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讲记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第二节 三士道的建立及生起决定

  三士道建构的原理,又称“道次第导引”。《道次第》有不少独有建树的思想理论,如强调菩提心在修行中的重要性,辨析声闻乘和菩萨乘、显教和密教的相互关系等。在导引中,对这些问题都有详细说明。

一、三士道的建立

  一切佛陀从初发心,中积资粮,最后现证正遍知觉,是皆唯为饶益有情。故说一切法,亦唯为成就有情义利。如是所作有情义利略有二种,即于世间之权时现前上善,与出世间之究竟决定善是。
  依初所作(应作)所说一切,于正下士或共下士法类中摄。下士特别之处,不为今世现前安乐,重在希求舍生之后善趣圆满,以其(所)修作彼之因故。如《道炬论》云:“若以正方便,惟于人天乐,欲求自利者,知彼为下士。”
  究竟决定善,有唯从流转出离解脱,及修一切种智二种。此中依于声闻及独觉乘所说一切,于正中士或共中士法类中摄。中士夫者,于一切有发生厌离,专求自利,从有解脱彼之方便,于戒定慧三学转趣入故。如《道炬论》云:“背于(弃)三有乐,反罪业为体(遮恶、依三学),仅(唯)求自寂利(寂静),说名中士夫。”
  修行一切种智方便亦有二种,波罗密多大乘与金刚乘是,此二皆于上士所有法类中摄。上士夫者,唯彼大悲之所自在,欲尽一切有情苦故。以佛为其所得之果,以六度行及二次第为所修学。如《道炬论》云:“若以自系苦,普例于他苦,希起正断尽,斯名胜士夫(由达自身苦,若欲正尽除,他一切苦者,是为胜士夫)。”彼士夫修菩提之方便,显密二种,于下当说。
  三士之名,如《摄抉择分》及《俱舍释》等处处广说。下士夫中虽有希求现世、后世之二种差别,当知此处唯取第二,复取安住善趣方便无错乱者。

  这部分内容可归纳为三句话,那就是一种发心、两大利益、三类设教。一种发心,为菩提心;两大利益,为世间暂时利益和出世间究竟利益;三类设教,为上、中、下三士道,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而施设。不过,本论虽然谈到两种发心,但又是以出离心作为菩提心的前提,是为发起菩提心服务的,本身并不是目的。所以本论的重点为菩提心,并以此统摄三士道的修行。
  “一切佛陀从初发心,中积资粮,最后现证正遍知觉,是皆唯为饶益有情。”现证,即现量证得,不是通过推理和思量而得。正遍知,为佛陀十大名号之一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从初发心开始,广泛积累福德和智慧资粮,最后现证正遍知的智慧。凡夫的知是妄知,作用极其有限,而正遍知则是无所不在的知,是修行所要成就的,这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有情。
  “故说一切法,亦唯为成就有情义利。”因而他所说的一切教法,同样是为了成就利益有情的事业。这就是我们每天念诵的“为利有情愿成佛”,而非“为成佛愿利有情”,前者是无我的,后者是有我的,是为了“我”的成佛而利益有情。成佛是彻底的无我,如果还有“我”的执著,这种利他就不可能是纯粹的,不可能是无限的。
  “如是所作有情义利略有二种,即于世间之权时现前上善,与出世间之究竟决定善是。”权时,即暂时利益。这么做对有情的利益主要有两种:一是世间的暂时利益,如人天道的身份,以及伴随这一身份得到的名利、富贵等。因为这些我们只能暂时拥有,所以称为暂时利益。一是出世间的究竟利益,这才是永久的、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利益。按三士道的内容来说,前者是人天乘的果报,后者是声闻乘、菩萨乘的果报,即解脱和无上菩提。由此可见,佛教并不忌讳利益,这一设教方式非常契合凡夫根机。凡夫做事都讲求利益,否则就不愿去做。佛陀施设教法、接引众生,也是为了令他们获得利益。不仅有眼前的利益,更有长远的利益。或许有人会说,佛教不是强调“无所得”吗?须知,利益和“无所得”并不矛盾。佛陀在《金刚经》中就多次告诫我们:应以无所得的心利益众生,否则所获极其有限。
