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2.近边地狱苦
  彼八地狱,各有四岸四门(亦有八,四边四门)。彼等之外,铁城围绕,彼城亦有四门(四门外绕以铁城,城复四门)。于彼一一门外,有四四增上有情地狱(门外均各有四狱,乃四增上有情地狱),谓煻煨堑、尸粪泥、刀刃道等及无极大河也(一、煻煨堑,二、尸粪坑,三、刀刃道,四、剑叶林,总名剑刃狱)。
  彼中初者,有陷膝许之火灰。彼诸有情出求宅舍而过彼者,放足之时,皮及肉血悉皆销烂,举时则皮肉等复生也。
  第二者,与彼邻近有臭如尸之粪泥,诸觅舍有情过时,倒擗其中,首足俱没。泥中有虫,名曰利嘴,彼等穿皮入肉,断筋破骨,取髓而食。
  第三者,与彼相邻有刀刃仰布之道,诸寻舍有情行至于此,下足之时,皮肉筋血悉皆烂坏,举足则复生也。与彼相近有剑叶林,彼诸有情为求宅舍经过于此,才依阴住,剑叶堕落,斫截支节。彼等擗已,诸獒犬来,掣背而食也。又彼邻近有铁刺林,觅舍有情于此行时,即便登林,登时刺锋向下,下时则上承也,以是等刺割截支节。又有大乌名曰铁嘴,来集于肩,或住其顶,啄睛而食之。以上同是器械所损恼,故合为一也。
  第四者,于铁刺相邻有无极河,灰水腾沸,充满其中。求舍有情于彼堕已,上下游煮,犹如豆等煮于沸水之大镬。于河两岸,有诸执持棍钩网者排列而住,不容得出。又复持钩网取出,仰置炽燃大地,问何所欲?彼若答曰:“我今无知无见,唯是饥渴。”便以炽焰铁丸、腾沸烊铜灌其口中。
  《本地分》中,说近边与孤独二者寿量无定,然若应受彼等苦楚之业力未尽,则当于尔许时不能得出也(彼等之业力未尽,则不能得出)。

  这一部分是思惟近边地狱之苦。
  “彼八地狱,各有四岸四门。彼等之外,铁城围绕,彼城亦有四门。于彼一一门外,有四四增上有情地狱,谓煻煨堑、尸粪泥、刀刃道等及无极大河也。”八个近边地狱,各有四个口岸和四道门。地狱之外有铁城围绕,每座铁城也有四个门。每个门外都有四个地狱,即煻煨堑地狱、尸粪泥地狱、刀刃道地狱和无极大河地狱。
  “彼中初者,有陷膝许之火灰。彼诸有情出求宅舍而过彼者,放足之时,皮及肉血悉皆销烂,举时则皮肉等复生也。”最初是煻煨堑地狱,其中有烧得滚烫的火灰,深及膝盖。有情在大有情地狱受罪后向外逃离并寻求庇护之所,路经此地,脚一落入灰中,皮肉立即被烧得焦烂,但在抬起的瞬间又恢复原形。再踩下去,皮肉再被烧烂,抬起后再度复原,如此不断受苦。
  “第二者,与彼邻近有臭如尸之粪泥,诸觅舍有情过时,倒擗其中,首足俱没。泥中有虫,名曰利嘴,彼等穿皮入肉,断筋破骨,取髓而食。”第二层,和煻煨堑邻近的,是气味像腐烂尸体那么恶臭的粪坑。当那些寻找房屋的有情经过时,都被熏得倒在坑内,从头到脚都没入泥中。泥中有一种名为利嘴的虫,能穿透有情皮肉,咬断筋骨,随意吸食骨髓。
  “第三者,与彼相邻有刀刃仰布之道,诸寻舍有情行至于此,下足之时,皮肉筋血悉皆烂坏,举足则复生也。与彼相近有剑叶林,彼诸有情为求宅舍经过于此,才依阴住,剑叶堕落,斫截支节。彼等擗已,诸獒犬来,掣背而食也。又彼邻近有铁刺林,觅舍有情于此行时,即便登林,登时刺锋向下,下时则上承也,以是等刺割截支节。又有大乌名曰铁嘴,来集于肩,或住其顶,啄睛而食之。以上同是器械所损恼,故合为一也。”第三层,和尸粪泥地狱相邻,是布满仰面向上的刀刃的道路。那些寻觅房舍的有情一旦走在刀刃道上,下足就被削刮得皮开肉绽,举足时则复原如初,如是反复受苦。和其相邻的,是以剑为叶的树林,那些寻觅房舍的有情经过此地,想在树荫下稍稍休息。但刚到树下,叶形剑就纷纷落下,将有情的肢体砍为数截。有情晕倒在地后,更有诸多凶猛的狼狗前来啃噬。与剑叶林相邻为铁刺林,那些寻觅房舍的有情经过时,必须爬过此林。当他们向上爬的时候,剑锋就向下,当他们从上往下时,剑锋又转向上。不论上还是下,都会把有情肢体割裂为数截。又有很多名叫铁嘴的大鸟,飞到有情的肩上或头上,专门啄食眼睛。以上三项属于器械性的伤害,所以合为一种。
