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础篇

【01】【02】【03】【04】【05】
【06】【07】【08】【09】【10】
【11】【12】【13】【14】【15】
【16】【17】【18】【19】【20】
【21】【22】【23】【24】【25】
【26】【27】【28】【29】

下士道

【30】【31】【32】【33】【34】
【35】【36】【37】【38】【39】
【40】【41】【42】【43】【44】
【45】【46】【47】【48】【49】

中士道

【50】【51】【52】【53】【54】
【55】【56】【57】【58】

上士道

【59】【60】【61】【62】【63】
【64】【65】【66】【67】【68】
【69】【70】【71】【72】【73】
【74】【75】【76】【77】

【编者的话】

  本书根据济群法师2004年在戒幢佛学研究所开讲的“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系列讲座”整理而成。熟悉法师著述的读者可能会疑惑:这些内容不是已整理为《菩提大道》了吗?
  确实如此。
  事实上,《菩提大道》自2010年流通以来,对大众修学《道次第》提供了完整而清晰的引导,使各地学人深受法益。
  为什么要重新整理?两个版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?
  《菩提大道》的定位是书稿,在成书时,对文字和结构作了适当调整。文字上,经过了口语到书面语的转换;结构上,部分内容或合并,或移位,以符合书稿的要求。
  因为法师讲解《道次第》历时一年多,每周课程的间隔时间不等。在新课开始前,往往会对之前的法义加以总结,温故知新。所以有些内容会被反复提及,书中将这部分作了合并。此外,法师讲到某些法义时会有所延伸。根据书稿的整体架构,这部分内容往往被移到相关章节的开始或最后,或作为概述,或作为总结,使解读原文的部分更连贯。
  从书稿的角度看,这些调整是合理的。但佛法弘扬必须遵循契理契机的原则,而这个“机”是变化的。
  整理《菩提大道》时,目标读者是广大佛子,更多是考虑内容的简明扼要。自《略论》被纳入同修班课程,读者中增加了很多三级修学的学员。他们对《道次第》的学修,是以观听音像为主。按学习要求,每课内容须观听三遍以上。事实上,观听五遍、十遍乃至更多遍的学员也不在少数。
  在反复观听的基础上,再来阅读《菩提大道》,有些学员会觉得:法师讲的部分内容不完整了(其实是在别处已经出现,或被放到其他位置)。为了结合音像资料的学习,不少学员就打印字幕稿,或干脆重新听写。从而出现了各种版本的记录稿,错讹也在所难免。
  基于此,我们特别根据修学需要,重新整理文稿。本次的定位,是尽量接近法师讲课中的表述,并根据课程进度分为77课,和音像配套(原114讲的《道次第》音像,已按课程划分剪辑)。每一课还附有相关原文,方便阅读和背诵。此外,本书沿用了法师开讲《道次第》时编订的现代目录,以章、节等序列代替科判,便于学人理解和记忆,从而在短时间内把握全论重点,并在进入每一阶段的学习时,不致忘失道之整体。
  除了呈现方式的差异,在契理方面,本书和《菩提大道》完全一致。正如《菩提大道》序言中总结的那样:
  “法师的讲解重点并不在于消文,而是立足于《道次第》的整体建构,揭示每个修学阶段的重点和运作原理,并对各修学环节之间的相互关联做了深入剖析,使学人由表及里,知其然,更知其所以然。这一点,正是法师讲述《道次第》的特色所在。当然,这种特色未必在初学阶段即可领悟,还须通过反复学习才能体会,才能豁然开朗。在这个问题上,唯一的捷径就是重复——而且是经过观察修和安住修的正确重复。”
  “从法师讲述的特点来看,可定位为‘《道次第》的汉化解读’。所谓汉化,并不是对原论的改造或偏离,而是侧重本论的思想内涵来弘演。佛教在不同地区的传播过程中,必然会受到当地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影响。尤其在藏传地区,佛教和本土文化的结合几乎到了难分彼此的程度,从而使藏传佛教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。这种特征和其独有的形式感,固然会给部分学人带来特殊吸引力,但也会使部分学人因此产生疏离感。在《道次第》中,很多人名、地名乃至经论和佛菩萨名号都是汉地学人陌生的,这种陌生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学修本论的障碍,觉得不易相应。事实上,透过这些陌生的部分,本论所揭示的内涵,包括道前基础和三士道的次第,及以出离心、菩提心、空性见为三主要道的建构等,无不是佛法,尤其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所在。‘汉化’的真意即在于此——强化其中属于佛法根本的部分,而弱化属于地域特色的部分,以期提供适合更多大众的解读。”
  感恩参与法宝制作和乐施净资的所有道友,愿这些善业成为自利利他的资粮。祈愿大众在善知识的引领下,通过学修《道次第》,在菩提路上明确方向,稳步前行!
  愿以此功德,普及于一切,我等与众生,皆共成佛道。

2018.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