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六、智慧学处
1.智慧自性
总言慧者,于所观境、事物或法能具拣择,此通于五明处善巧之慧也。
2.智慧差别
慧差别中,有通达胜义、通达世俗及通达有情义利之三慧。一、通达胜义者,无我之真实义,由总义门而为比度,及由现证门而为量度也。二、通达世俗者,即通五明处善巧之慧也。三、通达有情义利者,即了解有情现后无罪义利,如何修行之理也。
3.身心生起之法
生起之法,应思惟慧生不生之功德及过患。
初者,《般若百颂》云:“见不见功德,慧是其根本,由修此二故,当摄持智慧。”菩萨于乞者,虽施身肉,如取之于药树,无慢怯等之分别者,盖以智慧现证真实之故也。
又以见三有、涅槃衰损之慧,为利他而修戒,令戒清净。以慧通达不忍及忍之损益,令心调伏,不为邪行苦楚所夺。又以慧善知精进之事,于彼精进,趣道甚速。又安住真实义静虑之殊胜喜乐,以依道理之慧而成办。故能清净施等五度者,由般若而得自在也。
显现相违之二事,以具慧故,成不违者。
如菩萨若为四洲之转轮圣王,而不为增上欲尘所转者,是具足慧忍之力。如是虽见悦意有情,慈心猛利,然不致掺合少许之贪著。虽于有情之苦有猛利恒常不忍之悲悯,然无忧逼,致起为善不勇之懈怠。虽具欢喜无量,然心于所缘无散乱之跃动。虽常具平等大舍,然于众生义利刹那亦不弃舍者,以具慧使然也。
又于能为彼等同等力之障碍,亦以慧而灭故。如《赞所应赞》云:“不舍于法性,而随顺世俗。”谓诸相缚所执之事,虽微尘许亦不可得,而于得大决定之法性亦不须舍,然与内外因缘出生别别之果,心得决定之俗谛,亦不相违,而且随顺。故于诸无慧力者最极乖违之事,而于具慧者不违且顺。
又如彼论云:“开许及遮止,佛语或一定,或时则不定,彼此亦无违。”谓大小乘及显密二中开遮不同,有其多种,彼等以一补特伽罗受持二种,寻求无量经教之密意,无慧力者虽成相违,然于善巧则不相违,亦是以慧而为之也。
次,慧不生之过患者。若离智慧,则施等五度及见不成清净。《摄度论》云:“若无智慧而求果,布施自性不成净,利他舍施说为胜,余是增财之加行。”又云:“不以明慧而除暗,彼不能具清净戒,多以无慧诸戒等,以染慧成烦恼浊。”又云:“由邪慧过扰其心,不信解住忍功德,分别美恶持不善,如无功德王名称。”又云:“于诸智者胜赞叹,较彼深细更无余,以欲过失不能障,意正无慧不可成。”又云:“于慧无勤心若执,彼见不成遍清净。”其中王名称者,谓无功德之王,虽偶一次而起名闻,随即失也。
以是之故,须生智慧,彼因亦于清净之经典,与心之能力相称而为听闻。《摄度论》云:“寡闻盲汉不知修,无闻彼当何所思,故当勤闻从彼因,如思以修广生慧。”至尊慈氏亦云:“三轮诸分别,许彼所知障。悭等诸分别,许彼烦恼障。远离彼诸障,除慧更无余。胜慧闻为本,是故闻为胜。”《集学论》亦云:“应忍当求闻,次应住林薮,当精进等引。”
前贤亦云:“须先闻诸法而铭于心,数数思惟、筹量、分别。若将法忘已,纯一执心,则于修学无有助伴。故上修者由闻上,中修者闻亦中耳。有几许修习,须如尔许了知法而渐次增大也。若如是思惟决定了知坚固者,于恶友说一切善不善意乐皆是分别,悉应断弃者,则念法中未如是说,善知识亦不如是认许,便不随彼口而转矣。若无般若,仅有些微信心,见哭而哭,见笑而笑,犹如流水,任决东西,随彼所说,认为实在而随转耳。”
修学慧时,具足六度者,自住慧已,安他于慧,是为慧施。余者如前。
七、学行四摄以利他
学行四摄,成熟他有情:一、布施者,如前说波罗密多学处时所说。二、爱语者,于所化机宣说诸波罗密多。三、利行者,于如是宣说诸义,令其起行,或令正受。四、同事者,诸余安立于何义利而自住于彼,与彼相顺修学也。
《庄严经论》云:“施同示彼令受持,自亦随行之诸义,是即许为爱悦语,及为利行并同事。”
何故于四摄而决定耶?为令徒眷于善修行,故于摄受中,首须令彼欢喜,此亦必待以财施已,于身饶益而后欢喜。如是喜已,为令入道,先须令彼知如何行,故亦须以爱语而为说法。由弃舍不知及疑惑已,为令无倒受持义故。
若如是知已,以利行而令受善。苟自不修,于他教诫行止须如是作者,彼即诘云:“汝且未行,何故教他?汝今犹须为他所教也。”即不受教。若自修者,彼即念云:“令我所行之善,彼自亦住彼行。若修此者,于我成就利益安乐。”以是而新进修,诸已修者亦坚固不退,故于彼中须同事也。
此是诸佛说为成办一切所化诸义利之微妙方便,故诸摄受徒眷者,须依于此。颂曰:“诸摄徒眷者,于此当善依,成办诸义利,善方便极赞。”
