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三、忍辱学处

  1.忍辱自性
  耐他损害及自生苦而能安受,心正直住,于法善思胜解。彼相违品,谓嗔恚、怯弱、不解不乐也。此中忍度圆满者,但是灭自忿等,心串习圆满,非观待一切有情悉离暴恶也。
  2.忍辱差别
  忍之差别者,谓他作损恼,皆不在念。自身生苦,安忍受之。于法决心堪忍也。
  3.身心生起之法
  ① 思惟忍与不忍的得失
  于身心生起之法者,须知修忍之胜利,及不忍之过患也。
  初者,应思当来无多怨敌,亲友不离,有多喜乐,临终无悔,身坏之后,当生天中也。如《摄波罗密论》云:“于有将舍利他意,最妙对治说为忍,世间善乐诸圆满,于嗔过中忍皆救。是具力者胜庄严,是断难行最胜力,是息害心野火雨,今后诸损忍能除。以胜士夫忍甲铠,暴恶众生语之箭,反成赞叹微妙花,亦成悦意名称鬘。”又云:“具德庄严饰相好,着色工巧亦忍是。”于此胜利,乃至未得猛利坚固决定,当修习之。
  次,不忍之过患者。《入行论》云:“千劫所积集,供养善逝等,所有诸善行,一嗔皆能坏。”此如马鸣菩萨所说而建立也明矣。《文殊游戏经》中,则说为坏百劫积集之善也。
  所对境者,一说须于菩萨,一说于普遍之境。前者与《入中论》中“何故以嗔诸菩萨,百劫所积施戒善,以一刹那能摧坏”所说同也。生嗔之所依者,虽菩萨若嗔犹坏善根,况非菩萨而嗔菩萨哉?其境为菩萨随知不知,见可嗔之原因随实不实,皆如前说能坏善根,同《入中论》注中说也。
  总之,坏善根者不必须嗔菩萨。如《集学论》引《说一切有部律》云:“比丘于发爪窣堵坡,若净信心以一切支分而作礼,乃至金刚地基,尽其所压几许地之微尘,当受用千倍尔许转轮王位。”又云:“彼善根者,若于同梵行所出生疮疱,悉当坏尽。以是之故,若于株杌犹不起嗔,况于具识之身耶?”
  坏善根之义者,谓坏往昔诸善能速生之果,转令果久远,而先出生嗔之果,以后遇缘,各各之果仍当出生。盖世间道,随以何法,皆不能断所断之种子,以烦恼无有能断之种子故也。此有类善巧者所说,然彼因相不为决定。
  异生以四力对治不善之清净,虽非断种,然其后遇缘,异熟亦不生故。又得加行道顶忍位时,虽未断邪见及恶趣因之不善种子,然纵遇缘,亦终不生邪见及恶趣故也。
  如云:“业向重处牵。”谓善不善业以何先熟,余业则暂无熟之分位。仅依此理,不能建立为坏善不善,彼未说故。唯就异熟暂远,不可以为坏善根义。若不尔者,则一切具力不善业,皆应说为坏善根也。是故,此中清辩阿阇黎如上所说。
  以四力而净不善,及以邪见嗔恚而坏善根二者,如种子坏,虽遇缘亦不生芽,后虽遇缘,果亦无能生也,彼亦如前。如说虽修四力忏罪而能清净,然生上道则迟缓,亦不相违。
  故有一类所许,谓虽坏出生布施、持戒、受用及身圆满之果,然不能坏修习施舍及断心之所作等流,后乃易生施戒之善根。又有一类则谓,虽坏出生内戒等之所作等流,同类相续,而不坏出生身受用等圆满。复有一类则如前所说,若不嗔记莂菩萨,则以一劫能行圆满所证之道。倘生一嗔恚之意乐,虽不舍彼身心中已有之道,然以一劫行道则迟缓。
  总之,如净不善,无须令彼一切皆净。其坏善根,亦不须令彼一切皆坏,想当如是耳。虽然,此最切要,须唯佛之教及依彼之正理而观察也,当善阅经教以观察之。如是感极猛利不悦意之异熟,及灭于他世出生极悦意之异熟果者,是非现见之过患也。
  现法中过患者,意无领受寂静调柔,坏先所有欢喜安乐,后不复得,不能安眠,心不正住。若嗔增盛者,虽昔以恩而为将护,亦皆忘恩而兴杀害,虽系亲友,亦为断绝,纵以施摄亦不住等。此《入行论》所说也。
  又《入行》云:“无罪恶如嗔,无难能如忍,由是应殷勤,种种理修忍。”思惟胜利及过患,当从多门励力修习堪忍。
  积集极苦异熟与摧坏善根二者之恶行,不定唯嗔。如诽谤因果之邪见及谤正法,于菩萨师长等前生起轻蔑我慢等。于《集学论》中,应当了知。
  ② 忍辱修习的原理
  修耐怨害忍之理者,观察彼能害之人,于不作害有无自在,以非有自在故为损害。谓以宿习烦恼种子,及非理作意等因缘,而起欲作损恼,以是复起诸损之加行,由此于他发生苦故。然彼亦为烦恼自在,如作僮仆,于自无主,被他劝使而作损害,故嗔不应理。譬如被魔所附者,随彼自在而转,虽遇来救解为作饶益之人,彼反作损害而行打等,然皆念彼因魔力故,毫无自主,故如是作。于彼无少忿恚,唯努力令其离魔,菩萨亦须如是作也。
