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三、受持菩提心仪轨

  前面介绍了阿底峡尊者传授的七因果和寂天菩萨传授的自他相换,这两种法门都是通过观察修来完成心理引导。但我们要知道,菩提心也是缘起的,并非一经生起就万事大吉。因为它的建立基础还是凡夫心,是无常而不稳定的,这就需要通过特定仪式,将这一愿望确定下来,成为生命中最庄严的誓言,以此策励自己不忘初心,勇往直前。
  怎样才能将这一愿心确定下来?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为我们介绍了菩提心的受持仪轨,这是巩固菩提心的重要因素,主要包括从何处受、以何身受、菩提心受持轨则、如何守护菩提心、犯已还净法五个部分。
  1.从何处受
  诸先哲所许,谓具足愿心,住彼学处,犹为不足,须具行戒。此与胜怨论师所说相顺也。

  第一点是从何处受,从什么样的人那里才能纳受菩提心戒。换言之,授菩提心的师长应当具备什么资格。
  “诸先哲所许,谓具足愿心,住彼学处,犹为不足,须具行戒。此与胜怨论师所说相顺也。”以往的大德们认为,如果一个人仅仅具足愿菩提心并安住于愿菩提心的学处,还是不够的,必须进一步具足行菩提心,也就是六度四摄等菩萨行,这样的师长才有资格为我们传授愿菩提心。这个观点和胜怨论师所说是相应的。
  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考量标准。一方面,因为菩萨必须是愿行相结合的;另一方面,是否具足愿心很难从外部进行观察,而行戒却更为直观,可以作为我们选择师长的重要参考。
  2.以何身受
  以何身受者,以天龙等身,及从意乐门,一切皆堪发愿心,而为此愿心之所依。此中如《道炬》注释云:“于生死发出离心,念死及慧与大悲。”是谓以如前所说之次第而修心,于菩提心稍得将意转变之领纳也。

  第二个问题是以何身受,也就是学人具备什么样的身份,才有资格受持愿菩提心。
  “以何身受者,以天龙等身,及从意乐门,一切皆堪发愿心,而为此愿心之所依。”意乐,愿望。从能够纳受愿菩提心的身份来说,不仅包括人道,也包括天人、龙王等其他道的众生。而从纳受愿菩提心的认识基础来说,则应对菩提心教法具有好乐欢喜之心,这是发起愿心所依托的。
  “此中如《道炬》注释云:于生死发出离心,念死及慧与大悲。”《道炬》,即《菩提道炬论》,是阿底峡尊者的重要著作。正如《道炬论》注释所说的那样,真正想要发起菩提心,必须具备相应的心行基础,一是深刻意识到轮回是苦而发心出离;二是意识到生命脆弱而寻求解脱;三是有一定的思惟判断能力;四是具有广大的悲心。如果没有出离心为基础,就难以发起纯粹的菩提心;如果不是时时念死无常,就往往会在入世度众的同时被世俗所染;如果不具备智慧抉择,发心就可能带有迷信和盲目的色彩;如果没有大悲为基础,愿心也是难以持之以恒的。
  “是谓以如前所说之次第而修心,于菩提心稍得将意转变之领纳也。”所以,我们要根据之前所说的先后次第来调整心行,这样才有可能对菩提心教法有所契入,真正意识到“我应该这样去做”,真正将利他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。否则,尽管我们也在说发心,但很可能只是说说而已,并没有真正产生相应的心行。

  3.菩提心受持轨则
  ① 净地设像陈供

  于寂静处洒扫洁净,涂以牛身五物,洒以旃檀等胜妙香水,散布香花。将铸塑等三宝尊形及函轴,并诸菩萨像,供置于几座等微妙之案台。幔盖花等供养之资具,尽其丰饶,当为设备乐器、食物等。善知识所坐之座位,亦以香花装饰陈设。
  于诸先觉者,更从供僧、施鬼等门中积聚资粮。若无力供养,则如《贤劫经》所说,仅供布缕等,亦须作之。若有供者,则须无谄殷重寻求而供,令法侣见者,心生惭耻不忍。藏人于阿底峡尊者前请为发心受戒时,曾告曰:“供养劣者,菩提心不生。”
  佛像则须一极善开光释迦佛像,无可无之方便,经函亦须略波罗密以上之《般若经》。
