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第二节 菩提心如何发起
一、七因果修法
七因果者,谓圆满佛果从菩提心生。彼心从增上意乐生,意乐从大悲生,大悲从慈生,慈从报恩心生,报恩从念恩生,念恩从知母生。如斯次第,说为七也。
1.大悲为大乘根本
① 大悲在大乘修行初期的重要
若为大悲挠动其意者,为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,而起决定誓愿。若悲心弱,则不如是,要能荷负无余众生之解脱重任而得自在故。若不荷负此担,则不能入大乘,故大悲者于初即为重要也。
《无尽慧经》云:“大德舍利弗,复次,诸菩萨之大悲无尽也。何以故?为前导故。大德舍利弗,所谓譬诸气息内外动者,是人命根之前导也。如是菩萨之大悲者,是正修大乘之前导也。”
又《象头山经》亦云:“文殊师利,云何为诸菩萨进趣行?云何为处?文殊师利答曰:天子,诸菩萨进趣行者,大悲也。处者,有情也。”
② 大悲在大乘修行中期的重要
中重要者,如是虽曾一次发心而住者,若见有情数多,所作恶劣,菩萨学处极为难行,无有边际,历时长远,遂生怯弱,则堕于小乘。故大悲心者非仅发一次,宜加修习,渐令增长。不顾自之苦乐,不厌利他,则速能圆满一切资粮。
③ 大悲在大乘修行后期的重要
后重要者,诸佛得果非如小乘住于寂灭,能尽虚空界利益有情,亦乃大悲之力。此若无者,则当同于声闻故也。譬如稼穑,初种、中水、后能成熟而为重要,故于佛果亦初中后三,大悲为要。此具德月称论师之言也。
漾那穹敦巴于阿底峡尊者请求教授,尊者诲曰:“舍世间心,修菩提心,此外无余。”格西敦巴笑曰:“此乃尊者出教授之心要。”当知是法之命脉,能得决定,唯此最难。须数数集忏,及阅《华严》等经论,以求坚固决定。如马鸣菩萨云:“佛之心宝贵,能圆菩提种,唯佛知斯要,余人莫能及。”
④ 大悲是修习七因果的核心
·从知母至慈心以成其因
总之,唯欲令离苦者,若数数思惟彼有情苦虽亦能生,然令彼心易起及猛利坚固者,则先须于彼有情有悦意珍爱之相。
如亲有苦则不堪忍,仇人有苦则生欢喜,于中庸有苦多生弃舍。此中初者,是于意中有爱乐故,于彼有几许之珍爱,则对彼苦便生起几许之不忍。中下珍爱,起小不忍。倘系极珍爱者,则虽有微苦,亦起大不忍矣。若见仇人有苦,非但不欲令离,且念其苦,愿后较彼尤甚及莫脱离也,盖为不悦意之所致。彼复以不悦意之大小,于其感苦亦生尔许之欢喜。于中庸之苦,既无不忍,亦无欢喜者,以意悦不悦皆无之所致也。
如是修有情为亲,乃为发起悦意。而亲之究竟厥为母亲,故修知母、念恩、报恩三者,则能成就悦意爱惜之心。又于有情爱如一子之慈者,是前三之果,由此而生大悲焉。
若与乐之慈与悲,则不显现因果之决定。修此一切有情为亲属,是发心生起之因,乃月称阿阇黎、大德月、莲花戒阿阇黎所说也。
·从增上意乐及发心以成其果
增上意乐及发心成其果者,依前次第修习,生起悲心,则于为利有情欲得成佛亦能生起,便已足矣。何故于彼中间更加增上意乐耶?盖想有情得乐离苦之慈悲无量,虽声闻独觉亦有,然荷担于一切有情作乐除苦之担者,非大乘则无也。故须生起心力强胜之增上意乐,此从《海慧问经》中而知也。
如是若欲生起度脱有情之心,当念我今如此,即一有情之义利亦不能圆满作到。非但此也,纵得二种阿罗汉位,亦仅能利少数有情,所作义利亦唯能成解脱而已,于一切种智则不能安立。念此无边有情,满足彼等一切现前究竟之义利,有谁能耶?如是思惟,则知唯佛有彼堪能,而发为利有情欲得佛位之心。
第二节 菩提心如何发起