  《四百颂》云:“嗔亦鬼所持,医不愤如是,能仁见烦恼,非属烦恼人。”
  又如月称阿阇黎亦云:“此非有情过,此乃烦恼咎,察已诸善巧,不忿诸有情。”
  复次,领受损害所生苦者,是受我往昔所集恶业之果,依于彼故,此业当尽。若于彼修忍,则不新集于后受苦之因。若嗔恚者,则彼业亦须受极大之苦焉。以是之故,如疗重病之方便,须忍于针灸,为除大苦而忍小苦,极应理也。
  修安受苦忍之理者,彼已生苦若有治法,则不须意不喜悦。若不可治者,虽不欢喜,亦无益而有过。倘太娇惯,虽微小苦亦极难堪忍。若娇泰小,虽大痛苦亦能耐故。
  心持苦品之理者,谓若无苦,则于生死不希出离,故有能劝解脱之功德。又若遭痛苦,则摧矜高,故亦有除慢之功德。又若领纳猛利苦受,则思彼苦从不善生。不欲彼苦之果,须止其因,故亦有于罪恶生羞耻之功德。以苦逼者,则希欲安乐。需彼安乐,须修善故,亦有于修善生欢喜之功德。比例自心,念他亦苦,于轮回者知生悲悯。
  念此苦恼是希求处,而数数修心。彼复如云:“若修不易成,此事定非有,以是修小苦,大苦亦当忍。”执持安受苦意乐之甲胄,渐于小苦受之,则安受苦力当愈增广也。
  修法思胜解忍之理者:信境谓三宝;证境谓二无我;欲境谓佛菩萨之大力;取舍之境谓善行恶行之因及彼等果;修习境所得之义谓菩提,得彼之方便谓菩萨学处之道;闻思之境谓十二分教等之正法,于彼等须无类别而修胜解也。

三、忍辱学处

  《道次第》在讲六度的每一法时,表述方式都有其一贯性。首先讲这个法的特征,其次是它的差别,第三是怎么修这个法,充分考虑到实用性。我觉得这套思路非常好。我们学了很多经论之后,更多是感觉懂了一些知识,但这些知识怎么落实到心行,要解决什么问题,怎么解决,这些方面总是显得不足。所以讲《道次第》对我的启发也很大,应该说,我的受益比你们大,这也是当法师的好处。
  1. 忍辱自性
  “耐他损害及自生苦而能安受,心正直住,于法善思胜解。”首先要知道忍辱是什么心理特征。我们过去讲到忍,无非是当别人伤害你时,你能忍耐。而菩萨道所说的忍辱包含三个方面。第一,对冤家的伤害需要忍辱,是耐怨害忍。第二,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,比如你生病难受,还有自然界的酷暑严寒等艰苦环境,包括蚊虫等动物的骚扰,同样需要忍耐力,是安受苦忍。第三,每个人都已形成自己的固有观念,当我们接触佛法后,要以全新的方式认识世界,而很多佛法观念和我们的固有认识不一样,所以接受佛法也需要忍,是谛察法忍。也就是用平常心,不带偏见地接受佛法,接受和固有观念相抵触的认识。
  “彼相违品,谓嗔恚、怯弱、不解不乐也。”人之所以不能忍辱,就是因为被某些心理阻碍。其中就有嗔恚,否则,人家怎么伤害你,你也不会在乎,更不会报复对方。但如果你有嗔恨心,别人一损害到你的利益,或者说一句你不愿听的话,马上就把你的嗔心调动起来。如果嗔恨的力量很大,你马上就会被抓住,被嗔心主宰着发脾气。所以,嗔恚会导致我们不能修耐怨害忍。还有怯弱,就是怕吃苦,害怕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,这是不能修安受苦忍的原因。如果一个人能吃苦耐劳,什么环境都不怕,有的勇敢者还喜欢去找苦吃。如果要修安受苦忍,一定要克服怯弱的心理。第三是不解不乐,我们为什么不能对佛法真理如实接受,信受奉行?其实就是不理解佛陀为什么那么说。因为不理解,所以就不喜欢,不乐意接受。成就谛察法忍,就要克服这种不解不乐。总之,我们要通过对治嗔恚、怯弱、不解不乐,成就耐怨害忍、安受苦忍和谛察法忍。
  “此中忍度圆满者,但是灭自忿等,心串习圆满,非观待一切有情悉离暴恶也。”忍怎么才能修圆满?主要是在心理上灭除不忍的因素,灭除嗔恨、愤怒的心。这里所说的忍辱,主要侧重于第一种耐怨害忍。必须灭除嗔恨,以无嗔代替嗔恨,并使之形成常规心理,形成主导力量。一直把这种无嗔修到极致,就是忍辱的圆满。并不是说,你要让一切有情远离愤怒,你的忍辱才圆满。即使佛陀在世时,还有人对佛陀发火,所以那是不可能做到的。