彼等于定动中,云何修习之法者?如阿底峡尊者云:“菩萨广大行,六波罗密等,出定之瑜伽,坚修资粮道。”受菩萨戒之初业菩萨,住资粮道者,无论定动所作,不越六度。六度有于定中修,有于后得中修习,谓静虑体奢摩他及慧体毗婆舍那,于定中修。前三度及静虑、般若之少分,于后得中修。精进者,通于定动之二。忍之一分,于甚深法决定思惟者,亦于定中修也。
阿底峡尊者云:“于出定诸时,如幻等八喻,观诸法而修,定后修分别,学方便为主。于诸等引时,止观分平等,常应相续修。”如是希有难行,诸未修习闻之心生忧恼者,当知诸菩萨于最初亦未能受持,但由渐修为愿求之境,后则不待努力,任运而转,故于修习最为切要。
若见不能实行,即弃舍彼等净心之修习,则于清净之道极为迟缓。《无边功德赞》云:“若有闻已亦于世间生损害,然汝自亦长时未能身受行,诸行以汝串习后时成任运,故诸功德若不修义难增长。”是故诸受菩萨戒者,无不学行之方便。诸未以仪轨受持行心者,亦当励力修欲学心。若于所行增长勇悍而受律仪者,极为坚固,故应勉焉。
已释上士道次第中净修愿心及于菩萨行总修学之道次第竟。
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,就是“方便与慧,成佛缺一不可”。你们听起来可能觉得很平常,那是因为还不知道其中的分量,不知道它所蕴含的修行意义。方便与慧就是六度,前五度是方便,般若是慧。所以说,六度包括了整个菩萨道的修行。前面已经讲到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前五度,讲到每一法的特点,当它落实到心行有哪些差别,怎样才能使它们在相续中生起,进而形成力量,以此摧毁并瓦解凡夫心,成就佛菩萨品质。这是我们修学《道次第》的目标所在。
六、智慧学处
智慧,梵语为“般若”,这是六度的关键。通过前五度的修学,主要使我们成就慈悲,成就福德资粮,而般若的修行是成就智慧。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。因为悲和智在作用上虽然不一样,但落到实际心行,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,很难分开。只是作为佛菩萨的每一种品质,要通过不同的方便去培养。比如我们要开智慧,就要闻思经教;要成就大慈大悲,就要发菩提心,修利他行,由此才能圆满佛菩萨的品质。
六度的关键就在般若。如果没有空性见,我们所修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禅定等,可能都是世间的有漏善行。所以,空性见和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两大内涵。仅有空性见,没有菩提心,不能圆满佛道修行,但菩提心的提升也离不开空性见。就像汽车的两个轮子,飞鸟的两个翅膀,缺一不可。
1. 智慧自性
“总言慧者,于所观境、事物或法能具拣择,此通于五明处善巧之慧也。”智慧的自性是什么?就是对我们所缘的一切境界、一切事物、一切法,能够抉择并判断的作用。佛法所说的慧,不仅是对事物真伪、有无的判断,同时也包含对五明的善巧。五明即五种学问,是印度人对世间和出世间学问所作的归纳。因明,是有关辩论的学问;声明,是有关语言文字的学问;医方明,是有关治病的学问;工巧明,是有关科学、艺术方面的技能;内明,是指佛法。对这些学问的掌握、熟悉、使用,都属于慧的范畴。
2. 智慧差别
“慧差别中,有通达胜义、通达世俗及通达有情义利之三慧。”慧有三种类型。第一是通达胜义,通达最殊胜的境界,即空性智慧。第二是通达世俗,是人类认识世界一切现象的智慧。第三是通达有情义利,知道怎样利益众生,包括利他的能力和方便。
“一、通达胜义者,无我之真实义,由总义门而为比度,及由现证门而为量度也。”一是通达胜义的智慧,是了知我空和法空后证悟的空性。我们之所以不能契入空性,就是被我法二执所遮蔽。所以要通过对缘起的观察,了知一切都是空,是无自性且了不可得的。这个过程包含比量和现量两个阶段。首先通过比量,依佛法智慧对世间进行观察、分别和推理,发现我们过去执著的自性的我、自性的法,根本是了不可得的。在观念上认识到没有我,没有我所,然后再通过现量证悟空性。
“二、通达世俗者,即通五明处善巧之慧也。”二是通达世俗的智慧,主要指通达五明的智慧。《瑜伽师地论》说,菩萨要从五明处学。因为菩萨要利益一切众生,就得什么都会,否则怎么利益呢?
