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② 法功德
  法功德者(思惟法功德),应敬佛之因相(当从佛功德之因相著想)。此具有无边功德之佛者,从教证之法(皆由教证之法)、灭道之谛,断除过失,修行功德,由修及现证而出生也。当如是念,此《摄正法经》之义也。
  ③ 僧功德
  主要者,是诸圣补特伽罗,彼亦由念法功德(而生,应)于彼如理修习门中而为忆念,是《摄正法经》义。
  2.知三宝差别
  如《摄抉择》中所言,由知三宝互差别已而皈依之。
  3.自誓皈依三宝
  誓以佛为所皈依之大师,法之涅槃为正修行,僧则为皈依之行伴。
  4.不皈依余处
  了知内外之大师、教法、学徒等之胜劣已,唯皈依三宝,不皈依于与此不顺之大师等。此内外差别中,大师之差别者,佛垢净而德圆,余教之师则与是反。
  如《胜出赞》(如土顿尊者所著《殊胜赞》)云:“我舍余大师,而皈佛世尊。何为皈依佛,无过具德故。”(彼赞)又云:“于诸外道教,如如而思惟,各各细较量,我心愈信佛。其非遍智宗(谓外道非一切种智宗),以过坏其心。彼心既坏乱,不见无过佛。”

  ② 法功德
  “法功德者,应敬佛之因相。”为什么要思惟、忆念法的功德?或者说,从哪里认识法的功德?就要从佛陀开始,这是恭敬佛功德的因相。佛陀不是天生的,是依法修行、证悟法性而成就的。所以,法是佛的因。有人可能会说,那么佛陀出世前有没有法,法从哪里来?如果有法,佛出世做什么呢?其实,法是代表宇宙人生的真相,即无常、因果、缘起性空等规律。不论佛陀是否出世,这种规律是亘古亘今的,所谓“有佛无佛,性相常住”。法不是因为佛陀出世才出现,也不会因为佛陀不曾出世就消失。佛陀不是真理的开创者,而是真理的发现者。佛陀因为发现并证悟真理而成佛,然后又把这个法告诉大众,所以法和佛互为因果。佛因法而生,但如果佛陀不说法,不说出这些真理,以众生的智慧是认识不到的。正是因为有佛陀说法,才能引导我们去认识真理,解脱烦恼。
  “此具有无边功德之佛者。”前面说到,佛陀具备无量的智德和悲德。佛经中关于佛陀功德的开示非常多,《华严经·如来出现品》就详细介绍了如来的功德。经中对佛菩萨神通、智慧、慈悲的描述,那种重重无尽、波澜壮阔的境界,真是不可思议,所以有句话叫“不读《华严》,不知佛家富贵”。
  “从教证之法、灭道之谛,断除过失,修行功德,由修及现证而出生也。当如是念,此《摄正法经》之义也。”那么,具足无量功德的佛从哪里出生?就是从教法和证法。教法偏向见地,证法主要指导我们怎么用心。或者说,教法偏向理论层面,证法偏向技术层面。至于灭道之谛,灭谛是证悟涅槃,道谛是证悟涅槃的方法。成佛就是通过修习八正道,断除无明、烦恼、贪嗔痴,证悟寂灭涅槃,成就种种功德。修行不外乎两方面,一是断除过失,二是成就功德,即《道次第》常说的“舍凡夫心,成就佛菩萨品质”。断除过失就是舍凡夫心,成就功德就是具足佛菩萨品质。我们应该对法作这样的思惟,这是《摄正法经》所说的。
  ③ 僧功德
  “主要者,是诸圣补特伽罗,彼亦由念法功德于彼如理修习门中而为忆念,是《摄正法经》义。”圣补特伽罗,是指圣僧。僧功德指什么?主要是思惟贤圣僧的功德,即无漏慧、解脱、空性,由忆念法的功德而出生。也就是说,僧的体性是通过依法修行成就的。念僧的功德,不仅是忆念贤圣僧具备的无漏功德,还要忆念他们如法修行的过程。这是《摄正法经》所说的。
  以上所说的忆念三宝功德,是以佛陀的功德为根本,依此建立法宝和僧宝的功德。这些内容都是帮助我们增强对三宝的信心,进而转移生命中心,与三宝功德相应。
  2. 知三宝差别
