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  接着进入正宗分,第一部分是出离心,共三个偈颂。

  无出离心无息灭,希求有海乐方法,
  由欲有乐缚众生,故先寻求出离心。
  暇满难得寿无常,修习能除此生欲,
  业果不虚轮回苦,思惟能除后世欲。
  修已于轮回盛事,不生刹那之希望,
  昼夜唯求解脱心,起时是生出离心。

  《道次第》中,出离心属于中士道的内容。中士道所做的有两方面,一是发起出离心,二是成就解脱的能力,否则也是不能出离的。出离心的相关内容,就是我们现在介绍的这部分,而成就解脱能力将在空性见的部分介绍。

·出离心的重要性

  无出离心无息灭,希求有海乐方法,由欲有乐缚众生,故先寻求出离心。
  为什么在解脱道的修行中,首先要发起出离心?
  “无出离心无息灭。”无出离心,就是没有出离心,或发不起出离心。什么叫出离心?就是“我要出离轮回,我要解除生命内在迷惑和烦恼”的愿望。很多人可能觉得,出离心是出家人的事,和在家居士没什么关系。那我们问问自己:想不想出离烦恼?如果想出离烦恼,想解除生命的迷惑,就必须有出离心。我觉得,出离迷惑和烦恼是学佛人共同的问题,而不只是出家人的问题,对在家居士同样重要。
  如果没有出离心,就“无息灭”。没办法息灭什么?下一句告诉我们——
  “希求有海乐方法。”有海,即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三界大海。其中有种种快乐,比如吃喝的快乐,家庭的快乐,感情的快乐,地位的快乐,财富的快乐,居住环境的快乐,享受好车好房的快乐。所有这些都属于轮回的快乐。我们想一想,自己是不是每天在追求这种快乐?乃至世间所有人,都以追求这些快乐作为人生目标。我们读书、工作、赚钱、成家,一切的努力,无非是为了生存,为了过好日子,为了吃得好,穿得好,住得好,为了拥有家庭和事业,出人头地。
  因为我们在乎轮回中的快乐,就会用所有时间拼命追求。如果没有出离心,就无法平息这种需求。只有深刻意识到轮回中的快乐是短暂的,其本质是痛苦的,才会真正生起出离心。此外,我们还要找到更究竟的快乐,更有价值的生命内涵,这点非常重要。否则的话,何以放弃眼前的快乐?
  那么,轮回中有没有快乐?佛教告诉我们,不是没有,只是这种快乐非常短暂,而且有负面作用,会带来无尽的麻烦。我们想想,是不是这样?唯有看透三有乐的本质,看透轮回本质是痛苦的,才能平息对这种快乐的追逐,发起出离心。
  “由欲有乐缚众生。”欲有乐,即轮回的快乐。每个人都会被不同东西绑住,有人被儿女绑住,有人被家庭绑住,有人被地位绑住,有人被事业绑住,有人被感情绑住。我们在乎家庭的快乐,会被家庭绑住;在乎事业的快乐,会被事业绑住……我们问问自己:为什么内心总有很多牵挂?总有很多担心?总有很多患得患失?谁绑住了你?谁让你这样?其实,就是执著绑住了你。
  当我们在执著过程中,由执著和需求产生的力量,会使你不断追逐所执著的对象。在追求过程中,这种执著和需求就在增加。当执著和需求增加的同时,又使你继续追求。在追求过程中,执著和需求又进一步增加……这个过程,就是轮回的原理。
  其实,轮回就是一个重复,是生命的低级重复。我们总在自己制造的需求中不断重复:赌博的人每天想着赌博,玩游戏的人每天想着玩游戏,搞艺术的人每天想着怎么创作,赚钱的人每天想着怎么赚钱,追求权力的人每天想着怎么追求权力……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感觉中跳不出来。因为这种执著,当环境变化时,就会产生痛苦和烦恼,被欲有乐所缚。
  “故先寻求出离心。”只有意识到欲有乐在本质上是痛苦的,我们才能真正发起出离心。佛教讲的解脱,就是帮助我们从需求和执著中跳出来。
  在座的都是在家居士,听到出离心的时候,有人可能觉得恐惧:是不是要出家?其实,不出家一样可以发出离心。当我们看透轮回本质后,用平常心生活,用慈悲心做事,一样可以在世俗生活,但不会带来无谓的痛苦。因为所有痛苦和执著都是在乎的表现。我们有一分的执著和在乎,当环境变化时,就会带来一分伤害;有十分的执著和在乎,当环境变化时,就会带来十分的伤害。
  如果我们有出离心,对现实的生活和需求有明确认识,那么虽然过着世俗生活,但知道一切都是因缘所生,就能以超然的心态面对身边一切顺缘和逆缘。即使做很多事,内心也不会执著。当内心对外境没有执著时,外境的变化就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。
  总之,出离心是帮助我们出离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。我们学习佛法智慧后,迷惑将越来越少;能以佛法智慧看问题,烦恼会越来越少。生活中,我们要面对家庭、事业等种种问题。每个问题能对你产生什么影响,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。如果我们用错误观念看问题,就会不断产生烦恼;如果用佛法智慧看问题,任何问题都不会带来烦恼,当下就是解脱。所以,智慧的观念非常重要。

