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学习《道次第》的意义

  首先我们要发心,为六道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修学佛法。

【发心要落到实处】

  今后我们要养成习惯,不论闻法还是做任何一件事,都要有这样一种发心。我们讲菩提心教法,讲得再多,关键还是要落到实处,那就是对心行的训练。其实任何一件事都是这样,如果不通过实际训练,它就是一种知识。就像我们学习游泳的知识,或各种游泳方法,但就是不下水。那即使你把世上所有的游泳知识都掌握了,跳到水中的时候,照样要淹死。如果学佛不能落实到心行,也是同样。相反,有些人虽然不懂很多道理,但懂得具体操作,而且每天都在做,反而用得很好。就像学游泳的人被老师指导一下,然后反复练习。虽然他不会讲很多道理,但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得很好。
  我们所学的佛法,必须落实到心行才能产生作用。这需要一个训练过程。怎么训练?其实并不复杂。所有训练要做的,无非是两个方面。
  一方面是纠正错误。我们从观念到行为,都已养成许多错误习惯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打网球有一套规范动作,并不是很复杂。但在训练过程中,我们很难一下子掌握规范,原因是难以从习惯动作中摆脱出来。反复练习,主要在于纠正错误。在训练过程中,比如拿起拍子,往往会进入错误习惯,姿势不对,这就要有教练不断为你纠正。一个简单的动作,可能要练上一千遍一万遍,才能形成正确习惯。
  一方面是重复正确。我们可能知道很多正确的知识,但这些知识没有力量。为什么没力量?因为我们还不熟悉它,还不能把它转化成心行力量。我们说熟能生巧,熟悉了才有力量。所以,任何一种想法和行为都要不断训练。

【学教理也是修行】

  修行也是同样,首先要转化错误习惯,这又包括两方面:一是我们的起心动念,即错误观念;二是由观念养成的错误行为。学习教理就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观念,在此过程中,转化并修正错误观念。然后,还要把佛法所说的正确知见落实到心行。比如因果的观念,无常的观念,无我的观念,空的观念,人生是苦的观念……把这些观念逐步落实到心行中。事实上,转化观念正是修行的过程。过去我们总觉得,学教理是学教理,修行是修行,其实不是这样。我们学习教理,对教理不断地正确思惟,就是修行的过程。修行修什么?就是修正观念,修正行为。我们的行为有三种:身体的行为、语言的行为、思想的行为,所以叫身、语、意三业。思惟法义的过程,就是在修正固有观念。
  当观念被修正了,心态也会随之得到调整。因为所有的烦恼和不健康情绪,都是建立在错误观念的基础上。有人把钱和地位看得很重,觉得这些很实在,有了它们内心才踏实。如果他真正意识到外在财富的无常性、虚幻性,意识到人生价值不在这里,意识到所有外在事物对我们只有暂时而非永久的意义,意识到人生最高价值不是通过外在物质获得的,而是来自内在生命的改善,一旦他懂得这些道理,对外在的执著自然就会淡了。执著淡化了,贪嗔痴的力量也就削弱了。
  八正道是佛法修行的不二中道,其中就有正思惟。可见,正确思考本身就是很好的修行。佛法的正见、止观、契入空性,都是建立在正思惟的基础上。在声闻乘教法中,讲到亲近善知识、听闻正法、如理作意、法随法行。其中的如理作意就是正思惟。所以说,这是修行的常规道路。我们不要以为学教理不是修行,正确地学教理就是修行。
  获得正确观念后,我们还要把它落实到心行。就像菩提心教法,首先从理论上知道菩提心有什么特征,然后在技术上知道它的用心方法。知道这些原理后,需要通过不断运用来熟悉。

