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如是修已,于身心中如何方能发起无伪菩提之心,如所应作。
次为令彼心极坚固故,由行不共皈依为前导已,应受发菩提愿心仪轨。受彼愿已,于诸菩萨学处开始修学。
尔后于六度四摄等,多修习(生起)欲学之心。若生决定欲学心已,进受清净菩萨行戒。次于根本重罪拼命防护,莫令有染。虽中下缠及诸恶作亦应励力,莫为所污。倘有所犯,如其所说除罪仪轨,善为净治。
此后总于六度而为修学,特别为令其心于善所缘,如其所欲能安住故,于止体之静虑中更当修学(特别于安住善所缘之止,更当修学)。《道炬论》中,谓为引发诸神通故而学止者,是少分喻。即阿底峡尊者亦曾于余处说,为欲引发胜观故,当修止也。
次为断二我执缚故,于空性义见决定已,于无谬修法而为修习,应当修行慧体胜观也。
如是除修止观外,于行戒学处以下悉为戒学,奢摩他者是为心学,毗钵舍那者是为慧学,此《道炬论释》中说也。复次,奢摩他以下是为方便分及福德之资粮,依于世俗谛之道,广大道次第也。三种殊胜慧者,是为般若分及智慧之资粮,依于胜义谛,甚深道次第故。当于彼等次第数目生起决定,及以慧与方便随离一支不成菩提,应起大决定也。
以是(如是)共道修身心已,必须转入密乘,以入于彼,速当圆满二资粮故。设于此处不胜其任,或种性微劣而不喜者,则应唯于此道次第渐增广之。
若其欲入金刚乘者,首须修依止善知识法,较前尤为郑重。次以从清净密部所出灌顶法成熟身已,于彼时所得之密戒及三昧耶拼命守护。特于根本罪毋使有染,盖虽可重受,然身毁已,功德难生。诸支分罪亦毋染犯,设有所犯,亦勿随意置而不虑,当以悔除防护,令其清净。
尔后或于下部有相瑜伽,或于上部生起瑜伽,随于一中而为引导。次,或于下部无相瑜伽,或于上部满次瑜伽,随于其一而修学之。
如斯次第之建立者,乃《道炬论》所说,故《菩提道次第》亦作如是引导也。
“如是修已,于身心中如何方能发起无伪菩提之心,如所应作。”通过修习七支供和中士、下士的意乐,思惟菩提心的两种胜利,才能发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。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处境,就会知道,不发心是没有退路的。哪怕你不愿意发,但不发不行,否则是死路一条。更何况,发起后有这么多好处。
“次为令彼心极坚固故,由行不共皈依为前导已,应受发菩提愿心仪轨。”发起之后还要令菩提心坚固,必须受持愿菩提心。像受戒一样,受菩提心也有仪轨,《略论》和《广论》都有记载。受持愿菩提心时,首先要皈依。佛教的各种戒,都是从三皈依获得戒体。但此处所说的皈依和通常的不太一样,是大乘的不共皈依。通常的三皈依,是“尽形寿皈依佛,尽形寿皈依法,尽形寿皈依僧”,皈依是为了自己,有效期是今生。但大乘皈依是为利益一切有情而皈依,内容就是我们每天念的皈敬颂。皈依和受戒是一种承诺,是对三宝和一切众生的承诺。“诸佛正法贤圣僧,直至菩提永皈依”是一种承诺,“我以闻思修功德,为利有情愿成佛”又是一种承诺。我们每天都在作出两种承诺,对十方诸佛菩萨承诺,对六道一切众生承诺。如果不能按承诺去做,我们就是在欺骗诸佛菩萨,欺骗一切众生,就会在诸佛菩萨乃至每个众生身上产生一份罪过。所以这几句话不是随便念的,而要发自内心地生起这一愿望。而且这个承诺不是尽形寿,是“直至菩提”,是尽未来际直到成佛。我们要以这种不共皈依为前导,受菩提心仪轨。
