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第五节 抉择解脱道之自性(道谛)
如上所言,以修三有之过患,于生死中,生起猛利欲求出离。
一、依何身灭除生死
以彼生死,当须灭除。如《亲友书》云:“除八无暇过,闲暇既已得,尔可务当生。”谓须于此暇满时而灭除之。若居无暇,则无灭除之时,已如前说。
大瑜伽者云:“现在是从畜生中分出之时也。”博多瓦亦云:“昔经尔许之流转(自昔漂流,如许之久),未能自返,今亦不能自返,故急须还灭之。得还灭之良机,亦正在此得暇满之时也。”
又若在家者,不但修法之障难甚多,且易生过咎。出家者则与彼相反,故灭除生死之身,以出家最为殊胜。若善巧者,当于出家而钦慕焉。
《具力所问经》(《勇猛长者请问经》)云:“居家菩萨当愿出家(我于何时能得出家)。”此中要意(义),谓愿近圆也。
《庄严经论》亦云:“应知出家分(身)无量功德具,胜比勤持戒在家之菩萨。”如是非但为修解脱生死赞叹出家,即由显密门中修一切种智,亦说出家身为殊胜也。出家戒者,是三种戒中之别解脱律仪,于教法根本之别解脱戒,当敬重之。
在整个修学佛法中,下士道成就的是人天果报,中士道成就的是解脱涅槃,上士道成就的是无上菩提。其中,中士道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,引导我们出离轮回,了脱生死。但《道次第》修行的最终目的,是把我们导向无上菩提,而不是个人解脱。所以,中士道对怎样出离轮回讲得比较简单,重点是揭示轮回和生死的本质,即烦恼、业、结生相续。告诉我们,凡夫的生命实质和轮回根源,就是惑和业。
当然,上士道的修行必须基于对惑和业的了解。如果我们没有解除惑业,怎么度化众生?必然是泥菩萨过河,自身难保。事实上,轮回就是惑业的相续,这种生命是不能自主的。在中士道部分,重点就是围绕惑和业展开的。出离生死,就是出离惑业;解脱轮回,就是解除惑业;证悟涅槃,就是对惑业的息灭。如果没有息灭惑业,只能不断轮回。所以,惑业是生死的罪魁祸首,也是给我们制造痛苦的罪魁祸首。
第五节 抉择解脱道之自性(道谛)
接下来是解除惑业的修行,帮助我们认识,解脱道的修行是什么,以及如何趣向解脱。
“如上所言,以修三有之过患,于生死中,生起猛利欲求出离。”以上所说的苦和集,是为了帮助我们认识三有过患,其目的是对轮回生起猛利的出离心,这是中士道的要领,也是修习解脱的基础。
《道次第》的核心是三主要道,中士道的重点是出离心,上士道的重点是菩提心,止观的重点是空性见。整个解脱道的修行,都可以说是出离心的完成。圆满出离心,也就解脱了,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出离心。当然,世俗出离心的发起,只是代表生命的一种强烈意愿,就是我要出离,我要解脱。这种意愿非常重要。如果我们的出离心很真切,对世间的贪著自然就会减少,甚至断除。就像你在一个地方已经呆不住,一点兴趣都没有,肯定不会贪著。之所以会贪著,就因为我们对轮回还有兴趣。所以深刻意识到轮回是苦,三恶道是苦,是生起出离心的根本。在发起出离心的过程中,需要通过种种观察。观察轮回的过患,观察烦恼、生死、六道的过患。所以,中士道是以观察苦和认识苦,作为生起出离心的重要基础。如果你真正看透轮回本质,对轮回没有丝毫期望,修行将成就一大半。为什么佛陀在世时,弟子们那么容易证得阿罗汉果?就因为他们有一份强烈的出离心。
