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三、三士道建立原理
谓若下中士夫诸法品类,即是上士之前引导者,是即上士夫之道次第矣,何须复名为共下中之道次第耶?
曰:所以于三士夫须各各分别而引导者,要义有二。一为摧伏犹未发生共同中下士夫之心者,即妄自称我是上士之我慢。二为于上中下三等根机作大饶益也。
言大益者,谓因上中二种士夫,亦须希求善趣解脱。故对所导之上中二种补特伽罗,示以中下二种意乐令其修习,此无过失而生功德故。若是下劣补特伽罗者,虽修上品法类,亦必不生上品意乐,而下品复弃,则上中下道功德胜利将俱无所得矣。
复次,于具上堪能者,示所共道以令修习。对于彼等自所应修诸功德法,若已生者则能摄持,或虽未生,亦能速疾发起。下下发已,导入上上,于其自乘并无延滞也。发心须依次第者,《总持自在王所问经》中,以黠慧宝师次第修净摩尼宝喻,合义而为教示。
龙猛菩萨亦作是说:“初修增上生,后起决定胜,以得增上故,次决定胜成。”(依上师口授,照藏文本译出为:先增上生法,决定胜后起,以得增上生,渐得决定胜。)此说于现上决定善,须以次第而引导也。
圣者无著亦曰:“又诸菩萨于诸有情先审观察,知劣慧者,为说浅法(为劣慧说浅法),随转粗近教授教诫。知中慧者,为说中法(为中慧说中法),随转处中教授教诫。知广慧者,为说深法(为广慧说深法),
随转幽微教授教诫。令其渐次修习善品,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渐次利行(是名渐次利行)。”
又圣者提婆于《摄行炬论》中,成立先于波罗密多乘之意乐。既修习已,次转入密,须具次第。摄彼义云:“(略谓)诸初业有情,若转趣胜义,佛说此方便,如梯之渐次。”
三、三士道建立原理
讲述三士道引导之相后,宗大师又为我们介绍了三士道的建立原理。
“谓若下中士夫诸法品类,即是上士之前引导者,是即上士夫之道次第矣,何须复名为共下中之道次第耶?”有人提出这样一个疑问:《道次第》说来说去,最后都归入上士道,而且下士道和中士道都是为上士道服务的。既然如此,就应该叫上士道的次第,为什么还说中士道和下士道的次第?
“曰:所以于三士夫须各各分别而引导者,要义有二。一为摧伏犹未发生共同中下士夫之心者,即妄自称我是上士之我慢。”宗大师的回答是,之所以把三士道作为各自独立的内容建立引导,原因有两点。第一是针对那些连中下士的意乐都没生起,就自称“我是大乘”的情况,是为了破除我慢。汉地很多人就存在这种情况,学的是大乘,发心却倾向自了,而行为上连人天乘也没做到。至于在心行达到什么标准,开悟了还是怎样,都没有严格的考核指标,所谓“笼统真如,颟顸佛性”。而宗大师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标准,下士道的意乐你达到没有?中士道的意乐你达到没有?都是有标准的。
“二为于上中下三等根机作大饶益也。”第二是为了给上、中、下三等根机的众生作大饶益。三士道的建立,对于不同根机者都具有重大意义,真是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。
“言大益者,谓因上中二种士夫,亦须希求善趣解脱。”到底有哪些大利益?首先,作为上等和中等根机的有情,也要希求善趣和解脱。如果未来没有暇满人身,能修行吗?能成佛吗?既然要投生善趣,就要按下士道的项目修行,道德和行为达到相应标准后,才能获得善趣的果报身。中士道是以解脱轮回为目的,这也是上士道的修行内容。如果菩萨没有解脱能力,一入轮回就被绑住,还能度众生吗?那是泥菩萨过河,自身难保。所以菩萨也要发出离心,修戒定慧,具备解脱的能力。
“故对所导之上中二种补特伽罗,示以中下二种意乐令其修习,此无过失而生功德故。”补特伽罗就是有情。所以对上士和中士根机的有情,也要为他们开示中士道和下士道的修法,引导他们依此修行,这样非但没有过失,而且有很大功德,能使他们获得善趣身和解脱能力,圆满中士道和上士道的修行。
