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在佛教中,业力是一个重要内容。从部派佛教的阿毗达摩到大乘论典,对业力都有专门的讨论。《俱舍论》还有“业品”,可见业力的重要性。业力不仅是佛教的核心问题,也是生命的核心问题。平常人对业的作用往往认识不足,不清楚业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。一般宗教讲到业力,往往建立一个灵魂,业力只是推动灵魂的助缘。佛教不讲灵魂,那是什么在轮回呢?业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?
佛教所说的轮回,是无我的轮回观。这点很深奥,但如果你能看清,它确实就是这么回事——无我无作无受者,善恶之业亦不亡。没有我,没有造业者,也没有受报者,但善和恶的业力不会消亡,轮回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。原因在于,业和识不是两个东西,当然也不能说绝对是一个东西。就像我们在跑步过程中,身上会长出肌肉。运动本身和运动形成的肌肉,是一个东西还是两个东西?运动后会长肌肉,肌肉是因为运动长起来的。事实上,业和识就是这样的关系。
生命只是一种因缘假相。在无尽的积累过程中,生命体的存在到底由哪些因素构成?阿毗达摩中,有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、百法等种种分析。其中,有的力量大一点,有些小一点。比如贪心、嗔心、我慢心,及情感或理性等种种力量。每一种想法和情绪,都代表无尽生命的积累。我们做什么,就在积累什么,生命中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力量。就像健美训练,你锻炼这一块肌肉,最后就长出这块肌肉。心灵世界也是一样,我们做什么,想什么,最后将成就什么。这个过程就是“种子生现行,现行熏种子”。
《阿含经》说,业决定一切,业创造一切,甚至可以说,业就是一切。我们的行为、语言、想法,构成了未来生命的一切。我们现在的生命体,是过去生行为、想法的积累;未来的生命,又是现在行为、想法的积累。除了这些积累,在缘起的生命现象中,确实没有别的东西,没有我,也没有我所。所谓的我,应该是固定、不变、可以主宰的。但我们通过禅修观察,在生命现象中,确实没有这样一种东西。所有的我和我所,都是我们的设定或误解——我们觉得有这个东西,然后生起执著。
在缘起的生命现象中,每种积累形成后,确实有强大的力量。尤其在看不清的情况下,每一种情绪,每一种念头,都可能成为生命中的一切,左右我们的生命。但如果我们了知这一切都是因缘假相,是空的,无我的,有能力去化解,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如何才能化解和改变业力?就要通过忏悔。其实,忏悔也是建立在人们的常规心行上。人本身就有后悔的心理,比如我们干了某些事会后悔,就是忏悔法门的心理基础。如果人不具备后悔的能力,也就没有忏悔法门了。可见,佛教很多法门的修行,都是以我们的心行为基础。不同只是在于,有些心行比较明显,而有些心行是潜在的,需要不断培养。
除了佛教,其他宗教也有忏悔。相比之下,佛教的忏悔是最完整、最系统、最深刻的。汉传佛教中,天台宗特别重视忏悔。智者大师认为,修行首先要忏悔,并为此编了很多忏法。现在教界流行的忏法中,不少和天台宗有关,以此作为修行的前行。所谓前行,就是集资和净障,准备足够的资粮,同时扫清障碍。这是修行不可缺少的两个前提。戒律就更重视忏悔了。犯了每条戒都要忏悔,所谓忏悔得清净,忏悔得安乐。经常忏悔,内心就能保持清净。否则,每种业力会不断积累。一旦成为巨大的力量,再要改变就困难了。
《道次第》关于忏悔的法门也很完整,主要有两部分,即忏悔心如何生起和忏悔的重要性。
八、不善业的认知及对治
1.总说对治
