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“瑜伽菩萨戒”讲记

济群法师

  第十七,不受悔谢戒
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他所侵犯,彼还如法平等悔谢,怀嫌恨心,欲损恼彼不受其谢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虽复于彼无嫌恨心,不欲损恼,然由禀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谢,亦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无违犯者,若欲方便调彼伏彼,广说一切,如前应知。若不如法不平等谢,不受彼谢,亦无违犯。

  第十七条是“不受悔谢戒”,就是不接受别人的道歉。前一条是不向别人道歉,说明两个道理,一是你的内心还是嗔恨,二是你不慈悲别人。不接受别人道歉,同样有这样两种情况。

  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他所侵犯,彼还如法平等悔谢,怀嫌恨心,欲损恼彼不受其谢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”当对方伤害你之后,已能意识到自身问题,如法、平等、合情合理地向你道歉。有些人虽然向你道歉,其实是居高临下的,内心并没有真正的歉意,只是高高在上地说一下,就属于不如法、不平等。现在对方如法、平等地向你道歉,态度真诚,程序合法。作为安住菩萨净戒的行者,理应接受对方的道歉,以此化解隔阂。这是菩萨行者必须具备的素养。如果菩萨不具备这种素养,怀着嫌恨、讨厌、损害他人的心,不接受对方道歉,不给他们弥补的机会,就违背了菩萨的行为准则,而且是染污的违犯。因为这是来自嫌恨、恚恼的心。

  “虽复于彼无嫌恨心,不欲损恼,然由禀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谢,亦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”还有一种情况是没有嫌恨心,也没有恼害别人的心理,但有的人天生就是不能堪忍,所以不能接受对方的道歉,那么也是染违犯。因为这种“不能堪忍”的背后,还是有嗔恨的串习在作怪,是隐含而非显现的嗔恨。

  “无违犯者,若欲方便调彼伏彼,广说一切,如前应知。若不如法不平等谢,不受彼谢,亦无违犯。”在什么情况下无违犯呢?如果你不接受道歉,目的是帮助对方自我反省,不是出于嫌恨心,而是为了慈悲利他,觉得不接受道歉对他更有帮助。这个原因前面说过,原理是一样的。另一种情况是,对方的道歉不是如法、平等的,没有真诚的态度,只是表面文章,甚至有人是借助道歉来达到其他目的,并不是真的要道歉。在这些情况下,不接受对方道歉,是不违背菩萨戒的。

  第十八,怀忿不舍戒
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于他怀忿,相续坚持,生已不舍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无违犯者,为断彼故生起乐欲,广说如前。

  第十八条是“怀忿不舍戒”。怀忿,就是内心怀有忿怒、仇恨。

  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于他怀忿,相续坚持,生已不舍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”作为菩萨行者,如果你受到别人伤害,或是彼此发生冲突之后,内心生起极大的忿怒,进而陷入其中,耿耿于怀,对自己的心结无法释然,对生起的愤怒执著不舍,让这些仇恨相续而不舍弃,说明他缺乏忍的修养。这样也是犯戒的,而且是染污的违犯。

  “无违犯者,为断彼故生起乐欲,广说如前。”如果菩萨已经想要对治自己的愤怒,而且为此作了很大的努力,比如修慈悲观、无我观、空观等。虽然那么努力,但并没有彻底解决自己的忿怒,在这种情况下,就不违犯菩萨戒。这个道理前面也多次说明,也就是说,态度很端正,自己很努力,只是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而已。

  4.违犯精进

  第四部分,是有关精进波罗蜜的修行,在四十三轻戒中有三条学处。精进是菩萨道修行的重要力量,也译为正勤。因为这种努力是有特定内涵的,必须是在转迷为悟、止恶行善过程中作出的努力。世间的很多事,比如追名逐利之类,哪怕再努力,也不可以称为精进。

  无始以来,贪嗔痴烦恼已在我们内心形成串习,再加外界五欲六尘的推动和诱惑,想要走出这种内外夹击的困境,是很不容易的,这就必须发起精进。精进有三种,一是披甲精进,二是摄善法精进,三是饶益有情精进。

  所谓披甲精进,就像勇士在战场上面对千军万马,不是你死就是我活。修行也是同样,如果不能战胜贪嗔痴,就会被贪嗔痴反噬。菩萨道修行无非是两方面,一方面是对治不善串习,一方面是培养正向心行。比如通过禅修训练观照力,通过发心增长慈悲心和菩提心。用《道次第》的话说,就是“舍凡夫心,发菩提心”。因为凡夫心已形成强大的惯性,如何才能战胜串习,而不是被它们所战胜?需要像勇士一般,身披铠甲,冲锋陷阵,所以披甲精进非常重要。

  摄善法精进、饶益有情精进,和三聚净戒中的摄善法戒、饶益有情戒相通。在修习菩萨道的过程中,所有的自成熟,即成熟无上菩提的所有善行,都属于摄善法精进;立足于饶益有情,为利益众生所作的一切,则属于饶益有情精进。此处,根据精进建立了三条学处。