前面所说的烦恼杂染、业杂染、生杂染,主要是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轮回的过患。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观察修来强化,不是随便想一想,而要反复观察,直到在自己的认识中,对轮回的痛苦和过患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,即教下所说的胜解行地。这样的话,凡夫心的力量才会减弱。因为所有凡夫心都是建立于对轮回的贪著,一旦观念转变,粗重的烦恼很快会随之瓦解。当然,如果没有戒定慧的修行,是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的,但烦恼的力量会随之变弱。你很难想象,转变观念对修行究竟有多重要。
过去的修行不太重视这一块,以为必须通过禅修。禅修固然重要,但转变观念也很重要。因为很多烦恼都是建立在错误观念的基础上。不管南传还是藏传,都很重视观察修,即通过思惟来修行。汉传佛教中,尤以唯识宗为最。观念的转变,就是获得闻思正见,之后再作相应的奢摩他、毗婆舍那,就可契入空性。如果观念没有转变,想要证悟空性,简直就不可能。所以要通过观察修,认识到三有的过患,轮回的过患。每天要花一定时间思考三恶道苦,思考人生是苦。如果这一天不思考,就会进入凡夫心强大的相续中。如果这一天思考了,贪著自然少了。哪怕没在那里打坐,你的心都是清净的。反过来说,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惟,即使一天到晚在那里念佛,也可能是有口无心的。因为你根本没能力去战胜强大的执著和凡夫心。
中士道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死轮回,这就必须于生死生起“猛利欲求出离”。其中,“猛利”二字非常重要,不是轻飘飘的,而是通过不断思惟,生起强烈的出离心。看看我们的修行,有没有这个发心基础。要知道,当你生起强烈出离心的时候,就是解脱的心。因为在这个当下,建立于五欲六尘的贪著就烟消云散了。所以,中士道修行是以出离心为根本。中士道的圆满,就是出离心的圆满。
修习解脱道,不管是持戒,还是了知轮回苦,还是获得正见,都是为出离心服务的,都是帮助我们圆满出离心。所以解脱不是外在的东西,就是心解脱,慧解脱。就这点来说,你有没有想要解脱的心,是关键所在。解脱道的修行内涵是戒、定、慧三无漏学,还有五分法身,即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。《清净道论》就是以戒定慧为纲领,通过对戒定慧的认识和修行,抵达解脱。杨郁文编写的《阿含要略》,也是围绕增上戒学、增上心学、增上慧学展开,前面还有增上信、增上善为基础。总之,主要内容都是戒定慧,由此成就解脱——用戒定慧解除生命中的惑业。
《道次第》中,重点谈的是戒。因为别解脱戒是解脱道修行特有的,同时也是菩萨道的基础。关于定和慧的部分,则是声闻乘和菩萨乘共有的,所以在上士道详细说明。《道次第》关于解脱道的修行中,强调了两个问题,一是你想出离生死轮回,什么身份最好用?二是你用什么样的方法?
一、依何身灭除生死
“以彼生死,当须灭除。”生死轮回是修行必须解决的问题。不管声闻乘还是菩萨乘,都要灭除生死,解脱轮回,不是说大乘行者就可以不解除惑业。因为生死轮回的根本是惑业,只有灭除惑业,菩萨才有能力度化众生。这是中士道修行的目标。
“如《亲友书》云:除八无暇过,闲暇既已得,尔可务当生。”正如《亲友书》所说,因为过去生的修行,使我们免除八种无暇(八难)的身份。既然现在已经得到暇满人身,有条件又有能力听闻佛法,就应该为生命的未来打算,而不是光考虑现在的生存。反过来说,无暇就是有能力但没条件闻法,或是有条件但没能力闻法,或是既没条件又没能力闻法。
“谓须于此暇满时而灭除之。若居无暇,则无灭除之时,已如前说。”也就是说,我们必须在得到暇满人身时灭除生死,成办解脱大事。因为这是我们灭除生死的最好机会,其可贵之处在于,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修行。除此之外,别的身份都没能力或没条件修行。如果这时候不用它来成办生死,那用它来做什么?所谓“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”。一旦失去这个可以学佛的身份,想要修行,想要解除轮回,可就没戏了。很可能,连想的机会和能力都没有,不要说成办了。