  次请圣众,弟子沐浴著鲜洁衣,恭敬合掌。戒师当令弟子于诸功德资粮田至诚生信,想一一佛菩萨前,皆有自身恭敬而住,徐诵七支行愿。

  以下介绍受持菩提心的仪轨,主要包括净地设像陈供、启白与皈依、宣说学处、积集资粮、净修其心、正行仪轨、结行七个部分。首先是营造一个庄严坛场并以清净心而为供养,通过如法的外在环境,帮助我们获得生起菩提心的心理基础。
  “于寂静处洒扫洁净,涂以牛身五物,洒以旃檀等胜妙香水,散布香花。”净地,谓寂静处,即寺院内。旃檀,即檀香。求受菩提心戒者,应该选择如法清净的道场,打扫整洁,涂以牛身五物(根据印度习俗,以牛粪等为驱邪的吉祥物)。然后洒以檀木浸泡的上妙香水,散布花瓣。
  “将铸塑等三宝尊形及函轴,并诸菩萨像,供置于几座等微妙之案台。”将雕塑的诸佛造像,和经卷、菩萨像等,一同供奉在精美的供桌上。佛像可供本师释迦牟尼佛,此为佛宝。然后还要供奉《般若》、《华严》等大乘经典,及观音等诸大菩萨造像,分别代表法宝和僧宝。
  “幔盖花等供养之资具,尽其丰饶,当为设备乐器、食物等。善知识所坐之座位,亦以香花装饰陈设。”供奉佛像之后,再以帷幔、华盖、鲜花和乐器、食物等种种资具作为供养,这些供品都要尽己所能地承办得丰富一些。为我们传授菩提心戒的善知识所坐的法座,也要以鲜花作为装饰,令之庄严。
  “于诸先觉者,更从供僧、施鬼等门中积聚资粮。”过去很多大德在受菩提心仪轨之前,还会通过供僧或放焰口布施鬼道众生等方式,积集修习菩提心的资粮。
  “若无力供养,则如《贤劫经》所说,仅供布缕等,亦须作之。”如果没有财力作实物供养,就要像《贤劫经》所说的那样:哪怕只是供一缕布条,也是应该供养的。总之,要根据自身能力尽心承办。关键在于,我们的供养心是否真诚,所缘是有限还是无限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  “若有供者,则须无谄殷重寻求而供,令法侣见者,心生惭耻不忍。”如果有能力供养的人,应以真诚殷重之心成办丰饶的供品,令同参道友见后为之感动,甚至因为你非常尽心,而惭愧自己做得不够。此处所说的“无谄”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供品的来源清净,不是邪命所得;二是供养的发心真诚,没有染污和谄曲夹杂其间。
  “藏人于阿底峡尊者前请为发心受戒时,曾告曰:供养劣者,菩提心不生。”藏地有人请求阿底峡尊者传授菩提心戒,尊者曾告诫对方说:“准备的供品太差,可见菩提心并未生起。”所谓“供养劣者”,表面看是在评判供品的优劣,其实是体现了我们对菩提心教法的恭敬和重视程度,而不是阿底峡尊者需要这些供养,也不是佛菩萨需要这些供养。
  “佛像则须一极善开光释迦佛像,无可无之方便,经函亦须略波罗密以上之《般若经》。”佛像必须是经过如法开光的本师释迦牟尼像,决不是可有可无的。而所供经函也是有要求的,至少是《小品般若》以上的广本《般若经》。
  “次请圣众,弟子沐浴著鲜洁衣,恭敬合掌。”然后以虔诚心观想自己在迎请释迦佛及观音、普贤、文殊等诸佛菩萨。各项条件具备后,求受菩提心的弟子应沐浴更衣,穿上清洁整齐的新装,在坛场中恭敬合掌。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帮助我们生起殷重心,以此净化内心的妄想、散乱和烦恼,进而引发菩提心。所以,此处的沐浴更衣不同于平日,是在帮助我们完成一种心理引导,意味着人生掀开了崭新篇章,对修行有着重要意义。
  “戒师当令弟子于诸功德资粮田至诚生信,想一一佛菩萨前,皆有自身恭敬而住,徐诵七支行愿。”传授菩提心戒的戒师应教导弟子对佛法僧三宝至诚生信,并观想自己化身无量,于一一佛前,都有一个自己正在恭敬而住,缓缓念诵“七支行愿”,为引发菩提心营造相应的心灵环境。如果不打开心量,我们现有的、依强烈我执而构建的凡夫心,将无法容纳如此广大无限的菩提心。“七支行愿”出自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,分别为礼敬、供养、忏悔、随喜、请转-法-轮、请佛住世、回向七支,是集资净障,消除我执,打开心量的重要方法。
