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四、精进学处
1.精进自性
于摄善法及作有情义利之故,心生勇悍,及由彼心所起三门之动业,广如《菩萨地》中说。
2.精进差别
精进差别有三:一、披甲精进者,菩萨于精进加行之前,其心勇悍为先导,而披意乐之甲,以百千俱胝倍三无数大劫,为除一有情之苦,乃至唯住地狱而能成佛,亦勇悍而为。为以圆满菩提故,而行精进。如是住于精进犹且不舍,况于短时小苦,则何待言哉。如此念已,而著意乐之铠甲。二、摄善法精进者,为修六度故,于彼应行。三、饶益有情精进者,同前。
3.身心生起之法
① 思惟精进胜利与懈怠过患
于身心生起之法中,勤发精进之胜利者,《庄严经论》云:“善法聚中精进胜,由依此故彼随得,以精进后住胜乐,世出世所摄成就。精进当得世受用,精进能具极清净,精进超脱萨迦耶,精进成佛胜菩提。”
《摄度论》亦云:“若具无厌大精进,不得不成悉皆无。”又云:“非人于彼喜饶益,当得一切三摩地。有果度诸日夜时,以功德聚不下堕。得胜人法之诸事,增长犹如青莲花。”
不勤发之过患者,《海慧问经》云:“具懈怠者,于菩提极远而甚远。诸具懈怠者,从无布施乃至无慧。诸具懈怠者,无能利他。”
又《念住经》亦云:“唯一烦恼本,何有如懈怠,谁有一懈怠,彼是无诸法。”如说应思。
② 精进的修习
正生精进之违缘有二:一、虽见能修善法而不行。二、念我何能修彼之怯弱。
初中复二:一、念后有暇而作推缓。二、为庸常事等所映蔽。初之对治者,当思已得人身,速当坏灭,死堕恶趣,后难得此妙善之身。修此三者,前已说讫。贪著庸常事之对治者,应思正法是出生现后无边喜乐之因。无义戏论及掉举等诸散乱事者,是能失坏现世之大利及引发后世无义众苦之所依,应断灭之。
第二,怯弱复有三:一、以所得佛之功德无边故,而念我不能得。二、以方便须舍手足等无量难行故,而念我不能行。三、以处所须于生死受无边生故,而念于尔时被生死苦所损恼而怯弱也。初之对治者,念昔诸佛亦非最初即得甚高之道,亦唯如我于道渐次上进而成佛。薄伽梵亦说:“诸较我极为下劣者亦当成佛。”我若不舍精勤,何故不得,当思惟之。第二对治者,念虽应施身等,然于生难行想时,亦可不即施,若至舍时如与果菜等,则无所难也。第三对治者,念以菩萨断罪故,则苦果不生,以坚固通达生死无有自性如幻故,则于心无苦,以身心增广安乐,虽住世间,无所厌事。如是思已,而断怯弱也。
精进所依之顺缘有四:一、胜解力者,修习业果,于取舍而生欲乐也。二、坚固力者,于未观察,任何不随而转,观已起行,则至究竟。三、欢喜力者,如婴儿戏,无辍无厌,而行精进。四、止息力者,以勤精进,身心疲劳,由暂止息,疲劳得苏,仍无间而行也。
如此由灭违缘及依顺缘,身心轻利,如风吹木棉,摇曳之中而行精进也。
修学精进时,具足六度而行者,自住精进,亦安他于精进,是精进之布施。余者同前。
五、静虑学处
1.静虑自性
于随一妙善所缘,心一境性,心正安住。
2.静虑差别
差别者,从自性门,有世出世间之二。从品类门,有止与观及止观双运之三品。以作用之差别,有令现法身心安乐而住,及现证功德与饶益有情之静虑。一、于何等引生起身心轻安之静虑。二、成就神通、解脱、遍处、胜处等共诸声闻所有功德之静虑。三、以静虑成办十一种饶益之静虑。
3.身心生起之法
生起之法,思惟修静虑之胜利及不修之过患等,于下奢摩他时当广说。修学静虑具六度之施者,自住静虑,亦安他于彼是也。其余如前。
四、精进学处
在修习善法的过程中,精进非常重要,所有善法的成就都离不开精进。不仅学佛如此,世人成就任何一种事业,或是要具备某种特殊能力,都需要精进。
1. 精进自性
精进也属于心理活动,那么它有什么样的特征?
