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1.思惟八苦
此八苦者:
① 生 苦
第一,思惟生苦中有五。一、生为众苦所随。谓地狱有情,及一类纯苦之饿鬼,并胎生卵生之四,彼等于生时,即具多种猛利苦受而生也。二、生为粗重所随。谓烦恼生住增长之种子,随顺和合,于善安住无所堪能,亦复不能随欲而转。三、生为众苦所依。依于三界而受生故,老病死等苦便增广。四、生为烦恼所依。谓若生世间,于贪嗔痴境三毒自生。由此身心极不寂静,唯苦无乐,以诸烦恼从多门中逼迫身心也。五、生为不随所欲法尔离别。谓一切生之边际莫越于死,虽非所欲,但能令受苦。于彼等苦须数数而思之。
② 老 苦
第二,思惟老苦中有五。一、盛色衰退。谓腰若弓曲,头如花白,额类砧板,皱纹满面等盛色衰退,不可爱乐。二、气力衰退。谓坐如重负断绳,立同拔举树根,言词艰钝,行步迟缓等。三、诸根衰退者。谓眼等于色等境不能明了而见,以多忘念故,念等之力渐减也。四、受用境界衰退。谓于饮食等不易消化,于余欲尘亦无能受用也。五、寿量衰退。谓寿尽泰半,渐近于死。于是等苦,当数数思之。井拿瓦云:“死苦虽烈,为时尚短,此老苦则尤烈也。”迦马瓦云:“老渐渐来,稍容易受,若同时而来,殊无法可忍矣。”
③ 病 苦
第三,思惟病苦中有五。一、身性变坏。谓身肉消瘦,皮干枯等。二、忧苦增长而住。谓身中水等诸界轻重错乱,逼恼其身,以是于心生起忧恼而度日夜也。三、于可意境不能受用。谓诸可意境,若云于病有损,则不能如欲受用。如是所欲之威仪,亦令无能动作也。四、于不可意境,非有所欲,须强受用。谓非所悦意药饮食等,须强受用。如是火烧针刺等诸粗猛触,亦须忍受。五、能令命根速离坏。谓见病不可治,生诸苦也。于彼等苦,须细思之。
④ 死 苦
第四,思惟死苦有五。谓当舍离受用、朋翼、眷属、自身四种可爱圆满之境,及其命终时,备受种种极重忧苦也。于此诸苦,乃至未成厌患,当数数修之。前四亦成苦之理者,谓见与彼等相离,而生悲苦也。
⑤ 怨憎会苦
第五,怨憎会苦有五。与怨敌会即生忧苦,与畏彼治罚之所依止,以恶名而畏惧,以苦逼命终而怖之,及越法死后疑堕恶趣而为恐惧,于彼等应思也。
⑥ 爱别离苦
第六,爱别离苦有五。由离最爱之亲属等,以是于心而生忧恼,发怨叹言,身生扰恼,念彼才德,欲恋逼心,及彼之受用有所阙乏。如是而思之。
⑦ 求不得苦
第七,思惟求不得苦有五,此用同别离苦。求不得者,虽作农而秋实不登,虽经商而利息不获等。于其所欲,虽努力求之亦不得,心灰意冷而成苦也。
⑧ 五取蕴苦
第八,总之说思惟五取蕴苦之义有五。谓当成众苦之器、已成众苦所依之器、是苦苦器、是坏苦器及行苦性。于彼等当数数思之。
此中初者,谓依受此五取蕴,能引以后之苦也。第二者,谓此已成之蕴,为能依之老病等之所依也。第三、第四者,谓彼苦之粗重,随顺和合,故生彼二也。第五者,谓但成取蕴,即于行苦性中生,以先惑业自在之一切行,皆是行苦故也。
若于取蕴性之世间,未生起真正之厌患,则真求解脱之心无所从出。而于有情流转世间,亦无生起大悲之方便。故任随趣入大小何乘,此种意乐极为重要也。
2.思惟六苦
思惟六苦者,《亲友书》中说:为无有决定、不知满足、数数舍身、数数受生、数数高下、无伴之过六者。复摄为三,谓于流转中不可保信,于彼之乐任其受用亦无厌足之边际,从无始而住也。
初中有四,于所得身不可保信者,谓数数舍身也。于作损益不可保信者,父子母妻之转变及亲怨之变易等,无决定也。于得圆满不可保信者,从高而坠下也。于共处不可保信者,当无伴而往也。从无始而住者,数数相续受生,不见生死之边际也。如是数数当思惟之。
1. 思惟八苦
