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三、本论作者及殊胜传承

  本论总依弥勒菩萨之《现观庄严论》,又以别依《菩提道炬论》,故《道炬论》之作者,即是本论之作者。其名曰燃灯吉祥智大阿阇黎,别号具德阿底峡。彼之重要分三。
  1.氏族圆满
  拿错《罗乍瓦赞》云:“东方惹火地,于此有大城,名次第聚落。其中有王宫,殿堂甚宽阔,金幢以为号。国王名善德,丰富多资财,有如支那君。王妃吉祥光,诞生三王子,莲华藏、月藏、吉祥藏为名。长子莲华藏,五妃诞九子。第一福吉祥,今时具材能,亦称达那喜。少吉祥藏者,比丘精进月。月藏序居中,现我亲教是。”
  2.求学经历
  ① 博通世法
  尊者于二十一岁以内,将内外教共应明处之声明、因明、工巧、医药等四,学至最极精通。又于十五岁时,听《正理滴论》一次,即辩论折服一著名外道,于是英称普闻。此大绰龙巴所说。
  ② 得受灌顶
  尔后,复于黑山道场,亲近罗睺罗古达喇嘛。此喇嘛曾得喜金刚现身,金刚空行母授记得成就者。尊者蒙此喇嘛为授大灌顶,命名曰智密金刚。
  直至二十九岁时,于诸已得成就师前,修学金刚乘法。至是,经教、教授通达无余,即自忆念:于诸密咒我已精谙。嗣经空行母等梦示多部密经,皆未曾睹,乃折其慢。
  ③ 出家求道
  自此以后,有诸师长及其本尊,或明或寐而加劝请云:“若出家者,能于佛法及众生作大饶益。”尊者依言,往投大众部持律上座已修入加行位中之戒铠大德,求请剃染,为作和尚,令得出家。
  三十一岁内遍学显教。别于《大毗婆沙论》,依止法铠论师,于啊登打补日研究至十二年之久。以对根本四部要典皆甚精熟,故于各部异义,取舍之间互有出入处,虽颇微细,亦能毫不紊乱而正了知。
  3.成就功德
  三藏灵文能摄尽一切佛教,故证之功德亦以戒定慧三学摄之。
  ① 具足戒学
  戒学者,定慧一切功德之所依,千经万论之所赞。欲求证得定慧,先须具足净戒为增上缘。于此有三:
  【别解脱戒】
  初,具足殊胜别解脱戒者。尊者于受得比丘戒后,爱护其戒,如牦牛之爱尾。守护轻细,犹且舍命不渝,于诸重禁夫复何说。大持律上座之称,于焉起矣。
  【菩萨戒】
  次,具足菩萨戒。尊者于修习慈悲为本菩提心之教授,虽曾多所参学,别经久时,特依金洲大师修习由弥勒、文殊降及无著、寂天,辗转传来最胜教授。于自他相换之菩提心,随得生起。由愿入行,而受学处,广修诸行,毫无违越。
  【金刚乘戒】
  最后,具足金刚乘戒。以具观自身成本尊之生起次第,及金刚心圆满次第之三摩地,随成瑜伽之尊。特别于所制禁戒无所违越,诸三昧耶如理守护。
  【如法守护】
  如上三种禁戒,非仅受时暂起勇进,亦于受后各别随行终不违犯,设有违越,亦疾各依还净仪轨,除罪清净。
  ② 具足定学
  具足定学有二:一、共者,得止中心之堪能。二、不共者,证得最极坚固之生起次第。又修禁制之行六年,或云三年。
  ③ 具足慧学
  具足慧学有二:一、共者,谓得止观双运之观行三昧。二、不共者,成就圆满次第之殊胜三昧。
  4.所作事业
  ① 于印度所作
  于金刚座大菩提寺,曾经三次制诸外道,令受佛教。复于内宗上下诸部,有未达及邪解疑惑等垢,洗除令净,增长正法。各派对之均极爱敬,不分部类,视同顶髻。
  ② 于西藏所作
  藏人迎请尊者入藏宏法,虽经多次,均未邀允。嗣当藏王菩提光秉政时,复迭遣使延聘尊者,乃蒙降临。依众劝请,整理教务,著有《菩提道炬论》等,总摄一切显密心要。前后游住藏、卫将二十年,教化无算。凡具根器者,皆蒙利益。
  5.造论条件
  ① 三种圆满
  如是开显能仁之密意而造论释。其能作者,应具三种圆满之因:一、须于所知五明处善巧。二、于修持之要义,须有从释迦辗转传来,师师相授,中无断缺之教授。三、须见本尊,得蒙印许。三者之中,虽随具其一亦能造论,然以全具为最圆满。尊者于此三种因素,完全具足。
  ② 本尊摄受
  其得本尊摄受者,如拿错《罗乍瓦赞》云:“具德喜金刚,建立三昧王,勇识世自在,尊胜度母等,蒙现身开许,梦中或现前,深广微妙法,尊者常得闻。”
  ③ 传承圆满
  喇嘛传承者,佛教之传承有二:即共中下士道之小乘教法,与不共之大乘教法。
  大乘教中,又分波罗密多乘与金刚乘。初又分三支:即深观一派,与文殊、弥勒二广行派是。金刚乘中,复有各种传承,皆已获得圆满。
