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金刚经》探微之十八
济群法师
《金刚经》的修行,从所缘的境,说无相、无所得;从能缘的心,觅心了不可得。这是否意味着,修行什么都不要做呢?如果觉得什么都不要做,什么善法都不要修,就会偏空,甚至落入断灭见,而且无法积累福德,成就慈悲。金刚般若法门属于大乘菩萨道,佛陀为了避免我们走上极端,特别告诫我们要广修善法。
须菩提!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,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以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须菩提!所言善法者,如来说即非善法,是名善法。(第二十三净心行善分)
第二十三分是“净心行善分”,说明要修一切善法,才能成就无上菩提。
“须菩提!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,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佛陀叮嘱须菩提说: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平等一味的,没有差别,也没有高下之分。这也体现了佛陀对空性的圆满证悟——从法身层面来说,一切都是平等无别的。而从报身、化身来说,才是有差别的。
“以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成就,包括见和行两方面。见是无我的空性正见,不仅指人无我,也指法无我。以无我正见修一切善法,和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所说的“方便与慧,任缺其一,不可成佛”是一致的。
有些人以为,见性就能解决一切问题,直达佛果,不需要修什么善法,也不需要修种种利他行。这是对大乘佛教缺乏完整的理解。对菩萨道的修行来说,菩提心和空性见缺一不可。成佛不仅要成就智慧,还要成就福德,成就慈悲,否则是不圆满的。因为佛陀成就的无上菩提,是慈悲和智慧的究竟圆满。从因上来说,必须有方便,有智慧。
而菩萨道修行和世间善法的区别,是在于空性正见。如果行善时还有我相乃至寿者相,就是人天善法,有漏之因,不能导向无上佛果。如果有布施的相,有度众生的相,有庄严国土的相,就会像达摩对梁武帝的回应那样——“实无功德”。如果要成为无上菩提之因,必须无住生心,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。
从六度的修行来说,前五度要在般若引导下,才能成为菩提之因,所谓“五度如盲,般若如导”。所以说,见和行是相互的。仅有正见而没有善行,只能成就智慧;仅修善行而缺乏正见,只能成为人天善法,属于三界因果。所以佛陀在《金刚经》明确指出,成就无上菩提是见与行的结合。这个一切善法包括戒定慧,也包括六度四摄。凡是能将我们导向无上菩提的,都称为善行。
佛果的成就有三德二利。三德为断德、智德、悲德。断德是断除一切烦恼,智德是成就一切智慧,悲德是成就一切慈悲。二利就是自利和利他,由圆满自利到圆满利他。所有这些,包括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,都来自多生累劫的积累。
“须菩提!所言善法者,如来说即非善法,是名善法。”佛陀讲到修习善法的重要,又担心有人执著善法,所以再次对须菩提说:善法也是因缘假相,是无自性的。我们修善法时,必须以空性慧加以观照,认识到其本质就是空性,以无住、无所得的心广修善法,才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虽然了解到善法的本质就是空性,但从世俗谛的角度,依然认识到善法的意义,依然积极利他,毫无疲厌。如果因为看清善法本质是空就不修了,那是偏空;如果以为善法是实实在在的,就落入凡夫的有见和常见。作为菩萨行者,既不能住于空,也不能落入有,这样才能保持中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