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金刚经》探微之二十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学佛,要以佛法正见替换原有的错误观念,解除迷惑烦恼,最终开启生命内在的智慧,这是之前一再强调的。可能有人觉得重复,觉得简单。事实上,如果真能从佛法的角度看世界,还会有颠倒、妄想、执著吗?还会有烦恼、痛苦、轮回吗?怎么看,就决定了我们怎么做,进而决定了我们的生命品质。那佛陀是怎么看待世界的呢?
  须菩提!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,于意云何,是微尘众宁为多不?
  甚多,世尊!何以故?若是微尘众实有者,佛则不说是微尘众。所以者何?佛说微尘众,则非微尘众,是名微尘众。世尊!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,则非世界,是名世界。何以故?若世界实有者,则是一合相。如来说一合相,则非一合相,是名一合相。
  须菩提!一合相者,则是不可说,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。(第三十一合相理分)

  第三十分为“一合相理分”,是对佛教如何看世界的描述。
  “须菩提!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,于意云何,是微尘众宁为多不?”佛陀问须菩提说:如果善男子、善女人,将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,那么在你的认识中,这些微尘可以算多吗?前面说过三千大千世界,我们知道,这是一个巨大到难以想象的空间。而微尘是什么呢?古印度哲学认为,把物质反复分割到最小的单位就是“极微”,是世界形成的基本元素。西方哲学有原子论,原理也是同样。当然这个微尘也可以是比喻,即小到不能再小。要把这么大的三千大千世界全部粉碎为微尘,会是怎样的情景呢?“铺天盖地”都不足以形容。
  “甚多,世尊!何以故?若是微尘众实有者,佛则不说是微尘众。”须菩提尊者回答说:那确实非常之多,为什么呢?因为在世人眼中,包括在部派佛教学者眼中,都认为微尘很多。但以般若正见观照,微尘并不是实有的,其存在只是因缘假相,并没有独存、不变、不可分割的微尘。如果这些微尘实实在在的话,佛陀就不会说这些是微尘了。
  “所以者何?佛说微尘众,则非微尘众,是名微尘众。”为什么说微尘众不是实有呢?以佛陀的智慧来看,微尘的存在也是无自性的,只是在缘起现象上安立了“微尘”的假名,并非实有。
  《金刚经》中,佛陀反反复复地告诉我们,从最大的世界,到最小的微尘,包括山河大地、草木丛林、日月星辰,及各种动物、植物,从物理到心理,从个体到社会,一切的一切,都要用空性慧来观照,也就是“所谓……即非……是名……”的三句式。所谓,是阐述这个问题;即非,是说明其空性本质;是名,是在缘起现象安立的假名。
  僧肇法师在《肇论》中也告诉我们:“道远乎哉,触事而真;圣远乎哉,体之即神。”这个道就是空性,它离我们远不远?事实上,我们遇到的一切现象都是大道。如果能以空性慧观照,每个有的当下就是空,每个存在的当下就是空性,这就是“道不远人”之理。
  道是无所不在的,关键是有体认大道的智慧。圣人离我们遥远吗?只要我们体认到生命内在的觉悟潜质,当下就是圣贤,就是佛菩萨了。所以,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,关键在于具备什么样的认识。如果以凡夫的无明和错误观念看世界,只能看到一个扭曲的世界,轮回的世界。但能以空性慧观照的话,当下就是清净无染的,是净土而非娑婆。
  “世尊!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,则非世界,是名世界。”接着,须菩提尊者又向佛陀报告了他对世界的看法:如来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,也是缘起的,无自性的,其本质就是空性,只是安立了世界的假名。
  “何以故?若世界实有者,则是一合相。”为什么这么说?如果世界是实有的话,那就是一合相。所谓一合相,是指由众多极微组成的有形物质。如世界由无数微尘聚集而成,故称“一合相”;人体由四大五蕴组成,也是“一合相”。
  “如来说一合相,则非一合相,是名一合相。”这个统一体是什么状态呢?是不是独存、不依赖条件的呢?其实,哪怕再大的世界,也是众缘和合而成,是缘生缘灭的。所以如来说一合相的本身,也是无自性空的,只是叫作一合相而已。就像汽车是一合相,桌子是一合相,房子是一合相,乃至世间万物都是一合相。虽然它们看起来有形状有体积,貌似实实在在的,看得见摸得着,但本质上是空的,只是由众多条件的和合而显现。一旦条件败坏,它们就不存在了。
  “须菩提!一合相者,则是不可说,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。”佛陀进一步对须菩提开示说:一合相只是缘起的现象,其本质就是空性。但凡夫因为不能正确认识一合相,就会执著自己对一合相赋予的错误设定,由此建立我法二执,从而看不到其中真相。
 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。因为正确认识世界,是树立正见、成就解脱的重要基础。通过以上阐述,引导我们对微尘和世界建立智慧观照,通过观照般若成就实相般若。

结束语

  本次采用了比较特殊的方式修学《金刚经》。虽然没有逐字逐句地全文解读,但经中阐述的主要问题都涉及了。从发菩提心、无我度生,到如何正确认识如来身相、认识佛果的成就、认识我们所学的法,还有如何修习六度、修菩萨行、庄严国土等。既有对信仰对象的认识,也有对修行法门和结果的阐述,包括了见、行、果的完整次第。
  《金刚经》的中道智慧,主要体现为无我、无相、无所得,而表现方式主要是“所谓、即非、是名”的三句式。由这种中道正见,最终成就无住的修行。在本经阐述的修行中,首先是以无我、无相、无所得,扫除对有的执著,扫除我们建立的一切执著。在这些支撑点被逐步扫除之后,佛陀担心我们偏空,所以又不断提出中道正见,帮助我们完整地看待问题。既认识到空的一面,又看到因缘假有的一面。
  偏有会落入常见,偏空会落入断见。中道正见则是帮助我们摆脱二边之见,成就无所得的智慧。无论修习布施、持戒、忍辱,还是庄严国土、度化众生,都能心无所住。虽然无所得,无所住,但因为有慈悲,又能广泛利益众生。所以,菩萨证悟的是无住涅槃,智不住生死,悲不住涅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