  其曾亲近之善知识,如《赞》云:“常得依止师,馨底巴、金洲、觉贤吉祥智,多得悉地者。别自龙树来,一一递相承,深观及广行,教授尊者有。”如是善知识中,得成就者共称十二,余者亦多通五明者,略如上说。故此阇黎善能抉择佛之密意。
  ④ 传法弟子
  其弟子中最著名者,印度则有比朵巴、法生慧、中道狮子、地藏密友等。藏中堪能继持法藏者,颇不乏人。其最能绍承增广师之事业者,当推仲登巴为上首。
  以上略释作者之重要,详如尊者本传所明。

三、本论作者及殊胜传承

  “本论总依弥勒菩萨之《现观庄严论》。”我们这部论,总的是依《现观庄严论》,这是弥勒菩萨解释《般若经》的论典。《道次第》的建构,比如把下士道、中士道作为上士道的支分,菩萨不仅要学习菩萨道,同时要学习解脱道乃至人天乘的善法,这些思想是来自《现观庄严论》和《般若经》。
  “又以别依《菩提道炬论》。”别依就是直接依止。《菩提道炬论》是藏传佛教史上非常重要的论典,阿底峡尊者所造,他对藏传佛教的贡献非常大。
  藏传佛教的前弘期,经历了朗达玛灭佛(公元841年)。之后一百多年,佛教在藏地进入黑暗时期。后来,古格藏王菩提光为振兴佛法,不断派人去印度求法。派去的使者回来报告说,印度阿底峡尊者是有成就的大德。他们费了很大功夫,把尊者请到西藏。当时,藏传佛教的信仰非常混乱。菩提光祈请阿底峡尊者对七个问题加以开示,其中有关于显教的,也有关于密教的。比如成佛是不是要具足方便和慧;发菩提心、受菩萨戒的人要不要遵循别解脱戒;受比丘戒的人能不能接受密宗无上瑜伽的特殊灌顶,等等。
  阿底峡尊者根据国王菩提光的七个问题造了《道炬论》,提出佛法修行的重要内涵。三士道的建构,就是《道炬论》的内容,此外还有皈依、发心等。我们现在讲的皈依,是声闻乘的尽形寿皈依,是根据别解脱戒建立的。而《道炬论》讲的是大乘皈依,是尽未来际的皈依,这种皈依结合了普贤菩萨的七支供。论中还说到发菩提心的重要性,以戒定慧三学含摄整个修行。在戒的方面,尤其重视别解脱戒。当时在藏地,很多人学了大乘,修了密宗,觉得别解脱戒不重要,所以有僧人娶妻、不忌女色等现象。但阿底峡尊者提出,别解脱戒是一切修行的基础,也是菩萨戒的基础。在定的方面,阿底峡尊者很重视神通,认为神通可以帮助我们成就更大的福德和事业。但宗大师并不强调神通,这是《道炬论》和《道次第》的不同之处。在慧的方面,尊者认为在菩萨道修行中,“方便与慧,成佛缺一不可”。什么叫方便与慧?菩萨道有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六度,前五度是方便,般若就是慧。修习菩萨道,要通过闻思经教树立正见,从而开发智慧,通达空性;同时广泛地行菩萨行,修习布施、持戒、忍辱等,利益众生。二者不可或缺。论中同时也讲到如何从显教进入密教。总之,《道炬论》提出了修行非常重要的次第和纲领。
  阿底峡尊者不论到哪里,经常给人讲皈依三宝,讲业果,所以在藏地,尊者又被称为皈依喇嘛、业果喇嘛。这种说法是有针对性的。因为当时很多人重视空性的修行,对皈依三宝、业果反而忽略了。现在佛教界也有这种情况。很多人会讲大道理,但对皈依三宝和业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?事实上,如果对三宝的信仰不是很强烈,对业果不是深信不疑,修行就没有基础,就像楼房没有地基那样,是很难修上去的。
  后来,弟子们根据阿底峡尊者的思想成立了噶当派。而宗大师建立的格鲁派,又被称为新噶当派。藏传佛教有四个主要教派,最早的是宁玛派,宁玛就是老的意思,是由莲花生大师的传承建立起来的,然后有噶举、萨迦、格鲁。格鲁是其中最年轻的,也最重视戒律。过去印度有个大德持戒精严,常戴黄帽。宗大师继承了这个传统,以戴黄帽为崇尚戒律的标志,所以格鲁派又称黄教。以上,说明宗大师与《道炬论》的关系。
  “故《道炬论》之作者,即是本论之作者。”在阿底峡尊者的思想基础上,宗大师建构了更为合理且完善的修学体系,对我们今天的修行具有重要意义。所以宗大师认为,《道炬论》的作者阿底峡尊者,就相当于本论的作者。
  “其名曰燃灯吉祥智大阿阇黎,别号具德阿底峡。”他的名字叫燃灯吉祥智大阿阇黎。阿阇黎是亲教师的意思,就是自己的老师。具德阿底峡是别人给他的尊称,大意是究竟的智慧。
  “彼之重要分三。”下面讲一讲阿底峡尊者的家世、求学经历、功德和所作事业。
  1.氏族圆满