【心的训练】

  在无尽的生命延续过程中,我们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心理力量。想一想,自己的我执有多大,贪心有多大,嗔心有多大,慢心有多大,嫉妒心有多大?当我们被烦恼主宰并支配时,那种不舒服的状态,就体现了心的力量。可见,左右我们的就是心念。
  每种心念都不是天生的,而是在生命延续过程中逐渐积累的。我们不断地训练嗔心,训练嫉妒心,训练虚荣心;不断地训练贪吃的心,贪睡的心,贪色的心,贪名的心……因为不同的训练,所以大千世界形成了芸芸众生的种种差别。当然这不是有意的训练,而是习惯性的积累,并已达到任运自如的程度。当我们要贪的时候,看到一种好东西就贪了;当我们听到不喜欢的话,很自然地就嗔恨;当我们想到自己的长处,就觉得飘飘然,一点都不费劲。为什么?因为它已经习惯了。
  现在我们要把菩提心训练到这个程度:看到每一位众生,都自然地生起平等心,生起慈悲心。如果发菩提心也和生起贪心、嗔心那么自然的话,就说明我们的心已经接近佛菩萨了。所以说,发心不只是一句口号,关键在于训练。
  我们现在有很多心。看到家里人,看到没关系的人;看到尊敬的人,看到讨厌的人;看到对你有恩的人,看到和你有仇的人;看到你爱过的人,看到你恨过的人……起心动念都不一样,是不是?这些就是凡夫心的种种差别。
  在修行过程中,我们要训练一种心,来代替这一切的心——那就是菩提心。佛菩萨只有慈悲、智慧,没有别的。而我们却有很多心,每天变化无常,连自己都搞不清,什么时候开心,什么时候痛苦。我们痛苦的时候,想不痛苦都做不到;而开心的时候,又那么忘乎所以……这个心总是七上八下。
  如果我们只有慈悲和智慧,每天都会活得很开心。因为真正能伤害我们的,就是这颗心。修行所做的,无非是训练自己的心,把菩提心训练起来,把它变成一种习惯。生活中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习惯,有人有虚荣的习惯,有人有爱打扮的习惯,等等。修行要做的,就是把发菩提心变成习惯,像我们日常的习惯那么自然。那即使在睡觉的时候,功德也在无穷无尽地增长,尽虚空遍法界地增长,修行就省力了。
 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心行基础,无论诵什么经,做什么事,都能与佛菩萨的功德相应。反之,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心行训练,即使每天在诵经,在念佛,在做很多善行,哪怕在盖庙和弘法,但因为我们没有想着利益一切众生,必然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础上。做得再多,最终成就的还是凡夫心,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生命素质。很多人说,我在念佛,为什么烦恼还很多,执著还很多,牵挂还很多?那就需要想一想,念佛时是用什么心去念,做善事时是用什么心去做?我们没有念佛时,又在怎么用心?如果每天都在贪嗔痴,修行自然上不去。
  修行的根本就是发心。我们学习佛法,首先要发心利益一切众生,每天带着这种心来学。不只是学习佛法,包括做别的事,也要养成习惯。《华严经·净行品》就是引导我们做这样的训练。学佛不在于懂的道理有多少,关键在于领会了多少,能用的有多少。