认识到菩提心的殊胜,及其在大乘中的不共地位之后,第二个大问题是,如此殊胜的菩提心应该如何发起?关于此,藏传佛教通常有两种方法,一是七支因果,二是自他相换。在“菩提心如何发起”的部分,主要根据这两种方法发起菩提心,然后通过受持菩提心戒,使这一发心得到稳固。
一、七因果修法
这是阿底峡尊者的传承,也是藏传佛教中广泛使用的心理引导。
“七因果者,谓圆满佛果从菩提心生。”所谓七因果,给我们提供了发起菩提心的套路,共七个步骤,次第非常合理。为什么要发菩提心?《道次第》告诉我们,因为圆满佛果是从菩提心产生的。如果我们想圆成无上佛果,一定要发菩提心。
“彼心从增上意乐生,意乐从大悲生。”彼心,就是菩提心。菩提心是怎样生起的?是从增上意乐产生的,而增上意乐是从大悲产生的。所谓大悲,就是看到众生的痛苦,心生悲悯,发愿把众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。孟子说,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”。但常人的悲悯心非常狭隘,对我们喜欢的人,没有利益冲突的人,看着顺眼的人,或是对老人和孩子,才容易生起。而佛教所说的大慈大悲,要把悲悯心扩大到一切众生。对每个众生,乃至蚂蚁、蚊子、苍蝇、蟑螂、老鼠等都能生起悲心,对他们有充分的理解和接纳,想帮助他们解除痛苦。这是一种无限的悲心。声闻圣者修四无量心,也能做到慈无量和悲无量,但还不是菩萨的悲心。因为菩萨是把“我要解救一切众生的痛苦”当作自己的使命,当作自己的责任——我一定要这样去做。对众生生起这样的承担,就属于增上意乐。菩提心是从增上意乐生起的,你必须对众生有这样的承担。增上意乐从何而来?是从大悲心生起的。如果对众生没有悲心,就不会去做利益众生的事,更不要说承担了。所以要对众生有无限的悲心,这是生起增上意乐的根本。
“大悲从慈生,慈从报恩心生。”慈是与乐,看到众生痛苦,生起“我要给他快乐”的意愿。佛教中,经常把慈和悲合在一起说,就是我要给他们快乐,帮助他们解除痛苦。但真正生起慈悲,其实是蛮难的。很多人觉得,我对众生没兴趣,没好感;或者觉得众生是众生,我是我,为什么要帮助他们?甚至觉得,众生这么可恶, 活该!尤其在有利益冲突时,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,不是众生;首先是为我服务,不是为众生服务。这些都是生起慈悲心过程中常见的心理。怎么克服这些心理?就是要有报恩心,想着报答众生的恩情。
“报恩从念恩生,念恩从知母生。”而报恩又来自念恩、知母,这是生起慈悲心非常重要的三个步骤。首先是报恩,想到一切众生无始以来对我们有恩,所以要报答。怎么会有恩?就要追溯到第一个环节——“知母”。在无尽轮回中,一切众生都曾当过我们的母亲。当我们把众生当作母亲后,就要思惟,既然是我的母亲,肯定有恩于我,包括生育的恩情,抚养的恩情。通过不断思考,培养对众生的好感。我们对众生难以生起慈悲,说穿了,就是对众生没有好感。这就需要调整观念,培养好感。一旦观念改变,你看众生和世界的眼光自然不一样了。而当你对众生没好感的时候,要说服自己去慈悲众生,的确是很难的。
“如斯次第,说为七也。”所以,知母、念恩、报恩是生起慈悲心的前提,而慈心、悲心、增上心,又是生起菩提心的因。这样的次第,叫作七因果。