  关于忍辱的修行原理,《入菩萨行论》举了很有意思的例子。如果大地充满荆棘,怎么走才不会被刺到脚?是不是给大地覆盖一层地毯?显然是不现实的。其实,只要自己穿上一双鞋就解决问题了。修行也是同样。不是说要把世界的问题都解决了,你的修行才能圆满;而是把你自己的问题解决了,那么在你的世界中,一切就是圆满的。因为修行就是心的调整,是念头的转化,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。
  2. 忍辱差别
  “忍之差别者,谓他作损恼,皆不在念。自身生苦,安忍受之。于法决心堪忍也。”忍的差别也是三方面。前面说到,忍辱有耐怨害忍、安受苦忍、谛察法忍。耐怨害忍,是对有情造成的所有伤害都不在意。真正的耐怨害忍,其实是忍无可忍——就是要三轮体空,觉得没什么好忍的。而不是感觉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伤害,然后去忍受它。那是忍不下来的,必定很痛苦。对于自己身心的痛苦,自然环境带来的痛苦,以及佛法真理,我们都要接受。这是菩萨道修行中需要修忍的三个方面。
  3. 身心生起之法
  ① 思惟忍与不忍的得失
  “于身心生起之法者,须知修忍之胜利,及不忍之过患也。”如何产生忍辱的心行,进而在生命中形成巨大的相续?必须通过修行完成。因为凡夫是有嗔恨心的,很难具备忍辱的素养。这就需要通过观察修,了解忍辱有哪些殊胜利益。反过来说,如果不具备这种心理,会有哪些负面作用?接着就告诉我们,应该如何观察和思惟。
  “初者,应思当来无多怨敌,亲友不离,有多喜乐,临终无悔,身坏之后,当生天中也。”修忍辱有哪些殊胜利益?首先,具有忍辱修养的人一定不会树敌,所以在他的未来生命中,就不会有冤家敌人。其次,亲友不会离开你。亲友间之所以出现矛盾,反目为仇,大多和嗔恨心、没有忍辱修养有关。第三,会有很多欢喜和快乐。第四,临终不会后悔。因为很多不善行都是由嗔心犯下的,“一失足成千古恨”,而忍辱能避免冲动。第五,修习忍辱和慈悲,将来可以生到天道。
  “如《摄波罗密论》云:于有将舍利他意,最妙对治说为忍,世间善乐诸圆满,于嗔过中忍皆救。”正如《摄波罗密论》所说,我们本来发愿行菩萨道,利益众生,可看到一些讨厌的众生,尤其当他们做了损害我们的事,就想着“算了吧,这些众生真烦,不好玩”,就不想发心了,转而舍弃众生。忍辱可以对治嗔心,对治舍弃众生的心理。我们要圆满世间的善和快乐,但往往被嗔心所破坏。如果有忍辱的修养,就能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,成就世间的善和快乐,避免嗔恨造成的破坏。
  “是具力者胜庄严,是断难行最胜力,是息害心野火雨,今后诸损忍能除。”忍辱能使生命更加庄严。忍不是怯弱,而是真正的力量,会使生命更庄严,生活更和谐。反之,如果不懂得忍辱,一旦嗔心生起,生命会变得丑陋。忍辱能断除嗔心,是息除众生伤害的甘霖。对他人的伤害,我们往往以打报打,以骂报骂,以战争息战争。现在世界采取的手段叫制衡,你有导弹,我也搞导弹;你有原子弹,我也搞原子弹,最后使整个世界危机四伏。所以战争是无法止息战争的,唯有慈悲和忍辱才能息灭嗔恨,乃至未来的一切损害。
  “以胜士夫忍甲铠,暴恶众生语之箭,反成赞叹微妙花,亦成悦意名称鬘。”如果你能忍辱,就是保护自己的铠甲,也能保护别人。当敌人用语言伤害你时,如果你有嗔心,听到会觉得很刺耳,很难过,很生气,很容易被伤害。可如果你有忍辱,能以平常心看待,别人再怎么说,你都感觉像天女散花一样,不会受到伤害。所以,忍辱能使我们心生欢喜。
  “又云:‘具德庄严饰相好,着色工巧亦忍是。’于此胜利,乃至未得猛利坚固决定,当修习之。”论中进一步赞叹说,具足德行才能感得色身的相好庄严,而忍辱是极好的装饰,能使生命变得庄严。对于忍的好处,在没有认识之前,我们要不断思惟,深刻认识到忍的意义和功德,从而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,觉得一定要这样去做。
  “次,不忍之过患者。”接着说明不忍的过患。如果任由嗔心发作,对生命会有什么过患?