《入行论》云:“从不善生苦,如何从彼脱?我昼夜常时,唯思此应理。”(此颂即谓应常思业果理趣之意)又云(前论又云):“一切善品根,佛说胜解是。又彼之根本,常修观异熟。”知黑白业果已,当数数修习,以其最极隐覆,难获决定故。
如《三昧王经》云:“月星可陨坠,山邑可崩坏,虚空变为余,佛不说虚语。”于如来语须生决定信。在未获此无伪决定以前,随学何法,亦不得佛所欢喜之决定也。
有一类人,自谓于空性已获决定,于业果未能决定,于彼不作数者,其于空性之见解成颠倒矣。达空性者,即于空性见为缘起之义,能为于业果生决定之助伴故也。
前经又云:“如同幻泡幻焰电,一切诸法似水月。虽然不缘身死后,往他世之数取趣。但已作业非成无,当如黑白熟其果。此道理门甚奥妙,微细难见佛行境。”以是当于黑白二业因果生起决定,常于昼夜观察三业门,断绝恶趣。若初于业果差别未能善巧,或稍了知而三门放逸者,是唯开恶趣之门。
《海问经》云:“龙王,诸菩萨以一法而能正断险恶趣之颠倒堕落。一法为何?谓于诸善法数数观察,念我如何住此度诸昼夜。”如是思已,遮止恶行之法者。
《谛者品》云:“大王!汝莫杀生命,众生于命极护惜,是以欲保长寿者,心中亦不思断命。”于十不善等诸罪,虽唯发起之心亦不可轻动,应多修习防护也。
康隆巴对普穹瓦云:“格西敦巴谓,唯业果甚关重要。吾意现今讲说、闻修皆非希罕,唯修此业果者,难矣。”普穹瓦报曰:“如彼当作。”又敦巴云:“仁者,心量莫粗,此缘起甚细。”
普穹瓦云:“我于老时,唯依靠《贤愚因缘经》。”夏惹瓦云:“随生何过,佛不责余,咸谓以作此缘,今生此过也。”
八、不善业的认知及对治
1. 总说对治
“《入行论》云:从不善生苦,如何从彼脱?我昼夜常时,唯思此应理。”《入行论》说:从不善行将产生痛苦的结果。如何才能从轮回的痛苦中解脱出来?唯有每天不断思惟,对业果生起决定信解。这也是每个人要思考的。因为轮回实在不是好玩的,除非你真正有能力了,生死自在,那可以到轮回中度化众生。如果没有自主力,不得大自在,就会陷入轮回,陷入情绪和欲望,不能自主。
“又云:一切善品根,佛说胜解是。又彼之根本,常修观异熟。”《入行论》还说,佛陀告诉我们,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本,是对业果生起胜解。这就需要经常观察每种业形成的异熟果、等流果、增上果。宗大师说,对业果生起信解,比对空性生起信解更难。我在修学过程中也觉得,深信业果确实很难,甚至不容易认识清楚。学佛人都知道业果,但只是那么说着而已,未必明白是怎么回事。我们会说道理,和自己真正确信,其实是两码事。我们每学一个教法,学无常,学因果,都要问问自己:内心是不是确认?如果我们觉得,就是这么回事,对这些法义生起坚定不移的认识,才叫作胜解。这是真正修行的开始。胜解行地的修行过程,包括资粮位、加行位。对业果的胜解,正是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本。
“知黑白业果已,当数数修习。”知道黑白业果后,应该经常修习,观察业果之理,深信业的四个原则,即业决定之理,业增长广大,业不作不得,业作已不失。
我们学《道次第》,要把一些重要内容背下来。背诵是佛教的传统,过去那些大德,随便一背就是几百个颂。藏传佛教很重视背诵,他们说,提三十斤粮食到山洞里,把《中论》背完才能下山。看来我们以后要在三宝楼弄一间,给你们布置点任务。背了之后,哪怕你现在不一定都理解。但随着认识的提高,慢慢地,你背的这些东西会不断产生作用。就像牛吃了很多草,没事的时候再反刍,才能更好地消化。这点我们过去强调得不够,以后要加强。尤其在预科阶段,要多背一些。我以前在佛学院也背了不少东西。
“以其最极隐覆,难获决定故。”对业果要经常思惟,这是最隐秘、最深奥、最难理解的。刚开始学佛,肯定会从浅到深。从因果、戒定慧,到缘起性空、心即是佛,越学越高。到后来都讲些高深莫测的内容,对前面的业果、皈依、发心等就不当回事了。可再回头一看,又发现皈依、发心、业果都是深不可测的。你们现在学习业果,听起来好像很平常,但如果能从大家觉得平常的内容,发现它的高深,需要相当的教理为基础。