  第十九,染心御众戒
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贪著供事增上力故,以爱染心管御徒众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无违犯者,不贪供侍,无爱染心管御徒众。

  第十九条是“染心御众戒”,就是以染污的心来管理徒众。比如有些人住持道场,是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,充满我执我见,而不是为了慈悲大众。

  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贪著供事增上力故,以爱染心管御徒众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”住持道场、管理徒众也属于利益众生的内容。作为菩萨行者,究竟为了什么住持道场、管理徒众?如果为了现世的名闻利养,就会陷入贪心。从摄善法精进来说,是断恶修善的障碍;从饶益有情精进来说,就不能很好地利益大众,成就大众。现在有些寺院的住持就这样,并不是为了成就大众修行,或是将寺院建设为净化社会人心的场所,而是利用道场获得地位和供养之类。如果菩萨行者贪著名闻利养,以染污心管理徒众,住持道场,就违背了菩萨的行为准则,而且是染污的违犯。

  “无违犯者,不贪供侍,无爱染心管御徒众。”什么才是没有违犯?同样住持道场,但不是因为贪著供养,对徒众也没有爱染心,那就不犯戒。

  第二十,耽著睡眠戒
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懒惰懈怠,耽睡眠乐、卧乐、倚乐,非时非量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无违犯者,若遭疾病,若无气力,行路疲极,若为断彼生起乐欲,广说一切,如前应知。

  第二十条是“耽著睡眠戒”,顾名思义,就是爱睡懒觉。

  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懒惰懈怠,耽睡眠乐、卧乐、倚乐,非时非量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”作为菩萨行者,如果因为懒惰懈怠,贪著睡眠的快乐,包括躺着、靠着的快乐。而且非时非量,没到该睡的时候就睡了,到了该起的时候还不起,超过应该睡眠的时长。戒律规定,比丘在初夜、后夜都要尽量用于修行,中夜才可以休息。所以睡眠是有定时的,不是想睡就睡那么随便。睡得太多,是在浪费时间,浪费生命。这样的话,就会违背菩萨戒,而且是染污的违犯。

  “无违犯者,若遭疾病,若无气力,行路疲极,若为断彼生起乐欲,广说一切,如前应知。”在什么情况下,非时非量地睡觉也不犯戒呢?比如生病了,需要多休息;或者体质不好,没有气力;或者长途跋涉,非常疲劳;或者知道自己的问题,为了减少睡眠,已经付出很大努力。如果属于这些情况,那么稍微多睡一点也不犯戒。

  第二十一,虚谈弃时戒
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怀爱染心谈说世事,虚度时日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若由忘念虚度时日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非染违犯。无违犯者,见他谈说,护彼意故,安住正念,须臾而听。若事希奇,或暂问他,或答他问,无所违犯。

  第二十一条是“虚谈弃时戒”。虚谈,就是说一些没用的废话。废话的心理基础是放逸,如果放纵自己的妄想,浪费时间,就会障碍精进。

  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怀爱染心谈说世事,虚度时日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”作为菩萨行者,如果怀着热衷八卦的心,对世间政治、争斗、娱乐、色情等话题津津乐道,越说越来劲,就是在虚度时日,浪费生命。这些做法违背了菩萨精进的准则,而且是染污的违犯。

  “若由忘念虚度时日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非染违犯。”如果是偶尔忘失正念,谈天说地,虚度时日,不是以贪染心没完没了地说,虽然也违背菩萨应该精进的行为准则,但不是染污的违犯。

  “无违犯者,见他谈说,护彼意故,安住正念,须臾而听。”什么情况下没有违犯呢?一种是别人正说得很来劲,你为了照顾对方的情绪,保持正念地听一会,但不参与交谈。暂时随顺他的目的,是为了设法引导他。而不是说,你为了满足他的兴趣认真聆听,那样也会纵容他。所以慈悲还要有智慧,要看这么做能否给他带去利益,否则就不是真正的慈悲。

  “若事希奇,或暂问他,或答他问,无所违犯。”或者对方谈的事很稀奇,偶尔听一下也不犯戒。或者说你只是暂时问起某件事,或者说你只是暂时回答对方的问题,不是带着染著心,乐此不疲地说。这些都不算犯戒。

  以上,是为成就精进建立的三条学处。

  5.违犯静虑

  第五部分是根据静虑波罗蜜建立的学处。静虑是玄奘三藏的翻译,即禅定,对菩萨的修行非常重要。菩萨必须通过禅修降伏内心的昏沉、散乱、妄想、不良情绪,才能具足正念,现法乐住,才有力量利益并引导众生。

  禅修还可以帮助我们把所学法义转化为正念。比如修习菩提心,不论七支因果还是自他相换,都要通过不断禅修来落实。如果没有禅修的转换,所谓的愿菩提心,很可能停留在说法上,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愿望。包括出离心的生起,对三宝信心的生起,也要不断观察轮回之苦,思维三宝功德,然后安住于此,轮番修习。以及布施、持戒、忍辱等每一种心行的形成,都要通过不断禅修来串习,使六度不再是一种说法,而能真正成为自己的心行。比如布施,并不是单纯的行为,而是代表内在的德行。

