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《道次第》的主要意义,是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把握佛法纲领,了解修行的常规次第。佛法浩瀚,既有南传、汉传、藏传三大语系,也有依不同经典建立的众多宗派。仅汉传佛教,就有净土宗、禅宗、律宗、华严宗、天台宗、三论宗、唯识宗、密宗八宗之多。此外,更有三藏十二部典籍,八万四千法门,加上历代祖师大德诠释的注疏,统计完整便已不易,何况一一遍学?
那么,佛陀为何施设种种言教及法门呢?时常有人会问:基督教不过一本《圣经》,同样教化信众无数,佛教教理何不浓缩为一本经典,使学人不致目迷五色、无从着手?
须知,佛陀说法乃应机设教,根据众生不同根机施设教法。有情千差万别,有些听闻无常教法很相应,有些学习诸法无我很对机。此外,或自我感觉良好,以为是上根利智;或自卑情绪深重,以为是下劣凡夫。对于他们,也须有不同的化导方式。总之,众生无量,故法门无量。
当然,这也给修学带来了相应困难。在浩瀚的佛法海洋,怎样才能找到入佛知见的门径?踏上驶向彼岸的舟楫?《道次第》就是一本适用面极广的实用指南。论中,宗喀巴大师为我们建构了从学佛到成佛的总体框架,安立了各修行阶段必须完成的学习项目,脉络清晰,次第井然。有鉴于此,戒幢佛学研究所将之作为预科阶段的重点课程,希望为同学们今后的修学奠定一个扎实基础。
近年来,关于《道次第》的注释和翻译出版了不少。藏传佛教中,本论为格鲁派必读论典,故有许多相关著述传世。随着汉藏佛教交流的加深,也不断有大德在汉地传讲《道次第》,或将相关著述译为汉文,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修学参考。下面为大家略作介绍。
1939年,昂旺朗吉堪布在康定传讲本论,前后历时7年,后据弟子听讲笔记编定《菩提道次第略论释》,在汉地影响甚广。前几年,帕绷喀大师(昂旺堪布之师)的《掌中解脱》也被译为汉文,又称“菩提道次第二十四天教授”,将经论深义化为实践指导,是学习《道次第》的重要参考。此外,还有能海上师的《菩提道次第论科颂讲记》、昂旺朗吉堪布的《朗忍要义》、祈竹仁波切的《甘露法洋——菩提道次第教授》、智敏上师的《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》等等。除著述外,台湾日常法师讲解的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系列讲座,共160小时,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在大陆流通,影响较大。
同学们在选择参考书时,未必面面俱到。我感觉,选定一本精读的效果会更好。学习佛法,关键不在于读了多少,而在于领会多少。什么是传承?传讲经论是一种传承;阅读时对法义理解无误,也是一种传承。建议大家在听课以外多研究相关注释,勤于思考,主动用心地学习。
这份《〈菩提道次第略论〉新编目录》是为本次课程编写的。为方便大家学习,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,对科判作了一些现代化整理。希望同学们熟读并背诵下来,这样便能对《道次第》的主要思想了然于胸。在学习每一部分时,明了它在整个修道过程所处的位置,将有助于理解各修学环节的相互关系。
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为我们建构了完整的修学次第。其中的每一环节,都是组成整个系统的支分。从道前基础到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,及最后的止观部分,每一阶段都不是独立的,而是有着承上启下的相互关联。如道前基础的说听轨则、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、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等,是进入下士道的必要准备,也是修学任何法门需要奠定的基础。就像盖楼,地基打得越扎实,建筑就越稳固。