“受彼愿已,于诸菩萨学处开始修学。”受了菩提心仪轨后,就可以开始修学菩萨戒。菩萨戒和比丘戒等声闻戒不一样,可以先学戒,再受持。汉传佛教流传的菩萨戒,主要有《梵网菩萨戒》《瑜伽菩萨戒》和《优婆塞戒经》。自古以来,汉地比较重视《梵网菩萨戒》,而藏地主要盛行《瑜伽菩萨戒》。我觉得,《瑜伽菩萨戒》的开遮更善巧,更有人情味,更符合凡人的根机,也更容易受持,而《梵网菩萨戒》的难度就比较大。
受愿菩提心戒之后,可以先学菩萨戒,进而受持菩萨戒,学做菩萨。菩萨是不好当的,可如果你认真思惟中下士的意乐,认识到生命的处境,不想当菩萨也不行。否则,只能流转生死,轮回六道,没有别的出路。三士道的引导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。你心甘情愿当也是当,不情愿也得当,既然都要当菩萨,不如积极地当,对不对?这不是你可以选择的。或者你看看,不发菩提心有没有出路?如果能找到更好的出路,我们就按你找的路走,免得当菩萨太辛苦。事实上,即使你证悟空性,也只是开始,不能彻底解决问题。古德说,“大事未明,如丧考妣”。其实,大事已明,还是如丧考妣。因为见道还容易,但见道后还要断烦恼,消习气,那才难。
本论的建构要领,是“一种发心,两大利益,三类设教”。其中,“一种发心”统摄了整个《道次第》的修行,也可以说,统摄了整个佛法修行,可谓“一即一切”。这种发心能帮助我们成就两大利益,于是才有三类设教。所以说,三士道乃至整个佛法修行,都是为实现两大利益服务的。了解“道次第引导之相”,对正式进入三士道的修学很有帮助。
前面说到,发起菩提心,不仅需要上士道的观修方法,中下士的意乐也很重要。很多人听了上士道的观修,不一定有感觉,反而听了中下士的意乐更有作用。因为上士道是直接调动生命内在的高尚品质,但中下士的意乐,想到死和无常,想到三恶道苦,更容易生起切肤之感。当然,受过唯物论教育的人,对这些不容易信起来,比较麻烦。事实上,如果我们信得起来,信得坚决,出离心和菩提心是很容易发起的。哪个人不为自己着想?不关心自己的前途?
除了中下士的意乐,还有七支供、思惟菩提心的胜利等。有让你恐惧的,有告诉你这么做有什么好处,不做有什么坏处。凡夫目光短浅,常常看不到自己的处境,也看不到发菩提心的利益。尝到掉落嘴里的蜂蜜,就忘乎所以了。其实这点利益算什么呢?要知道,世间利益是建立在我们的色身上,而这个身躯如此脆弱,只要一出问题,所有利益将随之结束。所以宗大师从各个角度引导我们,非常善巧。
发起菩提心之后还需要巩固,要通过仪轨受愿菩提心戒。但菩萨道的修行不能停留在愿望上,如果光是发愿,尤其是关起门来发愿,还是容易做到的。关键是落实到日常生活,落实到每个众生身上。当你面对具体的众生时,能否生起利他心?如果你关起门来愿力很大,但在日常生活中,对众生没有丝毫悲悯之心,就说明菩提心还是没有发起。我们之所以很难慈悲众生,就是因为没有菩提心。那些有贪心的人,看到喜欢的东西自然会贪;有嗔心的人,看到讨厌的人自然会生气,这是不假思索的。同样,如果我们有慈悲心,看到众生的痛苦,自然就能心生悲悯。如果生不起来,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个心,或是这个心很弱,必须培养。
“尔后于六度四摄等,多修习欲学之心。”发起愿菩提心之后,还要修学菩萨行,主要是六度四摄。六度为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六种波罗蜜,是抵达佛果彼岸的六种法门。四摄则是菩萨摄受和引导众生学佛的四种方便,即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。这也可以说是菩萨的公关法门,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。六度四摄属于菩萨行的范畴,从菩提心的角度来说,是行菩提心。