  “拿错《罗乍瓦赞》云。”拿错,是人名,是迎请尊者入藏的译师。罗乍瓦,是大译师兼精通五明之意。
  “东方惹火地,于此有大城,名次第聚落。”东方,即印度的东方。惹火地,是地名,阿底峡尊者出生于现在的孟加拉国。其中有个城市,名叫次第聚落。佛经中,聚落就代表城市,人们都聚集在一起;而清净、人烟稀少之地就是阿兰若。这里是以偈颂介绍阿底峡尊者的家庭情况,内容非常详细,好像填了简历一样。
  “其中有王宫,殿堂甚宽阔,金幢以为号。”城里有座王宫,阿底峡尊者是孟加拉国的王子,所以生在王宫。这座王宫的殿堂很宽阔,名叫金幢,可能有很多黄金。
  “国王名善德,丰富多资财,有如支那君。”国王即阿底峡尊者的父亲,名叫善德。他的财产很多,就像中国的皇帝一样富有。
  “王妃吉祥光,诞生三王子,莲华藏、月藏、吉祥藏为名。”国王的王妃名叫吉祥光,生了三个王子,分别叫莲华藏、月藏、吉祥藏。
  “长子莲华藏,五妃诞九子。第一福吉祥,今时具材能,亦称达那喜。”长子叫莲华藏,有五位王妃,生了九个孩子。他的第一个孩子叫福吉祥,很有才能且博学,又称达那喜。
  “少吉祥藏者,比丘精进月。月藏序居中,现我亲教是。”国王最小的儿子叫吉祥藏,就是阿底峡的弟弟,后来也出家成为比丘,法名精进月。月藏是阿底峡尊者的俗名,在家排行老二,就是我(拿错)的亲教师。
  以上是阿底峡尊者的家世,下面讲一下他的求学经历。

  2.求学经历
  ① 博通世法

  “尊者于二十一岁以内,将内外教共应明处之声明、因明、工巧、医药等四,学至最极精通。”内外教的内是佛法,外是外道教法。明就是学问,菩萨要从五明处学,即学习五种知识。印度人以五明来归纳一切学问。其中,声明属于语言文字的学问,因明属于辩论的学问,工巧明属于科学、艺术的学问,医方明是关于医药方面的学问。对于这些世间学问,阿底峡尊者在21岁以内,已经学得非常精通。
  “又于十五岁时,听《正理滴论》一次,即辩论折服一著名外道,于是英称普闻。此大绰龙巴所说。”《正理滴论》是一部因明著作。尊者在15岁时,听了一次《正理滴论》,就在辩论中折服了一位著名的外道。所以,他在当时的名声和影响都很大。这是大绰龙巴所说的。
  ② 得受灌顶
  “尔后,复于黑山道场,亲近罗睺罗古达喇嘛。此喇嘛曾得喜金刚现身,金刚空行母授记得成就者。尊者蒙此喇嘛为授大灌顶,命名曰智密金刚。”后来,尊者又亲近了名叫罗睺罗古达的喇嘛,这位喇嘛曾经得到喜金刚(密宗本尊)的现身,金刚空行母也授记他是修行成就者。阿底峡尊者得到罗睺罗古达喇嘛的灌顶,并被赐名为“智密金刚”。
  “直至二十九岁时,于诸已得成就师前,修学金刚乘法。”到29岁时,尊者跟随很多在密宗上修行有成的大德,修习金刚乘法。这就说明,当时阿底峡尊者是以在家的身份,广泛参访这些大德,在他们那里学习。
  “至是,经教、教授通达无余,即自忆念:于诸密咒我已精谙。嗣经空行母等梦示多部密经,皆未曾睹,乃折其慢。”尊者通过多年广泛参学后,对密乘的经教和修行,自己感觉基本都懂了,已经足够了。后来有空行母在梦中给他示现多部密教经典,告诉他,有很多密部内容你还没看过,还不懂。有了这个经历之后,阿底峡尊者的慢心一下就被折服了。
  ③ 出家求道
  “自此以后,有诸师长及其本尊,或明或寐而加劝请云:若出家者,能于佛法及众生作大饶益。”密宗修行讲究修本尊法,比如修观音法,是以观音菩萨作为自己观想和临摹的对象;修文殊法,是以文殊菩萨作为自己观想和临摹的对象。这个对象就是本尊。从此以后,他曾亲近过的师长,或修行的本尊,经常在平时劝他,或睡觉时给他托梦,劝阿底峡尊者出家,告诉他:如果你出家的话,能对佛法和众生有很大的利益。
  “尊者依言,往投大众部持律上座已修入加行位中之戒铠大德,求请剃染,为作和尚,令得出家。”尊者听了这些师长和本尊的劝说,就去亲近当时大众部一位持律非常严谨的上座,叫戒铠大德,请他为自己剃度,做自己的师父,使自己能在戒铠大德座下出家。
  “三十一岁内遍学显教。”阿底峡尊者出家前有学密教的经历,出家后又从显教,尤其是声闻经论开始学习,在31岁内遍学显教。
  “别于《大毗婆沙论》,依止法铠论师,于啊登打补日研究至十二年之久。”《大毗婆沙论》,是有部非常重要的论典。佛教史上第四次结集,主要就是结集了这部论典,共200卷。阿底峡尊者跟随法铠论师,在啊登打补日(印度地名)研究《大毗婆沙论》,一直研究了12年之久。