我们说一个人有没有大乘种性,其实就是看他有没有慈悲心。如果有慈悲心,就容易发起菩提心。如果很冷漠,对众生不感兴趣,怎么发菩提心?当然,大乘种性也是可以培养的,只是有难度。每个人的生命积累不一样。有人天生就很有悲心,很有爱心,更多地考虑别人;也有人天生就很自私,只考虑自己。其实,所谓的天生也是相对而言,是代表过去生命的积累。所以唯识宗有五种性之说,有人是声闻种性,有人是独觉种性,有人是菩萨种性,有人是无种性,还有人是不定种性,弹性比较大。后者和菩萨种性的人在一起,就会修菩萨行;和声闻种性的人在一起,就追求个人出离。从缘起的角度来说,所有这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。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,生命的积累确实不同。每个生命都代表无尽的积累,虽然这种积累可以改变,但并不容易,唯有通过修行才能真正改变。
在修习七因果的过程中,重点要培养两种生命素质。
第一是大悲心。这是大乘佛法的根本,也是菩萨道修行的核心。正如《普贤行愿品》所说,“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,因于众生而起大悲,因于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觉。”佛菩萨的生命品质就是大悲。整个菩提心的修行,正是建立在大悲的基础上,最终要完成的也是悲心。依悲心建立菩提心,同时,依菩提心圆满悲心。如果没有悲心,就不可能发起菩提心;如果没有菩提心,悲心就没办法提升,没办法无限扩大,成为佛菩萨的大慈大悲。所以,菩提心修行的核心就是大悲。
第二是平等心。如果有强烈的好恶分别,菩提心是修不起来的。因为世间的爱是有染污的,带着执著,蕴含痛苦。当你对众生好的时候,生起的很可能是贪著,而不是慈悲。对凡夫来说,要么是爱,要么是恨,总之是不平等的。而菩提心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,要对一切众生毫无分别,就像大地承载万物,没有拣择。不会因为这是好东西,它就高兴;也不会因为这是不好的,它就讨厌。心像虚空那样,把一切众生装进去,一个都不遗漏。
在修习菩提心时,我们要意识到大悲和平等的重要性。唯有这样,菩提心才能发得到位,发得圆满。否则发了半天,可能只是个人的一种情感,一种情绪,是有染污的。
1. 大悲为大乘根本
在大乘菩萨道的修行中,大悲心贯穿始终。从开始发菩提心,到最后圆满成就,都没有离开大悲心。
①大悲在大乘修行初期的重要
“若为大悲挠动其意者,为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,而起决定誓愿。”如果被大悲推动而发菩提心,那一定是发自内心的。由此生起决定的誓愿:我要利益一切众生,要帮助他们解除轮回。就像母亲面对孩子的痛苦时,一心只想如何解除他的痛苦,不需要任何造作。所以说,菩提心一定是建立在大悲的基础上。
“若悲心弱,则不如是,要能荷负无余众生之解脱重任而得自在故。”如果悲心比较弱,或根本没有悲心,那么说“我要利益一切众生”,其实只是一种说法而已。所以关键是你要具备这种心理,而不在于怎么说。这个悲悯心要发到什么程度?就是要担负令一切众生解脱的重任,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使命。
“若不荷负此担,则不能入大乘,故大悲者于初即为重要也。”如果没有这种承担的意愿,没有菩提心,你就没资格进入大乘,就不是大乘学人。反之,如果你是大乘学人,一定要具备这种气魄和生命意愿。所以在菩萨道修行之初,大悲心非常重要。唯有具足大悲,才能生起帮助一切众生解脱的使命感。
“《无尽慧经》云:大德舍利弗,复次,诸菩萨之大悲无尽也。何以故?为前导故。”《无尽慧经》中,佛陀对大德舍利弗说,菩萨的生命本质就是无尽悲愿。这种悲愿推动着他,生生不已地在轮回中,不断做利益众生的事。为什么?因为大悲是菩萨修行的前导。