  ·如何修习出离心

  暇满难得寿无常,修习能除此生欲,
  业果不虚轮回苦,思惟能除后世欲。

  我们要出离什么?主要有两方面:一是对现世的贪著和希求,二是对来世的贪著和希求。不论哪一种,都会把我们导向轮回。修习出离心,就要摆脱这两种贪著和希求。
  “暇满难得寿无常。”首先要思惟,暇满人身是很难得到的。因为未来生命会以什么形式出现,完全取决于自身业力。在无尽的生命延续过程中,我们曾造下许许多多三恶道的业。如果这些业力成熟,必定堕落。而我们所修习的、感得人身的善业却不多。所以佛经说,得到人身的众生非常少,没有得到人身的众生非常多。
  佛陀曾经问侍者阿难:你看是我指甲里的土多,还是大地的土多?阿难说:当然是大地的土多。佛陀告诉他:得到人身的众生,就像指甲里的土那么少;没有得到人身的众生,就像大地的土那么多。可见,得到人的身份多么不容易。
  我们现在已经得到可以学佛的身份,应该好好利用,完成生命改造。如果只是为了生存,为了过好日子,为了享受欲望,其实动物也会。从暇满难得的角度说,我们不应该沉溺于眼前的享乐,用整个生命追求欲望带来的快乐,而应该追求更高的生命意义。
  “寿无常”,是说明这个宝贵人身很容易失去。不论我们的生命,还是眼前的快乐,很可能转瞬即逝。现在经常听到身边有人说,这人得癌症了,那人得癌症了……当我们身体健康时,会觉得现实的一切很热闹,很坚实。事实上,这个生命非常脆弱。所以《道次第》提供了三种角度,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视死亡。
  首先要认识到:死是一定的。平常人不愿接受这个事实,总以为死和自己没什么关系。为什么很多人面对死亡时措手不及?就因为他一直觉得,死是别人的事,和自己没关系,至少是以后的事,根本没有做好准备。所以,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——死是一定的,没有哪个人会不死。再过五十年、一百年,我们统统要到别的地方报到。
  其次,什么时候死是不一定的。尤其在今天,除了天灾人祸,还有食品安全、各种流行病之类,制造死亡的因素太多了。我看高速路上车开得那么快,一不小心就可能开到别的世界去了。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自己能活到八九十岁,真是不一定的。
  第三,当我们要死亡时,现在努力追求、经营的这些事业、感情、家庭、人际关系等,没有一样可以带走。
  “修习能除此生欲。”当我们用死亡审视人生价值后,会发觉现在所做的这一切,都是苍白无力的。既然我们得到的快乐这么脆弱,为什么还想牢牢地抓住它?有没有哪样东西你抓得住?你能抓住感情吗?能抓住青春吗?能抓住地位吗?……既然抓不住,我们就不必贪著了,否则只会自讨苦吃,只会给自己制造烦恼。我们不应该追求那些抓不到的,而应该追求人生的究竟价值,那就是开发成佛的潜质。通过这些思惟,就可以消除对现世乐的需求和贪著。
  “业果不虚轮回苦。”其他宗教往往认为,是上帝等造物主决定了我们的命运。而接受唯物论的人,只相信现世的努力。但佛教对世界的理解是四个字——因缘因果。因缘就是各种条件,包括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。当条件具备了,就会产生结果。
  在人生因果中,核心是我们的起心动念,也就是因。佛教把它分为善、恶、无记(不善不恶)三类。这些念头还会通过三个渠道表现出来。在思想上,叫作意业;把它说出来,比如你要骂人或赞叹别人,叫作语业;表现在身体行为上,就是身业。
  我们的起心动念和行为,都会在内心播下种子,所以佛教把心叫作心田。当这些种子产生作用后,力量又会得到强化,所以心念是发展的。比如贪心,如果你不断起贪,贪的念头就会越来越大。此外,有的人爱生气,不断生气,嗔心的力量会越来越大;有的人很有爱心,经常对别人生起爱心,慈悲的力量会越来越大……每个心念都是有力量的,而且会不断增长。久而久之,它会成为我们的心态、性格,并最终成为人格。因为这样的心态乃至人格,又会感召我们的生活氛围,乃至生存环境。这个过程,很多人应该经历过。
  社会上也在使用业的概念,比如农业、工业、商业等。人们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,往往会形成相应的人格。比如商人会有商人的人格,农民会有农民的人格,军人会有军人的人格,艺术家会有艺术家的人格……这些人格的形成和成长,正是业的积累。不同行为会产生不同业力,最终成就不同的生命结果。这些业果是真实不虚的。
  我们过去对业的认识,更多是从外在因果来理解。因为我们看不到过去,也看不到来世,所以会不相信业力。事实上,业力还可以从我们这一生去理解,可以从心路发展和人格形成去理解,这叫心灵因果,也叫当下因果。从这个角度,对业就更容易接受。
  因为业会形成不同的心态和人格,所以我们对每个起心动念要特别谨慎。在无尽轮回中,我们曾造过很多恶业,这些恶业终会将我们导向三恶道。只要没有出离轮回,即便现在过得再好,享受再优越的环境,都是暂时的,都不应该贪著,因为轮回的本质是痛苦的。
  从另一个角度说,是不是我们享受优越的环境,就能过得快乐?其实不然。外境只是产生快乐的助缘,能不能带来快乐,还和我们的需求有关。只有当我们产生需要,得到时才会快乐。如果不需要,即使得到,也是没感觉的。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有体会。
  快乐还有一个硬条件,就是没有烦恼,没有心事,这样才容易快乐。反过来说,如果你心事重重,烦恼很多,不论得到什么,或是有什么样的外境,都是快乐不起来的。想一想,是不是这样?因为每个生命内在都有迷惑,有烦恼,所以只要还在轮回中,我们都不能得到究竟意义上的快乐。
  “思惟能除后世欲。”通过以上思惟,可以帮助我们舍弃对后世的贪著。那么,如果我们不追求快乐,是不是会一天到晚过着苦苦恼恼的日子?是不是人生就不需要快乐了?并不是这样。佛法是要我们舍弃轮回中不究竟的快乐,舍弃有强烈负面作用的快乐,建立究竟、解脱的快乐。
  我们现在的快乐建立在惑和业的基础上,而惑业是不断制造痛苦的机器。所谓的快乐,只是在改变外境过程中,痛苦被暂时缓解而产生的。佛法让我们追求的,是立足于解脱和智慧的快乐。因为生命既是制造痛苦的源泉,也是制造快乐的源泉。当我们找到快乐的源泉,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快乐。就像佛菩萨那样,时时安住于快乐中,因为他们已经找到制造快乐的源泉。
  而我们现在的快乐源自无明,从本质上就是痛苦的。如果追求这种快乐,就意味着,我们同时在制造痛苦。佛教让我们放弃迷惑系统的快乐,不是要拒绝快乐,而是希望我们追求究竟的快乐。