  “以对根本四部要典皆甚精熟,故于各部异义,取舍之间互有出入处,虽颇微细,亦能毫不紊乱而正了知。”根本四部,即经部、有部、唯识、中观。对显教各部的知见和主要论典,尊者研究得很精通也很熟悉,所以对各部的不同法义,及取舍之间有出入的地方,比如这个部派和那个部派之间的差别,都非常清楚。
  上面介绍了尊者求法的经历,从在家学密宗到出家学显教,从声闻乘到大乘,从有部到根本四部。接着介绍尊者所成就的功德。
  3.成就功德
  “三藏灵文能摄尽一切佛教,故证之功德亦以戒定慧三学摄之。”经教不外乎经律论三藏,佛法修行也不外乎戒定慧三学,所以宣扬尊者的修证功德,也是从戒定慧来说明。
  ① 具足戒学
  “戒学者,定慧一切功德之所依,千经万论之所赞。”戒是定和慧的所依。依戒生定,依定发慧。没有戒的基础,就不会有定和慧。所有经论都赞叹戒的重要性,赞叹戒的功德。因为戒是正顺解脱之本,也是无上菩提之本。
  “欲求证得定慧,先须具足净戒为增上缘。于此有三。”如果希望得到定和慧,先要持戒清净。有持戒清净作为增上缘,才能得定发慧。关于尊者的持戒功德,可以从他所受的三种戒律来说明,即别解脱戒、菩萨戒、金刚乘戒。
  【别解脱戒】
  “初,具足殊胜别解脱戒者。”首先说明尊者持别解脱戒的情况。别解脱,又叫别别解脱,就是你每持一条戒,就能从一种执著和烦恼中解脱出来。如果持不好,就别想解脱。别解脱戒是一切戒的基础。如果在南传地区,只受别解脱戒。包括五戒、八戒、沙弥戒、沙弥尼戒、式叉摩那尼戒、比丘戒、比丘尼戒,都属于别解脱戒的范畴。
  “尊者于受得比丘戒后,爱护其戒,如牦牛之爱尾。”阿底峡尊者非常重视别解脱戒。他受了比丘戒之后,爱护自己的戒,就像牦牛爱护自己的尾巴一样。传说雪山有一种牦牛,对自己尾巴的毛特别爱护。如果尾巴缠到树枝上,就要想尽办法把尾巴解开。哪怕正有猎人追赶,它宁愿被抓,也不把毛扯断逃跑。“牦牛爱尾”是佛经常见的比喻,说明这种牛对尾巴简直爱护到极致。
  “守护轻细,犹且舍命不渝,于诸重禁夫复何说。”阿底峡尊者对于细小的戒都非常爱护,宁可舍弃生命都不犯戒。对于四根本戒之类的重戒,更不用说了。轻细,即威仪、百众学之类,比如衣服怎么穿,走路怎么走,吃饭时碗怎么拿。重禁,即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淫欲、不妄语。
  “大持律上座之称,于焉起矣。”因为尊者持戒严谨,当时很多人就称他为大持律上座。
  【菩萨戒】
  “次,具足菩萨戒。”下面介绍尊者持菩萨戒的情况。
  “尊者于修习慈悲为本菩提心之教授,虽曾多所参学,别经久时。”对于修习慈悲为本的菩提心教授,尊者曾到处参学。菩萨戒的根本就是菩提心,或者说,菩提心是菩萨戒的灵魂。如果没有菩提心,是不得菩萨戒的。受菩萨戒时,戒师会问:“你发菩提心没有?”只有发起菩提心,才有资格受菩萨戒,否则根本没资格受戒。所以菩萨戒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,受持菩萨戒,也是为了圆满菩提心。
  “特依金洲大师修习由弥勒、文殊降及无著、寂天,辗转传来最胜教授。”尊者多次参学菩提心教法,还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漂洋过海,去依止金洲大师,跟随大师学了12年菩提心教法。这个传承是由弥勒菩萨、文殊菩萨到无著菩萨、寂天菩萨,辗转传来的最殊胜的菩提心教授。
  “于自他相换之菩提心,随得生起。”最殊胜的菩提心教授,就是阿底峡尊者依止金洲大师修学的“自他相换法”,出自寂天菩萨所造的《入菩萨行论》。尊者学到什么程度呢?就是自他相换的菩提心随时都能生起。众生的特点是执著自己,对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漠不关心。也就是舍弃别人,在乎自己。自他相换的菩提心修法,就是把在乎自己的这份心,转化成在乎一切众生;把舍弃众生的心,转化成舍弃自己。做到不在乎自己,只在乎众生。总之,尊者随时都能进入无我利他的状态。只要心里一想,马上就能做到,说明菩提心已经修得很纯熟了。
  “由愿入行,而受学处,广修诸行,毫无违越。”通过发愿菩提心,而受持菩萨学处,进而广泛修习菩萨行,丝毫没有违越。这个菩萨行,主要是根据“瑜伽菩萨戒”行持。菩萨戒也像别解脱戒一样,是有具体戒条的。