  ② 启白与皈依
  启白与皈依者,次于戒师生大师想,礼拜献供,右膝著地,合掌恭敬,为发菩提心事而请白云:“昔诸如来、应、正等觉,及入大地诸大菩萨,最初于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。我名某甲,今亦如是,请阿阇黎耶令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。”乃至三请而说。
  次所对之境,为佛及灭谛为主之道谛法,并不退之菩萨圣众僧。时则从于今日,乃至未得菩提之间,为救护一切有情故,佛为皈依之大师,法为正所皈依,僧为皈依修行之助伴,作总思惟。别想如是意乐,于一切时中当不退转。
  以猛利欲乐,如前所说之威仪而作皈依:“阿阇黎耶存念,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,于其中间,皈依佛两足中尊。阿阇黎耶存念,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,于其中间,皈依寂静离欲之法诸法中尊。阿阇黎耶存念,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,于其中间,皈依不退菩萨圣僧众中之尊。”如是三说,此中一一皈依各一存念,及皈依法之辞句与余不同,是依阿底峡尊者所作之仪轨也。

  在受菩提心之前,先要皈依。尽管多数受戒者都曾皈依,但原来是依声闻解脱道而建立的皈依,发起菩提心之后,从希求个人解脱扩大为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解脱,所以需要重新皈依。那么,大乘皈依和依解脱道建立的皈依有什么不同呢?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。首先是皈依对象不同,是大乘三宝而非声闻乘的三宝;其次是皈依时间不同,依解脱道建立的皈依是“尽形寿皈依佛,尽形寿皈依法,尽形寿皈依僧”,而大乘皈依则是尽未来际的,是“直至菩提永皈依”;第三是皈依意乐不同,普通的皈依只是自己寻求三宝庇护,寻求个人解脱,而大乘皈依是为救护一切众生而皈依。
  “启白与皈依者,次于戒师生大师想,礼拜献供,右膝著地,合掌恭敬,为发菩提心事而请白云。”启白,禀告,请求。大师,指本师释迦牟尼佛。请求善知识为我们传授大乘皈依,应当将戒师视为佛陀,至诚地礼拜、供养。右膝著地,恭敬合掌,为恳请师长传授菩提心戒而表态。
  “昔诸如来、应、正等觉,及入大地诸大菩萨,最初于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。我名某甲,今亦如是,请阿阇黎耶令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。”如来,乘如实之道而来。应,应受人天供养。正等觉,普遍平等的觉悟,与如来、应同属佛陀十大名号。大地,指清净地,八、九、十三地始称清净地。这一段是弟子对师长的表态和请求:过去那些圆满佛果的诸佛如来,以及登地的诸大菩萨们,他们最初走上修行之路时,于无上正等菩提是怎样发心的,弟子某某(自称法名),现在也发愿像他们一样。恳请善知识您带领我,为成就无上正等菩提发起誓愿。
  “乃至三请而说。”这些话要反复请求三次,以示郑重。接着就由师长为弟子传授大乘皈依。
  “次所对之境,为佛及灭谛为主之道谛法,并不退之菩萨圣众僧。”大乘皈依的所对之境,是圆满三身四智的佛陀,大乘的灭道二谛,还有不退转的菩萨僧。
  “时则从于今日,乃至未得菩提之间,为救护一切有情故,佛为皈依之大师,法为正所皈依,僧为皈依修行之助伴,作总思惟。别想如是意乐,于一切时中当不退转。”从现在开始,直到没有圆满菩提之前的整个过程,为了发愿救护一切有情,我们以佛陀作为所皈依的大师,以大乘法门为正所皈依,以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作为修行的指导和助伴,对于佛法僧功德做总的思惟并生起信心。对于这种意乐,我们要长久保持,无论什么时候都不退转。