下面正式讲苦,主要从总苦和别苦两个角度来说。总苦是六道一切众生共有的苦,别苦是六道众生各自不同的苦。总苦又包括两类,一是思惟八种苦,二是思惟六种苦。
“此八苦者。”八苦大家很熟悉,即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五蕴炽盛八种。《道次第》中,对应该如何思惟八种苦,讲得非常清楚。
① 生 苦
“第一,思惟生苦中有五。”八苦的第一是生苦,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认识。《道次第》说到八苦,每一种都是从五方面来说明。
“一、生为众苦所随。谓地狱有情,及一类纯苦之饿鬼,并胎生卵生之四,彼等于生时,即具多种猛利苦受而生也。”一、有情在出生的当下就伴随着痛苦,比如地狱众生,出生在八寒和八热地狱那种极端的冰与火的环境中,当下就痛苦不堪。还有一类纯苦的饿鬼。而其他胎、卵、湿、化的众生,出生时也很痛苦。你看,每个孩子从母胎中出来时都在大哭。卵生也很痛苦。化生相对好一些,一下子就化现出来。但如果生到地狱,还是苦不堪言。可见,有情受生的当下就伴随着痛苦。
“二、生为粗重所随。谓烦恼生住增长之种子,随顺和合,于善安住无所堪能,亦复不能随欲而转。”粗重,指烦恼种子。有情生命中蕴含着无量的烦恼种子,它们会不断制造痛苦。只要不是圣贤,生命延续都伴随着烦恼。即使在我们想做善事或持戒修定时,也觉得力不从心,原因也是战胜不了烦恼。所以在菩萨戒中,把犯根本戒叫作“他胜处”,就是被烦恼战胜了。修行难在哪里?就难在我们打不过凡夫心,打不过串习。
“三、生为众苦所依。依于三界而受生故,老病死等苦便增广。”三、在五蕴色身中,本来就蕴藏着种种痛苦。有情依三界而受生,表现方式就是五蕴,这是一个有漏、有为、无常、无我的色身。生的本身就是众苦所依,因为有生,就有老病死诸苦,所谓有生无不死。尽管我们都不愿意衰老,不愿意生病,不愿意死亡,但生老病死之苦时时都在增长广大。
“四、生为烦恼所依。谓若生世间,于贪嗔痴境三毒自生。由此身心极不寂静,唯苦无乐,以诸烦恼从多门中逼迫身心也。”四、生又是一切烦恼的依止。我们内心都有贪嗔痴,在面对五欲六尘时,又会引发贪嗔痴,使身心不能寂静。本来我们可以很自在地生活,但贪心一起,嗔心一起,就不得自在了。什么叫烦恼?就是扰乱内心安宁的力量。因为烦恼会通过各种方式逼迫身心,使我们不得安宁,受苦受累。
“五、生为不随所欲法尔离别。谓一切生之边际莫越于死,虽非所欲,但能令受苦。”五、有生就会有离别,包括死别。尽管这不是我们希望的,但一切生的边际就是死,所以我们不得不面对,不得不受苦。
“于彼等苦须数数而思之。”关于生苦,可从以上五方面思惟。如果我们能如实思惟,对生苦就会有坚定不移的信解,出离心也就容易生起了。
② 老 苦
“第二,思惟老苦中有五。”第二,从五个方面思惟衰老的痛苦。
“一、盛色衰退。谓腰若弓曲,头如花白,额类砧板,皱纹满面等盛色衰退,不可爱乐。”一、青春逐渐从我们身上消失,表现出来的就是腰弓背驼,头发花白,光滑的额头生出皱纹,像布满刀痕的砧板。这种衰老的样子实在不可爱乐,但这是无常的规律。所以,青春美貌只是一种假相而已,如果执著这种美,就会感到痛苦。
“二、气力衰退。谓坐如重负断绳,立同拔举树根,言词艰钝,行步迟缓等。”二、因为年纪大了,气力衰退,坐下时就像重物断了绳子那样,直接砸到椅子上;站起时摇摇晃晃,就像树被连根拔起一样。年轻人要站多久都没关系,但老年人时间长了就站不住,没力气。此外,语言表达迟钝,走路也慢吞吞的。总之,整个气力都在衰退。所以修行也要趁年轻精神好的时候,也就二十岁到六十岁这几十年比较适合。以后年纪大了,一年不如一年,修行会越来越费劲。当然,如果发菩提心的话,会越来越有力量。