“三、通达有情义利者,即了解有情现后无罪义利,如何修行之理也。”三是通达有情义利的智慧,知道哪些事对众生的现在和未来都有利益。你要帮助众生,让众生欢喜,并不是众生要求什么你就做什么。因为众生很无明,有些要求可能是颠倒的,甚至是罪恶的,对他的生命根本没有好处。所以利益众生的前提,是以智慧认识到,什么对众生有好处,什么才是没有副作用的利益。这就必须建立在智慧基础上。就像父母对待儿女,要懂得怎么做才对孩子有益,而不是一味宠着,结果害了孩子,那是没有智慧的表现。菩萨对众生也是如此,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护和帮助。
3. 身心生起之法
“生起之法,应思惟慧生不生之功德及过患。”怎么才能生起智慧?就要思惟智慧的功德和没有智慧的过患。我们需要审视:为什么要追求智慧?智慧对人生有什么帮助?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知识,这是属于世俗的智慧。有了这种智慧,就业、赚钱会比较容易。而从佛法角度来说,必须有般若智慧,才能彻底断除烦恼惑业,否则就会不断带来痛苦。这不是世间任何智慧能解决的。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智慧的价值,用整个生命来追求智慧。
“初者,《般若百颂》云:见不见功德,慧是其根本,由修此二故,当摄持智慧。”首先说明智慧的重要性。《般若百颂》说,一个人要成就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功德,智慧是根本。也就是说,一切功德的成就都离不开智慧。所谓见不见功德,是说每件事都有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。现世功德是看得见的,来世功德是暂时看不见的。总之,这些功德必须依智慧才能成就。
接着从六度说明智慧的重要。前五度的修行和圆满成就都离不开智慧,否则可能只是世间善行,而且修不圆满。《大智度论》说,“五度如盲,般若如导。”五度就像盲人一样,而般若则是向导。比如布施,世人也修布施;持戒,其他宗教也持戒;忍辱,儒家也讲忍辱;精进,世人为了赚钱和成就事业也很精进;禅定,外道也有四禅八定。但如果有般若为引导,就不是一般的五度了。
“菩萨于乞者,虽施身肉,如取之于药树,无慢怯等之分别者,盖以智慧现证真实之故也。”众生对菩萨的乞求,通常是乞求财富,更严重的则是乞求你自身的血肉。作为菩萨,不仅可以布施外财,还可以布施内财,包括身体和生命。对于大菩萨来说,把色身布施给众生,就像从长满药的树上取药一样。因为菩萨已经彻底没有我和我所,只要众生需要,能治疗众生的疾病,给他就是了。这种布施没有慢心和怯弱等分别。而常人布施时,要不就落入慢心,觉得“你看我能布施多少钱”,或是“我连身体都可以不在乎”;要不就落入怯弱,对布施感到害怕,觉得要把身体布施出去,真是受不了。但菩萨彻底了达空性,知道这一切是如幻如化的,所以既没有慢心,也不会害怕。
“又以见三有、涅槃衰损之慧。”凡夫住在三界,轮回生死;二乘人住在涅槃,趣向寂灭。而菩萨以智慧看到,生死和涅槃两边都是不可取的。所以菩萨的修行是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,叫无住涅槃。这和他的悲智有关,因为有智慧,所以能不住三有;因为有大悲,所以能不住涅槃。
“为利他而修戒,令戒清净。”菩萨为了利他而持戒,因为有智慧,才懂得戒律的开遮持犯,令自己戒行清净。
“以慧通达不忍及忍之损益,令心调伏,不为邪行苦楚所夺。”菩萨以智慧了知忍的功德和不忍的过患,面对众生伤害和恶劣环境的时候,能令心调伏,如如不动。
“又以慧善知精进之事,于彼精进,趣道甚速。”菩萨因为有智慧,所以知道在修行中必须精进,而且精进要有正确方法,善于用心,才事半功倍,迅速成就。如果方法错误,越精进越南辕北辙。
“又安住真实义静虑之殊胜喜乐,以依道理之慧而成办。”般若的明觉作用一旦生起,就使我们有能力安住在空性定中,获得殊胜的喜乐。而这种明觉没有产生作用时,就无法契入空性,无法安住于空性定中。
“故能清净施等五度者,由般若而得自在也。”总之,因为有智慧,包括闻思的慧到空性的慧,才使五度的修行清净圆满。
“显现相违之二事,以具慧故,成不违者。”接着说明,般若慧是如何调节矛盾对立的境界。也就是说,在常人看来矛盾的事,如果有般若观照就不会相违,不会有冲突和矛盾。
