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第二章  于有暇身劝受心要
第一节  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
一、何为暇满人身

  1.离八无暇
  《摄功德宝》云:“以戒能断多世畜生苦及八无暇,而得闲暇身。”
  ① 人中四种无暇
  八无暇者,谓无四众所游履之边地,及顽嚣聋哑等支分残缺之诸根不全,执无前世后世、业果、三宝等之邪见,并无佛出世致无教法时代,兹四者为人中之无暇。
  ② 非人四种无暇
  三恶趣及长寿天者,乃非人之无暇也。长寿天者,《亲友书》注中释为无想及无色二。初即四禅广果天之一分,后即生无色界之异生是也。《八无暇论》中,以欲事常散乱之欲天,亦说为长寿天也。
  2.具十圆满
  ① 自圆满
  自圆满有五,如云:“人性、中生、诸根全、不堕边业、胜处信。”中生者,谓生在有佛四众弟子游行之区域。根全者,谓非顽哑盲聋,具足肢节眼耳等也。不堕边业者,未自造无间罪或教他造也。于胜处净信者,对于能生世出世间一切白法处之善说法律而生正信。调伏者,善说法律也,此法律统指三藏圣教而言。此五属于自身,以是修法之顺缘故,名自圆满也。
  ② 他圆满
  他圆满亦五者,如云:“佛出、说正法、教住及随转、他心所悲悯。”佛出世者,谓经三无数劫集资粮已,来成等正觉。说正法者,或佛或佛之声闻弟子所说法也。教法住者,既成佛竟,并说正法,乃至未般涅槃之间,修行现证胜义法未坏灭也。法住随转者,谓以自证法对诸众生,见有能现证正法者,如其所证令彼得证,于教随转也。他所悲悯者,谓有施主给施法服等。此五是属于他人所有之法缘,故谓之他圆满也。

第二章  于有暇身劝受心要

  这个章节分为两部分,一是告诉我们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,二是《道次第》的导引,即三士道建立的原理。三士道是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,是修学佛法的次第,能帮助我们实现暇满人身的最大价值。所以这两部分,首先是说暇满人身的价值,其次是通过什么手段实现这些价值。

第一节  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

  凡是学佛的人,大多会说“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”。但我们说过之后,在内心究竟有没有产生作用?是不是马上如救头燃般地开始修行,丝毫不敢放逸?还是嘴上说一说,心里却一点感觉都没有?多数人可能是后者。说起来轻飘飘的,但对自身心行并不产生作用。为什么?其实还是对“人身难得”的分量认识不足。如果我们对这句话有足够的认识,对修行和人生应该有很大的鞭策作用。
  《道次第》中,从暇满、义大、难得三个方面来说明人身难得。关于这个问题,我们往往笼统地认为,人的身份不容易得到。但在现实生活中,这个身份似乎不难得到。现在堕胎现象很严重,世界上一年不知要处理掉多少胎儿。当你看到这个现象,再看到现在这么多人口,就不会觉得人身难得。那佛法说的人身难得,是指什么样的人身呢?《道次第》指出,暇满人身才是稀有难得的,因为它的价值非常大。如果充分认识到这个身份拥有的价值,我们自然会倍加珍惜。以下,分别解读暇满、义大、难得,这是生起珍惜之心的必要基础。