“大德舍利弗,所谓譬诸气息内外动者,是人命根之前导也。如是菩萨之大悲者,是正修大乘之前导也。”大悲对菩萨的重要性,就像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性。因为有了呼吸,我们才得以生存。同样,因为有大悲品质,有悲悯之心,菩萨才能成为菩萨。所以大悲是大乘菩萨道修行的前导。
“又《象头山经》亦云:文殊师利,云何为诸菩萨进趣行?云何为处?文殊师利答曰:天子,诸菩萨进趣行者,大悲也。处者,有情也。”《象头山经》中,天子请问文殊师利菩萨说:菩萨精进修行的内涵是什么,对象是什么?文殊菩萨回答说:天子,菩萨修行的主要内容就是大悲,它的对象就是一切众生。
②大悲在大乘修行中期的重要
“中重要者,如是虽曾一次发心而住者,若见有情数多,所作恶劣,菩萨学处极为难行,无有边际,历时长远,遂生怯弱,则堕于小乘。”中重要,是指大悲在修行过程中的重要性。对于菩萨来说,最初发起“我要利益一切众生”的愿望并不会很难,只要有一定的悲悯心就做得到。但发起之后,要让这份愿心持续下去,就不容易了。因为看到有情这么多,其中有些是那么可恶,一下子就没勇气了,是不是?我们关在房间修大悲还比较容易,真正面对一切众生修慈悲,可不是容易的事。因为你会看到很多自己讨厌的人,很多看不惯的事,就会陷入情绪,被情绪带跑。对凡夫来说,这是比较普遍的问题。因为凡夫最大的特点,就是面对外境时会生起情绪,并陷入其中。除非我们内在的智慧和悲心非常强大,有能力安住于空性,安住于悲心。那么,情绪才对我们无可奈何。否则的话,我们没看到众生时,还信誓旦旦地要发慈悲心,甚至感觉已经发起来了。一旦面对具体的人和事,马上把凡夫心调动起来,所谓的大悲心早就跑到九霄云外去了。
“故大悲心者非仅发一次,宜加修习,渐令增长。”菩萨发起大悲心之后,看到众生又多又可恶,看到修行这么难,时间这么长,要没完没了地做下去,就害怕了——还是自己解脱吧,这事难办啊,让众生慢慢轮回去吧。所以大悲心不是发一次就行了,而要天天修,每天给它增加养料,让它赶快壮大,在生命中形成巨大的力量。修习菩提心,就是帮助我们快速壮大慈悲,让它超过内心任何一种心理力量。比如有人嗔恨心特别大,那就看看,你的慈悲心能不能超过嗔恨心?如果超过的话,修行就有戏了,否则是很困难的,因为每一种凡夫心的力量都特别大。
“不顾自之苦乐,不厌利他,则速能圆满一切资粮。”当菩提心壮大到无与伦比时,我们才能不顾自己的苦乐,对利他的修行从不厌烦——我就是要利益众生,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。不断这样去做,就能很快圆满一切成佛的资粮。
修习慈悲也是在造业。我们讲到造业,容易想到的是恶业。可《华严经》告诉我们:菩萨道的一切修行都属于造业。在修行过程中,我们不仅要积极止恶,还要积极行善。我们常常会觉得止恶不容易,为什么?这就关系到,你靠什么力量来止恶?声闻乘修行是采用远离的方式,躲到深山,远离不良环境,不去面对五欲六尘的诱惑,恶的种子不起现行,也就不会造业了。但在今天这个诱惑众多的社会,不要说在家居士无法远离不良环境,即使出家众也很难避开诱惑。从互联网、多媒体到各种强烈的声色刺激,防不胜防。所以现在想通过躲避来修行,并不是高明的手段,应该采取菩萨道的修行方式,积极造作善业,快速培养正念,把正念和善业的力量培养起来,自然就有能力抵挡不善的力量。