  忆念三宝功德的同时,还要了知佛法僧三宝的差别。比如佛和法的差别是什么,法和僧的差别是什么。相关内容出自《瑜伽师地论·摄抉择分》的“闻所成地”,其中专门讲到皈依。《道次第》关于皈依的法义,不少出自这里。
  “如《摄抉择》中所言,由知三宝互差别已而皈依之。”《摄抉择分》说,因为了知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差别,而生起皈依之心。
  关于三宝差别,《瑜伽师地论》分为六点,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全部引用了,简述如下。
  第一,相差别。前面讲到佛法僧之间的关系,比如佛和法互为因果。佛陀因为证悟法性而成佛,那么法是因,佛是果;因为佛陀出世演说教法,世间才有法的流传,那么佛是因,法是果。法和僧也是这样的因果关系。僧是因为依法修行而成就,那么法是因,僧是果;因为有僧伽弘扬佛法,世间才有法的弘扬,那么僧是因,法是果。
  第二,业差别。佛陀出世说法是引导我们走向解脱。法的作用是开显宇宙人生真相,让我们通过学法断烦恼,开智慧。而僧就是依法修行,住持正法。
  第三,信解差别。对佛的信解,主要建立在恭敬、供养的基础上;对法的信解,主要建立在希求证得的基础上;这里所说的僧主要指贤圣僧,具有佛和法的内涵,所以对僧应有佛和法的俱生信解。
  第四,修行差别,对佛应该供养承事,对法要真实修行,对僧应恭敬依止。
  第五,随念差别。了解佛有哪些特有的功德,法有哪些特有的功德,僧有哪些特有的功德,忆念佛法僧特有的功德。
  第六,生福差别,三宝能令我们产生不同的福报。三宝又分两组,佛和僧属于有情,法属于无情。对佛和僧的恭敬供养是依有情生福,对法的恭敬供养是依无情生福。
  忆念三宝的功德差别,使我们进一步生起皈依之心,更好地践行皈依,以此成就三宝功德。大乘佛法有很多观修法门,都是以佛菩萨功德为所缘。我近年弘扬的《普贤行愿品》就非常典型。在忆念佛菩萨功德的过程中,念念把自己融入其中,从而舍凡夫心,成就佛菩萨品质。这是一种临摹式的修行,属于直接而高级的观修。所以说,皈依不仅是参加仪式,还要进一步修习。
  3. 自誓皈依三宝
  “誓以佛为所皈依之大师,法之涅槃为正修行,僧则为皈依之行伴。”我们认识到三宝功德之后,要发愿受持皈依,以三宝作为人生目标。以佛作为我们究竟的皈依处,但真正解决问题要靠法,这是修行的途径和方法,包含涅槃的修行和证悟。如果说佛像医生,法就像药方,而僧则是修行的楷模,是指导我们修行的伙伴,所以三宝是一体的。皈依需要通过相应的仪式完成,但仪式是为实际内容服务的。汉地的皈依仪轨很隆重,有时会让人沉浸在气氛中,反而忽略了实质。我们需要知道皈依的内涵是什么,核心是什么,否则就可能不得皈依体。
  皈依的核心内容,是宣誓三皈依的部分。佛陀在世时,通常由弟子自己在佛前长跪宣说:“我今皈依佛,如来至尊等正觉为我所尊……我尽形寿不杀生,不偷盗,不邪淫,不妄语,不饮酒。”这是在《阿含经》或律典经常可以看到的,通过自誓的方式,自己在佛前作出承诺,核心内容就是“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”。
  道宣律师在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》中制订了一套皈依仪轨:一是忏悔,二是发愿,三是正授皈依。这也是现行皈依仪轨的主要内容。皈依前,我们先要忏悔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:“往昔所造诸恶业,皆由无始贪嗔痴,从身语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忏悔。”其次发愿,如果我们发出离心,追求个人解脱,就以出离轮回为愿望;如果我们发菩提心,修学大乘,就要发四弘誓愿: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”这是响当当的宏伟愿望,以救度六道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作为生命目标。
