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2008年秋讲于厦门“道次第专修班”
济群法师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首先恭喜大家进入“道次第专修班”学习,同时也希望大家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,真正走上解脱之路,菩提之路。无始以来,我们始终在轮回中流转,经历了无数的悲欢,无数的苦乐,无数的生死。虽然一直在寻求离苦得乐之道,但因为不曾皈依三宝,没有佛法作为指导,始终无法从中出离。即使在那些已经信佛、学佛的信众中,也往往由于缺乏善知识引领等种种原因,修学不得要领,难获法益。于是乎,依然被习气和轮回的力量所牵引。
轮回之所以有着巨大的力量,原因就在于我们内心的惑业。所谓惑业,就是因迷惑造作的业力。我们在挣扎,在哭嚎,也在寻求,在探索,可无论怎么努力,都难以脱身而出。正如佛经所说,凡夫在轮回中,就像老象落入泥潭,越挣扎就陷得越深,越难全身而退。
什么叫轮回?轮回不仅是一种现象,根本还在于,它是一种制造轮回的心理。这种轮回不在别处,就在我们的身上,在我们的身边,在生活的每个当下。包括家庭的轮回,情感的轮回,事业的轮回,人际关系的轮回,等等。
所有这些轮回,都是代表我们内心的一种迷惑和执著。因为迷惑而执著,因为执著而追逐。在追逐执著对象的过程中,这种执著又会随之增长,使我们进一步再去执著。从起点走向终点,又从终点走向起点,就像不断转动的车轮,循环往复,不曾少息。
从这个角度说,轮回就是生命的重复。而凡夫的轮回,更是生命的低级重复。所以,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轮回的过患。虽说在座的每一位可能生活处境不错,但这种快乐是建立在无明基础上,是短暂而微不足道的。佛经中有个比喻,就像落井的人抓住一根枯藤,虽未立即落入井底,但井上有猛兽虎视眈眈,井底有毒蛇翘首以待,而手上抓着的这根救命绳索还被老鼠不断啃噬。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,井边一个蜂窝正在往下滴蜜。这一点点甜蜜,居然就让他忘记所有险境,忘记当务之急是从井中脱离。
我们可能不相信世间竟然会有如此愚痴不堪的人,事实上,凡夫的生命状态正是如此。在今天这个世界,外在环境已危脆不堪,内在烦恼也日益深重。直面这种危机,正是寻求解脱的重要前提。否则,我们就会安于现状,得过且过。因为世间有的是轮回伙伴,有的是各种让我们暂时忘记痛苦的浮华表象,让我们误以为,此处就是家园,就是归宿。
学佛,是要从生命的不良状态中走出,走向解脱,走向菩提。这是一条需要上下求索的艰难征途,其难度就在于惑业力量太大。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,外在环境极其复杂,学佛环境同样复杂,到处充斥着种种似是而非的说法,令人不明真伪,难辨正邪。
在林立的知见前,我们如何选择?靠什么标准选择?多数人都是跟着感觉走。但我们要知道,这是十分危险的。因为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我,凡夫心正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。我们相信自己,事实上,我们无始以来一直都在相信自己,相信所谓的感觉。但结果却使我们在轮回中流转不休,没有出头之日。
学习《道次第》,就是帮助我们找到走向解脱的捷径。如何才能使修学走上正轨,顺利前行?首先是对这部论典生起信心,而且是坚定不移的信心。否则,我们最后还是会被感觉牵引,在不知不觉中偏离方向。
我经常强调学佛起点的重要性,因为起点就决定了你的终点。如果这个起点是以自我为中心,无论我们做的是什么,最终都会成为凡夫心的增上缘,进而发展出轮回的结果。如果这个起点是以三宝为中心,并在前行过程中保持正确方向,才能使我们走向解脱,走向菩提。
在学佛过程中,方法、目标、态度、重心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。如果在这几个环节出现偏差,无论做什么都是表面文章,都没有实际力用。
大家通过之前两年的学习,增长了不少佛法知识。但如果对学佛的重心不够明确,也就仅仅是增长了一点知识。那样的学习,不过是泛泛地学一学,永远是在被动而非主动的阶段。虽然学了不少课程,但生命究竟有多大改变?从佛法中究竟得到多大受用?