“如《三昧王经》云:月星可陨坠,山邑可崩坏,虚空变为余,佛不说虚语。”《三昧王经》说,月亮和星星会坠落,高山会崩塌,总之,有相的空间都在不断变化中,这些只是时间问题。即使这些事都会发生,佛陀也不说虚妄语。因为如来是真语者,实语者。
“于如来语须生决定信。在未获此无伪决定以前,随学何法,亦不得佛所欢喜之决定也。”对如来所说的话,我们要生起决定信解。在获得信解前,你学什么都不会真正有效。可见信很重要,佛法就是以信为能入。在修学中,虽然很多道理可以用理性来接受,但理性毕竟是有限的。人类认识的局限性,决定了有些东西在我们理解的范围内,还有些东西不在理解的范围内。就像鱼可以理解在海里怎么游,但无法理解鸟为什么能在空中飞。人的认识来自二元的思惟,建立在无明和妄识的基础上,有极大的局限性。比如业果之理,要靠自己的推理很难全面接受。同样,空性也不是理性层面可以接受的。
“有一类人,自谓于空性已获决定,于业果未能决定,于彼不作数者,其于空性之见解成颠倒矣。”有一类人认为自己已体悟空性,但对业果还不能生起决定信解,也不把业果放在心上,觉得只要体悟空性就行了。这种现象还有一定的普遍性。宗大师批评说,如果你自认为已证悟空性,却对业果不能深信,就说明你还没有证悟空性,这种证悟是颠倒的。如果真正证悟空性,一定能对业果生起决定信解。因为业果正是空性的显现,和空性并非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。当我们证悟空性,就有能力深信业果,就能认识得更清楚。
“达空性者,即于空性见为缘起之义,能为于业果生决定之助伴故也。”真正通达空性的人,能通过空性了解缘起的显现,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业果之理。所以说,通达空性和了解业果是相辅相成的。
“前经又云:如同幻泡幻焰电,一切诸法似水月。”前面所引的《三昧王经》还说,一切诸法的存在和缘起的生命现象,就像魔术师变化的幻术,像水泡,像阳焰,像闪电,像水中月,充满无常性和虚假性。在佛教各种经论中,不论中观还是唯识,常常用“假”字表述有为法,它是一个假相,但不是没有。
“虽然不缘身死后,往他世之数取趣。”数取趣,指有情。有情从这一生到来生,并没有能主宰的主体。就像灯焰没有主宰,但灯一直在亮着;又像播放电影,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;或是种子在地里生长,都没有主宰。这是什么道理呢?佛教有个术语表述得特别精确,就是“刹那生灭,相似相续”。生命就是这样一种现象。
“但已作业非成无,当如黑白熟其果。”虽然没有主宰,但已造作的业力不会丢失,这是最要命的。凡是你有过的想法和行为,都不会丧失,而会永久保存着。这个硬盘是不会崩掉的。你所造的善恶业,最后会招感苦乐的不同果报。
“此道理门甚奥妙,微细难见佛行境。”这个道理非常奥妙,要搞清楚很难。因为这是佛陀的境界。佛陀在世时,有位老人要出家。舍利弗以天眼观察,一直看到八万劫,发现他一点善根都没有,不能出家。后来他碰到佛陀,佛陀说,他在八万劫以前种过善根,可以出家。可见,因缘因果就这么深奥,唯有佛陀才能彻底了解。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,因为智慧不同,对世界的认识深度和角度都不一样。受过专业训练的人,能比别人多看几个层次。就像下象棋的,有人可以看到五步,有人可以看到七步,有人可以闭着眼睛下盲棋。因为棋局是缘起的,你能看到什么程度,取决于智慧和能力的深浅。
“以是当于黑白二业因果生起决定,常于昼夜观察三业门,断绝恶趣。”所以要对善业和恶业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,经常观察自己的身业、语业、意业。六根门头就是犯罪的地方,而持戒是让我们守护诸根,守护三业,不让贪嗔痴有活动机会。不造不善业,就不会招感恶趣果报。
