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2004年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《道次第》的思想渊源

  藏传佛教的后弘期是由阿底峡尊者开创,其思想对藏传各宗派有着深远的影响。其后,弟子仲登巴创立噶当派,弘传尊者教法。三百余年后,宗喀巴大师应世,使尊者法脉得到更为广泛的弘扬。
  宗大师出现的时期,藏传佛教出现了诸多问题,僧人戒律废弛,不戒酒色,入世参政。宗喀巴大师继承阿底峡尊者的遗风,重戒律、重闻思、重道次第、重显教基础,使僧团的混乱局面得以整顿,被称为藏传佛教的改革者。从教义上说,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的整体建构,基本是以尊者所造《道炬论》为依据。当然,三士道的次第在《道炬论》只是简单论及,而《道次第》则以此为核心内容。同时也继承《道炬论》重视戒律、重视闻思等思想,在《道次第》中又做了更进一步整合。因宗大师与尊者的思想渊源极深,故他所创立的格鲁派又被称为“新噶当派”。
  义净三藏在《南海寄归传》中说:“所云大乘无过二种,一则中观,二乃瑜伽。”《道次第》正是继承了这两大思想,即中观空性见及瑜伽广大行,又称深观、广行。如《道次第》三士道、奢摩他等部分内容,主要来自《瑜伽师地论》和《解深密经》;而“观”的部分,则以中观应成见为了义。
  格鲁派十分推崇《般若经》,认为《般若经》乃最究竟了义的经典,故以缘起性空抉择一切,认为凡与“无自性”之说相违背的,都是方便说。而根据宗大师的修学经历,与弥勒五论和无著菩萨的论典也有极深的思想渊源,还很重视陈那论师的因明论典。按格鲁的教法,认为《般若经》也蕴涵广行的思想,并由弥勒和无著菩萨将其挖掘了出来。《现观庄严论》是弥勒菩萨为《般若八千颂》作的注解,为格鲁派必修的五部大论之一,是建立中观见的根本论典。
  中观和瑜伽的依据典籍有别。中观主要依据般若体系的经论,而瑜伽则依据《解深密经》及《瑜伽师地论》等经论。同样论及一切法无自性,中观和瑜伽的理解却有所不同。中观是以二谛作为说明,瑜伽则以三性作为说明。中观说的无自性,是层层扫荡,一空到底;而瑜伽说的无自性,“无”的只是遍计所执,并非什么都“无”。《道次第》中,对瑜伽唯识的思想是有取舍的,只继承菩萨行的部分,对不符合中观见的内容进行了批判,如批判八识(龙树只讲六识)、自证分的思想等。

关于依止法

  依止法,即如何事师,乃入道之根本。因为学佛不仅要闻思经教,更在于行佛所行,故需师长的言传身教。
  关于事师的问题,原始佛教已有这一传统,戒律便有“五年学戒,不离依止”之规,就是五年内不能离开依止师独住。有善知识的指点,我们才能了解佛陀宣说的法义,了解如何依法修行。世人学艺尚须拜师,何况我们是要修行、解脱、成佛!我们学习教理,需要善知识阐扬法义,否则,或是不得其门而入,或是走入师心自用的误区,或是从概念到概念,无法落实于心行。我们修习止观,更需要明眼人引领指点,若仅靠自己摸索,往往几十年都懵懵懂懂地在昏沉或掉举中虚度,不得用心要领。所以说,从知见的获得,到僧格的养成,再到心行的契入,都离不开善知识的耳提面命。
  那么,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?本论引《庄严经论》云,“知识须具戒、定、慧、德胜、精进、教富饶、通达真实、善说法、悲悯为体、断疲厌”十种条件。如果寻访不到具备全德的上师,达到一半条件也可依止,因为“具三学、通真实及有悲心”这五点是基本条件,也能令弟子生信。
  择师时,我们应该对上师仔细考察。因为依止善知识的过程,是将自我融于法的过程。按照标准,真正的善知识和法是统一的。但现实生活中,人和法可能会有或多或少的距离。若距离太大,就会使我们的法身慧命受到影响。所以择师是有底线的,必须符合最基本的标准。能否跟随具格善知识修学,也关系到我们的福德因缘。若非宿世善根,很难有值遇良师的因缘。
  一旦确定上师后,则应常随左右,不违依止。按密宗的观点,应该视师如佛。之所以让弟子这样观想,在修行上确有特殊意义。因为每个人看问题都有一定的局限性,若是完全符合自己的感觉才能生起信心,往往会坐失良机。因为凡夫的感觉极不稳定,且易受环境影响,更兼得陇望蜀之通病。于是乎,到处跑来跑去,末了却一无所获,这样情况在教界也很普遍。
  另外,上师所应具备的标准,是我们择师时的尺度,而非找寻上师过失的标准。若对上师生起寻过之心,本身就是典型的凡夫心。反之,当我们观察上师的功德时,自身功德也随之增长。这一点,正是《普贤行愿品》阐述的观修原理:当我们全力观想佛菩萨的功德时,自身就会融入这种无限功德中,从而将凡夫心逐渐消融。这是普贤行愿的修行中非常重要的用心方法。
  对善知识功德生起净信,既来自如法的观修,也来自其德行和修证,并非盲目崇拜。当然,很多标准是有弹性的,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对师父百依百顺。如果师父带着徒弟做不如法的事,戒律中也有明确规定,告诉我们应以什么态度来应对。
  在修依止法的过程中,既要意识到依止善知识的意义,净信为本,念恩生敬,如法依止,同时要慎重择师,依法修行。