  “《入行论》云:‘千劫所积集,供养善逝等,所有诸善行,一嗔皆能坏。’此如马鸣菩萨所说而建立也明矣。”《入菩萨行论》说,你用千劫时间积集供养诸佛菩萨的功德,以及所修的善根,只要一念嗔心生起,可以把这些都毁掉。就像我们盖一栋房子,可能要花一两年甚至更久,可嗔心生起时,一把火就可以烧掉。可见嗔心的破坏力很大。马鸣菩萨在论典中也说到这个道理。
  “《文殊游戏经》中,则说为坏百劫积集之善也。”《文殊游戏经》中,一念嗔心就可以毁坏百劫积累的功德。真是可怕,忙了这么长时间,一念嗔心就彻底完了。下面进一步分析嗔心产生的破坏。
  “所对境者,一说须于菩萨,一说于普遍之境。”当我们起嗔心时,一定是有对象的。如果对象不同,嗔恨的破坏力一样吗?或者说,一念嗔心能毁坏百劫或千劫的善根,是否有特定对象?这个问题有两种说法。一种认为对象必须是菩萨,只有对菩萨生起嗔心,才会构成这么大的过失。另一种则认为,对任何众生起嗔恨心,都会构成巨大的破坏。
  “前者与《入中论》中‘何故以嗔诸菩萨,百劫所积施戒善,以一刹那能摧坏’所说同也。”前者是说,嗔恨对象必须是菩萨,才能产生巨大的破坏。《入中论》有同样的说法。如果对菩萨生起嗔心,百劫积集的布施、持戒等功德,一念都能摧毁。这是什么道理呢?说明我们积集的功德,并不是客观、外在的东西。再大的功德都是建立在心念的基础上。心念可以造就无量功德,也能摧毁无量功德。就像一个人可以创造世界,创造文明,一样可以把文明毁掉。而人的力量,归根到底都是心念的力量。我们所造的功德,载体就是心念。从这个角度说,一念嗔心可以毁灭众多功德,完全是有可能的。
  “生嗔之所依者,虽菩萨若嗔犹坏善根,况非菩萨而嗔菩萨哉?”至于嗔恨者的身份,即便自己是菩萨,生起一念嗔心,尚且会摧毁善根,何况是非菩萨对菩萨起嗔心呢?破坏力就更大了。
  “其境为菩萨随知不知,见可嗔之原因随实不实,皆如前说能坏善根,同《入中论》注中说也。”不论我们嗔恨的对象是否是菩萨,不论对方是否知道你在嗔恨他,也不论嗔恨的原因真实还是不真实,只要生起嗔心,破坏力是一样的。并不是说,因为我嗔恨的事确实存在,这个嗔恨就有道理,就没有罪过。这和《入中论》注释中所说的是一样的。
  “总之,坏善根者不必须嗔菩萨。”总之,嗔恨就会坏善根,而不在于嗔的对象是菩萨。因为嗔恨是内在心理,善根也是建立在心的基础上。当你这样做的时候,就会于自身构成破坏。这和外在因素虽然有关,但主要在于内心的变化。就像有时候,我们和某人长期友好往来,建立了深厚感情,你也帮他做了很多事,有天吵了一架,或者说了一句坏话,结果友情全没了。这也说明了“一嗔皆能毁”。
  “如《集学论》引《说一切有部律》云:比丘于发爪窣堵坡,若净信心以一切支分而作礼,乃至金刚地基,尽其所压几许地之微尘,当受用千倍尔许转轮王位。”就像《集学论》引《说一切有部律》说,比丘对供奉有佛菩萨头发、指甲的佛塔,或是祖师大德的塔,以清净心,五体投地向之礼拜。当他这样顶礼时,随他身体所压到的金刚地基,从面积到深度,其中有多少微尘,他将来就可以受用比这些微尘数还多千倍的转轮王位。这个功德简直不得了,真是发大财了。但你们也不要高兴得太早,后面还有。
  “又云:彼善根者,若于同梵行所出生疮疱,悉当坏尽。以是之故,若于株杌犹不起嗔,况于具识之身耶?”其中又说:虽然积集了那么大的善根,但只要你对一起修行的同道生起嗔心,这些善根将会彻底摧毁。所以说,即使对木头都不要起嗔心,何况是对有情。其实对自己也不能起嗔心,只要起一念嗔心,不管是什么原因,生命中嗔恨的种子就会得到强化,从而对生命造成破坏。所以我们要认识到,嗔心的过患就是不忍的过患。
  下面要讨论坏善根的问题,到底坏到什么程度,坏了之后有什么结果。
  “坏善根之义者,谓坏往昔诸善能速生之果,转令果久远,而先出生嗔之果,以后遇缘,各各之果仍当出生。”在讲坏善根之前,宗大师先引了一种说法,但不是本论正宗的说法。有人认为,所谓的坏善根,是指过去生所造的善业,本来能快速结果,在今生或来生就有好的果报。现在因为嗔心的关系,使招感果报的时间推后了,可能再过一千生乃至一万生才会感果。也就是说,所谓坏善根只是感果时间推晚而已,善根的种子还在,将来还会招感果报。因为生起嗔心,所以嗔心会先感果,以后遇到相应条件,曾经被坏的善根还是会结果的。