  “第四者,于铁刺相邻有无极河,灰水腾沸,充满其中。求舍有情于彼堕已,上下游煮,犹如豆等煮于沸水之大镬。于河两岸,有诸执持棍钩网者排列而住,不容得出。又复持钩网取出,仰置炽燃大地,问何所欲?彼若答曰:‘我今无知无见,唯是饥渴。’便以炽焰铁丸、腾沸烊铜灌其口中。”第四层,与铁刺林相邻,有无极大河,其中充满沸腾的灰水。那些寻觅房舍的有情走到此处,就会落入河中,在水里沉浮起落,就像在沸水中烧煮的豆子一样。有情拼命向河岸游去,但两岸站有狱卒,手里拿着棍、钩、网等,密密麻麻地排成人墙,不让他们上岸。等有情在河中受够了罪,狱卒又用钩子、绳网等将他们捞上岸,仰面放置在烧得滚烫的大地上,然后问这些有情:你们现在需要什么?如果他们回答说:我现在什么都不知道,就是又饿又渴。这些狱卒就往罪人嘴里灌入烧得冒烟发红的铁丸和滚烫的烊铜水。
  “《本地分》中,说近边与孤独二者寿量无定,然若应受彼等苦楚之业力未尽,则当于尔许时不能得出也。”《瑜伽师地论·本地分》说,近边地狱和孤独地狱的寿量是没有一定的。只要有情受苦的业力尚未除尽,受罪就不会停止,而且一刻都不能从这些地狱中出来。
  3.寒冰地狱苦
  于八大有情地狱平面相距万瑜缮那处,从此三万二千瑜缮那下,有疱狱在焉(此狱亦有八,自八大有情地狱横直一万瑜缮那处,其下三万二千瑜缮那,为寒疱狱)。彼下二千二千瑜缮那所隔,有余七也。
  彼八之中,初疱者,为大风所吹,一切身分寒缩如疱。二、疱裂者,缩如已破裂之疱也。三、额哳吒。四、郝郝婆。五、虎虎婆者,就发声而立名。六、裂如青莲者,谓遭大风,色变瘀,裂成五破或六破也。七、裂如红莲者,越青转红,裂为十分,或复更多。八、裂如大红莲者,皮转极红,破为百数,或复多于彼数。是等出《本地分》中说。
  寿量者(此狱之寿量),以摩羯陀国盛八十斛之胡麻篅,而以胡麻高盛充满。次每百年取麻一粒,彼麻取尽无余,如斯长时,而疱之寿量较之尤为远甚。下诸狱寿量,各较前前者为二十倍之递增云。

  这一段,是说明寒冰地狱的痛苦。地球上,以南极和北极最为寒冷,但这种冷是绝对无法与寒冰地狱相比的。
  “于八大有情地狱平面相距万瑜缮那处,从此三万二千瑜缮那下,有疱狱在焉。彼下二千二千瑜缮那所隔,有余七也。”在八大有情地狱的平面,相距数万由旬处,从此处垂直向下距离三万二千由旬处,为寒冰地狱之一的疱地狱。往下每间隔二千由旬都有一个地狱,另外还有七层。以下分别介绍。
  “初疱者,为大风所吹,一切身分寒缩如疱。”疱,疙瘩状。在疱地狱中,始终有狂风呼啸,吹得罪人整个身体不断瑟缩,冻成疙瘩一般。
  “二、疱裂者,缩如已破裂之疱也。”比疱地狱寒冷更甚,有情在冻成一团后又裂开,如冻裂的疙瘩那样。
  “三、额哳吒。四、郝郝婆。五、虎虎婆者,就发声而立名。”这三种地狱,都以有情受冻后发出的呻吟声命名。这应该是大家都会有的经验,我们平日受冻后,除了颤抖,还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各种呻吟。如果体会不深,只要在寒风中穿着单衣站上一小时,就多少可以领略一些。当然,这种痛苦在程度上是远远不能和寒冰地狱相比的。
