境界。
 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  开显般若智慧,不仅是凡夫的需要。佛陀告诉我们,过去诸佛、现在诸佛、未来诸佛,都是沿着这条道路走向觉醒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即无上正等正觉。无上是没有比这更高的,正等正觉是究竟的觉醒。这是诸佛所成就的最高觉悟,最高智慧。
 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。
  这一段就像广告。前面已经阐述般若的殊胜和修行方式,接着告诉我们,这个法门多么重要。大神咒,说明般若智慧威力无比,能彻底断除一切迷惑和烦恼,让众生获得拯救,获得自由,同时又能帮助众生。大明咒,说明般若法门能引导我们开启智慧光明。无上咒,即最高的法门。无等等咒,即究竟且独一无二的法门。这不是单指《心经》,也包括能引导我们开启智慧、成就觉醒的所有修行。
  这不是虚假广告,不是言过其实。当我们开启般若智慧,确实能从根本上解决迷惑、烦恼,摆脱生命中的一切痛苦。怎么知道它真实不虚?因为三世诸佛、历代祖师都是这样修行的,都是沿着这条道路,从迷惑走向觉醒。
 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,即说咒曰:揭谛,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。
  最后以咒语来表达。一般来说,咒语是不翻译的。如果简单翻译,“揭谛,揭谛,波罗揭谛”,是佛陀勉励我们:去啊,去啊,到彼岸去,到那个没有迷惑、烦恼的彼岸。“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”,就是大家一起去,而不是独自前往。这是大乘佛教的发心。我们要发菩提心,利益一切众生,带领他们走向最高的觉醒,走向解脱自在的彼岸。
  《心经》虽然篇幅很短,但文约义丰,蕴含的智慧极为丰富,是证悟空性的利器。所以对本经的学习不只是念一念,而要依此获得般若中观的见地,进而以这一见地指导禅修,照见五蕴皆空,照见十二处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缘、四谛乃至一切法的空性本质。
  本次的活动主题是禅修,因缘非常殊胜。我平时讲《心经》并没有涉及这么多禅修内容,今天算是一次比较特殊的分享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