一、何为暇满人身

  “于有暇身劝受心要”这一章的内容,一方面是帮助我们认识人身的价值,另一方面是告诉我们,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它的价值。《道次第》的修行,乃至整个佛法,就是引导我们实现人身最高价值的手段。这个最高价值就是成佛。为此,《道次第》建立了非常简明的套路。沿着这个方法,我们就可以在最短时间,以最合理的途径,达成这个目标。
  1.离八无暇
  第一部分是“正明暇满”。什么是暇满人身?暇,就是有暇。佛经说,要远离八种无暇,即没有因缘、能力和时间修学佛法的八种情况。反之就是有暇,属于暇满的人身。佛教虽然认为一切众生平等,但并不抹杀缘起的差别。比如在戒律中,杀人和杀动物的罪过就不一样。杀人犯的是根本罪,而杀蚊子、苍蝇之类犯的是轻罪。为什么不一样?众生的平等又体现在哪里?其实,平等是从“一切众生都能成佛”,从“造业都要招感果报”的角度而言。在这些方面,众生的确是平等的,但这并不等于没有差别。
  同样是众生,身份是不一样的。人的身份不容易得到,而动物的身份很容易得到。就像同样是金子,单纯的金块和黄金打造的艺术品就不一样,因为前者没有附加的艺术价值。从都是金子来说,是相同的;从金块和黄金艺术品来说,又是不同的。人和普通动物的区别也是这样。即使同样是人,也有无暇和暇满的区别,有凡夫和阿罗汉的区别,和诸佛菩萨的区别。所以说,杀人和杀阿罗汉的罪过也不一样。如果杀阿罗汉,或是出佛身血,犯的是五逆罪,要堕无间地狱。因为你损害的不是普通人。就像我们打碎一个玻璃杯,赔几块钱就够了。但如果打碎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,付出的代价就不同了。同样是打碎物品,但因为物品的珍贵程度不同,结果大相径庭。所以我们要认识到,众生既有平等的一面,还有不平等的一面。
  佛教讲平等,但并不抹杀差别。在因缘法的层面,有情是千差万别的。比如六道中,就有八种无暇。远离这些生命形态,才能获得有暇圆满身,有因缘、有能力、有时间修学佛法。拥有这一身份,我们才有机会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。所以说,这个身份本身就是无价之宝,我们自己就是无价之宝。当然,如果你不能用这个身份修学佛法,而是用来满足贪嗔痴,那就一文不值了,甚至会成为负担。举世昏昏,世人都在为了生存忙碌、造业。难怪老子说,吾有大患,为吾有身。因为有了这个身体,所以才有了很多累赘。但我们还要知道,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身份,才能成佛作祖。这是暇满人身的价值所在。
  “《摄功德宝》云:以戒能断多世畜生苦及八无暇,而得闲暇身。”《摄功德宝》说,因为持戒的功德,能断除多世的畜生苦及八无暇。这是说明持戒在修行中的重要性。凡夫的心行相续,基本就是贪嗔痴的相续,由此不断造作杀盗淫妄,这就注定未来会长时间流转于三恶道。所以在轮回中,得到人身的机会特别少,且时间短暂。戒的作用就是防非止恶,止息贪嗔痴的延续,止息杀盗淫妄的恶行。所以说,持戒能断除畜生道的苦果,断除八种无暇的身份。换言之,暇满人身是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。后面会说到,暇满人身有三个因缘,即持戒、布施、清净意乐。其中,持戒是关键因素。
  下面说明什么是八种无暇的身份。八无暇又称八难,之所以称“难”,是因为他们没有因缘和能力接触佛法。有些是因为身份问题,有些是生理问题,有些是心理问题,还有些是生不逢时。这些因缘使他们无缘接触佛法,没有解脱希望。在八无暇中,人道有四种,非人也有四种,即三恶道和长寿天。
  ① 人中四种无暇
  “八无暇者,谓无四众所游履之边地。”八无暇共有八种,其中人道就占了四种。第一,生在没有四众游履的边地。四众,即出家的男女二众,在家的男女二众。因为当地没有四众出现,所以就没有佛法流传,也听闻不到佛法,那么即使你再聪明也没用。在没有佛法的时代,只有辟支佛才能自己觉悟。但这必须根机极利,今天这个时代是不可能出现了。现代社会,一流的脑袋都在搞经济,很多人根本没机会接触佛法。即使在苏州,有这么多寺院,这么多出家人,但能听闻正法的有多少?所以说,哪怕有四众出现,但你没有闻法的因缘,和无四众游履之边地也差不了多少。