“于摄善法及作有情义利之故,心生勇悍,及由彼心所起三门之动业,广如《菩萨地》中说。”精进是有特定对象的,其所缘就是修习善法和利益众生、断除烦恼的事业,即断除不善相续,成就善的相续。我们要对这些做法生起勇猛之心。这些心理是建立在坚强意志的基础上,然后产生身口意的行为。详细内容在《菩萨地》中有说明。
2. 精进差别
“精进差别有三。”精进的种类有三种。
“一、披甲精进者,菩萨于精进加行之前,其心勇悍为先导,而披意乐之甲,以百千俱胝倍三无数大劫,为除一有情之苦,乃至唯住地狱而能成佛,亦勇悍而为。为以圆满菩提故,而行精进。”第一,是披甲精进。菩萨在修习精进时,要有非常强悍的意愿,这种“我一定要做什么”的意愿非常重要,而且具有强大的动力。所以菩萨即使为去除一个有情的痛苦,也愿意用百千倍三无数劫那么长的时间努力,哪怕要住在地狱才能帮助他成佛,菩萨都愿意去做。只要能成就无上菩提,菩萨都会勇猛精进。
“如是住于精进犹且不舍,况于短时小苦,则何待言哉。如此念已,而着意乐之铠甲。”即使为解除一个有情的痛苦,而且花这么长时间,菩萨都不会舍弃,何况时间很短,不是很大的痛苦,那对菩萨就更算不了什么。这样思惟之后,就会生起强大的意乐,就像披上铠甲那样。
“二、摄善法精进者,为修六度故,于彼应行。”第二,是摄善法精进,在修习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禅定、般若的过程中,勇猛精进。
“三、饶益有情精进者,同前。”第三,是饶益有情精进。凡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,都勇猛地承担。
3. 身心生起之法
① 思惟精进胜利与懈怠过患
怎样才能生起精进的心理?首先还是要思考精进有什么利益,不精进有什么过患。在观念上产生明确认识,这是修习精进的前提。
“于身心生起之法中,勤发精进之胜利者。”要生起精进心,首先要认识到精进有哪些殊胜利益。
“《庄严经论》云:善法聚中精进胜,由依此故彼随得,以精进后住胜乐,世出世所摄成就。”这个偈颂是讲述精进的功德利益。《庄严经论》说,在善法修行中,精进非常重要。任何一种善行的成就,任何一种烦恼的解除,任何一种高尚品质的形成,都要通过精进来完成,否则是很难的。因为有了精进,才能成就一切善法,获得殊胜的快乐,包括禅定的快乐,体验空性的快乐,解除烦恼的快乐。不论世间还是出世间的成就,都离不开精进。
“精进当得世受用,精进能具极清净,精进超脱萨迦耶,精进成佛胜菩提。”世人精进勤劳,才能得到丰厚的报酬。在佛法修行中,要解脱烦恼,破除我执,成就清净智慧,超越身见和我见,不通过戒定慧的精进修行是做不到的。只有精进不懈,才能最终成就佛果,成就无上菩提。
“《摄度论》亦云:若具无厌大精进,不得不成悉皆无。”《摄度论》也说,如果具备无厌倦的大精进,就没什么是不能得到,不能成就的。当然也不是随便精进就可以,还要符合因果法则,你的精进才有结果。否则,甚至越精进越糟糕。不少人喜欢打坐,还不懂得怎么用心就拼命用功,结果最容易出问题,吊儿郎当的反而不容易出偏。但那样,就永远在吊儿郎当,也是没用的。所以关键是有正确方法,有善巧方便,再加上精进,那什么都能做到,就像宇宙飞船可以登上月球。但没有善巧方便,爬到屋顶都很难。