  “以猛利欲乐,如前所说之威仪而作皈依。”然后以勇猛的发心,按照前面所说的那样,右膝著地、合掌恭敬而宣誓三皈,这是获得皈依体的关键。三皈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承诺,这种承诺必须发自内心,并通过如法的仪轨完成,才能获得皈依体。
  “阿阇黎耶存念,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,于其中间,皈依佛两足中尊。”这一段是弟子在阿阇黎面前宣誓的内容:请师长您作为我的见证,弟子某某(自称法名)从现在开始直到成佛,在此过程中,皈依最为尊贵和福德、智慧最为圆满的佛陀。也正是因为佛陀具备圆满的福德和智慧,才值得一切有情恭敬皈依。
  “阿阇黎耶存念,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,于其中间,皈依寂静离欲之法诸法中尊。”请师长您作为我的见证,弟子某某(自称法名)从现在直到成佛,在此过程中,皈依能令众生解脱的正法。此处的寂静离欲之法,指空性和涅槃,这也是一切法的实相。
  “阿阇黎耶存念,我某甲从于今时乃至菩提,于其中间,皈依不退菩萨圣僧众中之尊。”请师长您作为我的见证,弟子某某(自称法名)从现在开始直到成佛,在此过程中,皈依在菩提道上永不退转的菩萨僧,他们是众生中最值得尊敬的。
  “如是三说,此中一一皈依各一存念,及皈依法之辞句与余不同,是依阿底峡尊者所作之仪轨也。”以上誓言要重复三遍,每次宣誓都要祈请阿阇黎作为见证,这些誓言和其他仪轨辞句有所不同,主要是根据阿底峡尊者的传承而造。
  ③ 宣说学处
  皈依竟,说学处者,凡前于下士时所说之诸学处,今于此中,阿阇黎耶亦应为说也。

  皈依后,还要了解皈依的学处,即皈依之后应该做些什么,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。不少人将皈依等同于仪式,以为仪式结束就万事大吉了,没有进一步修学佛法的愿望。从另一方面来说,为大众传授皈依的寺院和僧众也很少为信众提供继续修学的环境。这就使得很多人皈依后缺乏归属感,虽然信佛,却没有学佛,更没有因学佛而改变人生。
  “皈依竟,说学处者,凡前于下士时所说之诸学处,今于此中,阿阇黎耶亦应为说也。”皈依后,皈依师应该为弟子们宣说学处,凡之前在下士道部分所说的种种相关内容,也就是有关皈依的遮止学处、奉行学处、共同学处等,师长也要进行开示,使学人知道怎样守护皈依体,怎样由皈依而进一步深入修学,在菩提路上稳步前进。因为皈依是佛法的根本,也是发心的基础。如果破失皈依,发心也就成为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了。
  ④ 积集资粮
  积集资粮者,于正传承诸师及前所说资粮田之前,当如前说而诵七支行愿。

  资粮,就是我们为远行所做的种种准备。成佛是人生最为重要的旅程,所以资粮也是不可或缺的,否则就可能半途而废,无功而返。
  “积集资粮者,于正传承诸师及前所说资粮田之前,当如前说而诵七支行愿。”积累资粮的方法,就是要对这一教法的传承诸师,及之前所说的诸佛菩萨等资粮田,诵读普贤菩萨的七支行愿,并配合相应的供养和观想。
  七支行愿即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,是借助观想之力,将每个行为赋予无限的内涵,以此帮助我们用最快速度消除业障,积累成佛资粮,我称之为“集资净障的第一生产力”。如果以凡夫有限的心行,不必说三大阿僧祇劫,就是三百万阿僧祇劫也积累不了。因为佛菩萨功德是无限的,是有限永远无法企及的。唯有具备虚空那样的心,才能成就佛菩萨那样圆满无缺的功德。所以,受持菩提心之前先要修习七支行愿,以广大、清净、无染的心迎接菩提心教法。
  ⑤ 净修其心