三士道虽有各自的境、行、果,但在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将之有机结合起来,这也是本论的重要特色。如下士道和中士道,既是上士道的支分,也是上士道的前行,故名共下士道、共中士道。同时,佛法是心地法门,三士道的建构都是为修心服务的,这就必须通过止观修习落实于心行,使教法真正产生作用。
在学习过程中,我们既要了解每一部分的特征,也要了解各阶段的内在联系,否则就可能顾此失彼,只知局部而忘失整体。就像有了汽车的各个零部件,却不懂得怎样组装起来,仍是一堆无法行驶的金属。更可怕的是,安装得似乎像个汽车,勉强也能开动,但内部却问题重重。一旦上路,很可能险象环生,甚至会带来生命危险。
学佛也同样如此,在我们的心路旅程上,有陷阱,有岔路,有关卡,这就需要标明各种地形路况的详细地图,需要安全性能良好的交通工具。《道次第》所提供的,正是这样的帮助。
一、归敬颂
敬礼于诸至尊正士具大悲者足下:
堪忍刹中自在主,补处慈尊法中王,
善逝智父妙吉祥,龙树无著佛所记。
深观广行两大宗,传承诸师我皈命,
为欲易入深广道,再以略法于此说。
按印度论师造论的传统,每部论之前皆应冠以“归敬颂”。因为论主造论是传承并阐释佛陀的教法,故首先对佛陀及与本论相关的祖师大德表示皈敬。一则,体现本论作者的传承;二则,说明论主造论的意趣或缘起。
“敬礼于诸至尊正士具大悲者足下。”此句是表示总的礼敬,礼敬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足下。诸,众多。至尊,无上尊贵之义,即佛陀。正士,修行正法之士,即菩萨。具大悲者,具足大悲者,佛菩萨都具足圆满的大慈大悲。足下,顶礼佛足,表示谦恭。
“堪忍刹中自在主。”此句是礼敬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,表明本论所说教法直接渊源于佛陀。堪忍,即堪能忍受苦难,指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。之所以苦难,因为这个世间是五浊恶世。其中,劫浊指世界充满了天灾人祸;见浊指人类思想混乱,邪见纷纭;烦恼浊指世人心中充满贪嗔痴等烦恼;众生浊指众生资质低劣,苦多乐少;命浊指众生死缘甚多,寿命短促。在这样污浊不堪的世界生存,必须有相当的忍耐力。刹,指国土。自在主,是对佛陀的尊称,因为他是得大自在的觉悟者。自在,是解除迷惑和烦恼后,于生死中得大自在。
“补处慈尊法中王。”此句是赞颂弥勒菩萨。弥勒菩萨为一生补处菩萨,此生结束之后,即转生到人间成佛,是娑婆世界下一任佛陀。补,为候补之义。弥勒菩萨现居兜率内院,古印度很多大德对经教不得其解时,会于定中上升内院向其讨教。《大唐西域记》便有不少相关记载。中国的道安大师、虚云老和尚等也有类似经历。慈尊,为弥勒菩萨别名。弥勒名阿逸多,汉译慈氏,因过去生修慈心三昧而得名。法中王,即于法自在。所以赞颂弥勒菩萨,一是因为宗喀巴大师继承了中观(深观)和瑜伽(广行)两大流派的思想,一是因为本论总依《现观庄严论》,别依《菩提道炬论》。而弥勒菩萨既是瑜伽学派的初祖,又是《现观庄严论》的论主。
“善逝智父妙吉祥。”此句是礼敬文殊师利菩萨。善逝,佛陀十大名号之一,即成就极乐安隐无艰无难往趣妙法,而不是像凡夫那样于生死不能自主。智父,指大智文殊师利菩萨。因为文殊菩萨乃七佛之师,又是代表智慧的成就,所以称为智父。妙吉祥,为文殊师利菩萨别名,《大日经疏》曰:“妙吉祥菩萨者,妙者谓佛无上慧,犹如醍醐,纯净第一。室利翻为吉祥,即是具众德义,或云妙德,亦云妙音也。”文殊菩萨不仅是智慧的象征,更是深般若的祖师,故应礼敬。
“龙树无著佛所记。”此句是礼敬深观、广行二派的代表人物。龙树菩萨为中观学派的创立者,无著菩萨为瑜伽学派的创立者。据记载,传世的弥勒论典多由无著菩萨在定中亲聆弥勒菩萨开示后整理成文,故无著菩萨为瑜伽学派在人间的实际创立者。龙树菩萨出生于佛入灭后七百年,无著菩萨出生于佛入灭后九百年。关于这两位菩萨,佛陀曾在经典中为之授记,是为“佛所记”。
“深观广行两大宗,传承诸师我皈命。”深观为中观别名,以般若系经论为依据典籍,如《心经》的“照见五蕴皆空”,便是由深观诸法实相而开启智慧。广行为瑜伽学派别名,即广泛利益一切众生的行为,重点在于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。对于深、广两大传承的所有祖师,如深观派的龙树、提婆、月称等,瑜伽派的无著、世亲、安慧、陈那、护法等,都是论主一心皈依并礼敬的。
