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三、死亡与结生相续之相

  1.死  缘
  寿尽死者,以先业所引之寿,一切皆尽,时至而死也。福尽死者,如无资具而死也。不平等死者,有九种因缘,谓食无度量等,如经所说。
  2.死  心
  死心者,信等善心及贪等不善心。此二心者,或依自力,或依他使念,于想粗转之中间令心发起。具无记心死者,于善、不善二心不自忆念,亦无他使念。
  此中作善者,如由暗入明,死时如梦种种悦意色生,安乐而死,解支节苦亦甚微细。作不善者,如明趋暗,死时如梦显现种种不可爱色,生起猛利之苦,受支解之痛亦极剧烈。支解者,除天及地狱外,余趣皆有。具无记心者,如上所言之乐苦俱不生也。
  死时善、不善二心者,何多修习,彼即现起,余心则不转也。若于善恶二种平等者,何者先念,彼先现起,余不随转。心微细行时,善与不善二种皆止,而成无记之心。
  一切死时,当其想心未至不明之间,以长时所习,我爱现行,由彼最后我爱增上,念我当无,便爱自身,此即受中有之因也。预流及一来,虽亦起我爱,继以慧观察而不忍受,如具力人打力弱者。若不来果者,则我爱不生矣。
  3.暖从何收
  暖从何收者,作不善者,先从上身收暖,至心而舍。作善者,先从下身收暖,于心而舍,皆从心而出识也。于最初精血之中,识于何住,即成心藏。后从何出,即是最初之所入也。
  4.死后成中有之理
  死后成中有之理者,如上所言。识从何出之时,由彼无间,如秤低昂,而成死与中有也。彼中有者,眼等根全,当生何趣,即具彼趣之身相。在未受生之间,眼如天眼,身如具通,俱无障碍,同类中有及修得离过之天眼能见之。
  《俱舍》虽言,若成何趣之中有,次无遮止令于余生,而《集论》则说有遮也。
  作不善之中有者,如黑羺光,或阴暗夜。作善中有者,如白衣光,或月明夜。中有同类能互相见,并能自见生处。地狱中有如焦株杌,傍生中有如烟,饿鬼中有如水。欲天与人之中有如金,色界中有鲜白。此《入胎经》所说。
  若由无色生下二界,则有中有。若从彼二生无色者,随于何死,即于彼处成无色之蕴,无有中有也。
  又天之中有向上,人之中有平行。诸作恶业者,眼目视下,倒掷而行。三恶趣之中有皆同也。
  寿量者,若未得生缘,极七日住,得缘则无决定。不得亦须换身,于七七日住。在此期内,定得生缘,无过此限。如天中有,七日死后,或复为天,或变人等之中有,以有余业能变中有种子故也。余亦如是。
  5.生有结生之相
  次于生有结生之相者,《瑜伽论》云:“若胎生者,于父母精血起颠倒见,尔时如父母未眠,而如幻见眠,于彼爱著。”《俱舍》说为见父母眠也,彼复若生女身之中有,于母思离,贪与父交。若生男者,于男思离,贪与女交。是欲起已,从而趣向。如是,男女支体余渐不现,唯见男女根相。对彼起嗔,中有遂灭,而成生有。复以父母贪爱俱极,最后有浓厚之精血各出一滴,相与和合,住母胎处,状如凝乳。与彼俱时,则中有灭。与灭同时,以结生相续之识力,有微细余根大种,和合摄彼同分之精血,而余根以生。
  尔时入胎之识,诸许阿赖耶者,为阿赖耶。诸不许阿赖耶者,则为意识结生也。
  若于生处不欲去者,则不赴,不赴则不生。故已作增长生地狱之业,如宰羊、杀鸡、贩猪等非律仪之中有,于其生处,如于梦中而见有羊等,以昔串习之爱乐,即往赴彼。次于生处之色起嗔,遂致中有灭而生有生焉。如是于地狱及大瘿饿鬼中亦同。
  凡当生于畜生、饿鬼、人及欲界、色界天者,于其生处,见自同类喜乐之有情,于彼欢喜,思欲奔赴。由于生处起嗔,中有随灭,而生有生焉。此《本地分》中所说也。其非律仪贩鸡猪等之生地狱,与此相同。
  《俱舍》云:“湿化染香处。”谓湿生贪染香气,化生贪染住处而生也。又若生热地狱者思暖,若生寒地狱者思凉,中有趋之乃生,此注中释也。卵生如胎生,亦出《俱舍论注》。

第四节  中士道发心之量与上士发心差别
一、发心之量