【佛教教育的反思】

  当然,如果我们想要弘法,想要利益众生,还是要学习很多经教。从个人修行来说,也要有相应的正见为基础。现在佛教界存在的问题,就是闻思比较薄弱,盲修瞎炼的人比比皆是。正见就是眼睛,如果没有正见,就像没有眼睛,最后不知会修到哪里去,是很危险的。
  所以一是发心,一是闻思正见,都是修学佛法的根本。研究所预科三年对大家的培养,是有计划、有目标,也有明确指导思想的。这和一般的佛学院不一样。因为我发现,整个佛法修学体系,不论汉传、南传还是藏传,都有非常核心的要领。只是因为佛法太博大了,很多人不知道核心是什么。
  汉传佛教的传统是八大宗派,但我个人感觉,宗派佛教还是有一定的时节因缘性。汉传佛教从隋唐进入鼎盛,明清以来却一路衰落,尤其是经过十年浩劫,整个教界的信仰比较混乱。很多人修学多年,依然无所适从。学不知道该怎么学,修也不知道该怎么修。多半就是念佛、打坐,但念佛、打坐也有各种方法,这些说法能否给人有效的引导?结果往往是不明确的。
  其他语系的佛教也有不同问题。藏传佛教虽然在修行次第上有它的长处,但夹杂着复杂的藏文化背景,一般信众未必有能力认识其中精髓。虽然现在来汉地的西藏传法者很多,但真正发心好、有素质的并不多。而且多数汉地信众对藏传佛教还是偏于盲信,追求现世功利,热衷算命、打卦、求财、求保佑。总体来说,藏传佛教在汉地的弘扬有些混乱。
  至于佛学院的教学,走的是现代学院教育的路线。汉传佛教自古以来就有各自的宗派教育,比如天台宗有天台的教学体系,华严宗有华严的教学体系,唯识宗有唯识的教学体系,禅宗有禅宗的教学方法,净土宗有净土的教学方法。不像现在,天下寺院一本经,念的都是两堂功课。而目前这种学院式的教育,是清末民初引进的西方教育。最早有杨仁山办祇园精舍,后来各地寺院陆续办学,也走过了一百多年历程。但这种办学是不是很适合佛教界的人才培养呢?事实上也存在不少问题。
  因为学院的办学方式是综合性的,除佛学外,还有大量文化课程。佛学方面也学得比较杂,课程多,涉及面广,没有明确的核心思想,引导思路。全国二三十所佛学院,从1980年开始办学,毕业的学生至少有几千上万,但真正成才、能写能讲的并不多,走到外面弘法的法师也没多少,甚至不少学生出现信仰淡化的现象。所以有些老和尚对佛学院不是很信任,特别是北方的道场,不太愿意把徒弟送到佛学院,也有一定道理。很多时候,学僧从佛学院毕业了,却能说不能行。真正能说吗?其实也说不清楚。
  但我们的研究所不同,从教学到弘法,包括我们现在编的“戒幢佛学论丛”和杂志等,都有明确的、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。这是基于我们对佛法核心内涵的理解。