如果我们的心灵天空没被善念占领,就会被烦恼、情绪等不良心行占领。所以要强化生命中善的力量,让它足够强大,占据主导地位。《华严经》有一段专门讲菩萨应该怎么造业,造什么业,非常详细。告诉我们,菩萨应该积极地修习慈悲、发菩提心、利益众生、证悟空性,以善业抵挡恶业,化解贪嗔痴。这种积极的修行,比消极的逃避环境,意义更为重大。由此可见,大乘菩萨道的修行特别适合现代人。
③大悲在大乘修行后期的重要
“后重要者,诸佛得果非如小乘住于寂灭,能尽虚空界利益有情,亦乃大悲之力。”为什么修行成就之后,大悲还很重要呢?菩萨成就佛果之后,不同于小乘的住于寂灭,而是要尽虚空、遍法界地利益有情,尽未来际地利益众生。声闻的修行最终是证悟涅槃,进入寂灭的空性海洋。菩萨的修行则是通过菩萨道的因,成就无上菩提的果。但成佛不是目的,菩萨不能想着,我修菩萨道是为了自己成佛。如果以自我为中心修菩萨道,心行就没办法干净,修行也没办法圆满。因为你还有“我”,而成佛的修行必须彻底无我。
菩提心的修行,是“为利有情愿成佛”,这是我们天天念的偈颂。成佛不是为了“我要成佛”,而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。因为成佛之后,你才能圆满无尽的悲愿,尽未来际地利益众生,无我、平等、无限地利益众生。你的生命中已经形成佛菩萨的高尚品质,是这些品质决定你能这样去做。就像你有贪心,看到喜欢的自然会起贪心;你有嗔恨心,听到人家骂你自然会起嗔心。这也是你的心理决定的。同样,如果我们具备佛菩萨的无尽悲愿,自然能对一切众生生起无限的平等和慈悲。当你具备这种品质时,这么做一点都不勉强,而是任运的、非常自然的行为,想都不用想。难就难在,我们还没有形成这种品质,在心相续中,大悲的心理力量还非常弱,所以想利益众生时就感到非常困难。
“此若无者,则当同于声闻故也。”如果你不具备这种大悲的品质,那就和声闻没什么差别了。即使开了智慧,断了烦恼,也只能成就解脱。
“譬如稼穑,初种、中水、后能成熟而为重要,故于佛果亦初中后三,大悲为要。此具德月称论师之言也。”就像农民耕种庄稼,最初要播种,播种后要不断浇水,最后才能成熟。在佛法修行中,大悲也是自始至终的。从开始到最后成就,始终贯穿着大悲的修行。这是月称论师告诉我们的。成佛成什么?无非是成就佛陀那样的生命品质。当我们说“我要证阿罗汉果,我要成佛”时,不是虚无缥缈的,而是代表生命品质的成就,是实实在在的。当然这是对有证悟的人来说,对没有证悟的人,还是很抽象的。
“漾那穹敦巴于阿底峡尊者请求教授,尊者诲曰:舍世间心,修菩提心,此外无余。”漾那穹敦巴向阿底峡尊者请求开示,尊者告诫他说:舍世间心,修菩提心,此外没有别的了。你们能意识到这两句话的分量吗?这就是佛法的心要。
修行所要做的,无非是“舍世间心,修菩提心”。我当初看《道次第》,一看到这两句话,就感觉是整个佛法的要领。所以我在写《道次第的修学要领》时,其中有个标题就是“舍世间心,发菩提心”。修行要做什么?简单地说,无非是这两点。一是舍弃凡夫心,二是成就佛菩萨品质。三藏十二部典籍所做的,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并舍弃凡夫心,进而发菩提心,行菩萨行,成就佛果品质。我们必须抓住心要,才知道修行要干什么。舍凡夫心,看看舍掉多少;修菩提心,看看发起多少。如果不做这些,一天到晚想着开悟,那是胡思乱想。
“格西敦巴笑曰:此乃尊者出教授之心要。”格西敦巴是阿底峡尊者的上首弟子,他听到之后笑着说:尊者把佛法最心要的东西告诉你了。问题是,一般人很难认识到这两句话究竟有多大分量。