  发心之量者,如是从苦集二门,审知世间之相。若仅生起希求舍离,及于寂灭希求证得,虽是出离之心,然犹嫌不足也。盖必如居火宅及系牢狱,于彼宅狱生若何不乐,则欲求逃脱之心,亦当生起若何之量,然后仍须渐为增广此种意乐。
  如夏惹瓦说:“若置酒上之粉末,仅口面而浮者,则其厌舍世间之集因不过如是,而求灭苦集之解脱亦与相同。”是故虽欲修解脱之道,但唯空言,其不忍于他有情流转世间苦之大悲亦无从生起。故能劝勉不假造作之无上菩提心力亦必不生,其曰大乘者,亦仅随语而转。此当数数修习之。

二、除邪分别

  除邪分别者,或曰:若修厌患,令想出离,如同声闻不乐世间,则堕寂静之边。故修厌患于小乘为妙,菩萨修此则不应理。以《秘密不可思议经》中说也。答曰:经谓菩萨于世间不应怖畏之义者,非谓于业惑所制而流转三有之生老病死等苦不应出离,盖谓菩萨悲愿自在,为益有情而于三有受生,不应怖畏也。
  夫以惑业所制,流转世间,为众苦所逼者,自利犹且未能,况云利他者哉。此乃一切衰损之门,菩萨较诸小乘尤应厌离而灭除之。而于悲愿自在,受生世间,则应欢喜焉。
  又彼经亦云:“诸菩萨者为令有情悉皆成熟、易摄受故,于此世间见有胜利,不住广大涅槃。”如是未能简别,若如前而说。于彼说者,设有菩萨戒,则生一染污之恶作罪。此《菩萨地》中所言也。
  若于生死意求出离已,见诸有情是自亲眷,为利彼等而发菩提心者,是《四百颂》之意,月称大阿阇黎于彼释中说也。

三、死亡与结生相续之相

  结生相续包含三个方面:第一,死的时候怎么回事;第二,生命死亡后,如何过渡到中阴身;第三,中阴身怎么去投胎。有情生命在轮回中有四个阶段:刚受生时叫生有,受生后的生存阶段叫本有,一期生命结束时叫死有,死亡后就进入中有。
  现在先讲死亡,有五项内容,一是死的缘,二是死亡的心,三是怎么死,四是死了之后怎么进入中有,五是中有怎么受生。
  1. 死  缘
  “寿尽死者,以先业所引之寿,一切皆尽,时至而死也。”死亡的因缘,总的来说有三种。第一是寿尽死,即你的寿命到了。比如你应该活70岁还是多长时间,这是过去业力招感的寿命,现在死期已到。这种还算是好死。
  “福尽死者,如无资具而死也。”第二是福尽死。虽然你的寿命还没到,可你在有生之年拼命挥霍,把福报提前享完了。你本来可以活80岁,可40年就把80年的福报挥霍了,最后就没福报支撑了。所以我们要惜福,如果把福报提前享完,就会福尽而死。
  “不平等死者,有九种因缘,谓食无度量等,如经所说。”第三是不平等死,即非正常死亡。《药师经》讲到九种横死,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意外死亡,其中大部分和吃饭有关。第一,食无量,吃得太多撑死了。第二,食不宜,吃了不该吃的东西。第三,吃了没消化又拼命吃。第四,吃了不好的东西没吐出来,结果病死了。第五,吃了不好的东西病了,没能有效地治疗。第六,不近医药。第七,不知道吃的东西对自己有没有好处,乱吃。第八,非时非量。第九,纵欲过度。这九种,不是食就是色,所以古人讲“病从口入”。现在横死的方式就多了,比如飞机失事,被水淹死,被车撞死,还有被机器伤害等。所以要多念佛菩萨名号,多祈求三宝加持,就不容易出现不平等死。
  2. 死  心
  这是说明死时的心理状态,以及对未来生命去向有什么影响。
  “死心者,信等善心及贪等不善心。”死亡的心理无非是三种,即善心、不善心、无记心。死的时候,出现善念会有什么结果,出现不善念会有什么结果,出现无记心又会有什么结果。这叫死亡心理学,很重要。
  “此二心者,或依自力,或依他使念。”二心,即善或不善。死亡时,可能有信等善心出现,或有贪等不善心出现。这两种心的生起,或是依靠自力,因为心念有延续性,平时常修善行的人,死亡时容易生起善心;反之,常行不善的人,死亡时就容易生起不善心。或是依靠他力,比如佛教有临终关怀和助念。戒律也告诉我们,应该帮助临终者引发善念。因为人将死的时候心很乱,很恐惧,对念头一点把持能力都没有。这时应该有宗教师引导他念佛,或告诉他,你这一生做过什么善事。通过他人的力量,帮助他引发善念。通常情况下,人临命终时,亲人往往哭喊挽留:你别走,没你不行啊。结果使他生起贪著。或是儿女们抢着分财产:你赶快写遗嘱,财产没分你不能走。结果使他生起嗔恨。总之,自己会生起善心或不善心,他人也会使你生起善心或不善心。