·出离心生起的标准

  修已于轮回盛事,不生刹那之希望,
  昼夜唯求解脱心,起时是生出离心。

  出离心怎样才算生起?通过以上思惟,你已能对轮回中的盛事没有期待。比如当官、发财、爱情,所有这些世间认为最好的东西,你都生不起丝毫期待,一心只想解脱,只想出离迷惑和烦恼,只想得到解脱的快乐。这就意味着,你的出离心已经生起。
  快乐有两种,一是轮回的快乐,是短暂而有副作用的,非常麻烦;一是解脱的快乐,是究竟而没有副作用的,是一劳永逸的。一旦得到解脱的快乐,就能永远享受,没有尽头。通过这样的比较,你们觉得哪种快乐好?
  所以说,出离心不仅是出家修行的重要基础,对在家居士同样重要。有句话叫“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”,大家应该很熟悉。我们如何才能生活在世间,不为五欲六尘所染,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?如何才能不陷入迷惑和烦恼?需要有超然的心态。
  出离心就是帮助我们培养超然的心态。面对同样的世俗生活,为什么有人陷得很深,有人陷得较浅,有人根本陷不进去?关键不在于环境,而是在我们的心。如果内心对感情、财富、地位等有一份强烈的执著和需求,百分之百要陷进去。
  那么,怎样才能去除这份执著和需求?就要深刻意识到,轮回本质是痛苦的。如果有一份超然的心态,带着慈悲和利他心,一样可以做很多世间的事,一样可以享受五欲六尘,但我们不会被伤害。反之,当心陷入五欲六尘时,就会成为这份执著和需求的奴隶,根本不能自已。你只是听从内心的执著和需求,做或不做,都是身不由己的。
  出离心,是帮助我们培养一份不粘著的能力。虽然在做很多事,但心不会粘上去,从而保有超然、自由的心态。世间很多人都被某种需求所控制,有人被赌博的需求控制,有人被吸毒的需求控制,而更多的人则被对感情、财富的需求控制。为什么被控?不是说财富会控制你,而是你对财富的执著,在内心形成了强大的需求,是这些需求控制了你,使你的心粘到财富上。当你的心粘上去,就会被财富,或是感情、家庭、权力等左右。
  只有不粘上去,才谈得上超脱,谈得上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。否则,我们永远都是执著、需求和烦恼的奴隶,永远在为无明打工,为内心的欲望打工,无法自主。这就是凡夫的生命现状。
  我们想成为生命的主人,必须认识内心的自主力量。禅宗要我们寻找——你的主人是谁?你不要把妄想当作主人,也不要把情绪当作主人。如果把妄想和情绪当作主人,就是“认贼为子”。这些不良情绪和错误想法,将不断给我们制造烦恼,制造痛苦,制造生死,制造轮回……这种生命是没有尽头的,轮回也是没有尽头的。
  所以,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出离心的意义。出离,就是出离轮回,出离内在的迷惑和烦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