  【金刚乘戒】
  “最后,具足金刚乘戒。”最后,是尊者受持金刚乘戒的情况。
  “以具观自身成本尊之生起次第,及金刚心圆满次第之三摩地,随成瑜伽之尊。”金刚乘修行有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,都属于禅修方法。生起次第主要是观想本尊,比如修观音本尊,就观想自己是观音菩萨,观想这个世界是观音菩萨的刹土。通过这种观想,把染的境界转化为净的境界。圆满次第主要通过修习气脉明点,激发自性光明,进一步证悟空性智慧。对这两种修行,尊者都达到非常高的成就。
  这里本来讲戒的,为什么先讲到定?说明阿底峡尊者的禅定功夫已经这么高,持戒就很容易了。我们之所以犯戒,就因为有贪嗔痴,有妄想、散乱。如果一个人很有定力,就不会乱打妄想。贪嗔痴在内心的力量很弱,自然不容易犯戒。所有犯戒都是因为妄想、颠倒、烦恼,有了禅定,就可以降伏妄想、颠倒、烦恼。我们说依戒生定,但反过来,如果有了定,持戒也更轻松。现代人之所以持戒难,就是因为没有定,要靠意志力,用很生硬的方法降伏烦恼,那是非常难的。如果你有了定,就不必靠意志力降伏烦恼。事实上,根本就不想犯戒,也没有犯戒的欲望。
  “特别于所制禁戒无所违越,诸三昧耶如理守护。”所制,即金刚乘戒,主要有14条,又叫三昧耶戒。金刚乘戒的特点,要视师如佛,对师长绝对服从。
  【如法守护】
  “如上三种禁戒,非仅受时暂起勇进,亦于受后各别随行终不违犯。”对以上三种戒,尊者不是受的时候才精进持戒,受了以后也是一样。这种严格持戒的态度不是一天两天,而是尽未来际地这么做。平常人刚受完戒,也觉得不能犯戒,但过一段时间就忘了,不把戒律当回事。尤其是现在的佛教界,受戒往往流于形式。很多在家居士受五戒,包括出家人受沙弥戒、比丘戒,好像受戒就是要取得一个身份,并不关心戒律的内容是什么,能不能做得到,做了有什么用。很多在家居士受五戒,并没有仔细了解五戒的开遮持犯。出家人受沙弥戒也好,比丘戒也好,真正把戒律当一回事的也不是很多。
  “设有违越,亦疾各依还净仪轨,除罪清净。”但尊者不是这样的。他不仅严格持戒,如果不小心犯了戒,会马上以如法的方式忏悔。就像衣服,只要有点脏就立刻洗。受戒是为了获得清净的戒体。为了不让这个戒体受染污,就不能犯戒。如果违犯,就要以忏悔来清洗戒体,清洗人格,清洗内心污浊,所谓“忏悔则清净,忏悔则安乐”。如果不忏悔,所造罪业就会在内心积累,久而久之,对我们的修行、健康、心理状态都有影响。从心理学来说,人犯了罪会有心理负担。尤其是有道德感、惭愧心的人,心理负担更重。忏悔之后,就能放下负担,拥有清净、健康的身心。
  ② 具足定学
  “具足定学有二。”尊者禅定方面的功夫也了不得。这里讲的定,有共和不共两种。前面讲的三种戒也包含共和不共,别解脱戒和菩萨戒是共的,金刚乘戒是不共的。
  “一、共者,得止中心之堪能。”在定学中,共的部分,是根据显教修止观,通过止的修行,得到禅定。
  “二、不共者,证得最极坚固之生起次第。”不共的部分,就像前面说的修本尊法,成就后始终安住在这个境界不散乱,就是坚固。如果定力不强,就很容易散乱。就像有人念佛,念一会儿心就散了,那就是不坚固。如果坚固的话,一句佛号风吹不动,雨打不入,任何情绪、烦恼、外境都干扰不了你。人家说你好话,说你坏话,你都不动心。你只有正念的状态、慈悲的状态,这就是定。如果你看到不同境界,会有不同的情绪产生,心就是在散乱、掉举中摇摆不定,这就没有定。尊者修习生起次第,已经修到最极坚固,时时都能和本尊相应,不被外境扰乱。
  “又修禁制之行六年,或云三年。”禁制就是关在一个地方专修。为了修习禅定,尊者曾有过六年的闭关修行,也有说是三年的。
  ③ 具足慧学
  “具足慧学有二:一、共者,谓得止观双运之观行三昧。”具足慧学也有两种。一是共的部分,是通过闻思经教(显教)获得正见,然后把正见落实到止观,契入空性。这样的修行,尊者已成就止观双运的观行三昧,也就是契入空性了。
  “二、不共者,成就圆满次第之殊胜三昧。”不共的部分,是有关密乘的修行。尊者成就了圆满次第,在气脉明点的修行上有很高成就,获得正受,也就是三昧。