“大瑜伽者云:现在是从畜生中分出之时也。”这句话非常经典。大瑜伽者说,现在这个暇满的身份,正是区别你和畜生不同的时候。如果一个人仅仅追求生存,要过得快乐一点,这种生活和动物有什么两样?甚至某些动物都比我们高明。因为动物活得简单,更容易快乐。而人太复杂了,尤其今天的人,生存压力很重,思想又混乱,烦恼特别多。那些山林里的鸟,花三五天就可以盖好房子。想要吃的,反正满山都是野果和虫子,吃饱了就在那里唱歌,也不用上班。比起很多每天关在办公室、一年没多少假期的人,要自由得多。所以从生存意义上说,虽然现在物质发达,但人们活得并不轻松。
得到暇满人身,最有机会彰显人和动物的不同所在。我们可以发挥理性的作用,去追求真理,追求智慧,追求解脱。而动物因为愚痴,没能力修行,也没能力追求智慧和解脱。生而为人,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修行,而不仅是满足动物般的欲望。现在你还可以做那些和动物不一样的事,如果失去这个身份,想和动物不一样也做不到。所以我们要认识暇满人身蕴含的巨大价值,用这个身份了生脱死,开发生命的无尽宝藏,也就是成佛作祖。如果现在不利用好,这个身份就会一文不值,甚至成为积聚负面心行的累赘,那就太不值了。
“博多瓦亦云:昔经尔许之流转,未能自返,今亦不能自返,故急须还灭之。得还灭之良机,亦正在此得暇满之时也。”又引另一位噶当派大德博多瓦所说:我们曾经历无尽生死,一直在轮回中沉浮,不能自已。就像我们现在,对自己的念头,对生命中贪嗔、爱恨等种种相续,根本就不能自已。无始以来,我们只是随着心念的相续,随着种种欲望去追逐,不断造业。每一种欲望、执著、烦恼,都是强大的自相续,这些业力一会儿把我们推到天上,一会儿又推向地狱,使我们在轮回中沉浮,伤痕累累,辛苦万分。
如果今生不通过修行获得自主力,这种相续将不断继续,像瀑流那样无穷无尽,不会停止,也不会解除。你过去不能自主,现在也不能自主,未来还是不能自主。只能每天随着自己的欲望,疯疯癫癫地忙来忙去,永远都是这样。想起来真是蛮可怜,也蛮可怕的。因为我们积累的相续力量太强大了,而且不会自动解除。我们的每个起心动念,每种烦恼、情绪、心灵陷阱的形成,都会在生命中形成巨大的力量。因缘没有成熟时,它还不会显现。一旦因缘成熟,它马上就主宰着你,把你扔到哪里,你就摔到哪里,一点反抗力都没有。因为惑业和轮回不会自动解除,所以,当我们获得解除它的机会时,要赶快要抓紧。一旦错过,不知什么时候才有这个机会。
人身太难得了。当今生走到终点,如果临终时把握不好,另一种业力出现,很可能把我们导向三恶道。在这个自相续中,我们根本没有能力自主。所以现在得到暇满人身,正是脱离轮回的最好时机,要赶快解除惑业,解除生死。前面告诉我们,要认识暇满人身蕴含的重大意义,天天都要思考,知道真正的宝贝就是这个身份。相比之下,外在的所有都一文不值。利用好这个身份,才是无价之宝。如果光是用这个身份填饱肚子,就是人生最大的浪费,世间没什么比这更大的浪费了。
对学佛来说,有人因为活得太累,学佛只是为了缓解一下,但感觉轮回还是好玩的,只要不玩得太痛苦就行。如果是这种想法,以在家身份学佛也没什么。但如果真想解除轮回,宗大师认为,出家身份是最好的。当然不仅宗大师这么认为,在古印度,各宗教都有出家制度,认为这是追求解脱的最好身份。为什么出家有利于修行?下面就解释。