  可见,禅定修行的涉及面很广,从阻止贪嗔痴,到摄善法和饶益有情心行的形成,都需要通过禅修来串习。为了帮助我们修习禅定,本论提出了三个学处。

  第二十二,不求禅法戒
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为令心住,欲定其心,心怀嫌恨,骄慢所持,不诣师所求请教授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懒惰懈怠而不请者,非染违犯。无违犯者,若遇疾病,若无气力,若知其师颠倒教授,若自多闻,自有智力,能令心定,若先已得所应教授而不请者,无所违犯。

  第二十二条是“不求禅法戒”。禅修需要向禅师求法,作为菩萨来说,如果想修禅定而不去请求教授,也是犯戒的。

  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为令心住,欲定其心,心怀嫌恨,骄慢所持,不诣师所求请教授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”在修习菩萨道过程中,菩萨为了让心安住善所缘,平息躁动,摆脱昏沉掉举,必须依止老师学习。如果出于对老师的嫌恨心,不喜欢对方,或是骄傲自大,瞧不起老师,不去老师那里请求教授,就违背了静虑的修行,而且是染污的违犯。

  “懒惰懈怠而不请者,非染违犯。”如果只是因为懒惰、懈怠而不去请法,虽然也犯戒,但属于非染违犯。

  “无违犯者,若遇疾病,若无气力,若知其师颠倒教授,若自多闻,自有智力,能令心定,若先已得所应教授而不请者,无所违犯。”什么情况下,不请法也不违犯呢?比如患有疾病;或是体力不支;或是知道对方讲授的方法有错误;或是自己广学多闻,已经懂得怎么修;或是自己能够独立,知道修行过程中应该怎么深入;或是自己有能力让心安定下来;或是之前已经请教过禅修方法,不需要再另外请。属于以上这些情况,不请法也是不犯戒的。

  第二十三,不除五盖戒
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起贪欲盖,忍受不舍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无违犯者,若为断彼生起乐欲,发勤精进,烦恼猛利蔽抑心故,时时现行。如贪欲盖,如是嗔恚、昏沉睡眠、掉举恶作及与疑盖,当知亦尔。

  第二十三条是“不除五盖戒”。五盖是禅修中最主要的五种障碍,只有去除五盖,才能顺利修行。

  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起贪欲盖,忍受不舍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”菩萨在践行净戒律仪的过程中,如果对财富、地位、名利、家庭、感情等生起贪欲,就会产生妄想。贪欲是掉举、散乱的重要根源,禅修时出现最频繁的妄想,一定是平时最在乎的。如果菩萨行者陷入贪欲不舍弃,就违犯了菩萨戒,而且是染污的违犯。因为贪欲盖本身就是染污的心理。

  “无违犯者,若为断彼生起乐欲,发勤精进,烦恼猛利蔽抑心故,时时现行。”什么情况下没有违犯呢?如果菩萨已经为断除贪欲作出了很大努力,比如修不净观、缘起观、无常观,但相比猛利的贪欲烦恼,修行的力量还显得不足,还是会被烦恼遮蔽内心,使烦恼时时现行,这种情况就不算犯戒。

  “如贪欲盖,如是嗔恚、昏沉睡眠、掉举恶作及与疑盖,当知亦尔。”五盖即五种禅修障碍,除了贪欲盖,还有嗔恚盖、昏沉睡眠盖、掉举恶作盖和疑盖。嗔恚是嗔恨心;昏沉睡眠是心在禅修中落入暗昧,没有观照力;掉举恶作是内心躁动,摇摆不定;疑盖就是怀疑,特指对佛法僧三宝和四谛的怀疑。作为菩萨行者,如果不努力克服五盖,就会障碍禅修,同时也违背了菩萨戒。在其他四盖中,关于什么是染违犯,什么是无违犯的判定,和贪欲盖的原则一样。

  第二十四,贪味静虑戒

 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贪味静虑,于味静虑见为功德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无违犯者,若为断彼生起乐欲,广说如前。

  第二十四是“贪味静虑戒”,有些人禅修后会有身心轻安等觉受,就会贪著这种觉受。这样的话,一方面会障碍观慧的生起,一方面就不肯去做利他行,所以贪著禅味也会成为菩萨行者的障碍。因为修习禅定并不是佛教特有的修行,这种修行本身不是目的,而是为开智慧服务的。

  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贪味静虑,于味静虑见为功德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”如果行者安住于菩萨戒,贪著静虑带来的轻安之乐,认为享受这种轻安是有功德的,觉得这么做非常好,将不利于禅定修行,同时也违背了菩萨戒,而且属于染污的违犯。为什么修禅定也是染违犯?这里的关键在“贪”。

  “无违犯者,若为断彼生起乐欲,广说如前。”什么情况下没有违犯呢?就像前面所说的,如果已经努力对治,但还是有贪的成分,在这种情况下就不犯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