  “于想粗转之中间令心发起。”临死时心有两个过程,先是粗心,然后进入细心。按密宗的说法,从粗心进入细心时,呼吸和脉搏已经停止,但并没有死,仍在生的阶段。如果有禅定功夫,可以入定三天再走。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细心阶段保持三天,有的很短,只是过渡一下。临终关怀要在粗转之际,开始收暖时加以引导,如果进入细心就没办法了。藏传佛教有“中阴身救度法”,此时要提醒亡者:某某人,死亡已在你身上降临,你将经历什么境界,哪种境界你不要跟着跑,哪种境界你要抓住,这是解脱的最好机会。因为死亡是四大解体的过程,也是意识瓦解的时候。藏传佛教认为,此时心性的明光会显现出来,只要当下契入明光,就证悟涅槃了。在中阴阶段把握好,包括修破瓦法之类,是很好的解脱机会。这些都要在粗心转时进行。
  “具无记心死者,于善、不善二心不自忆念,亦无他使念。”还有人属于无记心死,善的念头也没有,不善的念头也没有。那么在死亡时,不同心理会产生什么效果呢?
  “此中作善者,如由暗入明,死时如梦种种悦意色生。”如果临终时生起善念,就像从黑暗进入光明,又像梦见种种美好的境界。所以有人在此时会说,自己看到佛菩萨来了。这种显现像梦中一样,别人看不到,只有他自己能看到。
  “安乐而死,解支节苦亦甚微细。”因为临终时生起善念,看到喜欢的境界,所以死得安心自在。本来死亡时的四大解体非常痛苦,但对善心死的人,这种解体的痛苦也很轻微。
  “作不善者,如明趋暗,死时如梦显现种种不可爱色,生起猛利之苦,受支解之痛亦极剧烈。”如果常行不善且临终生起不善念的人,死的时候就像从光明趋入黑暗,看到很多乱七八糟的景象,如狰狞的牛头马面、鬼魂等各种地狱相的显现。因为看到这些景象,所以感到非常恐惧,而且四大分解的痛苦也非常剧烈。
  死亡是四大分解的过程,地归地,水归水,火分解时暖气就没了,风分解时气息就没了。然后意识也会分解,从有心进入无心。整个身心分解之后,自性明光会在特定时刻显现。按藏传佛教的观点,这是解脱的绝佳机会。
  “支解者,除天及地狱外,余趣皆有。”这个四大分解的过程,除了天道和地狱道之外,其他道都有。
  “具无记心者,如上所言之乐苦俱不生也。”如果是无记心死,以上所说的这些苦乐都不生起。
  “死时善、不善二心者,何多修习,彼即现起,余心则不转也。”死亡时,平时经常修善的人,善心就会生起;平时经常修不善的人,不善心就会生起。当善心生起时,不善心就不起活动了;当不善心生起时,善心就不起活动了。总之,二者不会同时存在,所以说“余心则不转也”。
  “若于善恶二种平等者,何者先念,彼先现起,余不随转。”如果在这一生中,善心和不善心的力量差不多,那是什么情况呢?临终时如果善念先成熟,先出现,不善念就不会现起。反之,如果先出现不善念,那么善念就不会现起。
  “心微细行时,善与不善二种皆止,而成无记之心。”从粗心进入细心时,善心和不善心都停止了,成为无记心。因为善心和不善心都属于比较粗的心,而细心非常微细。当细心离开身体,才是真正的死亡。
  “一切死时,当其想心未至不明之间,以长时所习,我爱现行,由彼最后我爱增上,念我当无,便爱自身,此即受中有之因也。”“当其想心未至不明之间”这句话读起来有点拗口,根据《广论》,当一个人将死时,未至昏昧想位,还处在粗心状态,没有进入细心时,因为长时间我爱的习惯,担心死后就没有“我”了。因为害怕断灭,进而对自我产生执著。这种执著的力量,正是导致中有的因。所以说,一切有情的生命延续,都离不开我执的动力。