  净修其心者,如前所说慈悲之所缘行相,令其明显。

  修习七支行愿后,还要净化内心,这是令菩提种子得以生长的土壤。
  “净修其心者,如前所说慈悲之所缘行相,令其明显。”所谓净修其心,就是根据之前所说的引发慈悲心的所缘行相,使发心更为清晰显明。比如说我们通过修习知母、念恩、报恩来引发慈悲,或者通过修自他相换来引发慈悲。只有把慈悲心调动起来,才有资格受持菩提心。
  ⑥  正行仪轨
  正行仪轨者,于阿阇黎耶前,右膝著地,或作蹲踞,合掌而发其心。于此发心,既作所缘,谛想诚誓,乃至未得菩提而不弃舍之意乐,非但发心为求利他,愿当得佛已耳,当依仪轨而发之。
  如是,若于愿心之学处而不能学,不过仅想为利一切有情我愿成佛而已矣,以轨则而发者,于发心之学处,能不能学,皆可受之。然愿心可有如是二种,若以仪轨受行心已,于学处不学则为不可。故许从龙猛及无著所传众多之戒轨,有可作不可作之差别者,不应理也。
  《教授胜光王经》亦云:“若不能学施等学处,但能发心,亦成多福。”以作根据。
  《修次初编》中云:“若人于诸波罗密多,虽不能于一切时处,修学一切学处,然亦感果大故,应以方便摄持而发菩提心焉。”故于施等学处,若不能学,可以发心,不可受戒,极明晰矣。
  受发心之仪轨者,于十方一切现住佛陀,及其一切菩提萨埵之前,请忆念我:“阿阇黎耶存念,我某甲于此生及余生,施性、戒性、修性,所有善根,自作教作,见作随喜,以彼善根,如昔诸如来应正等觉,及住大地诸大菩萨,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,我某甲亦从今时乃至菩提,于其中间,于无上正等广大菩提而为发心。诸未度有情为令得度,诸未解脱为令解脱,诸未出苦为令出苦,诸未遍入涅槃为令遍入涅槃。”如是三反念之。
  皈依仪轨与此二者,虽无明说须随阿阇黎耶念,然随念为是。此等是有阿阇黎耶之轨则。若不得师,应如何作者,如阿底峡尊者所造之发心仪轨云:“如是虽无阿阇黎耶,自于菩提发心之仪轨者,当于释迦牟尼如来及十方一切如来忆念思惟,作礼拜及供养等仪轨已,不须诵阿阇黎耶之辞,但皈依等之次第应如前也。”

  具备以上基础之后,就可正式受持愿菩提心仪轨。通过庄严的仪式,在内心产生震撼,由此获得强烈而深刻的印象。通常,我们都是直接受菩萨戒的,但在印度的修行传承里,受菩萨戒之前还要受菩提心戒。因为菩提心是菩萨戒的核心所在,如果尚未发起菩提心,即使受了菩萨戒,也很可能会流于形式,这就有必要在受菩萨戒之前补上关键的一环。而对那些暂时无法受持菩萨戒,但已生起利他愿望的学人来说,受持愿菩提心又可作为向上的台阶,待愿心巩固之后再来修习菩萨行,就没那么困难,没那么遥不可及了。
  “正行仪轨者,于阿阇黎耶前,右膝著地,或作蹲踞,合掌而发其心。”求受菩提心戒的弟子,在阿阇黎面前右膝著地,或作蹲踞状,双手合十,做好发心和宣誓的准备。当然,具体形式可根据当地习惯加以调整,比如汉地通常是长跪、合掌。
  “于此发心,既作所缘,谛想诚誓,乃至未得菩提而不弃舍之意乐,非但发心为求利他,愿当得佛已耳,当依仪轨而发之。”谛想,仔细地思惟。既然已将“我要成佛利益众生”的愿望作为发心所缘,就应该认真思惟并真诚宣誓,在没有证得无上菩提之前,永不舍弃这样的发心和意乐。我们不仅要发心利他,更要进一步上求佛果。对于这些希求,我们都要根据仪轨庄严宣誓,使之在内心真正生起,成为人生的终极目标。我们要认识到——必须这样去做,否则生命将没有出路。这是受戒的心行基础,否则的话,受和不受是没什么区别的。
  “如是,若于愿心之学处而不能学,不过仅想为利一切有情我愿成佛而已矣,以轨则而发者,于发心之学处,能不能学,皆可受之。”愿心学处,指从发心起乃至未证菩提之间誓不舍弃菩提心的崇高意愿。对于这样的愿心学处,如果发心者一时还不能落到实处去做,但能在受持发心仪轨时生起这样的心念:为了利益一切有情,我应当成就佛道。则不论发心者能否修学愿心学处,都可以为他传授愿菩提心。
  “然愿心可有如是二种,若以仪轨受行心已,于学处不学则为不可。”行心,即菩萨戒,又称行菩提心。受愿菩提心的情况有两种,除了前面所说的之外,如果发起愿心后根据仪轨继续受了菩萨戒,那么,对于菩萨戒的种种规范就不可以不遵循了。