“又若在家者,不但修法之障难甚多,且易生过咎。”如果在家,想修行很不容易。其实现在出家人修行都不容易,不要说在家人了。我们经常说现在是末法时代,为什么?按道理来说,现代人日子过得那么好,物质享受前所未有,但是不是比以前的人活得幸福快乐?不一定。另一方面,现代社会诱惑众多。为什么说现代人修行难?因为修行要靠环境,凡夫最大的特点是心随境转。当我们面对环境的巨大诱惑,内心又有强大的惑业,你怎么能自主,怎么能控制得住自己?其实多数人根本没能力控制。不要说在家人,出家人也很难。而且在家人还有生存负担,每天要上班,哪有时间修行?到晚上就没多少精力了。此外,还有家庭的问题,感情的问题,工作的问题,每天要忙于应付这些,容易产生烦恼。又因为职业的需要,很容易造作罪业。再加上各种娱乐的诱惑,心根本就静不下来,所有这些都属于修行的障碍。
所以从生命追求来说,现代人比过去低了很多。古人崇尚的是哲学,是宗教,而现代人崇尚的是金钱,崇拜的是歌星、影星、球星。唱一首歌,就有几十万甚至更多的人跟着疯狂;一场足球赛,小球一转,整个地球也跟着晃起来。从这个价值取向,就可以看出今人和古人根机的深浅,生命素质的高低。所谓末法时代,就是现代人对物欲的执著特别强,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却很弱,心不容易和法相应。虽然很多人说信佛,但真正修学的其实不多。多数就那么信一信,增加一点人生内容而已。
“出家者则与彼相反,故灭除生死之身,以出家最为殊胜。若善巧者,当于出家而钦慕焉。”出家就不一样了。真正的出家很单纯,没有感情、地位、家庭的干扰,也不用为生存问题操劳,可以专心地修行、弘法,过一种追求真理和解脱的生活。所以说,想要究竟解除生死,出家是最好的身份,有智慧的人应该选择这种生活。解脱要从环境开始,出家首先是对环境的出离,从五欲六尘的复杂环境中走出来。而出家的根本意义,是通过对环境的出离,解除生命内在的惑业。如果不这样做,只是换一个环境,其实没用,那叫“身出家,心未出家”。反过来说,在家居士如果内心对轮回充满厌离,不贪著五欲六尘,虽然身没有出家,心一样可以出家。当然,这是比较难的。
“《具力所问经》云:居家菩萨当愿出家。”下面继续说明出家身份对修行,尤其是对解脱道修行的意义。《具力所问经》说,在家菩萨应该发心出家,以出家作为人生目标。尽管你现在不能出家,但要有出家的心。如果生起这样的心,对世间的贪著也会减少。
“此中要意,谓愿近圆也。”出家身份的核心内涵,就是受具足戒,获得比丘身份,也就是“近圆”。在七众别解脱戒中,在家戒为五戒、八戒,出家戒为沙弥戒、沙弥尼戒、正学女戒、比丘戒、比丘尼戒。别解脱戒是通向解脱的基础。《戒经》说,“戒是正顺解脱之本。”告诉我们,持戒是顺应解脱的。当然,真正解脱的能力不是戒,而是慧,是无漏的空性正见。一旦证悟空性,就能像拿起手术刀那样,一刀将惑业割掉。但证悟空性不能没有定,而得定不能没有戒。所以说,戒是顺应解脱,不是戒的本身就能解脱。很多人搞不清,以为持戒就能解脱。结果持得很著相,每天在是非得失中纠缠,痛苦不堪。因为当今教界缺乏持戒环境,如果你每天拿某个标准去照别人,这个看不惯,那个看不惯,自己又一无是处,还怎么过日子?戒本来叫别别解脱,最后变成别想解脱了。
在家居士(优婆塞、优婆夷)也是如此,他们和社会上没学佛的人有什么不同?就在于皈依体和戒体。皈依体蕴含着对三宝的信心,是成佛的种子,而戒体则代表行为的标准,健康生活的标准,这是未学佛者没有的。出家身份之所以可贵,之所以能成为修行的良好器具,也在于我们是有戒之身,有沙弥戒和具足戒。如果没有戒,仅仅穿件衣服的话,不过是光头俗汉。虽然我们现在穿的和在家人不一样,但这也不是正式的僧装。正式僧装是袈裟,是三衣。
总之,出家身份的内涵就在于戒,进一步还有定和慧。生命的差别在哪里?就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品质。佛菩萨之所以为佛菩萨,就因为他们具备无尽的慈悲和智慧。反过来说,凡夫之所以为凡夫,也是因为我们具有凡夫的品质。如果把生命内涵换了,贪嗔痴在生命中没有力量,甚至被完全消除,只有无尽的慈悲和智慧,那我们就是佛菩萨了。所以佛菩萨不是一种代号,也不是地位和身份,而是内在品质。你是什么,并不在于你的地位和身份,而是因为你拥有什么样的品质。拥有戒定慧,才是真正的出家众,是合格的法器,是人天师表。这种品质决定了生命的可贵,而不是外在形象。这点大家要注意,是骗不了自己的。