“若是下劣补特伽罗者,虽修上品法类,亦必不生上品意乐,而下品复弃,则上中下道功德胜利将俱无所得矣。”其次,对于下等根机的有情来说,如果你直接给他开示无上甚深的法,直接讲大圆满或禅宗,会出现什么情况呢?要不就是无所适从,根本不知如何下手,要不就是根机不够,修不上去,最后不了了之。如果上品法修不上,下品法又没修,结果将俱无所得,三士道的功德都得不到。所以对下等根机者要应机设教,先为他们开示人天乘教法。
“复次,于具上堪能者,示所共道以令修习。对于彼等自所应修诸功德法,若已生者则能摄持,或虽未生,亦能速疾发起。”第三,对于上等根机者,为他们开示共下士、共中士的修行项目,是否会耽误他呢?其实也不会。对于这些共道的基础,如果他们已经修过,或者虽然没修,但根机好,具备相应条件,修起来也不要多少时间。总之,即使修行上士道,也要具备下士和中士的发心和品行,不能越过,不能说我直接修大乘,不需要人天乘的善行。如果你下士道的心行都达不到,对众生毫无慈悲,甚至杀盗淫妄照干不误,却说什么我要利益无量众生,不是骗人吗?所以即使是大菩萨,也要具备人天乘和解脱道的心行。不仅要有,还要超过下士,超过中士。
“下下发已,导入上上,于其自乘并无延滞也。”有了下士和中士的发心意乐,就能将我们迅速导入上士道。这样非但不会影响上士道的修行,还会让你更好地圆满上士道。不会因为修了下士道,上士道的修行被影响了。
这一段告诉我们,为什么要施设三士道的引导次第。下面进一步说明,发心和修行都离不开次第。汉传的禅宗讲顿悟,一超直入如来地,很痛快。可我们要知道,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顿悟的,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做到。因为顿悟讲究根机,而根机有积累的过程。六祖慧能听到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就产生极大震撼,一下就悟入了,能所当下就空了。可我们经常在念,也没这个感觉。为什么?就是根机的不同。这个根机有今生培养起来的,而更多来自过去生的积累。
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,起点是不一样的。佛教讲一切众生平等,但不是说,每个生命的起点都是相同的。起点代表无尽生命的积累,有一个渐修的过程。《金刚经》说,能对此经“一念生净信者,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,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”。就像我们看到运动员的某个动作很精彩,可人家这一跳花了多少功夫?如果没有渐修的过程,我们去跳会是什么样?所以顿悟离不开渐修的基础。就像我们吃饼,吃到第五块才饱,能不能直接吃第五块,不吃前四块?显然不行。如果没有前四块,第五块就是第一块,是不会吃饱的。所以有渐修才有顿悟,顿悟之后还要渐修。如果什么都不干,每天放逸、散乱、打妄想,还等着顿悟,那是做梦。
顿悟是需要根机的,积累到一定程度,你的尘垢很薄时,遇到明眼善知识,一点就开了。如果你的烦恼很厚,刀枪不入,善知识也是捅不进去的。所以平时要努力,要不断持戒修定,消磨习气。见性其实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难,但也不容易。唐朝庞蕴居士对此有两句话,一句是“难难难,十石油麻树上摊”。就像把油麻摊到树上,一摊就掉下来,很难。一句是“易易易,百草头上祖师意”。因为我们要证悟的真理是现成的,同时也代表生命的某个层面,是我们的心可以触及的,并非遥不可及。只是我们现在的见地不够,所以见不到。那么到底是难还是易?其实是“会者不难,难者不会”。修行确实有捷径可走,但该下的功夫,一定要积累。如果你不做的话,三世诸佛对你都没办法。外缘固然重要,比如善知识的指点,但内因更重要。如果你的心行不达到一定程度,不要说善知识,三世诸佛对你也没办法。