“又云:非人于彼喜饶益,当得一切三摩地。有果度诸日夜时,以功德聚不下堕。得胜人法之诸事,增长犹如青莲花。”论中继续称赞精进的功德。非人,即鬼神之类。他们看到精进修行的人很欢喜,乐意帮助你。通过精进修行,能成就一切三摩地(禅定)。一个精进修行的人,白天黑夜都不会空过,都能获得殊胜的功德。而不精进的人懈怠放逸,每天都在浪费生命。过人之法的种种殊胜成就,都是通过精进完成的。随着精进修行,你的功德一天天飞快增长,就像青莲花那样。
“不勤发之过患者。”前面引经据典说明精进的功德,接着说明不精进有什么过患。
“《海慧问经》云:具懈怠者,于菩提极远而甚远。诸具懈怠者,从无布施乃至无慧。诸具懈怠者,无能利他。”《海慧问经》说,那些懈怠的人,菩提道对他来说非常遥远。因为他不努力前进,不去修布施、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。佛法所说的功德善根和良好生命品质,他们都无法具备。有道是,“没有天生的弥勒,也没有自然的释迦”,这些功德都要通过精进修行才能成就。对于懈怠的人来说,他既没有能力自利,更不要说利他了。
“又《念住经》亦云:‘唯一烦恼本,何有如懈怠,谁有一懈怠,彼是无诸法。’如说应思。”又引《念住经》说,在种种烦恼中,懈怠是很可怕的。我们知道,烦恼的根本是无明和我执。要解除无明和我执,一定要有正知正念,要精进不懈,否则根本无法突破烦恼,无法从混乱的情绪和妄想中走出来。对于懈怠的人来说,一切善法成就都和你无关。我们应该这样思惟不精进的过患。
懈怠是和精进相对的。有精进就没有懈怠,有懈怠就没有精进。所以,懈怠的过患就是不精进的过患。
② 精进的修习
思惟精进的胜利和不精进的过患后,我们要进一步分析,在修习精进过程中有哪些违缘,又该如何克服。在修行中,很多法之所以修不起来,就是因为有各种障缘阻碍,有很多凡夫心难以突破。比如布施,必须战胜悭贪的心,否则你的布施就很有限,甚至做不起来。精进也是同样,在修习善法时,我们要有强烈的意愿和勇猛的行为,一定要克服违缘。
“正生精进之违缘有二:一、虽见能修善法而不行。二、念我何能修彼之怯弱。”精进的违缘有两种。第一,知道这个法很好,也有能力去修,但就是不修,不当一回事;第二,是怯弱和自卑的心理,觉得自己不行,这些都是菩萨做的事,哪里是我这种人能做的。这两种心态都会阻碍精进。
“初中复二:一、念后有暇而作推缓。”在第一种能修而不修的情况中,又分为两种。一是觉得要等以后有空再修,自己现在还年轻,还有很多事业要做,不妨等年纪大了再修。这种一推再推,是很多人修行中的普遍心理。
“二、为庸常事等所映蔽。”二是每天忙于生活琐事,如柴米油盐,迎来送往,忙到晚上准备修行时,就想打瞌睡,没精力了。每天都在生命的不良惯性中,无法走出来。看起来是没空修,其实是对法不够重视。
怎么对治这两种心理呢?