“三、诸根衰退者。谓眼等于色等境不能明了而见,以多忘念故,念等之力渐减也。”三、每个器官的功能都在衰退,表现在眼睛花了,看东西看不清楚,还有记忆力衰退,注意力不能集中等。总之,身体对外在世界的感受逐渐迟钝。六根在年轻时是最好用的,然后就慢慢衰退。死亡时四大解体,像一辆破车那样,最后只好扔掉。身体就是这么个东西,用的时间长了,就会不好用。像我们的电脑,时不时要换一换,身体也是如此。
“四、受用境界衰退。谓于饮食等不易消化,于余欲尘亦无能受用也。”四、受用的能力也在衰退。年轻时什么都想享受,欲望也多,贪恋种种声色刺激,饮食男女,还有财色名食睡等。到年纪大了,吃多了还不消化;人家恭维你,你还听不懂;好看的东西,你也看不清楚。因为你的根已经衰退,钱再多,也没能力享受了。
“五、寿量衰退。谓寿尽泰半,渐近于死。”五、寿命一天比一天少。你活一天,就少了一天。这点在“念死无常”中讲得很清楚,就像运动员在赛场上,每跑一步就靠近目标一步。我们每活一天,生命就减短一天,其实也等于死了一天。就像香一直在烧,很快就要烧到尽头。更何况,死亡还是不定的。我们每天在念“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,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”,念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呢?
“于是等苦,当数数思之。”对于衰老的痛苦,我们要经常对照这几点,看看世间的现实是不是这样,人生真相是不是这样。不要光知道这些道理,最主要是观察,这里所说的盛色衰退、气力衰退、诸根衰退、受用境界衰退、寿量衰退,是不是事实?如果是事实,就一定要引起注意,要认识到暇满人身的难得易失。通过对衰老的思惟,减少对世间的贪著,从而生起出离心。
“井拿瓦云:死苦虽烈,为时尚短,此老苦则尤烈也。”井拿瓦是藏传佛教的一位大德,他说死苦虽然非常惨烈,但时间短,不像老苦是慢慢来的,时间很长。所以,衰老给人带来的痛苦更加强烈。何况现在很多老年人,除了身体的问题,还有心灵的问题。年轻时忙来忙去,老了没有精神寄托,每天过得很无聊,打打麻将,混吃等死,却不懂得用来修行,简直在浪费生命。如果再加上儿女不孝,孤独无依,更是苦上加苦。所以年轻时不做好准备,衰老时就来不及了。
“迦马瓦云:老渐渐来,稍容易受,若同时而来,殊无法可忍矣。”大德迦马瓦则说:老苦慢慢地来,还稍微可以忍受。如果这些老苦同时到来,让人突然衰老,真是没办法接受。
网上说有个韩国明星,本来长得很漂亮,但她觉得还不够,就做美容手术。结果做坏了,一下子老得像90岁的老太太。一个爱美的人突然变得那么难看,她怎么承受?还有那些富豪或高官,在社会上地位很高,各方面条件很好,结果因为犯罪成了阶下囚,在狱中备受折磨。这样的对比,他们怎么接受?一个人从快乐逐渐走向痛苦,或许还能接受;从痛苦逐渐走向快乐,就更能接受了。但很穷的人突然成了暴发户,往往会干出很多蠢事。反之,如果一个人特别顺利,也很难接受逆境。就像天人快死的时候,发现来生可能要去当猪,这种差距之大,心理上就难以调整。人的适应力很强,如果老苦慢慢来,还可以逐渐适应,甚至再大的痛苦都能适应。我们这里叫堪忍世界,就是说人有很强的承受力。但这也是有极限的,地狱苦就适应不了。还没有谁说,我已经适应了地狱苦,不想出来了。
虽然苦是人生的现实,但因为人有习惯性的麻木,并不是时时都能注意到这些痛苦。当然从感受来说,苦以外还有乐受。这就使人往往因为一些短暂的快乐,看不到“人生是苦”的本质。所以我们要经常思惟苦,以此引发出离心,引发迫切想要修行的心。
