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第四节 中士道发心之量与上士发心差别
一、发心之量
发心之量者,如是从苦集二门,审知世间之相。若仅生起希求舍离,及于寂灭希求证得,虽是出离之心,然犹嫌不足也。盖必如居火宅及系牢狱,于彼宅狱生若何不乐,则欲求逃脱之心,亦当生起若何之量,然后仍须渐为增广此种意乐。
如夏惹瓦说:“若置酒上之粉末,仅口面而浮者,则其厌舍世间之集因不过如是,而求灭苦集之解脱亦与相同。”是故虽欲修解脱之道,但唯空言,其不忍于他有情流转世间苦之大悲亦无从生起。故能劝勉不假造作之无上菩提心力亦必不生,其曰大乘者,亦仅随语而转。此当数数修习之。
下面讲一讲发心的量。佛陀宣说苦谛和集谛,都是帮助我们获得出离心,然后依戒定慧修行,解除惑业,证得涅槃。其中,就是以出离心为首要。说到出离,不仅仅想着我要出离就可以,还要达到一定的量,才能真正产生作用。
“发心之量者,如是从苦集二门,审知世间之相。”发心的量,就是建立在对苦谛和集谛的认识之上。通过对这两个渠道的智慧审察,了知世间真相,了知轮回本质。
“若仅生起希求舍离,及于寂灭希求证得,虽是出离之心,然犹嫌不足也。”如果仅仅生起希求舍离轮回和证得寂灭的意乐,虽然也算发起了出离心,但这样的量是不够的。
“盖必如居火宅及系牢狱,于彼宅狱生若何不乐,则欲求逃脱之心,亦当生起若何之量,然后仍须渐为增广此种意乐。”所以,必须像呆在四处着火的房子或被长期拘押在牢狱那样,一心只想逃离。这种逃生的愿望有多么强烈,我们对轮回的出离之心也就有多么强烈。生起这种出离心之后,还要不断念死无常,念三恶道苦,使这份发心逐渐坚固。如果达不到这样的发心之量,就难以从凡夫心摆脱出来。如果不在发心后时时巩固,这一心行也会逐渐边缘化,逐渐被其他心行取而代之。
“如夏惹瓦说:若置酒上之粉末,仅口面而浮者,则其厌舍世间之集因不过如是,而求灭苦集之解脱亦与相同。”正如夏惹瓦所说:就像洒落在酒水上的粉末,只是在面上浮了一层。如果我们所生起的厌弃世间的出离心也仅是在口头说说而已,那往往是轻飘飘的,没有力量成就息灭苦集的解脱。
“是故虽欲修解脱之道,但唯空言,其不忍于他有情流转世间苦之大悲亦无从生起。故能劝勉不假造作之无上菩提心力亦必不生,其曰大乘者,亦仅随语而转。此当数数修习之。”这样的话,虽然想要修习解脱之道,但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。如果这种出离心不够真切,那么,不忍众生流转世间、饱受痛苦的大悲心也无从生起,而引发没有造作的无上菩提心的力量也必然不能生起。倘若不能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,却声称自己是什么大乘行者,不过是说说而已。所以,对于出离心要反复修习。
在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反复强调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关系,这点非常重要。过去,很多人将出离心和菩提心视为两条不同的修学道路,这是一种普遍的误解。事实上,菩提心只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,是将这种解脱的意乐和经验从自己遍及一切众生。而从出离心的生起来说,不仅要发得准确,发得到位,更要达到一定的量。这就必须对苦和苦因反复观察,只有认清轮回本质,我们才会彻底放下对现世的贪著和爱恋。倘能如此,出离就不再会有阻碍了。
二、除邪分别
除邪分别者,或曰:若修厌患,令想出离,如同声闻不乐世间,则堕寂静之边。故修厌患于小乘为妙,菩萨修此则不应理。以《秘密不可思议经》中说也。答曰:经谓菩萨于世间不应怖畏之义者,非谓于业惑所制而流转三有之生老病死等苦不应出离,盖谓菩萨悲愿自在,为益有情而于三有受生,不应怖畏也。
夫以惑业所制,流转世间,为众苦所逼者,自利犹且未能,况云利他者哉。此乃一切衰损之门,菩萨较诸小乘尤应厌离而灭除之。而于悲愿自在,受生世间,则应欢喜焉。
又彼经亦云:“诸菩萨者为令有情悉皆成熟、易摄受故,于此世间见有胜利,不住广大涅槃。”如是未能简别,若如前而说。于彼说者,设有菩萨戒,则生一染污之恶作罪。此《菩萨地》中所言也。
若于生死意求出离已,见诸有情是自亲眷,为利彼等而发菩提心者,是《四百颂》之意,月称大阿阇黎于彼释中说也。
在此,宗大师就人们对发心的一些误解作了澄清。不少人觉得,菩萨是要入世救度众生的,怎么可以像声闻那样发心出离呢?对于这样的观点,我们应该如何抉择?