“如菩萨若为四洲之转轮圣王,而不为增上欲尘所转者,是具足慧忍之力。”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会示现各种身份,包括转轮圣王。古代的皇帝有三宫六院,享受天下的荣华富贵。因为福报太大,很容易陷入对五欲六尘的执著。但菩萨虽然当了转轮圣王,拥有丰富的物质条件,也能不为欲尘所转。之所以能这样,就是具足慧和忍的力量。这是其一。
“如是虽见悦意有情,慈心猛利,然不致掺合少许之贪著。”对常人来说,看到喜欢的人就容易贪著。如果带着贪心去喜欢,这种心是有粘性的,会粘到境界上,所以喜欢往往伴随着贪著。而菩萨虽然喜欢众生,充满慈心,想尽办法要让众生欢喜,但心一点都不会粘上去,一点贪著都不会有。这是其二。
“虽于有情之苦有猛利恒常不忍之悲悯,然无忧逼,致起为善不勇之懈怠。”常人生起悲悯心后,会忧悲苦恼,为对方难过,看对方哭也跟着哭。而菩萨虽然生起深深的悲悯,心还是安住于空性,一点都不受影响,不会陷入忧悲的情绪。这是其三。
“虽具欢喜无量,然心于所缘无散乱之跃动。”平常人心生欢喜、为之兴奋的时候,心就会乱跑,浮想联翩,进入掉举的状态。而菩萨虽然对自己所做的善事或是对众生的成就很欢喜,但心依旧平静,并安住于空性,不会散乱掉举。这是其四。
“虽常具平等大舍,然于众生义利刹那亦不弃舍者,以具慧使然也。”菩萨要利益一切众生,什么都可以布施给众生,对利益和物质毫不贪著。对常人来说,如果自己不贪著利益,往往也不在乎别人的利益,不会照顾到别人对利益的需要。而菩萨虽然自己不在乎利益,却乐于帮助众生获得利益,乃至很小的利益也不放弃。菩萨之所以有这样的心,都是因为他具备空性智慧,才使常人看来相违的事,在菩萨身上毫不相违。这是其五。
“又于能为彼等同等力之障碍,亦以慧而灭故。”在修行过程中,会出现同等力的障碍。正如前面所说,当我们修慈悲时,同等的障碍是贪著;修欢喜心时,同等的障碍是散乱;修平等舍心时,同等的障碍是对他人的利益很冷漠,不当回事。也就是说,任何善心生起时,都会引发相应的障碍。平常人会陷入这个障碍,偏向一端。而菩萨因为有智慧,所以在修习每种心行的过程中,都有能力克服这些障碍。
“如《赞所应赞》云:不舍于法性,而随顺世俗。”正如《赞所应赞》所说的那样,菩萨的修行既能安住于空性,同时又能随顺世俗行为,去做利益众生的事。
“谓诸相缚所执之事,虽微尘许亦不可得,而于得大决定之法性亦不须舍,然与内外因缘出生别别之果,心得决定之俗谛,亦不相违,而且随顺。”这就告诉我们,菩萨道修行要处理好空和有的关系。平常人要不偏空,要不偏有。而菩萨在修行过程中,既认识到一切是无自性的,了不可得,又相信因果丝毫不爽,能积极利益众生。这是两方面。如果认识不到一切法无自性,就会像世人那样,虽然积极地做很多善行,但做得很执著,由此增长烦恼。因为他不懂得这些都是空的,是了不可得的。而另一种人觉得反正都是空的,最后都要毁灭,所以对世界和众生毫无兴趣,出现虚无和悲观的情绪。菩萨则不一样,尽管认识到一切了不可得,不会住在有上,但又看到因果的无尽相续,也不会住在空上。这种不住空和不住有,必须靠智慧。总之,空和有是不相违的,所谓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,就是说明空有不二的道理。
“故于诸无慧力者最极乖违之事,而于具慧者不违且顺。”世人看来非常矛盾的事,对具足般若智慧的人来说,一点都不会矛盾,不会冲突。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它本来就是不冲突的。只是因为众生的错误认识,才造成了冲突。
“又如彼论云:开许及遮止,佛语或一定,或时则不定,彼此亦无违。”这段是关于对经教的理解。在经教中,佛陀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,有不同的说法。比如戒律的开遮,别解脱戒遮的部分,在菩萨戒中可能会开;菩萨戒遮的部分,在密乘戒可能会开。包括有时说常,有时说无常;有时说我,有时说无我,等等。如何理解这些不同说法?在没有智慧的人看来,这些是很矛盾的。但对具足般若智慧的人,并不觉得冲突。
“谓大小乘及显密二中开遮不同,有其多种,彼等以一补特伽罗受持二种,寻求无量经教之密意,无慧力者虽成相违,然于善巧则不相违,亦是以慧而为之也。”在菩萨乘和解脱乘的经论中,或在显宗和密宗的经论中,开许和遮止都有很多不同规范。有些人同时受了两种戒律,或修学两种法门,希望寻求佛陀所说一切经教的密意。对于缺乏智慧的人来说,这样做难免会遇到矛盾。而对善巧通达佛法奥义的人来说,这些是不相违背的。之所以能这样,也是般若慧的作用。
“次,慧不生之过患者。”前面讲了具足智慧有什么好处,接着说明没有智慧有哪些过患。
