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第四章 共中士道修心次第
在三士道中,中士道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。有些人通过下士道的修行感得暇满人身,可能会心生贪恋,不想继续往前。所以宗大师又告诉我们:下士道尚未解脱,不应贪著人天之乐,因为这也是不究竟的,其本质依然是苦。下士道中,重点是讲三恶道苦。而中士道则进一步帮助我们认识人天之苦,认识轮回的本质是苦,这一认知是发起出离心的关键。如果我们对轮回不再有任何期盼,不再有任何执著,自然也就心生出离了。
本论介绍的中士道修学内容,主要是以四谛为纲。其中,又以苦和集为重点。四谛法门是佛陀初-转-法-轮时宣说的灭苦之道,也是他为弟子们安立的修学次第,由知苦而断集,由慕灭而修道。简单地说,就是从出离心的发起,到出离心的圆满成就。所谓出离,就是出离轮回,出离惑业。解脱,同样是解脱惑和业。有些人说,菩萨不必解脱惑业,直接修菩提心就是,这是极大的误解。如果自己尚且被惑业缠绕,怎么可能救度众生?即使为之努力,也必然会力不从心,自身难保。
那么,怎样才能解脱惑业?一是要发出离心,一是要具足正见。不仅是闻思正见,更是建立在认识上的正见;不仅是世间正见,更是清净无漏的出世正见。具备这样的正见,才能有效对治烦恼。在戒定慧三无漏学中,戒的作用,是从身口意三业进行防范;定的作用,是将心安住于善所缘;慧的作用,才能将烦恼连根拔除。
在三士道中,中士道介绍得最为简单。因为下士道所修的念死无常等是和中士道共有的,而中士道的定慧部分则含摄于上士道的止观中。但我们要知道,讲得简单并不等于这部分不重要。事实上,解脱正是佛法的核心之道。一方面,下士道的所有修行都是为解脱服务的;另一方面,上士道的所有修行都是解脱的圆满和延伸,是将自己获得的解脱经验延伸到众生身上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中士道正是三士道的关键所在。如果不能导向解脱,下士道的修行不过是人天善法而已;如果不具备解脱能力,上士道的修行也就无从谈起了。
第一节 共中士之发心
(出离心)
如是念死及思惟死后堕恶趣之理,反此世心而生起希求后世之乐趣。次从共同皈依及观黑白业果决定门中,励力断罪修善。
如是于乐趣之位虽定可得,然不可执彼少许为足,乃生起共下士之意乐,及生共中士遮止于一切世间耽著之意乐。依彼以发生菩提心而引导于上士,故须修共中士之意乐也。
盖谓虽能得人天之位,以犹未能越行苦故,于彼执为自性乐者,实为颠倒。若以正言,全无安乐,其后仍决定堕于恶趣,终苦故也。
初言解脱者,谓从缚而解脱也。彼惑、业二者,是世间之能缚。由彼二种增上,以界分之,有欲界等三。以趣别之,有天等五或六。于生处之门,有胎等四。结蕴相续者,是缚之体性。从彼脱者,即解脱也。欲得彼者,即求解脱之心也。
共中士的发心,就是出离心,这也是生起菩提心的基础。出离心有什么特点?究竟又要解脱什么呢?