  “六、裂如青莲者,谓遭大风,色变瘀,裂成五破或六破也。”这一层地狱和以下两个地狱,都是以罪人身体冻成的颜色命名。裂如青莲者,是说其中有情因寒冷而冻成一团,在彻骨的寒风中,不仅皮肤被吹得发青,还裂为五瓣或六瓣,状如青莲一般。
  “七、裂如红莲者,越青转红,裂为十分,或复更多。”这一地狱的有情被冻成疱状后,肤色由青转红,疱也裂为十瓣或更多。
  “八、裂如大红莲者,皮转极红,破为百数,或复多于彼数。”这一地狱的有情被冻得极红,疱也裂为百瓣或是更多,冻伤程度更为加剧了。
  “是等出《本地分》中说。”以上内容,出自《瑜伽师地论·本地分》。
  “寿量者,以摩羯陀国盛八十斛之胡麻篅,而以胡麻高盛充满。次每百年取麻一粒,彼麻取尽无余,如斯长时,而疱之寿量较之尤为远甚。下诸狱寿量,各较前前者为二十倍之递增云。”摩羯陀国,位于印度恒河岸边,佛陀生前经常在此说法。斛,为量器名,古谓十斗,今容五斗。篅,盛粮食的圆囤。胡麻,即芝麻。寒冰地狱的寿量有多少呢?因为这个数字实在太大,所以只能以比喻作为说明。以摩羯陀国能盛八十斛胡麻,名为篅的容器,于其中间盛满胡麻。每过百年从中取走一粒胡麻,直至将篅中胡麻取完。虽然这么做要经过难以想象的漫长时间,但疱地狱的寿量却远甚于此。疱地狱以下的各个地狱的寿量,每个都比前一个长二十倍,依次递增。
  4.孤独地狱苦
  孤独地狱者,即于热地狱寒地狱之近边有之,人世间亦有,《本地分》中说也。近大海岸亦有,如《僧护传》中所说。
  这一段是说明孤独地狱,又名孤地狱、独地狱、边地狱,是孤散于虚空或旷野的地狱,地点不定。
  “孤独地狱者,即于热地狱寒地狱之近边有之,人世间亦有,《本地分》中说也。”孤独地狱,通常在八热、八寒地狱附近就有,甚至人间也有孤独地狱,这是《瑜伽师地论·本地分》中所说的。 
  “近大海岸亦有,如《僧护传》中所说。”《僧护传》中又说,靠近大海的岸边也有孤独地狱。《僧护传》,又名《因缘僧护经》或《僧护因缘经》。僧护为舍利弗弟子,曾与五百商人共入大海,归途与同伴失散而独行,于海边历见五十三地狱,见众生随各自罪业而受苦,归而问之于佛陀,佛陀一一答之。
  以上,对各种地狱的受难场景作了简单介绍。可能有人会觉得,这里描述的地狱之苦仿佛小说一样。如果这样认为,观察修是修不起来的。思惟地狱苦的前提,必须相信佛陀为真语者、实语者、不异语者,是不会欺哄我们的。其实,不必说那些惨烈的地狱之苦,即使在人间,有些人被烦恼折磨得失去理智,有些人被病苦折磨得奄奄一息,有些人求生不得、求死不能,也仿佛身处地狱。在座的各位,过去生中肯定也受过地狱苦,只是忘了而已。人是很健忘的,不必说过去的痛苦,即使今生的苦日子,一旦生活有了改善之后,也忘得很快。但忘记地狱苦,不等于地狱会忘记我们。如果没有出离生死,谁也不敢保证不再堕落地狱,这是我们需要格外警惕的。
  生于彼等中之因者,如下所说,其生甚易。吾人于日日中积集众多,在先既有所集,今亦相续造作,于此不应安然而住,应思彼等苦果而生怖畏。盖与彼等之间隔,唯此悠悠一息耳。
  《入行论》云:“地狱业已作,云何宴然住。”
  《亲友书》亦云:“具罪唯以出入息,于其中隔地狱苦,若人闻已空无畏,当是金刚为自性。见画地狱及听闻,忆念读诵作形相,犹起怖畏而厌离,如何正受斯异熟。”