“若生决定欲学心已,进受清净菩萨行戒。”我们要不断思惟六度四摄的殊胜利益,生起践行之心。当我们有了这种强烈愿望之后,就有资格进一步受持清净的菩萨戒。我可能是因为修学唯识,感觉《瑜伽菩萨戒》特别相应,开遮特别善巧。即使以凡夫的现状,只要我们认真去做,就能做到,可做到《梵网菩萨戒》就比较难。我们还要知道,受戒不是为了取得某个资格,也不仅仅是为了持戒,而是为了圆满菩提心。因为菩提心必须通过菩萨行来成就。玄奘三藏翻译的《瑜伽菩萨戒》,共有四重四十三轻,即四种重戒,四十三条轻戒。通过这些戒条,把六度四摄的内容戒律化。比如关于布施的有多少,关于持戒的有多少,关于忍辱的有多少,使我们能对照戒条,如法持戒。
“次于根本重罪拼命防护,莫令有染。虽中下缠及诸恶作亦应励力,莫为所污。”对于菩萨戒的根本重戒,我们要拼命防护,不让它受到染污。戒罪有根本和方便之分。比如杀人是根本罪,但如果没有杀成,或没有杀死,就不构成根本罪。《瑜伽师地论》说,犯根本罪有四个条件,一是无惭愧;二是对自己犯的罪不察觉,做了没感觉;三是知道自己有这个心,可还是拼命去做;四是自己做了坏事,还非常得意。如果具备这四点,就属于根本罪。如果只是具足其中部分条件,就根据条件的多少,分为中缠或下缠,是可以忏悔的。缠就是烦恼,在犯罪时,你的烦恼越重,所犯罪行就越重,反之亦然。即使不是犯根本罪,犯中下缠也要努力忏悔,不让犯戒染污自己的心行。
“倘有所犯,如其所说除罪仪轨,善为净治。”一旦犯戒,必须根据忏罪仪轨,如法忏悔。作为凡夫来说,想不犯戒是不太容易的,关键是犯戒后要有惭愧心,要努力忏悔。忏悔就像洗衣服一样,衣服穿脏了,必须及时清洗。我们的内心也是同样,如果因犯戒和贪嗔痴受到染污,就要以忏悔来对治,去除思想负担,保持人格和身心的清净。所以说,忏悔得清净,忏悔得安乐。
“此后总于六度而为修学,特别为令其心于善所缘,如其所欲能安住故,于止体之静虑中更当修学。”受了菩萨戒,就要按六度修学,让心安住于善所缘。《道次第》的学习,包括思惟暇满、依止善知识、念死无常等每一个法,都是通过观察修,把心调整到正念,然后安住于善所缘,长时间地持续。这个过程就是止。在熟悉之前,必须不断通过观察修来调整。比如布施,要反复思考布施的功德,悭贪的过患,把施舍的心引发出来。在我们内心,有布施和悭贪两种心,而且悭贪远比施舍的力量强大得多。当我们想要布施时,悭贪会让我们舍不得。所以要通过观察修,把施舍的心引发起来,让它壮大,直到你没什么东西不能布施,并对每个众生都生起布施心,那么布施的心和行为就圆满了。不是说,要让天下众生过上富裕生活,你的布施才圆满。如果那样的话,布施永远没办法圆满。
“《道炬论》中,谓为引发诸神通故而学止者,是少分喻。”《道炬论》说,修止是为了引发神通。阿底峡尊者认为,在修习菩萨道的过程中,想要广泛利益众生,快速圆满成佛资粮,必须借助神通力,所以《道炬论》特别强调神通在修行中的重要性。这种提法在当时的印度和藏地有特殊的针对性。但宗大师没有完全接受这种说法,提出修止是为引发胜观服务的,不是为了引发神通,因为佛法的重点在于胜观而非神通。所以宗大师认为,《道炬论》的这种观点是“少分喻”,是代表止所蕴含的一部分作用。
“即阿底峡尊者亦曾于余处说,为欲引发胜观故,当修止也。”因为阿底峡尊者也曾在其他地方说过,为了引发胜观,所以要修止。胜观就是无漏慧,要契入空性,必须以止为基础。在散心状态下,是没办法引发胜观的。当然,这种止不是特指四禅八定,但至少需要相应的定力为基础。