如何成为具格弟子

  作为弟子,应具备“质直、具慧、求法义”三项条件。质直,即没有偏执和成见;具慧,即具有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;求法义,则是希求佛法的意乐。否则的话,带着原有的标准和成见来接受佛法,学到的就是自己加工过的观念,而不是佛法本身。故应以清净心和恭敬心闻法,不搀杂任何水分,这样才能如实接受佛法。
  学佛者大体有两种类型:一是随信行,一是随法行。前者多是直接由信仰或感性认识而产生信心,后者往往是在解决法义疑问的过程中,逐渐对善知识生起信心。至于信到什么程度,两者也有所区别。随信行的人,多在短时间内就能生起强烈信心;而随法行的人,则须跟随师长的步步引领,突破一重重疑惑,抵达一道道境界,信心才能随之坚定。不论何种根机,认准善知识后,都必须念恩生敬。我们亲近善知识,并不是为亲近而亲近,而是为了抉择法义,解决生命问题。
  信和敬,是学佛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。经云:“信为能入,智为能度。”可见信对于学佛的重要性。如果我们对善知识未生净信,自然不会毫无保留地信受上师所言。即使听了法,也会生起种种妄想和疑问,不会放在心里,更难以依教奉行。目前的佛学院中,这一现象较为普遍。因为学生对老师没有信心,虽然学了几年,信心、道念往往未进反退。而对佛法和善知识的恭敬,也是学佛的增上缘。面对自己非常尊敬的师长时,我们的心就很容易保持清净。反之,面对自己无所谓甚至瞧不起的人时,我们的心就很容易陷入散乱或妄想中。《普贤行愿品》十大愿王之首即为“礼敬诸佛”,这一礼敬并非针对一佛、二佛,而是将所有微尘都观想成佛菩萨并一一礼敬。若能这样观修,内心自然会保持清净。当我们具足清净心时,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。
  由此可见,选择具格上师固然重要,但还需要将自己调整为合格的法器。如果将善知识传授的甚深佛法比做甘露,那么我们就是接受甘露的容器,它必须清洁、无漏、向上,才能承载全部甘露而不染污,而不漏失。