  “盖世间道,随以何法,皆不能断所断之种子,以烦恼无有能断之种子故也。”这个说法的根据是什么?他们认为在世间道,以有漏的妄心,不管用什么方法,都不能断除已经形成的善或不善的种子。真正断除有漏种子,必须靠无漏慧的力量。所以,嗔心也不能断除善根种子。
  “此有类善巧者所说,然彼因相不为决定。”《道次第》对此是什么观点?宗大师认为,这个说法也有道理,但不完全对。有道理在于,世间道确实没办法断除善恶种子。但在被破坏的善根能不能感果的问题上,宗大师并不同意上述说法,认为“彼因相不为决定”。也就是说,被破坏的善根将来能否感果,其实是不决定的,是不能再感果的。
  “异生以四力对治不善之清净,虽非断种,然其后遇缘,异熟亦不生故。”这里就举例说明。异生,指未开发无漏慧的众生。就像异生用四种忏悔力来对治不善业的种子,忏悔之后,这些业种还能不能感果?如果能感果,忏悔就没作用了。事实上,经过忏悔的业种,虽然种子没有断除,但即使以后遇到条件,种子也不会结果。就像麦种或谷种,如果被煮过后,虽然种子还在,但已经没有发芽、感果的能力了。被忏悔的业障,包括被破坏的善根,道理也是如此。
  “又得加行道顶忍位时,虽未断邪见及恶趣因之不善种子,然纵遇缘,亦终不生邪见及恶趣故也。”菩萨在加行道的修行中,尤其在顶位、忍位的时候,虽然没能彻底断除曾经种下的邪见或恶趣之因等不善种子,但即使遇到缘,也不会产生邪见和恶趣的结果。
  “如云:业向重处牵。”经论中说,我们虽曾造下很多业,但真正决定生命走向的,是其中力量最大的业。就像我们现在有很多想法,想去黄山,想去庐山,想去北京,或是想干什么。尽管你有这么一堆想法,但不是每种力量都一样,感情上会有偏向。在这些想法中,哪种力量最强,哪里是你最想去的,你就会选择哪里。其他地方虽然现在还没去,但那个想法还在,会储藏在阿赖耶识的仓库中,不等于以后不会去。但用这个道理来解释坏善根,是说不通的。
  “谓善不善业以何先熟,余业则暂无熟之分位。仅依此理,不能建立为坏善不善,彼未说故。”我们有善业和不善业,哪种先成熟,哪种业就会先招感果报,而其他轻的业暂时不能感果。但你不能从暂时不能感果的角度来说明坏善根,这是说不通的,经论中也没有这个说法。
  “唯就异熟暂远,不可以为坏善根义。若不尔者,则一切具力不善业,皆应说为坏善根也。是故,此中清辩阿阇黎如上所说。”所以说,果报推后是不可以称为坏善根的。否则的话,生命中潜藏很多将感果而未感果的业力,将来都会招感果报,我们不能说这些属于坏善根。以上是清辩阿阇黎的说法。
  “以四力而净不善,及以邪见嗔恚而坏善根二者,如种子坏,虽遇缘亦不生芽,后虽遇缘,果亦无能生也,彼亦如前。”以四种忏悔力来净化不善业,以及用邪见和嗔恚毁坏善根,这个道理就像谷种、麦种被煮过一样,虽然遇缘也不再发芽,不再产生结果。坏善根也是同样。
  “如说虽修四力忏罪而能清净,然生上道则迟缓,亦不相违。”这就像《道次第》所说的,一个人从没造不善业,和造了不善业之后忏悔,结果是不太一样的。你造了业,虽已忏除清净,但将来在佛道修行上会缓慢很多。前面有类似说法,就像一个人的腿从来没摔过,是健康的。另一个人的腿已经摔过,骨折过,然后治好了,两者是不一样的。没造业和造业之后忏悔,虽然都是清净的,但实质有所不同。
  接着引不同观点来解释,坏善根究竟坏了什么,坏到什么程度。一个人造善也好,造不善也好,都有两种果报,一是等流果,一是异熟果。所谓等流果,比如某人喜欢布施,就会形成布施的习惯,只要有条件就想布施。这种布施心是念念相续的,就像流水一样。而在修习布施的过程中,这个念头会越来越强大。前一念的布施心和后一念的布施心是相似的,因和果也是相似的,是为等流。所谓异熟果,因有善恶,果唯无记。也就是你造下善或不善的因,将来会感得快乐或痛苦的结果。这个苦乐结果并没有善恶属性,不能说我现在很快乐就是善的,很痛苦就是恶的。那么坏善根之后,到底坏了哪种结果?是等流果还是异熟果?