学佛的效果,不在于知道多少名相,背诵多少经典,关键还在于我们能否用得起来,这才是学修的关键所在。所以,我们不仅要准确理解法义,更要将法落实到心行上,切切实实地用起来。
如果法不能成为改变生命的增上缘,很可能会成为我执的增上缘,觉得我学了佛法,那些没学佛的不如我。事实上,不少学佛者都有这种“信仰优越感”。
所以,我们需要明确学佛的重点。这个重点是在我们内心,而非书本。经教的作用,只是帮助我们了解心的种种作用和误区,帮助我们拨开迷雾,正视生命存在的过患和缺陷。
《道次第》中,讲到闻法必须具备六种想。其中之一,就是把自己当做病人,当做无明大病的患者。惟有看清这一现实,才能通过修行来解决问题,解除生命内在的轮回之因,进而成就佛菩萨那样慈悲智慧的品质,那样解脱自在的人生。
法在内心有一分作用,生命就会得到一分改善。这也就是佛法所说的现法乐住,你有一分实践,内心立刻就能感受一分法喜。不必等到临终才能检验,不必等到死后才能证明。所以我现在提倡的是当下因果,当下解脱。如果方法正确且真正用心,必能获得法喜,从中受益。
温州“《道次第》学习班”就是个成功例子。这个班学习不过半年,其中不少都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,原来虽然也跑寺院,修供养,但并没有多少佛学基础,对佛法内涵也没有多少认识。通过半年来抓住重点、一门深入的学习,他们确实感受到极大法益,得到极大受用。
所以学习不在于时间长短,关键是方法正确且真正用心。否则的话,往往越学越没有感觉。因为你所听到的这一切,都不曾用得起来,都无法对治烦恼,解决问题。这就会使我们对闻法产生怀疑,产生疲倦,最终退失道心。这样的情况,不仅在家众有之,出家众也不乏其人。看的书很多,听的法很多,但最后只是一种说法,一个形式,只是给自己加上了一点佛法的包装。解下这个包装,内在的一切依然故我,毫无改变。 这样的学修,即使学得时间再长,也只是做做表面文章。我出家后,在佛学院呆了近三十年,学的经教不少,参访的善知识也不少。近年来之所以特别提倡《道次第》,正是有感于大众学修中普遍存在的弊病。
弊病主要有两类,一是不得要领,二是偏执一端。因为法不入心,最后就学出一大堆凡夫心来。由此,我深深体会到佛法基础建设的重要性,并将弘法重点转向修学次第的引导,及皈依、发心、戒律、正见、止观这五大要素。尤其是前三项,是一切法门修学绕不开的基础,也是修学佛法的重中之重。
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重心,不了解生命的过患,学佛就不容易走上正轨。或是若有若无地学一学,或是把经教当做一种说法,或是干脆学到名闻利养中去。所有这些问题,都是因为重心没有摆正。不曾找到切实的支点,自然会四处晃悠,没有着落。
此外,态度必须认真。佛法要说难,确实也难,八万四千法门怎么会不难?古德说:难难难,十担麻油树上摊。学佛就像把麻油摊到树上让它不掉下来一样,如何不难?我们需要面对的,一方面是无量法门,是三藏十二部典籍;一方面是内心的烦恼惑业,是无始以来所形成的轮回力量。要从这种惑业泥潭中脱身,谈何容易?
但我们不要一听到难就失去信心了。古德又说:易易易,百草头上祖师意。因为每个生命内在都具足佛菩萨那样的潜在品质,这也就是佛陀悟道时所证得的,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。所以说,佛菩萨始终在我们的六根门头放光,只是众生被无明所蔽,看不到生命真相而已。
如果我们认准之后,修行就不再是无从下手的难事,成佛也不再是无法企及的梦想。成佛,是生命的觉醒,是开显我们的自家宝藏,而非成就外在的什么,不是无中生有,不是造就全新产品。我们所要成就的,只是本然现成的东西。
所以,这项任务也难也易,关键是方法正确。如果没有方法,我们要爬上屋顶困难重重,但方法正确的话,却可以登上月球,遨游太空。所谓方法,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方便。
佛法虽然典籍众多,但核心无非是解脱的经验。当年,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,说法四十九年,谈经三百余会,就是为了使众生超越轮回,解脱自在。
其后,历代古圣先贤遵循佛陀指引的道路,修行传道,使佛法薪火相继,延续至今。我们今天学修,同样需要有传承,有善知识指导。否则的话,凡夫总是喜欢凭个人感觉来抉择法门,那样学到的佛法,往往是被打上自我烙印的,是被凡夫心染污的。
所以,态度非常重要,要认真虔诚,不要自以为是,纵容个人感觉。许多信众特别热衷于朝圣或拜见师父,今天学这个经教,明天修那个法门,把学法当做集邮,当做收藏,当做互相攀比的资本,但哪一个都没时间真正入门。这样的修行结果,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当然,开始会有一个多方接触和选择的阶段。一旦作出正确抉择,需要做的就是正确重复,在重复中巩固,在重复中加强。如果我们找到一条正确道路,就要老老实实地跟着走。走到一定阶段,才可以放松地四处看看风景。