  “故许从龙猛及无著所传众多之戒轨,有可作不可作之差别者,不应理也。”所以说,有人认为根据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所传的众多戒规中,存在可以做和可以不做的差别,这是不合理的。换言之,对于菩萨戒,受了就必须去做,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。但在受愿菩提心戒之后,可以暂时先不受菩萨戒。
  “《教授胜光王经》亦云:‘若不能学施等学处,但能发心,亦成多福。’以作根据。”施等学处,六度、四摄等。《教授胜光王经》说:如果不能行持布施等菩萨行,只要发起愿菩提心,一样能够成就众多福德。这是经教提供的依据。
  “《修次初编》中云:若人于诸波罗密多,虽不能于一切时处,修学一切学处,然亦感果大故,应以方便摄持而发菩提心焉。”诸波罗密多,指六波罗密。莲花戒论师在《修次初编》中说:如果有人对大乘的六波罗密,虽不能在所有时间修学一切学处,但仅仅发起愿菩提心,或多少能做一些,也能招感极大福报。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仪轨的方便摄持,发起愿菩提心。当然,如果要圆满菩提心的修行,必须要进一步修学菩萨学处。六波罗密又称六度,它所度的不只是外在的生死轮回,更要帮助我们摆脱内在的、夹杂于菩提心的种种无明烦恼。
  “故于施等学处,若不能学,可以发心,不可受戒,极明晰矣。”这就说明,对于布施等菩萨学处,如果觉得自己目前还不能做到,也是可以发起愿菩提心的,只是不能受菩萨戒,这个道理说得非常清楚。但我们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,多数人虽然受了菩萨戒,却还不曾发起菩提心,也不知道怎样修习慈悲,甚至不知菩提心、菩萨行为何,这算什么菩萨呢?
  “受发心之仪轨者,于十方一切现住佛陀,及其一切菩提萨埵之前,请忆念我。”菩提萨埵,即菩萨。受持愿菩提心仪轨的弟子,应当观想自己在十方一切尚未入般涅槃的诸佛及所有诸大菩萨面前,恳请他们为自己的发心作证。
  “阿阇黎耶存念,我某甲于此生及余生,施性、戒性、修性,所有善根,自作教作,见作随喜,以彼善根,如昔诸如来应正等觉,及住大地诸大菩萨,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,我某甲亦从今时乃至菩提,于其中间,于无上正等广大菩提而为发心。诸未度有情为令得度,诸未解脱为令解脱,诸未出苦为令出苦,诸未遍入涅槃为令遍入涅槃。”请善知识您忆念我,弟子某某(自称法名)从今天开始乃至余生,修习的布施、持戒及一切善行,不论自己亲自做的,还是引导他人所做,或是随喜他人善行。所有这些行为培植的善根福报,我都发愿回向到一个目标,就像往昔诸佛如来及诸大菩萨在因地发心那样,弟子某某也从现在直至成就菩提之前,在这整个过程中,愿为成就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心。尚未得度的众生,希望他们得到救度;尚未解脱的众生,希望他们获得解脱,生死自在;沉溺在痛苦中的众生,希望他们脱离苦海;尚未证得涅槃的众生,希望他们证得涅槃。我也要像诸佛菩萨那样,以利益一切众生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。
  “如是三反念之。”以上誓言要反复宣称三遍,以示郑重。因为这是代表着我们人生最重要的选择和最崇高的愿望。
  “皈依仪轨与此二者,虽无明说须随阿阇黎耶念,然随念为是。”关于皈依及受持菩提心的誓言,虽然没有明确一定要跟着阿阇黎念,但若有条件,跟着教授师发愿的效果会更好。
  “此等是有阿阇黎耶之轨则。若不得师,应如何作者。”以上是有教授师为我们传授愿菩提心仪轨的方式,如果没有合适的师长为我们传授,又该怎么做呢?