③ 病 苦
“第三,思惟病苦中有五。”第三,从五个方面思惟生病的痛苦。
“一、身性变坏。谓身肉消瘦,皮干枯等。”一、生病使身体变坏,不能健康、正常地运转。病的症状很多,有些长年躺在床上的病人,非常消瘦,最后就剩下一堆皮包骨。还有人得了肥胖症,好几百斤,也是病。疾病能摧毁色身,使之不能正常运转,导致生命的枯竭。
“二、忧苦增长而住。谓身中水等诸界轻重错乱,逼恼其身,以是于心生起忧恼而度日夜也。”二、对于凡夫来说,身体病了之后,因为对色身的执著,就会忧心忡忡,引发心苦。生病是地水火风四大不调,不管小病还是大病,四大失调之后,会使色身感到痛苦,内心就会生起忧恼,想做的事也不能做。所以,长年生病的人多半心情不好。因为他的正常生活被打乱了,而且担心生病的结果,尤其担心死亡,这是产生忧苦的重要原因。反之,圣者唯有身苦,没有心苦。而且圣者有定力,身苦的程度也和凡夫不一样。
“三、于可意境不能受用。谓诸可意境,若云于病有损,则不能如欲受用。如是所欲之威仪,亦令无能动作也。”三、生病时,对自己喜欢的境界不能受用。如果医生对你讲,你病了,有些事不能做,有些东西不能吃,你就不能如自己希望的那样去受用。不像健康的时候,想吃什么就吃什么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可生病得遵照医生嘱咐,不能如欲受用。此外,生病时往往卧床不起,衣冠不整,无法表现出庄严得体的行住坐卧。
“四、于不可意境,非有所欲,须强受用。谓非所悦意药饮食等,须强受用。如是火烧针刺等诸粗猛触,亦须忍受。”四、对自己不喜欢的境界,比如吃药、打针、开刀,出于治病的需要,一定要受用。因为已经生病了,没办法,必须忍受。
“五、能令命根速离坏。谓见病不可治,生诸苦也。”五、生病能使命根迅速败坏。很多人本来活得好好的,突然查出晚期癌症,结果精神一下就垮了。正常情况下还可以再活一两年的,一听诊断结果,三个月就呜呼哀哉了。为什么?其实就是精神造成的。对死的恐惧,使他的生命快速走向死亡。
“于彼等苦,须细思之。”对于这些病苦,我们要经常思惟,以此提醒自己。其实每个人都生过病,多少会有相关经验,回忆一下就很清楚。
④ 死 苦
“第四,思惟死苦有五。”第四,从五个方面思惟死亡的痛苦。
“谓当舍离受用、朋翼、眷属、自身四种可爱圆满之境。”当我们死亡时,要舍离原来受用的衣服饮食,以及亲朋好友、六亲眷属,包括我们的色身。这四种我们认为最可爱、最喜欢的境界,不想舍离也得舍离。这里所说的圆满之境,不是说这些东西本身是圆满的,而是在每个人心中,自己所执著的东西是圆满的。这是从主观而言,不是客观上的圆满。客观上的圆满,唯有佛陀才真正成就。
“及其命终时,备受种种极重忧苦也。”在临命终时,还要遭受四大分离的痛苦。下面会说到,死亡分善心死、不善心死、无记心死。如果以不善心死,会出现各种非常不好的境界,让人感到很痛苦。
“于此诸苦,乃至未成厌患,当数数修之。”在无尽生命中,我们不知经历过多少次死亡的痛苦,只是现在忘记了。对今生来说,虽然死亡还没成熟,但现在就要思惟,这些是自己将来必须经历的境界,无可避免。通过思惟,对此心生厌离。
“前四亦成苦之理者,谓见与彼等相离,而生悲苦也。”前面所说的舍离受用、朋翼、眷属、自身,这四种之所以成为苦,是因为我们对它的执著。我们不愿舍弃,可一定要舍弃,就会忧悲苦恼。死亡的痛苦,不仅在于死的本身,即四大解体的痛苦,还在于对未来的恐惧。死之所以可怕,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不知死了到哪里去。此外,生离死别也让人难受。世人因为长期以来的执著,短暂的离别都感到难受,何况要人天永隔,永久离别。所以,古人写了很多感叹生离死别的诗。