  “故有一类所许,谓虽坏出生布施、持戒、受用及身圆满之果,然不能坏修习施舍及断心之所作等流,后乃易生施戒之善根。”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说法。一种认为是坏异熟果,将破坏你因为布施、持戒等善行招感的受用、色身、财富等结果,但并不会破坏你修习布施或持戒的习惯,你还是喜欢布施,还是乐于持戒。
  “又有一类则谓,虽坏出生内戒等之所作等流,同类相续,而不坏出生身受用等圆满。”还有一种认为是坏等流果,将影响以后生起布施、持戒等善行的心,但并不坏异熟果,不影响将来招感的果报。
  “复有一类则如前所说,若不嗔记莂菩萨,则以一劫能行圆满所证之道。倘生一嗔恚之意乐,虽不舍彼身心中已有之道,然以一劫行道则迟缓。”还有一种观点则像前面所说的那样,如果不对佛陀授记的菩萨生起嗔心,可能用一劫时间就能圆满证果。但只要对他们生起一念嗔心,虽然不会彻底毁坏已修的善根和相续,但修行成就的时间就要推迟了。
  “总之,如净不善,无须令彼一切皆净。其坏善根,亦不须令彼一切皆坏,想当如是耳。”总之,就像净化不善罪业,并不是说通过忏悔,就和没造完全一样。坏善根也是同样,不是所有善根都被破坏得干干净净。哪怕房子被烧,最后还有一大堆灰,或有些瓦片、锅碗瓢盆之类的没被烧掉,不会坏得一点都没了。
  “虽然,此最切要,须唯佛之教及依彼之正理而观察也,当善阅经教以观察之。”所以我们对坏善根和忏悔的道理,还是要通过佛陀的经教,通过圣言量来观察。
  “如是感极猛利不悦意之异熟,及灭于他世出生极悦意之异熟果者,是非现见之过患也。”以上所说的因为嗔恨而毁坏善根,招感不悦意的果报,或是灭除未来招感的快乐果报,这些都不是现世马上看得到的过患,但我们不能因此心存侥幸。
  “现法中过患者,意无领受寂静调柔,坏先所有欢喜安乐,后不复得,不能安眠,心不正住。”此外,不能忍辱在现世的过患是什么呢?你的心本来寂静调柔,可嗔心生起时,就会彻底破坏这种寂静,立刻变得粗重。你本来很开心,因为一念不能忍,生起嗔心,欢喜安乐都会跑到九霄云外,觉都睡不好,心也不能安住于法,安住于正念。
  “若嗔增盛者,虽昔以恩而为将护,亦皆忘恩而兴杀害,虽系亲友,亦为断绝,纵以施摄亦不住等。此《入行论》所说也。”嗔心很重时,哪怕对曾经非常照顾你的恩人,也想把他杀掉。虽然是亲友,也会断绝关系。纵然对方给你再多好处,你也不稀罕了。嗔恨心就有这些可怕的结果。以上是《入行论》所说的。
  “又《入行》云:‘无罪恶如嗔,无难能如忍,由是应殷勤,种种理修忍。’思惟胜利及过患,当从多门励力修习堪忍。”《入行论》还说,没有什么罪恶比嗔恨更可怕,没有什么事比忍辱更难,所以应该精进地修行。我们要从各方面思惟忍的胜利和不忍的过患,从不同角度努力修习忍辱。
  “积集极苦异熟与摧坏善根二者之恶行,不定唯嗔。如诽谤因果之邪见及谤正法,于菩萨师长等前生起轻蔑我慢等。于《集学论》中,应当了知。”不只是嗔恨能积累极端痛苦的果报并摧毁善根,其他不善行也能造成这个结果。比如诽谤因果的邪见,或是诽谤正法,或是对菩萨、师长生起轻视我慢等,都会造成不良结果。这是《集学论》所说的,我们应当了知。这部分主要通过嗔的过患,说明忍辱对人生和修行的意义。
  ② 忍辱修习的原理
  认识到修习忍辱的殊胜利益和不忍的过患后,《道次第》进一步告诉我们,应该如何修习忍辱。前面说过,忍辱包含耐怨害忍、安受苦忍和谛察法忍。忍辱的修行,同样要从这三方面开始。
  “修耐怨害忍之理者,观察彼能害之人,于不作害有无自在,以非有自在故为损害。”第一,如何修耐怨害忍,忍受来自冤家的伤害。我们首先要换位思考,想到那个伤害我们的人,当他发起嗔心时,对自己的心行是没有自主能力的。当一个人很生气时,想不生气,马上可以做到吗?我们想想自己,做得到吗?有没有这个本事?此外,我们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,有没有能力说放下就放下?想停下就停下?既然自己没有这个能力,对方同样没有能力。他只是被嗔心主宰,所以要损害我们,并不是他们自己可以做主的。我们平常会觉得,我喜欢,我讨厌,我高兴,我不高兴……总以为这些是自己说了算的,事实并非如此。当我们不高兴时,想高兴也高兴不起来;当我们很高兴时,也没办法马上就不高兴。总之,我们对情绪是不能自主的。
  “谓以宿习烦恼种子,及非理作意等因缘,而起欲作损恼。以是复起诸损之加行,由此于他发生苦故。”一个人之所以会损恼别人,有几方面的因素。首先是长期形成的宿习和嗔恨种子,这个前提很重要。如果你的生命中已经没有嗔恨种子,即使整个世界都和你过不去,你也不会起嗔心。起嗔,是因为我们有嗔心种子,所以才会在遇到对境后现行。其次是因为错误观念,才把嗔心种子调动起来,产生加行,想要损害对方。在这个过程中,主谋就是烦恼。如果你有智慧的认识,嗔恨种子就不会被引发。