下士道修学中的注意事项

  下士道的重点,是发起希求后世利益之心。
  从追求现世乐转向追求后世乐,乃下士道修行应有的认知。在此过程中,一方面通过念死、念三恶趣苦认识现世乐的短暂无常,一方面通过皈依三宝、深信业果、止恶行善完善下士道的修行。前者是理念,后者是手段。
  念死和念三恶趣苦,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摆脱对现世的贪著。世人多以现世乐为重,甚至部分出家众也不例外。不少人初出家时的确是为了追求真理、了生脱死,但时间一长,往往耽于寺院清净、闲适的生活而忘却曾经有过的追求,忘却生死大事。
  贪著现世乐,不仅要为此奔忙,更会引发无尽烦恼,甚至造作恶业。所以,《道次第》特别强调应“舍弃今生”,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对于修行者来说,“舍弃今生”可谓意义重大。一般人或许会不解:“舍弃今生是鼓励自寻短见吗?”当然不是。它所要说明的是:惟有舍弃对现世幸福的贪著,才能与修行相应,才能脱离轮回乃至成就菩提。反之,不仅成就无望,今生也未必过得自在。因为贪著是引发烦恼的根源之一,就像布满伪装的陷阱,使我们被吸引的同时,不知不觉地身陷其中,蹉跎一生。
  如何才能远离贪著?必须真切地念死、念三恶趣苦。这种念,不是有口无心地说说而已,还须通过不断观修来巩固。如果我们时刻忆念死亡的步步逼近,忆念恶趣的惨烈痛苦,如何还敢贪著现世的短暂快乐?同时,我们还要通过皈依三宝、深信业果、止恶行善培养增上善心,这是成就人天果报的基础,也是修学佛法的基础。学佛,无非是止恶行善。恶的心行能招感三恶趣苦,而善的心行将带来人天善果乃至无上菩提的成就。
  过去,我们总认为人天果报是有漏的,学佛者毋须追求。《道次第》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,认为暇满人身乃成佛修行的基础,并与佛果功德不相违背,为佛果功德所摄。当然,得到暇满人身不是为了享乐,而是为了借助这一身份修学佛法,成就解脱,乃至究竟圆满的佛果。
  对于佛法修行而言,下士道是基础。正因为是基础,所以格外重要。前些年,我讲过《十善业道经》,主要围绕因缘、业果对十善业道进行论述,也涉及解脱道和菩萨道的修行。因为解脱道和菩萨道的修行,同样是以五戒十善为基础。
  将佛法概括为三乘或五乘,并非《道次第》所独创。但宗大师在本论建构的,以出离心、菩提心、空性见为三主要道的修行次第独具特色。其中,下士道和中士道属于出离心的范畴。以念死、念三恶道苦、人天乘苦乃至苦集(苦因),逐步生起出离之心。无始以来,我们基于对五欲六尘的贪著,造作杀盗淫妄种种恶业,形成力量强大的凡夫心。如果步子一下子迈得太大,只恐欲速则不达,故应一步步走向究竟出离。而这些修行又必须建立在深信业果的前提下,因为生命是缘起的,有什么行为就有什么结果。

暇满、义大、难得

  暇满、义大、难得是一体的,必须结合起来理解。
  其中,又以暇满为前提。若不具备这一条件,即使得生为人,价值也不是很大。讲到难得,不是为了“人身难得今已得”而自我陶醉,而是要加强我们对修道和求法的迫切感。至于义大,则是要我们充分认识这一身份的价值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,关于义大的认识,正体现了我们的价值取向。人生究竟有什么价值?这是人们关注了几千年的永恒主题。事实上,很多人非但不能有效利用它,反而成为它的奴隶,一辈子都在为生存奔波劳碌。
  人身,有如我们拥有的一份投资,有必要对其价值进行全面评估。只有充分认识它,我们才能物尽其用地开发它,在最大意义上使用它。如果对自家宝藏茫然无知,很可能将无价珍宝误作普通石子使用,岂不可惜?所以说,认识人身的义大、难得,目的在于发挥它的所有价值。
  轮回路上,生而为人已是莫大的幸运。遗憾的是,多数人往往对这一身份习惯得没有任何感觉,可谓“生在福中不知福”。难得,应该是非常强烈的情感,而不是轻飘飘地说一说。如果只是鹦鹉学舌般将暇满、义大、难得挂在嘴边,决不会得到真实受用。必须通过种种观修来强化,并对照自身进行检查,才能将这些观念落实到心行中,成为修道的强劲动力。
  国人多迷信养儿防老,尤其是农村,常常反复求子,求啊求,终于求到个男孩。那才真是稀世珍宝般呵护着,就像俗话所说的“抱在手上怕摔了,含到嘴里怕化了”。对业已拥有的人身,我们能否生起这种珍爱之心?无房户苦心攒钱后购得新居会很兴奋,失业者多方奔走后找到工作会很满足,有情人历经磨难后终成眷属会很陶醉。事实上,这些“难得”同我们得到的人身相比,又算得了什么?但我们对这个“难得而已得”的身份,是否感到兴奋、满足和陶醉呢?
  认识到人身难得后,接着的问题是如何珍惜,如何有效利用。有些人会认为精勤道业才能告慰此生,也有人会觉得吃喝玩乐方不辜负今世,从而导致及时享乐的心态。所以,必须对“义大”有充分认识。世间很多东西虽然难得,价值却不是很大。比如渴望儿子的人,千方百计求到个男孩,也是难得,但价值有多大?或许这个孩子将来连养育之恩都不知报答。再如喜爱收藏的人,倾家荡产求得件古玩珍宝,也是难得,但价值又有多大?不过做了个暂时的保管员。全面了解人身的重大意义,才能对“难得”有充分认识。因为义大和难得是成正比的,如成为百万富翁和成为世界首富,难得程度就有所不同。所以说,难得和义大也应当结合起来思考。
  人身的价值,关键还在于我们所具有的无价宝藏,而这一点,往往为人们所忽略。虽然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但六道中,惟有人道众生才能开智慧、断烦恼,才具备开发这一宝藏的功能和机会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成佛的价值有多大,人身蕴涵的价值就有多大。如果看不到这个层面,对难得和义大的认识终究是有限的。
  认识暇满人身的重要性,是我在最近几次讲座中经常谈到的内容。以此作为契入点,是激发我们学佛修行的良好开端。如果不奠定这一认知基础,往往会将佛法当做知识来学,甚至作为生活中可有可无的点缀,没有切身感受,也缺乏前进动力。就像我们知道面前有座金矿之后,必然对学习开启金矿的方法兴趣盎然,唯恐坐失良机。否则,虽然也在学着这样那样的方法,却不知道这些方法有何用途,可以得到多少利益,学起来就很难提起勇猛心,遇上挫折时也容易半途而废。
  认识到暇满人身的义大、难得,关系到我们能否利用今生学好佛法。所以,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同依止法一样,是《道次第》非常重要的部分。希望大家对这些问题加强观修,并结合现实人生深入思考。