  这部分介绍尊者的修行功德,有持戒、修定和智慧的成就,也介绍了《道次第》的传承。本论主要继承印度佛教中深观和广行两大传承,即中观和瑜伽学派。从印度佛教的历史来说,分为原始佛教、部派佛教、初期大乘、中期大乘、晚期大乘。原始佛教既有声闻乘也有菩萨道的修行。部派佛教是佛陀灭度后约一百年出现的,主要有上座部和大众部。其中各有很多部派,所以有十八部之说。汉传佛教的《异部宗轮论》,就反映了当时部派佛教的思想。其中,有部、经量部、大众部属于比较有代表性的。玄奘三藏就翻译了大量有部论典,有“六足一身”。一身指《大毗婆沙论》,六足指其余六部论典,都是部派佛教论师们对《阿含经》的诠释,内容非常丰富。可惜现在的人没有耐心去读。
  大乘佛教中,初期大乘主要盛行中观般若,中期大乘主要盛行瑜伽唯识,晚期大乘主要盛行密宗。大乘佛教在中国有八大宗派,但在印度基本是两大主流,就是中观和瑜伽学派。义净三藏在《南海寄归传》说:“所云大乘,一者瑜伽,一者中观。”但从大乘经典的内容看,应该包含三大体系。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都把大乘判摄为三系,即唯识、中观、如来藏。唯识叫虚妄唯识系,讲的是妄识;中观叫性空唯名系,讲一切法都是空性,只有假名的存在;此外是真常唯心系,讲真心,讲如来藏。
  汉地的唯识宗是继承瑜伽学派建立起来的,三论宗是继承中观思想建立起来的,禅宗则是依据如来藏的思想。藏传佛教的大圆满、大手印,基本也是立足于如来藏的见地。总之,印度的大乘佛教有这样三大思想主流。其中,又以中观、瑜伽两大流派的影响最大。之前说过,这两派曾有过对抗时期,后来又走向融合,出现了瑜伽倾向的中观学者——继承中观的见,同时又继承瑜伽菩提心和菩萨行的思想。阿底峡尊者就继承了这个体系,宗大师又继承了阿底峡的思想。我们学习的《道次第》,也属于这个传承。
  4.所作事业
  下面介绍阿底峡尊者所作的事业。
  ① 于印度所作
  “于金刚座大菩提寺,曾经三次制诸外道,令受佛教。”阿底峡尊者住持金刚大菩提寺期间,曾三次制伏外道。在印度,各种宗教流派非常丰富,佛陀在世时就有九十六种外道,相互之间的辩论很频繁。一个宗教要在印度立得住脚,必须有人才。如果在辩论中输给别人,那就麻烦了,或是砍头相谢,或是这个道场改宗当对方的徒弟,或是从此关闭山门。玄奘大师当年在印度的辩论大会上立了一个宗叫“真唯识量”,并宣称,如果谁能改一个字,我就砍头相谢。结果十八天没人能动一个字。总之,印度的辩论术非常流行。阿底峡尊者智慧无量,辩才无碍,曾三次制伏外道,让他们接受佛教。
  “复于内宗上下诸部,有未达及邪解疑惑等垢,洗除令净,增长正法。”此外,佛教内部也有很多人对经教产生错误理解,或存在疑惑。通过阿底峡尊者的开示,能为他们纠正错误,消除疑惑,引导他们建立正知正见。
  “各派对之均极爱敬,不分部类,视同顶髻。”所以佛教各部派对阿底峡尊者都非常恭敬,把他视同顶髻。顶髻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,以此说明尊者在印度的威望。
  ② 于西藏所作
  “藏人迎请尊者入藏宏法,虽经多次,均未邀允。”在藏传佛教前弘期,经历朗达玛灭佛之后,西藏的政治、文化,尤其是佛法,进入一百多年的黑暗时期。其后虽然逐渐复兴,但整个教界信仰混乱。尤其是密宗的盛行,因为不重视显教基础,只重视修气脉明点,或吞刀、吐火等咒术,也不守戒律,出现很多不如法的现象。阿底峡尊者进入西藏时,当时的国王菩提光向他提出七个问题,比如方便与慧是不是都要具备,受了菩萨戒还要不要依别解脱戒,还有显教和密教的关系等。尊者入藏前,因为当时的人们对这些问题搞不清楚,所以菩提光几次派人去印度求法。这些求法者想尽办法,祈请多次,都没有得到阿底峡尊者的同意。因为印度到西藏毕竟不容易,而且尊者在印度的地位那么高,不仅西藏的佛教需要他,印度的佛教同样需要他。事实上,当时佛教在印度正值晚期,已出现衰微的状态。
  “嗣当藏王菩提光秉政时,复迭遣使延聘尊者,乃蒙降临。”菩提光是西藏阿里地区的国王,他有个叔叔叫智慧光,是原来的老国王。智慧光为了请阿底峡尊者入藏,想多准备点黄金供养尊者。但在收集黄金的过程中,不幸被异国国王扣留了。对方要他改变信仰,否则就要用和他身体一样多的黄金,才能把他赎回去。菩提光为了赎回叔叔,到处去找黄金。最后还差一个头那么多的黄金,再也找不到了,就去找异国国王商量,但国王不同意。智慧光告诉他说:你不要把黄金交给这个邪知邪见的国王,反正我年纪大了,回去也没什么用,你还是拿着黄金去印度请阿底峡尊者。他们的诚心感动了尊者,总算把尊者请到藏地。