  “如阿底峡尊者所造之发心仪轨云:如是虽无阿阇黎耶,自于菩提发心之仪轨者,当于释迦牟尼如来及十方一切如来忆念思惟,作礼拜及供养等仪轨已,不须诵阿阇黎耶之辞,但皈依等之次第应如前也。”根据阿底峡尊者所造的发心仪轨中说:如果没有师长传授,也可根据菩提心仪轨自誓受。其程序为:自己观想在释迦牟尼佛及十方一切佛菩萨前,忆念思惟他们的功德,按仪轨完成礼拜、供养之后,即可宣誓。除无须诵“阿阇黎耶”的文句之外,都应按照仪轨包含的皈依等内容及先后次第进行。
  ⑦ 结 行
  完结仪轨者,阿阇黎耶为弟子宣说愿心之诸学处。

  最后一部分是结行。
  “完结仪轨者,阿阇黎耶为弟子宣说愿心之诸学处。”结行的仪轨,就是由师长为弟子们开示愿菩提心的学处。此处所说的愿心学处不是指菩萨戒,而是如何守护并强化愿菩提心。就像皈依体需要防护一样,受了菩提心戒之后,同样需要悉心守护,才能使之得到强化,恒久不退。这是我们受持愿菩提心之后需要特别注意的,相关内容在下面将详细讲述。
  关于菩提心的修行,我特别根据《道次第》的教授,并参考藏经相关内容,编写了受持和修习菩提心的仪轨。这几年也在各地传授多次,希望以此带动学人修习菩提心教法的热忱,真正认识到,菩提心不仅是用来说、用来学的道理,也是用来实践,用来身体力行的。
  仪式的第一步是请师:“昔诸如来应正等觉,及入大地诸大菩萨,最初于无上正等菩提如何发心。弟子某甲今亦如是,请阿阇黎耶,我今亦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。”这段文字即来自《道次第》。
  第二步是唱“炉香赞”:“炉香乍爇,法界蒙薰,诸佛海会悉遥闻,随处结祥云……”以此营造庄严的氛围。
  第三步是戒师开示。
  第四步是请圣。发心者至诚迎请十方三宝慈光摄受,通过三宝的见证和加持,使我们的誓言具有力量。
  第五步是大乘皈依,即“诸佛正法贤圣僧,直至菩提永皈依,我以所修诸善根,为利有情愿成佛”。在修习皈依前,需要忆念轮回痛苦,忆念三宝功德,生起至诚皈依之心。
  第六步是七支供,帮助我们通过观修来集资净障、打开心量,为菩提心提供良好的心灵环境。
  第七步是正授菩提心。发心者思惟如母有情在六道轮回中受苦受难,生起极大悲心,然后观想自己在十方诸佛菩萨前宣誓,即“唯愿诸佛菩萨存念……于无上正等广大菩提而为发心。诸未度有情为令得度,诸未解脱为令解脱,诸未出苦为令出苦,诸未遍入涅槃为令遍入涅槃”。这段誓言是发起菩提心的关键,而宣誓的关键在于发自内心,否则是没有什么力量的。
  第八步是发愿,菩萨道的愿望,总的就是四弘誓愿。所以,发心者为令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发愿: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”
  最后是回向,将受持菩提心的功德回向一切有情,令共成佛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