  “然彼亦为烦恼自在,如作僮仆,于自无主,被他劝使而作损害,故嗔不应理。”对方之所以这么做,关键是被烦恼所控制,就像仆人一样,主人叫他干什么,他就干什么。其实,多数人都是自己烦恼的奴仆,随着烦恼的支配,根本不能自主。既然对方损害我们是不能自主的,所以就不该对他生起嗔心,因为他也没办法。就像我们有时会说,我也不想生气,可是做不到。这个道理是一样的。
  “譬如被魔所附者,随彼自在而转,虽遇来救解为作饶益之人,彼反作损害而行打等,然皆念彼因魔力故,毫无自主,故如是作。”下面举例说明。就像有人被魔鬼附身之后,鬼叫他做什么,他就做什么,根本没有一点自主力。哪怕医生要帮他治病,他反而会打医生。在这种情况下,医生是不会责怪病者的。如果我们无故被人打,肯定会起嗔心,为什么医生没有不高兴呢?因为医生知道,病人被魔鬼主宰,身不由己,没办法怪他,也不能让他负责。
  “于彼无少忿恚,唯努力令其离魔。菩萨亦须如是作也。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医生是不会怪罪于他的,只是想办法把他身上的附体赶走。菩萨对众生也应该有这样的心态。当众生伤害我们的时候,应该明白,众生是被烦恼支配的,根本就不能自主。
  “《四百颂》云:嗔亦鬼所持,医不愤如是,能仁见烦恼,非属烦恼人。”《四百颂》说,当一个人有嗔恨心时,就像被鬼附体一样。医生不会责怪附体的人,佛菩萨看众生也是同样。能仁就是佛陀,当他看到烦恼的众生,会把这个众生和他的烦恼、无明行为分开。因为众生不能自主,这么做并非自己的意愿,他只是被控制了。
  “又如月称阿阇黎亦云:此非有情过,此乃烦恼咎,察已诸善巧,不忿诸有情。”又如月称阿阇黎在论典中说,当众生以无明行为伤害我们的时候,我们要认识到,这并不是众生的过失,而是烦恼的过失。尤其要认识到,第一受害者是众生自己,而且他是最大的受害者。只有当这个行为表现出来,才会伤害到我们。而且我们被伤害可能只是这一次,但众生有了烦恼后,就会不断地被伤害。因为众生心生嗔恨时,会直接感受到嗔心的力量。所以,即使我们被他人伤害,也不是第一受害者,不是最大的受害者。就像一栋房子着了火,我们是旁边被株连的,直接烧着的是那栋房子本身。有了这样的智慧观察,我们就能对众生有更多的同情和理解,也就不会心生嗔恨了。这是解除嗔恨的一个思考角度。
  “复次,领受损害所生苦者,是受我往昔所集恶业之果,依于彼故,此业当尽。”此处还提供了另一个解除嗔恨的角度。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受到损害,也有自身的因缘,那就是过去生造下的业力。既然我们曾经造业,曾经伤害别人,欠了债是要还的。现在承受这个果报之后,你的业将被化解。
  “若于彼修忍,则不新集于后受苦之因。若嗔恚者,则彼业亦须受极大之苦焉。”我们在接受果报时,如果能修忍辱,果报可能到此就结束了。而有情在世间的轮回,往往是冤冤相报的。今天你伤害我,明天我伤害你;后天你再伤害我,再后天我还伤害你;乃至这一生你伤害我,来生我伤害你……一生又一生,没完没了。如果受伤害后以忍辱和慈悲善待之,就不会再造新的业因,不会使不善果报相续。反之,如果心生嗔恨,将来又要继续招感果报。
  “以是之故,如疗重病之方便,须忍于针灸,为除大苦而忍小苦,极应理也。”就像治病一样,比如你被针灸,确实要受一点苦。但受这点苦,就可以解除你的疾病。同样,我们在忍辱过程中可能有点痛苦,但因为有了忍,就不会造业,将来不会招感重大果报。这也是修习忍辱的思惟方式。如果我们受到损害时,能从这两方面去思考,嗔心自然不会生起。这是通过观察修达到调整心态的效果,然后还要继续保持,就是安住修。
  “修安受苦忍之理者。”接着是安受苦忍,面对身体疾病和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痛苦,怎样修习忍辱?论中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智慧的观察角度。如果我们能从这些角度观察,不论对身体产生的痛苦,还是自然环境带来的痛苦,都能安然接受了。
  “彼已生苦若有治法,则不须意不喜悦。”面对已经产生的痛苦,比如天气太冷太热,或是身体不舒服、肚子饿等,如果我们有办法改善,就不需要不高兴,直接改善就是了,光在那里不高兴有什么用?