  “及顽嚣聋哑等支分残缺之诸根不全。”第二,指诸根不全的残障人士。或是比较愚痴,和他说什么都听不懂;或是盲人,眼睛看不见;或是聋者,耳朵听不见。这里主要指先天情况,因为佛世时没有经书,必须靠语言传播,如果听不见,根本没办法接触佛法。所以诸根不全也是八难之一。
  “执无前世后世、业果、三宝等之邪见。”第三,有邪见,认为没有前世后世,没有业果法则,没有三宝和圣贤。这一难缘在中国最为普遍。因为多数人上学时已经接受唯物论的教育,再接受佛法就特别困难,尤其不能接受因果、轮回的观点,认为这些都是迷信,结果给自己带来信仰危机。
  “并无佛出世致无教法时代,兹四者为人中之无暇。”第四,没有佛陀出世,没有教法流传,那你就听闻不到佛法,认识不到人身的价值,更不懂得如何修行。这是作为人道的四种难(无暇也称为难)。
  ② 非人四种无暇
  “三恶趣及长寿天者,乃非人之无暇也。”人道之外,还有非人的四种无暇,即堕落三恶道和生在长寿天中。因为地狱众生太痛苦,饿鬼整天都在饥渴中,而畜生太愚痴,没有因缘和能力接受佛法。你要对猫狗讲佛法,教它们念“阿弥陀佛”,只有极少部分特别有灵性的动物会。那是因为前生修行过,但不小心堕落了,现在还可能有机会,但多数是不行的。此外,生于长寿天的天人也不能学佛修行。
  “长寿天者,《亲友书》注中释为无想及无色二。初即四禅广果天之一分,后即生无色界之异生是也。”按《亲友书》的解释,长寿天是指无想天和无色界的有情。这里的无想是指四禅的广果天。那些有情因为讨厌想,觉得烦恼都是想引起的,所以修无想定,把想止息了。这种禅定修成后,会生于无想天。在整个入定期间,都是没有起心动念的。这是外道所修的一种定。此外,无色界有情也长时间安住在禅定中,无缘听闻佛法。
  “《八无暇论》中,以欲事常散乱之欲天,亦说为长寿天也。”在《八无暇论》中,把欲界天也归为长寿天的范畴,认为这也属于八无暇。因为欲界天人整天沉溺在欲乐中,根本不想听闻佛法,也不会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。我们常说“富贵修行难”,一个人生活环境太好了,就很难想到修行。而欲界天整日歌舞升平,没有丝毫痛苦和灾难,怎么会生起出离心呢?佛经记载,目犍连有个医生弟子,经常给僧众看病,去世后生到天上。有次目犍连到天上找他,结果他看了目犍连一眼就走了。因为他急着去享乐,没时间进一步亲近佛法。
  所以在六道中,三恶道太痛苦,或是太愚痴;至于天人,欲界天人沉溺在欲乐中,色界和无色界天人则安住在定乐中,都没机会听闻佛法,也生不起出离心和菩提心。只有人道有苦有乐,会生起离苦得乐的愿望。尤其是具足有暇之身,是听闻佛法的最好因缘。
  以上是远离八种无暇。
  2.具十圆满
  暇满人身,不仅要远离八种无暇,还要成就十种圆满,包括自圆满和他圆满两方面。即自身要具备的五种圆满条件,和客观环境要具备的五种圆满条件。
  ① 自圆满
  “自圆满有五,如云:人性、中生、诸根全、不堕边业、胜处信。”自圆满有五种,分别是:得人身、生中国、诸根全、不堕边业、胜处信。一是人性,即获得人的身份。
  “中生者,谓生在有佛四众弟子游行之区域。”二是中生,即生在中国,所谓“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,中国难生”。但古代的“中国”并不是指我们的国家,如果从地域来说,属于中印度;从佛法传播来说,是有佛陀四众弟子游履的地方。所以我们这里也可以算是中国,有四众弟子游履,也有因缘接触佛法。
  “根全者,谓非顽哑盲聋,具足肢节眼耳等也。”三是根全,在生理和心理上没有残障,四肢健全,有能力接受佛法。在生理上,如眼睛会看,耳朵会听,这里主要指先天的。有人后天眼盲或耳聋,但他已经听闻佛法,看不见听不见之后,妄想更少,正好安心修行。如果眼耳鼻舌身意太灵敏,反而妄想很多。