  第三是正式皈依。皈依前先要观想,皈依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,皈依和没皈依的不同在哪里。我们皈依会得到皈依体,受戒则会得到戒体。就像佛菩萨要装藏,皈依和受戒就是给自己装藏,种下解脱的种子,菩提的种子,这是今后修行的根本。种子从哪里来?就是从佛陀到历代祖师,从印度到中国,一代代传下来的。皈依是由我的师父传授,师父的皈依则是由他的师父传授,依此类推。这就是传承。
  我们皈依时,是通过隆重的仪式和庄严的承诺,接续这个传承。在皈依过程中,有没有认真聆听皈依师的开示,有没有真切地宣誓三皈依,都是得到皈依体的关键。这个皈依体,将成为未来修行的根本力量。你能获得什么样的皈依体,又和发心有关。心是皈依的载体,你用什么样的心来接受皈依?如果为成就佛道、利益众生而皈依,会得到上等的皈依体;如果为个人了脱生死而皈依,只能得到中等的皈依体;如果为保平安等眼前利益皈依,只能得到下等的皈依体。
  在和尚带领宣誓三皈依的羯磨中,必须一字一句听清楚,说清楚。如果这时迷迷糊糊,根本没听懂或没说清楚,是不得皈依的。现在有些寺院为人授皈依,填张皈依证,甚至起个名字就算完成了,这是不如法的。皈依这么重大的事,却如此草率,结果使信众不得皈依体。在皈依时,自己要清清楚楚地知道,为什么皈依,怎么皈依,而且这个发心要和戒和尚所说的三皈依相应,心境相当,才能得到皈依体。包括受任何一种戒,都是这样。
  皈依过程中还有几个注意事项,大家必须知道。第一,我们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宝,不是个人。如果你只想皈依某位师父,而不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宝,是不得皈依的。
  第二,佛法僧三宝是完整的统一体,不可分割。如果仅仅皈依佛,不皈依法,将不得解脱;如果仅仅皈依法,不皈依佛,那也不行。因为法由佛出,佛是最好的修行典范。而且,念佛或以佛菩萨功德为观修对象,本身就是很好的修行。现在佛教界有些二宝居士,只要皈依佛和法,不要皈依僧。他们看到一些出家人之后,生起我慢,觉得还不如自己。像民国年间支那内学院那些人,就觉得现在的出家人都是自了汉,不必皈依僧宝,而且觉得自己也可以接受别人的皈依。关于这些问题,当年太虚大师领导的僧团和他们有很多争论。我们要知道,佛陀入灭后,佛法能在世间延续两千多年,就是因为有僧宝住持。
  不管藏传、南传还是汉传佛教,都很重视传承。每个宗派从教法到证法,是一代代传下来的。我们根据某个传承修学,会省力很多。如果是具格上师,他的教授一方面代表传承,另一方面也代表他几十年修学的积累。你们刚出家学佛,即使再聪明,自己看书能看到什么程度?一方面,你的理解很有限;另一方面,你的理解对不对?佛法不是世间知识。即使在知识层面的理解,你们的所知也很有限。这就需要传承。