【修学五大要素】

  佛法的核心是什么?我们通过几年的学习,究竟要获得什么,成就什么?必须很明确。通过多年修学,并参照藏传和南传的教学体系,我逐步发现了佛法的核心要素,并在年初(2004年)发表《汉传佛教的反思》,提出佛法修学的五大要素。
  其中,第一是菩提心。
  第二是闻思正见。如空性见、唯识见、如来藏的见,或阿含经典中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的见,或是大圆满、大手印的见。
  第三是止观。即如何把正见落实到心行的实践,这点非常重要。如果知见不能落实到心行,落实到止观,我们所学的佛法将成为一种哲学。研究哲学和学佛的不同就在这里。哲学界、文化界对佛教的研究,仅仅是作为一种知识。而我们对所有教理的学习,最终要落实到止观,也就是从闻思走向修行。所以止观既有教理的基础,也有技术的部分,即怎么用心。在这个层面,需要老师的特别指导,这就涉及传承的问题。各宗修行都有自身的传承和用心方法,这是属于技术层面的。
  第四是道次第。即修学的先后次第。顿悟成佛固然是好,但顿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。就像有人吃七个饼才饱,他觉得,吃第七个饼就好了,前六个岂不是浪费?事实上,吃到第七个才饱,是因为有前面六个的基础。再如文学艺术的创作灵感,也来自积累,否则就不可能会有文学艺术的智慧火花。
  同样,顿悟离不开渐修。没有次第的积累,就没有顿悟,所谓“没有天生的弥勒,也没有自然的释迦”。六祖慧能一听到《金刚经》,内心就产生极大的震撼。很多人可能会羡慕,那为什么其他人听到没感觉,六祖听到就心有所悟呢?其中道理,用《金刚经》的话来说,就是“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,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,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”。因为在宿世种下善根,所以听到《金刚经》才会如此震撼。
  在弘法过程中,这种情况非常明显。有的人你怎么说也没用,有的人你随便一说,他就猛然醒悟。有的人怎么学也不容易上路,有的人听些简单的道理,他就能上路照着做了。这是什么原因?也是善根的问题。但善根深浅不是天生的,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。所以要有次第,否则就无从入手。这对普通大众来说尤其重要。那些根机特别好的人,随便哪里都可以入手。就像特别有本事的人,没有楼梯也可以飞檐走壁,上到屋顶。可对一般人来说,如果楼梯搭得不是特别好,他爬一半还可能摔下来。所以人和人不一样,要看清自己的根机。
  虽然不同法门对应不同根机的众生,但佛法修行还是要有一套次第,即大家都可以走的路。毕竟芸芸众生中,多数是大众化的根机。就像这个世上,真正对人生有思考、有想法的人并不多,多数都是人云亦云,随波逐流。所以要有适合大众的常规线路,这就是道次第。
  第五是戒律。所有修行都要以戒为基础,由戒而生定、发慧。戒是正顺解脱之本,也是无上菩提之本,但戒只是基础,不是一切。过去有人夸大了戒律的作用,以为学戒就可以了生死,可以成佛,这是不对的。戒是基础,菩提心是根本,正见是关键。
  整个佛法的内涵,不外乎这五大要素。任何宗派的修行都不能离开这些要素。如果某个宗派没有完整的五大要素,学人就不容易修好,甚至这个宗派也无法长期发展。一些传统宗派在弘扬中逐渐衰落,或是我们接触某个宗派后,在修行上觉得困难,修不起来,都和缺乏五大要素有关。(注:以上是济群法师2004年初在《汉传佛教的反思》一文中所说的五大要素,后于2006年初发表《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》,将五大要素的内容和次第确定为:皈依、发心、戒律、正见、止观,沿用至今。)
  研究所的课程,就是按五大要素设置的。有侧重发心的,比如以后会给大家讲《入菩萨行论》,是关于菩提心的内容。也有侧重知见方面的,还有止观、道次第、戒律。