  “依众劝请,整理教务,著有《菩提道炬论》等。”阿底峡尊者来到西藏后,做了很多事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造了《菩提道炬论》,解答菩提光提出的七个问题。
  “总摄一切显密心要。”《道炬论》虽然只有几十个颂,但内容非常丰富。把整个佛法修行应该具备的次第和主要元素,做了完整的说明。《道炬论》提出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的三士道架构,讲到戒定慧三学的修行,讲到大乘皈依和菩提心的重要性,也讲到菩萨戒要以别解脱戒为基础。尤其在智慧部分,讲到“方便与慧,成佛缺一不可”。此外,还讲到显教和密教的关系。所以在西藏佛教史上,《道炬论》应该说是一部奠基之作。除了法尊法师翻译的论典,台湾如石法师还翻译了《菩提道灯难处释》。当年阿底峡尊者以偈颂写了《菩提道炬论》后,又写了注释,学习《道炬论》,最好把偈颂和注释结合起来看。我们现在所学的《道次第》,基本继承了《道炬论》的思想,且更为完善。
  “前后游住藏、卫将二十年,教化无算。凡具根器者,皆蒙利益。”阿底峡尊者从阿里进藏,后来又来到拉萨一带,在后藏和前藏住了二十年,教化的人多得算不出来了。凡是具足根机的人,都得到了利益。
  5.造论条件
  在此,宗大师提出了造一部论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。
  ① 三种圆满
  “如是开显能仁之密意而造论释。”开显,就是把佛陀经教的义理揭示出来。佛教典籍分为经、律、论三藏。其中,论是解释经的,一种是释经论,一种是宗经论。释经论是对经文一句句地解释,宗经论则是论文式的。我们现在学习的《道次第》,还有《道炬论》《中论》《百论》《俱舍论》等,都属于宗经论,是根据某部经或某个体系的思想,进行系统而完整的论述。造论是为了开显佛陀说法的密意。就像这个房间有很多东西,如果晚上没灯的话,就什么都看不见了。所以需要有灯光,这对我们认识房间内的家具,能起到开显的作用。对学习经典来说,论典也具有同样的效果。通过对论典的学习,我们才有能力认识经典蕴含的深奥义理、智慧和修行方法。如果不读相应的论典,光是自己看《心经》《楞严经》,所能了解的非常肤浅。
  “其能作者,应具三种圆满之因:一、须于所知五明处善巧。”造论应该具备三种圆满的条件。第一,要具备渊博而广泛的知识,对五明很熟悉,熟能生巧。印度古代把一切学问归纳为五明,其中,内明是佛教,还有因明、声明、医方明、工巧明。五明的“明”,和中国的“学”一样,如哲学、文学、科学、生物学等。
  “二、于修持之要义,须有从释迦辗转传来,师师相授,中无断缺之教授。”第二,对经典揭示的义理,需要有老师的传承。比如你学唯识、中观、《道次第》,要有具备正见的老师给你指导。这个老师又曾有他的老师指导,由此推上去,一直推到佛陀。教法就这么由历代祖师一代代地传给我们,从未中断。
  “三、须见本尊,得蒙印许。”第三,要见到本尊,得到本尊的认可,或是能和本尊相应。
  “三者之中,虽随具其一亦能造论,然以全具为最圆满。尊者于此三种因素,完全具足。”虽然三种条件不是都要具备,只要具备一种就能造论,但如果三种都具备,那是最圆满的。阿底峡尊者具足三种条件,由此说明尊者所造《菩提道炬论》的权威性。
  《道炬论》为什么权威?是因为作者的权威性。而《道炬论》的权威性,也显示了宗大师所造的《道次第》的权威性。这是一种间接说明法。宗大师不能说,我的《道次第》多么权威,这种话要由别人来说。因为《道炬论》具备的长处,《道次第》都具备。所以《道炬论》的权威性,就是《道次第》的权威性。
  ② 本尊摄受
  “其得本尊摄受者。”阿底峡尊者经常得到本尊的摄受。我觉得修本尊挺好的,就是和佛菩萨建立关系。修观音菩萨的本尊,就和观音菩萨建立了良好关系;修文殊菩萨的本尊,就和文殊菩萨建立了良好关系。经常忆念本尊,观想本尊功德,在忆念和观想的过程中,就能成就本尊所具备的功德。密宗有事部、行部、瑜伽部、无上瑜伽部,各部修行者和本尊的关系也不一样。比如在事部、行部,修行者和本尊的关系,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,修法就是去找个主人。再进一步,和本尊是平辈的关系。你是佛菩萨,我也具有佛菩萨的品质,只是我还没成就,需要向你学习,但本质上我们是彼此彼此的。接下来最高的是:我就是本尊,具备本尊的一切功德。在观想本尊的过程中,需要把自己融入进去。所以藏传佛教的本尊修法,在修行用心上,确实有善巧之处。阿底峡尊者曾得到好几位本尊的摄受,下面具体介绍。