  “预流及一来,虽亦起我爱,继以慧观察而不忍受,如具力人打力弱者。若不来果者,则我爱不生矣。”证悟预流果、一来果的声闻圣者,虽然也生起我爱,但因为无漏智慧的力量,知道这是我执现起,就不会接受,不会进入我爱的状态,被它带着跑。而凡夫因为没有智慧观察,我执生起,马上就进入这个状态。就像有力气的人打没力气的人一样,稳操胜券。如果已经证悟不来果,就不再生起我爱我执了。
  3. 暖从何收
  “暖从何收者。”死人和活人的最大区别,就是寿、暖、识,由此形成生命体的延续。寿是寿命,而我们之所以活着,是因为有识在支撑这个色身。有识的时候,四大没有解体,使色身正常运转,身体就会有暖气。反之,当识离开,四大随之解体,身上的温度就没了。不知你们有没有摸过死人?一口气掉下去,马上冰凉冰凉的。奇不奇怪?就差这么一口气。死的时候,身体从哪里开始冰凉?从中说明什么道理?那些经常助念的人,摸一下亡者什么地方还暖着,就知道是生天还是下地狱了。这个做法是有根据的,《俱舍论》《瑜伽师地论》等经论中,对结生相续的原理都讲得很清楚。
  “作不善者,先从上身收暖,至心而舍。作善者,先从下身收暖,于心而舍,皆从心而出识也。”常行不善的人,从头上开始冰凉,最后到心口,识就从心口离开。常修善行的人,从脚下开始收暖,到最后,识也是从心口离开。
  “于最初精血之中,识于何住,即成心藏。后从何出,即是最初之所入也。”中阴身最初投胎时,和父母的遗传基因结合,识就住在心藏。这是识最初进去的地方,死亡时还是从那里出来。当识从心藏出来,就正式宣告死亡。
  4. 死后成中有之理
  当识出来后,就进入中有,即下一个生命程序。中有是这期生命到下期生命的过渡阶段,不属于六道的哪一道。
  “死后成中有之理者,如上所言。识从何出之时,由彼无间,如秤低昂,而成死与中有也。”死后成为中有是怎么回事呢?根据前面所说,识从心藏离开时,死有结束而中有出现,之间没有任何间隔。就像秤,这边翘起来,那边就低下去;这边低下去,那边就翘起来。也像玩跷跷板一样,低下和翘起几乎是同时发生的。
  “彼中有者,眼等根全,当生何趣,即具彼趣之身相。”中有到底什么样?和我们现生的相貌一样吗?这里告诉我们:中有的六根是全的,但相貌会随着有情未来投生哪里而显现。比如他将投生为猪,那么中有就是猪的身相;如果他将投生为人,中有就是人的形状。民间那些招魂的,能把某个亡者找回来,他就像生前一样出现了,还可以说些生前的什么事。其实招魂找回来的,并不是真的那个人,而是他有鬼通模仿的。其实那个亡者早都不知去哪里了。有些死了多少年的他都能找回来,而且全部投生到鬼道。要知道,鬼只是六道之一,有些会投生为人道,还有很多下地狱或当畜生去了,按佛教来说,四十九天内就要投生六道。怎么可能都被找回来呢?这就有问题。
  “在未受生之间,眼如天眼,身如具通,俱无障碍。”中阴身很厉害,他的眼睛和天人一样,能看很远。而且他有神足通,看准要投生处,一下就过去了,没有任何阻碍。所以,不管铜墙铁壁还是什么地方,都有众生存在。这就说明中阴身哪儿都能去,否则那些地方就没有众生了。
  “同类中有及修得离过之天眼能见之。”什么人能看到中阴身呢?同一类的中有彼此能看到。到什么地方投生,关系好的就约了一起去。此外,已经修成离垢天眼者也能看到。
  “《俱舍》虽言,若成何趣之中有,次无遮止令于余生,而《集论》则说有遮也。”中阴身一旦形成后,比如形成傍生道的中阴身,或形成天道的中阴身,或形成人道的中阴身,在没有投生前,有没有可能改变?这个问题有两种说法。一是《俱舍论》的观点,认为变成某道的中有后,就必定会去那一道,没办法改变。二是《阿毗达摩集论》的观点,这是大乘唯识的经论,认为是可以改变的。哪种说法更合理呢?本论比较赞同后一种,即可以改变。如果不能改变的话,那么多人打普佛,我们的经白念了吗?所以是可以改变的。通过超度,本来应该当猪的,现在也许可以当人,也许可以生到天道。如果不能改变,超度就没用了。