【《道次第》的建构特色】

  我们现在讲的《道次第》,是集中反映五大要素的一部论典,也是修学佛法的奠基之作。佛法太博大了,很多人学修多年,总是不得要领。而佛教界对人才的需求已经迫不及待,研究所也想快速培养人才,希望大家在短时间内领会并掌握佛法核心,进一步学习其他经论,为佛学研究和未来弘法打下基础。
  《道次第》是藏传佛教的论著,但不属于密宗,而是显教的。宗大师有两部非常重要的著作,一部是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(及更详细的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),讲述显教的修行;还有一部是《密宗道次第广论》,讲述密宗的修行。
  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是指导修行的纲要书,在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地位非常高。这部论能传到汉地,是因为民国年间有一批法师去西藏求法。
  《道次第》有四种,除了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,还有《菩提道次第摄颂》,即《极略论》,以及《三主要道颂》,把《道次第》最核心的内容,用偈颂非常简练地概括出来。可见,这部论非常重要。
  宗大师早年造出《广论》之后,觉得《广论》太广博了,共二十四卷。对每个问题旁征博引,从各种知见去抉择,还批判了当时的各种错误知见,比较深奥。为了让不同根机者都能接受《道次第》教法,宗大师在此基础上撰写《略论》,把《广论》的核心内容整理出来。所以,《略论》和《广论》在思想内涵上是一致的。《极略论》(《摄颂》)就更简要了。
  当年,太虚大师为了了解藏传佛教,在四川成立汉藏教理学院,并派一些人到藏地求法,有法尊法师、大勇法师、观空法师等。其中,大勇法师翻译了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,法尊法师翻译了《广论》《摄颂》和《三主要道颂》。法尊法师翻译《广论》后,太虚大师非常赞叹,专门为此写了一篇序,觉得《广论》统摄一切经教,依三士道建立修学体系,不论对于个人修学,还是整个佛教的健康发展,都是很有帮助的。
  太虚大师也曾撰写《佛学概论》,根据五乘共学、三乘共学、大乘不共学,建立五乘佛法的修学关系,与《道次第》的建构不谋而合。印顺法师的《成佛之道》,也受到《道次第》的启发,以五乘共法、三乘共法、大乘不共法为建构。其中,“共”字的用法,和《道次第》的共下士道、共中士道的“共”是一样的。
  为什么要突出“共”字的重要性?因为汉传佛教历来存在小乘和大乘的对立。学大乘者往往有轻视解脱道的毛病。那么,当今佛教实际是一种什么状态?我们学的是大乘法门,但多数人并没有领会大乘的精神所在。大乘的根本是菩提心,但很多人发的是出离心,不是菩提心。念佛的也好,参禅的也好,都想着个人了生死,住山唯恐不深,很少想着利益一切众生。如果以希求个人解脱的心学大乘,是大乘还是小乘?按《道次第》的标准来说,是典型的小乘。
  因为大乘和小乘的区别,关键就在于,你发的是菩提心还是出离心。这点非常重要。而在行为上,按大乘去修行的其实不多,即使按解脱道走的也不多,甚至人天乘能做好的都不多。
  这就造成一种现象,我们不屑于人天乘的修行,不屑于声闻乘的修行,我们欣赏的还不是一般的大乘,而是至顿至圆的。我们希望追求这种顿悟成佛的大乘,事实上根本就做不到。因为没有基础,没有次第。
  所以,《道次第》提出的共下士道、共中士道很有针对性。也就是说,下士道和中士道都是上士道的一部分,和上士道有共通之处。即使你学大乘,一样要有下士道的修行基础,要有念死无常、深信业果的认知。还要有中士道的出离心,要观三界是苦,观轮回的本质是苦,生起猛利的出离心。有了这些基础,才可能将心行导入大乘,发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。
  如果没有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基础,我们说发菩提心,不过是自欺欺人,是一句空话而已。因为你对轮回的本质是苦没有切肤之痛,对三宝的信心没有建立起来,就不会把成佛和利益众生当作一回事。如果你没有深信因果,可能一边在学佛,一边照干坏事;如果你不能深刻忆念死和无常,就不会很好地珍惜并利用生命。所有这些忆念,都在帮助我们进入上士道。换言之,上士道需要有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基础,这样三士道的修行才能有机结合起来。
  太虚大师当年之所以称赞这部论典,原因就在于此。我是这几年才开始重视本论。虽然前些年就给少部分学生讲过《道次第》,但当时还没意识到有多好。随着对佛法修学的深入,我越来越感觉到,这种建构非常合理。所以,我们把《道次第》作为研究所教学的重要基础。因为佛法修学的基本内涵,这部论都具足了。通过对本论的学习,我们就能在短时间内抓住佛法的要领和核心。