“当知是法之命脉,能得决定,唯此最难。”我们要认识到,发菩提心,舍世间心,是法的命脉,法的根本,法的汇归处。所有一切教法的学习,最终都要落实到这两句话。我现在讲佛法,基本也是围绕这两点。因为整个佛法所做的,一是舍弃什么,二是修习什么,很清楚。否则,所学是没什么用的。但对这个心要生起决定信解,并不容易。
“须数数集忏,及阅《华严》等经论,以求坚固决定。”对大悲心和菩提心教法的认识,需要有相应的善根福德因缘。如果业障和烦恼太重,在世俗物欲中陷得太深,菩提心是发不起来的。所以我们要每天忏悔,广泛阅读《华严经》《涅槃经》《宝积经》《大集经》等大乘经典,认识到菩提心的殊胜,以及它对改善人生和世界究竟多么重要,对此生起坚定的信解。
“如马鸣菩萨云:佛之心宝贵,能圆菩提种,唯佛知斯要,余人莫能及。”正如马鸣菩萨所说,佛的心(菩提心)非常宝贵,是生命中的无价之宝,也是世界的无价之宝。因为这个心能帮助我们圆成无上菩提,是成佛的种子。唯有诸佛才能认识到,这种心是多么可贵,其他人是认识不完整的。
这些经文都说明,菩萨道整个修行都要建立在大悲的基础上。在《道次第》中,把它分为初重要、中重要和后重要。初重要是说明,初发心时大悲很重要;中重要是说明,在修习菩萨道过程中,大悲很重要,否则就修不下去;后重要是说明,即使菩萨修行成就之后,大悲心依然很重要。
④大悲是修习七因果的核心
前面讲了大悲心在菩萨道修行中自始至终的重要性,接着说明大悲心在七因果修行中的核心地位。七因果,即知母、念恩、报恩、修慈、修悲、修增上意乐、修求菩提之心。其中,知母、念恩、报恩、修慈这四支是帮助我们生起大悲心,而增上意乐和菩提心,必须建立在大悲心的基础上。可见,七因果是围绕大悲这个核心而修。现在先讲前四支和大悲心的关系。
·从知母至慈心以成其因
“总之,唯欲令离苦者,若数数思惟彼有情苦虽亦能生,然令彼心易起及猛利坚固者,则先须于彼有情有悦意珍爱之相。”悲心的特点,就是帮助众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。所以,要经常忆念众生处在痛苦中。但这种忆念往往很笼统,就像我们感叹现在人活得很累,生存很艰辛,工作压力很重。在感叹过程中,也能心生悲悯,但非常有限。如果说悲心要达到一百分的话,通过这种笼统的思惟,生起的悲心可能只有五分、十分,所以光这样是不行的。怎样才能让悲心变得强大?宗大师发现了凡夫的心理。如果要生起坚固、猛利、强大的悲悯心,前提是对有情生起悦意珍爱之相。悦意,就是你喜欢,有好感,有爱心。就像我们在路边看到乞丐,也会有一点悲悯心,但这种心非常有限。如果你看到家人、朋友在受苦,这份想要帮他解除痛苦的心,立马就不同了。所以悲心能否生起,达到什么程度,取决于我们对众生的好感和爱心。你的好感和爱有几分,悲悯之心就会有几分。
“如亲有苦则不堪忍,仇人有苦则生欢喜,于中庸有苦多生弃舍。”如果我们看到父母、儿女,兄弟姐妹、朋友等有痛苦时,会非常着急,不能堪忍。这种着急程度,往往和亲密程度有关。反之,看到冤家仇人遭受痛苦,你会幸灾乐祸:活该!如果既不是你的亲人,也不是你的仇人,当他受苦受累的时候,你是没多少感觉的。就像我们常常看到电视、网络在报道天灾人祸,最多摇摇头,感叹一下,马上就忘记了,没什么感觉。一般人的心理是不是这样?我觉得,宗大师对各种心理分析得很透彻。七因果的修行也是建立在常人的心理基础上,再进一步调整。
“此中初者,是于意中有爱乐故,于彼有几许之珍爱,则对彼苦便生起几许之不忍。”初,是指前面讲的,对亲人的痛苦不堪忍受,很着急。为什么不能堪忍,着急难过?就是因为你喜欢他的缘故。你对这个亲人有几分珍爱,对他的痛苦就会产生几分不忍。有一分的爱,就有一分的不忍;有十分的爱,就有十分的不忍;有一百分的爱,就有一百分的不忍。总之,不忍的程度完全取决于你对他的爱和喜欢。是不是?