“为欲易入深广道,再以略法于此说。”这是宗大师造论的意趣所在。大师在46岁时(1402年)曾著有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,但《广论》浩瀚深广,常人难以全面掌握。为使更多人通达修学次第,契入深观、广行的殊胜教法,宗大师应弟子祈请,又于59岁时撰写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,为《广论》的精要本。
二、本论内容及造论意趣
此论为总摄佛法之精要,龙树、无著二大流派之准绳,胜士趣入一切智地之法规,三类士夫所应修持,乃至菩提一切无不全备之次第也。由此菩提道次第为门,将具堪能者引入佛地之规律,即此中所说法。
如济迦麻啰西啰寺(印度寺名)说法之轨则,先须讲明作者之重要与法之重要,及如何听说彼法之三事。
于此菩提道次第之引导分四:
一、为明法源清净故,释作者之重要。二、为于教授生敬信故,释法之重要。三、于具足二种重要之法,应如何听受讲说。四、如何是以正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。
“此论为总摄佛法之精要。”本论总摄一切佛法的精要,即出离心、菩提心和空性见,是三乘佛法修学的要领和精髓。
“龙树、无著二大流派之准绳。”准绳,即准则。龙树菩萨代表深观(中观),无著菩萨代表广行(瑜伽),本论汇归深、广两大学派于一身,指导我们了解两大修学体系的核心要领。中观、瑜伽两派有各自的依据经论,见地和修法也相对独立。中观是以二谛解释世界,认为心和境都是无自性空,由此证得空性。瑜伽是以三性解释世界,说明诸法唯识,认为心的本质即是空性,由此契入实相。由于见地不同,中观和瑜伽学派之间曾出现过激烈争论。至印度佛教晚期,却逐渐出现融合倾向。一些学人既接受中观空性见,又采纳瑜伽派所提倡的菩提心和菩萨行,集深广二派于一身。阿底峡尊者便是其中的代表,并将这一思想反映在《菩提道炬论》中。宗大师遥继尊者的思想渊源,故《道次第》也含摄深广两派。当然,这种统一并非完全融合。在见地方面,《道次第》主要继承中观应成派月称论师的思想,只是在行持部分,接受了广行派菩提心和菩萨行的内容。但并未接受唯识见的部分,还在论中加以破斥。除本论外,宗大师在《入中论善显密意疏》中,也对唯识宗阿赖耶、自证分的思想作了批驳。
“胜士趣入一切智地之法规。”本论是菩萨契入佛果的途径。胜士,指菩萨。一切智地,为佛地,即佛的果位。法规,指成佛的方法、套路、途径。
“三类士夫所应修持,乃至菩提一切无不全备之次第也。”三类士夫,指三乘根性的修学者。所应修持,任何根机皆次第修行。从发心到成佛过程中所应修学的要素及次第,本论全部具备。
“由此菩提道次第为门,将具堪能者引入佛地之规律,即此中所说法。”具堪能者,即具有修学机会和能力的学人。以菩提道次第施设的修法作为门径,将那些有修学能力者引导至佛地的方法,正是本论阐述的内容。
“如济迦麻啰西啰寺(印度寺名)说法之轨则,先须讲明作者之重要与法之重要,及如何听说彼法之三事。”按佛教传统,说法有相应轨则。宗大师及本论所遵循的传统,是印度济迦麻啰西啰寺的传承。当时,印度以说法著称的有济迦麻啰西啰寺和那烂陀寺,二寺均有各自的说法轨则。按照济迦麻啰西啰寺的说法轨则,说法前必须介绍三项内容:一是造论者的重要性,二是法的重要性,三是说法者和听闻者需要遵循的相应轨则。
“于此菩提道次第之引导分四。”本论依此三事建立菩提道次第的整个修学引导,其中又分四大部分。
“一、为明法源清净故,释作者之重要。”第一,佛教非常重视法的传承,源头清净,才能保证法脉纯正。为阐明这一教法的殊胜,首先介绍论典作者的重要性。相关内容见序论第三节——本论作者及殊胜传承。
“二、为于教授生敬信故,释法之重要。”第二,为对所说教法生起尊重和信任,说明法的重要性。相关内容见序论第四节——本论之殊胜。
“三、于具足二种重要之法,应如何听受讲说。”第三,对于如此重要的教法,作为学人当如何听闻,作为师长当如何讲说。相关内容见序论第五节——说听轨则。
“四、如何是以正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。”第四,如何以正确方法引导弟子在菩提道上逐步前进,其先后顺序分别是什么,正是本论的重点所在,也是整个正论部分所介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