“若初于业果差别未能善巧,或稍了知而三门放逸者,是唯开恶趣之门。”如果我们对业果差别不熟悉,不了解,放纵贪嗔痴,放纵身口意三业,结果就是打开三恶趣之门。
“《海问经》云:龙王,诸菩萨以一法而能正断险恶趣之颠倒堕落。一法为何?谓于诸善法数数观察,念我如何住此度诸昼夜。如是思已,遮止恶行之法者。”《海问经》所引的内容,和《十善业道经》基本一样。佛陀对龙王说:如果修一法就能避免恶趣,到底是哪一法呢?就是经常观察并思惟,如何让自己长时间地安住善法?通过不断思惟,防护三门,深信业果,就能遮止不善法。
“《谛者品》云:大王!汝莫杀生命,众生于命极护惜,是以欲保长寿者,心中亦不思断命。”《谛者品》说:大王,你不要杀生!任何众生都非常爱惜自己的生命。如果我们希望长寿,就不要伤害其他众生。对十种不善业,不但不可以做,也不可以起心动念。而且应该时时防护,不让心陷入不善的念头。但如果不加防护,想不陷进去都很难。因为十不善业代表长期养成的习惯,比如我们杀蚊子苍蝇,可能习惯性地就打了。别人说了我们,我们可能想都没想,就起嗔心了。可见,生命中有很多不良习惯,这些力量随时都会左右我们。如果没有强大的正念,想不被它们拉走都不容易。所以要培养正念,那么,当不善的想法和情绪生起时,对我们的影响就不会太大。
“于十不善等诸罪,虽唯发起之心亦不可轻动,应多修习防护也。”我们要防护十不善业,培养十种善业,这是代表生命中善的力量。比如不杀生,其实我们并不是随时都在杀生,关在房间也不会杀生,但这个不杀,不等于就在修十善业。所以除了遮止的不杀生,还要积极培养慈悲不杀之心。这样才有防护的力量,用善行达到对治不善行的效果。
“康隆巴对普穹瓦云:格西敦巴谓,唯业果甚关重要。吾意现今讲说、闻修皆非希罕,唯修此业果者,难矣。普穹瓦报曰:如彼当作。”康隆巴对普穹瓦(都是噶当派大德)说:格西敦巴说,在整个修行中,深信业果最为重要。我觉得,现在大谈经教、深入闻思的都不希罕,唯有深信业果特别不容易。普穹瓦回答说,是这样的,应该这样去做。我们看看现在的佛教界,是不是也存在这种情况?能讲法的不少,学教理的也不少,可真正能对业果生起决定信解、谨慎防护三业的人却很少。仲敦巴所说的现象,不仅当时的藏传佛教存在,当今的汉传佛教也存在。大家会说各种甚深法义,却很少能对最基本的业果深信不疑。
“又敦巴云:仁者,心量莫粗,此缘起甚细。”敦巴又说:仁者,你的心不要太粗,缘起是很微细的。也就是说,对业果之理不要不以为然,不要马马虎虎,以为我懂了,大概就是这样。其实业果之理不是那么简单的。业决定一切,业就是一切。生命形成的本质,以及其中的复杂关系,都是业的表现。生命现象的复杂性,就代表业的复杂性。
“普穹瓦云:我于老时,唯依靠《贤愚因缘经》。”普穹瓦说:我年纪大了之后,唯有依靠《贤愚因缘经》来修行。这是一部专门讲业果的经典。
“夏惹瓦云:随生何过,佛不责余,咸谓以作此缘,今生此过也。”夏惹瓦说:不管出现什么问题,佛陀都不责怪外缘。平常人遇到什么问题,往往说谁怎么样,环境怎么样,现在政策怎么样,或是教界怎么样,会发很多牢骚。却不去思考: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?为什么你感得这样的环境?其实,所有这一切是有因果的。
每个生命的形成,乃至所有行为,都有自身的缘起。从缘起的角度看世界,每个人素质的高低,从观念、想法到所作所为,都是正常的。因为你种了什么因,现在才会感得什么果报。我们常常用某个标准去要求,觉得应该这样,应该那样,才会觉得这个对那个不对。当然,“正常”不是说对,也不是表示赞同。当我们说正常的时候,会对各种现象多几分谅解。在谅解的基础上,再以慈悲心去引导、帮助他人。不是认为“正常”,就不需要改变了。
我们要从缘起和业果的角度看待并改变问题。首先是深信业果,了知恶业和苦果的过患,进而防护身口意三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