  “作不善之中有者,如黑羺光,或阴暗夜。作善中有者,如白衣光,或月明夜。”中有是什么相貌?造作不善业的中有,呈现出一片漆黑,就像黑羊毛的颜色,或是像阴暗的夜。因为它的业力就是黑业,所以呈现出一片黑乎乎的样子。造作善业的中有,就像穿了白衣服,或是像月明之夜,看起来很舒服。
  “中有同类能互相见,并能自见生处。”同类中有能互相看到,并看到自己将生到什么地方。比如地狱、饿鬼、傍生的中有,因为能看到投生处,就被业力牵引着往那个地方奔。中有投胎的速度极快,比坐火箭还快,就像光的速度,心念的速度。
  “地狱中有如焦株杌,傍生中有如烟,饿鬼中有如水。欲天与人之中有如金,色界中有鲜白。此《入胎经》所说。”不同的中有,颜色也不一样。地狱的中有像烧焦的木头一样,傍生的中有像烟一样,饿鬼的中有像水一样,欲天和人的中有是金色的,色界的中有是洁白的。这些是《入胎经》说的。
  “若由无色生下二界,则有中有。若从彼二生无色者,随于何死,即于彼处成无色之蕴,无有中有也。”如果从无色界生到下面的色界、欲界,就会出现中有。如果从欲界和色界生到无色界,生命一结束,当下就进入无色界,是没有中有的。
  “又天之中有向上,人之中有平行。诸作恶业者,眼目视下,倒掷而行。三恶趣之中有皆同也。”这是说明中有投胎时的行动方式。将生到天上的中有,就像火箭升空一样,直直往上。人道中有去投胎时,是平行的。而那些造作恶业、将堕落恶道的中有,是眼睛向下、身体倒着堕落的。三恶道的中有都是这样的。
  “寿量者。”中有的寿命到底有多长?有的众生死了一天半天,甚至刚死,马上有生缘,就去投生了。尤其那些造了重大善业和恶业的人,中有阶段非常短。下地狱的马上就下地狱,生天的马上就生天。但一般来说,要经历一段时间寻找生缘。就像很多人辞了工作,到处找新工作,这个过程就类似中有。但这不是你主动就能找到的,关键是业力有没有成熟。如果可以主动找,那大家都会找处境好的地方,就违背业果法则了。
  “若未得生缘,极七日住,得缘则无决定。不得亦须换身,于七七日住。在此期内,定得生缘,无过此限。”如果没得到投生的缘,中有最多存活七天。如果得到投生的缘,就不一定了。如果中有得不到受生机会,七天死掉后,马上又会出现,一共可以反复七次,即七七四十九天。在此期间一定会有投生的因缘。为什么超度要在四十九天内进行?就因为在此期间,它未来的生处还没有决定,还有可能改变。如果去处已经注定,超度的影响就不是很大了。
  “如天中有,七日死后,或复为天,或变人等之中有,以有余业能变中有种子故也。余亦如是。”天道的中有,在七天之后,可能继续以天道的中有身出现,也可能因为某种业力的改变,变成人的中有。比如通过超度,地狱或畜生的中有,也可能变成人的中有。这是因为有其他业力,使中有的身份发生改变。所以,宗大师倾向能改变的观点。
  5. 生有结生之相
  中有结束后,下个阶段就是怎么去投胎。
  “次于生有结生之相者,《瑜伽论》云:若胎生者,于父母精血起颠倒见,尔时如父母未眠,而如幻见眠,于彼爱著。”关于生有是怎么出现的,《瑜伽师地论》说,如果胎生的有情,会对父母的精血生起颠倒见。这里所说的“眠”,就是看到父母行邪行。也就是说,胎生有情的中阴身看到父母发生性关系时,就对他们生起爱著之心。怎么生起颠倒见呢?下面引《俱舍论》进一步说明。
  “《俱舍》说为见父母眠也,彼复若生女身之中有,于母思离,贪与父交。若生男者,于男思离,贪与女交。是欲起已,从而趣向。”《俱舍论》说,中阴身投胎时带着强烈的贪染心,看到父母在发生关系,如果要投为女身,就希望母亲离开,想象自己和父亲发生性关系。如果将投为男身,就希望父亲离开,想象自己和母亲发生性关系。当它生起这种幻想后,中阴身就会立即投生。可见,所有投生都和贪染心有关。因为你对那种境界感兴趣,产生贪染的心,中阴身就会直奔而去,完成投胎。如果对不感兴趣的境界,是不会靠近的。