辩证看“无暇”

  首先,不能以自性见看待这一问题,似乎无暇永远是无暇,有暇永远是有暇。当然,人和人是有区别的,起点更是不同。有些人善根深厚,从小就具有出世情怀,向往修行生活;也有些人必须历尽生活磨难之后,才能引发对佛法和人生的思考。但后者同样需要一定的慧根为基础,否则也不会因此走上学佛之路。
  人在一生的各个时期会有不同需求,而在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中,往往会被尘世和接触的事物淹没,与芸芸众生一道,于轮回中随波逐流。而慧根深厚的人,就不易被同化。即使在享受物欲时,慧根仍会偶尔现起作用,而不是被世俗生活消磨殆尽。当他们不满于现有生活后,会认真反思并寻求答案,契而不舍地上下求索。而更多的人,一辈子重复着一成不变的生活,却乐此不疲,从未想过这样活着的意义是什么。
  当然,慧根也是可以培养的。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佛法,种子从此埋到心中,终会有开花结果的时候,所谓“一声南无佛,皆共成佛道”。
 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
  有人提出:下士道的修行是重视来世的幸福,而人生佛教则重视现实人生的改善和幸福。两者是否矛盾呢?
  我们要知道,人生佛教所立足的人生幸福,也是多层面的。其中既有人天之乐,也有解脱之乐,而最终是以成就无上菩提、圆满佛果为目标。含摄了由人成佛的整个修行,即太虚大师所说的“人成即佛成”。人天之乐只是其中人天乘的层面,事实上,人生佛教的内涵决不止于此。
  就现代人接受的教育基础而言,以人生佛教为契入点,先谈如何获得人生幸福,显然比直接说“念死无常”更易为人接受。现代社会是个功利社会,多数人只关注现世利益。开始就谈来世、谈三恶道苦,很难为人们接受,因此需要善巧引导。但若停留于现实人生的幸福,缺乏对生命深层的思考和终极问题的关怀,人们听多了也会不以为然,甚至使佛法传播出现世俗化、肤浅化的倾向。而下士道的念死无常、皈依三宝、深信业果,恰好可以纠正这种偏差。
  下士道的修行并非不珍惜此生,关键在于,不要因为眼前利益给未来生命带来不良后果,以至因小失大。所以说,既要利用这一身份精勤道业,又不能因为对身份的贪著而造作罪业,殃及未来。
  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将利益概括为两种:一是现前利益,即人天善果;一是究竟利益,即解脱和无上菩提。根据现前利益建立下士道,根据解脱和无上菩提的究竟利益建立中士道、上士道。从这一建构方式来看,非常符合凡夫“唯利是图”的特点。不仅《道次第》如此,《金刚经》等众多经典,尽管讲空、无所得,仍时时通过校量方式宣说学佛的无量功德。当然,以利益引导修行只是应机的方便,其后还应以空性见逐渐化解对利益的执著。
  下士道的修行,关键是将目标由现世乐转向后世乐。事实上,现世乐是一种结果,毋须关注,只要不贪著即可。而关注后世乐,则能引导我们止恶行善。如果只重现世,往往会引发很多不计后果的短视行为。另一方面,我们的执著,使现世乐的本身也变成了痛苦。因为贪著使我们纠缠于无止境的追逐中,无法享受当下的自在。我们还应明确的是,追求来世,并非追求来世的五欲之乐,而是为了得到修学佛法的有利身份,以此作为继续进求中士道、上士道的基础。
  关于下士道的修学原理,可简单概括为“止恶行善”四个字。通过念死、念三恶道苦止息不善之心,通过皈依三宝、深信业果培养增上善心。其实,这也是整个佛法建立的基础,因为成佛就是对恶的彻底断除,也是对善的圆满成就。