“《庄严经论》亦云:应知出家分无量功德具,胜比勤持戒在家之菩萨。”《大乘庄严经论》也说,我们应该知道,出家身份具有无量的功德。当然这里说的出家身份,不只是把头发剃了,更是包括它的内涵,即如法地持戒、修行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这个干净、如法的出家身份蕴含无量功德,是为修行服务的良好法器,胜过那些精进持戒的在家菩萨。
“如是非但为修解脱生死赞叹出家,即由显密门中修一切种智,亦说出家身为殊胜也。”佛经中,不仅从解脱生死的角度,赞叹出家身份的可贵。在显教和密教一切法门中,要成就一切种智,成就无上菩提,也以出家身为殊胜。佛陀就是以出家身份修行成佛的,不是以在家身份。
“出家戒者,是三种戒中之别解脱律仪,于教法根本之别解脱戒,当敬重之。”出家戒属于别解脱戒,能将我们导向解脱。虽然究竟解脱是靠见,但戒是通过远离来导向解脱。凡夫的特点是眼不见心不烦,远离不善环境,心就容易平静。这里所说的三种戒,指声闻别解脱戒、菩萨戒、密乘戒。其中,菩萨戒和密乘戒都通在家和出家。虽然别解脱戒也通出家和在家,但这里特指出家别解脱戒。
在这三种戒中,乃至在整个佛法修学中,别解脱戒是什么地位呢?宗大师告诉我们,别解脱戒是一切修行的根本,属于根本戒。不管菩萨戒也好,密乘戒也好,都要建立在别解脱戒的基础上。如果忽略别解脱戒,菩萨戒和密乘戒也会有问题的。所以,在家居士受菩萨戒,通常要有五戒、八戒的基础。“瑜伽菩萨戒”就要求先有渐次戒,有别解脱戒的基础。当然,“梵网菩萨戒”属于顿立戒,有点特殊。别解脱戒有七种,每个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,或受五戒,或受沙弥十戒乃至比丘戒,不能没有。
过去印度那些大乘菩萨,如龙树、提婆、无著、世亲等,都有双重身份。他们既受过声闻戒,具有声闻的身份,同时又在修学并弘扬大乘,具有菩萨的身份。汉传佛教也有这个传统,出家人同时具有声闻和菩萨的身份。明清以来的受戒方式是三坛正范,三坛一起受,我觉得不太合理。事实上,有些人只适合受声闻戒,不一定要受菩萨戒。而且受每种戒,从沙弥戒到比丘戒,应该有一定间隔。沙弥戒持了一段时间,感觉没啥问题了,可以再往上。就像爬楼梯一样,一步步地往上走。从比丘戒到菩萨戒,也应该有一定间隔。
以上主要赞叹出家身份对修行的重大意义。出家身份的可贵就在于,它是有戒之身。戒是什么?就是防非止恶。从表面看,我们止的是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、饮酒,但实质上,它是止息凡夫心的串习和相续,止息杀盗淫妄的心理基础,也就是贪嗔痴。当我们止息杀盗淫妄,就是在止息贪嗔痴,这才是持戒的真正意义。
当然,这种止息只是不给它条件,不让它相续而已。因为每种烦恼的现行都要有条件,如果没有助缘,烦恼就不容易现行。比如我们贪著什么,但总是没有相应环境,久而久之,贪的力量就会逐渐变弱。反过来说,如果你总是得到环境支持,贪的力量就会不断张扬并壮大。我们受持戒律,就是不让烦恼有活动机会。但要知道,虽然烦恼暂时不起现行了,可它的力量还在。只是没机会去贪,没条件去杀盗淫妄,不等于没有这种心理了。进一步,还要靠定把这些心理镇住,最后用慧彻底解除。所以,持戒可以帮助我们止息生命内在的相续,对修定、发慧非常重要。这也是宗大师特别强调别解脱戒的深意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