  “如是,男女支体余渐不现,唯见男女根相。对彼起嗔,中有遂灭,而成生有。”贪心生起后,父母的整个身体逐渐看不见了,只看到男女的根相,对彼起嗔,中有随之灭去,而成生有。“对彼起嗔”这句话,汉传的《瑜伽》《俱舍》好像都没有,只说到起染著心,然后就进入子宫住胎,此时中有消失,把父母的遗传基因执以为“我”,构成生有。而《广论》和《略论》都说到起嗔的问题,就是在投胎时,如果对母亲产生贪著,就会对父亲生起嗔心;如果对父亲生起贪著,就会对母亲产生嗔心。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讲到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。在现实生活中,儿子对母亲,女儿对父亲,在感情上多少有些偏爱,也能说明这一道理。
  “复以父母贪爱俱极,最后有浓厚之精血各出一滴,相与和合,住母胎处,状如凝乳。与彼俱时,则中有灭。与灭同时,以结生相续之识力,有微细余根大种,和合摄彼同分之精血,而余根以生。”投胎过程是怎样的呢?当贪染心达到某种高度时,就出现父母的遗传基因,即精和卵的和合,然后进入母亲的子宫,状如凝乳。与此同时,中阴身就消失了。此后因为识的力量,使精和卵的遗传基因,从微细的根,逐渐长成人或动物,形成生命体。在《瑜伽师地论》和《俱舍论》中,对孩子怎样在母亲子宫中成形有详细描述:第一个七天长成什么样,第二个七天长成什么样,第三个七天长成什么样……从最初那点东西,如何长成像模像样的人,讲得非常清楚。
  “尔时入胎之识,诸许阿赖耶者,为阿赖耶。诸不许阿赖耶者,则为意识结生也。”到底是哪个识去入胎呢?按唯识家的说法,阿赖耶识才有资格扮演这个角色。因为前五识经常间断,第六意识也有间断,都不能作为结生相续的生命体。唯有第八阿赖耶识从不间断,才能担负起结生相续、连接生命的角色。而部派佛教则认为,是意识在投胎。
  “若于生处不欲去者,则不赴,不赴则不生。”这是说投胎时的一些情况。有情前去投胎,是因为对投胎的境界感兴趣,才会带着爱染心执取。如果对那个境界不喜欢,就不会生起爱染心,也不会去投胎。因为投胎不是别人赶着,而是你自己的业力在推动。所以这个境界一定是你喜欢的,执著的。有人可能会觉得,谁会喜欢地狱的境界呢?要知道,中阴身看到的并不是地狱境界,只有当它进去后才显现为地狱,不是说它明明知道那是地狱还往前冲。这就是业力问题,下面说得很清楚。
  “故已作增长生地狱之业,如宰羊、杀鸡、贩猪等非律仪之中有,于其生处,如于梦中而见有羊等,以昔串习之爱乐,即往赴彼。”有人造了下地狱的业,比如生前做了宰羊、杀鸡、贩猪等不善业,那么在中有将要投生的地方,就会看到很多羊,或很多鸡,或很多猪,因为他的串习和业力,会不知不觉地往那里冲。
  “次于生处之色起嗔,遂致中有灭而生有生焉。如是于地狱及大瘿饿鬼中亦同。”但真正走到那里一看,马上显现为地狱的大火,根本不是什么猪羊,反而出现刀山等恐怖景象。这时亡者就会嗔恨:怎么会这样呢?当嗔心生起时,中有就灭了,立即成为地狱有情。地狱和大脖子饿鬼的受生大体相同。
  “凡当生于畜生、饿鬼、人及欲界、色界天者,于其生处,见自同类喜乐之有情,于彼欢喜,思欲奔赴。由于生处起嗔,中有随灭,而生有生焉。此《本地分》中所说也。”凡是生于畜生、饿鬼、人及欲界、色界天者,都是对投生的境界心生欢喜和贪著。因为这份欢喜和贪著,使他奔赴那个境界。但到了生处又起嗔心,结果中有灭而生有出现,构成结生相续。这个道理是《瑜伽师地论·本地分》说的。
  “其非律仪贩鸡猪等之生地狱,与此相同。”什么叫非律仪?有人生长的家庭就是专门杀鸡的,或是杀猪的,所以他从小就打算今生以杀鸡杀猪为终身职业。以这种不善行作为自己的发愿,就属于非律仪。这些人投生地狱的过程,和上面所说的相同。
  “《俱舍》云:‘湿化染香处。’谓湿生贪染香气,化生贪染住处而生也。”《俱舍论》说,湿生有情是因为贪染香气而生,化生有情是因为贪染住处而生。可见,所有的受生都离不开贪染之心。