  其苦之猛烈,如《亲友书》云:“一切安乐中,爱尽乐为最,一切苦莫比,无间地狱苦。人间一日中,屡刺三百槊,比地狱轻苦,毫分宁相拟。”
  发生如是苦之因者,当知唯是自内恶行(所积),纵微少恶行,亦应尽其功力,勉励莫使有染。又即彼书(《亲友书》)云:“如是诸恶果(种种地狱苦),种由身语意,汝勤随力护,轻尘恶勿侵(染)。”

  这一段,主要介绍了招感地狱苦果的不善业因。
  “生于彼等中之因者,如下所说,其生甚易。”彼等,指之前所说的各种地狱。生到地狱的因缘,若像以下所说的那样,造作种种不善业因,是很容易堕落地狱、长劫受苦的。
  “吾人于日日中积集众多,在先既有所集,今亦相续造作,于此不应安然而住,应思彼等苦果而生怖畏。盖与彼等之间隔,唯此悠悠一息耳。”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积集这些不善罪业。一方面,过去生已经积累众多宿业;另一方面,今生还在继续造作新业。对于这些,我们不该心安理得,而是应当认真思惟地狱苦果并心生恐怖。因为我们到地狱之间,只是隔了短短一口气而已。一息不来,就可能堕落恶道。对恶道的恐怖之心,是发心出离的极大动力,所以要不断思考。
  “《入行论》云:地狱业已作,云何宴然住。”宴然,安然。《入菩萨行论》说:在无尽生死中,我们造作了许多地狱恶业,每种业力都是要偿还果报的,怎么还能安然度日呢?
  “《亲友书》亦云:具罪唯以出入息,于其中隔地狱苦,若人闻已空无畏,当是金刚为自性。见画地狱及听闻,忆念读诵作形相,犹起怖畏而厌离,如何正受斯异熟。”异熟,即依善恶行为而感得的果报,果异于因而成熟,故名异熟。《亲友书》也说:我们这种带罪之身和地狱之间的距离,只是悠悠一息尔。只要一口气不来,很可能就会招感地狱果报。如果听闻地狱之苦一点也不恐惧,此人的愚痴好比金刚那么顽固。如果我们看到描绘的地狱场景,或听闻、忆念地狱的恶报,尚且会感到怖畏而心生厌离,怎么能够亲历并承受这种痛苦的折磨呢? 
  “其苦之猛烈,如《亲友书》云:一切安乐中,爱尽乐为最,一切苦莫比,无间地狱苦。人间一日中,屡刺三百槊,比地狱轻苦,毫分宁相拟。”槊,古代兵器,指杆子比较长的矛。地狱之苦的猛烈程度,正如《亲友书》所说:在一切安乐中,以烦恼息灭的涅槃之乐为最。而世间的所有痛苦,都无法和无间地狱的苦难相比拟。如果有人在一天之中,被其他人以长矛猛刺三百下,这种难以忍受的痛苦,比起地狱最轻的痛苦,也是无法相提并论的。
  “发生如是苦之因者,当知唯是自内恶行,纵微少恶行,亦应尽其功力,勉励莫使有染。”这些地狱痛苦是怎么来的呢?原因是什么呢?须知,这些就是我们无始以来造作的各种恶业。即使最微小的恶行,也应当以全部努力,尽一切可能使自己不受染污。
  “又即彼书云:如是诸恶果,种由身语意,汝勤随力护,轻尘恶勿侵。”正如《亲友书》所说:一切恶果之因都是由身口意三业造作,你们要勤加守护,哪怕是尘埃般微不足道的恶业,也不让自己有所违犯。
  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“勿以恶小而为之”,不要以为小恶做一下没有关系,因为“水滴虽微,渐成大器。刹那造罪,殃及无间。一失人身,万劫不复”。从局部来看,小罪似乎不会带来多么严重的果报,但它却会在我们内心熏习不善业力,最终不断累积,招感地狱重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