“若离智慧,则施等五度及见不成清净。”如果离开般若智慧,布施等五度就不清净、不圆满了,而且闻思的见也不能清净圆满了。下面引经论说明。
“《摄度论》云:若无智慧而求果,布施自性不成净,利他舍施说为胜,余是增财之加行。”《摄度论》说,如果不是在般若智慧的引导下,布施的体就不能清净。利他布施本来是很好的发心,但布施的圆满离不开智慧。否则,这种布施只是培植福田的加行,让你增加一些财富而已。
“又云:不以明慧而除暗,彼不能具清净戒,多以无慧诸戒等,以染慧成烦恼浊。”论中又说:如果没有智慧,持戒者就不懂得戒律的开遮持犯,或是对戒相很执著,会持得很痛苦,很烦恼。那么,别别解脱就会成为别想解脱,所以持戒也要有智慧。
“又云:由邪慧过扰其心,不信解住忍功德,分别美恶持不善,如无功德王名称。”修忍辱,尤其是谛察法忍,即对佛法的认可,离不开智慧。否则,对法就不能接受、理解、认可,就会善恶不辨,不能成就一切功德。
“又云:于诸智者胜赞叹,较彼深细更无余,以欲过失不能障,意正无慧不可成。”空性为一切智者所赞叹,没有比它更甚深微细的了,而且这是欲尘所不能障蔽的,如果缺乏智慧,就无法通达空性。
“又云:于慧无勤心若执,彼见不成遍清净。”如果不能精进地成就智慧,修行者的见就不能清净。这个智慧包含闻所成慧、思所成慧,也包含修所成慧。没有智慧的话,就无法获得清净无漏的佛法正见。
“其中王名称者,谓无功德之王,虽偶一次而起名闻,随即失也。以是之故,须生智慧,彼因亦于清净之经典,与心之能力相称而为听闻。”这是解释前面的“如无功德王名称”,这个王名称是指没有功德的国王,虽然偶尔一次得到名声,但随即又失去了。接着劝请我们成就智慧。怎么成就?首先是听闻经教。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程度,寻找适合的经教开始闻思。下面说明闻思的重要性。
“《摄度论》云:寡闻盲汉不知修,无闻彼当何所思,故当勤闻从彼因,如思以修广生慧。”寡闻,听闻得很少。盲汉,什么都不懂就开始打坐,想要开悟。这种人在佛教界大有人在,只喜欢打坐、念佛,什么经教也不学,就在那里枯坐。有些坐得性格怪怪的,有些甚至把身体坐坏了。《摄度论》说,孤陋寡闻的盲汉不懂得怎么修,就想要修行。如果没有闻思经教的基础,没有佛法智慧的引导,所有想法都是建立在个人感觉上,建立在错误观念上,想来想去都是妄想,是胡思乱想。所以要精进地听闻正法,如理思惟,才能获得正见,开发智慧。这是佛法修行绕不开的常规途径。
“至尊慈氏亦云:三轮诸分别,许彼所知障。悭等诸分别,许彼烦恼障。”这里还是赞叹闻法的功德。三轮,即修布施时有我,有受者,有布施物,并对三者生起执著,认为它们是实在的。弥勒菩萨说,之所以有这些分别,是因为我们看不到三者的空无自性,在认识上有问题,属于所知障的范畴。悭就是对财物产生悭贪,属于烦恼障的范畴。
“远离彼诸障,除慧更无余。胜慧闻为本,是故闻为胜。”靠什么才能远离烦恼障和所知障,进而瓦解这些障碍?除了智慧外,没有别的什么可以克服。成就最殊胜的智慧,是以听闻正法为根本。所以,闻法是重要的修行项目。
“《集学论》亦云:应忍当求闻,次应住林薮,当精进等引。”《集学论》也说,在修行过程中,先要闻思正法,有了正见的基础,才能到山林中精进禅修。这是一个常规次第。如果没有多闻的基础就去禅修,是很容易出问题的。
“前贤亦云:须先闻诸法而铭于心,数数思惟、筹量、分别。若将法忘已,纯一执心,则于修学无有助伴。”过去的大德们也有类似开示:闻思之后要把法铭记在心,经常思惟,通过观察修调整心态。然后安住在良好心态中,以闻思获得的正见指导禅修。如果不闻法,或是把法忘了,一心想要实修,却没有法的引导,这是不行的。
“故上修者由闻上,中修者闻亦中耳。有几许修习,须如尔许了知法而渐次增大也。”这个说法很有意思。上等成就的修行,一定要有上等的闻思;中等成就的修行,则来自中等的闻思。所以说,你是什么程度的修行,应该有相应的闻思为基础,由理论指导实践,然后逐渐增广。
“若如是思惟决定了知坚固者,于恶友说一切善不善意乐皆是分别,悉应断弃者,则念法中未如是说,善知识亦不如是认许,便不随彼口而转矣。”如果对闻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,那么对恶友的劝说,比如劝你不要闻思经教,那是入海算沙,认为分别和证悟空性没关系之类,那你也就听听而已,不会当回事的。因为你懂得用经教来对照,知道佛法不是这么认为的,善知识也不是这么认为的。同时还知道,佛法修行要从闻思修入手。但如果你没有智慧,对闻思的作用没有坚定认识,听了之后就可能跟着跑。可见,对闻的重要性产生胜解,对于修行非常重要。