  “若不可治者,虽不欢喜,亦无益而有过。”如果这个痛苦你没办法改善,那就只好接纳,不高兴也没用,只会让自己难过,还不如勇敢地接纳。
  “倘太娇惯,虽微小苦亦极难堪忍。若娇泰小,虽大痛苦亦能耐故。”如果一个人太娇惯自己,太怕吃苦,很小的苦都没办法忍耐。反之,如果一个人比较勇敢,很大的痛苦也能忍耐。可见,能不能承受,往往取决于人的意志是否坚强。意志力从哪里来?就从忍耐中来,所以要不断培养。有了忍耐力之后,再大的苦也不以为苦。
  “心持苦品之理者,谓若无苦,则于生死不希出离,故有能劝解脱之功德。”为什么要修习忍辱?这么做到底有什么功德利益?我们知道,天人之所以不能修行,就是因为太快乐了。世人也是如此,条件太好的人很难修行,因为他无法放下对五欲的贪著,所谓富贵修行难。如果我们没有感受到苦,就很难生起出离心。现代人消遣太多,容易麻木,对苦的感受不深。事实上,佛法修行就要从知苦入手。四谛法门中,第一就是苦谛。只有深刻认识到人生是苦,轮回是苦,三恶道是苦,才会真切地发起出离心。如果觉得娑婆世界很好,为什么要修行?所以说,适当遭遇一些痛苦,对发起出离心很有帮助,也是我们追求解脱的增上缘。
  “又若遭痛苦,则摧矜高,故亦有除慢之功德。”如果一个人生活环境太好,一切都很顺利,有时就会飘飘然,觉得老子天下第一,没什么办不成的事。一旦遭遇挫折和痛苦,他就会思考,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。所以,痛苦还具有摧伏我慢的作用。
  “又若领纳猛利苦受,则思彼苦从不善生。不欲彼苦之果,须止其因,故亦有于罪恶生羞耻之功德。”如果一个人遭遇人生痛苦,就会思考:这些痛苦从哪里来?当然这也有两种思考。有人可能会认为,苦是生活条件造成的,人家有车,我没车;人家有房,我没房,所以要想尽办法地赚钱,改善环境。另一种思考方式,会觉得苦是因为前世没有福报,和往昔不善业有关。如果要改变痛苦的命运,必须止息不善业因。从这个角度说,痛苦还具有使我们对不善行感到羞耻的作用。我们希望未来有好的命运,现在得多做一些善事。
  “以苦逼者,则希欲安乐。需彼安乐,须修善故,亦有于修善生欢喜之功德。”因为被痛苦逼迫,就希望获得快乐。那怎样才能得到安乐?就要修习善业。如果有因果观念,他就会对修善心生欢喜。
  “比例自心,念他亦苦,于轮回者知生悲悯。念此苦恼是希求处,而数数修心。”我们体会到自己的苦,以此类推,想到众生也在轮回中受苦,就能引发悲悯心。所以,深刻意识到轮回苦,是很重要的观察修,能使我们发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。如果意识不到轮回苦,不觉得娑婆世界有什么不好,也不觉得轮回有什么不好,出离心和菩提心都不会真切。当我们认识到,现实中的苦可以带来这么多好处,自然就能安然处之,把这些痛苦变成修行的增上缘。
  “彼复如云:若修不易成,此事定非有,以是修小苦,大苦亦当忍。”论中还说,如果通过正当观修而无法成就,这是不可能的。任何事物都符合因缘因果的规律,只要努力去做,都做得成,包括成佛。每个心念都代表无尽生命的积累,是通过因缘培养起来的。同样,我们要培养对苦的忍受能力,只要通过正当观修,一定是能修成的。就像我们现在的贪嗔之心,力量这么大,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而是我们长时间修来的,只不过是在无意中修成的。
  “执持安受苦意乐之甲胄,渐于小苦受之,则安受苦力当愈增广也。”我们执持忍辱的铠甲,就有能力承受小苦,渐渐地,再大的痛苦也能承受。世间有些人很不会吃苦,也有些人很会吃苦,为了工作,一天干上十五六个小时,生活环境恶劣得不得了。还有那些创业的人,为了成就一番事业,多大的苦都可以承受。娑婆世界就叫堪忍世界,可见,忍耐力是能培养起来的。这是第二种,安受苦忍。
  “修法思胜解忍之理者。”第三是谛察法忍,即对不同观念的认可。我们学习佛法前,已有自己固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。学佛之后,要彻底改变这一切,接受佛法阐明的,和我们固有观念和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内容,也需要有忍,才能接受和理解。
  “信境谓三宝。”我们学习佛法,相信的对象就是三宝。三宝是我们的皈依处,对这些信仰对象,我们要认可。
  “证境谓二无我。”修行所要证悟的境界,是二无我的空性,即人无我和法无我,这是我们应该通达的真理。
  “欲境谓佛菩萨之大力。”所要成就的境界,是佛菩萨的功德。
  “取舍之境谓善行恶行之因及彼等果。”在人生中,我们要追求什么,弃舍什么,这些取舍必须建立在因缘因果的前提下,取善而舍恶。
  “修习境所得之义谓菩提,得彼之方便谓菩萨学处之道。”修行最终要圆满证悟佛果,即无上菩提。证得菩提的方便和手段,正是菩萨的学处。
  “闻思之境谓十二分教等之正法。”我们闻思的对象,是如来的十二分教,长行、重颂、孤起、因缘、本生、本事、未曾有、譬喻、论议、无问自说、方广、授记,以及一切正法。
  “于彼等须无类别而修胜解也。”对以上这些修学中的信境、证境、欲境、取舍境、修习境、闻思境,我们要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,并发自内心地接受。这是第三种,谛察法忍。
  以上讲到忍辱的修行。每种心行都是缘起的,需要通过各种因缘来培养,忍辱也是同样,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观修,尤其要克服内心的嗔恨和怯弱,否则很难成就忍的修养。修习忍辱时,我们首先要认识到,忍辱究竟有什么好处。如果不能忍辱,任随嗔恨和怯弱之心主宰,将对生命造成什么负面影响。这是修习忍辱必须具备的认知,也是成就忍辱的关键。如果我们的认知有问题,就会像社会上多数人那样,培养和忍相反的嗔心。
  我在弘法中经常说,生命是由观念和心态形成的。改变生命,必须从改变观念入手。正确观念能使我们化解烦恼,培养健康心理。反之,邪知邪见会不断制造烦恼。所以在介绍每个法的修行前,宗大师都是从调整观念入手。唯有调整观念,才能真正改变心态。如果观念没有调整,即使通过环境等因素改变了心态,也是暂时的。一旦熟悉的环境出现,相应的心态马上就会出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