“如是念死及思惟死后堕恶趣之理,反此世心而生起希求后世之乐趣。”在以上所说的下士道修行中,讲到念死及思惟死后将堕落恶道的道理。因为这些思惟和认知,使我们反过来,不以追求现世快乐为本,而以追求后世快乐为目的。
“次从共同皈依及观黑白业果决定门中,励力断罪修善。”如果想得到后世乐趣,摆脱轮回之苦,就应该皈依三宝,尤其是深信业果,对“业决定之理、业增长广大、业不作不得、业作已不失”的道理坚信不疑,从而断恶修善。对业果的相信程度,和断恶修善的程度是成正比的。我们信到什么程度,在行为上才能达到什么程度。这并不在于我们对业果的知识有多少。当然,知识是前提,没有知识的信往往是盲信。但更重要的是,内心对业果之理的认可达到什么程度。
“如是于乐趣之位虽定可得,然不可执彼少许为足,乃生起共下士之意乐,及生共中士遮止于一切世间耽著之意乐。”虽然通过这样的努力,必定能得到人天乘的果报,但我们不能以此为足。还要从共下士的修行意乐中,引申共中士的修行意乐,那就是出离心,其特点是舍弃对世间的一切贪著。
“依彼以发生菩提心而引导于上士,故须修共中士之意乐也。”以出离心为基础,还能引发最为殊胜的菩提心,进入上士道的修行。所以,必须生起修习共中士道的愿望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修下士道意乐时,不能停留于下士道,而是要作为进入中士道的基础;修中士道意乐时,不能停留于中士道,而是要作为进入上士道的基础。
“盖谓虽能得人天之位,以犹未能越行苦故,于彼执为自性乐者,实为颠倒。”修习下士道虽能招感人天善果,却仍然没有能够超越行苦,甚至将人天之乐当做是自性乐,那是极其颠倒的。所谓行苦,指诸行无常迁流、不得安定之苦。所谓自性乐,即本质的快乐,而人天之乐是有漏、无常而不究竟的,唯有涅槃之乐才是究竟的。
“若以正言,全无安乐,其后仍决定堕于恶趣,终苦故也。”从究竟意义上说,在有漏世间没有本质性的安乐可言,一旦福报享尽,最后仍要堕落,所以佛陀说“有漏皆苦”。所谓的快乐,不过是一种假象。就像身体发痒时,抓一下会觉得快乐,可停下后立刻又痒了。这种快乐其实是抓出来的,但真要继续不断地抓下去,很快就抓得皮破血流了。世间任何快乐都是这样。肚子饿了,吃东西才会开心;走得累了,坐下来才会轻松;身上脏了,洗个澡才会舒服。如果没有这些前提,并不存在所谓的快乐。比如让大家在这里坐上几个小时,腿又酸又痛,这时坐着反而不如走路舒服。可见,世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快乐。所谓的快乐,只是对痛苦的暂时缓解而已。
“初言解脱者,谓从缚而解脱也。彼惑、业二者,是世间之能缚。”为什么要解脱?就像一个人被绳子捆绑而失去自由,希望从中解脱。惑和业这两种,正是束缚我们,使我们流转生死的主要力量。惑,是无明、我执、烦恼;业,则是在烦恼基础上编织的各种生命程序。正是由于惑和业,世界才呈现出千差万别、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。
“由彼二种增上,以界分之,有欲界等三。以趣别之,有天等五或六。于生处之门,有胎等四。”彼二种,即惑和业。由于惑和业的发展,形成了有漏的世间。从界来划分,分为欲界、色界和无色界三类。从有情的生存种类划分,则分为天、人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五道,或从天道开出阿修罗,为六道。从有情的受生方式划分,则有胎生、卵生、湿生、化生四种。
“结蕴相续者,是缚之体性。”结蕴,又名取蕴、五蕴,是烦恼派生的综合体,其体性为有漏。结蕴相续,是生命的不断相续,也是烦恼惑业的不断相续,是系缚我们,令我们不得解脱的力量。只要惑业还在,生死就没有终结之日。
“从彼脱者,即解脱也。欲得彼者,即求解脱之心也。”从这些系缚中超越,就是解脱。而想要从中解脱的意愿,就是求解脱之心。
其实,心本具有解脱的力量,只要认识即可。如果尚未开启这种力量,惑业是永无尽头的。不论解脱道还是菩萨道,所要解决的都是惑和业。区别只是在于,菩萨不仅要解脱自身惑业,还要帮助一切众生解脱惑业。所以除了解脱的智慧而外,还要成就无尽悲愿。但对于声闻和菩萨来说,想要解脱惑业的意愿是共同的,需要解决的内容也是相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