“若无般若,仅有些微信心,见哭而哭,见笑而笑,犹如流水,任决东西,随彼所说,认为实在而随转耳。”如果没有般若智慧,虽然也会对法有一些信心,但信心是很有限的,没有深度的,因为他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。所谓的信,多少有盲目的成分。就像看到别人哭,你也跟着哭;看到别人笑,你也跟着笑;人家说东,你就以为是东;人家说西,你就以为是西。如果没有正见,就没有主见,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。
“修学慧时,具足六度者,自住慧已,安他于慧,是为慧施。余者如前。”如果在慧的基础上修六度,或和前五度配合着修,智慧的修行会更圆满。如果自己能成就智慧,也能帮助他人成就智慧,就是慧的布施。其他几度也是同样。
以上这些偈颂的原文,有些理解起来比较费劲,我是对照其他译本,按它的意思解释的。可能在文字上看靠得不是很紧,主要是因为翻译问题。
七、学行四摄以利他
在菩萨道修行过程中,六度偏向自利,四摄偏向利他,是菩萨利益和摄受众生的四种方便。菩萨戒,就是建立在六度四摄的基础上。
“学行四摄,成熟他有情。”学习四种摄受众生的方便,主要是为了成就众生、引导众生、帮助众生。
“一、布施者,如前说波罗密多学处时所说。”第一是布施。在前面所说的六度中,已解释过“布施度”,包括对众生的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。利益众生,首先要学会布施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广结善缘。多布施才能和众生有缘,否则怎么度众生?所以,布施的目的是让众生欢喜,是为了帮助众生,不是为自己服务的。否则这个布施会有问题,就成了社会上的“糖衣炮弹”。
“二、爱语者,于所化机宣说诸波罗密多。”第二是爱语。从广义上说,可以理解为让众生欢喜的语言,但关键在于对众生有益,而不是花言巧语,更不是拍马屁。所以爱语是真实的语言,利他的语言。所谓真实语,是能引导众生认识世界的真实,继而导向解脱。所以爱语在这里的特定内涵,是宣说六度,开示大乘菩萨道的修行。
“三、利行者,于如是宣说诸义,令其起行,或令正受。”第三是利行。让众生依照所宣说的佛法去实践,去修行。爱语是给众生开示佛法,而利行是让众生按佛法实践,得到真实受用。
“四、同事者,诸余安立于何义利而自住于彼,与彼相顺修学也。”第四是同事。我们给众生开示佛法,告诉众生修学能给生命带来利益。与此同时,自己也这样修行,或带领众生一起修行。
“《庄严经论》云:施同示彼令受持,自亦随行之诸义,是即许为爱悦语,及为利行并同事。”施,就是布施。同示彼,为众生开示六度、四谛等佛法,就是爱语。令受持,不仅令众生闻思佛法,而且能依教奉行,就是利行。自亦随行,自己也能实践,并带领众生实践,就是同事。《庄严经论》说的“施同示彼令受持,自亦随行之诸义”,就是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。
“何故于四摄而决定耶?为令徒眷于善修行,故于摄受中,首须令彼欢喜,此亦必待以财施已,于身饶益而后欢喜。”为什么要从这四个方面摄受众生?为什么不是三摄,不是五摄,而以四摄引导众生?为了引导众生对佛法产生兴趣,进而信仰佛法,修习善行,首先要让他们欢喜。怎样令他们欢喜?就要以布施结缘,让他们得到好处,就像《维摩诘经》所说的“先以欲钩牵,后令入佛智”。第一步是让对方在物质上尝到甜头,因为佛法的甜头不是一下子能尝到的,只能从物质开始。
“如是喜已,为令入道,先须令彼知如何行,故亦须以爱语而为说法。”当他们感到欢喜后,就要带领他们走入佛法,知道怎么一步步修行,所以要用爱语说法,开示六度、四摄、四谛等法义。
“由弃舍不知及疑惑已,为令无倒受持义故。若如是知已,以利行而令受善。”为他们开示佛法后,使对方舍弃对佛法的无知和疑惑,从而如实受持佛法。接着还要进一步引导他们,不能停留在闻思阶段,佛法的真正意义是通过实践解决生命问题,这才是修行最重要的部分。所以要通过利行使对方受到善法熏陶。
“苟自不修,于他教诫行止须如是作者,彼即诘云:‘汝且未行,何故教他?汝今犹须为他所教也。’即不受教。”如果你自己不修,或是对自己所说的法根本没经验,对他人的引导就没有说服力,也不可能深刻,他人就难以受益。反而会责问说:“既然你自己都没这么做,凭什么教导别人呢?你现在还需要别人教导呢。”这样就不会接受你的教导。