“中下珍爱,起小不忍。倘系极珍爱者,则虽有微苦,亦起大不忍矣。”如果你的爱只是中等或下等的,这个不忍心和难过就是中等和下等的。如果是你特别珍爱的对象,你对他的爱和喜欢都是极致的,即使对方有一点小小的痛苦,你都极为不忍。就像母亲对自己的宝贝儿子,哪怕他有一点点苦,都不能忍受。这是解释第一句话。
“若见仇人有苦,非但不欲令离,且念其苦,愿后较彼尤甚及莫脱离也,盖为不悦意之所致。”如果见到冤家仇人有痛苦,你就幸灾乐祸,非但不要让他远离痛苦,反而希望他长时间地遭殃,希望他的苦越来越厉害。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嗔恨心?就因为你讨厌他,不喜欢他。
“彼复以不悦意之大小,于其感苦亦生尔许之欢喜。”同样,你对他人痛苦幸灾乐祸的程度,也取决于你对此人讨厌、怀恨的程度。怀恨越深,对方产生痛苦时,你的幸灾乐祸就越厉害。如果怀恨程度很浅,你的幸灾乐祸也比较轻。
“于中庸之苦,既无不忍,亦无欢喜者,以意悦不悦皆无之所致也。”中庸,和我们既不是亲人,也不是冤家。当他们产生痛苦时,我们没有不忍,也没有欢喜。因为你对这些人没什么感觉,所以好不好是他的事,和自己没关系。
这段话主要说明,要对众生心生悲悯,愿为他们解除痛苦,这种悲悯达到什么程度,完全取决于你对众生的喜爱程度。因为凡夫是随好恶支配行为的,所以先要培养对众生的好感,这是引发慈悲心的前提。如果对众生没好感,或是你的好感仅针对有限的几个人,那么你的悲心也很有限。只有对一切众生生起好感,才能把这份悲心扩大到无限,否则根本就做不到。因为你的感觉和心态就决定了,你没办法这样做。如果你的心是狭隘的,充满好恶和不平等,怎么可能对一切众生生起无限、平等的悲心?人有什么样的心,才能说出什么样的话,做出什么样的事。如果你没有这种心理,就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,做出这样的事。
“如是修有情为亲,乃为发起悦意。而亲之究竟厥为母亲。”怎么才能对有情生起好感?根据通常的心理,对亲人、有关系的人,我们比较容易生起好感。在各种关系中,最密切的关系就是母亲。这里为什么不说儿子?其实佛经也经常比喻,菩萨看到众生,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独生子。但要观修儿子的话,有些人就难以想象,尤其是我们出家人,没有相关经验。但每个人都有母亲,而且在所有亲人中,母亲和我们是最亲的。当然对有些人来说,对现前的母亲都不孝顺,都感觉不到恩情,不要说观想过去的母亲了。这也是一个麻烦问题。
“故修知母、念恩、报恩三者,则能成就悦意爱惜之心。”修习知母后,接着要念恩、报恩。现代人之所以对母亲不孝顺,正是因为不懂得念恩,所以经常要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好处。下面专门教我们观想,比如母亲怎么把你生下来,怎么把你抚育成人等等。通过一系列念恩的观想,生起报恩心。我们把众生当作自己的母亲,修习知母、念恩、报恩,不断思考母亲对我们的好处。通过这样的思考,对众生生起好感,生起悦意爱惜之心。从知母、念恩、报恩,就能生起慈心。慈的定义是与乐,即给众生快乐。
“又于有情爱如一子之慈者,是前三之果,由此而生大悲焉。”对众生修习慈心,把众生看作自己的独子,或看作自己的母亲,生起好感和爱心后,就能进一步生起悲心,生起同情心。所以,悲心是建立在知母、念恩、报恩这一系列观修的基础上,不是想生起就能生起的。而要通过一系列观想,每天要对心理加以引导。
“若与乐之慈与悲,则不显现因果之决定。”慈和悲是否有因果关系?是否以慈为因,悲为果?其实是不一定的。慈是与乐,悲是拔苦。如果单独来说,慈是生起悲心的因,而悲心也可以作为慈的因,两者互为因果。但七因果所说的慈有特定内涵,指的是悦意慈,就是对众生产生好感。这份好感正是生起悲心的前提,而且我们对众生的悲悯程度,就取决于好感的程度。也就是说,我们对多少人有好感,就对多少人有悲悯心;对众生的好感程度如何,悲悯心就能达到什么程度。从这些方面来说,悦意慈是悲心的因。我们在生活中对照一下,是不是这样?其实,很多修行都可以从我们内心去检验。这些道理很平易近人,就是讲我们的心行,一点都不玄乎。