⑤ 怨憎会苦
“第五,怨憎会苦有五。”第五,冤家路窄的痛苦也有五种。
“与怨敌会即生忧苦。”一、和冤家见面时就会不开心。就像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不喜欢的人,甚至只要想起来,内心就会出现一个疙瘩,就不开心。真正让你不开心的,正是内心的疙瘩。在生命延续中,我们有很多不同的积累,并形成相应的力量。冤家见面之所以会产生忧苦,就和我们内心的某种积累有关。
“与畏彼治罚之所依止。”二、和冤家见面,或者想到冤家,担心被他伤害,也是一种痛苦。
“以恶名而畏惧。”三、担心被冤家诽谤,由此产生恐惧。
“以苦逼命终而怖之。”四、担心对方迫害你,乃至置你于死地。现在这种现象还不少。
“及越法死后疑堕恶趣而为恐惧。”越法,即违背正法。五、因为和人结怨,担心自己未依正法修行,死后会堕落三恶道。
“于彼等应思也。”对于怨憎会苦,可以从这五方面思惟。简单地说,怨憎会的苦包含两点,一方面是客观的,因为我们有冤家,就可能遭受种种诽谤乃至迫害;一方面是内心的,因为有冤家,内心就会有很多心结,想到都不舒服。
⑥ 爱别离苦
“第六,爱别离苦有五。”爱别离苦,即亲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的痛苦,也从五个方面说明。
“由离最爱之亲属等,以是于心而生忧恼。”一是因为离开自己最喜欢、最亲爱的人,为此忧恼难过,比如父母和儿女,或是夫妻之间不能长期在一起。这是典型的爱别离。
“发怨叹言。”二是用语言抱怨,觉得怎么又要分开,不高兴。
“身生扰恼。”三是因为内心老想着对方,朝思暮想,甚至吃不好睡不香,身体也受到影响。
“念彼才德,欲恋逼心。”四是想到对方的种种好处,难过得要命。
“及彼之受用有所阙乏。”五是因为亲爱的人会给你带来种种受用,不能和对方在一起时,这些受用也将失去,包括物质条件,也包括对方给你带来的利益和快乐。
“如是而思之。”要从这些方面思惟爱别离的痛苦。
⑦ 求不得苦
“第七,思惟求不得苦有五,此用同别离苦。”第七,从五个方面思惟求不得苦。这和爱别离苦有相似之处,都属于追求却不能得到的痛苦。
“求不得者,虽作农而秋实不登,虽经商而利息不获等。”就像农民春天种地,秋天却没有收获;就像商人辛苦做生意,却赚不到钱。对世人来说,求不得苦太普遍了。尤其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,因为信息发达,你会知道别人是怎么过日子的。你觉得别人有车有房,就会有攀比之心,从而引发欲望。如果你的经济条件不够,追求的东西得不到,就产生痛苦了。过去在很简单的条件下,人都可以生活,但现在有了太多比较,反而引发很多烦恼。
“于其所欲,虽努力求之亦不得,心灰意冷而成苦也。”对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,尽管努力追求,但总是不能如己所愿,最后心灰意冷。
⑧ 五取蕴苦
“第八,总之说思惟五取蕴苦之义有五。”第八,是五蕴炽盛苦。我们的生命体就是五蕴,由烦恼和惑业所构成,是有漏的。五蕴包含的苦,也可从五个方面说明。
“谓当成众苦之器、已成众苦所依之器、是苦苦器、是坏苦器及行苦性。于彼等当数数思之。”一是当成众苦之器,二是已成众苦所依之器,三是苦苦器,四是坏苦器,五是行苦性。对于五蕴包含的这些痛苦,我们要经常思惟。这五种苦是什么意思呢?