“发心须依次第者,《总持自在王所问经》中,以黠慧宝师次第修净摩尼宝喻,合义而为教示。”发心要依次第,经中举了一个比喻:就像聪明而善于冶炼的匠人,能把各种宝物制成精致的工艺品。在制作过程中,需要一层一层地磨炼。就像打石头的人,先把大概形状做出来,然后通过一道道的工序,把它制作得非常精致。三士道的修行也是同样。先通过持戒,通过下士道的修行,把粗的不善行去掉;然后通过中士道的修行,把我法二执去掉;再通过上士道的修行,把菩提心圆满开发出来,是步步深入的。
“龙猛菩萨亦作是说:初修增上生,后起决定胜,以得增上故,次决定胜成。此说于现上决定善,须以次第而引导也。”龙猛菩萨就是龙树菩萨,他也说修行必须有次第。首先要修增上生,也就是人天乘的果报。因为这个身份,我们才能修行,进而成就无上菩提,实现成佛的究竟目标。也就是说,从现前善到决定善,需要有次第的引导,不是一步到位的。
“圣者无著亦曰:又诸菩萨于诸有情先审观察,知劣慧者,为说浅法,随转粗近教授教诫。知中慧者,为说中法,随转处中教授教诫。知广慧者,为说深法,随转幽微教授教诫。令其渐次修习善品,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渐次利行。”上面所引的龙树菩萨是深观派的祖师,而无著菩萨是瑜伽派的祖师。无著菩萨也说,菩萨利益众生时,先要观察有情的根机。如果知道对方没有智慧,根机浅薄,就要为他说粗浅的法,也就是人天善法。比如佛陀在《阿含经》中,往往是“先说端正法,后说正法要”。端正法即人天善法,有了基础,再说出离、解脱。如果观察到对方是中等根机,就用相应的教法去引导。如果知道对方智慧广大、根机很利,就为他说深奥的教法。总之,根据有情的根机,一步步地次第引导,从下士道导向中士道,再导向上士道。
“又圣者提婆于《摄行炬论》中,成立先于波罗密多乘之意乐。既修习已,次转入密,须具次第。”圣者提婆,也是中观的祖师,是龙树菩萨的弟子。他在《摄行炬论》中说,首先要通过修行,获得波罗密多乘(菩萨乘)的意乐。修行之后,再转入密乘。也就是说,修习密宗要有显教的基础。格鲁派特别重视显教的修行,往往花十多年学习五部大论。在闻思正见和菩提心有坚固基础后,再进入密乘的学习。如果没有显教的基础,根本就没能力修习密乘,即使修了也容易出问题。现在汉地出现密宗热,但不少信众的信仰素质并不高,也缺乏基本教理基础,修些什么呢?密乘是非常复杂的,如果你没有相当的智慧和显教的基础,就没能力去接受它的好东西。
“摄彼义云:诸初业有情,若转趣胜义,佛说此方便,如梯之渐次。”摄彼义,对以上所引内容的总结。也就是说,如果初发心有情要契入胜义空性,应该根据佛陀的教法,一步步地契入,就像爬楼梯那样,而不是一下子进入。
“于有暇身劝受心要”到此结束。这部分内容是《道次第》的建构原理。首先告诫我们,要认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。可以说,成佛的功德有多大,暇满人身的意义就有多大。其次提醒我们,现在还有机会成就人身蕴含的意义,一旦错过,就不知等到什么时候了。第三是说明,修行可以实现暇满人身的意义。《道次第》的建构,就是实现这些意义的简明套路,所以我们要按论中的引导次第而修。第四要明确,本论的引导是以一种发心(菩提心),实现两大利益(现前和究竟),而途径则是三士道。在三士道的引导中,还要注意次第决定,数目决定,不能投机取巧,偷工减料,要老老实实地观修,保质保量地成就两种利益。
【闻法、依止、人身难得】
前面学了本论道前基础的部分,它和三士道一起,形成菩提道修行的完整结构。这个基础非常重要,就像房子要有稳固的地基,否则就盖不起来,即使盖起来也可能倒塌,修行也是同样。
道前基础主要包括三部分。首先是如何以正确心态听闻佛法。这部分内容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接受佛法,对现代人很有针对性。如果没有良好的闻法心态,就不能如实接受佛法。《道次第》说,闻法要离三种过,依六种想。我们每一次闻法时,都要自我检查一下,有没有远离这三种过?能否以清净、虔诚、专注的心,不带偏见地听闻佛法?不仅是听我讲法,听任何法师讲法都要具备这种态度。