“修此一切有情为亲属,是发心生起之因,乃月称阿阇黎、大德月、莲花戒阿阇黎所说也。”关于修一切有情为母亲,然后生大悲心,发菩提心,这个因果思想来自月称阿阇黎、大德月、莲花戒阿阇黎。阿阇黎,就是亲教师。宗大师告诉我们,这些道理不是我说的,而是印度的大德都这么说。
悲悯心固然人人都有,但多数人的悲心非常有限,非常狭隘。如何让这一念悲悯之心扩大到更多人身上,并持久地产生作用?一定要通过特殊训练。怎么修?就要从知母、念恩、报恩,培养对一切众生的好感。有了好感,就不忍心众生受苦,从而生起悲心。以悲心为基础,才能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。所以菩提心是建立在悲心的基础上,其力量强弱,也取决于悲心。其实,菩提心和悲心也是互为因果的。有悲心的基础,才能生起菩提心。反过来,因为菩提心,才能张扬并壮大悲心,把这份狭隘的悲心,变成佛菩萨的大慈大悲。如果没有菩提心,是不能提升悲心的。
·从增上意乐及发心以成其果
在七支因果中,悲心之后还有增上意乐和菩提心。也就是说,增上意乐和菩提心都是建立在悲心的基础上。
“增上意乐及发心成其果者。”所谓增上意乐,就是强大的意愿。每个人都有意愿,比如我要成就一番事业,我要当官还是做什么。这些意愿有大有小,有的意愿很坚定,有的意愿比较弱。增上意乐,就是把“我要利益一切众生,解脱众生痛苦”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。这是一种具有承担性的意愿。发心,就是发菩提心。这种意愿和发心,都是建立在悲心的基础上。如果没有悲心,就很难对一切众生生起承担,很难产生解救他们痛苦的愿望。
“依前次第修习,生起悲心,则于为利有情欲得成佛亦能生起,便已足矣。”根据前面所说的知母、念恩、报恩的次第,不断修习,生起悲心。有了悲心之后,就想利益众生。究竟的利益,是帮助众生成佛。正如《金刚经》所说,“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”。
“何故于彼中间更加增上意乐耶?”生起悲心后,你想着利益众生,帮助众生成佛,就可以导向菩提心了,为什么还要在悲心后加一个增上意乐,然后再进入菩提心?宗大师根据常人的疑惑,提出了这个问题。
“盖想有情得乐离苦之慈悲无量,虽声闻独觉亦有,然荷担于一切有情作乐除苦之担者,非大乘则无也。故须生起心力强胜之增上意乐,此从《海慧问经》中而知也。”论中的回答是:想着利益众生,帮助众生解脱轮回和痛苦,这样的心声闻人也有。但声闻人虽然有慈悲,却没有把解除众生痛苦作为使命。而菩萨的不同在于,对此生起一份承担,把这种发心变成强烈的意愿,作为生命的目标和一切。如果仅有慈悲,没有增上意乐,虽然也能度众生,但这种度化是随缘性的,没有巨大的力量。唯有在增上意乐的基础上,才体现了菩萨行者的大慈大悲,这与声闻的慈悲是不一样的。这是《海慧问经》说的。
“如是若欲生起度脱有情之心,当念我今如此,即一有情之义利亦不能圆满作到。”接着说明,为什么要发菩提心,为什么要成佛?如果我们生起想要利益众生、救度众生的心,先要看看,以自己现有的处境和能力,有没有办法救度众生?作为凡夫来说,从内在的烦恼到外在的条件,即使要圆满地利益一个有情,恐怕都感觉很难,很无力。
“非但此也,纵得二种阿罗汉位,亦仅能利少数有情,所作义利亦唯能成解脱而已,于一切种智则不能安立。”非但凡夫无能为力,即使证悟了阿罗汉果,也只能利益少量有情,而且最多帮助他们成就解脱。因为你自己只是证悟阿罗汉果,怎么能帮助一切人成佛?
“念此无边有情,满足彼等一切现前究竟之义利,有谁能耶?”想到轮回中无量无边的有情,谁能帮助他们成就现前和究竟的一切利益?究竟利益就是成佛。也就是说,谁能帮助众生得到现前安乐,并最终令他们成就佛果?
“如是思惟,则知唯佛有彼堪能,而发为利有情欲得佛位之心。”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审视发现,以凡夫的身份,帮助众生很困难;以声闻的身份,即使证悟阿罗汉果,利益的众生也很有限。真正要利益无量众生,唯有成佛才有这个能力。从而生起这样的愿心:为了利益无量众生,我要发菩提心,快快成佛。成佛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