【出离心和菩提心】

  学习《道次第》,要认识到它对修学的重要意义,大体有以下几方面。
  第一,能弥补汉传佛教的不足。比如对菩提心的忽略,因为《道次第》就是以菩提心为统摄。再如目前教界流行的净土、禅宗,不太重视闻思正见和修学次第,所以对念佛或参禅的人来说,学学《道次第》很有帮助。
  第二,《道次第》可以使我们快速掌握佛法核心,即出离心、菩提心和空性见,本论称之为“三主要道”。因为佛法太博大了,各宗派的理论和法门特别多。有些人学佛几十年,掌握了很多教理,还是不得要领。原因是什么?就是学不到点子上,或是学了用不上。三主要道不仅是《道次第》的核心,也可以说是整个佛法修行的核心。为什么这么说?这需要知道,学佛究竟要成就什么,要摆脱什么。社会上的人都很明确自己要做什么,怎么做。比如商人要赚钱,当官的要晋升或造福百姓,然后用相应手段达成目标。我们同样需要明确,学佛要解决什么,成就什么。明确之后,就知道所学教理该怎么用了。
  学佛要做的,一方面是摆脱凡夫心,摆脱由无明、我执建立的种种心态,一方面是成就佛菩萨品质。因为凡夫心是我们流转的根源,生死的根源,烦恼的根源,也是世界一切问题的根源,是我们在无尽轮回中遭受痛苦的根源。所有的现象和问题都根源于内心,所谓“一切唯心造”。因为我们有贪嗔痴,有染污的凡夫心,所以才会呈现出五浊恶世。而佛菩萨之所以能成就万德庄严,成就清净佛国,就是因为有清净的心,所谓“心净则国土净”。《华严经》说,“心种种故色种种”。因为心有种种差别,种种执著,所以才会呈现种种现象。我们需要了解,一切问题的根本,都在于我们的心。
  《道次第》正是指导我们修心的次第和方法。首先是出离心,贯穿佛法修行的始终。究竟要出离什么?是出离这个世界和环境吗?世界可以出离,环境也可以出离,可你带着烦恼出离到另一个环境,还是有烦恼。所以需要出离的是凡夫心,不是其他。
  下士道出离什么?是出离三恶道。中士道出离什么?是出离对轮回的贪著。不管你是什么身份,只要没有了脱生死,生天也好,在人间拥有再高的地位也好,终归是有漏的,因为轮回的本质就是痛苦的。上士道也要出离,只有出离我法二执,我们才能无私地利益一切众生。如果心无法从自我跳出来,首先想到的还是自己,就不可能利益一切众生。所以,出离心贯穿着下士道、中士道和上士道。
  我曾讲到菩提心的特征,其中包含无我、无相、无所得、无限。无我是要出离我执,无相是要出离对相和存在的执著,无所得是要出离有所得的心,无限是要出离有限。其实,任何一个“有”的存在,当下都是无限的。但如果心执著于“有”,就会变成有限。所以《金刚经》说,如果心有所住,就什么都看不见了。因为心有所住的时候,会进入无明的状态。反过来,如果心无所住,就像虚空一样无限。当我们以无住的心去做事,成就的功德也是无限的。
  出离心正是帮助我们出离凡夫心,否则,我们永远都是凡夫。佛法的整个修行,无非是断除二执二障。二执是我执、法执,二障是烦恼障、所知障,这些都是凡夫心的表现方式。《道次第》的建构,从念死无常、观恶趣苦,到观轮回是苦,都在帮助我们发起出离心。我们说出离心很好,但如果发不起来,又有什么用?那就意味着,我们难以走出凡夫心。