  “又若生热地狱者思暖,若生寒地狱者思凉,中有趋之乃生,此注中释也。卵生如胎生,亦出《俱舍论注》。”那些生到八热地狱的有情,是因为中阴身冷得受不了,看到前面火烧得很暖和,就想前去烤火,走着走着,一下子铺天盖地全是大火,被烧得连骨灰都找不到。因为地狱有情是化生,马上又恢复了。然后冷得不得了,又看到前面一大片火,暖和得很,太有诱惑力了。刚才受过的苦已经忘了,所以他又往前奔,想去烤火。结果进去之后,马上四处都是火焰,被烧得痛苦不堪。所以在地狱是千死千生,真是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。堕到八寒地狱也是一样,因为身上热得受不了,比发高烧难受千万倍,只想跳到冰凉的地方去。此时看到八寒地狱,感觉很清凉,中阴身就往那里跑。结果一跑去,马上进入寒冰地狱。所有这些显现,其实都是我们心的显现,业力的显现。卵生的受生情况,和胎生是一样的。这些都是《俱舍论注》中说的。

第四节  中士道发心之量与上士发心差别

一、发心之量

  以上讲了苦谛和集谛,都是帮助我们生起出离心,进而通过戒定慧的修行,解除惑业,证悟涅槃。这是解脱道的修行程序,其中的关键,就是发起出离心。这个心要发到什么程度?不是说想着出离就可以,而要达到一定的量才有作用。
  “发心之量者,如是从苦集二门,审知世间之相。若仅生起希求舍离,及于寂灭希求证得,虽是出离之心,然犹嫌不足也。”发起出离心的量,是建立在对苦和集的认识基础上。我们通过智慧审察,认识到轮回本质是痛苦的,从而生起舍离轮回、证悟涅槃的心。但只是生起希求心的话,还远远不够。应该怎样呢?
  “盖必如居火宅及系牢狱,于彼宅狱生若何不乐,则欲求逃脱之心,亦当生起若何之量,然后仍须渐为增广此种意乐。”必须观想自己就像呆在四处着火的房子中,不逃出来马上就要被烧死;或是被关在监狱中,一心只想马上离开。我们想从火宅和从监狱逃出的心有多强烈,对三界和轮回的出离心也要有多强。如果达不到这个量,说明出离心的量还不够,就没办法摆脱凡夫心。生起出离心之后,还要通过不断修行,不断念死无常、念三恶道苦,使出离心越来越坚固,力量越来越强大。否则的话,这份出离心很快就会淡化,被边缘化。
  “如夏惹瓦说:若置酒上之粉末,仅口面而浮者,则其厌舍世间之集因不过如是,而求灭苦集之解脱亦与相同。”正如夏惹瓦所说,就像在酒上放些粉末,是浮在表面的。如果修行达不到一定量的话,我们生起的出离心,希望解脱、希望证悟空性和涅槃的心,也是轻飘飘地浮在表面。
  “是故虽欲修解脱之道,但唯空言,其不忍于他有情流转世间苦之大悲亦无从生起。”如果希求出离解脱的心不真切,所谓的大悲心、菩提心、利益众生的心,一定不能真正生起,只是说说而已。在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反复强调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关系,特别重要。这点正是我们过去不太注意的。
  “故能劝勉不假造作之无上菩提心力亦必不生,其曰大乘者,亦仅随语而转。此当数数修习之。”如果没有真切的出离心,就无法引发真实无伪的菩提心。即使一天到晚说自己是大乘行者,也只是说法而已,并没有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乘行者。所以说,出离心必须发到一定的量,必须对下士道所说的三恶道苦,以及中士道所说的轮回苦,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思惟。尤其要认识到,通过惑和业建立起来的轮回,本质上就是苦的。这点特别重要,必须反复思惟,确定无疑。

二、除邪分别

  “除邪分别者。”很多人觉得,菩萨要入世度化众生,怎么可以像声闻一样生起出离心呢?宗大师就这个问题作了说明,告诉我们,菩萨的入世度生是在什么意义上说的。