  “依初所作所说一切,于正下士或共下士法类中摄。”初,即世间暂时利益。为获得暂时利益而应该做的事,属于本论正下士和共下士的部分。所谓正下士,即人天乘的修行内容,以修习五戒十善获得人天福报,本身是独立的修行内容,故名之为“正”。但从整个《道次第》建构来说,下士道同时也是中士道、上士道的前行和支分,故名“共下士”。就像一幢三层楼房,一层也有自身的独立功用,但同时又可作为二层、三层的基础。
  “下士特别之处,不为今世现前安乐,重在希求舍生之后善趣圆满,以其修作彼之因故。”下士道的修行重点,并不是为了希求今生的现前安乐,重点在于希求舍身之后,能感得有暇圆满之身,并以现前善行作为成就未来善趣果报的因。很多人对下士道的理解,往往是将现生快乐作为重点。如果只求现世安稳,和世人的所作所为又有什么区别?佛法认为,所有的烦恼和不得解脱之因,根本就在于对现世的贪著。所以,藏传大德在关于出离心的开示中,特别强调“舍弃今生”。这并非要我们不珍惜现有生命,而是不以今生享乐为目的。如果对现前幸福充满期盼,心就无法从贪著中摆脱出来,更谈不上解脱了。
  “如《道炬论》云:若以正方便,惟于人天乐,欲求自利者,知彼为下士。”正方便,指人天乘的修行法门。《道炬论》说:对于人天乘的法门,如果仅仅为了个人安乐而修,纯粹属于下士道的修行人。
  “究竟决定善,有唯从流转出离解脱,及修一切种智二种。”究竟决定善有两种:一是从轮回获得解脱,二是成就一切种智。论中,根据前者安立中士道,根据后者安立上士道。
  “此中依于声闻及独觉乘所说一切,于正中士或共中士法类中摄。”声闻,因闻佛说法而知生死苦,欲断其因,勤修其道。独觉,根性稍利,不藉多闻,无佛世而自能悟道,并由观十二因缘悟道,亦名缘觉。中士道的内容主要指声闻和独觉的修行,其中的一切修法,属于本论正中士和共中士的部分。所谓正中士,就是以获得声闻、独觉的修行果位为目的。所谓共中士,则是为导向上士道服务的。就像计划建三层楼房,建第二层还不是最后目标,而是为了继续向上建设。
  “中士夫者,于一切有发生厌离,专求自利,从有解脱彼之方便,于戒定慧三学转趣入故。”一切有,即三有,为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中士道行者对于轮回三界生起厌离之心,为求得自身解脱,从戒、定、慧三无漏学等解脱法门契入,依三学建立解脱三有的方便。这是声闻乘修行的基本套路,此外还有五分法身,分别为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。《清净道论》等许多南传佛教的论典,都是根据这一修行程序撰写的。
  “如《道炬论》云:背于三有乐,反罪业为体,仅求自寂利,说名中士夫。”背,背弃。反,遮止。寂利,寂灭之乐。《道炬论》说:舍弃三界的一切快乐,以对治罪业、断除烦恼为体,希求个人的解脱涅槃,这就是中士道的行者。中士道的修行,是“勤修戒定慧,熄灭贪嗔痴”,由此灭除罪业、出离轮回,这些都是和上士道共有的。所不同的,中士道是“仅求自寂利”,这是它和上士道的主要区别。
  “修行一切种智方便亦有二种,波罗密多大乘与金刚乘是,此二皆于上士所有法类中摄。”一切种智,即佛果境界。成就佛果的方便有两种,分别是菩萨乘和金刚乘,这两种都属于上士道的修行范畴。菩萨乘和金刚乘,即通常所说的显教和密教。密教认为,波罗密多乘为因乘,通过发菩提心、行菩萨行积集成佛之因,须经三大阿僧祇劫方能圆满;金刚乘为果乘,以特殊方便直接立足于果地修行,故成就迅速。但藏传佛教所说的显教主要指中观、唯识,并非汉传佛教的显教。汉地的禅宗、天台、华严,见地及修行起点都很高,从某种意义上说,也应该属于果乘。