  “如拿错《罗乍瓦赞》云:具德喜金刚,建立三昧王,勇识世自在,尊胜度母等。”喜金刚是本尊,具德是形容喜金刚的功德。三昧王是三昧王尊。勇识世自在,是形容观音菩萨的功德。藏传佛教中,度母也是观音菩萨的一种身相,尊胜则是形容其身份、地位、功德、人格。这些都是尊者所修的本尊。
  “蒙现身开许,梦中或现前,深广微妙法,尊者常得闻。”因为修了本尊法,阿底峡尊者经常看到本尊现身,有时在梦中显现,有时在定中或平时显现。这些本尊常为尊者开示深观和广行的微妙教法。
  ③ 传承圆满
  “喇嘛传承者。”除了本尊,阿底峡尊者在世间也得到了各种传承。喇嘛,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上师、老师。阿底峡尊者得到哪些上师的传承呢?
  “佛教之传承有二:即共中下士道之小乘教法,与不共之大乘教法。大乘教中,又分波罗密多乘与金刚乘。”佛教的传承有两种,即共中、下士道的声闻乘教法,和不共的大乘教法。前面讲到尊者的求法经历,他曾跟随法铠论师学过《大毗婆沙》,得到声闻乘的传承。此外,尊者也得到金洲大师、觉贤论师的传承,这是不共大乘的传承。在大乘教法中,又分菩萨乘和金刚乘。
  “初又分三支:即深观一派,与文殊、弥勒二广行派是。金刚乘中,复有各种传承,皆已获得圆满。”波罗密多乘又分三支,即文殊所传的深观一派,和由文殊、弥勒传承的两种广行派。金刚乘中也有很多传承。这些殊胜传承,阿底峡尊者都得到了。
  “其曾亲近之善知识,如《赞》云:常得依止师,馨底巴、金洲、觉贤、吉祥智,多得悉地者。别自龙树来,一一递相承,深观及广行,教授尊者有。”阿底峡尊者曾亲近过的善知识,正如赞颂尊者的偈颂所说:经常依止的上师,有馨底巴、金洲、觉贤、吉祥智等大德,其中有属于深观派的大德,也有属于广行派的大德。悉地,即成就,说明这些都是修行成就的人。他们分别从龙树这个体系,或是从文殊、弥勒这个体系,一代代传承而来。所以深观和广行的教授,尊者都得到了。
  “如是善知识中,得成就者共称十二,余者亦多通五明者,略如上说。”据说尊者亲近过的上师有150多人,其中成就者有12位,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样。其他师长虽然没有证悟圣道圣果,但很多都是精通五明的。
  “故此阇黎善能抉择佛之密意。”宗大师介绍阿底峡尊者的修学经历和师承后,总结说:因为得到很多传承,而且有大智慧,所以尊者善于将经教的密意抉择出来。
  如果没有智慧,只能了解佛法非常肤浅的层面。虽然你也觉得自己看得懂,但懂得多少呢?如果说一个道理中包含一百分的内涵,现在你去看,懂得几分?可能只懂得三分、五分,或者十分、二十分,离一百分还差得远。
  ④ 传法弟子
  下面介绍一下,尊者所传的著名弟子有哪些。
  “其弟子中最著名者,印度则有比朵巴、法生慧、中道狮子、地藏密友等。”尊者弟子中最著名的,在印度有比朵巴、法生慧、中道狮子、地藏密友等。
  “藏中堪能继持法藏者,颇不乏人。”而在藏地,有能力继承尊者教法的弟子也不少。如果我们研究噶当派的历史,或是读阿底峡尊者的传记,就会知道他有哪些著名的弟子。因为时间关系,就不给大家详细介绍了。
  “其最能绍承增广师之事业者,当推仲登巴为上首。”其中最能继承尊者事业的,当推仲登巴为上首。仲登巴是一位在家居士,可见居士的责任也很重大。你们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家人,学完就回去上班了,也要发心继承教法,增广师长的事业。我们对研究所在家居士的要求,要不就是出家,要不就是献身于佛教事业,没有第三条路。
  “以上略释作者之重要,详如尊者本传所明。”以上对尊者的生平作了简略介绍,详细内容见尊者的传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