如何念死无常

  对于死亡这个必须面对的现实,为什么观修不起来,也无法产生迫切感呢?是对死亡无所畏惧吗?显然不是。那么原因何在?
  我们内心有着各种心所,你方唱罢我登场。但当其中某些心行占有压倒一切的优势时,其他心理便少有活动机会。即使偶然出现一下,也是浮光掠影,虽有若无。对于凡夫来说,占有强势的心理力量无非是贪、嗔、痴。比如贪,我们对财富、感情、地位的贪著是如此强烈,从而使我们忽略了对死亡的恐惧。
  念死,就是要通过各种因缘将生命原有的对死亡的警惕调动起来,将这个被我们边缘化的念头提到核心位置。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提出了“三种根本、九种因相、三种决定”,以此帮助我们生起对死亡的紧迫感和恐惧心,如救头燃般精进修行。佛陀在世时,也时常要求比丘们念死无常,如十念(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天、念休息、念安般、念身、念死)中就有念死。而修不净观及冢间住,目的同样是为了念死。前者是从理论层面思维,后者是从直观感受契入。
  我们知道,世间已有无数人先后去世,而今天在世的人们,也将陆续离开这个世界。就在我们思维、说话的当下,正有人在走向死亡。虽然我们今天有幸活着,但谁也无法保证死亡何时降临。即使一生从未遭遇病痛和意外事故,也会有寿终正寝的那一天。所以说,死亡是一定的,而死期却是不定的。如此,从种种角度不断思考,将思维焦点聚集在这个念头上。当然,念死不是为了念而念,而是以此为修行服务。念死,还可有效减少人们对现世的贪著。如果随时作好死的准备,世间种种诱惑就很难干扰我们了。因为一切执著和追求,在死亡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。
  我们的行为,取决于各自的心行基础。事实上,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,由心念推动着前进。修学佛法的过程,是不断培养正确心行的过程。但以这些新生力量抵挡无始以来形成的凡夫心,很难立即奏效。就像播下的种子,不可能立即长成大树。我们现在听闻的佛法,正如刚播下的种子。而思维的过程,则如不断为种子浇水、施肥。所以,念死还须持之以恒,惟有不断思维、观修,才能将这一心行巩固下来,成为内心的主导力量,由此远离对世俗的贪著,生起勇猛的修法之心。

皈依三宝的意义

  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,也意味着佛子资格的取得。正如出国需要获得签证一样,皈依,是通向成佛之路的签证。
  但它又不仅仅是注册仪式,其中还包含着丰富的修行内容。我们受任何一种戒,包括受持菩提心,首先要皈依三宝。同样是皈依,发心不同,修行层次也不一样。畏惧三恶道苦而皈依,是下士道的发心;希求个人解脱而皈依,是中士道的发心;为度化一切众生而皈依,是上士道的发心。
  从信佛到皈依三宝,已跨出了一大步。我们能否通过皈依达到修行效果,则取决于自身对三宝的理解有多深,信心有多大。我们不妨反省一下,三宝在我们心目中是否占有至高地位?或者说,我们对三宝是否具有足够的信赖,身、口、意三业是否与三宝相应?是否以佛法作为指导人生的智慧,以佛陀制定的戒律作为一切行动的准则?这些,都体现了我们皈依三宝的发心高度与用心程度。
  身为佛弟子,不仅要对佛像、经典、僧人礼拜供养,还应时时忆念佛、法、僧的功德。生活中,更要利用各种因缘强化三宝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,用餐前或得到任何上妙物品时,应先以恭敬心或观想供养三宝,使内心时时与三宝相应,并在心中永久保持重要的、不可替代的地位。
  藏传佛教的前行中,要求念诵十万、百万的皈依,并完成相当数量的礼拜、供养,以此坚定信心道念。这些并非简单的形式,而是行之有效的强化训练。相比之下,禅宗虽不重视外在形式,但格外重视自性三宝的成就,所谓“自性天真佛”。事实上,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忆念和皈依,用心绵绵密密,时时不离当下。当然,难度也就更高。
  总之,不论采取何种形式,目的都是反复忆念三宝的内涵,不使这个形象在心中淡化,乃至被其他欲望取而代之。学佛,要像追星族追逐偶像那样,以三宝作为悉心模仿的榜样,以佛菩萨的品质作为生命改造的目标,将皈依三宝真正落实到心行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