  笼统地说凡夫心,大家理解起来可能有点难。但说到具体的凡夫心,比如对事业的执著,或是对一个人的爱和恨,或是小时候发生过的不愉快和心理阴影,很多人都有体会。在所有情绪中,爱和恨的力量最大。编成小说和电视剧,受到的关注度也最高。因为这是凡夫最常见的心态,也是我们内心最大的两个陷阱,最容易引起共鸣。
  出离心发不起来,往往是因为我们难以走出凡夫心,难以走出对现世的贪著。这也是必须念死的原因所在。因为出离心和凡夫心是对立的。当我们发起猛利的出离心,凡夫心自然就弱了。除了深刻认识到出离心对学佛的重要性,还要了解出离心怎么发起,发起后应该怎么巩固,怎么成就。出离心成就的是解脱,是自在。反过来说,不解脱就是束缚,是不自在。为什么说出离心是佛法的核心?就因为它能帮助我们克服生命中的负面力量。
  除了出离心,还要发起菩提心。修行所做的,一是减法,一是加法。出离心是减法,需要消除什么;菩提心是加法,需要成就什么。前面讲到,学任何一个东西,无非是纠正错误,重复正确。学佛也是如此。好在成佛所要成就的品质,是每个生命本来具足的。在生命的某个层面,我们具有和佛菩萨无二无别的品质,对此要深信不疑。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,生命的价值究竟在哪里。如果认识不到,我们就会为眼前的一点小小利益,忽略生命内在的巨大价值,那是非常可惜的。
  菩提心能帮助我们成就生命的巨大价值。发菩提心既是一个目标,一个指向,同时也是实践的过程。菩提心发圆满了,发到位了,当下这个心,和佛菩萨的心是无二无别的。就像《华严经》所说:“初发心即成正觉。”
  正觉就是佛菩萨品质,即无限的慈悲和智慧。在发心过程中,我们虽然想着利益一切众生,但在这个心里,还是有我的、著相的、有所得的。靠什么把这些杂质去掉?要靠空性见。在唯识就是唯识见,在中观就是中观见,在阿含就是无常无我的正见。
  正见能帮助我们通达空性,认识心的本质,成就佛菩萨品质。其实,空性和心的本质是无二无别的,密宗叫作明空不二。明和空不是两个东西,也就是说,智慧和智慧所通达的实相不是两个东西。所以这个宇宙是一元的,不是二元的。我们觉得有能所,有自他,都是凡夫心导致的错觉。
  为什么三主要道是佛法核心?正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成就佛菩萨品质。而《道次第》最核心的就是三主要道,所以,这是一个修心的方法论。藏传很多大德的开示,都是围绕修心。如阿底峡尊者的《修心七法》等。所谓修心,无非是去掉一个不要的心,再修成一个我们需要的心。
  《道次第》不仅指出了三主要道的内涵,同时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修行方法,在修行上是完整的。这种完整包括从人天乘抵达佛道的三乘建构。而其他经论,大乘经论就讲大乘的修行,声闻乘经论就讲声闻乘的修行,像这样把三乘法门汇归起来,综合为成佛之道的论典不是很多。当然,唯识的论典多少有这一特点。最典型的是《瑜伽师地论》,共一百卷。前五十一卷是《本地分》,讲三乘的境行果,即人天乘的境行果,声闻乘的境行果,菩萨乘的境行果。
  另一方面,《道次第》把修行必须具备的要素,如发心、正见、止观、次第、戒律,有机地融为一体,在修行上很完整。比如教和观,一般是先讲教,再讲观。但《道次第》在讲教的同时,会告诉你每种教理怎么运用,怎么落实到心行,非常清楚。