“次为断二我执缚故,于空性义见决定已,于无谬修法而为修习,应当修行慧体胜观也。”修行要解决的,是我执和法执。凡夫都生活在能所对立的状态,被我法二执所遮蔽,不能契入空性。而持戒和修定也是无法直接破执的,必须通过空性慧的力量。佛法的特胜之处,就在于见。比如声闻乘是无常见、无我见,唯识宗是唯识中道见,禅宗是如来藏的见,还有格鲁派特别推崇的般若中观见。有了见之后,要按正确方法去修。胜观是通过闻思经教获得正见,然后把正见落实到心行。因为仅仅靠闻思正见的力量是不够的,即使把三藏十二部都学了,也只是会讲道理而已。闻思正见的作用,是引发内在的心行正见。而见道之后还要修道,以空性见照破我法二执,照破烦恼习气。空性见是三主要道之一,它和出离心、菩提心从根本上是一体的。在我们证悟空性前,所发的是世俗菩提心。证悟空性后,才能升级到胜义菩提心。我们通常认为,空性只是所缘对象,其实胜义菩提心就是从空性发起的,其作用没有离开空性。
“如是除修止观外,于行戒学处以下悉为戒学,奢摩他者是为心学,毗钵舍那者是为慧学,此《道炬论释》中说也。”下面根据《道炬论释》的观点,以戒、定、慧三无漏学,对《道次第》作个简单归纳。在本论行戒学处以下,都属于戒学。奢摩他是关于止的内容,属于心学。毗钵舍那则是观,属于慧学。
“复次,奢摩他以下是为方便分及福德之资粮,依于世俗谛之道,广大道次第也。”接着,宗大师对本论的建构加以总结。在《道次第》中,从依止善知识到奢摩他(止)以下的部分,属于方便的范畴,帮助我们成就福德资粮。这是依世俗谛,即凡夫心层面的,可以思惟的。广大道是指菩萨行,即利益一切众生。
“三种殊胜慧者,是为般若分及智慧之资粮,依于胜义谛,甚深道次第故。”三种殊胜慧属于六度中般若度的范畴,即通达胜义的智慧,通达世俗的智慧,通达利益一切众生的智慧,能帮助我们成就智慧资粮。这是建立在胜义谛的基础上。所谓胜义,属于圣智的境界,是圣者智慧所缘,为甚深道的次第。所谓甚深,即通过般若智慧,使我们直接通达甚深空性。
菩萨道修行中,包括方便和般若两大内容。《般若经》《大智度论》等都有这些思想,所谓“智度菩萨母,方便以为父”。成佛需要般若智慧,才能契入空性。通达实相属于根本智,还需要方便智,才能通达差别现象,利益一切众生,属于后得智。或者说,般若智通达空性,是空的智慧;方便智通达差别,是有的智慧。你不能光契入空性,还要利益无量众生,修习福德资粮;但也不能光有方便智,如果没有空性慧,修行和做事就会著相。就像我们现在,虽然有很多方便,但因为没有空性慧,就会落入对有的执著。所以方便和般若是成佛的两大内涵,就像车的两轮,鸟的双翅,缺一不可。
“当于彼等次第数目生起决定,及以慧与方便随离一支不成菩提,应起大决定也。”本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强调次第,你想走捷径的话,反而欲速则不达。此外,对于宗大师施设的修行项目,包括下士、中士、上士的每一法,次第不可以乖张,项目不可以缺少。尤其对“慧与方便”的关系,必须生起定解。上士道专门有一部分论述成佛的两大内涵,是很有针对性的。不论汉传还是藏传的修行,往往偏向于慧。比如禅宗说见性成佛,大圆满也认为见就是一切。只要具备见,就是行,就是果,就能具足佛果一切功德。当然格鲁讲的慧,是不是和禅宗、大圆满讲的见一样,还需要讨论。但作为我们现在的修学来说,必须认识到,修习空性慧的同时,还要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。以空性慧成就智慧,以菩提心和菩萨行成就慈悲。佛陀就是悲智两大品质的圆满成就。如果只有空性慧,只是种下法身之因,不能成就无量福德。但只有方便,只是行菩萨道,不契入空性,就会著相,就会有所得。所以对“慧与方便,随离一支,不成菩提”,要深信不疑。