“若自修者,彼即念云:‘令我所行之善,彼自亦住彼行。若修此者,于我成就利益安乐。’以是而新进修,诸已修者亦坚固不退,故于彼中须同事也。”在这种情况下,一方面,你自己必须实修,有一定的实践经验;另一方面,最好带着别人一起修。对方就会想:他劝导我们所修的善行,自己也在努力实践。如果我们依此修行的话,就能得到利益,得到安乐。这样引导他人,我们就能让那些没修的人产生修的兴趣,已修的人坚固不退。所以,需要有同事法门。
“此是诸佛说为成办一切所化诸义利之微妙方便,故诸摄受徒眷者,须依于此。”这是诸佛菩萨为我们开示的利益众生的方便,同时也是摄受眷属的方便,要用四摄法把他们摄受起来。对社会上的人,如果我们学会四摄,确实能很好地利益他人。
“颂曰:诸摄徒眷者,于此当善依,成办诸义利,善方便极赞。”偈颂说:四摄是摄受信众、眷属、众生最好的方法,能使我们成办各种佛法利益。这种方便是佛经中极为赞叹的。
“彼等于定动中,云何修习之法者?如阿底峡尊者云:菩萨广大行,六波罗密等,出定之瑜伽,坚修资粮道。”这段是对六度四摄的总结。那么,六度四摄应该怎么修?哪些法在定中修,哪些法在动中修?正如阿底峡尊者所说:菩萨的广大行主要指六度,包含入定和出定,即根本和后得的禅修,或者说座上修和座下修,由此圆满成佛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。在修习菩萨道的过程中,主要是围绕这两种资粮进行。
“受菩萨戒之初业菩萨,住资粮道者,无论定动所作,不越六度。六度有于定中修,有于后得中修习。”受菩萨戒的初业菩萨,在资粮道的阶段,不管是定中所做,还是动中所做,不外乎六度的内容。其中,有的应该在定中修,也有的应该出定后(后得)修。
“谓静虑体奢摩他及慧体毗婆舍那,于定中修。前三度及静虑、般若之少分,于后得中修。”静虑体奢摩他,就是止。慧体毗婆舍那,就是观。止和观主要是在定中修习。布施、持戒、忍辱前三度,及一部分的定和慧,可以在后得中修。也就是说,我们要把座上培养的这份定和慧带到座下,带到日常做事中。虽然你在做事,但还要保持观照。而不是马上进入做事的串习,进入情绪的状态。如果没有定的力量,没有空性慧的体悟,心很容易陷入事相,以及和事相应的情绪中。如果能保持定和慧,不管做什么,心永远都是那样。除了智慧和慈悲,就没有别的心。所以定和慧不仅要在座上修,也应该在座下修。
“精进者,通于定动之二。”精进,不管在定中还是动中都很需要。也就是说,座上和座下都要精进。
“忍之一分,于甚深法决定思惟者,亦于定中修也。”忍也包括两种情况。世俗意义上的忍,比如对冤家伤害和恶劣环境的忍耐,需要在动中修,座下修。而对空性的体悟,即无生法忍,就要在定中修,座上修。
“阿底峡尊者云:于出定诸时,如幻等八喻,观诸法而修。”阿底峡尊者说,我们怎样在定中和动中修行?就是在出定后要以智慧观照,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。关于这一点,般若经典经常说到八种比喻,即如幻,如梦,如水月,如阳焰,如响(山谷回响),如乾闼婆城等。对空性有所体悟后,我们会看到一切都是幻化的,无自性的,没有我,也没有我所。反之,我们会觉得一切非常实在。所以出定后还要安住于空性,继续用智慧观照,修空观和假观。天台宗讲一心三观,即空,即假,即中。看到一切都是空的,无自性的,同时也看到缘起的显现。虽然了知一切的显现,但心不会住在相上;而了知一切无自性时,又不会住在空上。既不住在空上,也不住在假上,就是中道。空、假、中,在一念中同时具足,而不是对立的,是为一心三观。所以,出定后还要以智慧观照一切法的虚幻。
“定后修分别,学方便为主。”除了修习空性观,还要修习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的方便。学佛不仅是学空性,而且要学慈悲,学方便。
“于诸等引时,止观分平等,常应相续修。”等引,就是心平等,契入平衡状态的禅修。在禅修过程中,止和观要平等而修。开始是从止和观轮番修,到一定程度后,就可以止观双运,并时时保持在这个状态。
“如是希有难行,诸未修习闻之心生忧恼者,当知诸菩萨于最初亦未能受持,但由渐修为愿求之境,后则不待努力,任运而转,故于修习最为切要。”前面讲了六度四摄的修行,也讲了定中修,动中修,还讲了空和有,乃至止观双运。有人听了之后觉得很难,觉得自己可能没有能力。其实我们不必害怕。诸佛菩萨在因地修行时,最初也像我们一样,是做不到那么完善的。但随着修行的深入,能力也逐渐增强,并从有功用行提升到无功用行。世间任何一种能力都是这样,刚学的时候觉得很难,等你学会就一点都不难了,所谓“难者不会,会者不难”。从难到不难,是训练心的过程。如果不训练,永远都是难的。开始训练的话,只要方法正确,符合因果规律,再加上精进努力,没什么是不能成办的。所以要精进修行,这点最为切要。说了半天,关键是要做,不做就没戏。