佛法以信为能入,智为能度。我曾给温州《道次第》学习班成员说过,学修离不开四个一,那就是一个目标、一张地图、一位导师、一群伙伴。
一个目标,就是解脱。不少人害怕解脱,以为一解脱就无法再过正常生活,就要和这个世界永别。事实上,我们所要解脱是烦恼、迷惑而非其他。解脱烦恼、迷惑之后,我们才能自由自在,不被轮回所缚,这也是学佛的真正意义所在。进一步,我们不仅要自己解脱,还要发心帮助更多的人走向解脱。
一张地图,就是《道次第》。这是宗大师为我们提供的,从学佛到成佛的简明套路。其中,对每个步骤解决的重点和所应达到的标准都有详细说明。我在戒幢佛学研究所讲述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课程时,对每个步骤的用心原理和修学规则都作了展开说明。只要把那一百多讲课程用心听下来并准确理解,相信大家就能把握佛法修学的基本理路。
一位导师,就是依止修学的善知识。如果你们对我有信心,就老老实实地跟着学。不是我需要你们对我有信心,而是具备信心之后,你们才能和法相应,才能从中真正得到受益。其实,你们的信心对我也是一种责任,但从修学需要来说,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。阿底峡尊者的弟子们请求尊者加持时,尊者的回答是:“弟子啊,我求你们的信心。”事实确实如此,惟有具足信心的弟子,才有能力纳受上师加持。否则,就会像《道次第》所说的覆器那样,即使法雨周遍,也是滴水不沾,空空如也。每天就在自己的感觉中转悠,那是玩什么呢?就是玩轮回,最后辛苦的还是自己。
一群伙伴,就是菩提道上的同修,你们要互相提携、互相促进。我们总在说发菩提心,说要帮助天下众生,这就必须从身边的人做起,对身边的人宽容、爱护、平等、慈悲。如果连周围的人都无法相处,菩提心从何修起?
这次,专修班制定了相关公约,主要是针对以往出现的一些陋习而规定。所有的戒律和规定都是针对人性弱点而施设,当然会在某方面和我们的感觉发生冲突。但我们要知道,顺着感觉就是顺着凡夫心,虽然现在可能感觉很舒服,但未来后果堪忧。因为那是在给凡夫心增加养料,最终使你成就一个巨大的凡夫心。
古德讲,处事不求无难,说明障碍也是修学的增上缘。比如每天都有人恭敬着我,那种感觉似乎很不错,好像自己是佛菩萨一样。换作你们,也会觉得舒服。但当这种恭敬变成诽谤或其他种种考验时,内心是否会在冲击中产生变化?是否还能如如不动,泰然处之?这时就能看出你是不是真有料,是不是当得起这份恭敬。
所以,逆缘也很重要,它更能让我们看清内心的缺陷,看清修行的薄弱之处。我以前一直是当法师的,很单纯。这些年逐步做一些办学、弘法方面的事,希望为四众弟子提供一个修学平台。在做事过程中,逆缘也随之而来。这就是考验心性的时候,是交出修行答卷的时候。我感觉自己这几年能有一些进步,在某种程度上,正是得益于做事。这也就是古德所说的历事练心吧,通过一些逆缘来磨炼心性,调伏习气。
当然,学习不是靠公约。但要让我们的不良习惯得到修正,离不开相应规范。希望专修班的学员不是来这里丰富业余生活的,而是确实意识到轮回过患,从而主动自觉地寻求解脱,改善生命。
学佛是我们自己的事,不是谁在约束你。只是当你学法尚未走上轨道时,需要外缘的推动。一旦走上轨道,就不再需要这些,而会主动自觉地求法。就像五祖送六祖过江时说:“是我渡你吗?”六祖的回答是:“迷时师度,悟了自度。”
这个班的学习为期两年。两年的时间,在生命长河中非常短暂。希望你们珍惜这一因缘,不要想着走捷径,想着还有更好的法,结果转了一圈,再回头已是百年身。
还有不少人,总在说“我很忙,没时间,等有了时间再好好学。”其实,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,所谓忙,无非是你觉得还有更重要的事,必须优先处理那些问题。那些因为忙而被搁置的,无非是我们觉得不重要的。但我要告诉大家,解脱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,与此相比,你们现在追求的事业、金钱都只有暂时的、微不足道的意义。
如何才能走向解脱?《道次第》就为我们指明了一条稳健而直接的道路。整个“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系列讲座”有114讲,这是我在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的讲课录音,也是我近年来向信众大力推荐的。
最后,衷心的祝愿“道次第专修班”的每个成员都能认真参与,圆满完成两年的学习,在菩提道上打下扎实基础。