“以是共道修身心已,必须转入密乘,以入于彼,速当圆满二资粮故。”从密乘的角度来说,三主要道属于共道。根据共道调整身心,有了一定基础后,应该进入密乘,可以快速圆满两种资粮,快速成佛。根据他们的观点,有的几生甚至几年就可以成就,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。密宗认为,显教是因乘,而密教是果乘,直接以佛果境界作为观修对象,直接从实相、空性入手,是一种净观。其实从见地、方法、入手处来说,天台、华严、禅宗也属于果乘的范畴,可惜一些修法没能很好地继承下来。如果能按天台、华严、禅宗的见地修行,我想一样可以达到“速当圆满二资粮”的效果。
“设于此处不胜其任,或种性微劣而不喜者,则应唯于此道次第渐增广之。”如果对密乘的修行,或者没有能力,或者根机太差,或者不喜欢,就要进一步深化对《道次第》的修学。
“若其欲入金刚乘者,首须修依止善知识法,较前尤为郑重。”显教的引导结束后,如果要进入密乘(金刚乘),那么宗大师另有一本《密宗道次第》,是关于密乘的具体引导,所以这部分不是本论的重点。密乘修行以依止善知识为首要,对上师的依止比显教更严格,必须绝对听从。所以在修习皈依时,先要皈依上师,然后再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因为上师比佛法僧的恩德更直接。
“次以从清净密部所出灌顶法成熟身已,于彼时所得之密戒及三昧耶拼命守护。”其次,需要找一位有清净传承的具格上师给你灌顶,才能取得修法资格。灌顶时要受密乘戒,也叫三昧耶戒,最根本的有十四条,还有五方佛戒、八支分戒等。对这些戒要拼命守护。
“特于根本罪毋使有染,盖虽可重受,然身毁已,功德难生。”对根本罪绝对不能违犯,不能有染污,否则要下金刚地狱,那不是好玩的。虽然犯戒后可以重受,但会对你将来的积集资粮、契入空性构成障碍。所以,犯戒后忏悔清净和从没犯过是不一样的。《道次第》举例说,就像你的腿摔伤之后,再把它接上去,和从来就没摔过,显然是不同的。
“诸支分罪亦毋染犯,设有所犯,亦勿随意置而不虑,当以悔除防护,令其清净。”不仅要严防根本罪,对于支分罪也不能犯。如果不小心犯了之后,要赶紧忏悔,让戒体恢复清净。
“尔后或于下部有相瑜伽,或于上部生起瑜伽,随于一中而为引导。”密乘有四部,即事部、行部、瑜伽部、无上瑜伽部。其中,事部、行部、瑜伽部为下三部,也称外密,属于有相瑜伽,观修本尊时还没有和空性相应,是带着有所得的心在观。无上瑜伽部也称内密,观修本尊时能契入空性。在修习金刚乘的时候,可以通过下部的有相瑜伽,也可以根据上部的生起次第,选择一种作为引导。中国唐朝曾流传唐密,即现在传入日本的东密,主要属于下三部。在四部修行中,下部重视有相的修行,如观修本尊、念咒、仪轨,形式感很强,和禅宗截然不同。禅宗不讲究任何形式,早期甚至“不立佛殿,唯树法堂”,连大殿都没有。可藏传的寺院中,不仅有很多佛菩萨像,还有大量历代祖师、护法的造像,以及各种供养。因为在密宗的初级修法中,比较重视观修,重视仪轨,这些造像和形式感对观修会有帮助。而最高的观修,比如大圆满的修行,也不讲究任何形式。
“次,或于下部无相瑜伽,或于上部满次瑜伽,随于其一而修学之。”其次,对于下部的无相瑜伽,或上部的圆满次第,也可选择一种进行修学。满次就是圆满次第,是进一步的修行。
“如斯次第之建立者,乃《道炬论》所说,故《菩提道次第》亦作如是引导也。”这个次第是《道炬论》建立的。因为《道次第》是依《道炬论》所造,所以宗大师也继承了这一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