“除邪分别者,或曰:若修厌患,令想出离,如同声闻不乐世间,则堕寂静之边。故修厌患于小乘为妙,菩萨修此则不应理。以《秘密不可思议经》中说也。”除邪分别这部分内容,是要纠正人们对出离心的误解。比如有人引用《秘密不可思议经》的观点,认为如果修厌离心,发愿出离惑业,出离轮回,就像声闻人那样对世间没有兴趣,就会住于涅槃。所以说,修厌离心只是对小乘行者合适,作为菩萨行者,则不应该修习对世间的厌患。换言之,出离心只适合声闻行者,而非菩萨行人应有的心态。
“答曰:经谓菩萨于世间不应怖畏之义者,非谓于业惑所制而流转三有之生老病死等苦不应出离,盖谓菩萨悲愿自在,为益有情而于三有受生,不应怖畏也。”宗大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:佛经所说的菩萨不应怖畏世间的深意,并不是对惑业产生的轮回之苦和生老病死不应出离。菩萨之所以能积极入世度化众生,是因为悲心和愿力所致,是为了利益有情而不惧轮回,并不是对轮回本身的惑业不加厌离。
“夫以惑业所制,流转世间,为众苦所逼者,自利犹且未能,况云利他者哉。”如果不能摆脱惑业的影响,就会流转世间,被种种痛苦所逼迫。那样的话,自利尚且做不到,何况是利他?所谓“泥菩萨过河,自身难保”。
“此乃一切衰损之门,菩萨较诸小乘尤应厌离而灭除之。”因为惑业是一切衰损之门,是造成轮回和一切过患的根源。所以在这个问题上,菩萨行者应该比声闻行者更加迫切地希求出离和灭除惑业。唯有灭除惑业之后,才能在自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益众生。
“而于悲愿自在,受生世间,则应欢喜焉。”在灭除惑业的同时,菩萨还要本着悲心,本着利益有情的愿力,不断来世间度化众生。对于这样的责任,菩萨不仅要发愿承担,更要以欢喜心承担。
“又彼经亦云:诸菩萨者为令有情悉皆成熟、易摄受故,于此世间见有胜利,不住广大涅槃。”《秘密不可思议经》又说:菩萨为了令有情能善根成熟,引导他们走向佛道,觉得在世间度众是很有利益的事,所以不安住于涅槃。这就是《普贤行愿品》所说的“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,因于众生而起大悲,因于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觉”。如果离开众生,佛菩萨将无法成就大悲,成就菩提。对菩萨行者来说,悲和智是成佛不可或缺的两大品质。因为智慧,所以不住生死;因为悲心,所以不住涅槃。
“如是未能简别,若如前而说。于彼说者,设有菩萨戒,则生一染污之恶作罪。此《菩萨地》中所言也。”有些人不能简别菩萨入世的意义,将这种悲愿和远离惑业对立起来,说什么菩萨不必怖畏惑业,远离惑业。持这种观点者,如果已经受了菩萨戒,就会形成染污的恶作罪。这是《瑜伽师地论·菩萨地》所说的。
“若于生死意求出离已,见诸有情是自亲眷,为利彼等而发菩提心者,是《四百颂》之意,月称大阿阇黎于彼释中说也。”菩萨发起出离生死的愿望之后,看到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六亲眷属,为了利益众生,进一步发起自利利他的菩提心。这是《四百颂》所说,月称大阿阇黎在相关注释中加以说明的。
以上,是关于苦和集的内容。中士道的重点是出离心,而出离心的生起,又离不开对惑和业的认识。对于声闻行者来说,唯有认识惑业的过患,才能生起真切的出离心。对于菩萨行者而言,唯有认识惑业的过患,才能发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。声闻解除惑业,才能成就解脱;菩萨解除惑业,才能自觉觉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