“若见不能实行,即弃舍彼等净心之修习,则于清净之道极为迟缓。”如果以为做不到就不修,舍弃这些方法,那你的修行就上不去了。
“《无边功德赞》云:若有闻已亦于世间生损害,然汝自亦长时未能身受行,诸行以汝串习后时成任运,故诸功德若不修义难增长。”《无边功德赞》说,有人觉得听闻佛法后,还是难以战胜自己的烦恼习气。为什么?问题就在于,我们只是知道一些知识,并没有认真实践。或者即使实践了,但运用的方法不对。事实上,只要方法正确,认真训练,最终都会成就的,而且能不需要功用地自然做到。但如果你不修的话,所有功德都难以增长。
“是故诸受菩萨戒者,无不学行之方便。诸未以仪轨受持行心者,亦当励力修欲学心。”所以受菩萨戒之后,一定要学习菩萨戒,按菩萨戒去发心,去实践。那些没有按仪轨受持菩萨戒的人,也应该努力生起想要修学的心。
“若于所行增长勇悍而受律仪者,极为坚固,故应勉焉。”如果我们对菩萨戒的功德,生起稀有难得且很想受持的心,以这样的心行状态去受戒是最好的。认识到菩萨戒对生命的价值,一心想要受持,是践行菩萨戒最好的方便。
“已释上士道次第中净修愿心及于菩萨行总修学之道次第竟。”以上,已经讲完上士道关于愿菩提心和菩萨行的修行。
结束语
《道次第》中,上士道之后还有止观部分,因为时间关系,这次就不讲了。好在前面的三士道是独立的,本身也是完整的。在本论道前基础的部分,就有关于止观的说明,告诉我们,每一步应该怎么认识,怎么实践,这些都是建立在止观的基础上。可以说,三士道已经包含了止观的修行。
在讲课过程中,我也结合了《道次第》的修行套路来说明,包括每一步应该怎么走。其实,《道次第》的修行就是建立心理引导,围绕“舍凡夫心,成就佛菩萨品质”,从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,一步步地带领我们,从混乱的凡夫心状态杀出重围。进而通过菩提心和菩萨道的修行,成就佛菩萨的品质。我觉得,本论这一建构很有人情味,非常符合凡夫的思惟方式,不是高高在上的,而是施设一条有次第的修行道路,从接受到实践都相对容易。
你们虽然在这里听课,但我想,你们并不是学得最用功的。现在很多信众也在学这部论,他们听录音,看视频,反复地听五遍十遍,笔记做得比你们都认真。希望大家能在听课的基础上,反复温习。如果在我们这一生中,没有时间和精力学更多经论,那么只要把这部论学好,在修行上就够用了。如果你有能力学更多经论,也发心利益众生,那么以这部论为基础,以这个套路为脉络,将来沿着这一次第继续深入,比如学中观、唯识等宗派,就会学得很轻松。因为我们很明确,佛法的要领是什么,修行要解决什么问题,又应该成就什么。
现在佛教界存在的最大问题,就是很多人修学多年,经论看了不少,但不得要领。我和一些居士谈起来,发现他们看的经论比我还多,但真正一问,什么都搞不清楚,一无是处。要不就是偏执一端,参禅的觉得,只要一句话头就行了;持戒的觉得,把戒律持好,修行问题都解决了;学教的一天到晚学习教理,把佛法知见当作哲学来学。尽管这些人也会有所受用,但进步很有限,因为他修行的内容不完整,也缺乏次第。
《道次第》为我们提供了修行的完整要素,同时建构了合理的次第。不管你是上根利智,还是普通根机,都可以从中受益。按照这个套路的引导,哪怕你面对的是喜玛拉雅山乃至须弥山,也有楼梯让你一步步地向上,那么假以时日,总归能走到山顶。这种渐修之道,正是佛法修行的常规道路。虽然佛教中也有更快的顿悟法门,但对很多人来说,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。事实上,顿悟也不是一悟了事,只是意味着你能见到空性。但要知道,见到空性并不难,难的是以空性瓦解凡夫心,摧毁我法二执,这才是艰难而漫长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如果没有相应的方便,即使你见了,有可能再也见不到了。
我觉得对任何宗派的修行来说,《道次第》都是很好的基础。希望同学们在一年多的听课基础上,再多花时间好好学一学,真正把论中所说的每个问题搞清楚。从道前基础到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,乃至三士道的每一个法,如何建立认识,如何落实到心行,解决什么问题,最后达到什么标准,每一步都能做相应的观察修。那么,对你们一生的修学会很有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