同时,六种想也非常重要,需要把自己当作病者,把法师当作医生,把佛法当作药物。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是病者,才会渴望治病,渴望吃药。否则的话,佛法对我们只是生活中的点缀,是可有可无的。这些观修对学佛非常重要。我们每次闻法前,一方面要检查自己的态度,一方面要具备这些观想,从而对法生起渴求的心。这就是《道次第》说的观察修。
依止法也很重要。我们要思惟依止法是入道根本,不断思惟依止的功德和不依止的过患。我们能否对法师生起恭敬、珍惜之心,直接关系到对法的接受程度。在这个问题上,本论为我们建立了一套观察修,依此培养对法师的恭敬心和珍惜心,帮助我们更好地接受佛法。
世人从来没有注意过,人的身份有多少价值。我们只看到房子、金钱等外在财富,却忽略了生而为人所蕴含的价值。藏传佛教把人身当作“人身宝”,告诉我们,这个身份就是无价之宝。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,就要通过学习佛法,通过不断观修暇满、义大、难得,了解这个身份蕴含的价值。否则就不会珍惜,很容易把这个宝贵身份浪费了。因为这个身份蕴含的价值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实现。如果不努力,它很可能一文不值,甚至会成为累赘,使我们一生都成为色身的奴隶。观察修的目的,就是认识到人身的难得,在最大意义上利用它,好好修行,把其中蕴含的价值完全开发出来。
【每一法都以止观落实到心行】
《道次第》的修行,是以有分别的观察修和无分别的安住修组成。先通过有分别的观察修调心,再以无分别的安住修强化。每个法都可作为禅修内容,每项禅修又包含六方面,即六加行。其中有两点最为重要,就是皈依和发心。比如我们把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作为禅修内容,首先是修皈依,生起渴望三宝拯救的愿心,然后发心利益一切众生。有了这个基础,再作观察修,思惟现有人身的价值有多大。为什么要通过观察修?如果我们要生起贪心和嗔心,根本不需要观察修。因为贪嗔之心我们早就有了,任运自如,不需要调动。观察修的目的,是帮助我们获得修行应有的、而自己尚未具足的观念和心态。认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,就是需要观修的重点。
《道次第》告诉我们,人的身份有两大利益,一是现前利益,二是究竟利益,也就是成佛。在六道众生中,只有暇满人身才能修行佛法,成就佛道。你说这个价值有多大?可以说,成佛的价值有多大,人身的价值就有多大。我们要根据宗大师的引导,从种种角度思考。如果我们真正感受到这个身份的价值,对此深信不疑,还会浪费它吗?还会拿着黄金的碗去当乞丐吗?遗憾的是,凡夫就是这样,明明拥有无价的摩尼宝藏,却过着动物般追逐欲望的生活。所以我们要通过观察修,认识到这个身份的价值和难得,这样才会珍惜它,开发它。
《道次第》说到的难得有两种,一是因上的难得,一是果上的难得。所以要通过观察修,建立这样的心态:我要充分利用这个身份修学佛法,一秒都不能浪费,从而实现人身的巨大价值。这种感觉生起后,就进入安住修,把心安住在通过观察修获得的心态上,时间越长越好,让这一心态得到强化。就像我们想到一个人的坏处,刚想的时候未必会很生气,但如果不断从各个角度来想,觉得这个人怎么对你不好,想到后来就会生起强烈的嗔恨心。这就是观察修的结果。一段时间后,如果嗔心已经淡化,只要你再继续想这人怎么对你不好,嗔心又会生起,并保持一段时间。
对暇满的思惟也是同样。思惟暇满是观察修的过程,由此对这个身份心生珍惜,想要争分夺秒地利用它,用来修学佛法,绝不懈怠。这是我们通过观察修获得的观念和心态。然后就要把心安住在这种观念和心态上,持续越长越好。但凡夫总有很多想法,面对复杂的生活环境,各种念头不绝如缕,很快会让这一心态淡化。我们会想到现实生活的各种事,会被“我要赚钱,我要吃好,我要穿好”等想法占据内心。这时必须再通过观察修,把“珍惜人身,修行最有意义”的观念调动起来,安住于此。这是一个轮番修的过程。在每天的定课中,我们都要这样观察思惟,强化心行。除了座上,座下也要继续观修,直到把这种感觉调动起来,然后安住其中。