“此中初者,谓依受此五取蕴,能引以后之苦也。”第一,为什么说五蕴是众苦之器?因为它的实质就是惑业,不仅本身是苦的,还会因迷惑而造业,继续引发未来的痛苦,制造未来的有漏五蕴。
“第二者,谓此已成之蕴,为能依之老病等之所依也。”第二,由惑业形成的五蕴体,是老、病、死的所依,也是种种烦恼的所依。
“第三、第四者,谓彼苦之粗重,随顺和合,故生彼二也。”第三和第四,说明五蕴是产生苦苦的器皿,同时又是产生坏苦的器皿。所谓苦苦,即生老病死苦、爱别离苦、求不得苦、怨憎会苦、五蕴炽盛苦,是大家都感觉到的苦。所谓坏苦,是建立在乐受的基础上。比如你肚子饿了,吃饭是一种快乐;身体脏了,洗澡是一种快乐;走得累了,坐一坐觉得快乐,但这种乐受不是本质上的。如果是本质的快乐,那么坐一会儿很快乐,坐十天乃至一百天,也应该是快乐的。正因为它不是本质的快乐,只是让烦恼暂时止息一下,所以痛苦很快就会回来。坐的时间长了,就开始难受,所以叫坏苦。五蕴身和苦苦、坏苦的烦恼种子随顺和合,由此产生这两种苦,并没有自性的、究竟的快乐。
“第五者,谓但成取蕴,即于行苦性中生,以先惑业自在之一切行,皆是行苦故也。”第五是行苦性。有漏的五蕴中,本身就蕴藏着行苦,所谓“无常故苦”。那么无常一定是苦的吗?对圣者而言,无常是不是苦?比如佛陀的色身要败坏,阿罗汉的色身也要败坏,他们并不会因此感到痛苦。对凡夫来说,无常之所以会带来痛苦,是因为它建立在有漏的五蕴上。由惑业产生的果报身,以惑业为基础产生的无常现象,都属于行苦的范畴。如果是无漏的五蕴,就不属于行苦的范畴,所以无常并不一定都是苦的。同样,前面讲到的求不得、怨憎会、爱别离等痛苦,也有一定的相对性。如果你没有追求,就没有求不得苦;没有冤家,就不会有怨憎会苦;对世间没有执著,就不会有爱别离苦。对圣者来说,疾病也会带来身苦,但不会带来心苦。可对凡夫来说,生命体建立在惑业基础上,才会处处是苦。
“若于取蕴性之世间,未生起真正之厌患,则真求解脱之心无所从出。”如果没能看透五蕴本质是痛苦的,轮回本质是痛苦的,对有漏五蕴建立的世间没能真正厌患,就不会生起真切的解脱之心。尽管世间也有乐受,有欲望产生的快乐,禅定产生的快乐,但本质都是痛苦的。如果对此有坚定不移的信解,学佛就有希望了,修行就不再是难事了。否则,出离心就无从生起。
“而于有情流转世间,亦无生起大悲之方便。故任随趣入大小何乘,此种意乐极为重要也。”对世间的厌患和出离,不论对声闻解脱道的修行,还是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都很重要。如果我们没能看透世间本质,没能对此生起厌患,菩萨的大悲心也无从生起。当然,相似的大悲心可以生起,但真正的大悲心,一定要深刻意识到轮回本质是痛苦的。
2. 思惟六苦
前面讲到八苦,接下来思惟六苦,也属于总苦。在轮回中,不论哪一道有情都包含这六种苦。
“思惟六苦者,《亲友书》中说:为无有决定、不知满足、数数舍身、数数受生、数数高下、无伴之过六者。”龙树菩萨的《亲友书》说,有情在轮回中有六种苦,一是无有决定,即关系不确定;二是不知满足,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;三是数数舍身,即不断地舍身;四是数数受生,即不断地受生;五是数数高下,一会儿当皇帝,一会儿当乞丐,一会儿生天,一会儿下地狱;六是无伴之过,在轮回中,永远只有你独自一个人投生或死亡。