  “不堕边业者,未自造无间罪或教他造也。”四是不堕边业,就是没有造作五无间罪,即杀父、杀母、杀阿罗汉、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的五逆之罪。这五种罪很重,将来要堕入无间地狱,是所有地狱中最痛苦的。众生在此受苦的时间从不停息,而且身体很大,意味着受苦的面积特别大。如果造作无间罪,会对修学构成巨大障碍,游离在佛法边缘,没办法正常修学。
  “于胜处净信者,对于能生世出世间一切白法处之善说法律而生正信。”五是于胜处生净信,就是对佛法僧三宝生起清净的信仰,同时对能产生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善法的善说法律,即佛陀所说的经教和戒律生起信仰,也就是对三藏圣教生起信仰,这是引导我们修学正法的指南。
  “调伏者,善说法律也,此法律统指三藏圣教而言。”这是对前面这句话的补充说明。调伏,狭义来说是指戒律,完整地说,统指三藏圣教。
  “此五属于自身,以是修法之顺缘故,名自圆满也。”这五种圆满是我们自身应该具备的条件,是修学佛法的顺缘,所以叫自圆满。
  ② 他圆满
  他圆满是指外在环境。我们修学佛法,不仅要具备自身条件,同时要具备外在条件。否则,一样不能修学。
  “他圆满亦五者,如云:佛出、说正法、教住及随转、他心所悲悯。”他圆满也有五种,就是佛出世、说正法、教住、随转、他心所悲悯。
  “佛出世者,谓经三无数劫集资粮已,来成等正觉。”第一,有佛陀出世。三大阿僧祇劫,就是三个无数劫。其实,这个无数是有数的,佛经中有算法和具体数字,只是因为时间太长,所以才叫无数。就像我们看到地上有很大一堆沙子,或是这个房间堆满沙子,如果问这里有多少沙子,我们也会说无数,但实际是有数字的。佛陀在因地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习福德和智慧,两种资粮都圆满了,所以又叫福智两足尊。前面略示修法就讲到集资净障,这对修学非常重要。当佛陀圆满福慧资粮后,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,成就正觉。
  “说正法者,或佛或佛之声闻弟子所说法也。”第二,有佛陀或佛弟子说法。如果佛陀出世后不说法,或有佛弟子在世却不说法,也是不圆满的。现在佛教界的出家人虽然不少,但真正致力于弘法的出家人和寺院并不多,比较无所谓。这一点,佛教徒远不如基督徒有热情。要知道,只有出家人积极弘法,社会民众才有接触佛法的因缘。如果不说法,不弘法,大家就没有接触佛法的因缘了。
  “教法住者,既成佛竟,并说正法,乃至未般涅槃之间,修行现证胜义法未坏灭也。”第三,有教法和证法住世。佛陀说法后,在世间流传的方式很多。或是通过语言流传,或是通过音像流传,或是通过书籍流传,或是通过各种媒体流传。此外,通过修行证悟空性的方法也没有消失。这样的话,我们才有因缘接触佛法,依教奉行。
  “法住随转者,谓以自证法对诸众生,见有能现证正法者,如其所证令彼得证,于教随转也。”第四,有人实践和证悟佛法,这样修行时就有人指导。佛弟子依法实践并获得成就,当他看到其他有能力证悟的人,就根据自己的所证指导他人,帮助他人顺利修行。否则,要靠自己摸索是非常困难的。
  “他所悲悯者,谓有施主给施法服等。”第五,有人供养你,成就你。学佛要投入时间,就像大家在寺院,每天的吃、穿、住,常住都安排好了,你们每天修学就行了。但世人一天到晚要为生存奔忙,想修行,想看书,想念佛,根本没有时间,或是有很多障碍。所以有人创造环境,提供衣食,让修学没有后顾之忧,是非常重要的条件。
  “此五是属于他人所有之法缘,故谓之他圆满也。”这是修行必须具备的五种外缘。有了这些条件,才能顺利修学。
  暇满人身就是远离八种无暇,具足十种圆满。我们要对这种身份生起珍惜之心,同时感到庆幸,庆幸自己不是畜生,不是饿鬼,也不是生在地狱,庆幸现在有时间、有机会、有能力修学佛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