观察修的过程中,一方面是摆脱错误观念和不良心态,一方面是获得正确观念和修行应该具备的心态。我们学习《道次第》,从道前基础到念死无常、念三恶道苦、皈依三宝、深信业果,再到中士道的出离心、上士道的菩提心,每一法都可以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来完成。比如菩提心的修行,是通过七支因果或自他相换的观修,对一切众生心生慈悲,然后把心安住于慈悲。当这种心弱了,再通过观察修来调动。
总之,要把所学法义落实到心行,变成自己的观念和心态,都离不开观察修和安住修。观察修是通过思惟调整心态,摆脱错误观念,建立正确观念;安住修是长时间地安住于正念正知,熟悉并强化正确的观念和心态。每一座或每一天的修行完成后,我们还要把功德回向一切众生,让修行成果得到巩固。平时在座下,要把座上获得的观念和心态,带到行住坐卧和起心动念中,让观修得以继续,而不是把座上座下打成两截。
《道次第》所说的每个法门,都要通过止观,转化成我们的观念和心行,让所学佛法在生命中真正发挥作用。否则的话,哪怕学了再多理论,你的观念、心态、生命品质一点都没改变,只是增加了一些佛法知识而已。这些法义本是用来摧毁我执和烦恼的,结果反而被我执所利用,成为我执的增上缘。教理学得越多,最后我慢越重。实修的人也一样,修得不对,最后所有修行都被我执利用:就我是修行的,别人都不修行;就我是持戒的,别人都不持戒。这个情况其实很普遍。佛法修行的核心,是破除我执,契入空性。如果这种见不能用来破除我执,一定会被我执所利用。只有这两种可能,非此即彼。
【观察修和安住修适用于任何法门】
《道次第》建构的这套方法非常好,而且适用于其他法门。比如学净土,也可以和观察修、安住修结合起来。很多人每天念佛,但念到后来觉得没力量,只是把“阿弥陀佛”念成一个符号,虽然总在念着,却根本没有力度,没办法对付散乱、妄想、昏沉。
如果每次念佛前先有十分钟的观察修,首先念死无常,思惟自己随时可能死亡,现实中的一切都不可靠;然后想到轮回苦,想到无尽生命中,我们一直在轮回中无法出离,而轮回的本质是痛苦的,尤其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三恶道,苦不堪言。如果不能往生西方,就没办法摆脱轮回苦,摆脱三恶道苦,由此生起真切的恐惧心。接着思惟西方净土的殊胜,思惟阿弥陀佛的愿力和功德,思惟十方诸佛的愿力和功德,一直思惟到对净土生起极大的信心,对阿弥陀佛能拯救我们生起极大的信心,然后安住于这种信心。
以这样的心态开始念佛,就像一个人漂流在太平洋,突然有一艘船出现,自然会迫不及待、竭尽全力地往船上爬。如果我们通过观察修生起渴望拯救的心,再去念佛,就会很有力度。思惟轮回苦,思惟净土殊胜,思惟弥陀功德,就是观察修,而念佛则是安住修。如果念着念着没力量了,就要再观察,再安住,轮番修习。
这就是《道次第》的修学理路。本论所说的一切法,都可以按这个理路,也必须按这个理路来修。否则的话,学得再多也没用。
【三士道是一个整体】
《道次第》的正论部分,由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,构成整个菩提之道。三士道既有各自的目标,又有共同的目标,那就是成佛。所以三者既有相对的独立性,又是整体中的一部分。
从阶段性的目标来说,下士道是为成就人天果报服务的,中士道是为成就解脱服务的,上士道是为成就无上菩提服务的。但从三士道的建构来说,下士道、中士道又是上士道的前行,称为共下士道、共中士道。宗大师安立下士道、中士道,不是为了把我们导向人天乘,导向解脱道,而是要把所有众生导向无上菩提。之所以施设三士道,只是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。
事实上,整个《道次第》就是一乘佛道,是以菩提心贯穿整个修行过程。不论修下士道还是中士道,最终都要发菩提心。以菩提心统摄三士道的修行,正是本论的一大特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