  “上士夫者,唯彼大悲之所自在,欲尽一切有情苦故。以佛为其所得之果,以六度行及二次第为所修学。”六度是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方法,分别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。二次第为密乘修法,密乘修行分事部、行部、瑜伽部、无上瑜伽部。其中,无上瑜伽部又分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。上士道行者因大悲心的推动,发愿救度一切有情之苦,以成就无上佛果为修行目标,以六度万行和生起、圆满二次第为修学手段。此处的“唯彼大悲之所自在”,正是上士道的修行重点。大悲心是佛菩萨的两大品质之一,如《华严经·普贤菩萨行愿品》所言:“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,因于众生而起大悲,因于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觉。”《大日经》亦云:“菩提心为因,大悲心为根本,方便为究竟。”悲心是每个人具有的心行,所谓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”。那为什么我们还是凡夫呢?原因是没有将悲心扩展到无限,没有使之成为人生使命。换言之,必须对救度一切有情具有直下承担的责任感。否则,虽然也会做些善事,但并不是像佛菩萨那样,由内心深处的强烈悲心推动,不断利益众生。
  “如《道炬论》云:若以自系苦,普例于他苦,希起正断尽,斯名胜士夫。”接着,宗大师再引《道炬论》为上士道作进一步的定义:因为自己由系缚感到痛苦,联想到六道一切众生都在饱受轮回之苦,从而发心拯救众生出离。当我们这样发心时,就是上士道的修行人。
  “彼士夫修菩提之方便,显密二种,于下当说。”在上士道的修行中,修习菩提道的方便,既有显教的,也有密教的,具体修法将在以后详细论述。《道炬论》是含摄显密二教的,但宗大师在造《菩提道次第论》时只阐述了显教的修行,而将密教部分独立成篇,另作《密宗道次第论》。
  “三士之名,如《摄抉择分》及《俱舍释》等处处广说。”下、中、上三士道的名称,在《瑜伽师地论·摄抉择分》和《俱舍释》中有广泛说明。此处既是宗大师自谦,又表明三士道之说的渊源。
  “下士夫中虽有希求现世、后世之二种差别,当知此处唯取第二,复取安住善趣方便无错乱者。”安住善趣方便,即以五戒十善成就人天果报。下士道的修行中,虽有希求现世利益和后世利益两种差别,但本论只是以后世利益为目标。其次,明确人天果报之因,那就是行持五戒十善。宗大师之所以在此又作了特别强调,是因为凡夫皆以追求现世利益为重。如果不是再三叮嘱,往往会错将现世利益当做下士道修行,那就一错到底了。
  三士道的建立原理是层层推进的。下士道的修行重点,是对三恶道生起怖畏,但希求获得能够修行的暇满人身。至中士道,则彻底认清轮回的痛苦本质,不仅畏惧恶趣之苦,对人天善果也无心留恋,因为三界一切快乐都是短暂而无常的,故四谛法门以苦谛为首。唯有透彻世间种种快乐的真相,才能生起真切出离之心。否则,任修何法都会被凡夫心所利用。
  中士道的修行是依戒、定、慧展开。其中,戒主要指别解脱戒,这是菩萨戒和密乘戒的基础。而定慧两部分在中士道没有多作论述,因为这些内容和菩萨乘共有,将在上士道详细解说。其修行次第是由戒生定,由定发慧。有些人就以为,持好戒律自然可以得定,修定成功自然可以发慧,事实上并非那么简单。持戒只是修定的增上缘,还须通过特定方法才能成就禅定。所谓由戒生定,是指持戒精严的话,修定更容易成就。由定发慧也是同样,外道也有四禅八定,但未必能开智慧,尤其是无漏智慧。印度早期的外道,四禅八定的功夫也很好,如果因定即可得慧,即可断烦恼、证空性,岂不等同于佛教?所以,关键在于闻思正见,在定的基础上修观,才能引发无漏智慧。
  通过三士道修行的对比,可以清晰地发现:什么是佛法共有的修行内容,什么是某个修行阶段不共的修行内容。比如,中士道有其不共之处,上士道也有其不共之处。但从整体来看,又以下士道为中士道的基础,中士道为上士道的基础。是故下士道又名共下士道,中士道又名共中士道。唯有基础扎实,才能稳步前进,更上一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