  “或曰:若修厌患,令想出离,如同声闻不乐世间,则堕寂静之边。故修厌患于小乘为妙,菩萨修此则不应理。以《秘密不可思议经》中说也。”有种观点认为,如果修厌离心,希望出离惑业,出离轮回,就会像声闻人那样不喜欢这个世间,从而契入涅槃。所以说,只有声闻解脱道行者才要修厌离心,作为菩萨来说,不应该修习对世间的厌患。这种说法也是有根据的,出自《秘密不可思议经》。
  “答曰:经谓菩萨于世间不应怖畏之义者,非谓于业惑所制而流转三有之生老病死等苦不应出离,盖谓菩萨悲愿自在,为益有情而于三有受生,不应怖畏也。”宗大师对此的回答是:佛经所说的菩萨不应该怖畏世间,并不是说,不要出离惑业产生的轮回和生死。菩萨之所以积极地入世度众生,是慈悲和愿力所致。因为悲愿自在,所以才不害怕乘愿再来,并非对轮回本身不厌离,不是这么回事。
  “夫以惑业所制,流转世间,为众苦所逼者,自利犹且未能,况云利他者哉。”下面就解释其中原理。如果菩萨没有摆脱惑业对自己的影响,就是“泥菩萨过河,自身难保”。如果生命还在惑业的状态下,自利都很困难,何况利他呢?
  “此乃一切衰损之门,菩萨较诸小乘尤应厌离而灭除之。”惑业是一切衰损之门,是造成轮回一切过患的根源。所以在厌患惑业、厌患生死、厌患轮回的问题上,菩萨行者应该比声闻行者有更大的厌离心,以更大的毅力和智慧去消除惑业。唯有这样,才能自利利他。否则的话,自利都无法做到。
  “而于悲愿自在,受生世间,则应欢喜焉。”虽然厌离轮回,但对于以悲愿利益众生,菩萨还是应该欢喜承担。
  “又彼经亦云:诸菩萨者为令有情悉皆成熟、易摄受故,于此世间见有胜利,不住广大涅槃。”《秘密不可思议经》的另一个说法是,佛菩萨为了让有情善根成熟,乃至引导他们走向佛道,觉得在世间度化众生很有利益。因为这样的悲心,所以不住涅槃。正如《行愿品》所说:“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,因于众生而起大悲,因于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觉。”诸佛菩萨要成就大悲,离不开众生,否则就无法成就。菩萨有悲智两大品质,因为有智慧,所以不住生死;因为有悲心,所以不住涅槃。
  “如是未能简别,若如前而说。于彼说者,设有菩萨戒,则生一染污之恶作罪。此《菩萨地》中所言也。”有人不懂得简别菩萨入世的意义,把因为悲愿的入世和远离惑业的出世对立起来,这是不对的。如果说菩萨不要怖畏惑业,不要远离惑业,不要厌患轮回,在菩萨戒中属于犯戒行为,是恶作罪。这是《瑜伽师地论·菩萨地》说的。
  “若于生死意求出离已,见诸有情是自亲眷,为利彼等而发菩提心者,是《四百颂》之意,月称大阿阇黎于彼释中说也。”菩萨出离生死后,因为看到六道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六亲眷属,为了利益众生,所以发菩提心,以悲愿住世,利益众生。这就是菩萨的慈悲精神。所以说,菩萨并非不畏惧惑业,而是本着悲愿,所以才到世间度化众生。这是《四百颂》所说,月称大阿阇黎在相关注释中加以说明的。
  中士道苦和集的部分就讲完了,其中,重点是出离心。如何生起出离心?关键在于对轮回苦和惑业的认识。包括什么是出离心,出离心怎么生起,佛教所说的解脱和世间的解脱有什么不一样,还有对惑和业的认识。尤其是烦恼,包括烦恼对生命的影响,烦恼的差别,烦恼的生起及过患,烦恼在生命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,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它。希望大家围绕这些问题深入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