“复摄为三,谓于流转中不可保信,于彼之乐任其受用亦无厌足之边际,从无始而住也。”《道次第》中,又把这六种苦归纳为三类。第一,有情流转轮回,充满着不确定,没保障。第二,有情对欲望之乐的追求是无止境的,不会享受一下就满足了。心是无限的,由心产生的欲望也是无限的。第三,生死是没有边际的。简而言之,轮回充满着不确定,欲望没有边际,死亡没有边际。
“初中有四,于所得身不可保信者,谓数数舍身也。”为什么说有情在轮回中不可保信?可以从四个方面说明。一是自己所得的色身不确定,不是得到后就能永远保有,而是经常在舍身。佛经说,有情流过的眼泪比四大海的水还多,留下的骨头比须弥山还要高。也就是说,在生生死死的无尽轮回中,我们不知舍身了多少次,又受生了多少次,简直无法计算。
“于作损益不可保信者,父子母妻之转变及亲怨之变易等,无决定也。”二是有情在轮回中的关系充满不确定。可能一会儿母亲变成妻子,妻子变成母亲;一会儿冤家变成亲人,亲人变成冤家;一会儿动物变成人,人又变成动物,不停地变化。
曾经有位高僧看到一户人家在办喜事,就念了四句话:“众生实在苦,六亲锅里煮,牛羊为上座,孙子娶祖母。”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他以神通看到,现在锅里煮的牛、羊、鸡、鸭,都是这家过去世的亲眷;正在大吃大喝的宾客,却是他家曾经养过的牛羊;而孙子找的媳妇,原来是他的祖母重新来投胎的。所以,真正看到轮回的真相,再来看这个世间,真是可羞、可耻、可怜。好在看不清楚,还能迷迷糊糊地过日子。否则,这日子就没法过了。因为轮回中的关系充满着不确定,而且没伦理。
“于得圆满不可保信者,从高而坠下也。”我们所得到的世间圆满,比如儿孙满堂、有钱有势,能不能永远保有?显然不能,说不定哪天就出问题了。你赚了钱,但财富是五家所有;你有了地位,也不是永远都能当官。所以,世人追求的圆满都是不确定、没保障的。如果我们看透它,以不变应万变,就无所谓了。
“于共处不可保信者,当无伴而往也。”共处,即轮回中的伙伴。家庭是由轮回伙伴结合而成,但亲人并不能永远在一起。有时可能父母先死,有时可能儿女先死,再恩爱的夫妻,最后也要分离。当我们死亡时,谁也不可能和你一起走,只有你独自离开。人为什么会孤独?如果你执著有个“我”,那你始终就是一个人往来于生死。
“从无始而住者,数数相续受生,不见生死之边际也。如是数数当思惟之。”轮回是没有开始的,如果我们不修行,它不会自己终结,因为惑业会制造轮回。《唯识三十颂》说,前面的异熟果报结束了,后边的异熟果报又成熟了。因为我们有烦恼,所以会不断造业。旧的业结束了,新的业又成熟了,所以叫“业力无尽,生死无穷”。你会不断造业,不断随业受生,看不到轮回的边际。
思惟这六种苦,能从宏观的角度让我们看到轮回惨状,很重要,很深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