“初之对治者,当思已得人身,速当坏灭,死堕恶趣,后难得此妙善之身。修此三者,前已说讫。”首先是对治“以后有空再修”的心理。这就必须思惟,人身非常难得,而且死亡不定,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。一旦死了,很可能会堕落恶趣,难以得到现在的暇满人身,所以有时间就要赶快修。否则,以后想修也没机会了。这三点,在念死的修行中已经说过。
“贪著庸常事之对治者,应思正法是出生现后无边喜乐之因。无义戏论及掉举等诸散乱事者,是能失坏现世之大利及引发后世无义众苦之所依,应断灭之。”其次是对治贪著庸常事的串习,每天在琐事中耗费生命,却把修行放到一边。如何改变这种习惯?应该认识到,唯有修行佛法,才对生命具有永久的意义,是获得无边快乐的因。而我们现在每天都在掉举、散乱、颠倒妄想中生活,包括为生存付出的努力,都只有暂时的意义。仅仅忙于这些,将使我们失去现世的更大利益,同时引发未来的轮回,甚至三恶道苦。每个人都希望人生更有意义,那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有永久的意义?我们需要从更高的角度来考量,从而调整行为,改变陷于日常琐事的习惯。
“第二,怯弱复有三:一、以所得佛之功德无边故,而念我不能得。”第二种是对治怯弱,对佛道的遥远、菩萨道的难行,生起自卑心,想要退却。这又表现在三个方面。一是想到佛菩萨成就的功德无量无边,我这样的愚下凡夫能行吗?这么一想,就对自己没信心了。
“二、以方便须舍手足等无量难行故,而念我不能行。”二是看到佛陀在因地上,一会儿把胳膊砍下,一会儿把眼睛挖给众生,吓坏了,觉得没法想象,还是让菩萨去做吧,自己肯定是不行的。
“三、以处所须于生死受无边生故,而念于尔时被生死苦所损恼而怯弱也。”三是想到三界太苦,轮回太苦,所以就想赶快解脱,赶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而行菩萨道要悲愿无尽,不断以各种身份在轮回中解救众生,不是太痛苦了吗?更何况,还有那么多众生是你讨厌的,不喜欢的。有了这些想法后,就会对菩萨道修行生起极大的怯弱心。如何对治这些心理?
“初之对治者,念昔诸佛亦非最初即得甚高之道,亦唯如我于道渐次上进而成佛。”第一,怎么对治认为自己不行的想法?就要想到,佛陀不是天生就成佛了,他在因地也曾和我们一样。佛陀的成就是以凡夫为起点,一步步修上去的,不是立刻成就的,更不是生来如此。
“薄伽梵亦说:‘诸较我极为下劣者亦当成佛。’我若不舍精勤,何故不得,当思惟之。”薄伽梵,佛陀的十大名号之一。佛陀曾经说过,一切众生都能成佛,那些比我生命素质更低的蚊蝇等众生也能成佛。既然佛陀是这么说的,我们只要不放弃努力,为什么修不成呢?一样是能修成的。我们要通过这样的思惟,摆脱怯弱心。
“第二对治者,念虽应施身等,然于生难行想时,亦可不即施,若至舍时如与果菜等,则无所难也。”第二,怎么对治害怕把手脚布施给众生的心理?我们要想到,虽然菩萨不仅要布施外财,还要布施内财,包括身体和生命,但并不要求初发心者马上就这么修。如果我们觉得这个布施很难,可以通过观想把自己的身体布施给众生,逐渐打开心量,培养愿力,不必真的那么做。当我们证悟空性乃至生死自在,彻底没有我也没有我所的执著之后,舍身就像在菜园里送棵菜给别人那样。到了那个修行境界,布施身体一点都不会痛苦,所以不用担心。我们现在觉得很难,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心理素养。一旦修行有成,做起来是很容易的。
“第三对治者,念以菩萨断罪故,则苦果不生,以坚固通达生死无有自性如幻故,则于心无苦。以身心增广安乐,虽住世间,无所厌事。”第三,如何对治对轮回的畏惧?菩萨要在轮回中不断度化众生,而轮回很苦,很可怕,怎么办?我们要想到,菩萨虽然在轮回中和众生在一起,但他不是在承受果报身。众生是因为业力推动,在轮回中承受苦果。但菩萨悲愿自在,既没有不善果报,也不像众生那样感到痛苦。另一方面,众生的很多痛苦来自对世界的执著,但菩萨已断除我法二执,以智慧了知一切如幻如化。所以对菩萨来说,轮回是没有痛苦的,尤其是那些大菩萨。小菩萨还未必行,不能一概而论。