【会三归一,显密圆融】

  本论之所以叫《道次第》,就是在修行上建构了清晰的次第。比如小乘和大乘的关系,显教和密教的关系,处理得很善巧。不论传统的教界,还是现在的教界,一直存在大小乘对立的倾向。比如南传佛教就不承认大乘,不承认汉传和藏传;而学大乘的人则瞧不起声闻乘,觉得是自了汉、焦芽败种。此外,学显教的对学密的看不顺眼,觉得神神叨叨、装神弄鬼;而学密的觉得学显教不究竟,我这才是最快的成佛方法,你们那算什么。总之,存在各种对立。

  但在《道次第》中,对小乘和大乘、显教和密教作了有机的融合。如果给《道次第》一个准确的定位,它就是一部显教论典。如果在汉地弘扬本论,忽略地域的特点,会更有普遍性。
  此外,《道次第》所说的皈依、发心、深信业果,包括空性见、菩提心,任何一个学汉传佛教的,只要有一定教理素养,肯定都清楚。为什么看了之后还觉得震撼?是因为它有非常好的建构。就像同样是白菜,你这样炒,他那样炒,搭配不同,效果就不一样。
  宗喀巴大师的高明之处,一方面是炒的方式不一样,比如对业果的表述,对皈依三宝的表述,还有念死无常、菩提心等,都是很平常的概念,并不特殊。但宗大师紧紧围绕怎么运用来讲述,而不是光讲一番道理。这也是印度晚期佛教的一种学风,偏向简明实用,不同于早期,是偏向理论性的、很复杂的说明。
  另一方面,《道次第》构建的修行体系也有特殊之处。比如把下士道(人天乘)和中士道(解脱道),作为菩萨道的组成部分。当然这种思想并不是宗大师发明的,佛典中本来就有。比如《法华经》就将三乘归为一佛乘:“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。”佛陀曾讲过人天乘,讲过声闻乘,最后说只有一乘佛道。
  经中举了个例子,就像有位导师带着一群人去采宝,路程有五百由旬(一由旬为40公里,或说60公里),约两万公里以上。坐飞机一天就到了,但以前人步行可不容易。那些人走到三百由旬时,实在太累,不想走了,宝也不要了。导师很善巧,就在途中变现一座化城,说前面就是。等大家在那里休息够了,导师又告诉他们:这里只是化城,宝所还有两百由旬。大家因为恢复了精力,就接着走了。佛陀所说的声闻教法,就像这座化城,只是让我们在修行途中歇一歇。有些人心量不是很大,听说路途太远太艰难,他会畏难。不妨先告诉他近的地方,只要能走到这里,再走后面两百由旬就不会害怕了。
  宗大师继承了这种思想,把人天乘、声闻乘作为佛乘的一部分。同时,这也是成佛修行不可或缺的基础。我们不要以为自己学大乘,就不要皈依三宝,不要深信业果,不要忆念轮回苦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如果不作这些观修,修行是修不起来的。
  对于显教和密教,虽然藏传佛教的特点是密教,但《道次第》对显密关系提供的思惟,可以给我们两点启发。一方面,密宗修行要有显教的基础,可以说,显教就像树根,密教就像树枝,没有根就没有枝。整个大乘的修行,是以菩提心、菩萨行作为根本,而不仅仅是修什么气脉明点,那些其实外道也有。如果按汉传佛教的理路,不走密教这部分,一样可以修行,可以解脱,可以成就。南传就更没有密教了。所以显教是根本,密教是建立在根本上的方便。另一方面,按《道次第》的观点,有了显教的根本之后,通过密教的修行,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积累资粮。
  其实,密教的很多修行方法,如集资净障的观修,显教经典中也有。《普贤行愿品》就是无上的观修法门,从密宗来说,这也属于无上密,最高的密。我们对密宗多些认识就会知道,这些内容我们也有,不是没有。只是因为藏地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,所以要有特殊的方便,觉得在学习显教之后,修习密宗更容易成就。
  事实上,藏传佛教所说的显教,主要指中观和唯识这部分。而汉传佛教禅宗、天台、华严的见地和用心,也是至高无上的。这是关于显密的界限。不是说汉传佛教就代表显教,藏传佛教就代表密教,这就大错特错了。藏传佛教也有显教的部分,比如宗喀巴大师建构的先显后密的途径,学《道次第》,学五部大论,都属于显教的内容。
  现在汉地很多人学藏传,学的是不是密教呢?其实,多数学的还是显教。现在藏地过来的传法者不少,但多数是来游览观光的,或者化点缘。他们到汉地来,给你传个咒、灌个顶之类,好像很随便,其实不过是结缘而已,让你高兴。真正的密宗修行是很严格的,像宗大师建立的次第,先要有十多年的显教基础,然后才有资格进入密宗院修行。多宝讲寺的智敏上师也是格鲁派的,平常讲的主要是显教,如《俱舍》《唯识》《道次第》。不是一上来就让你修密宗,那是胡闹。
  宗大师的《道次第》,对学密宗的人也非常重要。他将小乘和大乘、显和密、学和修的关系,以及怎样把这种认知落实到心行,讲得非常清楚。所以《道次第》是切实可行的,是宗大师给我们编写的简明“修行套路”。就像二十四式太极拳,你按这个去练就是。在训练过程中,心就一步步地升级,就像电脑从286、386升级到486、586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