  虽然皈依僧是以整个僧团为对象,不是皈依个人,但依止时需要有所选择。佛教非常强调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,如果没有老师指导,三宝的功德再广大无边,靠自己也很难学好。我在修学过程中也深深感到,善知识确实重要,一切进步都离不开善知识引导。所以,要辩证处理好皈依僧的问题。一方面,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,不是皈依个人;另一方面,还要亲近善知识,依法得解脱。《瑜伽师地论》指出,皈依后要“亲近善知识,听闻正法,如理作意,法随法行”,依四法行完成皈依。否则的话,皈依只是一种形式,是空洞而有名无实的。
  皈依后,相应的修学还要跟上,包括教授和教诫。教授就是教理,教诫就是学处。学处中,还有各别学处和共同学处。
  在修学本论的过程中,我们应该经常对照新编目录,明确所学的每部分内容,了解这部分在整个《道次第》的地位,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。
  4. 不皈依余处
  当我们确认以三宝为皈依对象时,同时也包含着不皈依什么。皈依本身也是一种选择。人生时常会面临选择,社会上的人选择学业、工作、婚姻,我们选择出家,选择来读研究所。选择是要有智慧的,否则就会跟着感觉走。在所有选择中,信仰是意义最重大的选择。选择信仰,就是选择生命的归属和依赖。
  “了知内外之大师、教法、学徒等之胜劣已,唯皈依三宝,不皈依于与此不顺之大师等。此内外差别中,大师之差别者,佛垢净而德圆,余教之师则与是反。”我们对佛法和世间其他宗教进行比较之后,发现三宝才是究竟皈依处,值得我们尽未来际地依赖,发愿“直至菩提永皈依”。这种选择是对自己的承诺,也是对十方诸佛菩萨的承诺。我们选择了三宝,就要立稳脚跟,不再皈依和三宝不相应的宗教领袖、教法及徒众,不要三心二意。佛陀和其他宗教师的差别在哪里?佛是垢净而德圆,彻底断除一切无明、我执、烦恼,功德和智慧究竟圆满。而其他宗教的教主并不具备这种人格。我们比较后会发现,佛陀的确是最伟大的。
  “如《胜出赞》云:我舍余大师,而皈佛世尊。何为皈依佛,无过具德故。”正如土顿尊者撰写的《胜出赞》所说:为什么我舍弃其他宗教的领袖,选择世尊作为皈依处?因为佛陀彻底清除了人格中的所有过失,而且功德已经圆满。成佛的修行就建立在两方面:一是舍弃过失,就是舍凡夫心;二是圆满功德,就是成就佛菩萨品质。佛陀有断德、智德、恩德。断德是断除一切过失,智德是成就一切智慧,恩德是对众生充满无限慈悲。正因为佛陀有如此高尚的人格,所以我们以他为皈依对象。既然已经作出选择,就要坚定信念,不再随着感觉妄想颠倒。
  “又云:于诸外道教,如如而思惟,各各细较量,我心愈信佛。”土顿尊者的偈赞还说,对于外道的教法,如天主教、伊斯兰教、道教等,包括世间各种哲学,如果全面思惟和比较之后,会发现佛陀教法的究竟圆满,不比较是不知道的。对于没有相当智慧的人来说,你再和他说佛教好,他也未必有能力去认识。随着我们修学的深入,智慧的增长,或是在寻求真理和解脱的过程中,通过上下求索、不断比较,才会发现佛教的究竟圆满。这种认识要有智慧为基础。
  “其非遍智宗,以过坏其心。彼心既坏乱,不见无过佛。”其他宗教的教法,因为不能成就一切智,和真理不相应,而且充满无明、我执、烦恼,就会“以过坏其心”。内心既然已经先入为主,就不能认识到佛法的究竟圆满。就像很多人形成一定知见后,反而会障碍他们对佛法的认识。这种所知障,正是现代人接受佛法最大的阻碍。
  世间聪明的人很多,你看政界、商界、文艺界,真是一个比一个聪明。现代人的特点,就是凡夫心特别发达。但从佛教角度来看,多数人都属于八难之一的世智辩聪。虽然看起来很聪明,其实都是傻瓜。因为他们看不透事物的虚幻表相,沉迷在玩肥皂泡的游戏中,玩得津津有味,乐此不疲,不知老之将至,死之将至,不是傻瓜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