“如是思已,而断怯弱也。”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思惟,想到菩萨本着悲愿在轮回中度化众生,从不疲厌,同时了知一切如幻如化。虽然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,但感觉是完全不同的。由此,可以转变行菩萨道过程中的心理障碍,发起精进。
“精进所依之顺缘有四:一、胜解力者,修习业果,于取舍而生欲乐也。”接着说明使我们生起精进的四种增上缘。第一是胜解力,通过修习业果,对善行和不善行将带来不同的生命结果,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。深信六度等利他善行,能使我们成就佛菩萨品质,通过改变观念发起精进。凡是我们付出努力的事,一定是觉得它有意义。为什么很多人学佛不精进?其实和我们对佛法不能深信、模棱两可有关。因为信得不坚定,所以总在疑惑来世有没有呢?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呢?持戒有那么多功德吗?干了坏事有那么严重的报应吗?这样的话,怎么会付出努力呢?所以胜解力很重要。
“二、坚固力者,于未观察,任何不随而转,观已起行,则至究竟。”第二是坚固力。在这个世间,可能百分之九十的人对人生都缺乏思考,整个价值观都是随大流,从来不去审视这个行为的意义是什么。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盲从,不会去过不经思考的生活,没有意义的生活。一旦以智慧审视,认识到它的价值后,就会雷打不动地做。这种通过智慧产生的抉择和强烈意愿,是精进的重要增上缘。
“三、欢喜力者,如婴儿戏,无辍无厌,而行精进。”第三是欢喜力。修行不是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的,应该是很有乐趣的事。在修行过程中,你每天都能感受到,自己认清了很多人生问题。与此同时,烦恼不断被解除,对佛法的领悟越来越轻松,心相续中的自主力越来越强,乃至逐步接触到空性,并安住其中。这个过程是很欢喜的,绝不是枯燥而痛苦的。如果你学得痛苦,很可能是方法有问题。我觉得,学佛关键在于方法,方法对了就很轻松。这种法喜、轻安、体验真理的快乐,以及对人生日渐清楚的认知,使我们对修行越来越有信心。因为你看得很清楚,不这样做,人生实在没有意义。这种力量将促使我们没有疲厌地精进。
“四、止息力者,以勤精进,身心疲劳,由暂止息,疲劳得苏,仍无间而行也。”第四是止息力。在修行路上,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,因为要改变过去的不良习惯,要战胜凡夫心,必须费点劲,所以在精进过程中可能会疲劳。这时候不要勉强,不要硬撑。很多人的修行不讲质量,一味打疲劳战,盲目地夜不倒单,最后把身心都搞坏了。这么做是绝对错误的,修行的关键在于质量。如果你用心正确,修学得法,一个钟头就可能超过人家几天几夜。相反,如果你昏昏沉沉或用心不正,哪怕一天到晚在修,也没什么结果。因为你在不良状态中,时间再长也是没用的。所以修行感到疲劳了,要赶快休息,然后以最好的精神来修。
“如此由灭违缘及依顺缘,身心轻利,如风吹木棉,摇曳之中而行精进也。”如果灭除修行中的违缘,同时不断创造精进的增上缘,你的身心就会感到轻安,精进也将在自在中进行。“如风吹木棉”就是自在的表现,可见,精进并不是一定要咬牙切齿的。
“修学精进时,具足六度而行者,自住精进,亦安他于精进,是精进之布施。余者同前。”精进也要建立在其他五度的基础上,配合起来修。怎样才算具足六度而行精进呢?以布施为例,不仅自己要安住于精进,也要令他人安住于精进,这就是精进的布施。其他五度也是同样。精进的前提是修行善法,从而帮助自己和众生走出不善相续,成就善的相续。
五、静虑学处
在《道次第》六度的部分,禅定和般若讲得比较简单,因为后面有大量篇幅讲止观。但这门课已经上了三学期一百多小时,准备到上士道的六度四摄就结束。如果讲止观,可能还要一年,等以后有因缘再讲。
1. 静虑自性
“于随一妙善所缘,心一境性,心正安住。”静虑,就是禅定,也叫止。玄奘三藏翻译为静虑,指心安住于某个所缘,达到心一境性。常人的心是一大堆混乱情绪,再加上一大堆错误想法。就像动物园,每个念头就代表一种动物。当我们面对不同外境时,念头就在随之摇摆,一会儿跳到这,一会儿跳到那;一会儿冒出这个念头,一会儿冒出那个念头。这些大小不一的念头和情绪,又会或短或长地主宰我们,使我们不能自主。修定所做的,就是培养自主力,让心安住一处,而不是在混乱情绪中跑来跑去。
我们内心有很多念头、想法、情绪,当它们没有现行时,都作为种子潜藏着。如果我们能长时间安住于善所缘,其他念头就不起现行了。所以,静虑可以摆脱念头和情绪的干扰,使心持续、稳定地安住于善所缘,这样才不会有负面效应。其实我们平时也会安住,有人工作中很安住,可以进入工作三昧;有人谈恋爱很专注,可以进入恋爱三昧;有人做艺术很投入,可以进入艺术三昧。但这些都不是善所缘,往往会引发贪嗔痴。所以,虽然很多所缘都可以用来修定,但修行必须选择善所缘。当心安住于这样的所缘时,才会越来越稳定,没有副作用。反之,不善所缘会引发各种情绪。
修定(止)是开发智慧的基础。止有两种,一是有所止,是有所缘对象的禅定;一是无所止,是没有所缘对象的禅定。通常的禅修都有所缘对象,比如我们念佛、观呼吸或修不净观,都有一个对象,把心安住于此。有了定力后,再从定中出来,通过修观开发智慧。所以观才是修行的关键,而定是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共法,外道也有四禅八定。过去讲由戒生定,由定发慧。其实,定是不会自动生发智慧的。真正开发智慧还要从定中出来,修毗婆舍那(观),这才是关键时刻。定只是引发智慧的基础,不是说定直接就能产生慧。佛教还有另一种无所止的定,即没有所缘对象,直接安住在心的本质,认识心的本来面目。像禅宗和藏传佛教的大圆满、大手印,基本属于这样一种修行。如果你具备相应根机,又有明眼人指导,这个修行是最快、最直接的。但如果根机太差、心太粗,是修不起来的。
总之,禅定就是心的安住,一种是有能所的,是有所止的禅定;一种是没有能所的,是无所止的禅定。
2. 静虑差别
“差别者,从自性门,有世出世间之二。”禅定的差别有两种,一是世间的禅定,如四禅八定;一是出世间的禅定,直接以空性为所缘。
“从品类门,有止与观及止观双运之三品。”从品类上说,止观有三种,一种是专门修止,一种是专门修观,还有一种是止观双运。前面讲到有所止和无所止,其实佛教所说的观也有不同类型。《道次第》所说的观属于观察修,运用思惟调整内心。其次还有观想修,藏传佛教用得很多,是运用想象来观修。那些搞艺术或善于形象思惟的人比较容易修,当然也容易著相。因为观想任何境界,最后还要把它空掉,而不是住在相上。第三是观照修,用直觉的力量,是侧重现量的修行。观大概有这样三类。不像过去以为的,观就是直接“照见五蕴皆空”,那是很高的境界。但观察修和观想修,一般人都能做起来。通过这些修行,可以使我们从凡夫心一步步走出来,接近空性时,再用观照把妄心彻底照破。
“以作用之差别,有令现法身心安乐而住,及现证功德与饶益有情之静虑。”静虑的作用也分为三种:从自身受用来说,修禅定能使身心轻安,引发种种功德,包括神通。此外,还包含饶益有情的心行。
“一、于何等引生起身心轻安之静虑。”第一,静虑能引发身心的轻安。
“二、成就神通、解脱、遍处、胜处等共诸声闻所有功德之静虑。”第二,菩萨要成就声闻所具备的神通、智慧等种种功德。声闻的禅观有八解脱、十遍处、八胜处等,这些解脱道的修行,菩萨同样要成就。
“三、以静虑成办十一种饶益之静虑。”第三,通过静虑成办饶益有情的事业。真正利益众生,禅定是不可缺少的。如果你自己都心气浮躁的,怎么利益众生?
3. 身心生起之法
“生起之法,思惟修静虑之胜利及不修之过患等,于下奢摩他时当广说。”如何才能修习止观?首先要思惟,修禅定有什么殊胜利益,不修禅定有什么过患。关于这个问题,在下面“止观章”的部分会详细介绍。“奢摩他”是梵语,汉译为“止”,“毗婆舍那”则是“观”。
“修学静虑具六度之施者,自住静虑,亦安他于彼是也。其余如前。”要圆满成就静虑,同样离不开其他五度作为辅助。怎样使所修静虑具足六度?其中的布施,就是自己安住于禅定,并帮助他人安住于禅定。其他五度也是同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